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常见儿童发热伴皮疹疾病的典型皮疹特点
10种儿童发热伴皮疹疾病鉴别要点

10种儿童发热伴皮疹疾病鉴别要点儿童发热伴皮疹疾病是指儿童在发热的同时出现皮疹的一类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由病毒引起,但也有一些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
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和临床表现,可以将儿童发热伴皮疹疾病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发热伴皮疹疾病的鉴别要点:1.麻疹-儿童发热,体温通常在39°C以上-皮疹先从头部开始,然后扩散到全身,包括面部、颈部和四肢-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大小不一,可结节化-伴有咳嗽、流涕、结膜炎等症状2.水痘-发热是水痘的早期症状之一-皮疹呈现为小水疱,多分布于头部和躯干,扩散到四肢-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的表面,随后结痂-伴有瘙痒、乏力等症状3.暗疮热(猩红热)-高热是猩红热的典型特征,体温可达40°C以上-皮疹通常在颊部开始,然后扩散到颈部、躯干和四肢,但不会出现在手掌和脚底-皮疹为鲜红色丘疹,有时会出现“桃红色翘翘”-伴有咽痛、红舌、咽部淋巴滤泡增生等症状4.溃疡性口腔炎-儿童发热,体温可达39°C以上-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的小溃疡,通常伴有疼痛-口腔溃疡可伴随咽痛、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5.滴状状红斑(五性病)-儿童发热,体温可达39°C以上-皮疹呈现为红色斑丘疹,大小不一-皮疹常先在手部和足部出现,然后扩散到全身-伴有咽痛、结膜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感染)-儿童发热,通常伴有厌食、乏力等症状-皮疹不是主要特征,但可在一些患者中出现-可能伴有咽痛、咳嗽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7.第五病(红斑狼疮)-儿童发热,体温多不超过38.5°C-皮疹从面颊开始,形成“矮冲浪”状,逐渐扩散到躯干和四肢-皮疹为亮红色,有时伴有轻微的瘙痒-伴有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8.风疹-儿童发热,体温多不超过38.5°C-皮疹从面颊开始,然后扩散到躯干和四肢-皮疹为淡红色,通常不瘙痒,持续1-3天后消退-伴有头痛、咳嗽、喉痛等症状9.手足口病-儿童发热,体温可达39°C以上-口腔黏膜和皮肤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可伴有疼痛-可能伴有咳嗽、喉痛、腹泻等症状10.猴子疟(登革热)-儿童发热,体温可达39°C以上-皮疹不是主要特征,但可在一些患者中出现-可能伴有头痛、眼痛、肌肉痛等症状-有时可以出现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严重症状。
小儿常见皮疹及其识别方法

小儿常见皮疹及其识别方法引言:小儿时期,皮肤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其中皮疹是最常见的。
了解常见的小儿皮疹类型以及其特征,对于家长和医生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儿皮疹类型,并提供一些识别方法,以帮助家长和医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一、湿疹/特应性皮炎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皮疹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红肿、瘙痒,甚至有水疱出现。
在婴儿脸部、颈部、手臂等部位最为常见。
识别湿疹的方法包括注意观察皮肤的症状,询问患儿是否有瘙痒感,以及排除其他皮肤问题。
二、荨麻疹荨麻疹常见于幼儿,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红肿、瘙痒的斑块或荨麻疹样丘疹,可呈现点状、片状或大片状。
常见的引发因素包括过敏、感染和环境刺激等。
识别荨麻疹的方法是注意观察皮肤上的症状,了解患儿是否存在过敏史,并进行相关的过敏测试。
三、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疹。
它的特征是全身起红疹,疹子逐渐演变为水疱,进而结痂。
水痘常见于儿童,通常与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一起出现。
识别水痘的方法是观察患儿是否有发热及相应的皮疹,以及是否有接触到患水痘的病人。
四、湿疹型皮肤病湿疹型皮肤病包括多种类型,例如接触性皮炎、牛乳疹等。
这些皮疹的特征是皮肤发红、瘙痒,可出现水疱或糜烂。
识别湿疹型皮肤病的方法包括观察皮疹的特点和患儿的生活环境,以及了解患儿是否接触到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
五、风疹风疹是一种病毒性皮疹,通常伴随着发热、喉咙痛和淋巴结肿胀等症状。
皮疹一开始出现在面部,然后蔓延至全身。
风疹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接触患者可能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识别风疹的方法是观察全身皮疹的发展过程,并了解患儿是否接触到可能传染病毒的人群。
六、白癜风白癜风是一种色素失调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白色斑块。
这些斑块可能会逐渐扩散。
白癜风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识别白癜风的方法包括观察患儿皮肤上是否有白色斑块,以及了解患儿是否有家族史。
结论:小儿常见的皮疹类型有很多,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小儿常见发热出疹性疾病

.
