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桥梁抗震加固技术
混凝土桥梁防震加固技术

混凝土桥梁防震加固技术一、前言混凝土桥梁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地震发生时,由于其结构材料的特性,易受到震动影响,从而导致桥梁的损坏或倒塌。
因此,如何对混凝土桥梁进行防震加固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防震加固的必要性1. 地震灾害的危害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不可预测且破坏力极大。
在地震中,混凝土结构由于其刚度较大,很容易受到震动的影响,导致桥梁的损坏或倒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2. 推广使用的需要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桥梁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对混凝土桥梁进行防震加固,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三、防震加固的技术原理1. 加固材料的选择加固材料的选择是防震加固的关键,一般采用钢筋、纤维布、碳纤维等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防腐蚀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
2. 加固方式的选择加固方式的选择也是防震加固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加固方式包括增加钢筋、加固箍筋、加固角钢、加固碳纤维等。
这些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
四、防震加固的技术应用1. 加固钢筋加固钢筋是一种常用的防震加固方式,它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需要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检查,确定需要加固的部位。
(2)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加固钢筋的数量和位置,并进行钢筋的预埋。
(3)接下来,将钢筋与混凝土结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4)最后,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检测,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要求。
2. 加固箍筋加固箍筋是一种常用的防震加固方式,它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需要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检查,确定需要加固的部位。
(2)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加固箍筋的数量和位置,并进行箍筋的预埋。
(3)接下来,将箍筋与混凝土结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4)最后,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检测,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要求。
桥梁的抗震加固措施

浅谈桥梁的抗震加固措施摘要桥梁加固技术是目前桥梁工程的新话题,选择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法是保证桥梁加固效果和质量的重要依据。
本文就结合当前桥梁加固的现状,对桥梁常见病害及其成因、加固主要技术途径及加固方案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桥梁加固提供一些经验,对旧桥加固方法的选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桥梁;抗震;病害成因;加固措施中图分类号u44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5-0081-021 桥梁抗震调查1)处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大于等于0.10g地区公路桥梁调查的重点是上、下部结构抗震薄弱部位。
(1)上部结构的薄弱部位,有下列各处:梁式桥:跨中、横梁、支座;拱桥:拱顶、拱1/4跨径处、拱脚及腹拱与立柱连接处;其它形式桥梁:除跨中和支座部位处,还有设计部门提出的抗震薄弱部位。
(2)下部结构的薄弱部位,有下列各处:墩台帽、墩、台、基础等相互结合的部位及截面的部位;水中墩(桩)干湿交替风化严重的部位;基础冲刷严重的部位;混凝土桥墩的混凝土工作缝处。
2)地震区桥梁震害一般有下列情况:(1)在梁、板桥中,主梁纵、横向位移及落梁,撞击造成梁端损坏;(2)在拱桥中,拱上建筑局部挤坏、腹拱与立柱连结处开裂或脱落;拱圈变形、开裂;拱脚移位、开裂等;(3)支座倾倒、脱落,锚固螺栓拔出或剪断、销钉损坏、滚轴脱离;(4)基础下沉、滑移、倾斜,断裂;桥台胸墙开裂、剪断、墩台身及桩柱开裂;地基土液化,地基承载力降低。
2 桥梁的抗震加固1)防止顺桥向(纵向)落梁的抗震加固措施,可采取下列方法: (1)加固桥台胸墙或重做钢筋混凝土胸墙,在梁端和胸墙间填塞缓冲材料(如沥青油毡或橡胶垫),也可安装防落梁装置;(2)设置纵向挡块,在墩台帽上增设锚栓、挡块,组止梁纵向位移;(3)固定主梁(板):用卡架把梁(板)固定在桥墩上。
