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电解定律
电解法制烧碱的基本原理

氢氧化钠产品
3
二 电解法制烧碱的基本原理
1 法拉第定律 1) 法拉第第一定律
电解过程中,电极上所析出的物质的量与通过 电解质的 电量成正比.即与电流强度及通电时间成正比 G = KQ = KIt 式中:G--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g 或kg;
Q--通过的电量,A.s或A.h; K--- - 电化当量; I--电流强度,A; t ----- 通电时间,s 或h.
槽电压总是高于理论分解电压。
2019/12/12
22
3槽电压及电压效率
理论分解电压与槽电压的比称为电压效率.
电压效率η(E) =
E(理论分解电压) × 100%
E(槽电压)
电能效率η 为电压效率与电流效率的乘积,即:
η = η(E) × η(I)
2019/12/12
23
电位(可由能斯特方程式计算得到)的差值,称为该离 子的过电位.
(1)在电极上析出物质种类的影响
规律: 金属离子在电极放电时,过电位并不大,但当电 极上产生气体物质如Cl2 , H2 ,O2等时,过电位数值就相 当大.
原因: 2019/12/12
13
3槽电压及电压效率
A 电解过程中,由于电极上产生气体,形成了一薄层 导电不良的气膜;
若以1000安 / 米2电流密度时,在石墨阳极上Cl2和O2 的实际放电为例,计算可得:
E(Cl2) = E理(Cl2) - E超(Cl2) = 1.332 +0.25 =1.582 V
E(O2) = E理(O2) - E超(O2) = 0.814 +1.09 = 1.904 V
所以,电解食盐水时,在石墨阳极上,由于E(Cl2)<
2019/12/12
铝电解资料

1、什么是电化当量?铝的电化当量是多少?电化学量是通过1安培小时电量时,理论上应析出物质的重量(克)铝的电化当量K=0.3356克/安培、小时2、什么是法拉第定律?1833-1834年法拉第(Faraday)首先发现在水溶液和熔融盐电解中,通过电解槽的电量与在电极上析出的物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用定律形式确定下来,称之为法拉第定律,其含义:(1)在电极上析出的物质的数量与通过电解质的电量成正比,也就是与通过的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在电解质中通过一定的电量所析出的物质数量与其化学量成正比。
(3)电解过程中,在电极上析出1克当量的任何物质所通过的电量均为96500库仑,也称为1法拉第,即:1法拉第=96500库仑法拉第定律公式为M=K、I、T式中:M——析出物质的重量(克)K——该物质的电化当量(克/安培、时)I——通过的电流(安培)T——通电的时间(小时)3、什么是化学当量及克当量?铝的化学当量及克当量是多少?化学当量是某元素的原子量被该元素的原子价相除所得的商。
其公式为:化学当量=原子量÷原子价以克为单位的化学当量叫做克当量铝的原子量为26.98154,原子价为3铝的化学当量=23.98154÷3=8.9938铝的克当量即为8.9938克4、电解槽漏炉有哪两种情况?漏炉事故如何处理?漏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电解槽的槽底或侧部块破坏严重,阴极钢棒熔化,铝液和电解质从钢棒处流出,称为炉底漏炉。
另一种是槽内衬完好,由于操作不当,电解质和铝液从侧部炭块顶部或局部缝隙间漏出槽外,称为侧部漏炉。
漏炉事故的处理方法:发生漏炉时,应立即打开漏炉侧地沟盖板查明漏炉部位。
(1)如果是炉底漏炉,应立即:a.吊开漏炉处地沟盖板,保护大母线,利用3~5毫米厚的长方形铁板等物挡位阴极大母线,防止冲断阴极大母线;b.把阳极坐到炉底上,防止断;c.断组织人力尽力抢救,如确实严重可紧急停槽。
(2)如果是侧部漏炉,应立即:a.降阳极,专人看管电压,不能超5伏;b.要迅速打下漏出侧面壳及用电解质块、氧化铝等物料沿周边捣固扎实,直到不漏为止;c.万不得已情况下,方可停槽处理漏炉部位,然后尽快恢复生产。
法拉第电解定律

