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柑橘树黄龙病虫害防治

柑橘树黄龙病虫害防治

柑橘树黄龙病虫害防治柑橘树是广泛种植的水果树之一,具有经济和营养价值。

然而,一种被称为黄龙病的疾病和各种虫害危害着柑橘树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保护柑橘树免受黄龙病和虫害的侵害,农民和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开发了各种防治方法和措施。

本文将就柑橘树黄龙病虫害的防治进行探讨。

一、黄龙病的防治措施黄龙病是柑橘树最常见、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之一。

它由斜纹夜蛾传播,主要侵害柑橘树的叶片和果实,导致果实减产、品质下降甚至树木死亡。

为了防治此病,以下措施可供选择:1. 引入抗病品种:选用耐黄龙病的品种进行种植,如“砂糖橘”、“柚子橙”等。

这些品种对抗黄龙病有较强的抵抗力,能有效减少病害的侵害。

2. 清除病源:根据病情,及时清除感染病树,以防止病害的扩散和发展。

同时,对病树进行深度剪枝,去除病变部分,减少病菌孳生的机会。

3. 施用药物:使用药物可以帮助控制黄龙病的传播。

一些广谱杀虫剂和杀菌剂可以用于喷雾处理,以减少害虫和病菌的数量。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正确的施药方式,以免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4. 加强管理:合理管理柑橘园,保持树木的健康和营养状况。

加强灌溉和施肥,改善土壤质量,增强柑橘树的抵抗力。

及早发现病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二、柑橘树常见虫害防治除了黄龙病外,柑橘树还会遭受其他各种虫害的侵袭。

以下是柑橘树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1. 石斛灰蝽:石斛灰蝽是柑橘树上一种危害性较高的虫害。

喷洒适量的有机农药(如拟除虫菊酯类)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害虫。

2. 叶蝉:叶蝉会导致柑橘树叶片变黄、枯萎和凋落,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

采用粘板、灯源等诱捕设备,加强树冠清理,可以较好地控制叶蝉的数量。

3. 竹节虫:竹节虫是一种以穴害树木为主的害虫。

通过定期检查树干和树枝,将受害部分切除并焚烧,可以控制竹节虫的繁殖。

4. 其他害虫: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柑橘树害虫,如柑橘粉虱、蚜虫等。

选择适当的杀虫剂进行防治,注意使用剂量和频率,以免对有益昆虫和环境造成损害。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治理方法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治理方法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治理方法柑橘黄龙病是柑橘栽培中常见而严重的病害之一,造成了许多柑橘树的死亡和产量下降。

为了有效控制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和扩散,综合治理方法成为了首要选择。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法来应对柑橘黄龙病。

1. 选用抗黄龙病的品种选择抗黄龙病的柑橘品种是预防病害发生和减轻病害损失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选用抗黄龙病的品种,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一些品种如‘橙龙1号’和‘枳壳柑’等已经证明具有较好的抗黄龙病能力,可以在病害高发地区进行栽培。

2. 增强树木免疫力提高柑橘树的免疫力是综合治理柑橘黄龙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施肥、增加树体营养水平,增强树木抵抗病害的能力。

此外,通过科学管理树冠,保持树冠开张,促进气流通畅,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加强病树的清除及时清除柑橘黄龙病患树对于减少病害的传播至关重要。

一旦发现柑橘树罹患黄龙病,应立即将其砍伐,并将遗留的树干、树叶、果实进行深埋或烧毁,以防止病害菌株的扩散。

4. 利用防治剂在综合治理柑橘黄龙病中,合理使用防治剂也是必要的措施之一。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可以抑制柑橘黄龙病发生的化学防治剂。

使用这些化学药剂时需严格遵循使用说明,按照正确的剂量进行施用,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5.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是综合治理柑橘黄龙病的基础工作。

包括及时清除杂草,保持栽培地整洁,合理灌溉和排水,避免过度施肥过度灌溉等。

同时,加强病害监测,定期巡视树木,早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6. 建立健全的防疫制度建立健全的防疫制度对于控制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该制度应包括病害监测和预警体系,病害防控技术指导,病害诊断与鉴定体系等。

