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肿瘤概述和治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与治疗PPT

内镜检查:胃镜、 肠镜等检查,观察 肿瘤位置和形态
病理学检查:活检 或手术切除后病理 学检查,确定肿瘤 性质和分级
组织学检查: 观察肿瘤细胞 形态、排列、
染色等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检查:检测肿 瘤细胞表面标 志物,如神经 内分泌标记物、
激素受体等
基因检测:检 测肿瘤细胞基 因突变、基因
表达等,如 RET、VHL等
基因突变
影像学检查: 如CT、MRI、 PET-CT等, 观察肿瘤大小、 位置、侵犯范
围等
内分泌功能检 查:检测血清 激素水平,如 胰岛素、降钙 素等,了解肿 瘤内分泌功能
状态
临床症状和体 征:如皮肤潮 红、腹泻、低 血糖等,结合 实验室检查结
果进行诊断
PART FOUR
手术适应症:神经 内分泌肿瘤直径大 于2cm,有明显症 状或生长迅速
内窥镜检查是神经 内分泌肿瘤诊断的 重要手段之一
内窥镜检查可以直 观地观察肿瘤的大 小、位置、形态等
内窥镜检查可以获 取肿瘤组织样本, 进行病理学检查
内窥镜检查可以评 估肿瘤对周围组织 的侵犯程度,为治 疗方案提供依据
血清学检查:检 测血清中神经内 分泌肿瘤标志物
影像学检查:CT、 MRI等检查,观察 肿瘤位置、大小和 形态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史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辐射等 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异常,导致肿瘤发生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导致肿瘤发生
症状:包括头痛、 头晕、恶心、呕 吐等
体征:包括皮肤 潮红、出汗、心
悸等
实验室检查:包 括血常规、生化、
激素水平等
影像学检查:包 括CT、MRI、
症状监测: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发现 复发或转移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指南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指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简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是一类非常罕见的肿瘤,占据所有胰腺肿瘤的1%-2%。
它是一种不良病变,即使在早期也可能出现代谢紊乱症状。
不过, PNETs 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恶性的,而是属于肿瘤中发生几率较低的一类较好预后的肿瘤。
这类肿瘤通常生长得较缓慢,因此症状不明显,往往在晚期才被发现。
治疗指南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 PNETs 的首选方法,这也是唯一能治愈的治疗方法。
对于小于2cm的肿瘤可以采用胰岛素切除术,截瘤口距离肿瘤边缘0.5~1cm;对于2-5cm的肿瘤,可以采用脾脏保留胰腺切除,或者经胃镜胰岛切除术;如果肿瘤大于5cm,伴有淋巴结转移,推荐进行全胰切除,或全胰切除+淋巴结清扫。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PNETs治疗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
目前主要用于治疗PNETs的药物有Streptozocin(STZ)、5-氟尿嘧啶、顺铂和伊立替康等。
各种药物在不同的患者中的疗效有所不同,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3.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PNETs治疗中的可选项,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适宜。
放疗的适应症主要是不能进行手术或者为了减轻症状进行对症治疗的患者。
放疗主要包括传统的放疗和内照射治疗,其中内照射是一种新型治疗方式。
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的影响仍处于评估阶段。
4.靶向治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靶向治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靶向治疗是利用药物对特定分子靶点的作用,来抑制或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针对PNETs 的靶向治疗药物目前主要有Everolimus和Sunitinib。
这些药物的疗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定制化治疗。
虽然 PNETs 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但它仍然是一种需要引起关注的疾病。
手术切除是治疗 PNETs 的首选方法,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则是辅助治疗或者在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

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引言: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是一类由胰腺内分泌细胞起源的肿瘤。
其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方法与普通胰腺癌有很大差异。
为了规范化PNETs的诊疗过程,中国胰腺学会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的专家基础上,制定了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疗指南。
该指南将为医生和患者提供诊断、分型、治疗、监测和临床跟踪等方面的全面指导。
1.诊断1.1病史及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患者相关病史,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其他疾病。
1.2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PET-CT等。
以CT为首选,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协助明确病灶位置、大小和有无远处转移。
1.3组织学检查:术前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根据病理类型确定PNETs的分级和分期。
2.分型2.1 WHO分类:按照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分类标准,将PNETs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
2.2 NETs分级:使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系统”(Chinese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Grading System, CNgS)对PNETs进行分级。
根据病灶的组织学评分和增殖指数,分为G1、G2和G33.治疗3.1外科手术:3.1.1可切除PNETs:对于可切除的PNETs,外科手术是治疗的首选。
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等。
3.1.2不可切除PNETs:对于不可切除的PNETs,可以考虑姑息手术、胰腺癌栓塞、不同形式的射频或微波治疗等。