卡架与梁(板)或墩之间填塞橡胶、油毡;板端钻孔固定。
采用油毡支座的板梁,可在每片板梁上钻孔至墩、台帽内、放入螺栓,固定端填以环氧砂浆,活动端应扩孔并填以弹性材料,以利温差伸缩,最后上紧螺帽;悬臂梁端固定。
浅析桥梁抗震加固技术

浅析桥梁抗震加固技术摘要:桥梁是我国交通运输中重要的基础设施,由于使用年限的长久、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桥梁病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提高桥梁的运输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应运用先进的加固技术对现有桥梁病害进行修复。
常见桥梁加固技术主要包括裂缝修复技术、粘贴钢板加固技术、粘贴碳纤维片加固技术、增大横截面积和配筋加固技术及其他加固技术。
关键词:桥梁;加固技术;钢板加固;碳纤维片加固1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数量以达到70万座以上,其中特大桥梁修建数量达到将近3000座。
在桥梁修建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一方面,多数桥梁修建时间较早,尤其是建国以后所修建的桥梁,由于时代的原因,桥梁设计标准、材料及施工技术等方面均受到影响,加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养护维修,已经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另一方面,现代桥梁在设计或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同样导致桥梁出现多种病害,如桥面铺装受到损害、梁板和墩台出现裂缝、支座发生变形、桥头跳车等,这些病害影响了桥梁的运输质量,若不及时进行修复,将进一步扩大影响交通安全。
2桥梁抗震加固技术2.1桥梁加固的重要性桥梁在运行过程中,不仅要受到车辆等荷载的影响,还受到自然因素变化的影响,如温度变化、雨水、湿度、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严重影响了桥梁的耐久性和稳固性,加速了桥梁的老化进度。
早期桥梁的设计工艺及原材料材质较为落后,已不能适应现代运输业发展的需求,桥梁设计标准及施工工艺已经进行了多次修订及改进,利用新的施工工艺对旧有桥梁进行加固,不仅可以减少旧桥的拆除量、还能恢复和提高旧桥的荷载能力及运输能力,严重其使用寿命。
根据国内旧桥加固或改造的相关数据表明,桥梁加固费用仅为新桥梁修建费用的10-20%,利用科学的加固技术对旧有桥梁进行维修,可以消除安全隐患,缓和桥梁建设投资的集中性,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关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的探讨

有关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的探讨摘要:由于地震灾害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对桥梁的抗震设计进行研究。
本文结合笔者几年的工作经验,探讨分析了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以提高桥梁结构的防震和抗震效果。
关键词:桥梁加固抗震设计由于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在地震发生时,不仅会有大量的地面建筑物及各种设施遭到破坏或倒塌,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严重造成交通中断。
作为抗震救灾生命线工程之一的公路交通(尤其是铁路桥梁、城市高架、公路桥梁等公路工程的咽喉要道)若受到较大损坏,将会给后续救助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
笔者就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做以下探讨。
1、桥梁的震害类型分析根据地震时各个作用力的特点(见图1所示)。
大部分桥梁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分析其震害主要有以下几点:图1 地震时位移与剪力示意图(1)桥台震害:其主要表现为桥台与路基一起滑动并移向河心,桩柱式桥台的桩柱不同程度沉降、开裂、倾斜和折断等,具体见图2所示。
另外,桥头的沉降会导致翼墙损坏并开裂。
(2)桥墩震害:在地震力作用下桥墩会不同程度的倾斜、沉降、滑移、开裂、剪断和钢筋裸露扭曲。
(3)支座震害: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图2 桥台后护坡垮塌图会发现某些桥梁的支座设计并未充分考虑抗震的需求,如某些支座形式和材料上存在缺陷、在构造上连接与支挡等构造措施不足等,以致支座在地震力作用下会发生较大的变形和位移。
(4)地基与基础震害:在地震力作用下地基中的砂土会被液化,以致地基失效,基础沉降或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地面较大变形,地层发生水平滑移、下层、断裂等。
地基与基础震害会使桥梁发生坍塌,给震后修复工作带来困难。
(5)梁的震害:梁的震害主要是因桥台震害、桥墩震害、支座震害等引起的,其主要表现为主梁坠落,这也是最严重的震害现象。
2、桥梁的抗震设计针对以上震害类型,特提出以下桥梁抗震设计理念见图3。
图3 桥梁抗震设计理念2.1 抗震概念设计由于地震的发生存在不确定因素和复杂因素,同时结构计算模型需要假定结果且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以致“计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较难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
