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脉石),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在空气存在下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初读数为0.00mL,终读数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称量样品所用的仪器为_____,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a.有利于空气中氧气充分反应 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c.有利于气体混合 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滴定时,标准碘溶液所耗体积为_________mL。
判断滴定已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________。
(5)若用右图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
(填编号)(6)若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电子天平使原料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b、d 使反应生成的SO2全部进入d装置中,使结果精确 20.10mL 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成浅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80.4% ②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BaSO3被氧化成BaSO4【解析】【分析】(1)根据称量黄铜矿样品1.150g,选择精确度较高的仪器;将样品研细,增大了接触面积;(2)浓硫酸可以将水除去,还可以根据冒出气泡的速率来调节空气流速;(3)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应该尽可能的被d装置吸收;(4)根据滴定管的读数方法读出消耗碘溶液的体积,根据反应结束时的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先找出黄铜矿和二氧化硫及碘单质的关系式CuFeS2~2SO2~2I2,再根据题中数据进行计算;(5)图2中的②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可以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二氧化硫的量;(6)Ba(OH)2溶液能吸收空气的CO2,另外BaSO3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这些原因均能引起测定误差。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某小组同学以不同方案探究Cu粉与FeCl3溶液的反应。
(1)甲同学向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为浅蓝色,由此证明发生了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__。
(2)乙同学通过反应物的消耗证明了上述反应的发生:将Cu粉加入到滴有少量KSCN的FeCl3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A产生。
①针对白色沉淀A,查阅资料:A可能为CuCl和CuSCN(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Ⅰ.根据白色沉淀B是__(填化学式),判断沉淀A中一定存在CuSCN。
Ⅱ.仅根据白色沉淀A与过量浓HNO3反应产生的实验现象,不能判断白色沉淀A中一定存在CuSCN,从氧化还原角度说明理由:__。
Ⅲ.向滤液中加入a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A不含CuCl,则a是__(填化学式)。
根据以上实验,证明A仅为CuSCN。
②进一步查阅资料并实验验证了CuSCN的成因,将该反应的方程式补充完整: Cu2++ SCN -= CuSCN↓+ (SCN)2__③结合上述过程以及Fe(SCN)3⇌Fe3++3SCN -的平衡,分析(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
(3)已知(SCN)2称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与Br2相近。
将KSCN溶液滴入(1)所得的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色,则溶液变红的可能原因是__或__。
【答案】Cu+2Fe3+=Cu2++2Fe2+ BaSO4 +1价铜也可将浓HNO3还原 AgNO3 2Cu2++4SCN-=2CuSCN↓+(SCN)2 Cu和Fe3+反应生成Cu2+使c(Fe3+)减小;Cu2+和SCN-反应生成CuSCN沉淀使c(SCN-)减小,均使该平衡正向移动,导致Fe(SCN)3浓度减小,溶液红色褪去 Fe3+有剩余空气中的O2将Fe2+氧化;(SCN)2将Fe2+氧化【解析】【分析】(1)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够把铜氧化为铜离子;(2)I.①不溶于稀硝酸的白的沉淀为硫酸钡;Ⅱ.②亚铜离子具有还原性,也能被硝酸氧化;Ⅲ.检验氯离子,应加入硝酸银溶液;②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写出反应的方程式;③根据浓度对平衡移动规律进行分析;(3)亚铁离子具有强还原性,空气中氧气、溶液中(SCN )2都有可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有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v1增大,v2减小D. v1减小,v2增大2. 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氨分解反应:2NH3N2+3H2。
