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
首先,试验室建设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基础。

试验室应该按照相关标准
和规范进行建设,确保试验室的布局合理、通风良好、设备齐全、环境整洁。

试验室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确保试验室的建设符合要求。

其次,设备管理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试验室的设备应该定期
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试验室应该建立设备台账,对设备进行编号管理,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再次,人员管理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关键。

试验室应该配备专业的技术
人员,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证书。

试验室应该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此外,数据管理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试验室应该建立健全的
数据管理制度,对试验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归档。

试验室应该建立数据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试验数据应该能够追溯和查证,确保试验成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涉及试验室建设、设备管理、人员管理、数
据管理等方方面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进行管理,才能确保试验室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规范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规范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规范1.1 基本要求1.1.1 工地试验室设立应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和性质,满足实际需要为原则。

工地试验室选址应充分考虑安全、环保及施工管理等因素,应保证周围无高频、高压电源,无工业振源及其它污染。

1.1.2 工地试验室应通过建设单位组织的能力核查并向项目质监机构办理备案后,才能开展工地试验检测工作。

工地试验室未备案前,所有试验在母体试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母体机构)进行或外委。

设立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母体机构必须具备公路工程综合乙级及以上或专项类等级资质。

1.1.3 需设立工地试验室的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招标文件中,应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明确工地试验室的检测能力、人员配置,并在工程量清单载明工地试验室设立和运行的相关费用。

1.1.4 工地试验室设立应由取得《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以下简称《等级证书》)的母体机构设立;也可委托符合条件的试验检测机构设立。

中标单位应按合同约定,在施工准备阶段完成工地试验室建设,母体机构对其设立的工地试验室负责。

1.1.5 设立工地试验室的母体机构,应当在其《等级证书》核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工程现场管理需要及合同文件要求,对工地试验室进行授权。

授权书应加盖母体机构公章及等级专用标识章。

工地试验室在母体机构授权范围内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试验检测服务,不得对外承揽试验检测业务。

1.1.6 工地试验室实行授权负责人责任制。

授权负责人对工地试验室运行管理工作和试验检测活动全面负责。

授权负责人必须是母体机构正式聘用的注册人员,持有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5年以上的试验检测工作经历,所学专业应与所从事的试验检测工作相适应。

1.1.7 监理试验可只包括土工、水泥及水泥混凝土、钢筋原材及焊接、沥青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材料等常规试验项目。

其他试验可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承担,具体形式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在合同中约定。

1.1.8 工地试验室出具的试验检测报告应加盖工地试验室印章,印章包含的基本信息有:“母体机构名称(全称)+建设项目合同段名称(可简称)+工地试验室”。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导性意见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导性意见

为规范我局工地试验室的建设,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10442-2009)、公路等行业及有关省份高速公路工地试验室建设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1.1 为逐步推进集团公司试验检测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及信息化,根据国家、行业对试验室建设的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标准化指导意见以进一步规范工地试验室(简称试验室)的检测及工作环境,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2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各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试验室。

1.3 本指导意见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章试验室规划和建设2.1 试验室应根据相关要求,可选建在项目部或混凝土搅拌站内,中心试验室可单独选址。

