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练习题

合集下载

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 (2)

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 (2)

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一、选择题1.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下列哪种行为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 A. 吹嘘虚假宣传 B. 采取恶意低价销售 C. 仿冒他人商标 D. 以上都是2.非法获取商业秘密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吗?()A. 是B. 不是3.下列哪个机关负责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A.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B. 人民法院 C. 公安机关 D. 以上都是4.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实施主体包括以下哪些?() A. 自然人 B. 法人 C. 其他组织 D. 以上都是5.下列哪项不属于不正当竞争法提供的救济措施?()A. 要求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B. 请求赔偿损失C. 要求刑事惩罚 D. 要求消除不正当竞争影响二、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不正当竞争的定义。

不正当竞争指的是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不正当手段,侵犯其他市场主体利益、扰乱市场秩序并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虚假宣传、商业诽谤、商标侵权、恶意低价销售等。

2.不正当竞争法有哪些主要的立法目的?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立法目的包括: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虚假宣传和欺骗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商业秘密;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形式?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处理,包括责令停止不正当竞争、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

民事责任是指受害方可以向侵权方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消除不正当竞争影响等。

三、案例分析题某公司在广告宣传中夸大其产品的功效,声称使用该产品可以瞬间减肥,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

但实际上,该产品并没有如广告所宣传的效果。

作为竞争对手公司的法务部经理,请回答以下问题:1.您认为该广告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请给出理由。

是,该广告构成不正当竞争。

根据不正当竞争法,虚假宣传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该广告明显夸大了产品的功效,并未能提供真实可信的证据来支持其宣传效果,欺骗了消费者,给其他竞争对手造成了不正当竞争的损害。

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A.商业贿赂B.虚假宣传C.商业诋毁D.商业抢劫2. 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是:A.保护市场竞争秩序B.保护消费者权益C.维护社会公平正义D.以上皆是3. 对于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广告,消费者可以采取的行为包括:A.要求返还双倍商品售价B.要求返还三倍商品售价C.要求商家进行公开道歉D.以上皆是4. 下列哪项行为不属于商业诋毁?A.散布虚假信息诋毁竞争对手B.恶意诋毁竞争对手产品C.抢夺竞争对手的客户D.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并进行恶意评价5. 当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时,主管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A.责令停止违法行为B.没收违法所得C.罚款D.以上皆是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 不正当竞争法仅适用于企业间的竞争行为。

()2. 不正当竞争法是以保护市场竞争为目的的特殊法律。

()3. 商业诽谤是不正当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4. 消费者仅能通过投诉或者起诉的方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 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中,主管部门具有执法权力,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以不正当竞争为主要内容的诉讼案件,一般由哪些参与方构成?2.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是否一定要对他人造成实际损害?3. 商业诋毁与商业抢夺两者之间有何区别?四、案例分析题(40分)某公司通过虚假宣传,宣称其产品具有疗效,能够治愈多种疾病,并以此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

然而,在消费者使用后发现,该产品并没有相应的效果,属于虚假宣传行为。

同时,该公司还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抹黑竞争对手产品的形象,属于商业诋毁行为。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 消费者对于公司的虚假宣传可以采取哪些维权措施?2. 竞争对手公司可以对该公司的商业诋毁行为采取哪些法律行动?3. 主管部门对该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采取哪些处罚措施?文章结束。

反不正当竞争法配套习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配套习题

竞争法配套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主管部门是()。

A国内贸易部 B技术监督局 C工商行政管理局 D物价局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奖金的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元。

A 3000B 5000C 7000D 100003.违背相对交易人的意愿的搭售行为是侵害了购买者的()权。

A自主选择 B知悉真情 C维护尊严 D依法求偿4.商业秘密的两大特征是()。

A新颖性和保密性B商业性和秘密性C创造性和专有性D实用性和专有性5.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商业贿赂主要指()。

A回扣 B让利 C折扣 D佣金6.实施滥用行政权力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

A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B公用企业C专卖企业D政府及其所属部门7.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的行为属于()。

A采用欺骗性标志交易行为B虚假宣传行为C侵犯商业秘密行为D诋毁商誉行为8.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的金额不得超过()元。

A3000 B5000C10000 D500009.监督检查部门工作人员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

A可出示检查证件B应出示检查证件C可不出示检查证件D在某些场合应出示检查证件10.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的损失难以计算,赔偿额为()。

A受害人在被侵权其间所获得的利润B侵权人在侵权其间所获得的利润C侵权人在侵权其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D侵权人在侵权其间所获得的利润的一倍半11.《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经营者”指()。

A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人B某些经济组织C公民个人D各种法人二、多项选择题:1.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自愿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 C平等原则 D公平原则 E诚实信用原则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体——经营者可以是()。