47
风疹 (rubella)
+ 概要:风疹病毒经飞沫转播的、或 经胎盘转播的传染病。其临床特征: 全身症状轻,持续3日的斑丘疹、 枕后、耳后和颈后淋巴结肿大及压 痛。妊娠早期的风疹可引起先天性 风疹。
.
48
临床表现--后天性风疹
+ 潜伏期:14-21天 + 前驱期:短(<1-2天),
.
8
临床表现
+ 出疹期:
热退疹出 斑疹或斑丘疹,压之褪色初起于躯干,很快
波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 消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不典型者:发热无皮疹或仅有皮疹 + 并发症:热性惊厥,偶见脑炎/脑膜脑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9
幼 儿 急 疹 皮 疹
.
10
诊断
+ 年龄: <3yrs(6-18 m) + 高热:3-5 days + 一般情况良好 + 热退疹出 + 颈.枕.耳后淋巴结肿大压痛。 + 周围血WBC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较高。
临床表现--其他类型麻疹(一)
+ 轻型:有部分免疫力者 前驱期短、轻,无麻疹黏膜斑; 皮疹稀疏;无脱屑及色素沉着;无并发症
+ 重型:病毒毒力过强或病人体弱者 中毒症状重,持续高热 神经系统症状;心功能不全或循环衰竭 皮疹:密集融合成片或疹出不透或出而 骤退或呈出血性皮疹伴消化道出血
.
41
临床表现--其他类型麻疹(二)
颊粘膜相对于下磨牙处
.
30
.
31
临床表现--典型麻疹(二)
+ 出疹期: 3-5天 顺序:耳后发际-额面-手脚心(自上而下) 时间:3天出齐 疹形:1-4mm、玫瑰色斑丘疹,高出皮面,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皮疹图谱和治疗

完整ppt
3
麻疹(measles)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以上呼吸 道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典型皮疹为其特 点。 经呼吸道传播,好发在6个月到5岁的小儿,未患过麻疹和未接种麻疹 疫苗者均为易感者。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为稀疏 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出疹顺序也有特点:始见于耳后、 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 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皮疹+口腔有白色黏膜斑就可诊断;
完整ppt
13
完整ppt
14
在出疹期初期还可以看到草莓舌,之后2-3天变成杨梅舌 (白草梅舌和红草莓舌)。舌头变化也是猩红热的典型特 点。
完整ppt
15
猩红热草莓舌及脱皮
猩红热和麻疹一样,从耳后开始 起疹(麻疹是耳后一麻,猩红热 是耳后一热),3-5天开始蜕皮、 消失。
完整ppt
16
完整ppt
完整ppt
20
五、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肠道病毒柯萨奇,手足口臀可累及;
目前尚无特效法,对症治疗防并发。
四不现象是典型,肢体抖动危重症。
完整ppt
21
完整ppt
22
完整ppt
23
完整ppt
24
完整ppt
25
六、水痘
一日发热斑丘出,然后晶莹如白露; 或痒或痛不尽同,四世同堂是此痘。 遇到此病莫要怕,隔离护理及早处; 抗组胺加抗病毒,预后良好无色素。
最新儿童常见皮疹

荨麻疹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似,但却非 同一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 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烧、 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 疹状荨麻疹等。
Urticaria Transient, well-circumscribed, erythematous, annular papules characteristic of
urticaria on the trunk of a child. 荨麻疹患儿躯干部可见以暂时、局限性,环状红色斑丘疹特征的皮疹。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1999.) 光敏性荨麻疹:受太阳照射背部15分钟后出现荨麻疹病变。
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 Faint erythematous, urticarial plaques on the torso of a child.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躯干部可见淡红色荨麻疹斑块
儿童常见皮疹及药物疹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麻疹(Measles)