试验室选址时要考虑安全、环保及施工要求等因素。

增加试验建设原则,跟管理制度相对应。

2.2 试验室须根据本项目的规模和特点,设置办公室、资料室和操作间。

操作间有力学室、水泥室、混凝土室、混凝土耐久室、集料室、养护室、土工室、化学室、现场仪器室和留样室等,项目根据需求进行增减。

仪器设备摆放要科学,布局要合理。

办公室和各操作间要分隔开。

2.3 操作间建筑面积不得小于15平方米,其中混凝土室和养护室面积不得小于30平方米。

2.4 配置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标识醒目、易取放。

2.5 试验仪器设备安全装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相互不得干扰。

2.6 易燃易爆及有毒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须专人专柜保管。

化学废弃物应集中处理。

2.7 大功率用电设备应一机一闸一漏且接地。

电源位置均为距离地面 1.5m 处。

2.8 各种安全、环保标识齐全并悬挂在醒目位置。

2.9 工地试验室授权时,母体试验室须对工地试验室的详细布置图进行审核。

第三章试验室及操作间3.1 铁路项目中心试验室及公路项目试验室3.1.1铁路项目中心试验室平面布置图见图3.1。

公路项目试验室平面布置图见图3.2。

3.1.2集料室、耐久性室、化学室、土工室、现场仪器室、水泥室、样品室和资料室面积不宜小于23平方米。

中铁四局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中铁四局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3.经济适用原则
试验室建设应务求实效,不盲目过分加大投入、片面追求表面效应。
4.安全及环水保
试验室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用电应做到安全可靠,大功率用电设备应一机一闸一漏且接地;易燃易爆及有毒化学品应独立存放且专人保管;化学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处理。各种安全、环水保应醒目标识。
第六条 铁路项目中心试验室和公路项目试验室应配备试验检测用专车。对于其他试验室,项目部应确保检测用车的及时性。
4.对于寒冷地区,试验室须采取集中供暖确保室内温度满足规范和工作要求,走廊应进行封闭。
5.试验室宜按“独门独院”设计,条件不满足时也可“一”字排开或其他形式。
第八条 梁板厂试验室参照铁路中心试验室进行增减处理。
第九条 铁路项目试验分室和其他项目试验室
1.铁路项目试验分室和其他项目试验室平面布置图见图3.3。
2.集料室、土工室、水泥室、力学室、混凝土室和样品室面积不宜小于20平方米。标准养护室不宜小于40平方米(容量必须经过核算)。
3.集料室、混凝土室、标准养护室和力学室须按图3.3连续布置,其余功能室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4.对于寒冷地区,试验室须采取集中供暖确保室内温度满足规范和工作要求,走廊应进行封闭。
5.试验室可根据驻地情况“一”字或“L”型排开。
图3.3 铁路项目试验分室和其他项目试验室平面布置图
图3.1铁路项目中心试验室平面布置图
注:本图是以3.6*6.06m的活动板房标准块来设计的,如租赁房屋或活动板房标准块尺寸不一可参照本图执行。(下同)
图3.2 公路项目试验室平面布置图
注:对混凝土有耐久性要求的可参照图3.1.
图4.1 胶材室主要仪器设备平面布置图
7 示例图样
图4.2 胶材室示例图样

工地试验室工作指导意见

工地试验室工作指导意见

工地试验室工作指导意见一、试验室建设及日常内务管理1、工地试验室的建立工地试验室应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应得到公司中心试验室的授权,并取得当地交通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交通建设工地试验室合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2、试验检测环境试验检测环境应符合试验检测工作的要求。

一个合格的试验检测环境是做好试验检测工作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在试验室的建设阶段还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都应把试验检测环境放在极其重要的的位置。

(1)选择试验检测用房时应考虑交通、通风、采光、供电、供水、排水、房间高度、门及走道宽度、防噪声和振动措施、各室的平面布置、消防安全设施和房屋结构、建筑面积等:(2)应保持各室卫生清洁;(3)弃料、废料、及时清理,不污染周围环境;(4)力学室、水泥室、水泥混凝土室、水泥养护箱、水泥混凝土养护室、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养护室等有温湿度要求的场所应保持温湿度调节设备的完好并及时做好温湿度记录。

3、仪器设备的管理(1)购置首先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性质,确定工地试验室所要进行试验检测的项目和参数,并据此作出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使之满足种类、数量、规格型号和精度的要求。

(2)验收仪器设备购入后,由仪器设备管理员验收,在《仪器设备档案》本的仪器启用验收记录中填写验收记录。

验收内容包括:①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检查主机、附件与合同及装箱单是否一致,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②根据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程、使用说明书等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

(3)安装、调试仪器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平面布置的合理性,还要考虑到防震防噪和防污染方面的要求,根据需要浇筑混凝土基础、安装排风设备等。

调试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仪器设备经过长途运输,有可能引起部件的松动,进而产生指标的偏移,因而有必要由仪器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对仪器重新进行调试,使之恢复正常状态。

(4)检定/校准仪器设备在安装、调试完成以后,必须经过检定/校准合格才能投入正常使用。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导书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导书

