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区域经济优秀调研成果获奖名单

合集下载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表彰2012年度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表彰2012年度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表彰2012年度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3.04.01•【字号】浙人社发[2013]89号•【施行日期】2013.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表彰2012年度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浙人社发〔2013〕89号)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嘉兴市社会保障事务局,厅、公务员局机关各处室,省外国专家局,直属各单位:2012年,我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紧紧围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激励先进、推动工作,经认真组织评选,共评出优秀调研成果75篇,现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获奖单位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各地各单位要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心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提高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发展。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3年4月1日附件:2012 年度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10篇)1.杭州市十大产业及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调研(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关于深化我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深化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调研报告(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4.我省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调研报告(厅人才开发和市场处)5.农民工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建设研究(厅农民工工作处)6.浙江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制度研究(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7.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推行“阳光政务”的实践与思考(驻厅纪检组、监察室)8.我省实施“外专千人计划”的对策研究(省外国专家局)9.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现状分析与评估(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10.浙江省医疗保险反欺诈机制研究(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二等奖(25篇)1.嘉兴市省221号文件经办工作的若干思考(嘉兴市社会保障事务局)2.关于当前绍兴市高校毕业生需求和供给的比较分析(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丽水市“五保合一”大社保体系建设初探(丽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4.着力构建台州“海上”和谐劳动关系(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舟山市远洋渔业用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舟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6.结合杭州市留学人员富阳创业园工作实践谈区县市留创园的发展和创新(富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7.青山湖科技城建设实现人才保障同城待遇的调研与思考(临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8.慈溪市公务员考核机制探究(慈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9.浅议推进“十二五”人力社保档案事业(嘉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0.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省就业管理服务局)11.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下推进我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厅军官转业安置处)12.事业单位实施岗位管理制度后有关人事管理问题研究(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13.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研究--以杭州市总额预算付费方式改革为例(厅医疗保险处)14.工伤保险基金监管研究(厅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处)15.从维稳角度剖析浙江省劳动关系发展现状(厅仲裁信访处)16.公务员考核难点问题研究(省公务员局考核与奖励处)17.浙江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省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18.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分析与对策研究(省人事培训教育中心)19.我省劳动争议仲裁庭规范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省劳动仲裁院)20.关于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的思考(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21.我省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执行现状及经办思考(省级医疗保险服务中心)22.关于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23.浙江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整体思路研究(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24.浙江省12333咨询服务质量考评体系研究(省电话咨询服务中心)25.浙江省社会保障卡建设研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三等奖(40篇)1.杭州市社会组织促进就业的功能与实现路径(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长效机制研究(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嘉兴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4.浅析医疗保险稽核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对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的几点思考(金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6.丽水市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丽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7.关于莪山乡低收入人群就业帮扶工作试点的调研报告(桐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8.做好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征缴工作的建议--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与职工工资水平及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关系分析(宁波市北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9.构建一体化防治机制打造和谐“无欠薪海曙”--关于构建海曙区群体性欠薪案件一体化防治机制的专题调研报告(宁波市海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0.市县共建模具人才高地的思考(宁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1.推进乐清市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路径探析(乐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浅议永嘉县妇女生育保险现状与对策(永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3.青田县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青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4.关于湖州市吴兴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湖州市吴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5.加强秀洲区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对策研究(嘉兴市秀洲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6.大力培育高技能人才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平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7.加强人才开发推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海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8.打造人力社保“阳光政务”金名片--嵊州市人力社保局“阳光政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嵊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9.东阳市用工需求、求职愿望调查与思考--“把心留下”百家企业“新东阳人”调查综述(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经济后发山区加强人力社保公共服务的探索(磐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1.打造“无欠薪浦江”探索与实践(浦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2.突出柯城家庭服务业特色全力开拓创业就业“洼地”--关于加快发展柯城区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调研报告(衢州市柯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3.推行人力社保新举措助推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来自衢江区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衢州市衢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4.当前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江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5.