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防疫制度,可以提高柑橘黄龙病的综合治理效果。

7. 科学风险管控综合治理柑橘黄龙病需要科学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

应当加强对柑橘黄龙病的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及时掌握最新的病害信息和防治技术,提高抗风险能力。

同时,加强对生产和市场环境的监测,控制柑橘黄龙病传播的风险。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策略柑橘黄龙病是柑橘栽培中的一种严重病害,给柑橘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策略。

本文将介绍柑橘黄龙病的病原特性以及综合防治策略,以帮助柑橘种植者和农业专家更好地进行病害防治工作。

一、病原特性柑橘黄龙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传播媒介是柑橘叶蝉。

该病害初期表现为树叶出现黄化和卷曲,随后枝条和果实也会受到侵害。

黄龙病不仅对柑橘树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导致柑橘产量大幅度下降甚至死亡。

因此,及早发现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综合防治策略(一)巩固栽培管理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具有一定抗黄龙病能力的柑橘品种进行栽培,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保证柑橘树的生长健康;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减少细菌的传播。

3.营造适宜环境:保持栽培地的通风透光,定期修剪树冠,减少柑橘树冠内的湿度,降低病害传播的可能性。

(二)化学防治1.药剂喷雾: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药剂进行预防性喷雾,阻断细菌的传播和繁殖。

2.药剂浸种:在柑橘树苗移栽前,将苗木浸泡于防治病害的药液中,可以提高柑橘树的抗病能力。

3.药剂处理:对于已经感染黄龙病的柑橘树木,可以选择适合的药剂进行处理,减轻病害对树木的危害。

(三)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引入柑橘黄龙病天敌,如寄生性天敌、食草性昆虫等,控制病害的传播。

2.利用有益微生物:应用有益微生物对土壤和植物进行调理,增强柑橘树的免疫力。

3.利用植物提取物:某些植物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喷施到柑橘树上,达到防治黄龙病的效果。

(四)防疫措施1.加强疫情监测:定期调查柑橘园内的病害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2.隔离措施:对于发现病害的柑橘树,应及时隔离,防止病菌的传播。

3.健康证明:对于出售和移栽的柑橘苗木,必须出具健康证明,确保不携带病菌。

综上所述,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应包括巩固栽培管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防疫措施等方面的工作。

柑橘树黄龙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柑橘树黄龙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柑橘树黄龙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柑橘树黄龙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病害,严重影响了柑橘树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控制柑橘树黄龙病的传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综合防治措施,并提供合适的格式来详细阐述。

一、健全的栽培管理措施1. 土壤改良: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含量是防治黄龙病的基本前提。

通过添加有机物质、石膏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有利于橘树的生长和抗病能力。

2. 种植种质抗性强的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柑橘品种进行种植,可降低发病率。

柑橘品种如“脐橙”、“桔子”等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病能力,是较好的选择。

3. 规范的修剪和施肥措施:定期修剪柑橘树,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使阳光能够均匀照射到树体各部位。

适量施肥,保持柑橘树的健康生长状态,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二、病株和传播源的清除在柑橘园内及周边地区,及时清除发病严重的橘树,以及携带并传播病菌的其他寄主植物。

此外,也要清除杂草和垃圾堆积物,以减少病原体在园区内的传播。

三、化学治疗1. 消毒剂喷雾:定期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柑橘树进行喷雾处理,可以减轻柑橘黄龙病的症状,阻断病原体的传播。

可以使用过氧化氢、复合氧化剂等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

2. 农药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对柑橘树进行防治,如应用草胺膦等抗黄龙病的特效农药来降低病害的发生。

但是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剂量和施用时间,以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

四、生物防治1. 引入天敌:在柑橘园种植区域内引入柑橘黄龙病的天敌,如瓢虫和寄生蜂等。

这些天敌能够捕食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对降低病害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2. 防治其他害虫:柑橘树黄龙病往往是由介体传播,因此对传播介体进行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及时防治柑橘树上的蚜虫、白粉虱等常见的传播介体,有助于减少黄龙病的发生。

五、国家政策支持和科研创新1. 政策支持:政府机关在防治柑橘树黄龙病方面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大对柑橘病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采取科学、经济、环保的综合防治措施。

