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单元亲亲大自然第15课《留住大自然的美》教案1教科版
留住大自然的美教案

留住大自然的美教案教案标题:留住大自然的美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美感,提高其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和项目。
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美景: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动物世界等。
2. 大自然的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等展示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问题:你们最喜欢大自然中的哪些景色?为什么喜欢?探究活动:1. 小组合作: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景色进行观察和研究。
2. 学生观察:每个小组成员观察并描述自己选择的景色,包括颜色、形状、纹理等特点。
3. 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并总结出该景色的美之处。
表达活动:1. 学生表达: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并描述他们选择的景色美之处。
2. 学生欣赏:全班学生观看其他小组展示,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拓展活动:1. 环境保护: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保护问题,讨论并提出自己的保护意见和行动。
2. 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学生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小组或个人形式制作宣传海报或小册子。
总结活动:1. 总结讨论: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对大自然的保护和欣赏。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和表达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大自然保护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大自然美景的素材。
2. 小组合作所需的分组材料。
3. 宣传海报或小册子制作所需的材料。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公园、植物园等地,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大自然的美。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留住大自然的美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留住大自然的美教学目标一、让学生从小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大自然的美。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培育酷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一、让学生从小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大自然的美。
教具学具准备照相机、录音机、画笔、画纸。
教学进程一、谈话激趣同窗们喜欢到公园玩吗?今天咱们就一路到公园去玩一玩,好吗?二、课前体验,初步感悟教师带学生到公园自由活动。
一、让学生赤脚在草地上奔跑、游玩;二、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奇妙转变;3、让学生倾听大自然中的风声、水声、虫鸟的叫声,可用录音机录下;4、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五、让学生将大自然中的美丽画下来或拍下来;六、让学生收集落叶。
(在活动进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名学生,对个别不参加活动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引导,激发其参与的兴趣。
)三、课内体验,深化感悟适才同窗们玩得如何?谈谈你的感受或你有什么发现?你感觉大自然美吗?美在哪儿?(教师应鼓励学生斗胆说出对大自然的感受。
)(一)、小组讨论:如何留住大自然的美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综合讨论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一、叶贴画。
二、用语言表述,并用笔记下。
3、拼画,用自己喜欢的各类方式拼一拼、做一做。
4、展示表现大自然美景的照片。
五、录下大自然中小鸟的声音、风声、水声等,播放给同窗们听。
六、用橡皮泥捏做。
7、用画笔作画。
(二)、动手操作让学生以各类方式表现大自然的美。
(三)、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品,大家一路欣赏。
(教师可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目光去看他人的作品。
)四、课后践行,深化感悟一、以《酷爱大自然》为主题举行一期墙报。
二、组织一次旅游或与家长进行一次远足。
教学目标一、让学生从小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大自然的美。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培育酷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留住大自然的美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留住大自然的美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小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2、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大自然的美。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从小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2、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大自然的美。
教具学具准备照相机、录音机、画笔、画纸。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喜欢到公园玩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公园去玩一玩,好吗?二、课前体验,初步感悟教师带学生到公园自由活动。
1、让学生赤脚在草地上奔跑、嬉戏;2、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奇妙变化;3、让学生倾听大自然中的风声、水声、虫鸟的叫声,可用录音机录下;4、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5、让学生将大自然中的美丽画下来或拍下来;6、让学生采集落叶。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对个别不参加活动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引导,激发其参与的兴趣。
)三、课内体验,深化感悟刚才同学们玩得怎样?谈谈你的感受或你有什么发现?你觉得大自然美吗?美在哪儿?(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对大自然的感受。
)(一)、小组讨论:如何留住大自然的美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综合讨论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1、叶贴画。
2、用语言表述,并用笔记下。
3、拼画,用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拼一拼、做一做。
4、展示表现大自然美景的照片。
5、录下大自然中小鸟的声音、风声、水声等,播放给同学们听。
6、用橡皮泥捏做。
7、用画笔作画。
(二)、动手操作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表现大自然的美。
(三)、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品,大家一起欣赏。
(教师可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的作品。
)四、课后践行,深化感悟1、以《热爱大自然》为主题举办一期墙报。
2、组织一次旅游或与家长进行一次远足。
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小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2、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大自然的美。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五课《留住大自然的美》教学建议

