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渡水电站工程概况
乌江水电站

贵最大的水电站,乌江渡
• 1,乌江渡水电站是乌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 水电站,也是贵州省目前最大的水电站。 • 2,是我国在岩溶典型发育区修建的一座大 型水电站。 • 3,革新成果791项。其中有9项达到国内先 进水平,成功地解决了岩溶地区建设水电站 的水库防渗、大坝基础稳定、泄洪及施工后 期导流等重大技术难题,为我国今后在西南 岩溶地区建设大型水电站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关于洪家渡水电站的几点
• 1,是乌江水电基地11个梯级电站中唯一对水量具有多 年调节能力的“龙头”电站 • 2,电站大坝高179.5米,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9900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8.9亿m3。水库总库容 49.4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33.61亿m3。电站安装3台立 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60万千瓦。 • 3,工程总投资49.27亿元。于2000年11月8日正式开工 建设,2001年10月15日实现截流,2004年底三台机组 全部并网发电。
乌江渡水电站
乌江渡水电站位于乌江渡以西附近,乌江中上游峡 谷河段。这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 一。 乌江渡水电站共装有三台高水头大型水轮发电机组。 单机容量21万千瓦,总装机容量为63万千瓦,年发 电量33.4亿度。它的总装机容量约占贵州省水火电 总装机容量的40%。该电站全部建成投产,使贵州 省的发电能力增加了2/5左右,在贵州电网中发挥着 骨干作用。不仅如此,该电站的电力还并入西南联 网运行,除满足贵州省的用电需要外,还将多余的 电输往四川,主要补充重庆地区电力之不足。
二,乌江水电基地
• 1, 乌江水电基地地位列“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规划” 之六。 • 2,1988年8月审查通过的《乌江干流规划报告》拟 定了北源洪家渡水电站,南源普定水电站、引子渡水 电站,两源汇口以下东风水电站、索风营水电站、乌 江渡水电站、构皮滩水电站、思林水电站、沙沱水电 站、彭水水电站、银盘水电站、白马水电站11级开发 方案 • 3,总装机容量867.5万kW,保证出力323.74万kW, 年发电量418.38亿kW· h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2034丰满水电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东南24公里第二松花江上。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于1937年开始建设,1943年第一台机组发电。
日本投降时遭严重破坏。
解放后进行恢复和改建,1957年竣工。
它安装9台水轮发电机组,总总容量为55.4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8.9亿度。
目前为东此电网中的主力发电厂,主要担负电网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的任务。
2035 镜泊湖水电站镜泊湖水电站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
镜泊湖是由于第四纪玄武岩流喷溢,堵塞河道形成的天然堰塞湖,有一道高二十多米的瀑布。
电站利用天然湖泊,修筑一堵长2634米,高6米的大坝,建成畜水量18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凿通长3000米的隧洞引水发电。
原来装机3.6万千瓦,解放后进行了恢复和扩建,现在装机容量为9.6万千瓦,是东北东部电网(鸡西、佳木斯、牡丹江、延吉)一座较大的水电站,它主要担负电网的调峰任务。
2036白山水电站位于吉林省桦甸县境内第二松花江上。
电站大坝高146米,长663米,计划安装3台30万千瓦机组,装机容量为90万千瓦,将来有可能扩建到150万千瓦。
这一电站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1975年开工,1983年第一台机组建成发电。
2037新安江水电站在浙江建德县境内,钱塘江支流新安江上,是我国自行勘测、设计、施工并用自制设备建设起来的第一个大水电站。
装机容量为65万千瓦。
1957年动工,1960年开始发电。
2038柘溪水电站在湖南省资水中游安化县境内,装机容量为45万千瓦,60年代初建成。
2039西津水电站在广西横县西津村附近的郁江口,是珠江流域目前最大的低水头电站。
1964年开始发电,1979年全部建成。
有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3.4万千瓦。
2040龚嘴水电站位于四川乐山县境内的大渡河上。
是我国西南地区目前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约75万千瓦。
它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效益,并为航运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2041乌江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是乌江干流上的第一座电站,位于贵州省遵义的乌江渡口。
23-贵州乌江洪家渡水电站-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doc