柑桔黄龙病的治理

柑桔黄龙病的治理

柑桔黄龙病的治理
1、实行检疫制度。

苗木调运必须通过检疫,禁止病区苗木及一切带病材料进入新区和无病区,新开辟的果园要种植无病苗。

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要切实做到①对优良单株进行脱毒(茎尖嫁接脱毒或热力脱毒)并经鉴定证明不带菌;②在网室内建立种质圃;③在隔离地方或在网室内建立无病母本园;④在隔离地方或在网室内建立无病苗圃。

3、发现病株或可疑病株,应立即挖除,用无病苗进行补植。

4、防治柑桔木虱。

通过水肥管理控梢以减少木虱繁殖和传播。

新梢期喷布1-2次杀虫剂。

果园四周栽种防护林带,对木虱的迁飞也有阻碍作用。

5、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树势健壮,提高抗病力。

6、病区改造。

对于一些黄龙病发生非常严重,已失去经济价值的果园,应实行病区改造。

把整个果园的柑桔树全部挖除,喷杀木虱,然后用无病柑桔苗重新种植,把病区改造为无病新区。

1。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控方法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控方法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控方法柑橘黄龙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柑橘产业发展的病害,由黄龙类细菌引起。

该病会导致柑橘树叶片发黄、枯萎,果实无法正常发育,给柑橘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控措施。

1. 栽培管理良好的栽培管理是预防柑橘黄龙病的基础。

首先要选择健康的苗木进行种植,并合理选择种植地点。

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适时修剪柑橘树枝条,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有利于病菌的干燥和死亡。

此外,要合理施肥,注意营养平衡,增强柑橘树的抗病能力。

2. 病害监测及早发现病害是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的关键。

定期对柑橘树进行病害检查,检查树叶是否出现黄化、枯萎等症状。

同时,在柑橘树周围设置黄色粘虫板,吸引并捕捉传播黄龙病的介体,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3. 病原检测通过病原检测可以准确判断柑橘树是否感染黄龙病,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可以采用PCR技术、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病原进行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4.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黄龙病防控方法之一。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万能草胺、链霉素等。

在感染初期或轻度感染时,可以喷洒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但是需要注意合理使用药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并注意施药期间的防护措施。

5.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防控方法,可以有选择性地控制柑橘黄龙病。

常用的生物控制剂包括对黄龙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化合物、抗病毒细菌、真菌等。

通过喷洒生物控制剂,可以有效减轻柑橘黄龙病的发病程度。

6. 清除病源及时清除患病的柑橘树,避免病害的继续传播。

在发现柑橘树感染黄龙病时,应立即将其移离,进行深度施肥,以促进其恢复和康复。

7. 害虫防控柑橘黄龙病是通过介体传播的,因此,防治介体也是防控黄龙病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柑橘黄龙病介体有黄龙木虱、白粉虱等。

可以通过黄色粘虫板、黄色粉剂等方式诱杀和控制介体虫害。

8. 定期消毒定期消毒工具、设施等,避免病菌通过工具传播。

柑橘黄龙病虫害防治

柑橘黄龙病虫害防治

柑橘黄龙病虫害防治柑橘是我国主要的果树之一,而柑橘黄龙病和虫害是柑橘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病虫害问题。

黄龙病是由黄龙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蚜虫传播,严重影响柑橘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虫害主要有柑橘象、柑橘蚧、柑橘飞虱等多种害虫。

为了保障柑橘的生长和产量,防治柑橘黄龙病虫害显得尤为重要。

1. 黄龙病防治措施(1)选择病毒抗性强的品种:在柑橘栽培中,选择病毒抗性较强的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

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抗黄龙病品种,可以选择耐病种植,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2)加强病毒监测:定期对柑橘园内进行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病毒感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监测方法包括采样检测、病毒标志物检测等。

(3)清除病源植株:及时清除感染黄龙病毒的柑橘树,以免病毒在柑橘园内传播。

同时,对于已经感染并出现严重病征的柑橘树,应及时铲除焚烧,以防止病毒的持续存在和传播。

(4)控制蚜虫传播:蚜虫是黄龙病毒的主要媒介,在柑橘园内控制蚜虫数量是防治黄龙病的关键。

可采用生物防治或者化学防治的方式进行控制,如黄粉虱可用黄板诱杀,烟粉虱可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2. 柑橘虫害防治(1)加强田间管理:柑橘虫害主要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来控制。

