常规岛主厂房通风模式简述

合集下载

厂房通风有哪些措施

厂房通风有哪些措施

空气除臭
化学除臭
利用化学物质与臭气分子发生化 学反应,从而达到除臭目的。
物理除臭
利用吸附剂或离子交换剂等物理 手段去除臭气分子。
生物除臭
利用微生物降解作用将臭气分子 转化为无害物质。
空气消毒
紫外线消毒
通过紫外线照射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结构,使 其失去活性。
臭氧消毒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膜和 DNA结构。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 运行状况,如风机、 电机、过滤器等部件 是否正常。
定期检查风管的密封 性和完整性,防止空 气泄漏。
定期清理或更换过滤 器,以确保空气流通 畅通无阻。
系统故障排查与维修
当通风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 排查并修复问题部件。
对于损坏严重的部件,及时更 换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以满足室内温度要求。
3
空气加湿或除湿器
调节空气湿度,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通风管道系统
送风管道
将经过处理的空气输送到室内,保证空气的洁净度和温度、湿度适 宜。
排风管道
将室内的空气排出,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通风口
连接通风管道和室内空间,保证空气的流通和交换。
06
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02
机械通风
局部送风
定义
局部送风是一种将新鲜空气直接 送到工作地点的通风方法,主要 适用于高温、有异味或粉尘较大
的工作地点。
优点
可以有效地将新鲜空气送到工作点 ,提高局部空气质量,同时减少对 整个厂房的影响。
缺点
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地点设置不同 的送风装置,维护成本较高。
全室送风
01

洁净厂房通风方式及选择

洁净厂房通风方式及选择

车间通风第一节通风方式及选择一、通风的概念和方式(一)通风的概念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

把建筑物室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室外,再把新鲜的空气补充进来,从而保持室内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的需要。

这一过程,就叫“通风”。

由此可见,通风包括从室内排除污浊的空气和向室内补充新鲜的空气两个方面。

其中,前者称为“排风”,后者称为“送风”或“进风”。

为实现排风或送风而采用的一系列设备、装置的总体,称为“通风系统”。

(二)通风方式根据空气流动的动力不同,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所谓自然通风,就是依靠室内外空气所产生的热压和风压作用而进行的通风;所谓机械通风,就是依靠风机作用而进行的通风。

二、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借助于室内外空气自然的压力——风压和热压作用促使空气流动的。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外空气流动(风力)的一种作用压力造成的室内外空气交换。

在它的作用下,室外空气通过建筑物迎风面上的门、窗、孔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则通过背风面上的门、窗、孔口排出,如图4-8-1所示。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内外空气温度的不同而形成的容重压力差造成的室内外空气交换。

当室内空气的温度高于室外时,室外空气的容重较大,便从房屋下部的门、窗、孔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则从上部的窗口排出。

管道式自然通风,是依靠热压通过管道输送空气的另一种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方式。

集中采暖地区的民用和公共建筑,常用这种方式作为寒冷季节里的自然排风措施,或做成热风采暖系统,如图4-8-3所示。

同时,利用风压和热压,以及无风时只利用热压进行全面换气,是对高温车间防暑降温的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通风措施,如图4-8-4所示。

自然通风不消耗电能,比较经济,使用管理也比较简单,而且往往可以获得巨大的换气量,因此应优先采用这一种通风方式。

三、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所产生的压力而强制空气流动的。

根据通风系统的作用范围不同,机械通风可划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两种。

厂房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

厂房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

厂房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厂房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三、自然通风:1、厂房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1)、热压作用(2)、风压作用2、厂房的自然通风:(1)、冷加工车间的自然通风:冷加工车间无大的热源,室内余热量较小,利用门窗就可以满足室内通风换气的要求。

由于室内外温差小,组织自然通风时可结合工艺与总平面设计进行,尽量使厂房纵向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或不小于45°倾角,厂房宽度限制在60m以内。