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愉快、积极地生活”之“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之“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本课是“亲亲大自然”主题单元的第三课,教材通过儿歌、情景图及相应问题和主题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留住自然美的强烈愿望。
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体验用自己的脑和手创造美的快乐。
一、课本64页内容板块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三幅情景图、一段提示文和一组情景对话组成。
三幅情景图分别是:一池清澈的湖水;公园里整洁的街道;四只在树枝上栖息的小鸟。
这三幅图取材于学生的生活,每幅图下面都有一句话:水儿清清,我要爱惜;地儿净净,我不乱扔;鸟儿乖乖,我轻轻走开。
温馨的话语意在提醒学生要爱惜身边的环境,珍惜大自然的美丽。
“怎样让周围变干净呢?”“弯弯腰,纸屑不见了。
”两个小朋友的对话,目的是告诉学生只要拿出行动就可以让水儿清清、地儿净净、鸟儿乖乖。
“把我们对大自然的爱变成小小的行动吧!让山青,水清,地干净。
”是本板块的提示文,激发学生热爱身边花草树木的情感,让学生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本页教材旨在让学生从小关爱动植物,能为保护身边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形成初步的生态意识。
教学建议:教学本板块,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身边花草树木的情感,让他们体验到动物和人一样渴望生命、渴望关爱,可以让家中养了小动物的同学说说这些小动物的可爱,讲讲它们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师还可以在课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调查表,调查身边的环境,可以调查自己居住的社区,也可以调查学校环境,课堂上,把自己调查的情况与大家交流。
如何对待自己身边的花草树木是学生要面对的问题,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环境入手展开调查,便于链接学生的生活。
学生汇报之后,出示提示文:“把我们对大自然的爱变成小小的行动吧!让山青,水清,地干净。
”引导学生讨论:平时是怎样爱护身边环境的?今后打算怎么做?让学生各抒己见。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15课《留住大自然的美》 教科版

•
3.人生的目标不应是祈求风平浪静,而是要造一艘大船,破浪前行。
•
4.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着我们。
•
5.给时间一点时间,一切都会过去。
•
6.痛苦对每个人而言,只是一个过客,一种磨练,一番考验。
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的美
1
2
3
1
2
3十字绣粘 贴 画 Nhomakorabea 折 纸
1
2
3
美 丽 天 使 小 屋
课后实践
请小朋友们继续动脑筋想办法,留住大自 然的美。
•
1.这个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有人学会了遗忘,有人却一直坚持。
•
2.别让过去的悲催,或者未来的忧虑,毁掉自己当下的快乐。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 留住大自然的美教科版

留住大自然的美【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并能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动植物,要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学生课前搜集人们保护动植物的有关资料。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导入:教师配乐讲述故事:美丽富饶的松嫩平原,是丹顶鹤的故乡,一望无际的芦苇展现在地平线上,姿态优美的丹顶鹤时而嬉戏,时而引颈高歌,时而翱翔蓝天翩翩起舞。
这时,远处一枝罪恶的猎枪伸向丹顶鹤,“砰“的一声,一只丹顶鹤受伤跌进了芦苇荡里,它痛苦地挣扎,发出绝望的哀鸣。
这时,一个女孩勇敢地跳进芦苇荡抱起丹顶鹤向岸边走去。
然而,芦苇下边的沼泽地使小姑娘越陷越深,在这生死关头,姑娘用尽平生的力气,托起受伤的丹顶鹤。
丹顶鹤得救了,可是,勇敢的小姑娘却再也没有回来。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1.讨论听了这个故事,你心里怎么想?你想对这个姑娘说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汇报:学生1:这个故事很感人。
学生2:小姑娘为了救丹顶鹤,自己死去了,她懂得保护动物。
学生3:小姑娘真勇敢,我们要向她学习。
3.讲故事:教师以沉重的语调讲述清华大学学子刘洋在动物园里用硫酸烧伤黑熊的事件,并讲述此事件在社会中引起的强烈反响。
4.讨论:刘洋做的对不对?为什么?6.活动:激发兴趣: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好多可爱的小动物,但一定是聪明的孩子才能拿到它。
相信我们班的同学都是聪明的孩子,一定可以得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1)教师提示:描述的同学要善于观察,不但要讲动物的外形,还要讲它的生活习性。
(2)将每人准备的有动物图随机贴在每位参赛者的背后,参赛者并不知道自己背后贴的是什么,要根据同学说的线索来确定自己背后的动物。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1.师:美好的环境是人人都希望的,人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早晨打开窗户,清新自然的空气拂面而来,小鸟唱着婉转动人的歌,没有污染、没有噪音,有的只是整齐与宁静.....2.小组讨论:我们能做些什么让环境更美好呢?(教师从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出发,引导学生关爱它们)3.学生汇报:保护大树、小草、小花;保护小动物......4总结:就算是一只蚂蚁、一棵草。
一年级道法《留住大自然的美》教案

