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世系 五胡十六国正史
中国古代-十六国历史事件(公元304~439年)

中国古代-十六国历史事件(公元304~439年)十六国五胡十六国又称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
由于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中原这一期间(304-439),五胡大举侵占古华夏故地,故又被后世称作“五胡乱华”时期。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胡、氐、羌;十六国指主要的五个北方内迁民族在中国北部及蜀地建立的政权,其中封邦命氏成为战国者有16国,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
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北魏、冉魏、西燕、高氏高句丽(中国)、吐谷浑、谯蜀和翟魏等,实际远不止16国。
五胡十六国时期诸政权列表匈奴:前赵、北凉、夏鲜卑:吐谷浑、段部、宇文部、前燕、代国、北魏、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羯:后赵氐:仇池、成汉、前秦、后凉羌:后秦、宕昌、邓至汉:东晋、前凉、冉魏、西凉、北凉、桓楚、谯蜀、北燕高句丽:北燕、高句丽丁零:翟魏其余政权:丘沈、胡亢、杜曾、虚除权渠、司马保、句渠知、陈安、慕容仁、侯子光、范贲、黄韬、段龛、刘显、刘芒荡、张琚、段勤、王午、苏林、吕护、刘康、李弘、张育、鮮于乞、康宁、刘黎、魏揭飞、法长、窦冲、张超、苻广、张翘、王始、曹龙、司马顺宰、白亚栗斯、刘虎、曹弘、彭利和五胡乱华五胡乱华,是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正统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开启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永嘉之乱永嘉之乱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乱事。
晋初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
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区,自称汉王。
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
图解五胡十六国

图解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的历史十分混乱,让很多人都眼花缭乱,为帮助大家理清这段历史的脉络,作者将用图解的方式为大家轻松解读五胡十六国的兴亡史(主要国家)。
公元304年,西晋八王之乱愈演愈烈,朝廷的权威洒落一地,为五胡乱华揭开了序幕。
匈奴人刘渊建立了汉国,氐人李雄建立了成国。
公元316年,汉帝刘聪(刘渊之子)攻陷长安,俘虏了晋愍帝司马邺,西晋至此灭亡。
公元319年,汉国发生内乱,刘曜(刘渊族子)平定内乱后,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是为前赵。
羯人石勒不服从刘曜的统治,也在襄国自立为王,建立了后赵。
二赵对峙的局面形成。
公元320年,凉州刺史张茂弃用西晋年号,改元永元,前凉宣告成立。
公元329年,后赵石勒在洛阳大败前赵刘曜后,派军队攻陷长安,前赵至此灭亡。
公元337年,鲜卑人慕容皝在辽东自称燕王,建立了前燕。
公元338年,鲜卑人拓跋什翼健正式建立了代国。
公元347年,东晋桓温西征成汉,生擒李势,成汉至此灭亡。
公元350年,后赵石虎(石勒之侄)死后,诸子为争夺皇位爆发了内乱,后赵随之瓦解:汉人冉闵建立了魏国,氐人苻健建立了前秦。
两年后,魏国冉闵灭亡了后赵刘显,几个月后,前燕慕容俊(慕容皝之子)又灭亡了魏国冉闵。
公元367年,北方各种势力经过十余年的混战后,最终形成了代国、前凉、前秦、前燕四国并立的局面。
公元370年,前秦苻坚派王猛讨伐前燕,生擒慕容暐(慕容皝之孙),前燕至此灭亡。
公元376年,前秦苻坚派军队先是讨伐前凉,生擒张天锡;后是讨伐代国,生擒拓跋什翼健,终于统一了北方。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征集百万大军南征东晋,在淝水被东晋大将谢玄以少胜多,苻坚惨败而退。
公元384年,前秦国内各族趁机自立,羌人姚苌建立了后秦,鲜卑人慕容垂(慕容皝之子)建立了后燕、慕容泓(慕容暐之弟)建立了西燕。
