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长丰县下塘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矫正学案(无答案)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案3新版沪科版

神奇的眼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1)了解眼睛的构造,明白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2)了解近(远)视眼的成因,明白眼镜是如何矫正视力的2.进程与方式:(1)培育学生进行物理探讨的能力(2)了解眼睛看物体的机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2)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眼睛成像的机理难点:熟悉近(远)视眼教学器材:多媒体系统教学进程:新课引入师:咱们一路来看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08年残奥会揭幕式上的一个节目,请大伙儿维持安静,注意听他说的话(播放视频)。
好了,这位歌唱者叫杨海晨,是一个盲人,大伙儿听到他最后说的什么吗?生:他说他最想看到他的爸爸和妈妈师:嗯,他在倾诉他对光明的期望,因此像咱们这些能看见的人就该好好珍爱爱惜咱们的眼睛,那什么缘故咱们的眼睛能看到物体呢?新课教学1.眼睛的构造师:咱们先来了解一下眼睛的构造(幻灯片:眼球剖面图),大伙儿看,A是什么生:睫状体师:后面呢,依次是……生: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师:那咱们的眼睛究竟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2.眼睛成像的机理生:物体发出的光通过晶状体的折射成像在了视网膜上师:哎,这是不是和咱们前面刚学过的凸面镜成像很像啊。
咱们来看一下,在凸面镜成像中,远处的物体通过凸面镜折射后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一样的关于咱们眼睛,远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此咱们就看见了清楚的物体,因此晶状体和视网膜就别离相当于什么生:晶状体相当于凸面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师:那它们是不是完全一样呢?是不是没有区别呢?生:不是师:那他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咱们来看一下(播放凸面镜成像规律动画),在凸面镜成像中,当物距发生转变时,像距如何生:也在转变师:但关于咱们眼睛大伙儿注意,咱们之因此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像成在了视网膜上,如此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确实是像距,而又因为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是维持不变的,因此关于眼睛当物距发生转变时,像距是不变的,那咱们眼睛是如何做到那个的呢?咱们看一下下面的情形,物体发出的光经凸面镜折射后成像于S’,若是咱们将物距减小,这时像距就应该 SS’生:增大,因为物近像远师:若是物距增大,像距就该生:减小,因为物远像近’生:试探S’生:折射程度更大师:嗯,因此咱们应该选择一个相关于A凸面镜更如何的凸面镜生:更厚的B凸面镜师:哎,专门好,因为咱们前面讲过凸面镜越厚,其聚光能力越强,焦距越小。
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八年级物理教案4.6神奇的眼睛 第2课时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讲得很好,放大镜的焦距是较短,还是较长?
生:我猜放大镜的焦距较远。
师:对。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生:隔着放大镜看较近的物体,物体是正立、放大的,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物体是倒立、缩小的。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生:因为放大镜是凸透镜,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u<f,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u>2f,所以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师:在离放大镜小于焦距的位置才合适,在什么位置所成的像最大?请大家观察。
生: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根据前面探究的结果,这样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
师: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用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对科学和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
难点
重点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
难点照相机、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放大镜、光屏、显微镜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生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又研制了电子显微镜和隧道显微镜。目前通用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50万倍。借此人类能观察到许多物体的细微结构;用隧道显微镜甚至可以看到金属原子,因此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 眼睛与视力矫正 教案4

第四章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
通过实验模拟,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过程与
方法
培养跟他人交流与合作饿意识和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
能力,培养有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
怎样看见物体
本节课学习眼睛
提问:对于眼睛的
构造你了解那些?
根据课件图片评
价补充眼睛的构
造。
其中有两部分相
当物理元件?
在视网膜上的成
像特点?
物体在哪?
人眼为什么能看到远处和近处的
物体呢?像距不变物距改变了为什么?
评价补充,课件图片给出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正常人眼能自动调节焦距,而有些人不注意用眼卫生。
正常人眼,成像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呢?
怎样矫正?学生提出办法,评价补充。
远视眼成像在哪?
由近视眼,学生想矫正办法思考回答:晶状体能自动调节焦距。
由正常人眼得出成像在视网膜前。
带凹透镜,视网膜提前,治疗恢复晶状体的调节能力。
视网膜后。
带凸透镜,视网膜移后,治疗恢复晶状体的调节能力。
书上练习补充,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模型。
近视眼远视眼带什么镜。
信息窗内容:给出焦距会算度数,给出度数会算焦距。
八年级物理全册 4.6 眼睛与视力矫正学案 沪科版五四制

