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伤害
手部伤害统计报告范文

手部伤害统计报告范文根据最新的手部伤害统计数据,我们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通过对各种手部伤害类型和原因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一份详细的手部伤害统计报告。
1. 事故伤害类型分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手部伤害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切割伤:刀具、玻璃等尖锐物体刺入手部,引起切割伤;- 砸伤:重物、工具等物品意外掉落砸中手部,导致砸伤;- 撞伤:手部撞击坚硬物体,造成肌肤挫伤或骨折;- 烧伤:接触高温物体或液体,导致手部烧伤;- 化学性伤害:接触化学品、腐蚀液体等,引起手部化学性伤害。
2. 伤害原因分析:统计数据还显示了导致手部伤害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 工作事故:工人在操作机械、切割工具等工作时不慎受伤; - 家庭事故:家庭中无意之中发生切割、砸伤等意外事故;- 运动事故:运动时手部被撞击、扭伤等受伤情况;- 化学品事故:与酸碱、有毒物质等接触造成化学性伤害;- 热物体事故:接触高温物体或流体导致手部烫伤。
3. 受伤人群分析:基于统计数据,我们对受伤人群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工人和技术人员是最容易受到手部伤害的群体,占受伤人数的较大比例;- 儿童和青少年因玩耍或自愿参与的活动中,也容易发生手部伤害;- 家庭主妇或居家老人在家务和家庭活动中,也存在手部伤害的风险。
4. 预防措施提醒:为了减少手部伤害的发生,我们提供以下几个预防措施:- 工作场所: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建立严格的安全规范; - 家庭环境: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和安全,定期检查家中存在的潜在危险;- 运动安全: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时,佩戴适当的保护装备; - 化学品防护:使用化学品时,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热物体安全:避免直接接触高温物体,使用热物体时需谨慎操作。
通过以上手部伤害统计报告,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并引起大家对手部伤害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安全意识培养,才能有效减少手部伤害的发生,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工作中手部容易受到的伤害及其预防范文

工作中手部容易受到的伤害及其预防范文工作中,手部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之一。
由于手部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和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机会较高,因此手部伤害是非常常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作中手部容易受到的伤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切割伤切割伤是工作中最常见的手部伤害之一。
切割伤通常是由于与锋利的工具或物体直接接触而导致的。
这种伤害会导致手部组织的切断或刺破,造成出血、疼痛和感染等问题。
预防措施:1.使用安全刀具:在工作中使用锋利的刀具时,应选择带有刀片保护装置的安全刀具,并确保刀片锐利,以减少手部接触刀片的机会。
2.正确使用刀具:使用刀具时要保持稳定的手部姿势,避免突然用力或施加过大的压力,以免刀具滑动或损伤手部。
3.戴截断手套:对于高风险环境下的工作,如木工、玻璃加工等,应戴截断手套,以降低切割伤的风险。
4.培训与教育:为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培训,教授正确的使用工具和刀具的方法,以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损伤和挤压伤损伤和挤压伤是工作中另一种常见的手部伤害类型。
这些伤害通常发生在需要搬运重物、操作机械或使用高压装置的工作中。
预防措施:1.使用助力设备:在搬运重物时,应使用助力设备,如卷扬机、叉车等,以减少手部受力。