已知NH3起始浓度是 2.6 mol·L-1,4s末为1.0 mol·L-1,若用NH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NH3)应为A. 0.04 mol·L-1·s-1B. 0.4 mol·L-1 ·s-1C. 1.6 mol·L-1·s-1D. 0.8 mol·L-1·s-13.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容器中SO2、O2、SO3共存B. SO2与SO3的浓度相等C. 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D. 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4. 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 加压B. 减压C. 减少E的浓度D. 降温5. 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1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A2)=0.58 mol·L-1,c(B2)=0.16 mol·L-1,c(C)=0.84 mol·L -1,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A. 2A2+B22A2BB. A2+B22ABC. A2+B2A2B2D. A2+2B22AB26.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5(g)PCl3(g)+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后,下列情况使PCl5分解率降低的是A.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B. 体积不变,对体系加热C.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D. 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7. 在一定温度下,把 2. 0体积的N2和6. 0体积的H2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
【化学】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碳酸镁晶须是一种新型的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材料。
(1)合成该物质的步骤如下:步骤1:配制0.5mol·L-1 MgSO4溶液和0.5mol·L-1 NH4HCO3溶液。
步骤2:用量筒量取500mL NH4HCO3溶液于1000mL三颈烧瓶中,开启搅拌器。
温度控制在50℃。
步骤3:将250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min内滴加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到9.5。
步骤4:放置1h后,过滤,洗涤。
步骤5:在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得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H2O n=1~5)。
①步骤2控制温度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
②步骤3生成MgCO3·nH2O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步骤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测定生成的MgCO3·nH2O中的n值。
称量1.000碳酸镁晶须,放入如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并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最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______。
③测得每7.8000g碳酸镁晶须产生标准状况下CO2为1.12L,则n值为_______。
(3)碳酸镁晶须可由菱镁矿获得,为测定某菱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镁,含少量碳酸亚铁、二氧化硅)中铁的含量,在实验室分别称取12.5g菱镁矿样品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并完全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0.010mol/L H2O2溶液进行滴定。
平行测定四组。
消耗H2O2溶液的体积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1234消耗H2O2溶液体积/mL15.0015.0215.6214.98①H2O2溶液应装在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化教反应速率战化教仄稳概括训练之阳早格格创做一、采用题(包罗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有只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 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搁热),反应速率为v2.对付于上述反应,当温度降下时,v1、v2的变更情况为A. 共时删大B. 共时减小C. v1删大,v2减小D. v1减小,v2删大2. 正在一稀关容器内爆收氨领会反应:2NH3N2+3H2.已知NH3起初浓度是2.6mol·L-1,4s终为1.0 mol·L-1,若用NH3的浓度变更去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NH3)应为mol·L-1·s-1 B. 0.4 mol·L-1 ·s-1C. 1.6 mol·L-1·s-1D. 0.8 mol·L-1·s-13. 正在温度没有变的条件下,稀关容器中爆收如下反应:2SO2+O22SO3,下列道述不妨证明反应已经达到仄稳状态的是A. 容器中SO2、O2、SO3共存B. SO2与SO3的浓度相等C. 容器中SO2、O2、SO3的物量的量之比为2∶1∶2D. 反应容器中压强没有随时间变更4. 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仄稳时,要使正反应速率落矮,A的浓度删大,应采与的步伐是A. 加压B. 减压C. 缩小E的浓度D. 落温5. 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1的A2战B2二种气体,正在稀关容器内反应死成气体C,反应达仄稳后,测得:c(A2)=0.58 mol·L-1,c(B2)=0.16 mol·L-1,c(C)=0.84 mol·L-1,则该反应的精确表白式为A. 2A2+B22A2BB. A2+B22ABC. A2+B2A2B2D. A2+2B22AB26.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5(g)PCl3(g)+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仄稳后,下列情况使PCl5领会率落矮的是A. 温度、体积没有变,充进氩气B. 体积没有变,对付体系加热C. 温度、体积没有变,充进氯气D. 温度没有变,删大容器体积7. 正在一定温度下,把2. 0体积的N2战6. 0体积的H2通进一个戴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爆收如下反应:N2+3H22NH3.已知仄稳时NH3的浓度是c mol·L-1,现按下列四种配比动做起初物量,分别充进上述容器,并脆持温度没有变,则达到仄稳后,NH3的浓度没有为c mol·L-1的是8. 将3 molO2加进到VL 的反应器中,正在下温下搁电,经t1s 修坐了仄稳体系:3O22O3,此时测知O2的转移率为30%,下列图象能精确表示气体的物量的量浓度(m)跟时间(t)的关系的是9. 