A从事生产的法人 B从事销售的个人 C从事营利性服务的个人D从事商品服务的个人 E从事营利性服务的法人3.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严加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

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75分)1、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权行使职权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有()C拘役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责任人D、转移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2、《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

对方单位或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A、受贿B、诱骗C、欺诈D、行贿3.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被称为()A、商业利益B、商业隐私C、商业秘密D、个人隐私4.依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权行使职权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有()等A、销售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C、拘役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责任人D、转移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5.依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如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损害,经营者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将侵权者的侵权所得收缴B、直接截留侵权者的经营收益C、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6.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监督部门检查时应出具的证明材料是()A.体检材料B.身份证C.被侵权者授权书D.侵权发生时的证明材料7.保险代理人员如果擅自改变条款和费率,属于()A.非法竞争行为B.恶意竞争行为C.不正当竞争行为D.优势8.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是()A.投标者串通投标,抬高价或者压低标价B.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C.因清偿债务,转产降价销售商品D.季节性降价9.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下列属于不正当手段的是()A以次充好;B伪造产地;C生产淘汰产品;D伪造检疫结果10、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检查人员在检查不正当竞争企业时,应该出具的证明材料是()A检查证件B、身份证C、被侵害的企业提供的侵权说明书D、该企业不正当竞争的实际证明书11、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投标单位和招标者相互勾结,以不正当手段中标,依法应()。

经济法习题集(反不当竞争法习题)

经济法习题集(反不当竞争法习题)

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体是。

A.生产者B.经营者C.消费者D.国家机关2.《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的奖金额不得超过。

A.3000元B.5000元C.8000元D.10000元3.在我国,收受和给付折扣是一种。

A.正当竞争行为B.违法行为C.违背商业道德行为D.违背国际惯例行为4.某商场甲与某电视机厂乙因货款纠纷产生矛盾,甲不再经销乙的产品。

当客户询问甲的营业人员是否有乙厂电视机时,营业人员故意说:“乙厂的电视机质量不好,价格又贵,所以我们不再卖他们的产品了。

”下列有关该事例的哪一种表述是正确的? 。

A.甲侵犯了乙的企业名称权B.甲侵犯了乙的荣誉权C.甲的行为属于诋毁乙的商业信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D.甲没有通过宣传媒介说乙厂的产品质量不好,故不构成诋毁商业信誉5.甲酒厂生产的“九月红”高粱酒,在本省市场上颇有名气。

后来,乙酒厂推出“状元乐”高粱酒,其酒瓶形状和瓶贴标签的图样、色彩与“九月红”几乎一样,但使用的注册商标、商品名称以及厂名厂址均不同。

对此,下列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两种商品装潢虽然外观近似,但常喝“九月红”的人仔细辨认可以加以区别,故乙厂的行为不受法律禁止B.两种商品装潢外观近似,足以造成购买者误认,故乙厂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C.因注册商标、商品名称以及厂名厂址均不相同,乙厂对甲厂不构成侵权D.“九月红”商标不是驰名商标,其外观又未获得专利,甲厂不能起诉乙厂侵犯商标权或专利权6.某白酒厂在其产品的瓶颈上挂一标签。

标签上印有“获1910年柏林国际白酒博览会金奖”字样和一个带外文的徽章。

事实上,该厂的白酒产品自1998年才开始投放市场,也从未得过任何奖项。

请问,对这一行为应如何认定? 。

A.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该行为构成虚假表示行为B.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该行为构成虚假广告行为C.根据《民法通则》,该行为构成欺诈的民事行为D.该行为违反商业道德,但不违反法律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练习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练习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 )。

A.甲因其所居住小区内的超市过于吵闹,影响其休息,遂捏造该超市出售伪劣商品的事实并进行散布,导致该超市营业额严重下降B.乙家俱制造企业将产自中国的家俱产品的原产地标注为意大利C.丙歌厅见与其相邻的另外~家歌厅价格低、服务好、客源多,遂雇佣打手上门寻衅滋事,D2A.C.%”3ABC4A.BCD5AC6A7.某电器销售连锁店在本市一家主要媒体上刊登广告称为回报消费者,本店全场特惠,降幅10%至50%。

但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店先将商品价格悄然上涨10%,然后在此基础上下降10%,实际等于一点没降,该行为()A.构成虚假宣传行为?????????????? B.构成不正当亏本销售行为C.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D.构成混同行为8.某电器销售公司甲与某电视机厂乙因货款纠纷而产生隔阂,甲不再经销乙的产品。