公元385年,前秦正式瓦解,北方陷入分裂:氐人吕光建立了后凉,鲜卑人拓跋珪(拓跋什翼健之孙)建立了代国、乞伏国仁建立了西秦。
五胡十六国—搜狗百科

五胡十六国—搜狗百科十六国主要有“五凉”(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三秦”(前秦、西秦、后秦)、“二赵”(前赵、后赵)和北方的胡夏政权,南方的成汉政权。
16张五胡十六国前凉前凉(301—376)汉族张轨八王之乱时,西晋凉州刺史张轨及其子张寔守土保境,百姓纷纷前来避乱。
张氏子孙世代据守凉州,人民生活比较安定。
汉人士族在那里传授儒学,保存了失传的一些经籍和学说。
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为西北汉文化的中心。
五胡十六国张氏虽然接受东晋封号,但由于与东晋相距万里,实际上也是一个割据政权,前凉先后打退了刘曜、石虎的进攻,又西越流沙,攻龟兹,西域诸国先后归附。
后又击败伊吾戌己校尉赵贞,在其地设立高昌郡,控制了从陇西到高昌的广大地区,盛时疆域覆盖今甘肃、新疆及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分。
376年,前秦天王苻坚以十三万步骑大举进攻,张天锡投降,前凉灭亡。
前凉,共传6世9主,立国凡75年。
前凉君主表庙号谥号君主在位时间太祖武王张轨301——314高祖昭王张寔314——320太宗成王张茂320——324世祖文王张骏324——346世宗桓王张重华346——353英宗哀王张曜灵353——354(约两周)高宗威王张祚354——355烈宗冲王张玄靓355——363神宗悼王张天锡363——376更多前凉统治地区出现的其他势力年号年号起讫时间君主使用时间凤凰386年二月—十一月张大豫10个月注:前凉一直使用西晋年号建兴,但北宋龚颖的《运历图》曾记载张寔年号永安;张茂年号永元;张重华年号永乐;张玄靓年号太始;张天锡年号太清,因有争议,不收录。
南凉南凉(397-414年)鲜卑族秃发乌孤都乐都(今属青海),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部分地区。
秃发即“ 拓跋”的异译,为拓跋氏的一支,被称为河西鲜卑。
秃发乌孤时期,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为中心,势力不断发展。
初附于后凉吕光,但于397年与后凉决裂后,乌孤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平西王。
国史大纲第十五章北方之长期纷乱【五胡十六国】

国史大纲第十五章北方之长期纷乱【五胡十六国】第十五章北方之长期纷乱【五胡十六国】晋室东迁,衣冠南渡,北方中国便陷入长期的纷乱状态中。
史称为五胡十六国,先后凡一百三十六年。
一、五胡十六国撮要五胡:一、匈奴。
一支居山西,建国为前赵。
【初称汉。
】又一支在河西张掖,建国为北凉。
【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遂以沮渠为氏。
】又一支自山西西走,建国为夏。
【赫连氏,其先右贤王去卑,曹操命其监五部。
】二、羯。
【乃匈奴别部,晋书:“匈奴以部落为种类,其入居塞内者有'屠各’等十九种。
皆有部落,不相错杂。
”最后一种曰“力羯”,即五胡所谓“羯”也。
史称石勒:“匈奴别部,羌渠之胄”,则此种虽属匈奴,而与西羌为近。
王隐晋书称“羯贼刘曜”。
(文选刘越石勒进表注引。
)时多连称“胡羯”,则以羯久属匈奴故也。
】散居上党羯室,【今山西辽县,盖以为羯族所居,故曰“羯室”。
】建国为后赵。
三、鲜卑。
慕容氏建国曰前燕、后燕、南燕。
拓跋氏建国曰元魏。
【不在十六国内。
】段氏建国曰辽西。
【不在十六国内。
】宇文氏建国曰北周。
【不在十六国内。
按:晋书以宇文莫槐为鲜卑,惟魏书、北史则谓是匈奴南单于之远裔,而鲜卑奉以为主。
又谓:“其语与鲜卑颇异。
”则宇文氏或是匈奴而杂有鲜卑之血统也。
】秃发氏居河西,建国曰南凉。
乞伏氏居陇西,建国月西秦。
鲜卑自辽东至河西,无所不居,以慕容、拓跋两氏为最盛。
四、氐。
【御宽五九八引石崇奴券:“元康之际,买得一恶羝奴。
”则“氐”原作“羝”。
太平广记二四五:“晋锺毓兄弟行,一女子笑曰:'中央髙,两头低。
’盖言羝也。
锺兄弟多髯,故云。
”知氐多髯。
】略阳【天水。
】蒲氏建国曰前秦。
略阳吕氏建国曰后凉。
略阳清水氏建国曰仇池。
【不在十六国内。
】五、羌。
烧当羌姚氏建国曰后秦。
【时人常称“六夷”。
殆“五胡”外,增“賨”(又号“巴氏”)言之。
苻坚叱姚苌曰:“五胡次序,无汝羌名。
”谓是无姚苌名;斥姚苌曰“汝羌”非谓羌不在五胡之列。
】十六国以割据地言,亦约略可分为五别:一、前赵,【汉。
什么叫五胡十六国?什么又叫五代十国?