2.正确抓握物体:在搬运重物时,应使用正确的抓握方法,将力量分散到整个手部而不是只集中在手掌的某个区域。
3.戴护手套:对于涉及到机械操作或高压装置的工作,应戴护手套以降低手部受伤的风险。
4.遵守操作规程:遵守正确的操作规程,如不将手指或手放入机器运行部件中,以防止损伤或挤压伤。
三、烧伤和化学灼伤在某些工作环境中,手部可能暴露于高温或化学物质,从而导致烧伤或化学灼伤。
预防措施:1.使用热防护手套:对于需要接触高温物体的工作,应戴热防护手套以保护手部免受烧伤。
2.正确穿戴防护装备:在接触化学物质的工作中,应戴上适当的防护手套和其他防护装备,以防止化学物质对手部的灼伤。
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工作中,应遵守与高温和化学物质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正确处理和存储有害物质,以减少手部受伤的风险。
手部轻伤鉴定标准

手部轻伤鉴定标准手部轻伤是指手部受到一定程度的外力作用,但并未造成严重的损伤,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对于手部轻伤的鉴定,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评估,以便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治疗。
下面将介绍手部轻伤的鉴定标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外伤部位。
手部轻伤的外伤部位一般为手指、手掌、手背等位置,通常是由于碰撞、摔倒、割伤等原因所致。
在鉴定手部轻伤时,需要仔细观察外伤部位的情况,包括是否有明显的瘀伤、擦伤、肿胀等症状,以及有无出血、破皮等情况。
二、外伤程度。
手部轻伤的外伤程度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和休息来缓解症状。
在鉴定外伤程度时,可以通过观察症状的轻重和持续时间来判断,比如疼痛程度、活动受限程度等。
三、功能影响。
手部轻伤的功能影响主要指受伤部位的活动功能是否受到限制,比如握力减弱、灵活度下降等情况。
在鉴定功能影响时,可以通过简单的功能测试来判断,比如握力测试、手指灵活度测试等。
四、治疗和康复。
针对手部轻伤的治疗和康复,一般可以采取局部冷敷、包扎、止痛等方法进行处理。
在鉴定治疗和康复情况时,需要观察症状的缓解情况和康复进程,比如肿胀是否减轻、疼痛是否缓解、活动功能是否逐渐恢复等。
五、预防措施。
对于手部轻伤,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注意避免碰撞、摔倒等意外伤害,同时也要注意手部的保暖和护理,避免受凉和受伤。
总结:手部轻伤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外伤部位、外伤程度、功能影响、治疗和康复以及预防措施。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观察和评估,可以准确判断手部轻伤的情况,从而采取正确的处理和预防措施。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手部健康,避免受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常见手部伤害发生的原因

常见手部伤害发生的原因手部伤害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伤害形式,它可能导致手指骨折、手腕扭伤、切割伤、烧伤等各种不同的损伤。
以下是一些常见手部伤害的原因。
1. 对手部的直接外力:这是导致手部伤害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比如,当人们在进行户外运动或参加体育比赛时,可能会因为突然的碰撞、摔倒或撞击而导致手部受伤。
此外,意外摔倒或撞击硬物,也很容易对手部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2. 割伤:割伤是指舌压间质部分受机械牵张作用容易破裂的薄弱点,一般发生在手指和手掌部位。
割伤可能是由于使用锋利的物体,如刀片、剪刀、碎玻璃等时不小心划到手部,导致皮肤和组织受损。
3. 高温或化学物质烧伤:手部受到高温或化学物质的灼伤也会导致严重的手部伤害。
煮水时不小心溅到手上,接触到腐蚀剂、酸碱物质等也都可能造成手部烧伤。
4. 撞击损伤:手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突然的、大的撞击力,如运动中向球类或硬物射击、打击时没有正确的护具保护手部,也容易导致手部损伤。
5. 错误使用工具:错误使用工具,如电动锯、钻、电钳等,可能导致手部受伤。
因为这些工具的使用需要特殊的技巧和做法,如果不小心操作,很容易伤害到手部。