下图为可顺反应A(g)+2B(g)nC(g)(正反应搁热)死成物C 的浓度随压强变更并修坐仄稳的关系图,则n 值与压强p1、p2的关系精确的是 A. p2>p1,n <3 >C. p1>p2,n <3D. p1>p2,n >310. 正在容积牢固的稀关容器中充进一定量的X 、Y 二种气体,一定条件下爆收可顺反应3X(g)+Y(g)2Z(g),并达到仄稳.已知正反应是搁热反应,测得X 的转移率为37. 5%,Y 的转移率为25%,下列有关道述精确的是A. 若X 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 -1·s -1,则Z 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 -1·s -1B. 若背容器中充进氦气,压强删大,Y 的转移率普及C. 降下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仄稳背顺反应目标移动D. 启初充进容器中的X 、Y 物量的量之比为2∶111. 正在373 K 时,把0.5 mol N2O4通进体积为5 L 的真空稀关容器中,坐时出现棕色.反应举止到2 s 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 -1.正在60 s 时,体系已达仄稳,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启初的1.6倍.下列道法精确的是A. 前2 s ,以N2O4的浓度表示的仄稳反应速率为0. 01 mol·L -1·s -1B. 正在2 s 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启初时的1. 1倍C. 正在仄稳时体系内含N2O40. 25molD. 仄稳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普及N2O4的转移率12. 对付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推断精确的是A. 2体积SO2战脚量O2反应,肯定死成2体积SO3B. 其余条件没有变,删大压强,仄稳肯定背左移动C. 仄稳时,SO2消耗速度肯定等于O2的死成速率D. 仄稳时,SO2浓度肯定等于O2浓度的二倍 13. 反应:L(s)+aG(g)bR(g)达到仄稳,温度战压强对付该反应的 做用如左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仄 衡混同气体中G 的体积分数.据此可推断 A 2 3 mD 2 3 m t t 1 B2 3 m 1 C 2 3 m t 2t 1C 浓度/m ol L-1p p .12x yp p OA. 上述反应是搁热反应B. 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 a>bD. 无法决定a、b的大小14. 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今有A、B、C、D四个容器,每个容器中有二种支配,二种支配分别达到仄稳后,支配1中N2战支配2中NH3转移率之战一定没有为1的是(起初体积相等)A. 恒温恒容:支配1:加1 mol N2+3 mol H2,支配2:加2 mol NH3B. 恒温恒压:支配1:加1 mol N2+3 mol H2,支配2:加2 mol NH3C. 恒温恒容:支配1:加1 mol N2+3 mol H2,支配2:加3 mol NH3D. 恒温恒压:支配1:加1 mol N2+3 mol H2,支配2:加3 mol NH315. 某温度下,C战H2O(g)正在稀关容器里爆收下列反应:C(s)+H2O(g)CO(g)+H2(g),CO(g)+H2O(g)CO2(g)+H2(g)当反应达到仄稳时,c(H2)=1. 9 mol·L-1,c(CO)=0. 1 mol·L-1.则下列道述精确的有A. CO正在仄稳时转移率为10%B. 仄稳浓度c(CO2)=c(H2)C. 仄稳时气体仄稳相对付分子品量约为23. 3D. 其余条件没有变时,缩小体积,H2O(g)的转移率随之落矮第Ⅱ卷(非采用题共60分)16. (10分)正在稀关容器中爆收下列反应:I2(g)+H2(g)2HI(g)(正反应吸热)起初时,n(H2)=a mol,n(I2)=b mol.只改变表中列出的条件,其余条件没有变,试将化教反应速率的改变(“删大”“减小”或者“没有变”)挖进相映的表格.编号反应条件反应速率(1)降下温度(2)加进催化剂(3)再充进a mol H2(4)将容器容积夸大为本去2倍(5)通进b mol Ne(g)17. (8分)正在一个牢固体积的稀关容器中,加进2 mol A战1 mol B,爆收反应:2A(g)+B(g)3C(g)+D(g)达到仄稳时,C的浓度为W mol·L-1.若保护容器体积战温度没有变,用下列物量动做起初反应物时,经反应达到仄稳后C的浓度(用“大于”“小于”“等于”表示).(1)加进1 mol A战1 mol B时,C的仄稳浓度_________W mol·L-1.(2)加进2mol A、1mol B、3mol C、1mol D时,C的仄稳浓度_________W mol·L -1.(3)加进3 mol C 战1 mol D 时,C 的仄稳浓度_________W mol·L -1.(4)加进2 mol B 、3 mol C 、1 mol D 时,C 的仄稳浓度_________W mol·L -1.18. (12分)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仄稳后,当降下温度时,B 的转移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同体系中C 的品量分数也减小,则:(1)该反应的顺反应为_________热反应,且m+n_________p(挖“>”“=”“<”).(2)减压时,A 的品量分数_________.(挖“删大”“减小”或者“没有变”,下共)(3)若加进B(体积没有变),则A 的转移率_________,B 的转移率_________.(4)若降下温度,则仄稳时B 、C 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_.(5)若加进催化剂,仄稳时气体混同物的总物量的量_________.(6)若B 是有色物量,A 、C 均无色,则加进C(体积没有变)时混同物颜色_______,而保护容器内压强没有变,充进氖气时,混同物颜色_______(挖“变深”“变浅”或者“没有变”).19. (14分)将等物量的量的A 、B 、C 、D 四种物量混同,爆收如下反应:aA +bB cC(s)+dD ,当反应举止一定时间后,测得A 缩小了nmol ,B 缩小了2nmol ,C 减少了23n mol ,D 减少了nmol ,此时达到化教仄稳.(1)该化教圆程式中各物量的化教计量数为: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爆收变更,但是仄稳没有移动,该反应中各物量的汇集状态: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3)若只降下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四种物量的物量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反应(挖“搁热”或者“吸热”).20. (16分)一定条件下,将SO2战O2充进一稀关容器中,爆收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搁热)反应历程中SO2、O2、SO3物量的量变更如图所示:回问下列问题:(1)落矮温度,SO2的转移率_________,化教反应速度_________.