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通风标准
建筑设计通风规范GB50016-2023

建筑设计通风规范GB50016-2023
介绍
建筑设计通风规范GB-2023是中国规范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标准。
本规范旨在指导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通风系统设计,以确保建筑物内
部空气质量的符合标准和人体舒适度的提升。
规范内容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通风设计参数:规定了各种建筑用途的通风设计参数,如空
气质量指标、室内空气温度、湿度等。
2. 通风系统设计:阐述了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布置方式、风
道和送风方式的要求等。
3. 通风设备选择:指导通风设备的选择,包括风量计算、风机
选型、过滤器要求等。
4. 通风系统运行与维护:介绍了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
护的要求,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效果。
应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通风设计,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
建筑设计师、工程师以及相关专业人员都应该遵循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重要性和意义
建筑设计通风规范的制定与执行对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能够有效地排除有害气体、控制湿度和温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疾病传播和不适症状。
总结
建筑设计通风规范GB50016-2023的发布为建筑行业提供了统一的设计标准,推动了通风系统设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遵循本规范的要求,能够有效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条件。
工业换气次数标准

工业厂房换气次数的标准是根据厂房内的人员数量、设备配置、生产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的。
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建筑通风设计规范》(GBJ29-87)规定,不同用途的建筑物的正常换气次数应符合以下要求:
1.办公建筑:每小时应不少于2次。
2.烹饪、酒店等场所:每小时不少于3次。
3.工业厂房:每小时不应少于4次。
4.计量或机车房间:每小时不应少于6次。
以上标准是在充分考虑厂房内人员数量、设备配置、厂房面积等因素下得出的,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厂房。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厂房内的具体情况,结合工艺、人员数量、环境监测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置。
此外,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规定,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12次/h。
请注意,这些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应用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确定工业厂房的换气次数时,最好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建筑师,并根据当地的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
工业厂房环境标准

工业厂房环境标准工业厂房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环境标准直接关系到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健康。
本文将介绍工业厂房环境标准,包括工业厂房的通风、照明、噪音、温湿度等方面的要求。
一、通风标准通风对于工业厂房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有效地排除有害气体、尘埃和烟尘,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工人的健康。
根据不同的工业项目和工艺流程,通风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但一般来说,以下几点是通风标准的基本要求:1. 新风量要充足:通风系统应能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供应,保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避免空气污染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2. 有害物质排放:对于工业厂房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或蒸气,应采取相应的排放装置和控制措施,避免它们对工人和环境造成危害。
3. 合理的风速和气流分布:通风系统应能保持适宜的风速和气流分布,以确保工作区域内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均匀性。