3.2药物治疗:3.2.1临床期激素治疗:对于功能性PNETs,如胰岛素瘤和胰高血糖素瘤,激素治疗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病情。
3.2.2 非功能性PNETs的靶向药物治疗:根据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治疗,如Everolimus、Sunitinib等。
4.术后治疗4.1功能性PNETs:根据术前进展和手术边界情况决定术后的激素治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

疾病名称
01 病因
03 检查 05 治疗
目录
02 临床表现 04 诊断 06 预后与随访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神经内分泌细胞是机体内具有神经内分泌表型,可以产生 多种激素的一大类细胞。
神经内分泌细胞遍布全身各处,因此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是胃、肠、胰腺 等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2/3左右。欧美人群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大在 2.5~5人/10万人,在过去30年内发病率增加了5倍,相比其他肿瘤,神经内分泌瘤的发病率的增加更加迅速。
过去20年中国台湾地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也显示出和欧美类似的增长趋势,但中国大陆尚缺乏发病率 数据。
根据WHO2010年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最新命名规定,以“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泛指所有源 自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将其中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命名为Neuroendocrine tumor(NET,神经内分泌瘤), 低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命名为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NEC,神经内分泌癌)。
临床表现
根据肿瘤是否具有激素分泌功能和有无出现激素引起的临床症状,将神经内分泌瘤分为非功能性(约占80%) 和功能性(约占20%)两大类。非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或肿瘤局部占 位症状,如进行性吞咽困难、腹痛、腹胀、腹泻、腹部包块、黄疸或黑便等;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 表现为肿瘤分泌有生物学活性的激素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如皮肤潮红、出汗、哮喘、腹泻、低血糖、难治性消 化道溃疡、糖尿病等。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以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居多,包括胰岛素瘤、生长抑素 瘤、胰高血糖素瘤、胃泌素瘤等。
神经内分泌肿瘤科普宣传PPT课件

为什么会得神经内分泌肿瘤?
为什么会得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因
目前,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某些遗传综合征,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MEN),与这些肿瘤的发生有关。
为什么会得神经内分泌肿瘤? 风险因素
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能增加患 病风险。
家族史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为什么会得神经内分泌肿瘤? 预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助于降低 风险。
早期发现和干预是关键。
神经内分泌肿瘤有哪些症状?
神经内分泌肿瘤有哪些症状? 常见症状
症状因肿瘤的部位和分泌的激素不同而异,包括 腹痛、腹泻、面部潮红等。
某些肿瘤可能无明显症状,直到晚期才被发现。
神经内分泌肿瘤有哪些症状? 特殊症状
这些肿瘤可以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常见于消化 道和肺部。
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 分类
根据恶性程度,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分为良性、 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
常见的类型包括胰岛细胞瘤、类癌等。
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 流行病学
虽然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对少见,但其发病率在逐 年上升。
近年来的检测技术进步使得更多病例被发现。
如何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 药物治疗
一些药物可用于控制症状和抑制肿瘤生长。
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和靶向治疗药物。
如何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 放射治疗
用于某些无法手术的病例,以减小肿瘤体积 和缓解症状。
可能与化疗联合使用。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未来展望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未来展望 研究进展
近年来,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取得了显著 进展。
新型治疗方法和早期检测技术不断涌现。
解析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机制与治疗

解析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机制与治疗一、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概述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也称作嗜铬细胞瘤或类癌瘤,多发生在消化道和呼吸道等组织中。
这些肿瘤常以过度分泌激素为特征,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
它们具有较强侵袭性和转移性,对患者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本文将探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机制与治疗方法。
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机制1. 基因突变与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家族遗传密切相关,约有10%至35%的患者存在家族史。
许多基因突变也与其发生有关。
其中最重要的基因突变是多种胚层来源细胞抑制因子(MENIN)基因突变。
MENIN基因突变会导致转录调控途径紊乱,促使神经内分泌细胞克隆扩增和恶性转化。
2. 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常增殖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常增殖起着核心作用。
这种增殖可能与多种生长因子和表观遗传学调控有关,如转化生长因子β、机械性刺激等。