(挖“删大”“减小”或者“没有变”)(2)反应处于仄稳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3)反应举止至20 min 时,直线爆收变更的本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笔墨表白).10 min 到15 min 的直线变更的本果大概是_________(挖写编号). a. 加了催化剂b. 缩小容器体积c. 落矮温度d. 减少SO3的物量的量化教仄稳概括训练问案1、剖析:偶像温度对付v的做用,降下温度,反应速率删大,故选A.问案:A2、剖析:v(NH3)=s4L mol)0.16.2(1-⋅-=0.4mol·L-1·s-1.问案:B3、问案:D4.剖析:为了落矮正反应速率,必须采与落矮反应物或者死成物的浓度、落矮温度、减小压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而采与与此差异的步伐,没有管化教仄稳背何目标移动,皆市删大反应速率的;选项B、C、D切合上述央供.题中又央供使A的浓度删大,则减压(减小压强,真量上是删大容器的体积)后没有管仄稳背何反应目标移动,皆能减小反应物战死成物的浓度,所以选项B没有切合题意.减小E的浓度,仄稳背正反应目标移动,而落温使仄稳背顺反应目标(搁热反应目标)移动,A的浓度会删大,所以D切合题意.问案:D5、剖析:Δc(A2)=1 mol·L-1-0. 58mol·L-1=0. 42mol·L-1,Δc(B2)=1 mol·L-1-0. 16mol·L-1=0. 84mol·L-1,Δc©=0. 84 mol·L-1,果变更量之比等于化教计量数比,故选D.问案:D6、剖析:正反应为扩体吸热反应.A. 无做用;B. 加热,温度降下,仄稳左移,PCl5领会率删大;C. 充进Cl2,仄稳左移,PCl5领会率落矮;D. 温度没有变,体积删大,压强减小,仄稳左移,PCl5领会率删大.故选C.问案:C7.剖析:此题考查教死对付恒温恒压条件下等效仄稳的认识.恒温恒压修坐等效仄稳的条件是投料比相等.所以题设条件下,加进的N2战H2的体积比切合V(N2)∶V(H2)=2. 0∶6. 0=1∶3者皆可选.天然没有管加进几NH3,其转移为N2战H2的体积比皆为1∶3,即加进几NH3皆是符合的,或者曰对付等效仄稳无做用.可睹惟有C选项可选.问案:C8、剖析:3O22O3n(初):3 0n(变):0. 9 0. 6n(仄):2. 1 0. 6故C 切合变更.问案:C9、剖析:p 大,v 大,到达仄稳所需时间短,故p1>p2,若由p1形成p2,则p 减小,仄稳背扩体目标移动,而C 浓度删大,即仄稳背死成C 的目标移动,故1+2<n ,即n >3,故选D.问案:D10、剖析:A 项错,X 消耗速率为0. 3 mol·(L·s)-1,转移为X 战Y 的Z 的速率为0. 2 mol·(L·s)-1才是仄稳的标记.B 项错,正在容器容积没有变时加进氦气,仄稳没有移动.C 项错,降温时,正、顺反应速率均删大,但是删幅分歧.D 项精确,设启初时充进X 的物量的量为x,Y 的物量的量为y ,则x·37. 5%∶y·25%=3∶1得y x =21.问案:D11、剖析:c 初(N2O4)=L 5mol5.0=0. 1mol·L -1,果N2O42NO2,所以v(N2O4)=2s 2L mol 002.01⨯⋅-=0. 005 mol·L -1·s -1,A 没有精确;n(NO2)=0. 02mol·L -1×5 L =0. 1mol ,反应后n(总)=0. 5mol +0. 1 mol×21=0. 55mol ,故B 精确;设到达仄稳时,反应的N2O4物量的量为x ,由N2O42NO2n(初): 0. 5 mol 0n(仄): 0. 5 mol -x 2x则mol 5.0mol 5.0x+=1. 6 mol ,所以x=0. 3 mol ,C 没有精确;压缩容积,压强删大,仄稳背N2O4目标移动,故N2O4的转移率落矮,D 没有精确.问案:B12、剖析:选项A :死成2体积还表示2体积SO2局部反应,但是此反应是可顺反应,反应物没有成能局部转移为死成物.选项B :此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物量分子数目缩小的反应,果此删大压强时会使仄稳背正反应目标移动.选项C :达到仄稳时的标记是正、顺反应速率相等.SO2的消耗是正反应,O2的死成是顺反应.由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圆程式中各物量的化教计量数之比.所以消耗SO2的速率应为死成O2速率的二倍.选项D :仄稳时,SO2浓度与O2浓度的关系要瞅反应起初的投料量,如果SO2与O2的起初投料量的物量的量之比为2∶1时,由于反应消耗的SO2与O2的起初投料量的物量的量之比为2∶1,所以达仄稳时,SO2浓度肯定等于O2浓度的二倍,可则没有会是.问案:B13、剖析:由图给疑息可知,随着温度的降下,仄稳混同气中G 的体积分数减小,证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由图知,正在相共温度下,压强删大,仄稳混同气中G 的体积分数也删大,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删大的反应,即a <b.问案:B14、剖析:C. 从正、顺二个目标分别修坐等效仄稳,得反应物的转移率与死成物的转移率之战为1.问案:C15、剖析:正在其余条件没有变时,缩小体积,仄稳:C(s)+H2O(g)CO(g)+H2(g)背左移动,火的转移率落矮.问案:D16、剖析:(1)没有管正反应吸热,仍旧搁热,降下温度皆能使化教反应速率加快,v(正)也加快,v(顺)也加快,但是减少幅度没有相共.若正反应吸热,降下温度时,v(正)>v(顺);若正反应搁热,降下温度时,v(正)<v(顺).(2)若无特天声明,常常所道的催化剂即为“正催化剂”,加进催化剂,可共等程度天普及正、顺化教反应速率.(3)再充进a mol H2,c(H2)浓度删大,化教反应速率加快.(4)夸大容器的容积,容器内各物量浓度(或者压强)均减小,化教反应速率落矮.(5)通进Ne(g),并已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战压强,化教反应速率没有变.问案:(1)删大 (2)删大 (3)删大 (4)减小(5)没有变17、剖析:此题为等效仄稳问题,2 mol A 战1 mol B 反应达到仄稳时,与3 mol C 战1 mol D 反应达到仄稳时是等效的,即二者正在仄稳时C 的浓度为W mol·L -1,再根据仄稳移动本理加以推断即可.问案:(1)小于 (2)大于 (3)等于 (4)大于18、剖析:降下温度,B 的转移率变大,证明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减小压强,混同体系中w©减小,证明减压仄稳背顺反应目标移动,即m+n >p.问案:(1)搁> (2)删大 (3)删大减小 (4)变小 (5)没有变 (6)变深变浅19、剖析:(1)果变更的物量的量之比等于化教计量数比,所以a ∶b ∶c ∶d =n ∶2n ∶23n ∶n =2∶1∶3∶2,故a=2,b=1,c=3,d=2.(2)果改变压强,速率爆收变更证明有气态物量介进反应,使仄稳没有移动,证明等号二边气态物量的化教计量数相等,据此可判知:A为气态,B为固态或者液态,C为固态,D为气态.(3)降温时,反应一段时间后,四种物量的量又达到相等,证明仄稳背顺反应目标移动,所以顺反应为吸热反应.问案:(1)2 1 3 2(2)气态固态或者液态固态气态(3)搁热20、剖析:(1)落温,仄稳背正反应目标移动,SO2的转移率删大,化教反应速率落矮.(2)反应举止15 min时,SO2、O2、SO3的物量的量均没有爆收变更,证明反应达到了仄稳状态.(3)反应举止至20 min,O2的物量的量爆收突变,证明此时减少了O2的量.问案:(1)删大减小(2)15~20 min,25~30 min(3)减少了O2的量 ab。