对公路桥梁抗震加固技术的分析

对公路桥梁抗震加固技术的分析公路桥梁一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交通出行的重要载体。
然而,由于地震的频繁发生,尤其是在我国地震频率高的情况下,公路桥梁抗震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不幸的是,地震不仅会对公路桥梁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还会威胁到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因此,对公路桥梁抗震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至关重要。
一、公路桥梁的抗震问题公路桥梁的抗震问题主要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地震破坏机理和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公路桥梁的抗震参数评价。
1.地震破坏机理和影响因素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石变形和位移导致的地表运动。
观察历史地震灾害可以发现,地震对公路桥梁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机理:(1)地震震源作用:地震震源发生地震时会采取两种类型的动力作用,即P波和S波,它们会通过地面传播并引起土质的振动,从而造成公路桥梁的损伤。
(2)地震地面移动作用:当地震作用力传到地面时,地面会产生水平移动,公路桥梁会受到横向位移,如遇地震动力强度过大,桥墩和桥梁就容易发生垮塌、侧翻等毁坏现象。
(3)液化作用:地震中,气泡状、管状或脆块状的形态存在于地下水层的沉积物中,并产生膨胀振动。
这种振动会引起沉积物质点彼此之间缩短,因而形成液化。
(4)土体结构本身失稳机理:土体在地震中的振动及其动态负荷作用,会使土体内微观结构的破坏、变形和失稳。
这些微观结构的变化影响了土体的力学性质,从而失去了原有的稳定性。
2.公路桥梁的抗震参数评价除上述破坏机理外,桥梁自身的建造与维护也会影响抗震能力,因此需要评价和分析抗震参数。
公路桥梁的主要抗震参数评价包括:(1)建造质量和标准:桥梁建造的质量和标准对其抗震能力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建造质量低的公路桥梁容易在地震中倒塌,建造质量高且符合标准的公路桥梁则可以经受住一定程度的地震摧毁。
(2)构造形式和材料强度:不同的桥梁结构形式和材料强度对抗震有不同的影响。
好的结构形式和适用的材料强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公路桥梁的抗震能力。
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浅析论文

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浅析摘要:桥梁在地震灾害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是推动桥梁抗震设计的原动力。
本文根据汶川、玉树震后桥梁调查资料,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桥梁抗震措施及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在设计中容易忽视的相关要点。
关键词:地震灾害;抗震设计;加固技术中图分类号: 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the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gain from earthquake disaster is the motive power of promoting the bridge seismic design.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bridge survey data from wenchuan yushu earthquake, , 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bridge aseismatic measures and seismic design method were summed up, and some are easy to be ignored in the design of the relevant points.key words: earthquake disaster; seismic design;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公路交通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同时,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尤其是近几年不断发生各种等级的地震。
在地震发生时,不仅会有大量的地面建筑物及各种设施遭到破坏或倒塌,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严重造成交通中断。
若作为抗震救灾生命线工程之一的公路交通(尤其是铁路桥梁、城市高架、公路桥梁等公路工程的咽喉要道)受到较大损坏,将会给后续救助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
浅谈桥梁的抗震加固措施