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这些因素在促使细胞快速增殖及形成肿瘤上起到关键作用。
3. 激素失调神经内分泌肿瘤往往由于异常激素分泌而引发临床症状。
它们常常能够合成、存储和释放一些激素,如5-羟色胺、组胺和前列腺素等。
长期高水平激素的存在会加速肿瘤生长,并给患者带来各种不适。
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法1.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早期神经内分泌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于局限于一个器官或较小范围的肿瘤来说,手术切除是最佳选择。
但对于转移性肿瘤,手术可能不再是首要治疗方法。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生长抑素类似物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剂可以抑制激素分泌并减缓肿瘤生长。
化疗和靶向治疗也可用于控制高度侵袭性或不宜手术的复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3.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它可以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杀死或损伤癌细胞来减少肿瘤负担,并减轻临床表现。
然而,针对某些类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和广泛转移到骨髓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放射治疗并不适用。
神经内分泌肿瘤讲课PPT课件

01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机制和分子机制,为治疗提供更多靶点。 探索新型治疗手段,如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加强早期诊断和筛查,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早期发现率,为治疗提供更好的机会。
01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防和保健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早期 发现肿瘤
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等
控制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慢性 胃炎等
避免长期接触有 害物质,如放射 线、化学物质等
保健知识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迹象。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睡眠。
预防意识对降低 神经内分泌肿瘤 发病率的作用
提高公众对神经 内分泌肿瘤的关 注度和预防意识 的重要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01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案例分享
典型病例介绍
诊断过程:医生如何通过检 查和诊断确定为神经内分泌 肿瘤
病例概述:患者年龄、性别、 症状等基本信息
治疗方式:手术、药物治疗 或放疗等治疗手段的介绍
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的恢 复情况以及后续的随访和监
测安排
治疗过程和效果
诊断过程:检查、病理诊断 等
01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 要治疗手段之一
化疗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 长和扩散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 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则是针对肿 瘤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或抗原进 行治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针 对性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类型,它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分布在全身的各个器官中,如胰腺、肺、胃、肠等。
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特殊的功能,它们能够合成和释放多种内分泌激素,调控人体的生理功能。
然而,当这些细胞发生异常增生或突变,就可能形成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良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缓慢,不会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到其他器官。
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则具有侵袭性,会不断增大并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症状因肿瘤的性质和发生部位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消化道出血、腹痛、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皮肤潮红、腹泻等。
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症状类似于其他疾病,因此往往被忽视或误诊。
为了确诊神经内分泌肿瘤,医生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血液检测、内镜检查、超声、CT扫描、MRI等。
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方法有多种,其中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手术是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要方法,通过手术可以切除肿瘤,达到根治的目的。
然而,对于某些病情复杂或已晚期的患者,手术可能无法完全切除肿瘤。
此时,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化学药物治疗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和生长。
近年来,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靶向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靶向治疗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子特征,选择合适的药物,干扰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低发病率和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研究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因此,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多学科合作,共同努力,提高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认识和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分泌肿瘤概述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s, NENs) 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可以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是胃、肠、胰腺等消化系统器官,其次为肺。