当客户询问甲的营业员是否有乙厂的电视机时,营业人员故意说:“乙厂的电视机质量不好,价格又贵,所以我们不再卖他们的产品了。

”下列有关该事例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甲侵犯了乙的名誉权B.甲的行为属于诋毁乙的商业信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C.甲的行为因未通过宣传媒介诋毁乙的商业信誉,故不构成诋毁商业信誉D.甲侵犯了乙的荣誉权9.某市百货商场在发出的邮购广告上以大字注明:“凡从本商场邮购微波炉,购买1台给付5%的回扣;5台至20台给付8%的回扣;20台至100台给付10%的回扣;100台以上给付15%的回扣。

”有人见到广告后举报至有关部门,经查发现该商场所给付的回扣在账面上均有明确记载。

该商场给付回扣的行为是( .)。

A.不正当竞争行为 B.正当竞争行为C10样品。

方,项?( .ABC11ABCD12ABC.如果赠送厨房用具违背顾客意愿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D.如果厨房用具质量不合格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13.某期货交易所章程规定,对日交易量超过一百手的客户,可以将手续费的2%作为折扣费退还给他们,并办理完整的财务手续。

反不正当竞争法练习题及答案

反不正当竞争法练习题及答案

反不正当竞争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市政府所属有关部门的下列哪一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A.市卫生局成立的儿童保健专家组受某生产厂家委托,对其婴儿保健产品提供质量认证标志并收取赞助费B.市工商局和市电视台联合举办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评选活动,评选中违反公平程序而使当选的前八名全部为本市产品C市交管局规定,全市货运车辆必须在指定的两种品牌中选择安装一款车辆运行记录器,否则不予年检;其指定品牌为本地的“波浪”牌和法国的NJK牌D.市政府决定对市酒厂减免地方税以提供财政支持【答案】C【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可知C项正确,市交管局的规定是限制竞争行为。

2.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哪一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混淆行为?A.甲厂在其产品说明书中作夸大其词的不实说明B.乙厂的矿泉水使用“清凉“商标,而“清凉矿泉水厂”是本地一知名矿泉水厂的企业名称C丙商场在有奖销售中把所有的奖券刮奖区都印上“未中奖”字样D.T酒厂将其在当地评奖会上的获奖证书复印在所有的产品包装上【答案】B【解析】混淆行为是指不当利用他人成果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利益的行为。

B项是与知名商品相混淆的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及答案

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及答案

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A. 保护消费者权益B. 维护市场秩序C. 促进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A. 商业诋毁B. 虚假宣传C. 价格垄断D. 公平竞争答案:D3. 经营者不得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这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哪一项规定?A. 商业诋毁B. 虚假宣传C. 侵犯商业秘密D. 不正当竞争答案:B4. 经营者不得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这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哪一项规定?A. 侵犯商业秘密B. 混淆行为C. 不正当竞争D. 商业诋毁答案:B5. 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除非是为了什么?A. 清理库存B. 促进销售C. 处理季节性商品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哪些原则?A. 公平竞争B. 诚实信用C. 合法经营D. 保护消费者权益答案:ABCD7.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实施哪些行为?A. 侵犯他人商业秘密B. 利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C. 进行商业贿赂D. 虚假宣传答案:ABCD8. 经营者在进行商业活动时,以下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A. 诋毁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B. 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C. 强制交易D. 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经营者可以以任何方式收集他人的商业秘密。

()答案:错误10. 经营者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或者披露他人商业秘密。

()答案:正确11. 经营者可以对商品或者服务进行虚假宣传,以吸引消费者。

()答案:错误12. 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除非是为了清偿债务、破产清算等。

()答案:错误13. 经营者不得通过不正当手段,限制或者排除竞争对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不正当竞争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主管部门是()。

A国内贸易部B技术监督局C工商行政管理局D物价局
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奖金的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元。

A3000B5000C7000D10000
3.违背相对交易人的意愿的搭售行为是侵害了购买者的()权。

A自主选择B知悉真情C维护尊严D依法求偿
4.商业秘密的两大特征是()。

A新颖性和保密性B商业性和秘密性C创造性和专有性D实用性和专有性
5.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商业贿赂主要指()。

A回扣B让利C折扣D佣金
6.实施滥用行政权力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

A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B公用企业C专卖企业D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7.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的行为属于()。

A采用欺骗性标志交易行为B虚假宣传行为C侵犯商业秘密行为D诋毁商誉行为
8.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经营者”指()。

A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个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B某些经济组织C公民个人D各种法人
9.监督检查部门工作人员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

A可出示检查证件B应出示检查证件
C可不出示检查证件D在某些场合应出示检查证件
10.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的损失难以计算,赔偿额为()。

A受害人在被侵权其间所获得的利润
B侵权人在侵权其间所获得的利润
C侵权人在侵权其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
D侵权人在侵权其间所获得的利润的一倍半
二、多项选择题
1.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自愿原则B等价有偿原则C平等原则D公平原则E诚实信用原则
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体—经营者可以是()。