二、照明标准照明是工业厂房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设施,它对于工人的视觉舒适和工作效率有着显著影响。
以下是照明标准的一些要求:1. 光照强度: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区域,照明强度应适当调整。
对于工艺细致的作业,如电子组装、精密加工等,应提供足够明亮的照明环境,确保工人能够清晰地看到细小的物件。
2. 光照均匀性:照明系统应能提供均匀分布的光线,避免光照不足或过强造成的视觉疲劳和不适。
3. 防眩光设计:对于工业厂房来说,由于存在反射和折射等因素,眩光是一项常见问题。
照明系统应进行合理的设计,避免产生眩光,保护工人的视力。
三、噪音标准噪音是工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它会对工人的听力、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以下是一些噪音控制的标准要求:1. 噪音限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工业厂房中的噪音水平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护工人的听力。
对于较高噪音的工作环境,应采取隔音措施或者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2. 噪音源控制:工业厂房应对噪音源进行合理控制,包括采取隔声措施、降低设备运行噪音、优化工艺流程等。
工业厂房通风设计标准

工业厂房通风设计标准《工业厂房通风设计标准:让空气“嗨”起来》嘿,你知道吗?在工业的庞大世界里,就如同超级英雄需要超能力一样,工业厂房也有着至关重要的“秘密武器”——通风设计标准!要是不重视这个标准,那厂房里的工人们可就像在闷热的蒸笼里工作一样,难受得不行呀!一、空气大挪移:合理的气流组织“让空气来一场华丽的舞蹈吧!”气流组织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表演,要让空气在厂房里有序地流动。
这可不像让一群孩子在操场上乱跑,而是要有条理、有计划。
就好比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家,让各个乐器和谐共鸣。
通风系统要根据厂房的布局和工艺要求,合理地安排进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让新鲜空气能够顺畅地进入,污浊空气能够快速地排出。
比如在一些产生有害气体的区域,要加强排风,就像给这个“捣蛋鬼”戴上一个紧箍咒,让它没法捣乱。
而在人员密集的区域,要保证足够的新风量,就像是给大家送上清新的氧气大餐,让大家精神饱满地工作。
二、通风大力士:足够的通风量“嘿,通风量可不能是小绵羊呀!”足够的通风量就像是一位强壮的大力士,能够扛起厂房里的空气重担。
如果通风量不足,那就好比是让一个小瘦子去搬大石头,肯定是力不从心啦!通风量要根据厂房的面积、人员数量、工艺设备等因素进行精确计算,不能多也不能少。
多了会造成能源浪费,少了又达不到通风效果。
就像给汽车加油一样,加得太多会浪费,加得太少又跑不动。
所以呀,要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让通风系统像超级跑车一样高效运行。
三、净化小天使:有效的空气净化“让空气变得像水晶一样纯净吧!”在工业厂房里,空气中可能会夹杂着各种灰尘、有害气体等“小恶魔”,这时候就需要净化小天使来帮忙啦!空气净化设备就像是一把神奇的扫帚,能够把这些“小恶魔”一扫而光。
可以采用过滤、吸附、催化等多种方法,就像是给空气做一场全方位的 SPA。
比如使用高效过滤器可以过滤掉细小的灰尘颗粒,就像一个细密的筛子,把杂质都筛出去。
而活性炭吸附剂则可以吸附有害气体,就像一个贪吃的小怪兽,把有害气体都吞进肚子里。
丁类厂房通风标准

丁类厂房通风标准一、丁类厂房通风标准概述丁类厂房的通风可是个很重要的事儿呢。
通风标准就是要保证厂房里的空气能保持新鲜、健康,这样工人在里面工作才会舒服呀。
首先得有合适的通风量,这通风量就像是给厂房呼吸的量一样。
如果通风量不够,厂房里就会变得闷热,还会有各种异味,这可不好。
而且呀,通风还要考虑厂房里的设备散热呢。
设备在工作的时候会散发出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散不出去,就会让厂房像个大蒸笼,不仅对设备不好,对工人也不好。
二、通风方式的选择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比较省钱又环保的方式呢。
可以通过门窗的合理设计来实现。
比如说,在厂房的合适位置开足够多、足够大的窗户,让风能够自由地进出。
不过自然通风也有缺点啦,就是它很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
如果是没风的天气或者风很小的时候,自然通风的效果就不太好啦。
2.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就比较稳定啦。
可以安装排风扇或者通风机之类的设备。
排风扇可以把厂房里的污浊空气排出去,通风机还能根据需要调节通风的量和方向呢。
但是机械通风成本比较高,还需要定期维护,不然设备坏了就不能好好通风啦。
三、通风系统的设计要点1. 空气流向空气流向要合理呀。
一般来说,要让新鲜空气从清洁的区域流向可能产生污染的区域,这样才能保证厂房里的空气一直是比较干净的。
不能让脏空气到处乱窜,把干净的地方也弄脏了。
2. 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的大小、材质和布局都很重要。
管道如果太小,通风量就不够;材质不好,可能会容易损坏或者生锈。
布局不合理的话,可能会有通风死角,有些地方就通风不好啦。
四、通风标准中的空气质量要求1. 氧气含量厂房里的氧气含量得合适,不能太低啦,不然工人会感觉呼吸困难的。
一般来说,要接近正常的大气中的氧气含量。