什么叫五胡十六国?什么又叫五代十国?谈秦说汉(439)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个大分裂时期,一个是“五胡十六国”,先后存在35年。
另一个是“五代十国”,先后存在了77年。
这两段分裂时期内分别建立了哪些国家,又是如何灭亡的呢?下面我们具体来梳理一下。
“五胡十六国”是指从西晋晚期到南北朝初期(304——439年)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为主的五个胡族在中原建立的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16个少数民族的国家。
“五代十国”是指从唐朝到北宋初期(902——979年)在中原建立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政权,同时存在中原以外的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势力。
事实上“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超过了16个国家,而“五代十国”时期,也超过了10个国家。
而这些国家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因此被称之为割据势力。
•五胡十六国,最终并入南北朝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后,司马衷继位为帝,也就是晋惠帝,貌丑而性妒的贾南风被封为皇后,因贾南风干政而引发了“八王之乱”,继而导致了“五胡乱华”。
塞外的匈奴、鲜卑、羯、羌、氐趁乱反晋,大量汉人南下到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
成汉(304年~349年),氐族领袖李雄占据蜀地,在成都称帝,国号“成”,史称“成汉”。
公元347年,被东晋的桓温率兵灭亡。
前凉(318年~376年),西汉赵王张耳的后人张寔在西北称帝,建都姑臧,土地包括了东起金城,西到西域,延至西海的广大地域,史称“前凉”。
公元376年,被前秦名将苟苌攻灭。
后凉(386年~403年),氐族人吕光在“前凉”旧地建立了“后凉”,仍定都于姑臧(今凉州市),土地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外蒙一部分。
公元403年,被后秦所灭。
南凉(397年~414年),鲜卑人拓跋乌孤在乐都(今青海省)建立了“南凉”,土地包括了今甘肃西部和宁夏的一部分。
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公元439年)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公元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一混乱时期。
该时期自公元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到公元439年北魏拓跋焘攻灭北凉进入南北朝为止。
五胡呢是指五个外族,分别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是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比如前凉、西凉等)、高句丽族(北燕)、丁零族(翟魏)等。
那么,十六国是哪十六国呢?十六国这个名称又是从何而来?其实啊十六国这个名称起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他从北方大大小小的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
这十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
十六国分别是五凉(前凉、南凉、北凉、西凉、后凉)、四燕(前燕、南燕、后燕、北燕)、三秦(前秦、后秦、西秦)、二赵(汉赵、后赵)、一成(成汉)、一夏(胡夏)。
另外除十六国外,还有汉人冉闵建立的冉魏、丁零翟氏建立的翟魏、武都氐帅杨氏建立的仇池国、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汉人谯纵在蜀地所建的谯蜀、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及北魏等政权,总计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政权。