A从事生产的法人B从事销售的个人C从事营利性服务的个人
D从事商品服务的个人E从事营利性服务的法人
3.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严格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

A以格式合同对消费者作出不合法律规定的行为B侵犯消费者的人身权行为
C产品无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行为D降价排挤行为E通谋投标行为
4.滥用行政权力行为主要表现有()。

A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
B违背交易相对的人的意愿提出附加的不合理条件
C限制其他经营者的正当的经营活动
D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E分割统一市场,进行部门封锁
5.下列有奖销售行为中,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有()。

A谎称有奖进行有奖销售B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进行有奖销售
C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D抽奖式有奖销售的奖品为5000元的实物
E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最高金额超过5000元
6.下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情形中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A销售鲜活商品B季节性降价C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
D处理积压商品E转产处理销售商品
7.监督检查部门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时,享有的职权有()。

A处罚权B责令赔偿权C检查权D询问权E查询复制权
8.我国依法有权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包括()。

A监察部B建设部C文化部D化工部E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不正当竞争行为()。

A最高奖的金额为3千元的抽奖式有奖销售B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鲜活商品
C擅自使用某个体工商户的商号
D在级别低的名优产品上使用级别高的名优标志
10.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A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B限制其他经营者的正当的经营活动
C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D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11.在商品上伪造冒用(),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A认证标志B名优标志C产地D非注册商标
12.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资料或情况。

A被检查的经营者B利害关系人C证明人D国家机关
13.广告的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

A责令停止违法行为B赔偿损失C没收非法所得D依法处以罚款
14.经营者给()的,必须如实入帐,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帐。

A对方折扣B对方佣金C中间人折扣D中间人佣金
15.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专门机构是()。

A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管理部门
C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部门D各级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
16.下列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情形,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A销售鲜活商品B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低销售商品
C季节性降价D处理有效期即将到期的商品或其他积压的商品
三、填空题
1.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采用()救济与()救济并用的救济途径。

2.《反不正当竞争法》确定了法律竞合时的处理原则为()。

3.《反不正当竞争法》把()及其()滥用行政权力行为妨害经营者的正当竞争行为也规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4.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行为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两种。

5.商业贿赂的手段是()或者()。

6.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商业贿赂行为,但允许有()和()的合法行为。

7.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降价销售行为有()、处理有效期即将到期的商品或其他积压商品、()和因清偿债务、转产及歇业而降价销售商品的。

8.有奖销售主要包括()式和()式两种。

9.有奖销售实质是一种()销售,是企业重要的()手段。

10.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能超过()元。

11.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两类经营者为强制性交易行为的主体,即()和()。

12.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也称为()和()。

13.商业贿赂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是()或()的经营者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

14.降价排挤是指同业竞争者以()为目的,不当地降低价格来销售商品的行为。

四、判断题
1、凡是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均被认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
2、某经营者为清偿债务而降低销售商品的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
3、佣金是给付中间人的,不是付给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的,但是,合同当事人的经办人也可以收取佣金。

()
4、对于非注册商标,《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均不予保护。

()
5、有奖销售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
6、经营者利用自己经济优势地位,胁迫竞争对手回避或放弃与自己进行竞争的行为,不属《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所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不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
7、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权查询,复制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它资料。

()
8、经营者销售或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折扣。

()
五、案例分析题
1.甲乙两旅行社都是享有盛名的国家承办境外旅游客到国内观光的经济组织。

1992年,两旅行社均接待海外游客20万人次,经济效益不相上下。

1995年上半年,甲旅行社以高薪为条件,致使乙旅行社海外部15名工作人员全部辞职,转入甲旅行社工作。

甲旅行社为此成立海外旅行二部,该15名原乙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在转入甲旅行社时将自己的业务资料、海外业务单位名单都带入甲旅行社。

1995年上半年,两旅行社的业务均发生很大的变化,甲旅行社的海外游客骤然上升,效益大增,而乙旅行社业务受到极大影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试分析:
(1)甲旅行社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如是不正当竞争,应属哪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什么?
(2)对甲旅行社是否应进行法律制裁?如何制裁?
2.A单位经过介绍人B向C服装厂订购工作服500套,双方在合同中订明,C服装厂给A单位10%的折扣优惠。

A单位依照合同通过银行转帐支付了450套的货款。

C服装厂提款后一个月交货给A单位。

同时服装厂为了酬谢介绍人B,支付介绍费1000元。

试分析:
(1)C服装厂与A单位的交易行为中有无不合法的?为什么?
(2)介绍人B收取服装厂的1000元是否合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