2020-2021【化学】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2020-2021【化学】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
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编号实验目的碳粉/g铁粉/g醋酸/%①为以下实验作参照0.5 2.090.0②醋酸浓度的影响0.5__36.0③__0.2 2.090.0(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
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_______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对图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
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__________【答案】2.0 碳粉含量的影响吸氧还原反应 2H2O+O2+4e-=4OH- (或4H++O2+4e-=2H2O)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①药品用量和操作同编号①实验(多孔橡皮塞增加进、出导管)②通入氩气排净瓶内空气;③滴入醋酸溶液,同时测量瓶内压强变化(也可测温度变化,检验Fe2+等)。
如果瓶内压强增大,假设一成立。
否则假设一不成立。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详解】(1)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变量,故有②中铁的量不变,为2.0g;③中改变了碳粉的质量,故为探究碳粉的量对速率的影响。
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培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培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氧化剂H2O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I.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按照如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①10mL2% H2O2溶液无②10mL5% H2O2溶液无③10mL5% H2O2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④10mL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⑤10mL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
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方法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或金属氧化物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某同学通过测定O2的体积来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快慢,实验时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或______来比较。
(2)0.1g MnO2粉末加入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解释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
请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详细答案)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详细答案)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练一、选择题1.对于反应C + CO2 ⇌ 2CO(正反应吸热)和N2 + 3H2 ⇌ 2NH3(正反应放热),当温度升高时,v1增大,v2减小,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2.根据反应式2NH3 → N2 + 3H2,NH3的浓度从2.6mol/L降低到1.0 mol/L需要4秒,因此v(NH3)= (2.6-1.0)/4 = 0.4 mol/L/s,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3.当SO2 + O2 ⇌ 2SO3达到平衡状态时,SO2与SO3的浓度相等,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4.为了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应增大,因此应采取降温的措施,选项D是正确的。
5.由浓度比可知,反应式为2A2 + B2 → 2AB,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6.在一定条件下,PCl5(g) ⇌ PCl3(g) + 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后,对体系加热会使PCl5分解率增加,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选项A和C也是错误的,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
7.在一定温度下,2.0体积的N2和6.0体积的H2通入一个带活性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生成NH3,由于N2和H2的体积比为1:3,因此反应完全消耗后,NH3的体积为2.0体积,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选项A和C也是错误的,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练一、选择题1.对于反应C + CO2 ⇌ 2CO(正反应吸热)和N2 + 3H2 ⇌ 2NH3(正反应放热),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v1增大,v2减小,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2.反应式2NH3 → N2 + 3H2,NH3的浓度从2.6 mol/L降低到1.0 mol/L需要4秒,因此反应速率v(NH3)= (2.6-1.0)/4 = 0.4 mol/L/s,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3.当SO2 + O2 ⇌ 2SO3达到平衡状态时,SO2与SO3的浓度相等,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1)用三支试管各取5.0 mL、0.0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再分别滴入0.1 mol·L-1 H2C2O4溶液,实验报告如下。