标准化工地试验室建设指导书为规范我项目工地试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12号)、按照省交通运输厅“打造新作风、建设新交通、树立新形象”的指示精神,为了充分展示国道黑大公路宝泉至拜泉明水界段改扩建工程参建队伍的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实现工程管理创一流的目标,指挥部结合本工程项目特点,对工地试验室建设提出要求,特制定本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国道黑大公路宝泉至拜泉明水界段改扩建工程;解释权归国道黑大公路宝泉至拜泉明水界段改建工程建设指挥部。

一、指导思想试验室是工程项目部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试验检测工作是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手段,客观准确的试验检测数据是反映工程项目实体质量和指导现场施工的重要依据。

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数据是工程实体质量最基础的数据,其真实性、准确性极其重要。

建设标准化工地试验室,促进工地试验室规范化管理,将有效提高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二、人员配备试验室必须完善组织机构,设立试验负责人岗位,试验检测员岗位,机构框图必须上墙,规格为高120cm×长150cm。

三、试验场所布局(一)试验室应根据相关要求,选建在项目部或拌和场内。

试验室选址时要考虑安全、环保及施工要求等因素。

中心试验室使用面积245 m2以上(包括养生室40m2),工地试验室使用面积180m2以上(包括养生室30m2)。

(二)试验室要根据本项目的规模和特点,设置办公室和各功能室。

办公室不少于1间,功能室分为土工集料留样综合试验室、养护室、水泥室、水泥混凝土室、力学室、沥青室等,办公室和各功能室要分隔开,布局要合理,仪器设备摆放要科学。

(三)“合同段试验室”采用铜制牌匾、黑体字,规格为高40 cm×长60cm,牌匾挂在办公室前醒目处,牌底线离地高度为160 cm。

X X 试验室四、办公室布置(一)职责、机构框图等采用蓝底白字,宽60cm×高90cm的标牌,挂贴离地(底线)150 cm的墙体上。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

6. 标准养护室配置要求。 (1)标准养护室必须密闭、保温、隔热。室内屋顶及四周墙面要进行防潮和保 温处理。 (2)标准养护室配置全自动温湿设备,电源开关及温湿自控操作柜应在室外隔 间安装,在温湿度控制操作柜旁的墙体上悬挂“混凝土试件养护入/出库记录 台账(附表6)”、“标准养护室温湿度环境条件记录表(附表7)”。 (3)标准养护室室内四个角和中央处挂置温湿计。 (4)室内必须设置试件养护架和蒸汽(或自动喷淋)养生设备。 (5)试件养护架要有一定的刚度,并统一编号。养护架顶宜用防水材料等遮住, 避免自动喷淋水直接喷淋试件表面。 (6)室内地面应设置横坡、环形水槽,便于排水(参见附图8)。 (7)有环境要求的功能试验室应配备空调、暖气、加湿器等设施。室内明显位 置悬挂“××室环境条件记录表(参见附表7)。 (8)化学药品要存放在专用橱(柜)内,须根据化学性质分类存放,易燃、易 爆、剧毒、强腐蚀品应设专区存放,做到双人双锁双控管理,并建立化学药 品出入库台账(附表8)。 化学药品及其溶液都要粘贴信息完善的标签。标准溶液标签上要注明名称、 浓度、配制日期、基体、标定人和复标人有效期等;普通溶液和试剂标签上 要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无标签及过期药品,不能擅自乱扔、 乱倒,必须经化学处理无害后方可处置(参见附图9)。 (9)进行沥青、化学等有毒或有腐蚀性的试验时,试验检测人员应穿戴防护用 品,并应加强安全防护。沥青室、沥青混凝土室、化学室应安装强制排风通 风装置。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广泰公司
工地试验检测数据,是工程质量管控和评 判的重要依据,是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规范工地试验 室检测活动,根据试验标准、规范和规程 要求,结展观,全面推进工地试验室标准 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建设,规范试验检测工作行为,不断 提高试验检测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增强工程建设指导 作用,进一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二、机构设置 (一)在一个标段原则上只设置一个工地试验室。 (二)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质量管控需要或合同约定,自行 或委托具有相应试验检测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在工程现场 设立工地试验室。 (三)项目建设单位依法通过招标选择具有相应试验检测 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工程现场设立工地试验室。 (四)工地试验室不得承担本合同外委托的试验检测任务。