在外墙上设窗,在纵横贯通的通道端部设门,以便组织穿堂风。

为避免气流分散,影响穿堂风的流速,冷加工车间不宜设置通风天窗,但为了排除积聚在屋盖下部的热空气,可以设置通风屋脊。

(2)、热加工车间的自然通风:1)、进、排风口的布置:根据热压通风原理,进风口的位置应尽可能低。

南方炎热地区低侧窗窗台可低至0.4~0.6m,或不设窗扇而采用下部敞口进气;寒冷地区低侧窗可分为上下两排,夏季将下排窗开启,上排窗关闭;冬季将上排窗开启,下排窗关闭,避免冷风直接吹向人体。

侧窗开启方式有:上悬、中悬、平开和立转四种,其中立转窗通风效果最好。

排风口的位置尽可能高,一般设在柱顶处或靠近檐口一带。

当设有天窗时,天窗一般设在屋脊处,另外,为了尽快排除热空气,需要缩短通风距离,天窗宜设在散发热量较大的设备上方。

外墙中间部分的侧窗,应按采光窗设计,常采用固定窗或中悬窗,一般不采用上悬窗,以免影响下部进风口的进气量和气流速度。

2)、通风天窗的类型:① 、矩形通风天窗。

②、下沉式通风天窗。

③、开敞式厂房。

3)、合理布置热源:热源布置的恰当,对于热加工厂房的通风降温起重要作用。

在布置热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利用穿堂风的风向,热源应布置在复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② 有天窗时,利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热源应布置在天窗口的下方;下沉式天窗,热源应与下沉底板错开布置。

③ 多跨厂房中,利用冷热跨间隔布置,且用轻质吊墙(距地3m 左右)分隔二者,以便组织通风。

④ 连续多跨均为热跨时,可将跨间分离布置,以便缩短进排气口的路径。

厂房通风有哪些措施

厂房通风有哪些措施

较高的场合,如宾馆、写字楼、公共建筑等。2、对温 湿度要求较高且人员较少,车间内无不良气味的大型 厂房可以采用中央空调。
净化空调
净化空调要求对中央空调的室内风柜、室内空调 箱、室内送风管道、配件、包括送风口、回风口的布
置,装修材料的选择等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洁净等级的 规定。但室外散热的主机,冷却塔等设备及配件与一 般中央空调无异。厂房净化空调设计涉及空气的洁净
式是纯粹的电风扇功能,采用吊扇、壁扇或接力风机 产生空气流动,使员工感觉到风吹 YOU
WE WILL DO A GREAT JOB !
度、温湿度、新风量、噪音及正压控制等。 使用场合:
主要用于对产品生产有严格净化要求的场合,如 制药、精密电子产品等,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此 类场所的净化要求有严格规定。
分体空调
用于厂房的分体空调一般采用 5-10 匹立柜式,属 制冷剂压缩式原理。一般用于车间内无异味产生,人
员较少,有室外机摆放位置,面积不大的场合。 湿帘空调
厂房通风有哪些措施
厂房通风有哪些措施
y3b1e 东莞厂房出租 http://aaamw
厂房的通风降温措施主要还是要根据厂房的类型 制定的。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是指采用大容量压缩机制冷,以水为载 冷剂或直接将冷量传递至室内空气。按其室外散热方
式及室内侧热交换形式又可分为水冷冷水机组、水冷 风柜、风冷冷水机组,风冷风柜等。使用场合:1、中 央空调主要适用于建筑面积较大,人员对温湿度要求
水份蒸发会吸热,正如人站在江河或瀑布旁边会 感觉凉快。但一般情况人们较难享受到水蒸发带来的 明显降温,因为人周边的空气缺少机会与水充分接触,
水蒸发量很少,温降就不明显。 通风机
车间的通风一般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具备换气功 能,即风机将室外新风送入再经门窗自然排出,或将 室内空气抽出,新风由门窗自然补充进入;另一种形