2. 有害气体含量要把厂房里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含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像有些厂房可能会有化学物质挥发产生有害气体,就得通过通风把这些气体排出去,让它们的浓度低于对人体有害的浓度。
五、通风的监测与维护1. 监测要定期对厂房的通风情况进行监测。
厂房通风设计规范

厂房通风设计规范厂房通风是为了保持厂房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湿度适宜,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的重要工作。
在进行厂房通风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厂房通风设计规范。
首先,厂房通风设计需要根据工厂的具体生产特点和工艺流程来确定通风系统的参数和布局。
通风设计应充分考虑到生产设备的热量和废气产生,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需要。
其次,厂房通风系统应根据通风工艺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包括通风机、风机盘管、送风口、排风口等。
通风设备的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低噪音、低能耗等特点。
接下来,在进行通风系统的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到通风设备的空间需求、通风管道的布置和连接方式等。
通风系统的布局应合理、紧凑,保证通风设备之间的通风效果互不干扰。
同时,通风系统的管道设计应满足良好的气流分布和排风效果。
通风管道的直径、长度、弯头等参数要根据通风需求和气流计算来确定,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通风效果。
另外,通风系统的控制与调节也是通风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通风系统应配备合适的控制设备和传感器,能够实现自动调节和控制。
通风系统的控制设备应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准确感知环境参数并实现及时的风量调节和控制。
此外,通风系统的维护和清洁也是通风设计规范的重要内容。
通风设备和管道的维护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定期清洗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通风效果。
最后,厂房通风设计还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
厂房通风设计应考虑到可能的废气排放和污染源,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排放和处理,保护环境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总之,厂房通风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保证厂房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湿度适宜,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工作效能。
厂房通风设计规范

厂房通风设计规范厂房通风设计规范是制定了厂房通风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相关要求和准则,旨在保障厂房内空气质量,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满足生产过程中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通风需求分析1. 根据厂房的用途和生产工艺流程,确定所需通风量,并合理分配到各个工作区域。
2. 在确定通风量的基础上,考虑厂房内外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粉尘浓度等,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和设备。
二、通风系统设计1.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布局,确保通风系统能够覆盖到每个工作区域,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通风效果。
2. 确定通风系统所需设备,包括排风机、送风机、管道、风口等,根据通风量的大小和厂房的结构特点进行选择。
3. 确保通风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风速和风量,避免有害气体、热量等在厂房内滞留。
三、通风设备运行和维护1. 应进行定期的通风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2. 配置合适的通风设备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提高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
3. 建立健全的通风设备管理制度,确保通风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四、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环保性1. 通风设备和管道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2. 通风系统应考虑能耗问题,选择节能型设备和合适的通风方式,减少能源的消耗。
3. 配置合适的除尘设备,减少厂房内的粉尘污染,提高工作环境的清洁度和舒适度。