教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留住大自然的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认识到自己保护环境的责任;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大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以《留住大自然的美》为主题的图片、诗歌、视频等教学素材;2.制作认识大自然的游戏卡片。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和好奇心。
2.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描述图片中大自然的美丽,例如:湖水清澈、山峰高耸等。
步骤二:观察和理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关于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这些图片中,你觉得哪些是人们应该保护的地方?为什么需要保护?步骤三:游戏与互动(15分钟)1.教师将制作好的游戏卡片分发给学生,每张卡片上有一副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图片,分成小组进行游戏:每个小组通过描述和猜测图片中的景物来进行互动,同时学习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3.游戏结束后,设立奖励机制,表扬做得好的小组。
步骤四:情感教育(15分钟)1.教师播放相关短视频或音频资料,让学生观看和聆听。
2.视频或音频内容可以是有关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或是关于大自然被污染的情节。
3.观看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讨论,例如:你们对这个视频中的内容有什么感想?你们觉得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以及每个人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2.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大自然图片,并分享对大自然的保护想法。
六、课后延伸:1.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和大自然的小作文;2.教师安排学生外出采风,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并记录下来。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留住大自然的美》∣教科版

鸟声···
大自然里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来模仿一 给大家听。
和大自然交朋友,我们就能听懂它们的声
读一读
你想做个什么?别担心把小手和衣服弄脏
用彩笔画,用落叶拼,用泥巴捏,用相机拍··· 你还想到哪些办法留住大自然的美?
展示你的作品,和大家一起欣赏吧!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课件-《留住大自然的美
》∣教科版
2020/9/1
水儿清清,我要爱惜
地上净净,我不乱扔
鸟儿乖乖,我轻轻走开
把我们对大自然的爱变成小小的行动吧! 水清、地干净。
树是大自然友好的使者,它把落叶送来, 好珍藏。
珍惜树叶
虫儿鸣,鸟儿叫···大自然的声音真美妙。
雨声,滴滴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单元亲亲大自然第15课《留住大自
然的美》教案1教科版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并能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动植物,要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学生课前搜集人们保护动植物的有关资料。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导入:
教师配乐讲述故事:美丽富饶的松嫩平原,是丹顶鹤的故乡,一望无际的芦苇展现在地平线上,姿态优美的丹顶鹤时而嬉戏,时而引颈高歌,时而翱翔蓝天翩翩起舞。
这时,远处一枝罪恶的猎枪伸向丹顶鹤,“砰“的一声,一只丹顶鹤受伤跌进了芦苇荡里,它痛苦地挣扎,发出绝望的哀鸣。
这时,一个女孩勇敢地跳进芦苇荡抱起丹顶鹤向岸边走去。
然而,芦苇下边的沼泽地使小姑娘越陷越深,在这生死关头,姑娘用尽平生的力气,托起受伤的丹顶鹤。
丹顶鹤得救了,可是,勇敢的小姑娘却再也没有回来。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讨论
听了这个故事,你心里怎么想?你想对这个姑娘说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
汇报:
学生1:这个故事很感人。
学生2:小姑娘为了救丹顶鹤,自己死去了,她懂得保护动物。
学生3:小姑娘真勇敢,我们要向她学习。
3.讲故事:
教师以沉重的语调讲述清华大学学子刘洋在动物园里用硫酸烧伤黑熊的事件,并讲述此事件在社会中引起的强烈反响。
4.讨论:
刘洋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6.活动:
激发兴趣: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好多可爱的小动物,但一定是聪明的孩子才能拿到它。
相信我们班的同学都是聪明的孩子,一定可以得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1)教师提示:描述的同学要善于观察,不但要讲动物的外形,还要讲它的生活习性。
(2)将每人准备的有动物图随机贴在每位参赛者的背后,参赛者并不知道自己背后贴的是什么,要根据同学说的线索来确定自己背后的动物。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师:美好的环境是人人都希望的,人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早晨打开窗户,清新自然的空气拂面而来,小鸟唱着婉转动人的歌,没有污染、没有噪音,有的只是整齐与宁静......
2.小组讨论:我们能做些什么让环境更美好呢?(教师从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出发,引导学生关爱它们)
3.学生汇报:
保护大树、小草、小花;保护小动物......
4总结:
就算是一只蚂蚁、一棵草。
我们都要爱护它们,把它们看成有生命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生命,让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有尊严地生活在地球上。
从而体验多姿多彩的世界带给我们的无穷美感。
三、课后践行,内化提高
动植物与我们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让它们有尊严、健康地生活在地球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爱动植物,就是关爱自己。
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自己。
你准备怎样爱护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做成卡片的形式,许下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