菲迪克百年工程项目奖中国获奖项目系列介绍贵州乌江洪家渡水电站获得菲迪克百年工程项目奖提名项目所在地:黔西县——织金县项目用途:贵州乌江洪家渡水电站是一座利用水能资源发电的综合性工程,它的建设能持续提供清洁的电能,能减少人类对煤炭资源的消耗,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工程建设形成的巨大水库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加快西部山区水运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拉动贵州省旅游产业和养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竣工年份:2005年申报单位(按申报时所列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项目业主: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介绍(1) 本项目得到的国际认可贵州乌江洪家渡水电站获国际大坝委员会“百年堆石坝里程碑工程”奖、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奖等中国国家、省部级及行业协会奖十多项,申请了中国国家专利技术两项,其研究成果收录入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 EARTH-ROCK DAMS PROCEEDINGS、Hydropower、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Hydropower & Dams、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OCKFILL DAMS PROCEEDINGS等国际刊物。
(2) 本项目应用的卓越技术贵州乌江洪家渡水电站位于中国西部高山峡谷岩溶地区,工程主要技术特点为“窄高坝,高边坡、强岩溶、多洞室”,通过科技攻关、精心设计和建设,成功研究和应用了以下卓越技术:1) 峡谷地区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的筑坝技术。
它的成功建设和良好运行,推动了人类筑坝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标志着200m级混凝土高面板堆石坝建设从探索走向成熟,为300m级同类高坝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进一步推动了水利工程坝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乌江渡水电站

乌江渡水电站所在河流: 乌江建设地点: 遵义控制流域面积: 277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 502秒立米正常蓄水位/死水位:760/720米总库容/调节库容: 21.4/13.5亿立方米调节性能: 季调节装机容量: 63万千瓦台数: 3台保证出力: 20.2万千瓦年发电量: 33.4亿千瓦小时最大水头/最小水头:134.2/94.2米设计水头: 120米水轮机型号: HL638LJ-520淹没耕地: 21791亩迁移人口/推算年份:10630/1980人/年坝型: 混凝土拱型重力坝最大坝高: 165米开挖土石方/填筑: 267/275.55万立方米混凝土总量: 258万立方米水泥: 80.93万吨钢材: 67300吨木材: 113200立方米静态总投资/水平年: 5.6532/1983 亿元/年份单位千瓦投资: 897元坝基岩石: 灰岩建设情况: 70年开工,80-83年机组投产乌江渡水电站位于乌江中游,距贵州省遵义市55km。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77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02立方米/s,水库总库容23亿立方米,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
工程以发电为主。
电站安装3台21万km机组,总容量63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33.4亿kW·h,保证出力20.2万kW,年利用小时5300h。
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泄洪建筑物和发电厂房等。
由于地形狭窄,采用多层重叠布置。
拦河坝为混涨土拱型重力坝,最大坝高165m,坝顶弧长386m,坝顶厚10m,坝底厚119.5m。
坝身泄洪建筑物分上、中、下三层布置,坝顶有4个溢流表孔和左右两条滑雪道式溢洪道,靠近左右岸各有一个泄洪洞,坝身中部设置左右2个泄洪中孔兼作排沙孔;坝身下部设置一个放空底孔;左右岸还没有导流放空隧洞。
设计洪水位时,总泄量达18360立方米/s,最大单宽流量230立方米/s,最大流速43立方米/s。
为妥善解决高水头、大流量和窄河床的泄洪消能问题工程采用大流量挑流消能方式,将大坝溢流水舌挑越厂房与页岩河段,跌入下游灰岩河段,各泄洪建筑物出口远、近、高、低错开布置,使水舌落点沿河床纵向扩散,远离易被冲刷的页岩层。
乌江水电基地