东晋和十六国形势那么在西晋后期,怎么就分裂为东晋和十六国呢?其实这个还要从东汉中叶说起,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
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混杂,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晋武帝在世时,西晋国力强盛,各胡族还能向中央称臣。
晋武帝去世后,胡汉摩擦愈演愈烈,直至西晋八王之乱爆发,使西晋失去在地方的影响力,胡族开始陆续叛变。
公元304年,成汉与汉赵的建立,正式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成汉(公元306年-公元347年)是五胡十六国首个建立的政权,由氐族首领李雄在四川成都建立。
最新-五胡十六国历史简介 精品

五胡十六国历史简介篇一: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年号庙号姓名即位即在时间位位年年龄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汉(前赵)世系永凤高祖刘渊3047新兴县凶奴人,呼韩邪单之后,曹西晋太康末为北部都尉,后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受晋封为汉光乡侯,魏时改姓刘,祖父为南凶奴单于,父刘豹为凶奴左部帅光兴、嘉烈宗刘聪3109平、建元、麟嘉汉昌隐皇刘粲3181帝光初刘曜31812刘渊侄,少孤,由刘渊收养刘聪子以皇太子总摄朝政,318年七月即帝位,九月,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所杀。
靳准杀刘粲夺帝位,曜率兵攻准,被太保呼延晏等拥立为帝,进军平阳,尽杀靳氏,迁都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后被石靳所杀成汉世系刘渊第四子刘渊死,太子刘和即位,刘聪杀兄夺位,311年,派刘曜攻破洛阳,俘晋怀帝,316年,派刘曜破长安,俘晋愍帝,灭西晋后起兵反晋,304年称汉王,308年十月称帝,迁都平阳建兴、晏太宗李雄304313161氏族人,李特子,巴西容渠301年,其父李特在绵竹率流民起义反晋,李特战死,李雄继为帅,304年取成平、王衡玉衡戾太李班33447147子玉衡、玉幽公李期33522425恒哀皇帝汉兴中宗李寿33839644李特弟李骧李寿长子347年三月晋征西将军恒温攻成都,李势降,361年死于建康李雄第四子李越杀李班后,被拥立为帝,帝暴戾骄虐,大臣多不自安,338年四月,汉王李寿拥兵矫太后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自立为帝人李雄之兄,李荡子都,城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成汉,或称前蜀被李雄立为太子,334年六月即位,十月被李雄之子李越所杀,在位不及半年汉兴、太李势5和、嘉宁前凉世系建兴高祖张实31444750张轨长子301年,西晋任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保据一方,314年轨病死,其子张实继之,317年西晋灭亡,张氏以姑臧为中心世守凉州建兴太宗张茂32044548张轨子320年六月,张实被部下杀害,实子骏年幼,茂袭平西将军行都督凉州诸军事,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建兴世祖张骏324182340文王建兴,又世祖张重34620827作永乐和平桓华张骏第二子张实子张茂摄位,立骏为抚军将军,武威太守,西平公世子,茂死,无子,张骏立,于345年称假凉王以世子即位威王张祚3542张骏之长庶子,张重华之兄张重华死,其幼子灵曜嗣立,张祚以其年幼,废以为宁凉侯,自立为大将军、凉州牧、凉公,后为其臣下所杀建兴、升冲王张玄3556平靓914张骏少子363年杀张玄靓,自立为凉州牧,西平公,376年降于前秦,前凉亡张玄36314锡张骏少子,重华弟363年杀张玄靓,自立为凉州牧,西平公,376年降于前秦,前凉亡后赵世系太和、建高祖石勒319461560上党武乡人,羯族,父周曷起兵后投奔前赵,为刘渊大将,319年自称大单王,定都襄国,330年改称大赵平米,一名乞翼加,部落小帅天王,同年改称皇帝建平、延石弘33320222熙延熙、建太祖石虎334401655武、太宁青龙石鉴3491石勒第二子