①实验1、3研究的是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表中V=_________mL。
(2)小组同学在进行(1)中各组实验时,均发现该反应开始时很慢,一段时间后速率会突然加快。
对此该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①甲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放热,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②乙同学认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因_________,故速率加快。
(3)为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又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回答相关问题:①装置乙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②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 4.0产物Mn2+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分液漏斗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收集40mL气体所需时间【解析】【分析】(1)①、②作对比实验分析,其他条件相同时,只有一个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一般我们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另一个方面从反应产生的某种物质可能起到催化作用;(3)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阳离子不同,尽量让阴离子相同,减少阴离子不同造成的差别,催化效果可以从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体积的多少或者从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的长短入手。
【详解】(1)①实验1、3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但温度不同,所以反应速率不同是由温度不同导致的,故实验1、3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②实验1、2研究的是H2C2O4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此时反应温度相同,KMnO4的浓度相同,故表中V=4.0mL(2)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Mn2+的物质的量浓度逐渐增加,生成的Mn2+可能对反应有催化作用;(3)①由仪器的构造,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②在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必须保证在其他的条件相同,所以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可以避免由于阴离子不同造成的干扰;③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时间,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反应速率越快。
【点睛】本题通过保持其他外界条件一致而改变一个条件来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综合性较强。
2.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H=+13.8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
(1)试管c和b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
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
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可知pH增大2-272-4c(Cr O)c(CrO)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4)分析如图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的实验现象,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Cr2O72-__________CrO42-(填“大于”,“小于”,“不确定”);写出此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72-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Cr2O72-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实验ⅰⅱⅲⅳ是否加入Fe2(SO4)3否否加入5g否是否加入H2SO4否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Cr2O72-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①实验ⅱ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答案】溶液变黄色否 Cr2O72-(橙色)+H2OƒCrO42-(黄色)+2H+正向是吸热反应,若因浓H2SO4溶于水而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为黄色。
而实际的实验现象是溶液橙色加深,说明橙色加深就是增大c(H+)平衡逆向移动的结果减小大于 Cr2O72-+6I-+14H+=2Cr3++3I2+7H2O Cr2O72-+6e-+14H+=2Cr3++7H2O 阳极Fe失电子生成Fe2+,Fe2+与Cr2O7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Fe3+,Fe3+在阴极得电子生成Fe2+,继续还原Cr2O72-,Fe2+循环利用提高了Cr2O72-的去除率【解析】【分析】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对比实验;注意从图中找出关键信息。