NENs包括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tumours,NETs)以及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carcinomas,NECs)。
该指南主要关注点为散发性小肠NENs (smallintestinal NENs, SI-NENs) 和胰腺NENs (pancreaticNENs, Pan-NENs)的诊治,因为这是晚期胃肠胰(gastroenteropancreatic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中最常见的类型, 而其他胃肠道来源的NENs处理均应遵循同样的原则。
肿瘤的增殖活性、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receptor , SSTR) 的表达水平、肿瘤的生长速度以及肿瘤负荷均为临床治疗决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诊断与病理/分子生物学
2020版指南采用了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GEP-NENs的分类标准(表1)。
病理诊断报告中需要包括形态学、肿瘤分级、嗜铬蛋白A (CgA)和突触素(Syn) 等免疫组化染色。
根据临床需要选择行SSTR或肽类激素(如胃泌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血清素等) 的特异性染色。
分期和风险评估
TNM(tumour, node and metastasis) 分期和肿瘤分级是两项主要的独立预后因素,应持续进行评估。
CT及MRI是最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手段。
而对于CT或MRI均无法明确的肝脏病灶,超声造影有时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
内镜
超声是目前诊断Pan-NETs的最佳成像方法,且可进行胰腺病灶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SSTR功能显像是NENs重要的检查手段。
68Ga、64Cu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somatostatinanalogues,SSA) PET-CT可以分辨出绝大多数的NET病灶,并可用于疾病分期、术前影像学评估和疾病再分期。
18F-FDG-PET-CT 更有利于评估G3 NENs 和Ki-67指数较高的G2 NENs。
若18FDG-PET-CT显示摄取阳性提示NENs预后较差。
对于所有G2级以上NENs患者同时行
18FDG-PET-CT和68Ga-SSA-PET-CT检查可能获得最佳的诊断和预后信息,但应个体化评估,平衡潜在优势和经济成本。
局部/局部进展期病变的处理
对于局部/局部进展期G1/G2 NETs,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肿瘤长径<2 cm无症状的无功能Pan-NETs可以选择观察等待而无需立即手术,可以采用每年1次的高质量影像学检查进行观察。
伴随疾病较多且胰头部位病灶只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可以考虑观察等待。
出现局部侵犯征象的年轻患者,应行标准胰腺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
对于有功能的Pan-NETs,无论肿瘤大小,均应考虑手术切除。
肿瘤长径>2 cm的Pan-NETs推荐标准胰腺切除术联合区域淋巴结切除术。
局部剜除适用于肿瘤长径<2 cm有功能的Pan-NETs (如胰岛素瘤)。
对于SI-NETs,根治性切除手术可以降低肠道并发症 (肠梗阻和局部缺血) 的发生风险,并且可以改善预后。
进展期/转移性病变的管理
1. 转移性病变的手术治疗
对于Ⅳ期GEP-NETs患者,如果转移病灶仅在或主要累及肝脏,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对于晚期SI-NETs,为了预防肠梗阻或肠缺血相关并发症,可考虑行姑息性原发病灶切除。
对于肿瘤负荷大的转移性有功能的SI-NETs(如类癌综合征) 或有功能的Pan-NETs, 减瘤手术可以减轻相关症状。
对于不可切除的肝转移,肝
移植可能是较好的选择,也可以考虑肝动脉栓塞或局部消融治疗。
手术切除联合术中射频消融可以达到根治性手术的目的,并可以保留足够的肝功能。
2. 术后辅助治疗
对于G1/G2 NETs,不推荐行术后辅助治疗,但是对于NEC可以考虑铂类为基
础的辅助化疗。
3. 控制功能性GEP-NENs症状的药物治疗
长效奥曲肽或兰瑞肽为功能性NETs的标准一线治疗,可以改善70%~80%的类癌综合征症状 (潮红和腹泻)。
短效奥曲肽皮下注射可用于症状间歇性加重的补救治疗。
常规治疗失败时,可以考虑使用长效帕瑞肽。
症状顽固时,可以采用IFN-α联合SSA作为二线治疗。
Telotristat ethyl是血清素合成限速酶,已被批准用于SSA治疗后仍有类癌综合征腹泻的患者。
对于转移性胰岛素瘤或疾病进展时的难治性类癌综合征,还可以选择依维莫司治疗。
其他控制症状的药物还包括:氯甲苯噻嗪用于转移性胰岛素瘤,PPI可以长期控制转移性胃泌素瘤的症状。
4. 抗增殖治疗
GEP-NENs的抗增殖治疗包括生物治疗 (SSA、IFN-α)、靶向药依维莫司、舒尼替尼和化疗。
SSTR阳性,生长缓慢且Ki-67指数≤10%的晚期GI-和Pan-NETs,推荐使用SSA控制肿瘤生长。
IFN-α可考虑用于SSTR功能显像阴性,特别是中
肠NETs患者。
推荐依维莫司用于化疗或未化疗过的进展期G1/G2 Pan-NETs 和明确进展的无功能GI-NETs。
功能性Pan-NETs可以考虑SSA联合依维莫司治疗。
推荐舒尼替尼用于进展期Pan-NETs的治疗。
5. 全身化疗
推荐化疗用于进展期Pan-NETs和任一部位的进展期G3 NENs,而对于分化良好、生长缓慢的GI-NETs不推荐全身化疗。
然而,但对于短期内快速进展或Ki-67指数接近于G3的G2 NETs患者则可考虑。
链脲霉素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一直是晚期G1/G2 Pan-NETs的一线推荐。
也可以采用替莫唑胺单药或替莫唑胺联合卡培他滨 (CAPTEM)作为晚期Pan-NETs的治疗。
转移性高级别NEC推荐顺铂/依托泊苷或卡铂/依托泊苷方案进行一线化疗。
二线治疗没有明确方案,替莫唑胺单药或CAPTEM和/或贝伐珠单抗,5-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等方案可以考虑。
6.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peptide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PRRT) PRRT用于SSTR功能显像显示为SSTR高表达的进展期NETs。
177Lu-DOTATATE推荐用于进展的中肠NETs和Pan-NETs的治疗。
177Lu-DOTATATE治疗的安全性较好,但仍有3%~4%的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不可逆的骨髓毒性,如白血病或骨髓增生不良,30%的患者发生1/2级长期的肾损伤。
对于类癌综合征患者,SSA应与PRRT联合使用,以预防PRRT治疗后腹泻和/或潮红及激素分泌危象等症状的加重。
随访和生存
随访应该是终生的,包括临床症状的观察、生化指标的检测、常规影像学和SSTR 功能显像检查。
对于R0/R1切除的G1和G2 (Ki-67指数<5%) NETs,建议每6个月进行1次影像学检查,Ki-67指数>5%的G2 NETs 则每3个月复查1次,NEC 每2~3个月复查1次。
来源于阑尾或直肠的小的(<1 cm) 局部G1 NETs ,行R0切除且无不良组织学特征,不需要随访。
随访过程中,如果出现新发肝转移或其他部位转移,或肿瘤生物学行为发生变化 (如短时间内快速进展),建议再次活检评估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