乌江水电基地1988年8月审查通过的《乌江干流规划报告》拟定了北源洪家渡水电站,南源普定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两源汇口以下东风水电站、索风营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构皮滩水电站、思林水电站、沙沱水电站、彭水水电站、银盘水电站、白马水电站11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867.5万kW,保证出力323.74万kW,年发电量418.38亿kW·h。
其中,乌江渡水电站已于1982年建成(待上游洪家渡和东风水电站建成后可扩建到105万kW),洪家渡、构皮滩、彭水3个水电站被推荐为近期工程。
洪家渡水电站洪家渡水电站位于贵州省西北部黔西、织金两县交界处的乌江干流上,是乌江水电基地11个梯级电站中唯一对水量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的“龙头”电站,电站大坝高179.5米,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99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8.9亿立方米。
水库总库容49.4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33.61亿立方米。
电站安装3台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60万千瓦。
工程总投资49.27亿元。
于2000年11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2001年10月15日实现截流,2004年底三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洪家渡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9900平方公里,占六冲河流域面积的91%。
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5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48.9亿立方米。
水库为山区峡谷和湖泊混合型,正常蓄水位时回水长84.89km,最宽处3.57km,水面面积80.5平方公里。
淹没耕地6.3万亩,需迁移人口4.5万人。
水库总库容49.4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33.61亿立方米,是乌江11个梯级电站中唯一对水量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的“龙头”电站。
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枯水期调节流量增加,汛期减少下游梯级调峰弃水,可大幅度提高乌江干流发电效益。
近期可提高东风、乌江渡两电站保证出力239MW,增加电量(水力补偿加电力补偿)11.79亿kW.h,包括洪家渡本身电量共计27.73亿kW.h,其中59%为枯期电量,45%为高峰电量,电能质量优良。
乌江渡水电站管理运营机构

乌江渡水电站管理运营机构一、简介乌江渡水电站是位于中国贵州省乌江上游的一座大型水电站。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水电项目,乌江渡水电站的管理运营机构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乌江渡水电站管理运营机构的背景、职责和运行模式。
二、背景乌江渡水电站始建于XX年,是贵州省的一个重点工程。
水电站的建设旨在满足贵州省乌江流域乃至周边地区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的优化。
三、机构职责乌江渡水电站管理运营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下:1.协调管理:负责协调和管理乌江渡水电站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工作,确保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2.资源调配:负责对乌江渡水电站的水资源进行调度和分配,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实现水电的高效发电。
3.管理监督:负责对乌江渡水电站各个环节的管理和运营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维护维修:负责乌江渡水电站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5.环境保护:负责制定和执行水电站的环境保护政策,保护乌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四、运行模式乌江渡水电站管理运营机构采用以下模式进行运行:1.领导体系:设有管理层和各级领导,负责决策和指导工作。
2.部门划分:根据职责和工作需要,设立不同的部门,如运营部、维护部、环保部等。
3.人员配备:严格按照职责要求,配备专业的管理和运营人员,确保乌江渡水电站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4.运行监测:通过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系统,对乌江渡水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掌握关键运行指标。
5.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管理。
五、成果和展望随着乌江渡水电站管理运营机构的努力,乌江渡水电站实现了良好的管理和运营成果。
电站的发电能力和运行效率不断提升,为贵州省乃至周边地区的电力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乌江渡水电站管理运营机构将继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不断完善运行模式,为乌江渡水电站的持续稳定运营做出更大贡献。
乌江渡水电站库区泥沙监测资料分析