五、通风系统的调试和验收1. 通风系统的调试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
2. 对通风系统进行验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运行稳定可靠。
六、通风系统改造和升级1.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评估,根据生产工艺的变化和厂房的使用情况,适时进行改造和升级。
2. 在通风系统改造和升级过程中,应考虑历史遗留问题和环境保护要求,确保改造过程中安全和环保。
总之,厂房通风设计规范是为了满足生产过程中的通风需求,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工业厂房通风换气次数标准

工业厂房通风换气次数标准一、目的本标准旨在规定工业厂房通风换气次数,以确保生产场所温度控制、空气质量改善、异味消除、室内压力控制、噪声控制、能耗降低、安全防护及视觉干扰最小化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二、通风换气次数标准1.生产场所温度控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保生产场所温度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季节,可能需要调整通风换气次数。
一般来说,每天至少需要通风换气3-5次,以保证生产场所温度稳定。
2.空气质量改善: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产品质量,需要定期通风换气,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带入新鲜空气。
一般情况下,每天至少需要通风换气2-3次,以保证空气质量良好。
3.异味消除:对于会产生异味的生产过程,需要增加通风换气次数,以便及时将异味排出室外。
在异味较重的情况下,每天可能需要通风换气5-8次。
4.室内压力控制:对于特定工艺过程,如尘埃及易燃易爆物质的处理,需要控制室内压力,以防止尘埃及有害气体泄漏。
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工艺要求调整通风换气次数。
5.噪声控制:通风系统可能会产生噪声,因此需要合理设计通风口和通风设备,以降低噪声。
在有特殊噪声控制要求的生产场所,可能需要增加通风换气次数。
6.能耗降低:增加通风换气次数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从而减少空调等设备的能耗。
然而,过度通风可能会增加能耗,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通风换气次数。
7.安全防护:对于涉及高浓度有害气体或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需要安装相应的通风系统和安全设施。
在紧急情况下,应能迅速启动应急通风系统,以确保员工安全。
8.视觉干扰最小化:通风设备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对生产过程的视觉干扰。
选择合适的通风口位置和尺寸,以及在必要时使用遮光罩等措施,以减少对员工操作和产品质量的视觉干扰。
三、实施与监控1.责任部门:工厂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本标准,并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并遵守本标准。
2.监控与记录:定期对工厂内的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厂房通风、除尘标准
1 厂房通风标准
1.1 炼钢车间、烧结车间、轧钢车间、发电主厂房、钢渣处理车间等放散热、有害物质的建筑物,必须采用全面通风,当全面通风不到卫生标准要求时,应辅以机械通风。
1.2 在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必须合理协调进、排气口面积,力求进气口面积大于等于排气口面积。
1.3 厂房的设计必须克服进气短流问题。
轧钢、炼钢车间厂房设置在厂房吊车轨面以上的高侧窗,不宜设计为开启窗,宜采用造价低廉的固定式采光带,但是考虑到吊车检修时操作人员的换气需要,尚须每隔一定距离在该采光带上设置一个换气口。
1.4 对于金工车间、制作车间、维修车间等辅助车间。
两跨及以下厂房,可以利用高侧窗进行通风换气,多跨厂房则必须结合采光需要,设置足够的天窗,以解决通风换气及采光问题,同时应在屋面上设置隔热措施。
1.5 厂房的主进风面宜布置在东侧。
当放散有粉尘或有害气体时,在其背风侧的空气动力阴影区内的外墙上,应避免设置进风口。
屋顶处于正压区时应避免设排风天窗。
1.6 当进风口中心高于
2.0m时,应考虑进风效率降低的影响;当车间内有工艺或通风等机械排风时,应考虑自然通风量的减少和对室内余压的影响。
1.7 为保证热车间自然通风的稳定性,在计算自然通风时仅考虑热压作用。
在进风口以上的建筑物周边宜设外围护结构,防止横向气流对热压通风的不利影响,仅在有行车平台的部位设置适量的上侧窗,以利其通风。
1.8 轧钢、炼钢等热加工车间,厂房通风均应采用避风天窗。
1.9 稀油站、液压站等应设置机械通风,进风口处应采用空气过滤器。
1.10 当建筑物一侧与较高建筑物邻接时,为了防止避风天窗或风帽倒灌,其各部尺寸,应符合图1-1和表1-2的要求。
图1-1 避风天窗或风帽与建筑物相关尺寸
(a)避风天窗与建筑物的相关尺寸;(b)风帽与建筑物的相关尺寸
表1-2 避风天窗或风帽与建筑物的相关尺寸
注:当Z/a>2.3时,建筑物的相关尺寸可不受限制。
1.11 厂区的建筑群布置应采用自由式或行列式,防止庭院式布置。
行列式布置时,厂房的纵轴应南北布置,以使所有的厂房都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为避免建筑物相互遮挡风流,或错列布置,或前、后幢建筑保持一定的间距,如图1-3所示。
图1-3 相邻建筑物之间距离
2厂房的事故通风