以初热期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2~3天后口腔颊 黏膜粗糙,有细小白点(麻疹黏膜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麻疹(Measles)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 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 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 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 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 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 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 形。
发热与皮疹的常见病

热型
1.稽留热(contimledfever)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 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 寒高热期。 2.弛张热(remittent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 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 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 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 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recurrentfever’)体温急剧上升至39°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 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 霍奇金(Hodgkin)病等。 6.不规则热(irregularfever)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 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 继续
伤寒
伤寒
病因: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症状特点:发热第六天出疹,玫瑰疹,数量 少,见于胸腹部,数天即消退,无脱屑,无 色素沉着。
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感染
病因:由埃可病毒或柯萨奇病毒引起。 症状特点: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与发热天 数无相应关系,皮疹呈散在斑疹或斑丘疹, 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 癜样或水泡样皮疹。 特别警示:常伴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 腹泻,全身颈枕后淋巴结肿大。
小儿发热伴皮疹 这 13 种疾病需掌握!

小儿发热伴皮疹这 13 种疾病需掌握!众多儿科疾病均可能出现发热伴全身或局部皮疹。
这些发热出疹性疾病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者包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后者包括炎症性/免疫性疾病等。
本文重点讨论一组常见或重要的小儿发热出疹性疾病临床特征。
常见小儿发热出疹性疾病分类细菌性1.猩红热猩红热是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大多数发生于1-10岁儿童。
猩红热躯干皮疹皮疹特点:鲜红色斑丘疹,密集而均匀,压之退色,偶呈「鸡皮样」丘疹。
在皮肤皱褶处呈紫红色线状条纹,称「帕氏线」。
面颊充血,口鼻周围相比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
其他特点:发热;多数伴有扁桃体炎或咽炎;草莓舌(舌乳头鲜红色,后舌部呈牛肉红);白细胞计数升高;分泌物培养可有溶血性链球菌生长;疹退1周后片状脱屑。
2.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严重的急性泛发性剥脱性脓疱病,致病因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进入血循环的表皮剥脱毒素,大多数发生于婴儿。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颈部皮疹皮疹特点:初为口周或眼周红斑,随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和四肢近端,甚至泛发全身。
红斑逐渐出现松弛样水疱、大疱,尼氏征阳性。
皮肤大面积剥脱后可有潮红糜烂面,似烫伤样,口周可有放射状裂纹,手足皮肤可呈手套或袜套样剥脱,伴明显疼痛。
预后可有糠状脱屑,不留瘢痕。
其他特点:发病急骤;皮疹前有1-2天发热;细菌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毒性1.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HHV)6、7型感染所致的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大多数发生于6月-3岁儿童。
幼儿急疹后腰部皮疹皮疹特点:热退9~12小时出现皮疹(热退疹出),呈玫瑰色/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疹间有正常皮肤。
几小时后皮疹开始消退,1~2天内消退,消退后无色素沉着或脱屑。
其他特点:体温高达39℃~41℃,持续3~5天;可有软腭红色丘疹(N agayama点)、局限性眼睑水肿。