乌江渡水电站库区泥沙监测资料分析乌江渡发电厂根据大坝及库区安全运行需要,开展乌江渡库区泥沙原型观测及库容复核,通过实测资料验证库区泥沙淤积情况,并指导电站的合理运行,综合考虑洪水调度、电力调度、泥沙调度,为水电站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标签:泥沙淤积;GPS;RTK;退耕还林;总库容1 工程概况乌江渡水库位于乌江中游,为狭长河道型水库。
正常蓄水位?荦760.00m,死水位?荦720.00m,设计洪水位?荦760.30m,校核洪水位?荦762.80m。
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48km2,主河道回水长度76km,总库容23.0亿m3,有效库容13.5亿m3,多年平均径流量158亿m3,多年平均流量502m3/s,设计单库运行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
2 库容复核目的及意义乌江渡水电站自1979年下闸蓄水以来,坝前泥沙淤积较快,至1989年根据实测泥沙淤积方量计算,水库泥沙淤积方量达2.04~2.10亿m3,坝前泥沙淤积已达?荦659.70m,已经达到水库泥沙设计50年的淤积状况,并给乌江渡水电站运行带来了一些影响,最终导致分别设在?荦645m、?荦655m、?荦665m 的三个工业取水口彻底报废。
乌江渡水库从1979年至1985年期间水库泥沙淤积发展较快,但从1986年以后有所减缓,特别是随着上有东风水库的建成以及后来上游梯级水库逐步形成,乌江渡水库的泥沙淤积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至2012年实测坝前泥沙淤积?荦660.46m。
为了充分的发挥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库梯级调度的防洪功能以及经济效益,开展水库库容复核工作非常有工程实践意义。
3 水库泥沙淤积发展特征乌江渡水库自蓄水几年后,坝前泥沙淤积发展较快,排沙设施效果不理想,入库泥沙绝大多数落淤在库内。
截至1989年底坝前淤积已达?荦659.70m,已经达到原设计运用50年后坝前淤积?荦660m,直接影响了大坝三层取水口(?荦645m、?荦655m、?荦665m)的运行使用。
贵州省水电站(1)

贵州省水电站(1)贵州省水电站(1)乌江渡水电站是乌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是我国在岩溶典型发育区修建的一座大型水电站。
乌江渡水电站由水利部第八工程局,于1970年4月开始兴建,整个电站工程于1982年12月4日全部建成,历时12年半。
电站经过72小时试运行后,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并网发电。
该电站共装有3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一号、二号机组已分别于1979年、1981年发电;三号机组安装调试完成后,于1982年12月4日投产发电。
红枫水电站位于贵州省清镇市,电站水库系猫跳河梯级电站的龙头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596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7.61亿立方米,具不完全的多年调节性能,径流利用率达92%,坝区多年平均流量29.1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水量9.53亿立方米。
红枫水电站装机20MW,保证出力5.1MW,多年平均发电量0.547亿kW?h。
红枫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供水、旅游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水电枢纽。
索风营水电站位于贵州省中部黔西县、修文县交界的乌江中游六广河段,为乌江干流规划梯级电站的第二级。
地处黔中腹地、贵州电力负荷的中心区域。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1862平方千米,枢纽工程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身开敞式溢流表孔、右岸引水发电系统及地下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最大坝高115.80米,水库正常蓄水位837米,死水位822米,装机容量600兆瓦,保证出力166.9兆瓦,多年平均发电量20.11亿千瓦时。
水库总库容2.012亿立方米,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养殖、旅游等效益。
思林水电站位于贵州省思南县境内的乌江干流上,是乌江水电基地的第八级电站上游为构皮滩水电站,下游是沙沱水电站。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17m,坝顶全长326.5m,坝顶高程452米,水库正常蓄水位440m,相应库容12.05亿立方米,调节库容3.17亿立方米,属日周调节水库。
电站额定水头64m,装机105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40.64亿kW.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概况
乌江渡水电站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境内,坝址位于乌江中游鸭池河下游108㎞处,北距遵义市55㎞,南距贵阳市102㎞,是我国在石灰岩地区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
乌江渡水电站由中南勘测设计院设计,水电部第八工程局施工。
1970年动工兴建,197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1982年建成,1983年底验收移交生产。
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分别获得优秀设计奖和优质工程奖。
大坝结构为混凝土整体式拱型重力坝,按一等一级建筑物设计。
最大坝高165m,坝顶弧长395m,坝底最大宽度119.5m。
采用坝后封闭式厂房,装有3台水轮机组,原设计装机容量为3×210MW,保证出力202MW,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33.4亿kwh。
乌江渡扩机工程于2000年11月正式动工,扩建2台250MW的水力发电机组,扩建工程于2003年两台机组相继投产发电。
老机组的增容改造是将原单机容量210MW机组更换为250MW 机组。
2003年11月22日开始#2机拆机工作,历时一年半时间,至2005年5月29日全部机组改造完毕。
经过扩机、增容改造,乌江渡水电站总装机已达1250MW,保证出力399MW,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40.56亿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