2.1 公司炼钢一次除尘风机房、调压站、富氧站等有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
或爆炸危险气体的生产厂房,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
事故排风的排风量应根据工艺资料计算确定,当缺乏上述资料时,应按每小时不小于房间全部容积的8次换气量确定。
2.2 事故排风宜由经常使用的排风系统和事故排风的排风系统共同保证,但必须在发生事故时,提供足够的排风量。
2.3 事故排风的通风机,应分别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设置开关,其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等级,应由工艺设计确定,并符合国家现行《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以及其他有关规范的要求。
2.4 事故排风的吸风口,应设在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物质散发量可能最大的地点。
当发生事故向室内放散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和蒸汽时,吸风口应设在地面以上0.3~1.0m处;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和蒸汽时,吸风口应设在上部地带,且对于可燃气体和蒸汽,吸风口应尽量紧贴顶棚布置,其上缘距顶棚不得大于0.4m。
2.5 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
当排放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气体和蒸汽时,事故通风系统的排风口,距发火源不应小于30m。
2.6 设计事故排风时,在符合上述要求的条件下,可在外墙和外窗设置轴流式通风机向室外排风,但应采取防止气流短路的措施。
3 厂房除尘标准
3.1 废气、粉尘排放标准及厂房内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1.1 厂房及厂区废气、粉尘排放应符合表3-1的规定。
表3-1工业废气粉尘排放标准
3.1.2 厂房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应符合表3-2;
表3-2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注:①表中最高容许浓度,是工人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所不应超过的数值。
工作地点系指工人为观察和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如生产操作在车间内许多不同地点进行,则整个车间均算为工作地点。
②一氧化碳的最高容许浓度在作业时间短暂时可予放宽:作业时间1小时以内,一氧化碳浓度可达到40ppm,半小时以内可达到80ppm;15~20min可达到160ppm 在上述条件下反复作业时,两次作业之间须间隔2h以上。
3.2 高炉出铁场除尘。
高炉出铁场除尘应在出铁口、铁沟、渣沟、撇渣器、摆动流嘴或铁水罐等工位采取除尘措施,必要时设置二次除尘系统。
3.2.1 出铁口宜采用侧吸加顶吸的烟尘捕集方式,铁沟和渣沟宜加盖。
3.2.2 撇渣器宜设可拆卸式密闭罩。
摆动流嘴宜采用顶吸或侧吸的烟尘捕集方式。
3.2.3 铁水罐宜采用顶吸的烟尘捕集方式。
3.3 烧结车间除尘。
3.3.1 烧结机头除尘系统宜采用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入口应设冷风阀及温控装置,壳体应保温,电场流速宜小于等于1.1m/s。
3.3.2 烧结机尾除尘。
3.3.2.1 机尾热矿卸料、破碎、筛分、输送等工位应采取除尘措施。
3.3.2.2 烧结机尾应设大容积密闭罩,并将密闭罩延伸到最后一节真空箱总长的
1/3~1/2 部位。
3.3.2.3 烧结机尾除尘系统宜选用袋式除尘器。
3.3.2.4 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宜返回配料室,或送往附近的粉尘处理室统一处理回收。
3.4 铸铁厂房除尘。
铸铁机的翻罐浇注工位应采取除尘措施,铁水流槽上部宜设容积式集尘罩。
铸铁机除尘系统宜采用袋式除尘器。
3.5 转炉车间除尘。
3.5.1 混铁炉兑铁水和出铁水时均应采取除尘措施。
顶部兑铁的混铁炉宜设吹吸式气幕罩、导流式屋顶罩。
侧面兑铁的混铁炉,宜将混铁炉兑铁槽和兑铁口整体密闭,在密闭罩顶部两侧设排烟口。
混铁炉倒铁水工位宜设容积式密闭罩(铁水罐脱钩平台移动受铁水)或吹吸式气幕罩(铁水罐不脱钩吊车移动受铁水)。
混铁炉兑铁水和出铁水排风管路上应设切换阀门,并与生产工艺联锁控制。
3.5.2 铁水预处理除尘,应在铁水预处理处设置除尘罩。
3.5.3 转炉厂房一次除尘。
转炉煤气(一次烟气)宜采用未燃法予以净化回收,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和防爆措施。
转炉煤气(一次烟气)净化可采用湿法或干法工艺。
3.5.4 转炉厂房二次除尘。
转炉二次烟气除尘系统应对转炉采取密闭措施,设炉前集尘罩和炉后集尘罩,炉前集尘罩上沿悬挂活动帘。
在炉后操作平台下设挡烟导流板。
转炉二次烟气除尘系统中炉前集尘罩和炉后集尘罩抽风点宜用阀门转换。
转炉二次除尘宜设独立除尘系统,采用袋式除尘器。
3.5.5 炼钢车间吹氩处应设置集尘罩,兑铁水处、炉前宜在屋顶上设置集尘罩。
转炉车间渣跨如要对转炉渣进行处理时,宜对渣跨四周用彩钢板封闭,在钢渣处理位置上方设置集尘罩。
3.5.6 炼钢精炼炉除尘。
钢包精炼炉应配炉盖罩和排烟弯管,采用移动式滑套与固定排烟管连接,排烟量宜用滑套或阀门调节。
精炼炉排烟点宜与上料系统抽风点合设一个除尘系统。
若精炼炉工艺操作产生火星,且炉体至袋式除尘器的排烟管道较短时,除尘器之前应设置火花捕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