【详解】(1)由Cr 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及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向重铬酸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可以减小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试管c和b(只加水,对比加水稀释引起的颜色变化)对比,试管c的现象是:溶液变为黄色。
(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
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
我认为不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故填否。
理由是:Cr2O72-(橙色)+H2OƒCrO42-(黄色)+2H+正向是吸热反应,浓H2SO4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量而使溶液的温度升高,上述平衡将正向移动,溶液会变为黄色。
但是,实际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的橙色加深,说明上述平衡是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橙色加深只能是因为增大了c (H +)的结果。
(3)对比试管a 、b 、c 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溶液的pH 增大,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27c(Cr O )减小,而2-4c(CrO ) 增大,故2-272-4c(Cr O )c(CrO )减小。
(4)向试管c 继续滴加KI 溶液,溶液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加入过量稀H 2SO 4后,溶液变为墨绿色,增大氢离子浓度,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rO 42-转化为Cr 2O 72-,Cr 2O 72-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将I -氧化,而在碱性条件下,CrO 42-不能将I -氧化,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Cr 2O 72-大于CrO 42-;此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 2O 72-+6I -+14H +=2Cr 3++3I 2+7H 2O 。
(5)①实验ⅱ中,Cr 2O 72-在阴极上放电被还原为Cr 3+,硫酸提供了酸性环境,其电极反应式是Cr 2O 72-+6e -+14H +=2Cr 3++7H 2O 。
②由实验ⅲ中Fe 3+去除Cr 2O 72-的机理示意图可知,加入Fe 2(SO 4)3溶于水电离出Fe 3+,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离子向阴极定向移动,故Fe 3+更易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为Fe 2+,Fe 2+在酸性条件下把Cr 2O 72-还原为Cr 3+。
如此循环往复,Fe 3+在阴极得电子生成Fe 2+,继续还原Cr 2O 72-,Fe 2+循环利用提高了Cr 2O 72-的去除率。
由此可知,实验iv 中Cr 2O 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是:阳极Fe 失电子生成Fe 2+,Fe 2+与Cr 2O 7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Fe 3+,Fe 3+在阴极得电子生成Fe 2+,继续还原Cr 2O 72-,故在阴阳两极附近均在大量的Fe 2+,Fe 2+循环利用提高了Cr 2O 72-的去除率。
【点睛】本题中有很多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以图片给出的,要求我们要有较强的读图能力,能从图中找出解题所需要的关键信息,并加以适当处理,结合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3.氧化剂H 2O 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I .某实验小组以H 2O 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按照如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
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 2O 2稳定,不易分解。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方法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或金属氧化物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某同学通过测定O2的体积来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快慢,实验时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或______来比较。
(2)0.1g MnO2粉末加入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解释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
请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探究MnO2在此实验中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需补做下列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生成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0.11mol·L-1 MnO2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MnO2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解析】【详解】I.(1)实验①和②中H2O2的浓度不同,其它条件相同,故实验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是因为反应太慢,那么就要采取措施加快反应,可以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