鄂西高速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定稿)模板

鄂西高速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定稿)模板

目录1总则..................................................................................................................... - 2 -1.1 目的及意义.............................................................................................. - 2 -1.2 编制依据.................................................................................................. - 2 -1.3 适用范围.................................................................................................. - 2 -1.4 总体要求.................................................................................................. - 2 -2 组织机构............................................................................................................. -3 -3 环境建设............................................................................................................. - 3 -3.1驻地建设..................................................................................................... - 3 -3.2 硬件环境及试验室布局............................................................................ - 5 -4 人员配备........................................................................................................... - 13 -5.1 一般要求................................................................................................ - 13 -4.2 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人员配备............................................................ - 14 -4.3 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人员配备............................................................ - 14 -5 设备配置........................................................................................................... - 15 -5.1 设备配置要求........................................................................................ - 15 -5.2 仪器设备安装规定................................................................................ - 15 -6 内部管理........................................................................................................... - 17 -6.1 体系管理................................................................................................ - 17 -6.2 人员管理................................................................................................ - 17 -6.3 仪器设备管理........................................................................................ - 18 -6.4 试验室环境的管理.................................................................................. - 19 -6.5 检测工作的管理...................................................................................... - 19 - 附录一:工地试验室授权书................................................................................... - 2 -1总则1.1 目的及意义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与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的通知》(厅质监字〔2012〕200号),进一步推进本项目工地试验检测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有效提升试验室管理水平和试验检测工作质量,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实现工地试验室硬件环境标准化、内部管理规范化、检测工作信息化,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高速公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工地试验检测数据,是工程质量管控和评判的重要依据,是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规范高速公路工地试验室检测活动,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通知》(交公路发[2011]70号)、《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12号)、《关于印发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的通知》(厅质监字〔2012〕200 号)和《公路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JT/T828-2012)等标准、规范和规程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工地试验室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建设,规范试验检测工作行为,不断提高试验检测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增强工程建设指导作用,进一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二、机构设置(一)参建单位在一个标段原则上只设置一个工地试验室。

(二)施工、监理单位根据工程质量管控需要或合同约定,自行或委托具有相应试验检测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在工程现场设立工地试验室。

(三)项目建设单位依法通过招标选择具有相应试验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工程现场设立工地试验室。

(四)施工、监理、第三方试验检测等单位的工地试验室应各自独立。

(五)工地试验室不得承担本合同外委托的试验检测任务。

三、工地试验室建设与管理(一)驻地建设。

1. 工地试验室选址要考虑安全、环保、交通便利及方便工程质量管理等因素,尽可能远离高噪声、强振动、强电磁等不利环境,一般宜选建在项目部或拌和场内,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

工地试验室距离试验检测机构较近时可考虑将工地试验室设置在试验检测机构内(需经建设单位批准),但是必须有独立的人员和质量保证体系,满足本指导意见要求的内容和标准。

2. 工地试验室用房屋必须坚固、安全、耐用,能够防火、防水。

3. 工地试验室工作场所分办公区和试验检测区,试验室功能分区合理、相互独立、动静分离、保证试验互不干扰。

一般根据试验检测功能应设置办公室、力学室、水泥室、水泥混凝土室、集料室、无机结合料室、土工室、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室、天平室、标准养生室、外检室、样品室(含留样区)等。

有条件的宜单独设立资料室。

4. 工地试验室总建筑面积不宜小于290m2(各室的建设标准详见附表1)。

宜根据工程实际适当调整总建筑面积与标养室面积。

若工地试验室设置距拌和站区较远时,要在拌和站附近单独设置经确认合格的力学室和标准养护室,总面积应不小于50m2。

5. 工地试验室室内地面要用水泥混凝土(或砂浆、瓷砖等)硬化。

电线应统一用线槽或暗埋敷设,每台用电仪器设备应单独配置空气开关。

6. 工地试验室必须配备专用的发电机组备用电源。

7. 应配备必要的信息化硬件,使用试验专用软件。

8. 工地试验室各功能室应进行标识。

应统一采用不锈钢板(或塑钢)制作,黄底(或白底)红字,尺寸为:30cmx10cm;统一在门口右上角安装。

(二)人员配备。

1. 工地试验室实行授权负责人(即工地试验室主任)负责制。

授权负责人对工地试验室运行管理工作和试验检测活动全面负责。

2. 工地试验室管理岗位应设主任、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

主任、技术负责人必须是试验检测机构委派的正式聘用人员;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不可由一人兼任。