关于加强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的对策与思考(龙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6.创新举措遏制欠薪--对建筑业工程款与人工费分离模式的探讨(开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7.莲都区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现状及建议(丽水市莲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8.遂昌县工伤保险发展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遂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9.浅议如何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景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0.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劳动力因素分析(庆元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1.关于黄岩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调查和思考(台州市黄岩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2.临海企业“双爱”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临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3.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我省企业重点技术创新团队建设情况分析(厅人才开发和市场处)34.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厅劳动关系处)35.对当前工伤保险待遇政策几个问题的一点思考(厅工伤生育保险处)36.加强人力社保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厅人事处)37.层级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设立探析(省人事争议仲裁院)38.浙江省省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情况分析(省级单位统发工资办公室)39.打造“无欠薪浙江”的实践与创新(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40.我国劳务派遣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省职业介绍服务指导中心)。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表彰2008年度全省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表彰2008年度全省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表彰2008年度全省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共浙江省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10.14•【字号】浙委办[2009]110号•【施行日期】2009.10.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其他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表彰2008年度全省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浙委办[2009]110号)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属各单位: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评选 2008年度全省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知》 (浙委办[2009]35号)精神,经逐级评审,共评出“关于建设‘海上浙江’的若干问题研究”等优秀调研成果65篇(见附件),现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调查研究部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积极探索新时期调查研究规律,着力提高调查研究水平,为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附:2008年度浙江省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9年10月14日附: 2008年度浙江省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一等奖(5篇)1.关于建设“海上浙江”的若干问题研究(省政协“海上浙江”课题组李火林等)2.新一轮发展转型时期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调研报告(省发改委厉志海等) 3.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研究(省委组织部庄跃成等)4.杭州市以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研究报告(杭州市委组织部李震范等)5.衢州市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的调查和研究(衢州市政协课题组)二、二等奖(10篇)6.我省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的成就、历程、经验和下一步的思路与对策(省农办夏阿国)7.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保障机制研究(省财政厅钱巨炎等)8.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思路与对策研究(省科技厅蒋泰维等)9.关于建设“山上浙江”、发展山区经济的若干问题研究(省政协“山上浙江”课题组叶鸿达等)10.产业带建设中的土地资源要素保障和节约集约利用问题研究(省国土资源厅张延华等)11.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对策研究(省旅游局赵金勇等)12.乐清企业联合、兼并、重组调研报告(乐清市委政研室倪考梦等)13.嘉兴经济转型升级规范性研究(嘉兴市委陈德荣)14.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评价机制的调研报告(温州市委组织部鞠建林等) 15.浙江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研究(省人力社保厅黄亚萍等)三、三等奖(20篇)16.关于培育新城经济功能打造全市经济中心的调研报告(舟山市委梁黎明) 17.台州市产业结构演变特征、问题及建议(台州市统计局吴一林等)18.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社会建设的成就经验及新时期深化建设的思路对策研究(省委政法委徐樟清等)19.关于《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省法院徐杰等)20.关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带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徐伟金等)21.椒江试行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与思考(台州市椒江区委王建平等)22.宁波与国际先进城市比较(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阎勤等)23.推进新形势下绍兴经济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绍兴市政府钱建民)24.关于培育“新杭州人”造就新型产业大军的调研(杭州市建委王土根等) 25.农业服务供求结构分析调查(省农业厅赵兴泉等)26.我省新社会阶层发展态势及其政治参与调研报告(省社会主义学院蔡馥生等)27.浙江民间融资情况分析和防范风险对策建议(省发改委吴华海等)28.关于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实践和思考(绍兴市文化惠民课题组陈长兴) 29.关于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调查与研究(舟山市委办、市委政研室赵利平等)30.创新人才开发体制机制研究(省人力社保厅乐益民等)31.环太湖区域收入分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湖州市委党校舒川根等)32.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政策衔接的研究与思考(嘉兴市委政研室施卫华)33.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对推进城市化的作用研究报告(省民政厅俞志壮等)34.关于金华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金华市委黄锦朝)35.区际产业转移中的温州轻工业发展取向研究(温州市经贸委姜增尧等)四、优秀奖(30篇)36.新形势下我省宗教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省社会主义学院张惠康等)37.基于农民转移转化的城市化发展研究(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刘亭等)38.浙江省国有企业创新体系研究(省国资委李德忠等)39.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省检察院庄建南等) 40.加强我省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调查与建议(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黄萌等)41.梅山岛保税港区功能定位的思考和研究(宁波市委政研室潘奇峰等)42.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的研究(宁波市委政研室廖奠坤等)43.打造“廉洁杭州”的实践与思考(杭州市委叶明)44.金华市全面推进村干部创业承诺机制的调查与思考(金华市委政研室胡新民)45.杭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研究(杭州市政府杨戌标)46.浙江省企业年金发展和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浙江保监局牟忠枢等)47.加快湖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湖州市委孙文友等)48.把握世博会机遇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省科协项浙学等)49.关于完善我省低收人群体价格补贴机制的研究(省物价局柳萍等)50.浙江省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省教育厅鲍学军等) 51.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研究报告(省民政厅吴桂英等)52.“枫桥经验”创新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课题调研报告(省委政法委宋光宝等)53.2007年浙江省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报告(省体育局应祖明等)54.关于推进山海联动打造浙江特色制造业基地的调研报告(常山县委童建中) 55.对金衢丽产业带金华区域转型升级的调查研究(金华市政府陈昆忠)56.关于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调查与思考(宁波市委政研室王建社等)57.关于实施农民增收六大目标的实践与思考(丽水市委陈荣高)58.浙江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省科技厅邱飞章等)59.开放社会中的境外宗教渗透及其对策(省民宗委王毅等)60.浙江省地下钱庄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省公安厅丁平练等)61.新时期社区建设的成功实践--“杭州模式”的回顾、反思和展望(省委办公厅舒国增等)62.关于复兴钱塘江中上游航运的调研报告(省交通运输厅王洪涛)63.浙江省标准信息与质量安全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调研报告(省质量技监局杨烨等)64.浙江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主要成就研究(省统计局金汝斌等)65.金融危机对浙江航运经济及海事工作的影响预期和对策分析(浙江海事局徐国毅等)。