2.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即HHV-3)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小儿常见发热伴皮疹性疾病的诊疗(1)

发热 头痛 乏力 咽痛 咳嗽 恶心 食欲减退
出疹顺序:躯干、头部、颜面、四肢 斑疹、丘疹、疱疹 疱疹:单房性,有红晕,壁薄、透明,继而浑浊。 1-2天疱疹干枯结痂,1周脱痂愈合。 “四世同堂”典型皮疹
麻疹:由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风疹的临床症状较轻,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后 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皮疹一般三天即退,故又称“三 日麻疹”,且退后不留色素沉着。
由于全身症状一般较轻,病程短,往往认为本病无 关紧要,但是近年风疹爆发中重症病例屡有报道。 如果孕妇感染,将严重损害胎儿。
风疹并发症
1、脑炎:少见,主要见于小儿,一般发生于出疹 后1-7天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 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手足口病只是一种轻度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 的儿童多见的出疹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全身症状轻 微,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最后结 痂。
病史:发病年龄2岁以内 体征:骤起高热,热退疹出 血象:白细胞下降,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手足口病现状
全国至今已有5万多幼儿得了手足口病,并有数名 孩子被手足口病夺去了生命。
手足口病其实像普通感冒一样,是一种由肠道病毒 引起的常见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发热 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 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 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幼儿发病最多。
发病期有点像感冒,急性起病,热,一般为38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常见儿童发热伴皮疹疾病的典型皮疹特点
2
儿童发热时常常伴有皮疹,病因多为感染或过敏性因素,但皮疹表现形式多3
样,故容易造成患儿家属的紧张及困扰,也给临床诊治造成困难。
现介绍一些4
常见儿童发热容易伴发皮疹的疾病其皮疹的主要特点,有助于诊疗鉴别。
5
1. 常见感染性疾病
6
(1) 幼儿急疹
7
皮疹特点:皮疹为细小的斑丘疹,分布较均匀,直径 2~5 mm 不等,疹间可8
见正常皮肤,压之退色。
持续 1~2 天皮疹自行消退,不留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9
鉴别要点:
10
热退疹出是典型特点,热退后 1~2 天内出疹;
11
头面部先发,后蔓延至颈部及躯干部,四肢较少,1天内出齐;
12
部分患儿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13
14
(2) 手足口病
15
皮疹特点:典型为红色小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肿,疱壁较硬,内有少许液16
体,可破溃,除口腔外其余部位疱疹少有痛痒感。
疱疹数目不等,数个至数十17
个。
近年来不典型皮疹逐渐增多,可表现为大疱样皮疹,可伴有明显瘙痒,皮18
疹大,壁薄,易破溃。
消退后无色素沉着。
19
鉴别要点:
20
皮疹早期出现,多分布与手心、足心及口腔黏膜,躯干及臀部、肛21
周亦可出现,离心性分布。
皮疹分布特点具有诊断意义;
22
部分不典型病例为大疱性皮疹,伴有明显痛痒感,薄壁疱疹,较密23
集,可有破溃,与典型病例不符,需要结合季节及病毒检测。
24
25
(3) 麻疹
26
皮疹特点:皮疹形态多为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无痒感,逐渐融合成片,27
色变暗,疹间少有正常皮肤,随病情好转逐渐消退,疹退后可有色素沉着及糠28
麸样脱屑。
29
鉴别要点:
30
患儿出疹时为疾病极期,多为第4天,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31
皮疹出现具有明显顺序性,耳后 - 发际 - 面部 - 颈部 - 躯干 - 32
四肢 - 手掌和足底,出疹迅速,7~10 天消退;
33
皮疹多数较重,触之皮温高。
34
35
(4) 风疹
36
皮疹特点:皮疹形态为浅红色的斑丘疹,分布均匀,面部较多,大小约 2 mm,37
疹间可有正常皮肤。
持续 1~4 天可逐渐消退,不留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38
鉴别要点:
39
发热当天出疹,具有一定顺序性,由面部出现,后颈部、躯干部出40
现,手掌、足部少有皮疹,形态与普通病毒疹难以鉴别;
41
多有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风疹特点,有助于鉴别。
42
43
(5) 水痘
44
皮疹特点:皮疹最初为瘙痒剧烈的红色斑疹,逐渐变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45