八年级物理全册 4.6 眼睛与视力矫正学案沪科版五四制1、了解眼镜的构造,直到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了解近视眼、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
4、通过学习,增强眼保健意识。
5、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本节要点:一、眼睛的视物原理近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前,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后。
二、视力的矫正在近视眼模型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在远视眼模型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
眼睛的度数:其数值等于焦距倒数的100倍。
三、透镜的应用1、放大镜:把物体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之内,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2、照相机:把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投影仪: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课堂练习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和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上,形成物体的像。
3、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折光能力,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在眼睛前面放一个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4、下列光学器件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放大镜成的虚像是倒立、放大的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5、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称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象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象D、倒立、缩小的实像6、下列光学元件中,不属于凸透镜的应用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近视眼镜D、投影仪7、我们把眼睛的晶状体比作一个凸透镜,那么眼睛的调节主要是改变()A、晶状体和观察物之间的距离B、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距离C、晶状体的焦距D、观察物和视网膜之间的距离8、某同学的眼睛前后径正常,但仍然患有近视,他形成近视的原因和矫正措施是()A、晶状体曲度过小;配戴凹透镜B、晶状体曲度过小;配戴凸透镜C、、晶状体曲度过大;配戴凸透镜D、晶状体曲度过大;佩戴凹透镜9、老花镜的镜片是,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作单位)的倒数乘以100、小明拿着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光,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纸上得到的最小的光斑距老花镜25cm,则爷爷的老花镜的度数是度。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案2新版沪科版

师:请同窗们用桌面上的凸面镜靠近讲义,观看讲义上的字,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讲义上的字被放大了。
师:那么你手中的凸面镜确实是什么?
生:确实是放大镜。
师:对。再请大伙儿判定放大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在放大镜的同侧,仍是异侧?是实像,仍是虚像?判定依据是什么?
生:放大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在放大镜的同侧,是虚像,因为用光屏承接不到像,因此是虚像,眼睛与物在透镜的异侧,透过凸面镜观看所成的像,因此像与物在透镜同侧。
师:你观看得很认真,讲得专门好,放大镜的焦距是较短,仍是较长?
生:我猜放大镜的焦距较远。
师:对。隔着放大镜看物体老是放大的吗?
生:隔着放大镜看较近的物体,物体是正立、放大的,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物体是倒立、缩小的。
师:你明白这是什么缘故吗?
生:因为放大镜是凸面镜,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u<f,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u>2f,因此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当u<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像与物在透镜同侧。
二、课题引入
利用凸面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许多光学仪器,就像特殊而神奇的“眼睛”,拓展了咱们肉眼的功能。
板书:第七节神奇的“眼睛”
三、新课教学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物体在核心周围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那个像放大。
师:有疑问吗?
生: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依照前面探讨的结果,如此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什么缘故利用望远镜观看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
师:咱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咱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所成的像尽管比原先的物体小,但它离咱们的眼睛很近,用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能够够变得专门大。
八年级物理 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学案(无答案) 沪科版