浙江省商职院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课题)获奖名单

浙江省商职院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课题)获奖名单
浙江省商职院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课题)获奖名单
序号
课题名称
获奖等级
主要完成人
1
构建宁波“总部--基地”新机制的对策研究
一等奖
姚奇富,熊惠平,俞位曾,徐盈群,姚核军等
2
基于协同过滤的智能信息推荐算法研究
二等奖
龚松杰,潘红艳,王璞
3
外来务工人员“五险合一”社保套餐政策落实推进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二等奖
李国旗
4
8
基于光触媒技术的空气清新发生器的研究与应用
优秀奖
郑发泰、翁正国、张培忠
9
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研究——以宁波为例
优秀奖
王红珠、吕洪霞、庄丹华
10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优秀奖
邬琦姝,梁莉,张曦,吴冬俊,张春彬
浙江省商职院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论著)获奖名单
序号
科研成果名称(论文、论著)名称
浙江动漫产业发展研究
三等奖
陈博,戴钦照,程兴火,周文波,张镇等
5
发展宁波基层民主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探索
三等奖
陈国方,陈军强,黄立本,秦文纲,任一波
6
引拉机控制系统的开发
三等奖
徐咏梅,张鹏飞,王世民
7
“刘易斯区间”下的“三段式”工学结合的机制与对策:浙江高职发展的新解读
优秀奖
熊惠平,庄丹华,张华忠,颜大运
一等奖
程方启、叶飞帆、杨建国
4
轴承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系列论文
二等奖
柳桂国
5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困境与对策
二等奖
俞位曾
6
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二等奖
韩包海、冯建新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4年度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报告的通报-绍政办综〔2015〕5号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4年度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报告的通报-绍政办综〔2015〕5号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4年度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报告的通报正文:----------------------------------------------------------------------------------------------------------------------------------------------------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4年度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报告的通报绍政办综〔2015〕5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2014年,全市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重要的调研成果,促进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在2014年度优秀调研报告评比活动中,各地各部门(单位)精心组织、踊跃参与,共推荐报送123篇调研报告。