工厂排风简介

工厂排风简介

简介:高大工业厂房控制焊烟传统的通风方式是局部通风或局部通风与全面通风的结合。

由于空间高大,传统的通风方式势必存在通风量大、运行费用高的缺点。

本文以某一焊接车间为例,采用全面通风和吹吸式通风两种方案分别对焊烟进行控制,探讨吹吸式通风在高大空间厂房应用的优越性。

关键字:高大工业厂房焊接烟尘全面通风吹吸式通风0 引言焊接技术是近代先进制造方法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焊接过程中,电弧区的最高温度可达5000℃左右,任何金属及其氧化物均可被熔化、蒸发,该过程将产生大量的粉尘、气体和蒸汽。

粉尘主要来源于焊条的药皮,小量来自焊芯和母材,其化学成分多达二十余种,常见的有Fe、Ca、Mn、Si、Ni、Cu、Cr等。

焊接过程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为:CO、CO2、NO X、O3等。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多、危害大,能导致多种职业病(如焊工硅肺、锰中毒、电光性眼炎等)的发生,已成为一大环境公害。

目前,国内外对焊接烟尘的处理,主要采用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两种传统的通风方式。

本文以某一焊接车间为例,比较控制焊烟的传统通风方式和吹吸式通风两种方案,分析其初投资及年运行费用,探讨在高大工业厂房应用吹吸式通风方式控制焊烟的可行性。

1 传统通风方式控制焊接烟尘的传统方法主要有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两种。

局部通风可以有效阻止无组织气流在空间内带动污染物扩散,并且消耗的空气量较少。

对于焊接车间,有固定工作台的手工焊接,局部排风罩能将焊接烟尘基本上抽走,采用局部通风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是比较经济的治理措施。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生产过程、工艺布置及操作等条件限制,不能设置局部排风,或者采用了局部排风,仍然有部分有害物质扩散在室内,在有害物质的浓度有可能超过国家标准时,则应辅以自然的或机械的全面排风,或仅采用自然的或机械的全面排风。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中规定:同时放散热、蒸汽和有害气体或仅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有害气体的生产厂房,除设局部排风外,宜在上部地带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其排风量不宜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房间高度大于6米时,排风量可按每平方米地面面积6m3/h计算[1]。

厂房通风方案

厂房通风方案

厂房通风方案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厂房通风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保证厂房内空气的流通,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保证员工的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一种适用于厂房的通风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首先,为了设计出一个合适的通风方案,需要对厂房的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

包括厂房的大小、布局、工作环境和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种类等。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通风系统的位置、类型和规模非常重要。

其次,通风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对员工的舒适性和健康的影响。

厂房内可能存在着有害气体和粉尘,这些物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对员工的健康造成损害。

因此,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能有效地清除这些污染物,并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一个常见的通风方案是采用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通过设计合适的窗户、天窗和通风口,利用自然气流的原理实现空气的流通。

这种方案的好处在于省电、环保,且适用于对换气要求不高的场所。

然而,自然通风的效果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例如风速、风向等因素。

如果厂房的环境对自然通风不够适宜,可以考虑采用机械通风系统。

机械通风系统通过风机、排风管道和通风口等设备将风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地排出污浊的空气。

这种通风方案需要根据厂房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安装,确保通风效果和能耗的平衡。

另外,为了提高通风系统的效果,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手段,例如过滤器和空调系统。

过滤器能够净化空气中的微尘和细菌,确保员工的健康。

而空调系统则可以调节厂房的温度和湿度,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除了以上的通风方案,还应该注意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通风设备需要定期清洁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还需要根据厂房内物质的变化情况和员工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厂房通风方案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设计过程。

通过充分了解厂房和员工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通风方案,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合理使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等技术手段,并结合过滤器和空调系统等辅助设备,可以更好地实现厂房的通风效果。

厂房通风换气方案

厂房通风换气方案

厂房通风换气方案
厂房通风换气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工厂类型、工艺流程和环境要求进行设计。

一般来说,厂房通风换气主要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1.自然通风方案
自然通风是指利用气流的自然对流运动来实现通风换气的方式。

自然通风的优点是节约能源,无需电力消耗,稳定可靠,但缺点是通风效果受天气影响较大,无法精确控制通风量。

自然通风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建筑结构:厂房建筑结构应考虑通风口的数量、位置和大小,保证气流的畅通。