法拉第电解定律
法拉第电解定律是一种物理定律,它解释了电流通过导体的大小与导体内电解液的湿度以及电解液中的电解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它的形式是I=KA([salt]1/2·[H2O]·[ionic strength]), 其中I表示电流,K是一个常数,A是温度依赖性活度常数,[salt]表示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H2O]表示水溶液的含水量,[ionic strength]表示离子强度。
在合适的条件下,电流和湿度和离子强度密切相关。
法拉第电解定律是电化学和电解技术的基础,广泛用于进行电解处理的设计和使用,它也用于精确测量解质浓度以及分析电解过程中的反应之间的关系。
物理化学分析基本原理

物理化学分析基本原理物理化学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是通过观察样品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质和反应来判断样品成分和性质;定量分析是通过测定样品中其中一种物质的含量来确定样品的组成和性质。
物理化学分析涉及了很多的基本原理,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原理。
1.法拉第定律:法拉第定律描述了电解过程中的电荷传递现象。
它表明,通过电解质溶液的电流与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是成比例的。
根据法拉第定律,通过电解质溶液的电流可以用来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数量,从而实现对溶液中物质的定量测定。
2.布鲁尔-埃特温定律:布鲁尔-埃特温定律描述了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个定律,对于大多数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过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增加。
这个定律在定量分析中经常用于确定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从而实现对样品中成分的定量测定。
3.阿伦尼乌斯方程:阿伦尼乌斯方程描述了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它表明,在给定的温度下,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即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而随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阿伦尼乌斯方程在分析化学中常用于测定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反应机理,从而实现对反应的定量研究。
4.摩尔吸光度定律:摩尔吸光度定律描述了溶液中物质的吸光度与物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它表明,溶液中物质的吸光度是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的。
摩尔吸光度定律在分析化学中常用于定量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从而实现对样品中物质的定量测定。
除了以上介绍的原理外,物理化学分析还包括了其他一些基本原理,如波谱学原理、电化学原理、热力学原理等。
这些原理为物理化学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通过这些原理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样品中物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并推断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过程。
总结起来,物理化学分析利用物理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分析问题。
它涉及了很多的基本原理,如法拉第定律、布鲁尔-埃特温定律、阿伦尼乌斯方程和摩尔吸光度定律等。
...6-1 法拉第电解定律 电解过程中,发生电极反应物质的量与通过电解...

库仑分析法
第9页
e.铜开始析出时电位为: e.铜开始析出时电位为: 铜开始析出时电位为 铜析出的分解电压: 铜析出的分解电压: U分=(1.23+0.47)- 0.345 = 1.35V 1.23+0.47) 此时,银已沉积完全。可见, 此时,银已沉积完全。可见,阴极电位未 达到Cu 的析出电位, 达到Cu2+的析出电位,外加电压也未达到 Cu2+的分解电压,故只要控制外加电压不超过 的分解电压, 1.35(V),或阴极电位不负于0.345(V), 1.35(V),或阴极电位不负于0.345(V),就能 实现二者分离。 实现二者分离。 但实际上, 但实际上,靠控制外加电压来实现分离很 困难,因阳极电位并非恒定。 困难,因阳极电位并非恒定。通常是靠控制阴 极电位的办法来实现分离。 极电位的办法来实现分离。
第13讲
库仑分析法
二 . 控制外加电压的可行性 ; 以电解 0.001mol/L 控制外加电压的可行性; 以电解0 001mol/L 的硫酸盐溶液为例说明: 及1mol/L Cu2+的硫酸盐溶液为例说明: 标准电极电位: Ag+ 800V 标准电极电位:EθAg+/Ag = +0.800V 345V EθCu2+/Cu = +0.345V Cu2 阴极: a. 阴极:Ag+ + e-===Ag E析Ag=E°+0.059/2·lg[Ag+] =E°+0.059/2· =0.800+0.059/2× =0.800+0.059/2×lg0.01 =0.682(V) Cu2+ + 2e-====Cu E析Cu =E°+ 0.059/2·lg[ Cu2+] =E° 0.059/2· =0.345+0.059/2× =0.345+0.059/2×lg1 =0.345(V) Ag+先在阴极上还原析出
物理定律