6. 运动损伤:举重、篮球、排球等一些需要频繁使用手部的运动,如果运动时姿势不正确或者筋肉和韧带没有充分准备也容易导致手部受伤。
7. 手部疲劳过度:长时间连续使用手部、重复使用手部肌肉和关节也容易导致手部损伤。
比如长时间进行键盘操作、剪纸、缝纫等工作,会增加手部受伤的风险。
8. 磨损损伤:长时间使用手部加工工具,如电动砂轮、电动磨光机会使手部发生磨损,导致手部皮肤受损,引发疼痛和感染。
9. 运动过度:频繁且过度地使用手部肌肉和关节,比如过度的举重、打击运动等,会导致手部扭伤、韧带拉伤等损伤。
10. 骨质疏松或慢性疾病:某些身体条件,如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等,会导致手部骨骼和关节的脆弱性增加,使得手部容易受伤。
11. 缺乏关节保护装置:手部缺乏适合的关节保护装置或护具,如手套、护腕等,容易导致手部在剧烈运动中受伤。
手部伤害安全警示教育

手部伤害安全警示教育手部伤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事故,尤其是在工作场所或者进行某些活动时,更加容易发生手部伤害。
手部是我们身体最常用的部位之一,一旦受伤,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手部伤害的安全警示教育,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手部伤害的种类和原因。
手部伤害包括切割、刺伤、烫伤、擦伤等多种形式,主要是因为我们在使用刀具、尖锐物品、蒸汽和热物品时不慎造成。
这些伤害往往是因为我们的操作不慎或者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所致。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专注,遵循操作规程,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减少手部受伤的风险。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正确的急救措施。
万一手部受伤了,我们不能慌张,需要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轻伤害程度。
对于切割和刺伤伤口,我们首先要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干手帕进行包扎;对于烫伤,我们可以先用凉水冲洗伤处,然后涂抹一些烫伤膏或者敷上湿润的纱布。
如果伤势严重或者持续出血,我们应该立即寻求医疗救治。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手部的日常护理。
平时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护手,帮助我们预防手部伤害。
首先,我们要保持手部的卫生,经常洗手,避免细菌滋生;其次,我们要适当锻炼手指和手腕的力量和灵活度,增强手部的稳定性;此外,我们要保持手部的皮肤滋润,使用适当的护手霜,避免干燥和龟裂。
总之,手部伤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事故,为了预防和控制这类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手部伤害的安全警示教育。
通过了解手部伤害的种类和原因,学习正确的急救措施,以及进行日常的手部护理,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手部受伤的风险,保护好自己的双手。
加强手部伤害安全警示教育,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和健康。
预防手部伤害

缺乏安全培训:员 工缺乏安全知识, 容易导致手部伤害
缺乏安全设备:工 作场所缺乏必要的 安全设备,如防护 手套、护目镜等, 容易导致手部伤害
生活原因
01
做家务时,使用锋 利工具或用力不当
02
运动时,没有做好 防护措施
03
工作中,操作机器 或搬运重物
04
意外事故,如跌倒、 碰撞等
运动原因
01
运动前热身不足
02
运动姿势不正确
03
运动强度过大
04
运动时间过长
05
运动环境不安全
06
运动器材不合适
预防手部伤害的方法
工作防护
01
佩戴防护手套
02
使用安全工具
03
遵守操作规程
04
定期检查设备
05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 有序
06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和自我保护能力
生活习惯
01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02
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 电脑等电子产品
03
避免过度使用手指,如长 时间打字、玩手机等