(2)气流方向:预先确定气流方向,有效地控制空气流动,防止死角。

(3)通风口布置:通风口应合理布置,不影响厂房设备和工作区域。

(4)排风系统:对于需要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工厂,需要设置排风系统,将有害物质排出厂房。

2.机械通风方案
机械通风是指通过机械设备来实现通风换气的方式。

机械通风的优点是通风效果稳定,可以精确控制通风量,但需要消耗电力。

机械通风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通风机选择:根据厂房面积、高度和通风量要求来选择通风机型号,保证通风效果。

(2)管道布置:管道布置应合理,不影响厂房设备和工作区域。

(3)排风系统:对于需要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工厂,需要设置排风系统,将有害物质排出厂房。

(4)控制系统:机械通风需要配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通风量的精确控制,保证厂房内的空气质量达标。

厂房通风方案

厂房通风方案

厂房通风方案厂房通风方案1. 引言厂房通风是指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将厂房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和交换,以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环境舒适性。

通风方案的设计对于工厂的生产效率、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厂房的通风方案,包括通风系统的选择、布置和维护。

2. 通风系统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通风系统是一个关键的决策,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厂房通风效果的好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通风系统类型:2.1 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通风系统是指通过自然气流实现空气交换的通风方式。

它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操作简单,适合小型厂房。

自然通风系统通常包括门窗和天窗,可以通过控制它们的开启程度来调节通风量。

2.2 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是通过机械装置(如风扇、排风机等)实现空气循环和交换的通风方式。

机械通风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通风量和空气流速,适用于大型厂房。

常见的机械通风系统包括屋顶排风系统和局部通风系统。

3. 通风系统的布置通风系统的布置需要考虑到厂房的结构和布局,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通风效果。

以下是一些布置通风系统的重要因素:3.1 通风口的位置通风口的位置决定了空气的流动路径和通风效果。

通风口应尽可能分布于厂房的不同区域,以实现全面的通风覆盖。

在选择通风口位置时,需要考虑到厂房的产生污染物的区域和通风需求较高的区域,将通风口布置在这些位置可以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

3.2 通风设备的布置通风设备的布置要合理,以确保其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厂房。

通风设备应放置在通风口附近,以便更好地实现空气的循环和交换。

同时,通风设备的数量和功率需要根据厂房的大小、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通风需求加以确定。

4. 通风系统的维护通风系统的维护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长期有效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通风系统维护的注意事项:4.1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通风设备和通风口是保持通风系统高效工作的关键。

污染物的积聚会阻碍通风效果,甚至引发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

定期清洁可以减少污染物的积聚,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岛主厂房通风模式简述摘要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面临能源和环境两个瓶颈,在满足当代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如何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成为我们必须应对的挑战,核能在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被不断提升,我国核电厂的数量和容量正在迅速增加。

迄今为止,核电站常规岛主厂房中主要采用的通风模式为蒸发冷却加热机组机械进风、屋顶风机机械排风,这种方案能有效控制厂房的室内空气品质,保障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但同时会导致投资成本和运行能耗增加。

合理地引进自然风,获得既节约能源又安全运行的通风方案对节能减排,特别是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缺乏设计和运行经验,有关核电站常规岛主厂房的设计规程还没有出台,常规岛主厂房的结构形式与火电厂的汽机房相似,但两者在设备特性和管道热力系统方面差异较大,参考火力发电厂的设计手册和相关标准设十的通风系统的气流组织效果不佳,影响核电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常规岛主厂房通风技术自然通风引言:当前,全世界都面临着资源持续供应和环境保持清洁的巨大挑战,能源作为现代社会的必需品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煤炭消费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与往年的相比,尽管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然而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依然没有改善大量发展燃煤电厂给煤炭生产、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此外,我国能源利用水平较低,控制环境污染的能力有限,单位增长的能源消耗量及所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球的排名也不容乐观。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常规能源枯竭迫使许多国家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

二十一世纪六十年代,人类开始使用原子能发电技术。

作为经济性高、安全性好、清洁环保的能源形式,核能开始受到各国的重视,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核电技术己经取得广泛地应用。