3. 工地试验室持证人数不得少于4人。

可根据工程质量管控需要配备必要的辅助试验检测人员。

要明确每一位试验检测人员的岗位职责。

4. 工地试验室所有从事试验检测工作的人员不得随意更换。

应定期组织试验室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新规范、新规程等宣贯等活动,并形成培训记录。

(三)管理制度。

工地试验室应在试验检测机构授权下执行其有关管理制度,同时应建立适合自身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管理图表,确保具有可操作性,保证工地试验室的正常运转。

1. 工地试验室备案通知书、管理图表和关键岗位职责等要上墙。

上墙的主要文件有:(1)工地试验室备案通知书。

(2)组织机构框图(参见附图1)、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流程图(参见附图2)。

(3)晴雨表和人员考勤表。

4)工地试验室职责。

5)工地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

2. 除以上上墙的内容还应包括以下管理制度等内容:(1)工地试验室安全和环境管理制度。

(2)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3)工地试验检测原始记录的试验、复核及试验检测报告的审核、签发制度。

(4)资料档案保管制度。

(5)抽样样品管理制度。

(6)事故应急预案。

(7)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8)外委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3. 上墙文件、图表等标牌规格:一般采用蓝底白字、尺寸为90cm×60cm;组织机构框图、晴雨表、考勤表尺寸为120cm×100cm。

图表标牌底边距离地面高度约为150cm。

(四)仪器设备。

1. 工地试验室申报的试验检测项目应与承担的试验检测任务及工程实际情况相匹配,配备的相关仪器设备应以能满足工程试验检测需要为原则。

2. 工地试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台帐和档案(档案内容按附表2整理)。

仪器设备应当溯源至国家基准,属于Ⅰ类设备的(设备类别划分参考执行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关于印发《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指导手册》[2013]5号中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应送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属于Ⅱ类专用设备的需进行校准或比对,属于Ⅲ类设备的应当定期进行功能核查。

确保设备使用可靠。

3. 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均实行标识管理,采用“三色标识”(绿色为合格、黄色为准用、红色为停用标识)表明其状态,并将“三色标识”张贴在仪器设备醒目处。

(标识样式见附图3):4. 工地试验室所有仪器设备均应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卡(尺寸为6cm×4cm,样式见附表3),并张贴在仪器设备右上方。

5.属于Ⅰ、Ⅱ类的仪器设备应建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附表4),及时填写该设备每次试验检测的相关状态等信息。

6. 室外用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应单独存放在外检室,并应建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和“仪器设备出入库台帐”(附表5)。

(五)试验环境。

1. 办公区设置。

主要用于试验检测人员办公、整理归档存放试验检测资料。

应做到室内洁净、电源布置使用方便,试验检测数据及时存储。

文件柜数量应满足存放要求并应做到防虫、防潮、防盗。

办公桌椅配备数量应满足试验检测人员工作使用需要。

2. 试验检测区设置。

试验检测区与办公区应分开,不能混用。

试验检测区各室设置原则:一个试验检测项目需要使用多个功能室的,功能室之间距离不宜太远;区域间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如振动、高低温等因素),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或设备分区布局。

(1)“工地试验室”标牌采用铜制牌匾(工地试验室名称应为:项目名称+合同号+工地试验室),规格为高40 cm×60cm,牌匾挂在办公室前醒目处,牌底线离地面高度为160cm。

(2)各功能室应设负责人。

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设施应有效控制并正确标识(配电箱、化学危险药品等,参见附图4)。