04
保持手部清洁,避免细 菌感染
05
定期进行手部按摩,促 进血液循环
运动技巧
热身运动:进行手部关节和肌肉 的充分热身,防止运动损伤
正确姿势: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 避免手部过度拉伸或扭曲
力量训练:加强手部肌肉力量, 提高手部稳定性和承受能力
运动保护:佩戴合适的运动手套 和护具,减少手部受伤的风险
手部伤害的应对措施
紧急处理
止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 按压伤口,直到止血
消毒: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 口,避免感染
包扎:使用绷带或创可贴包扎 伤口,保护伤口
工作中手部容易受到的伤害及其预防范本

工作中手部容易受到的伤害及其预防范本工作中手部容易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环境中存在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比如机械设备的操作不慎、尖锐物体的刺伤、化学品的接触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部伤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1. 切割伤:刀具、剪刀等尖锐工具的误操作可能导致手部切割伤。
预防方法包括:- 使用带有保护器的安全刀片,确保刀片使用期限不过期并保持其锋利;- 操作时注意集中注意力,保持安全距离;- 建议佩戴防切割手套。
2. 扎伤:钉子、玻璃碎片等尖锐物体导致的扎伤属于常见的手部伤害。
预防方法包括:- 在工作区域中清理杂物和废料,保持整洁;- 注意带着手套进行处理;- 当遇到尖锐物体时,手部不要直接抓取,可以使用工具进行操作。
3. 烫伤:热液体、蒸气等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导致手部烫伤。
预防方法包括:- 在接触高温物体时,使用隔热手套或其他防热保护设备;- 不要直接用手触摸热表面;- 当液体容器被加热时,使用标志清晰的包装杯或杯盖,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4. 化学品灼伤:在工作中接触到腐蚀性化学品可能导致手部灼伤。
预防方法包括:-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手套;- 了解工作区域的化学品使用规范和安全操作方法;- 在使用化学品时,戴上防护眼镜和工作服,以最大程度减少化学物质对皮肤和眼睛的直接接触。
5. 挤压伤:移动装置、机械设备的操作等都可能导致手部被挤压。
预防方法包括:- 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并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 注意避免抓住可移动部件,尤其是当机械装置运转时;- 使用防护手套可有效降低挤压伤的风险。
6. 感电伤:电力设备操作时可能导致手部感电伤害。
预防方法包括:- 在操作电力设备时,佩戴绝缘性能良好的手套;- 确保设备的接地正常,避免电流的意外接触;- 熟悉相关操作规程,并遵守安全操作守则。
7. 长时间使用手指敲打键盘造成的手部劳损:长时间重复使用手指敲击键盘可能导致手腕、手指酸痛、肌肉疲劳等。
预防方法包括:- 经常休息,定时放松手部肌肉;- 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键盘和鼠标设备,确保正确操作姿势;- 可以使用手部保护设备,如手腕托等。
预防手部伤害的方法模版

预防手部伤害的方法模版手部伤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伤害类型。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双手都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因此容易受到各种伤害的影响。
手部伤害可能因为意外事故、工作操作不当、缺乏保护设备等原因而发生。
为了预防手部伤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护我们的双手免受伤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手部伤害的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双手。
1.穿戴适合的保护手套保护手套是预防手部伤害的重要工具。
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选择合适的手套对手部进行保护。