及时清理柑橘园内的落叶杂草,保持园区的通风和光照条件良好,减少虫害的滋生和繁殖。

(2)生物防治:通过利用天敌和寄生生物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有效的虫害控制方法。

比如引入寄生蜂来控制柑橘象,使用昆虫性病毒、细菌、真菌等来控制柑橘飞虱等虫害。

(3)化学防治:在实施化学防治时,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避免超量使用和频繁使用农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灾后处理:在柑橘园遭受虫害灾害后,及时采取虫害防治措施,对受害植株进行翻土、锄草等措施,防止虫害滋生和进一步扩散。

综上所述,柑橘黄龙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病毒监测、清除病源植株和控制蚜虫传播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黄龙病的发生。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柑橘黄龙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柑橘产业的疾病,它会导致柑橘树的生长受限、果实变形以及大量凋落,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控制黄龙病的传播和减少其对柑橘产业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技术。

本文将介绍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应用。

一、病害监测和早期防控病害监测是黄龙病综合防治的首要任务。

农民应定期检查柑橘树的枝叶和果实,寻找病害症状,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一旦发现柑橘黄龙病的病征,应立即将受感染的树木进行隔离,以防病菌进一步传播。

此外,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遥感和无人机监测等,及时监测大面积柑橘园的病情,以做出全面合理的防控布局。

二、病虫害综合防治柑橘黄龙病常常与柑橘叶螨和柑橘介残杆线虫等病虫害联合发生,因此在控制黄龙病的同时,还需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可以采用生物控制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选用抗黄龙病的品种、释放天敌和合理使用农药等措施,达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三、良好的管理措施良好的管理措施是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治的基础。

首先,农民应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肥沃和排水良好,提高柑橘树的免疫力。

其次,要合理施肥、灌溉和修剪,确保柑橘树生长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应定期清理园区杂草和病叶,消除病害的隐患。

四、科学合理的药剂应用在综合防治柑橘黄龙病的过程中,化学药剂的应用是一种重要手段。

然而,为了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导致环境污染和抗药性产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药剂应用:选择有效的农药,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类农药;合理掌握药剂的使用时机和使用剂量,避免过度施药;定期更换农药,防止柑橘黄龙病菌株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五、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需要持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柑橘黄龙病病原菌的深入研究,可以开发出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并提供技术指导给农民。

此外,还应鼓励农民参与柑橘黄龙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共同推动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病害监测和早期防控、病虫害综合防治、良好的管理措施、科学合理的药剂应用以及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彻底消灭柑桔黄龙病病株,控制柑桔黄龙病的蔓延为害,促进我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现特制定XXXX市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如下:一、我市柑桔黄龙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柑桔是我市较大宗的果树品种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到2011年为止,全市柑桔总面积达到18.97万亩,年产量14.68万吨,产值3.59亿元。

随着我市柑桔产业的发展,柑桔黄龙病也在我市发生为害,从2006-2011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柑桔黄龙病普查情况来看,我市柑桔黄龙病发生涉及8个县(区)31个乡镇,柑桔黄龙病发生较严重的有XX、XX等县(区)。

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柑桔黄龙病的防控力度,但由于我市部分县(区)对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危害性和防治工作认识不足,防控措施力度不够,我市柑桔黄龙病呈发展蔓延之势。

柑桔黄龙病号称柑桔癌症,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柑桔黄龙病的呈蔓延为害,将给果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阻碍我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综合治理柑桔黄龙病刻不容缓。

二、指导思想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

以做大做强柑桔产业为出发点,以做深做细宣传发动工作为突破口,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觉”,贯彻“防控结合,以防为主”,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扎实有效地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工作,促进我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目标任务㈠总体目标。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广泛宣传,培训农民,群防群治;继续开展黄龙病普查,采取法律手段、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并举,有效治理柑桔种苗市场,规范苗木生产和经营秩序;实施柑桔黄龙病调查、监测和封锁控制措施,对点状零星疫点和小面积发生区实施疫情监测;及时挖除病株;推广种植无病健康种苗;严格防控柑桔木虱;加强果园标准化管理,最低最快地压低发病率;到2013年底,全市柑桔黄龙病发病率控制在0.5%以内,基本控制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和蔓延为害。