浅谈桥梁的抗震加固措施摘要桥梁加固技术是目前桥梁工程的新话题,选择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法是保证桥梁加固效果和质量的重要依据。
本文就结合当前桥梁加固的现状,对桥梁常见病害及其成因、加固主要技术途径及加固方案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桥梁加固提供一些经验,对旧桥加固方法的选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桥梁;抗震;病害成因;加固措施1 桥梁抗震调查1)处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大于等于0.10g地区公路桥梁调查的重点是上、下部结构抗震薄弱部位。
(1)上部结构的薄弱部位,有下列各处:梁式桥:跨中、横梁、支座;拱桥:拱顶、拱1/4跨径处、拱脚及腹拱与立柱连接处;其它形式桥梁:除跨中和支座部位处,还有设计部门提出的抗震薄弱部位。
(2)下部结构的薄弱部位,有下列各处:墩台帽、墩、台、基础等相互结合的部位及截面的部位;水中墩(桩)干湿交替风化严重的部位;基础冲刷严重的部位;混凝土桥墩的混凝土工作缝处。
2)地震区桥梁震害一般有下列情况:(1)在梁、板桥中,主梁纵、横向位移及落梁,撞击造成梁端损坏;(2)在拱桥中,拱上建筑局部挤坏、腹拱与立柱连结处开裂或脱落;拱圈变形、开裂;拱脚移位、开裂等;(3)支座倾倒、脱落,锚固螺栓拔出或剪断、销钉损坏、滚轴脱离;(4)基础下沉、滑移、倾斜,断裂;桥台胸墙开裂、剪断、墩台身及桩柱开裂;地基土液化,地基承载力降低。
2 桥梁的抗震加固1)防止顺桥向(纵向)落梁的抗震加固措施,可采取下列方法:(1)加固桥台胸墙或重做钢筋混凝土胸墙,在梁端和胸墙间填塞缓冲材料(如沥青油毡或橡胶垫),也可安装防落梁装置;(2)设置纵向挡块,在墩台帽上增设锚栓、挡块,组止梁纵向位移;(3)固定主梁(板):用卡架把梁(板)固定在桥墩上。
卡架与梁(板)或墩之间填塞橡胶、油毡;板端钻孔固定。
采用油毡支座的板梁,可在每片板梁上钻孔至墩、台帽内、放入螺栓,固定端填以环氧砂浆,活动端应扩孔并填以弹性材料,以利温差伸缩,最后上紧螺帽;悬臂梁端固定。
浅谈桥梁抗震加固技术

露塑』堡凰.浅谈桥梁抗震加固技术贾悦张倩(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5)喃要]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强度大,频率高,并且分布范图广。
桥粱作为交通生命线的枢纽工程,一旦遭受地震破坏。
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并影响震后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使得人们对桥梁的抗震l生能越来越重视.。
桥梁抗震挫能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新建桥梁采取合理的抗震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二是时现役桥梁的抗震加固。
日期】抗震加固;加固技术随着公路桥梁的建设不断发展,桥梁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环,多为我国国省干线公路交通网上的关键点,当地震发生时,直接造成生命及财产的损失。
近些年,发生的如1976年唐山地震、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要地震中,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均非常惨重,也都造成了公路和铁路桥梁的严重毁坏。
我们公路行业目前正在忪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苗(JT J004—89)采用等单一的设防标准,没有采取足够的构造措施来保证桥梁结构的整体延性,也没有采用能力设计的思想来防l E桥墩等构件的剪切破坏。
因此,对于我国地震区已修建桥梁,按照更为先进的设计思想进行抗震性能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结构连接件的维护根据笔者的施工经验,施工单位只重视桥梁施上的质量主控环节,养护单位则重视桥梁整体线型打车舒适度等使用性能,往往忽视桥梁支承连接件的性能质量。
当桥梁上、下部结构产生支承连接件不能承受的相对位移时,支承连接件便可能失效,往往导致梁体坠毁。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对桥梁支座、伸缩缝等连接构件进行维护。
目前国内外的通常做法是增加支承面宽度、在简支的相邻粱间安装限位装置;在伸缩缝等上部接缝处采用挡块、连梁装置等措施:采用减隔震支座及耗能装置耗散作用于结构的地震能量、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在桥梁使用期间应对支座定蒯佥查与维护,对于伸缩缝应随时清除缝内杂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9, — ,
和。
31 . 使用最大可信地震确定估算 的地面运动。
表 1 抗震 性 能 准 则
个合 理 的分 析 ,应 考 虑 桥 台 弹簧 ( r g s i) pn 和类似于桁架 的约束装置 。 在确实重要时 , 应考 虑土…基础 一结构 的相互作用。应使用所有 构 件的有效特 性。 通常 , 利用 两个动力模型 :拉伸 “ 模 ” “ 缩 模 型 ” 界定 假 定 的 桥 梁 非 线 性 和 压 来 反应 。若桥梁在其 点处张开 , 约束装置受拉。 相反, 若桥梁在其 节点处闭合 , 则其上部结 构构 件受压。 对 于史 重 要 的桥 梁 ,通 常 要求 进 行非 线 性 时程分析。根据桥梁 长度及 层土体条件的变 化性 ,这个分析可 以是均匀支座激励或多支座
一
激 励 .