经评审组严格遴选,共评出优秀调研报告38篇,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20篇。

具体名单如下:一等奖(共6篇)1.我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调研与思考(市商务局施新民)2.绍兴、金华、嘉兴、台州四城市经济圈税收与经济发展情况比较与分析(市国税局朱关烈)3.关于推进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市经信委黄坚)4.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实践与思考(市供销总社阮建明)5.加快推进绍兴新型城市化的路径及策略研究(市建设局王旭波)6.发展亲水产业实现名城复兴——新常态下提升绍兴水城产业的思考(市统计局张国苗)二等奖(共12篇)1.绍兴文化传承和发展专题研究(市文广局杨志强)2.越城区构建现代城市治理体系的实践与思考(越城区政府魏明)3.绍兴市区建设用地合理容量调研报告(市国土局任勇)4.绍兴市房地产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彭上升)5.电子商务助推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践与思考——以嵊州市为例(嵊州市政府孔志刚)6.大城市背景下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市直教育“龙头战略”的对策研究(市教育局贺晓敏)7.关于进一步加快市级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市发改委傅陆平)8.企业担保圈风险的监测与预警研究报告(人行绍兴市中心支行陈隆)9.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建筑工业化的绍兴实践(市建管局林抒)10.加快推进市级经济发展促进税收可持续增长(市财政局王水君)11.关于吸纳民营资本进入社会领域的调研与思考(上虞区政府王慧琳)12.绿色循环交通对生态绍兴建设的实践思考(市交通运输局章剑谷)三等奖(共20篇)1.绍兴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市统计局陈德洪)2.扶持促进我市小微企业发展的实践和思考(市经信委金大为)3.绍兴市出租车“打的难”调研报告(市交通运输局张德胜)4.创新民间融资管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市金融办夏九英)5.“营改增”试点对绍兴经济税源的影响分析及建议(市国税局张绿芬)6.加快推进“三社联动”的调研与思考(市民政局叶卫红)7.关于全市人才流动情况的分析与思考(市人力社保局邵全卯)8.绍兴市本级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调研报告(市教育局赵爱庆)9.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思考(越城区政府王静静)10.关于加快推进袍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陈泉标)11.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市审计局王建新)12.关于加快柯桥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柯桥区政府金晓明)13.全面深化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防控治理体系建设(市安监局楼灿忠)14.诸暨市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分析及思考(诸暨市政府王会军)15.开展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试点的实践与探索(滨海新城管委会陈国阳)16.在适应新常态中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上虞区政府王永表)17.大数据时代构建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研究(嵊州市政府俞仲兴)18.深化我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市行政服务中心周宝林)19.关于加快推进机关事务服务保障转型升级的思考(市机关事务局房紧)20.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引效应(新昌县政府柴理明)以上获奖作者单位为参评时所在单位。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03年度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温政办[2004]164号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03年度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温政办[2004]164号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03年度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03年度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温政办〔2004〕16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加强调查研究,是做好政府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为了鼓励政府系统深入调查研究,提高调研水平和质量,更好地巩固和利用调研成果,今年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03年度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得到了各地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政府系统调研报告181篇。

这次参评的调研报告涉及面广,质量较高,选题新颖,具有创新性,很多调研报告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其中不少调研成果已在政府工作中发挥了很好作用。

为保证评选活动的公开、公正、公平,市政府办公室成立了评选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作为评委,严格按照评选程序和标准,经过初选、初评和复评,最终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9篇、三等奖16篇(名单附后),现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