㈡年度目标。

⒈2012年:继续开展全市柑桔黄龙病疫情普查和监测工作,彻底查清全市柑桔黄龙病发生分布范围;同时,对现有发生区实施封锁控制措施;对柑桔黄龙病零发生的县(区)和已根除的点状零星疫点进行监测,防止柑桔黄龙病复发蔓延,把全市柑桔黄龙病病株率控制在1%以内。

⒉2013年:继续实施调查、监测和封锁控制措施;对点状零星疫点和小面积边片发生区实施疫情监测;全市柑桔黄龙病发病株率控制在0.5%以内,完全控制柑桔黄龙病的传播为害。

四、实施年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

五、工作进度按排㈠2012年上半年:对新老果树、柑桔苗木繁育场所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并建立黄龙病普查档案;在普查的同时按照《XXXX市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方案》要求及时清除柑桔黄龙病病株。

㈡2012年下半年: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进行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和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示范点的建设。

㈢2013年:继续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柑桔黄龙病的调查、监测和封锁控制措施;建立柑桔黄龙病疫情监测点,并对点状零星疫点和小面积连片发生区实施疫情监测。

六、主要工作内容㈠继续开展黄龙病普查工作,彻底挖除病株。

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柑桔黄龙病普查工作。

2012年,全市各县(区)要重新对新老果园、柑桔苗木繁育场所一次全面普查,并建立黄龙病普查档案,以后每年冬天都进行一次普查。

普查工作要求认真细致,不留死角,同时做好田间记录档案,对普查出来的病树、病园,责任人按发生情况区别对待进行处理。

对发病轻的果园,对发病病树要及时挖除烧毁。

对失管果园和发病严重已失去经济生产能力的果园,则全园砍伐,进行更新改造。

对经多次宣传,说服教育仍不愿挖除病树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强制挖除。

㈡加强柑桔种苗市场管理。

柑桔苗木的无序生产和经营,是导致柑桔黄龙病蔓延为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必须加强柑桔苗木执法和市场管理力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植物检疫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果树种苗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管理和规范柑桔苗木的生产、调运、经营等活动。

每年由农业局的执法大队和种子站牵头,工商、公安、植检、水果等部门配合,组成联合机构,定期对全市柑桔苗木的生产和销售市场进行检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㈢建设市级柑桔无病毒苗繁育体系,培育无病毒健康种苗。

抓好我市柑桔无病苗繁育体系的建设。

在XX县建设具有防虫设施的市级无病苗圃1个,年出圃优质无病健康苗木100万株以上,满足我市柑桔新种的需求。

对优良变异选育出来的品种及外来引进新品种的苗木、接穗、种子执行严格的脱毒措施。

㈣坚持做好柑桔黄龙病疫情综合治理的定期汇报工作。

为了及时掌握各县(区)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进度,总结经验,推广好做法,整体推进全市黄龙病防治工作,要坚持实行黄龙病综合治理定期汇报制度。

各县(区)要实行专人负责,领导把关,按时做好疫情综合治理汇报工作,以汇报促进工作的开展。

各县(区)要每二个月向市植保站及市水果办汇报一次,即分别于1月上旬、3月上旬、5月上旬、7月上旬、9月上旬、11月上旬将汇报材料报送市植保站和市水果办。

㈤加强技术培训,引导农民群防群治。

农民掌握黄龙病防控技术的程度及思想认识程度高低是全市综合治理黄龙病成败的关键。

因此,各县(区)要把技术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抓紧抓好。

各级农业、水果、植保、种子部门,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技术资料,出黑板报,张贴技术标语,播放技术光盘,开展技术咨询,果园实地指导等形式,向广大果农传授柑桔黄龙病的田间诊断识别技术、黄龙病发生规律、黄龙病传播途径、柑桔木虱生活规律及扑杀技术、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等,不断提高果农柑桔黄龙病的防控整体技术水平,引导广大果农参与到黄龙病的综合治理工作中来。