石勒称帝后立为太子,即位后,石虎自为丞相、魏王、大单于,总摄朝政,334年十一月,石虎废弘为海阳王,寻杀之石勒之侄334年废石弘,自立为帝,称大赵天王,349年改称皇帝,335年九月迁都于邺石虎子349年十一月,石闵(石虎养孙,汉人)废杀石遵,立石鉴,闵改国号为卫,易姓李,杀石鉴及石虎子孙二十余人,石氏几尽,闵自立为帝,又改国号为魏,复其原姓冉,史称其国为“冉魏”,石鉴在位,实一百零三日永宁石祗3502石虎子石鉴被杀,石祗于350年三月自立为帝,起兵讨冉闵,战败,于四月为部将刘显所杀,后赵亡前燕世系太祖慕容337411252昌黎棘城人,鲜卑族,慕容西晋灭亡后,慕容自称大单于,在辽河流域建立政权,其子慕容嗣位第三子于333年,337年自称燕王,于342年迁都龙城慕容立以为世子,死,嗣位,受东晋穆帝册封,为使持节中外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燕王,350年攻克蓟城而迁都于蓟,352年灭冉闵,同年元玺、光烈祖慕容348301343寿俊慕容第二子称帝,后迁都于邺建熙幽皇慕容360341145帝前秦世系太祖符洪35066166略阳临渭人,后改姓符,先西晋末,被氏族各部落推为盟主,后被前赵刘曜封为氏王,,后又受后赵封号,世为捕落小帅,父怀归以石遵削其职而降晋,350年,符洪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但秦王,改姓符,同年三月,被其军帅将军麻秋毒死皇始世宗符健35034639符洪第三子即位前斩麻秋,旋即位,翌年,占关中,据长安,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改元皇始,翌年称帝,都长安寿光厉王符生35522324符健第三子即位后嗜酒残暴,肆行杀戮,357年六月,被符健侄东海王符坚废以为越王,旋被杀永兴、甘世祖符坚357202948露、建元父符雄,福符洪杀符生后嗣位,370年灭前燕,370年灭前凉,统一中国北部,383年八月,亲率大军攻东晋,败于淝水,北方各族纷纷自立,中国北部再度分裂,385年,慕容冲围攻长安,符坚出逃,被姚俘获后缢死慕容俊第三子慕容俊立以为皇太子,后嗣位,370年十一月,符坚攻入邺城,外逃被俘,前燕亡,后被符坚所杀。
五胡十六国记年表

五胡十六国记年表304年,益州氐族难民领袖李雄,于成都称成都王,建立成汉帝国。
匈奴左贤王刘渊于山西离石称大单于,后称汉王,建立汉赵王朝。
306年,成汉李雄自称皇帝,国号「成」。
晋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司马衷,立怀帝司马炽。
八王之乱结束。
307年,鲜卑慕容嵬自称大单于,石勒投效汉赵王朝308年,汉赵刘渊正式称帝。
309年,汉赵帝刘渊迁都平阳,领有山西中部地区。
八月,汉赵刘聪第一次进攻洛阳,战败。
十月,汉赵刘聪第二次进攻洛阳,战败。
310年,汉赵帝刘渊死,子刘和继位,刘聪杀刘和,篡位。
311年六月,汉赵刘聪、刘曜等攻陷晋王朝首都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
史称「永嘉之祸」。
洛阳陷落后,晋帝国建立五个行台。
312年,石勒进军河南新蔡葛陂,准备攻击晋朝琅邪王司马睿,不利,率军北返,攻陷河北襄国、邺城,吞并冀州313年,二月,汉赵刘聪杀晋怀帝司马炽,四月,晋朝秦王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
祖逖击楫渡江北伐,收复河南地区。
314年,石勒攻杀晋幽州刺史王浚,吞并幽州。
汉赵刘曜第一次进攻长安,失败。
315年,汉赵将领曹嶷占领青州316年十一月,汉赵刘曜第二次进攻长安,攻陷。
掳晋愍帝司马邺,吞并关中地区,西晋结束。
十二月,石勒击败并州刺史刘琨,占领并州。
刘琨投奔辽西鲜卑段氏,后被杀。
317年三月,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是为晋元帝,东晋开始。
十二月,汉赵帝刘聪杀晋愍帝司马邺。
318年,晋王司马睿正式称帝。
七月,汉赵刘聪死,子刘粲继位。
大将军靳准发动政变,杀刘粲及所有匈奴刘姓皇族,自立为天王。
大将刘曜、石勒攻陷平阳,杀靳准。
319年,刘曜称帝,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前赵)。
石勒在襄国称赵王,原汉赵帝国分裂为二,两赵并立,后赵帝国建立。
晋平州刺史崔毖攻鲜卑慕容嵬,失败。
慕容嵬攻陷平州320年,晋凉州刺史张寔被杀,弟张茂继位,前凉王国建立。
东晋豫州刺史祖逖与后赵赵王石勒隔黄河对峙。