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积极推进调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政府系统的各级领导和广大工作人员要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推进“一港三城”发展战略的实施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四年八月十七日附件:2003年度政府系统调研报告获奖名单一等奖1.建设国际性轻工城的产业优势与现实突破--当前我市轻工业发展状况调查分析作者:邹向阳、倪建春(市统计局)2.在外温州人经济对温州发展的影响分析作者:吴东、邹向阳、张崇植、郑少华、胡明送、张伟(市体改办)3.温州市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作者:王益琪、周益妤、谢修亥、林海、庞保平、项晓东、李明霞、魏丽霞、陈琦(市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课题组)二等奖1.我市行业协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措施作者:温州市民间组织登记服务中心课题组(市民政局)2.温州市区工业用地需求调查作者:陈如坚(市国土资源局)3.温州市城市河道景观现状及整治对策作者:林孝悌(市水利局)4.积极开展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进中国服装名城创建--关于服装产业的调研报告作者:李国洪(市统计局)5.关键在于规范管理--对领导干部辞职经商现象的调查与思考作者:朱锦平、吴春波(市监察局)6.浅析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我市的影响作者:胡蓬星(市国税局)7.温州银行业信贷经营创新探析作者:吴国联(市人民银行)8.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作者:叶春江(瑞安市政府)9.乐清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作者:章纪泉(乐清市政府)三等奖1.对温州市征用农民集体土地政策的思考作者:陈宇(市规划局)2.温州市粮食生产现状与综合生产能力保护措施作者:曾文进、林华(市农业局)3.对温州区域经济发展新的认识和探讨作者:沈灿根(市计委)4.立足经营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作者:叶林竑、郑滨、刘发顺、胡海迁、林坚(市财政局课题组)5.温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作者:朱朝国、杨昌奎(市教育局)6.加强引导加快发展努力推进鹿城区企业信息化建设作者:熊洪庆(鹿城区政府)7.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作者:吴天峰(龙湾区政府办公室)8.乡镇财政风险初探作者:陈少忠、徐教、杨海慧(瓯海区财政局)9.对我市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作者:叶望庆(瑞安市公安局)10.关于永嘉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作者:周利平、傅朝宗、汪西敏(永嘉县科技局)11.促进我县水产品龙头企业发展的对策思考作者:任玉明(洞头县政府)12.浅谈我县效益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作者:李高楼(平阳县怀溪乡政府)13.苍南县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作者:章方璋(苍南县政府)14.对文成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作者:张加福(文成县百丈漈镇政府)15.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作者:胡建斌(泰顺县公安局)16.强强联手“强强”出击--关于瓯海区民营锁具行业的调查报告作者:黄静慧(瓯海工商分局)——结束——。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1年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1年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1年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浙江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1.11.23
•【字号】浙高教学[2011]10号
•【施行日期】2011.11.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1年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浙高教学〔2011〕10号)
各高等学校:
经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330项研究成果获2011年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

其中“价值排序与伦理风险研究”系列论文等48项研究成果获一等奖,“基于可废止逻辑的柔性Agent理论、算法与实现研究”等102项研究成果获二等奖,“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法律制度”等180项研究成果获三等奖。

现将获奖项目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附件:
2011年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20年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组织和项目的通报-浙政发〔2020〕24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20年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组织和项目的通报-浙政发〔2020〕24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20年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组织和项目的通报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20年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组织和项目的通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促进标准化改革创新,以全面标准化建设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经严格评审,省政府决定授予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导制定制冷剂用氟代烯烃系列国家标准等3个组织和项目“2020年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重大贡献奖”,授予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灵芝、铁皮石斛国际标准等10个组织和项目“2020年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优秀贡献奖”。

希望获奖组织珍惜荣誉、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标准创新工作,争当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全省广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要以获奖组织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加大标准创新投入,不断提升各领域核心竞争力。

各地、各部门要继续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创新贡献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为我省“重要窗口”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2020年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组织和项目名单浙江省人民政府2020年9月21日附件2020年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组织和项目名单一、重大贡献奖(一)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导制定制冷剂用氟代烯烃系列国家标准;(二)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物联网身份管理关联开放服务国际标准;(三)衢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为主承担“最多跑一次”改革省级标准化试点。