疹,24~48 小时疱内液体变浑浊,可出现脐凹现象,逐渐干瘪结痂,亦可破溃。
46
预后不留色素沉着。
47
鉴别要点:
48
皮疹首发于头面部,随后至躯干,逐渐扩展至四肢,末端稀少,呈49
向心性分布;
50
伴有明显痒感;
51
可分批出现新的皮疹,高峰期可见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52
在,「四代同堂」,有助于鉴别。
53
54
(6) 猩红热
55
皮疹特点:为猩红色弥漫细小斑丘疹,密集而均匀,压之退色,松手后恢复56
充血状,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
在皮肤57
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
面部58
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
59
皮疹于 1 周内消退,可有脱屑,严重者可有四肢、手掌及足底片样脱皮。
60
鉴别要点:
61
多有扁桃体炎病史,伴有咽痛,草莓舌;
62
24 小时内出疹,48 小时内达高峰,体温更高,而后皮疹逐渐消退;
6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抗O多增高及咽64
拭子培养可见A组链球菌阳性有助于诊断。
65
66
(7)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
67
皮疹特点:皮疹为红斑样皮疹,逐渐出现松弛样水疱,1~2 天内在口周和眼68
睑四周出现渗出结痂,可见大片痂皮脱落,在口周留有放射状皲裂。
其他部位69
的皮肤大面积剥脱后可有潮红糜烂面,似烫伤样,手足皮肤可呈手套或袜套样70
剥脱,伴有明显疼痛及触痛。
预后可有糠状脱屑。
71
鉴别诊断:
72
发病急骤,皮损严重;
73
初在口周或眼睑四周发生红斑,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和四肢近端,甚74
至泛发全身,皮损处有明显的触痛;
75
细菌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助于鉴别。
76
77
2. 常见非感染性疾病
78
(1) 川崎病
79
皮疹特点:为多行性红斑或弥漫细小斑丘疹,皮疹充血,发红,肛周皮肤发80
红,脱皮。
口唇可有皲裂,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趾红斑,恢复期可有膜状脱皮。
81
痊愈后无色素沉着。
82
鉴别要点:
83
皮疹特异性不强,易与猩红热、麻疹、幼儿急疹等混淆;
84
多在发热期出现,以躯干部为著,要密切注意眼球结膜充血,口唇85
皲裂、草莓舌表现及手足症状、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86
87
88
(2) 药疹
89
皮疹特点: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风团状皮疹,血管性水肿,猩红热样皮90
疹,多行性红斑,过敏性紫癜,固定性药疹等多种形式,重症可有剥脱性皮炎,91
大疱性皮疹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等。
92
鉴别要点:
93
出疹前有明确用药史,注意常见易引发皮疹药物使用情况;
94
多为全身性出疹,有时伴有明显痒感,重者出现皮肤剥脱继发感染,95
需要仔细排除其他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皮疹,密切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96
97
(3) 过敏性紫癜
98
皮疹特点:初期为紫红色斑丘疹,针尖样大小,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不99
伴有痛痒感,逐渐转为暗紫色,最终呈棕褐色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
重者100
可融合成大疱伴出血性坏死,可有痛感。
101
鉴别要点:
102
皮疹反复出现为典型特点,分期分批,甚至间隔数周或数月可再次103
复发;
104
皮疹分布多以四肢及臀部为著,对称分布,伸侧居多,面部及躯干105
部较少;
106
皮疹为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色。
107
108
3. 注意事项
109
(1) 皮疹是儿童疾病的常见症状,表现形式多样,常不典型,诊断时首先明110
确是何种类型的皮疹,考虑可能的出疹性疾病有哪些,具体用药情况及相关伴111
随症状,实验室的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12
(2) 除上述典型疾病外,一些罕见疾病也可导致儿童发热伴出疹,如寄生虫113
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虽相对罕见但需要警惕;
114
(3) 药物性皮疹诊断最为不易,,通常儿童容易引发皮疹的药物分为 4 大类:115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
116
磺胺类药物;
117
抗菌药物,以青霉素类为主;
118
镇静安眠及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等。
119
120
121
122
参考文献:
123
[1]. 王卫平.《儿科学》第 8 版 2013.
124
[2]. 胡亚美,江载芳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 7 版 2002.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