到2013年底,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的普及率达到100%以上。

㈥加强肥水管理,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

大力推广矮密早丰抗病栽培技术。

一是根据市场和我市的气候特点,选择优质优势品种和优良砧穗组合;二是根据品种特性选择园地,认真规划,高起点,高标准要求;三是增施有机肥,深翻或扩坑改土,培养良好的根系,幼龄果园间套种绿肥压青改土;四是采用土壤和叶片营养测定,配方施肥;五是搞好果园排灌设施,根据柑桔生长需求及时排灌;六是合理整形修剪,培养丰产优质树形;七是促花保果,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避免激素含量超标;八是合理疏留果,避免树势早衰。

㈦高标准建设示范点。

防治柑桔黄龙病,必须以示范引导的办法。

各县(区)都要把建设高标准示范点,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示范内容包括发病严重老果园全部挖除后重新种植示范点、老果园改造的示范点、新植果园示范点、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强化果树营养的示范点等。

建设示范点工作要分级负责,全市共建设示范点13个,其中,市级示范点1个,每个县(区)各建设示范点1个。

㈧定期组织统一行动,及时扑杀柑桔木虱。

在做好柑桔木虱发生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上,各县(区)植保站、水果办(站)、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要定期下到村屯、果园,组织果农统一时间、统一农药、统一行动,及时扑杀柑桔木虱,阻断柑桔黄龙病的传播途径,防止其蔓延为害。

—是要把握防治时期,木虱主要为害柑桔的新芽、嫩梢上,在每年春、夏、秋柑桔新梢萌发期及时用药防治。

二是要巧用防治方法,通过控制水肥来控制抽梢,使抽出的新梢整齐一致,缩短抽梢期。

抹除零星夏秋梢,新梢抽发至1--2厘米时,结合防治潜叶蛾用吡虫啉、杀虫双、康福多等杀虫剂全园喷洒2次。

在冬季,柑桔木虱都喜欢飞到果园附近的芸香科植物(九里香、黄皮等)上越冬,因此,结合冬季清园,兼防其他害虫,用机油乳剂200倍液加73%克螨特1500倍进行全园喷洒1-2次,喷药时,要连同果园周围的芸香科植物一起喷洒(最好清除果园周围的芸香科植物)。

七、保障措施㈠成立领导机构,强化对黄龙病专项治理工作的领导。

市级成立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全市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规划,并督促检查各县(区)的治理进程和成效。

市级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指挥部由市分管农业副市长担任指挥长,市农业局局长任副指挥长,成员由工商、质检、供销、扶贫、公安、植保、种子、水果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各县(区)也成立由相应的部门和人员组成的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层层完善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指挥协调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实施。

㈡加强部门协作,强化综合治理效果。

为确保我市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展开,由市级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指挥部的统一协调,各部门分工协作,市、县两级植保部门负责对全市柑桔的种苗进行检疫执法,对柑桔木虱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对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并负责柑桔黄龙病的调查,同时,各县(区)要成立由工商、质检、供销、扶贫、公安、植保、种子、水果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大队负责柑桔黄龙病病树的清除工作;水果部门负责柑桔品种的合理规划布局,柑桔栽培技术指导、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农业执法部门会同工商部门负责清理整顿柑桔苗木市场秩序,确保我市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环环相扣,互不拖节。

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

为改变各级领导、业务干部和广大果农对柑桔黄龙病的错误认识,各县(区)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把柑桔黄龙病的症状特征和危害后一枝发病全株感病,年初发病年尾失收的严重性和通过苗木、柑桔木虱传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等,通过写标语、出板报、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电台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全面提高全市各级领导、业务干部和广大果农防黄治黄的意识,使全民都参与到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工作来。

㈣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实施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受益于全社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要求各县(区)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并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加快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进度,确保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苗木补贴、示范园建设资金补助、宣传和技术培训、病株的普查和清除等工作经费。

㈤强化行政手段,加快黄龙病综合治理进度。

由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区)签定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责任状,将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年终对各县(区)责任制度考核评分,并另立奖项,每年12月对各县(区) 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进行验收评比,对完成任务和达标的给予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扣除相应考评分,限期整改和完成任务,并予以通报批评。

对在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

㈥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激励机制。

柑桔黄龙病专项治理的实施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体系,严格监督、考核和验收制度,确保实施进度和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