浙江省民生民意杯第七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结果

浙江省民生民意杯第七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结果

浙江省“民生民意杯”第七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结果公示浙江省“民生民意杯”第七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共有来自全省 76所学校(含独立学院)的 513 个作品报名参赛。

经过双向匿名的网评,共 122 个作品入围现场答辩。

现场答辩于 2018年 11 月 23 日至 24 日在湖州师范学院举行。

本届竞赛共有 44个作品获得一等奖、78 个作品获得二等奖、127 个作品获得三等奖。

现将本届竞赛结果和优秀组织奖进行公示(见附件一、附件二和附件三)。

若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省教育厅大学生学科竞赛委员会或浙江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组委会反映。

任何学校和个人均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的形式反映意见和情况。

以学校名义反映意见和情况的应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问题的提倡署本人真实姓名,以便进一步了解情况和反馈意见。

公示时间为 7 个工作日,即 2018年 11 月 26 日至 12 月 4 日。

请相关学校领队、指导教师及参赛队员认真核对指导教师姓名、参赛学生姓名等相关信息。

如有出入,请将修改申请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邮寄至竞赛办公室。

公示结束后竞赛办公室将打印证书寄各参赛学校教务处。

省教育厅大学生学科竞赛委员会受理电话:(0571)88008979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组委会受理电话:(0571)28877226传真:(0571)28877204通信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综合大楼 317 房间)。