3 考虑 较长再现时间概率估算 . 2 的地面运动。 使用概率估算 的地面运动 ( 桥梁使用寿命 常大于纵 向地震传给吊杆的力 ,~般没有必要 期内的概率不超过 6 %) 出功能评估 反应谱 。 加 固吊杆。吊杆形铰 比支座形铰通常具有较大 o 导 通常 , 对重要桥梁才要求单独的功能评估 。 仅 的抗力 , 但仍可能遭受地震损伤。 吊杆是受拉构 4上部 结 构 加 固 件, 易受铰两侧不 同横 向位移的影响。 梁之间的 上 部结 构 可 分 为 两 个 不 同类 型 :混 凝 土 和 不 同位移 , 使吊杆承受弯拉组合。 了使粱沿横 为 钢。 钢上部结构可能存在的其他的潜 在问题 , 如 向与风荷载保持 同一直线 ,这些铰通常在紧靠 弱横向交叉 支撑和 /或横隔梁。混凝土上部结 腹板背面设有钢杆或角钢或附在翼缘上的耳状 构 在纵 向地震 反应 期间有形成塑性铰 的可 能 , 吊环 。 这些装置在结构 上通常是不适 当的 , 而且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钢筋 的数量和对其 太短致使在中等地震下无法发挥作用。应 考虑 的 构 造 方式 。 更换它们或增加辅助横 向约束装置。或许 同横 地震时 ,桥梁相邻框 架常会 以不同相位振 向约束装置一起不得不改进 铰两侧 的横 向支撑 动 引起两类位移问题。第 一类是 由这些框架在 或横隔梁。 铰处 碰撞而引起的局部性损伤。 一般来说 , 这种 可一般地假设 , 即使在中等强度地震地 区, 局部性损伤不会引起桥梁倒塌,因此不是主要 钢粱的任何支座形铰都将需要附加横 向、纵 向 关注 的问题 。 第二类是铰连接发生分离 , 如果运 和 竖 问约 束 。 动很大 ,就有可能使相邻跨发生落粱。悬臂跨 连 续 混 凝 土 箱 粱 通 常 有 跨 内 形 铰 ( , 即 一跨 内有两个铰) 尤其容易发生落梁。 f p| ye ig) 这 些 铰 支 座 一 般 在 i a 一p hne。 n 1 41简支梁 . 10 2 0 m之 间 , 在许多 旧桥 上 , 5~0r a 但 一些 铰支 简支结构最常见的问题是由纵 向反应引起 座宽度甚 至更小 。由于铰支座发生 的局部性损 的落梁 。如果构件上的地震力大得足以使 支座 伤( 即混凝土剥落等)铰支座可用的实际长度 比 , 破坏 , 那么 , 上部结构在支 座处就易于落粱。 最初设计 的长度要小得多。 因此 , 提供较宽 的铰 加 固简支钢梁和 /或 预制混凝土梁有几种 支座和 /或将框架体系连在一起 的方案是必要 方式 。 因为这两类桥梁的加固原理基本相同 , 最 的 。 常用 的、 也是最传统的方 式, 就是使用缆索约束 43管支座延长装置 ( e pp eletn . t iesa x — h e e1 装置(al rs a— e) 设计缆索时应注意尽可 d r cbe et ihr。 r 能少地 占用粱和桥下路面 之间的竖向净空 问。 当希望较长约束装置时,将会引起纵 向位 如果期望纵 向位移大于有效支座宽度 , 么 , 那 简 移增 加, 可能造成落粱。 因此 , 如果将发生落梁 , 支梁 的缆索加固方法可与墩帽支座的加宽相结 那 么就有必要把管支座延 长装置与较长约束装 合。 置一起使用 。一个 2 0 m (i)x强管f叻n 0 r 8nx a s g 简支钢梁的另一 可能加 固办法是 ,用拼接 pp ) ̄ 支座延长装 置放置 在 2 0 m(On钻 ief管 l 5 r 1i) a 板把腹板连系在一 起,使梁在墩帽支座上保持  ̄ ( rd hl) L oe o ( e e 或模板孑 r e oe中。 L om d h  ̄ f ) 如果设 连 续 。 接 板 应 根据 发 生落 粱 时 的 恒 载剪 力 ( 拼 乘 置弹性橡胶垫并且在垫 片破坏 后要求更换 , 那 系 数 的 恒 载 剪 力 ) 计 。用槽 型孔 或 大 尺 寸孔 把 么 2 0 m的钻孔使得 有可能进行竖向提升。 设 5r a 纵 拼 接 板 用 螺 栓 连 接 到腹 板 上 ,以 考虑 温度 引起 向约束装置( 即缆 索和圆杆) 必须 与施加 在铰结 的 移 动 。这 种 加 固 方 法通 常 对 于 大 多 数规 则 的 点上的地震位移相容。 