物理学定律高斯定律: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该闭合曲面所包围的所有电荷量的代数和。
高斯定律(Gauss' law)表明在闭合曲面内的电荷分布与产生的电场之间的关系。
静电场中通过任意闭合曲线(称高斯面)S 的电通量等于该闭合面内全部电荷的代数,与面外的电荷无关。
由于磁力线总是闭合曲线,因此任何一条进入一个闭合曲面的磁力线必定会从曲面内部出来,否则这条磁力线就不会闭合起来了。
如果对于一个闭合曲面,定义向外为正法线的指向,则进入曲面的磁通量为负,出来的磁通量为正,那么就可以得到通过一个闭合曲面的总磁通量为0。
这个规律类似于电场中的高斯定理,因此也称为高斯定理。
与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相比较,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静电场中,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着独立的电荷,所以电场线有起点和终点,只要闭合面内有净余的正(或负)电荷,穿过闭合面的电通量就不等于零,即静电场是有源场;而在磁场中,由于自然界中没有单独的磁极存在,N极和S极是不能分离的,磁感线都是无头无尾的闭合线,所以通过任何闭合面的磁通量必等于零。
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
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四指的指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 极。
右手螺旋定则:1、假设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弯曲的四指就表示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
2、假设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的指向就是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场方向。
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这里起阻碍作用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它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不是阻碍原磁场,也不是阻碍原磁通量。
6第六章 库仑分析法

(2)双指示电极电流法
通常采用两个相同 的电极,并加一个很小的 外加电压(0~200mV),从 指示电流的变化确定终点. 由于外加电压很小,对于 可逆体系,一指示系统有 电流通过,而对于不可逆 体系,则没有电流产生。
3、库仑滴定的特点及应用 特点: 特点:
1.准确度高 准确度高:相对误差约为0.2%,甚至可以达到0.01%以下,能 准确度高 作为标准方法。库仑滴定中的电量容易控制和准确测量。 2.由于滴定剂是通过电解产生的(电极反应产物),产生后立 即与溶液中待测物质反应(边电解边滴定),所以可以使用 不稳定的滴定剂,如,Cl2、Br2、Cu+等。 3. 不需要基准物质 不需要基准物质。 4.方法的灵敏度高 灵敏度高。10-5-10-9 g/mL 灵敏度高 5. 易于实现自动化 易于实现自动化。
例如,在100mL 0.lmol/LHCl中,以银为阳极,汞滴为 阴极,-0.65V(vs.SCE)时电解0.0399mmol/L苦 味酸,利用氢氧库仑计测得电量为65.7C,求出电极反 应电子数n=17.07,证明了苦味酸的还原反应为
OH
NO
2
NO
2
+
34e
+
34H
+
NO
2
H 2N HO
H2N
N H H N
3.二者的关系
U分=(Ea+ωa)–(Ec+ωc)+iR 式中Ea及Ec分别为阳极电位和阴极电位,ωa及ωc为阳极 和阴极的超电位,U分为分解电压,R为电解池线路的内阻, i为通过电解池的电流。
例1. 有Cu2+ 和Ag+ 的混合溶液,[Cu2+]=1mol/L,[Ag+] = 0.01 mol/L,以Pt电极在1 mol/L硝酸介质中进行电解,问①.何者先在 阴极上还原析出?②.其分解电压多大?③.二者能否分离?
法拉第电解定律的发现和当量的确定