据统计2006年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有442个,年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16%的。

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东亚地区,核电装机容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为美国,法国日本。

我国的核能事业始于1955年,但核能发电起步较晚,1984年和1987年分别着手兴建浙江秦山核电站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到1994年两座电站相继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着重以常规岛通风为切入点简述常规岛核电站的工厂通风。

正文1.1常规岛主厂房通风方式的概况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电力工二业能源节约方面有比较大的潜力,供电煤耗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相差约,50g/kWh。

为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紧缺问题,应对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耗及过低的能源利用率,我国坚持“能源开发与节能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方针。

国家能源局开展的“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重点制定了碳减排和非化石能源比重两个目标节能目标方面“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能源结构方面,到2050年要使清洁能源比重达到50%以上。

建筑节能在民用建筑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但在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普及,一方面是由于各种工业的生产工艺区别很大,相关的设标准还不统一。

另一方面工业厂房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一般对节能设计的投入较少。

作为工业厂房设计的一部分,核电站主厂房的建筑空间较大,厂房内布置了大量发电设备及热力管道,是个散热、散湿极高的地方。

过高的室内温度和湿度造成工艺条件恶劣,导致发电设备的腐蚀速度加快,设备故障率增大,给常规岛甚至核岛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带来极大威胁。

所以为了满足工艺要求,主厂房通常需要设计通风系统。

然而采用通风技术维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与降低厂房能耗及运行成本是矛盾的,因此,如何合理地设计既节约能源又满足工艺要求的通风方案成为工业厂房通风设计的焦点问题。

常规岛主厂房的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与一般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大同小异,其汽机房通风系统的设计参数也主要参考火力发电厂的相关设计手册和标准,然而核电站常规岛主厂房与火电厂汽机房在结构类型不尽相同,与燃煤电厂相比少了煤仓间汽机房内增加了核电机组特有的汽水分离器核电站常采用半地下室的方案以减少运行费用而火电厂一般不采用。

此外,两者在设备特性和管道热力系统等方面也各有特点。

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一期常规岛主厂房就是采用了当时火电站普遍流行的自然通风系统,由于没有考虑常规岛主厂房内的热力管网的布置形式及设备散热特点,经常出现厂房内局部区域温度过高而影响机制运行。

基于核电站厂房建筑结构形式的特殊性、运行工况的不稳定性、室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及工程计算的局限性。

同时考虑到核电站的安全等级要求,秦山核电二期和大亚湾核电站选择了机械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系统。

由于该系统能有效控制室内的温度,我国的核电站在选择常规岛主厂房的通风方案时,往往将耗能较大的机械通风方式作为首选。

因此,设计一个系统合理,节约能源,减少投资的通风方案对提高我国建筑能源利用率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工业建筑通风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不断壮大,工业有害物的散发量日益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总结职业病防治工作经验,开展生产环境和工人健康状况卫生学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行业卫生标准和环境排放标准,对各工业企业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的最高容许浓度、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流速、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及最高容许排放速率等都做了规定。

为了达到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和环境排放标准,除了在生产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外,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进行工业通风。

工业通风是指既能将外界的新鲜空气送入有限空间内,又能将有限空间内的废气排至外界一川。

工业通风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稀释或排除生产过程产生的毒害、爆炸气体及其粉尘,促进工业安全生产。

二是给作业场所送入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空气共作业人员呼吸。

三是调节作业场所的稳定湿度等条件,为作业人员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

如今,单一模式作用下的通风模式,己不能满足现代人类对通风技术的要求。

自然通风强度较小导致通风效果差,机械通风的可控性又受能耗制约,以常规岛主厂房为代表的工业厂房通风模式受到海内外专家的关注。

1.3工厂大空间通风现状大空间建筑是在当代社会经济与技术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环境下的形成的建筑结晶。