比如,在工厂、建筑工地等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应尽量选择耐磨、耐刺、耐高温等特殊功能的手套。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防护手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
选择合适的手套并正确穿戴,可以减少手部受伤的概率。
2.保持手部干燥湿润的手部容易滑脱,增加了手部受伤的风险。
因此,保持手部干燥是预防手部伤害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进行某些操作时,尤其是需要用力或需要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手部干燥尤为重要。
使用吸汗布或手部吸汗剂可以帮助保持手部的干燥,减少手部滑脱的概率。
3.提高工作操作技能正确的工作操作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手部受伤。
不论是在工业生产线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方法可以减少手部受伤的概率。
学习正确的操作技能,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可以大大降低手部受伤的风险。
4.避免长时间做同一种重复动作长时间重复的动作容易导致手部肌肉疲劳和劳损,进而增加手部伤害的风险。
尽量避免长时间做同一种重复动作,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或者定期休息来减少手部的负担。
如果工作无法避免长时间重复动作,可以尝试使用工具或辅助设备来减轻手部负担,比如使用电动工具或手持支架。
5.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手部受伤的概率。
比如,在进行金属加工或切割等高风险操作时,应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耳塞等。
使用合适的工具可以减少手部直接接触危险物品的机会,降低受伤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生物伤害:化学腐蚀、化学渗透、化学喷溅、微生物侵害。
化学、生物伤害结果:轻则皮肤干燥、起皮、刺痒;重则红肿、水疱、感染、生命或受到危险。
常见行业:使用化工行业、化学品运输、化学品处理、喷漆涂料行业、农药喷洒。
微生物:养殖业、种植业、食品加工业、生物实验室。
机械性伤害:切割、刺伤、挤压、擦伤。
机械性伤害结果:轻则划伤、擦伤、割伤、刺伤;重则断指、断掌、骨裂。
撕伤:由齿轮或电锯造成的创伤,伤手的肌腱、神经均可断裂,甚至伴有骨折,软组织可能有缺损。
撕脱伤:由旋转的机轮或轮带所造成的创伤。
主要伤及软组织,包括皮肤及肌腱。
分为片状撕脱或套状撕脱。
挤压伤:铁锤、重力机轮、滚轮机或压型机等可对手的部分或全部造成重度挤压伤;在重度挤压伤的皮肤,真皮层的血管常被压力毁坏;若机轮继续转动,又能产生撕裂和撕脱性损伤。
切伤:锋刃的用具或机器所造成的创伤,根据创伤的深度,致伤的角度和损伤的组织等因素。
刺伤:由于针、钉、刀尖或木屑等刺入手部而产生,常发生在手指或手指尖端;浅的刺伤若无异物存留在伤口内,一般均可自愈;若刺伤较深且有异物存留则易发生感染,必须手术取出异物。
温度、辐射伤害:电离辐射、电磁辐射、低温冻伤、高温烫伤、火焰烧伤。
温度、辐射伤害结果:轻则轻微冻伤、烫伤、烧伤、辐射伤;重则大面积冻伤、烧伤危机生命。
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车间;陶瓷、玻璃、建材工业的炉窑车间;发电厂(热电站)、煤气厂的锅炉间等。
高温高湿作业:纺织印染等工厂、深井煤矿中。
低温作业是指在寒冷季节从事室外及室内无采暖的作业,或在冷藏设备的低温条件下以及在极区的作业。
主要作业:建筑、装卸、农业、渔业、地质勘探、野外考察研究;存肉类的冷库和酿造业的地窖;人工冷却剂的储存、运输。
振动伤害:振动、撞击。
振动伤害结果:轻则手臂抖动综合症、白指症;重则触觉失灵、永久性麻木。
电击伤害:电击。
电击伤害结果:轻则麻木、休克;重则危机生命。
如何预防现在很多的企业根本不把手部伤害事故当一回事,对事故原因不分析,对问题不追究,对教训不吸取。
为了不影响安全奖和年终评比,只要不是大事故,只要没有造成大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就隐瞒不报。
有的上级分管部门也不“苛求”下属单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内部消化,不追究任何责任。