换言之 , 如果纵 向约束装 直线桥有效 ,但对 于大多数不规则的桥梁作用 置太短,它就会在管支座延长装置起作用之前 不大 。对于不在 一条直线 上的任何相邻的两跨 屈服 , 而使其无用。为限制横隔梁上的钻孔数 粱 , 法 不 起 作用 。例 如 , 桥 梁 的 铰 两侧 可能 量 ,已研发 了将约束 缆索放置在管 中的构造详 此 在 具有不同数量的粱 , 且是变宽度的或 分叉 的; 图。 而 此管不仅用 于竖 向承载力 , 也成功地用作横 曲桥在铰处也许有 粱, 但是彼此间是 弯曲的 。 另 向 剪切 键 外 ,为使该 方案能起作用 ,许多结构 的实 际限 制, 如公 用设 施 、 座、 隔梁 、 支 横 加劲肋等 , 都需 要重新移位。
关 键 词 : 梁 ; 震 ; 固 ; 析技 术 桥 抗 加 分
l 混凝土桥梁有两个基本加 固原理 第一个原理就是强迫 塑性铰 出现在柱上 , 并使上部结构保持弹性 ,因为柱 比上部结 构容 易检查 、 固和修复 , 加 应优先考虑第 一原理 。第 二个 原理是倘若延性水准相对较低 ,且塑性铰 在保持竖向抗剪承载力时 ,允许在 上部结构发 生塑 性 铰 。 如 果 防 止 上部 结 构 的 塑性 铰 费用 很 高或 根 本 不 可 能 , 么第 二个 原 理是 最 理 想 的 。 那 换 言之 。 上 部 结 构 中 的 塑性 铰 不会 引起 倒 塌 , 若 则允许此加固方案。 为保守起见 , 如果允 许塑性 铰发生在上部结构 , 那么 , 可以忽略混凝 土的贡 献 ,且要求箍筋 足以承受 1 倍恒载所引起 的 . 5 剪力 。 2钢 梁 桥 有 两个 基本 加 固原 理 第一 个原理就是 , 支座破 坏 , 让 采取 加 固 措施确保各跨 不致 于从支座 落梁而倒塌 。这个 方案 中, 支座在较小地 震力作 用下发生破坏 , 从 而起 到“ 保险丝 ” 的作 用 , 这就使下部结 构免受 任何可能的较大地震力。 如果 “ 险丝” 熔断 保 的“ 力” 很低 , 以致于下部结构稍 经加 固或勿需加 固 仍能继续使用 , 么, 可能是一个优 选方案 。 那 这 第二个原理就是保证 支座不破坏 。 它意味着 , 支 座把全部地震力传给下部结 构,这就可能需要 加 F部结 构。 下部结 构的加固包括墩 帽、 柱或 墩墙及基础f D 阿。  ̄ r 在两个 原理 中, jl 一般都要求 加固上部结 构 , 管固定支座方案工程量大。 尽 3 桥 梁 加 固分 析 技 术 对于普通桥梁 ,通常在输入地震荷载下进 行动力模态反应谱分析 。模态反应用完全平方 组 合(Q ) c c方法进行组合。然后 , 把正交反应结 果用 3 %原则组合 。在组合正交地震 力时 , 0 将 考虑两种情形。情形 1 是横 向荷载引起的力加 纵向荷载引起 的力 的 3 %之和。 0 情形 2 是纵向 荷载 引起的力加 横 向荷 载引起 的力 的 3 %之 0
市 f { f f 政 与 路 桥
பைடு நூலகம்
科 蓬蠢
浅析 桥 梁抗震 加 固技术
肖亚 建
( 山兴达交通工程有 限公 司, 唐 河北 唐 山 0 3 0 ) 6 30
摘 要: 在对现有桥梁完成了抗震分析和 易 损性研究后 , 工程师必须随 即确定加 固方案以实现所要 求的准则。根据结构的重要性, 有两个加固水 准。对于普通结构 , 可以执行较低的加 固水准, 这个水准 旨在防止倒塌 。结构在该水准加固后, 中小震后一般可能发生可修复的损伤, 在大地震后 , 可能 发生显著损伤 , 或许需要重建。对于重要结构, 则需要造价 昂贵的高加固水准。这个水准的 目的不仅仅是防止倒塌, 而且也提供大震后的使 用能力。
42跨 内 具有 铰 的连 续 梨 .
毓 人地 震 倚投 戢 决 于 列轿 粱 的 评 估 种 类 。 丧 1 出 了 [ 加州 交 通 )~ 编 制 的 桥 梁 设 计 和 给 j j J
对于连续钢桥梁来说 ,铰通常放在零 弯矩
责 任 编辑 : 依 凡 袁
评 执 旋性 能 准 ”用 以 方 法 之 _ 获 安 全 点( , - 约为跨 K 2 %的 置处 ) 0 的附近 吊抒形饺 词 似 反 J j 、爵 是 按 竖 向 恒 载 和 活 栽 没 汁 的 I 这些 荷 载通 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