作为大空间建筑的典范,工业厂房的结构通常采用开敞式平面布置,除建筑单元四周的外护结构承重外,单元内所有的分隔墙和不承重的轻体墙体全部可以拆除。

电站主厂房的结构具有进深长、开间大的鲜明特点,同时工艺生产散发大量的余热余湿。

因此,一般而言该类建筑物室内往往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

随着我国节能政策的推行和节能技术的成熟,使用自然进风、自然排风,同时辅助诱导通风和机械排风的多元通风方案也开始在一些项目中得到应用。

2.通风模式的研究方法关于流体流动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技术和方法。

目前,用于预测暖通空调领域中建筑物周围和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法、实验测量法和数值模拟法。

理论分析法是指导实验研究和验证新的数值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实验测量法是理论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的依据。

数值模拟法能直观有效地反映流体流动规律。

2.1理论分析法理论分析自然通风过程包含了许多复杂的流动、传热和传质问题,研究热压、风压或其它因素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的理论基础是空气动力学,涉及暖通空调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大气边界层内风的特性以及各种颗粒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规律等。

依据热力学的一般原理,建立流动的基本方程如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等对自然风流动产生的一系列现象进行抽象地描述。

但到目前为止,空气动力学理论还难以解释气流绕建筑物流动产生分离、漩涡等复杂的三维流动问题。

建筑物室内热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以传统伯努利方程为基础,结合热压、风压等各种计算理论展开的。

在通风工程中,射流公式法应用广泛,例如岗位送风、空气幕、喷射送风等。

2.2实验测量法实验测量法研究建筑物周围风环境的方法主要包括风洞实验法和现场测量法。

风洞实验是目前预测建筑物风环境手段中比较可靠的方法,在过去四十年中,风洞实验是风工程领域研究风对建筑物的结构作用力以及建筑物周围风环境的基本工具。

它首先通过技术手段对近地面的大气边界层进行再现,然后将需要测定的建筑物和周围的环境建立物理模型,模型的比例尺大小由建筑物侧面而积和风洞剖面面积共同决定。

然而风洞实验对复杂的风场情况也不能完全模拟,而且需要花费的时间和费用较多,同时由于实验环境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及空气流动的紊乱性和随机性,风洞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也存在一定问题。

现场测量法是利用测量仪器,对研究的对象进行直接测量的一种方法。

在研究建筑物周围风环境时,这种方法通过精确的测试器材和合理的测试方式,可以准确的收集到原始资料。

但是现场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和测试环境等,往往不利于积累长期的测量资料及实验结果。

对于室内的气流分布状况,较常用的测量方法有PIV法和示踪气体法,示踪气体法是采用示踪气体衰减特性,通过向房间注入一定量的示踪气体,随着示踪气体在测试房间的扩散,示踪气体的浓度呈衰减趋势,通过测试示踪气体的扩散特点研究建筑物渗透通风的特性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简称PIV法,它是一种瞬态、多点、无接触式的流体力学测试方法,根据一记录流场信息载体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流场内片光源照射的截瓦上示踪粒子的两次或多次曝光图像记录在同一感光胶片,然后是胶片显影获得流场信息,采用杨氏条纹法或其他相关算法逐点读取图片,进而获得片光源照射截面上的速度场分布另一类是采用高速相机,将片光源所照射截面上的示踪粒子的运动信息以实时或是间歇性批量地输入到云一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内,通过相应的图像处理方法获得速度分布情况,个利用相关软件显示出速度场的矢量图、云图和流线图等直观可见的图片。

此外还有根据相似理论建立科学合理的小比例实体模型,利用数学、物理理论建立的热浮力实验模型及运用流体的质量、能量守恒方程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等。

在气流分布顶测方面,相似搭建模型法应用广泛,然而,由一受到实验模型尺寸、外界扰动、实验条件和测量精度的限制,许多问题有时一可能很难通过实验得到结果,此外,实验还存在经费投入、人力和物力耗损及周期长等诸多困难。

2.3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伴随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技术发展起来的,由于近年来计算机运行速度和存储能力越来越强大,对于大型、复杂建筑物周围风环境的气流分布问题,计算机己经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完成数值云计算,并借助训算机图形学计算直观有效地反映仿真结果形象地表达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