321年,后赵石虎击败辽西段氏,河北、山西尽入后赵版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平
威王
张祚
354
2
张骏之长庶子,张重华之兄
张重华死,其幼子灵曜嗣立,张祚以其年幼,废以为宁凉侯,自立为大将军、凉州牧、凉公,后为其臣下所杀
建兴、升平
冲王
张玄靓
355
6
9
14
张骏少子
363年杀张玄靓,自立为凉州牧,西平公,376年降于前秦,前凉亡
张玄锡
363
14
张骏少子,重华弟
363年杀张玄靓,自立为凉州牧,西平公,376年降于前秦,前凉亡
光始、建始
昭文皇帝
慕容熙
401
17
7
23
慕容垂少子
慕容盛死,太后废太子,立熙嗣位,407年七月,冯跋杀慕容熙自立,后燕亡
西秦世系
年号
庙号
姓名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
年数
死时
年龄
世系
备注
建义
烈祖
乞伏国仁
385
4
略阳氐族人,先世世为豪酋,父吕婆楼,佐命符坚,官至太尉
其父为前秦符坚之镇西将军,385年司繁卒,国仁即位,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
杀符生后嗣位,370年灭前燕,370年灭前凉,统一中国北部,383年八月,亲率大军攻东晋,败于淝水,北方各族纷纷自立,中国北部再度分裂,385年,慕容冲围攻长安,符坚出逃,被姚俘获后缢死
太安
哀平皇帝
符丕
385
2
符坚长子
385年七月符坚败死,八月丕在晋阳称帝,次年,与鲜卑人慕容永激战于襄陵,惨败,后又败于晋将冯该,被杀
延熙、建武、太宁
太祖
石虎
334
40
16
55
石勒之侄
334年废石弘,自立为帝,称大赵天王,349年改称皇帝,335年九月迁都于邺
青龙
石鉴
349
1
石虎子
349年十一月,石闵(石虎养孙,汉人)废杀石遵,立石鉴,闵改国号为卫,易姓李,杀石鉴及石虎子孙二十余人,石氏几尽,闵自立为帝,又改国号为魏,复其原姓冉,史称其国为“冉魏”,石鉴在位,实一百零三日
元玺、光寿
烈祖
慕容俊
348
30
13
43
慕容huang第二子
慕容huang立以为世子,huang死,嗣位,受东晋穆帝册封,为使持节中外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燕王,350年攻克蓟城而迁都于蓟,352年灭冉闵,同年称帝,后迁都于邺
建熙
幽皇帝
慕容wei
360
34
11
45
慕容俊第三子
慕容俊立以为皇太子,后嗣位,370年十一月,符坚攻入邺城,wei外逃被俘,前燕亡,后被符坚所杀。
北燕世系
年号
庙号
姓名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
年数
死时
年龄
世系
备注
正始
高云
407
3
高句丽王族,慕容宝收以为养子,赐姓慕容
407年,后燕禁卫军将领冯跋杀燕帝慕容熙,立慕容云(高云)为主,为其宠臣离班所杀
太平
太祖
冯跋
409
22
长乐信都人,汉族
高云被杀,冯跋平定变乱,称天王
太平、太兴
昭成皇帝
冯宏
430
7
冯跋弟
冯跋病死,宏尽杀跋诸子,乃自立,436年为北魏所杀,宏走死高丽
咸宁
灵皇帝
吕纂
399
3
吕光庶长子
399年,吕光立太子吕绍为天王,自号太上皇,吕光死,吕纂攻绍,绍自杀,纂即位
神鼎
吕隆
401
3
吕光弟,吕宝之子
401年,吕超杀吕纂,让位于吕隆,隆即位,改元神鼎,为沮渠蒙逊与秃发傉擅所侵逼,于403年降于后秦,后凉亡
南凉世系
年号
庙号
姓名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
年数
死时
年龄
世系
45
匈奴人,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父卫辰
其父卫辰入居塞内,被符坚封为西单于,督摄河内西诸部,后为北魏拓跋圭所杀,赫连勃勃投奔后秦姚兴,407年拥兵自立,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
承光
赫连昌
425
4
勃勃第二子
以太子即位,428年被北魏生俘,封秦王,旋杀之
胜光
赫连定
428
4
勃勃第五子
昌被俘,定占据平原,称帝,431年被吐谷浑击败生俘,夏亡
前秦世系
年号
庙号
姓名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
年数
死时
年龄
世系
备注
太祖
符洪
350
66
1
66
略阳临渭人,后改姓符,先世为捕落小帅,父怀归
西晋末,被氏族各部落推为盟主,后被前赵刘曜封为氏王,,后又受后赵封号,以石遵削其职而降晋,350年,符洪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但秦王,改姓符,同年三月,被其军帅将军麻秋毒死