3. 操作台的高度宽度应控制在70cm~80cm之间,台面宽度为60cm~70cm之间,台面宜采用光洁、耐磨、耐腐蚀的材料。

台面仪器摆放合理、有序(参见附图5)。

4. 仪器使用及维护记录用竖放硬面夹悬挂在相应的仪器后面墙上,底边离地约150cm(参见附图6)。

5. 压力机、万能试验机等力学仪器应固定在高度不低于20cm的混凝土底座上(参见附图7),并应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采集的试验检测数据必须能够上传至“河北省公路工程质量跟踪管理系统”。

6. 标准养护室配置要求。

(1)标准养护室必须密闭、保温、隔热。

室内屋顶及四周墙面要进行防潮和保温处理。

(2)标准养护室配置全自动温湿设备,电源开关及温湿自控操作柜应在室外隔间安装,在温湿度控制操作柜旁的墙体上悬挂“混凝土试件养护入/出库记录台账(附表6)”、“标准养护室温湿度环境条件记录表(附表7)”。

(3)标准养护室室内四个角和中央处挂置温度计。

(4)室内必须设置试件养护架和蒸汽(或自动喷淋)养生设备。

(5)试件养护架要有一定的刚度,并统一编号。

养护架顶宜用防水材料等遮住,避免自动喷淋水直接喷淋试件表面。

(6)室内地面应设置横坡、环形水槽,便于排水(参见附图8)。

(7)有环境要求的功能试验室应配备空调、暖气、加湿器等设施。

室内明显位置悬挂“××室环境条件记录表(参见附表7)。

(8)化学药品要存放在专用橱(柜)内,须根据化学性质分类存放,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品应设专区存放,做到双人双锁双控管理,并建立化学药品出入库台账(附表8)。

化学药品及其溶液都要粘贴信息完善的标签。

标准溶液标签上要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基体、标定人和复标人有效期等;普通溶液和试剂标签上要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无标签及过期药品,不能擅自乱扔、乱倒,必须经化学处理无害后方可处置(参见附图9)。

(9)进行沥青、化学等有毒或有腐蚀性的试验时,试验检测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并应加强安全防护。

沥青室、沥青混凝土室、化学室应安装强制排风通风装置。

(10)样品室应分区管理,应设“待检区”和“留样区”,并用规格为20cm×30cm、红底白字的标牌标识在柜架的醒目位置。

样品室应有样品出入库台账、留样处置台账(附表9)。

所有样品均应用规格为6cm×4cm、白底黑字的样品标签标识(附图10)。

桶装和瓶装样品直接正面粘贴,袋装样品直接粘贴在相同尺寸的硬板上,然后用细铁丝绑扎于袋口处。

工地试验室应对施工使用且抽样试验的水泥、沥青、外加剂材料进行留样管理,其中水泥留样时间90天,其余材料45天。

留样样品在规定留样时间到期后应按环境管理要求进行处置,并应在样品出入库台帐中进行处置记录。

(11)工地试验室应采用独立的专用线路集中配电。

各功能试验室里的电源插头安放位置应高出地面100cm以上,每台大型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12)试验室要配备消防设备,且数量不低于以下要求:灭火器2个,灭火沙1立方米,铁锹2把,铁桶2只(参见图11)。

(13)试验检测人员须统一着装并挂牌上岗。

胸卡格式详见附图12。

(六)档案资料。

1. 应建立规范的管理台帐和技术台帐。

(1)管理台帐包括人员台帐、试验检测设备台账、标准规范台帐等。

(2)技术台帐包括原材料进场台帐(施工单位的工地试验室)、样品台帐、试验检测报告台帐、不合格材料台帐、外委试验台帐等。

2. 建立“一人一档”的人员档案,内容包括个人简历、身份证、毕业证、职称证、试验检测资格证、劳动合同、聘用证明、任职文件、培训证明等资料的清晰复印件,复印件加盖试验检测机构公章。

3. 建立使用的标准规范台帐,包括标准规范发行日期,发行单位和批准人。

4. 试验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应当符合《公路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JT/T828-2012)要求,并满足以下要求:(1)试验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编号用年份+标识编码+流水号的形式分类编号,其具体标识编码详见附表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