因此,对一些小事故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查分析,责任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更没有制定有力的防范措施,当出一些手部伤害事故,或者有事故苗头时,不及时排除,等到出了大事故,隐瞒不住,才引起重视,又是开会,又是检查、处罚,就这样的安全管理,竟通过数据技术处理、通过层层缩水、通过经济手段还把2008年度事故死亡人数13年来首次降到10万人以下,其众多真相被遮掩的背后,一定有众多大大小小的手部伤害事故的瞒报在奠基、在练胆。
手部伤害事故私了不报就敢中事故少报,到了真正的大事故,“瞒报”自然那就成了惯性选择。
经统计的手部伤害占事故总量的65.59%,并且我自己的大拇指的肌腱也曾在多年前的一次事故中被砸断。
平常我没有考虑过这一个巴掌五根手指,到底哪根最重要,听医生说,这根拇指最重要,如果少了这根拇指,整个手的功能就丧失了百分之六十,万幸肌腱接上了,如果我右手这根大拇指废了,真不知对我意味着什么?手是人体最易受伤害的部位之一,在全部工伤事故中,手的伤害大约占四分之一。
一般情况下,手的伤害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导致终生残疾,丧失劳动和生活的能力。
所以手的保护是职业安全非常重要的一环,降低手部伤害事故将能大幅度降低事故率。
在我国珠三角里,有无数家名称为“XX手指医院”的个体治疗机构,就在这个小小的三角形地区里,平均每年发生的断指事故至少在30000起以上,被工厂机器截断的手指至少40000根;每家经营超过10年的手指医院都接待了至少4000例手术,平均每天、每家医院会做1例断指再植手术。
4万根以上的人的手指,我不知道放在一起有多大一堆,而这只是一年的数量……这一数据也许并不准确,但大量手部伤害事故被忽视,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有手部伤害事故,说到底都是人为原因,政府的缺位、市场的失衡、管理者与劳动者安全文化的缺乏,致使同类事故不断重复地发生。
所以2009年要实现“三个压下来”,就要从降低手部伤害事故开始,把伤残人数压下来,通过提高安全技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提高人员安全素质、通过加强安全生产和全面开展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减少事故伤残和职业危害,真正把事故总量压下来,而不仅仅是从统计数据上压下来。
手部容易受到哪些伤害?手部伤害可以归纳为物理性伤害、化学性伤害、机械性伤害和生物性伤害。
其中以机械性伤害最为常见。
手的机械性伤害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的。
前者可波及骨、关节和肌腱,有时还会影响到神经;后者则更加严重,会大量出血并影响其它部位,在治疗上也更为复杂。
手部损伤的程度区别很大,视致伤因素和过程而定。
工作中最常见的是割伤和刺伤。
轻度割伤只伤及皮肤组织,重度则可伤及其它组织,甚至引起部分或完全断肢;刺伤因伤口中可能有异物存在而更加严重。
开放性手部损伤的愈合情况同受伤时手的脏污程度密切相关。
一般而言,化工厂、屠宰场、肉类加工厂和革制品厂的损伤极易导致感染并伴随其它并发症。
由于现代工业广泛使用高压喷雾和喷射设备,手部因喷射致伤的事故明显增加。
这类情况可见于内燃机、喷漆枪、润滑脂注射枪、塑料注射成型机和某些汽修专用设备等。
如果喷射物不是沿切线方向冲击皮肤的话,不会导致皮肤开裂,初期仅仅是刺痛而已,往往不被重视,直到由于局部缺血疼痛加剧时,才会感到严重。
有时即便喷射物数量不多引起局部缺血,但经过几天后,也会出现热刺激或化学刺激作用。
由于喷射物中含有溶剂,可能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手部烧伤可由火、赤热体、热气流、化学品或电击引起,致伤程度取决于接触时间、烧伤面积和深度。
由于此类伤害频繁出现,有时可能非常严重。
接触有毒、刺激性的或者过敏的化学品带来的危害,虽没有外伤,但造成的皮肤损害绝不能忽视,是职业中毒的三大途径之一。
保护手的措施,一是在设计、制造设备及工具时,要从安全防护角度予以充分的考虑,配备较完备的防护措施。
二是合理制定和改善安全操作规程,完善安全防范设施。
例如对设备的危险部件加装防护罩,对热源和辐射设置屏蔽,配备手柄等合理的手工工具。
如果上述这些措施仍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话,则可考虑使用个体防护用品,防护用具大致可分为手套、指套、手垫、套袖、护肘等。
几乎没有工作不用到手。
手就像是一个精巧的工具,有着令人吃惊的力量和灵活性,能够进行抓握,旋转,捏取和操纵。
事实上,手和大脑的联系是人类能够胜任各种高技能工作的关键。
但是,如果在家庭或者工作中,你忽略了基本的安全规则,那么你的双手将会出现很大问题。
无论你在那里工作或者游戏,手的三种类型的损伤包括:事故后的创伤性损伤,接触有毒物质造成的接触性损伤,过度应用某组肌肉导致的重复性活动问题。
创伤性损伤包括擦伤,割裂伤(切割伤),挫伤,骨折和压榨伤。
创伤性损伤一般发生在粗心应用机器和工具时。
接触性损伤发生在当你的手与有害物质接触时,比如清洁剂或者化学物质。