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学习目标1.通过模型或挂图,了解眼睛的结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
2.通过实验模拟,了解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的位置,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和原理。
3.知道用眼卫生的重要性,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
课前准备1.自带物品老花镜,近视镜。
2.复习回顾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的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成、的像。
合作探究一、眼睛活动1:认识眼睛的结构及成像原理阅读课本第69页下半页,观察课本69页图片4-49眼睛的构造和第70页图4-50,1.指出眼睛的哪一部分相当于凸透镜?哪一部分相当于光屏?2.我们的眼睛看到物体利用了凸透镜的哪一种成像情况?3.我们平常说“眼睛看清物体”的含义是什么?活动2:认识正常眼睛的自我调节功能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保持凸透镜不动,改变物距,移动光屏分别找到对应的像,将物距和像距的数值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你有什么发现?F=10cm3.保持物距不变,分别使用焦距10cm 和15cm20cm 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分别找到清晰的像,记下像距,分析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保持物距40cm4.正常眼看远处物体时所成的像的像距变大还是变小,要保持像距不变,晶状体的焦距应变大还是变小?正常眼看近处的物体时成像的像距变大还是变小?要保持像距不变,晶状体的焦距应变大还是变小?5.阅读课本第70页图4-51,讨论“正常人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是指调节什么?人眼看远处景物时怎样调节?看近处物体时怎样调节?二、视力的矫正活动3:认识近视眼、远视眼及其成因1.阅读课本第70页下半页文字及图4—52,对比近视眼和远视眼有哪些不同?2.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是什么?3.近视眼为什么将像成在视网膜前?远视眼为什么将像成在视网膜后?活动4:实验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1. 模拟正常眼的成像情况。
2021年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 沪科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沪科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重、难点:1、近视与远视的成因。
怎样矫正视力。
教学器材: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动画课件实用文档实用文档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与设计:1.复习完成光路图: 学生完成。
空气水 空气投影复习:结论:凸透镜越凸,折光能力越强2.提出问题: 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 的?猜想: 可能与眼的结构有关。
3.投影: 介绍眼睛的结构。
让学生边看边记忆。
4.。
动画展示:(注:使用的是文件链接)(我们如何看见物体的基本原理。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结论:1、我们看到的物体是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2、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5.猜想:我们是如何既能看到远处物体,也能看到近处物体的?投影展示: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实用文档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结合教师幽默的讲解。
)结论:人眼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改变凸透镜(晶状体)的焦距,从而既能看到远处的物体,也能看到近处的物体6。
动画展示:(注:使用的是文件链接)(近视眼及远视眼是如何形成的。
?及如何矫正)7.投影展示详细介绍: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实用文档加强学生的记忆。
近视远视8.让学生知道眼镜的度数与焦距的关系。
并计算9.学生练习:配套练习册(略)教后记:本节课主要是运用powerpoint 来进行,同时能巧妙插入动画软件。
建立链接,并不是直接在用powerpoint 来运行。
因为用powerpoint 并不支持fls动画。
总体效果不错。
21369 5379 卹938337 95C1 闁实用文档20115 4E93 亓)|b 28067 6DA3 涣|30215 7607 瘇?33425 8291 芑 2实用文档。
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沪科版初二) (5)

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沪科版初二)(5)
[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结构和眼睛视物的差不多原理。
了解近视眼。
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2、培养学生跟他人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和用实验解决咨询题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使学生具有眼保健、爱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眼睛的结构、明白如何爱护和矫正视力,以及应用实验解决咨询题。
难点:实验探究视力的矫正方法。
教学预备教学:眼球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生:盛水的圆烧瓶、焦距不等的凸逶镜子和凹透镜、平行光源。
[教学过程]
引:
一、眼睛结构
晶状体的作用——凸透镜(焦距约为10cm)
二、人眼视物原理捷状体的作用——调剂晶状体曲度〔改变凸透镜的焦距〕,为了看清远
近不同的物体
视网膜——光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特点:看不清远处物体特点:看不清近处物体
三、近视眼:晶状体变厚,眼球前后变长远视眼缘故:晶状体变溥眼球前后变短
矫正方法:凸透镜矫正方法:凹透镜
、
四、眼睛度数的运算:f以米为单位。
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cm
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培养眼保健意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课前准备
1.复习回忆
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说明
一. 眼睛
1.人眼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活动1:观察下图,可知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_____的实像。
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
孔,经过___________成像在__________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
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其中,眼睛中的__________相当
于凸透镜,___________相当于光屏。
2、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
活动2:阅读教材第70页,观察图4-51,图4-52思考讨论下面问题:
(1)正常的眼睛具有很强的_________本领,可以使远处的物体和近
处的物体都成像在_________。
因此,正常人的眼睛既可以看清远处
的物体,又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2)近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远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
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近视眼或远视眼?
(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自我调节范围大大________,近视眼将像成
在视网膜________,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_。
(4)如何保护眼睛?
二、视力的矫正
活动3:探究视力的矫正
1.制作眼睛模型:如下图,在水中加入数滴牛奶,使烧瓶内水呈淡乳白色,便于显示光路。
其中用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瓶内的水相当于玻璃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
观察教材第71页图4-53,其中图(a)是_____眼模型,图(b)是_____眼模型,图(c )是_____眼模型。
2.研究近视眼的矫正
取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作为镜片,在近视眼模型的“晶状体”前选加一个什么透镜,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并说出选择的依
据。
记下透镜的类型和焦距。
突出实验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中感悟,也使学生养成保护眼睛、保护视力的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