皇始
世宗
符健
350
34
6
39
符洪第三子
即位前斩麻秋,旋即位,翌年,占关中,据长安,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改元皇始,翌年称帝,都长安
寿光
厉王
符生
355
22
3
24
符健第三子
即位后嗜酒残暴,肆行杀戮,357年六月,被符健侄东海王符坚废以为越王,旋被杀
永兴、甘露、建元
世祖
符坚
357
20
29
48
父符雄,福符洪
后赵世系
年号
庙号
姓名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
年数
建平
高祖
石勒
319
46
15
60
上党武乡人,羯族,父周曷米,一名乞翼加,部落小帅
起兵后投奔前赵,为刘渊大将,319年自称大单王,定都襄国,330年改称大赵天王,同年改称皇帝
建平、延熙
石弘
333
20
2
22
石勒第二子
石勒称帝后立为太子,即位后,石虎自为丞相、魏王、大单于,总摄朝政,334年十一月,石虎废弘为海阳王,寻杀之
太上
慕容超
405
21
6
26
慕容德之兄,北海王慕容纳之子
慕容德立为太子,德死,嗣位,410年为东晋刘裕所败,俘送于建康而杀之,南燕亡
西凉世系
年号
庙号
姓名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
年数
死时
年龄
世系
备注
庚子、建初
太祖
李gao
407
27
19
45
匈奴人,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父卫辰
后凉末,李gao任敦煌太守,400年自称凉公,年号庚子
玉衡
戾太子
李班
334
47
1
47
李雄之兄,李荡子
被李雄立为太子,334年六月即位,十月被李雄之子李越所杀,在位不及半年
玉衡、玉恒
幽公哀皇帝
李期
335
22
4
25
李雄第四子
李越杀李班后,被拥立为帝,帝暴戾骄虐,大臣多不自安,338年四月,汉王李寿拥兵矫太后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自立为帝
汉兴
中宗
李寿
338
39
建兴
太宗
张茂
320
44
5
48
张轨子
320年六月,张实被部下杀害,实子骏年幼,茂袭平西将军行都督凉州诸军事,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
建兴
世祖文王
张骏
324
18
23
40
张实子
张茂摄位,立骏为抚军将军,武威太守,西平公世子,茂死,无子,张骏立,于345年称假凉王
建兴,又作永乐
世祖桓
张重华
346
20
8
27
张骏第二子
秃发傉
402
38
13
51
利鹿孤之弟
利鹿孤死,嗣位,迁都于乐都,改称凉王,414年七月,西秦乞伏炽盘攻陷离都,傉檀降,西凉亡
南燕世系
年号
庙号
姓名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
年数
死时
年龄
世系
备注
燕平、建平
世宗
慕容德
398
63
8
70
昌黎棘城人,鲜卑族,前燕主慕容huang之少子,后燕主慕容垂之弟
前燕时被封为梁公,范阳王,后燕时封范阳王,北魏陷后燕都城中山后,慕容德率众至邺,又迁滑台,398年称王,400年迁广固,称帝,405年病死
靳准杀刘粲夺帝位,曜率兵攻准,被太保呼延晏等拥立为帝,进军平阳,尽杀靳氏,迁都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后被石靳所杀
成汉世系
年号
庙号
姓名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
年数
死时
年龄
世系
备注
建兴、晏平、王衡
太宗
李雄
304
31
31
61
氏族人,李特子,巴西容渠人
301年,其父李特在绵竹率流民起义反晋,李特战死,李雄继为帅,304年取成都,城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成汉,或称前蜀
永和
哀王
沮渠牧健
433
7
蒙逊第三子
蒙逊死,牧健以皇太子即位,439年,魏师来伐,势穷请降,被杀,北凉亡
十六国世系
汉(前赵)世系
年号
庙号
姓名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
年数
死时
年龄
世系
备注
元熙、永凤
高祖武
刘渊
304
7
新兴县凶奴人,呼韩邪单之后,曹魏时改姓刘,祖父为南凶奴单于,父刘豹为凶奴左部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