烧伤也时接触性损伤。
重复运动问题发生在那些需要长时间重复用手的工作中。
明确危险因素并且制定相关安全措施加以防范,每年能减少500000次手部损伤的机会。
应该尽量减少损伤手的机会,并且手部安全需要共同协作。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基本的安全规则并且遵守。
手部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起因于生产工作中存在着的事故隐患,不可能会有无缘无故的事故发生。
人为的不安全行为、物品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的影响、管理的欠缺四个方面均会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手部伤害事故的发生,有可能是企业责任人缺乏安全意识、安全工作不务实、不认真执行、操作者有章不循或是管理混乱造成的。
企业责任人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国家在劳动保护方面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行为、企业管理严重缺位,导致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或形同虚设等;甚至很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流水线没有建立健全操作章程、规则及完整的安全保护措施,或者即使有安全操作章程、规则,其管理人员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做做表面文章,应付检查,并没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许多企业设备陈旧、机器老化、保养不到位、工作环境条件差、安全检查马马虎虎;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员工在对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机器设备不了解不熟悉的情况下就上岗作业,操作时仅凭借自己的一知半解冒险作业或者是盲目操作等,员工对于这种情况习以为常,思想麻痹,满不在乎,毫无危险意识,存在侥幸的心理,为图省事省力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操作失误,最终造成手部伤害事故的发生。
认识危险因素尽管企业考虑到保护你的双手远离危险因素,但是只有你才能预防那些因为粗心而导致的事故,比如错误使用设备和材料,不恰当的接触腐蚀性物质,过度使用某一组肌肉。
在你用手之前,想一想危险因素。
这时一些常见的手部损伤,你在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
创伤性损害:到处都有潜在的危险因素-链条、轮子、滚轮或者齿轮、钉子或者锯齿状工具;切割器的边缘;切,砍和压力;打气工具和管子;电线和插头;高空坠落物。
如何预防:正确使用防护工具,安全操作。
保持警觉,尤其是两个人在同一台机器工作时。
了解你所用的机器性能。
保持机器在最佳状态,在维修机器时确保机器的电源关闭,并停止运行。
接触性伤害:有机溶剂,酸,清洁液,可燃液体,和成千上百种其他物质都可以导致手部组织损伤或者烧伤。
有的刺激物可以导致急性损伤;有的则长期接触导致慢性损伤。
如何预防:知道在工作时候应该带何种手套;如果不确定,则请教他人。
在工作中发现手部保护方面的问题及时报告。
了解你所接触物质的危害性;如果可疑,应该立刻查明。
保持每种物质都有标签并养成读标签的习惯。
反复运动问题:长时间的反复用手,比如抓握或者挤压,可能会导致肌腱或者神经系统损伤。
预防创伤性损伤发生在家庭或者工作中的手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粗心。
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对危险因素保持警觉。
了解你所工作的机器和材料,和安全预防措施。
使机器有良好的保养,在手伸进机器之前确保切断电源和机器停止运转。
和别人在一个机器上共同工作时尤其要注意。
保持你的工作区域洁净有助于预防各种损伤。
在开始工作前摘掉戒指、手表和手镯。
如果发生意外,尽快就医,将并发症减到最小。
损伤种类及其预防摩擦伤:擦伤可由转锯、飞轮、磨轮,皮带和滚筒引起,或者粗糙的材料擦伤只是表面皮肤的损失。
破损的皮肤使有害物质和细菌更容易入侵将防护护具放在适当的地方。
需要时带合适的手套,确保手套不会被机器卷走;刺伤:刺伤可由钉子,荆棘,碎片,鱼钩,订书针,玻璃,和弟子或者齿状工具引起刺伤有时较浅,有时深到可以穿破手的深部组织。
刺伤如果治疗不当,会成为潜在的感染部位保持工作区域清洁,用适当的工具做合适的工作,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