法拉第电解定律的发现和当量的确定一、恒定电化作用定律1831年1月,迈克尔·法拉第宣布了电解定律的发现,起初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恒“定电化作用定律”。
随后,他对几种元素的电化当量进行调查研究,最后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电化当量和通常的化学当量是相等的。
这种方法不需要象贝采里乌斯那种纯粹的化学操作步骤,一次又一次地沉淀、过滤、称量。
它为原子量、当量的测定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
遗憾的是贝采里乌斯没有掌握这种方法,如果他能掌握这种方法,即使不代替他的化学方法,至少可以用来检验用化学方法得到的数值。
贝采里乌斯是电化学领域的专家,他对电化学的操作非常熟悉。
受1800年伏打发明的伏打电池的影响,他开始了他的卓越的科学研究生涯。
然而,只有一丝的证据表明贝采里乌斯曾经用法拉第概述的方法确定化学当量,甚至这点证据也是有争论的。
大量的证据证明贝采里乌斯忽视了英国最伟大的科学家的这一发现。
虽然“恒定电化作用定律”直到1834年1月才被法拉第公布,但在电解中,反应的效果依靠通过的电量的观点,在此以前很长时间就已产生了。
1833年1月出版的第三辑的调查中,法拉第总结道:“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当电解发生时,分解的物质的量与电流强度不成正比,而与通过的电量成正比。
”法拉第在区分电量和电流强度上做了很大的努力。
他仔细地,正确地运用词汇去分电量和电流强度的特征以及彼此的影响。
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恰恰是对电量和电流强度的混淆使贝采里乌斯误人了歧途。
法拉第不仅发现了电解定律,他还发现在电化学的命名中有许多混淆的地方。
他提出了电极用“electrode”代替“pole”,而且,在他的朋友的帮助下创造了一系列电化学术语,如阳极、阴极、电解质、电解、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等等。
二、电解定律的验证及当量的确定1.对电解定律的验证及当量的确定法拉第首先检验了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水的分解情况。
他发现只要电量保持不变,改变电极大小、形状、电极间的距离、电流强度以及硫酸溶液的浓度,均不影响电化作用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M.法拉第在总结大量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于1834年所确定的关于电
在电极上析出(或溶解)的物质的质量m同通过电解液的总电量Q(即电流强度I与通电时间t的乘积)成正比,即
m=K Q=K It,
其中比例系数K的值同所析出(或溶解)的物质有关,叫做该物质的电化学当量(简称电化
当通过各电解液的总电量Q相同时,在电极上析出(或溶解)的物质的质量m同各物质的化学当量C(即原子量A与原子价Z之比值)成正比。
电解第二定律也可表述为:物质的电化学当量K同其化学当量C成正比,即
式中比例系数α对所有的物质都有相同的数值,通常把它写成 1/F,F叫做法拉第常数,简称法拉第,其值为9.648455×104库仑/摩尔。
可以把电解第一定律和电解第二定律合用一个公式表示如下
若物质的质量m以克表示时的数值恰等于其化学当量
,则称物质的量为1克当量。
按照法拉第电解定律,在电极上析出(或溶解)一克当量物质所需的电荷量为F。
当物质的量为一摩尔时,组成该物质的原子个数等于阿伏伽德罗常数N o,其值约为6.022×1023每摩尔。
因此,按照法拉第定律,在电极上析出一摩尔物质所需的电量Z F,它等于N o个Z价离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之和。
每一Z价离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等于基本电荷e(电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约为1.602×10-19库仑)的Z倍,由此可见
即基本电荷e等于法拉第常数F与阿伏伽德罗常数N o之比。
法拉第电解定律是电化学中的重要定律,在电化生产中经常用到它。
历史上,法拉第电解定律曾启发物理学家形成电荷具有原子性的概念,这对于导致基本电荷e的发现以及建立物质的电结构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在R.A.密立根测定电子的电荷e以后,曾根据电解定律的结果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