邮编:310018浙江省大学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竞赛委员会2018 年 11 月 26日1附件一:浙江省“民生民意杯”第七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本科组获奖名单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附件二:浙江省“民生民意杯”第七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专科组获奖名单18192021附件三:浙江省“民生民意杯”第七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浙江省区域经济优秀调研成果获奖名单(2009年度)特别奖(著作)(一)发改委系统1、透视浙江改革开放30年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发改委2、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浙江省“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浙江省发改委刘亭周丹应志仁等3、中长期计划五十年——浙江省十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纪实浙江省发改委金兴盛吴孝林周丹朱家良魏芳勋黄元彪谢一明路全胜任庆胜4、椒江区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与思考台州市椒江区发展和改革局罗正义卢捷涵蔡海峰周冠根5、一个妈妈的女儿——浙江援藏纪实浙江省援藏办公室张国云等(二)经信委系统1、迈向制造强省:1949-2009年浙江工业发展简史浙江省经信委政策研究室2、2009浙江省工业产业竞争力发展报告浙江省经信委、浙江省工业经济联合会杜世源骆云伟黄哲明徐伟荣等3、崛起之路:浙江中小企业发展六十年吴家曦范钧等4、浙江脊梁——浙江优秀企业家风采录浙江省企业联合会、浙江省企业家协会、浙江省工业经济联合会陈卫东王康存吴袆泓项蔚南陶聪(三)社科系统1、浙江60年发展历程纪实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林吕健主编潘捷军陈野副主编2、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9-2010)浙江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课题组、编委会3、解读浙江经济(2010)浙江省统计局金汝斌梁普明主编4、浙江民生报告(四)浙江省社科联陈荣胡祖光主编5、评价浙江发展(2009)浙江省统计局金汝斌主编6、国家特别行动:新安江大移民迟到五十年的报告童禅福7、浙江地方金融发展探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周建松等一等奖(一)发改委系统1、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浙江省发改委规划处厉志海刘亭周丹等2、人均GDP6000美元以上阶段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浙江省发改委政研室厉志海黄勇钱建鑫李军朱李鸣3、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浙江省发改委综合体改处姚作汀王京军陈依慧叶科林文熠4、现代服务业集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浙江省发改委服务业处、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黄勇张国云王美君周鸿飞吴可人5、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两大跨越稳健迈向基本现代化——“十二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思路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刘亭杨树荫傅金龙徐伟金朱李鸣(二)经信委系统1、化危为机因势利导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2008年浙江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浙江省经信委吴家曦应云进王国勇2、浙江省无线传感器网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浙江省无线传感器网络产业发展调研小组高鹰忠姚建中邬韶杭葛坚勇黄洪弟余仲飞余逸美张佳郭安娜3、杭州市工业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工作现状及对策杭州市经委组织宣传处4、必须扭转浙江制造业投资增长持续回落浙江省经信委周必健(三)社科系统1、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浙江省政府咨询委课题组2、浙江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1997-2007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金汝斌王美福张荣飞徐璐3、工业化发达阶段的浙江经济发展——浙江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后的经济发展浙江省社科院经济所徐剑锋项枫4、浙江省文化发展指数研究浙江工商大学李金昌项莹二等奖(一)发改委系统1、浙江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研究浙江省发改委综合体改处姚作汀王京军陈依慧钱永土闻海燕2、关于循环经济支持性政策情况的调研报告浙江省发改委地区处、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刘亭张善坤李克川黄鸿鸿3、关于我省村卫生室建设的调研建议浙江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金兴盛沈素芹杨耀光4、浙江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研究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傅金龙周世峰秦诗立王辰5、浙江省“十二五”空间发展战略思路研究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徐伟金周世峰秦诗立俞莹沈峰6、浙江省农村宅基地置换研究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刘亭王质明庞亚君王琳赖华东7、转型升级中浙江产业集聚新平台建设思路研究浙江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朱李鸣朱磊陈文杰8、宁波市城镇化大平台、集群化大产业、战略性大项目、总部型大企业方案研究宁波市发改委陈仲朝詹荣胜陈飞龙刘兴景俞雅乖张水清9、反思危机利用危机跨越危机——后危机时代加快绍兴发展的几点思考绍兴市发改委梁建华张国苗夏永江杨爽李昼10、滕头村2010—2030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奉化市发改局陈彩月滕杰君毛建龙康明军赵翔11、江山市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思路研究江山市发改局郑顺才徐元安刘子泉吴康勇张华(二)经信委系统1、浙江船舶工业现状和转型升级思路浙江省经信委王素娥朱因加高松传2、浙江省光伏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浙江省经贸委投资处、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课题组诸葛建张文陈波兰建平徐之明朱国平3、从三千浙企视眼看当前经济走势——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浙江省经信委4、突破低端锁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2009年浙江省块状经济调查报告浙江省经信委5、加快发展杭州市生物产业基地的对策研究杭州市经济委员会6、浦江水晶玻璃产业提升发展调研报告浦江县经济贸易局(三)社科系统1、我国中小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和思考浙江省政府参事室童禅福卢亦愚2、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浙江经济增长与转型浙江省政府咨询委3、全省11个市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分析浙江省统计局综合处王美福傅吉青冯淑娟4、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竺园郁志君季南程彩霞杨士鹏(执笔)5、浙江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及建议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6、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11个地市面板数据的研究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郭鹰7、以改革与创新加快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部陈自芳8、舟山建设浙江国际海员输出基地研究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舟山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杨永明於树波杨定波孔志华孙峰9、对当前热点信访问题的冷思考——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桥梁”的重构设想中共江山市委党校陈昂辉耿艳苹三等奖(一)发改委系统1、提升城市经济走经济高效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空间集聚视角下城市经济研究浙江省发改委课题组钱建鑫李军庞亚君王琳赖华东2、扩大内需中央投资计划对浙江经济拉动效应的调研与对策建议浙江省发改委投资处、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刘亭徐幸朱李鸣赵元华胡向敏3、我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合作与发展的调研报告浙江省发改委地区处刘亭张善坤王叶青许海萍陈霞4、关于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的调研建议浙江省发改委社会处金兴盛沈素芹杨耀光王建忠5、构建与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资本市场体系浙江省发改委财政金融处吴华海丁勇王志坚杨加鸥6、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对策研究浙江省发改委老干部处金兴盛吴孝林孟凡彪魏芳勋路全胜7、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思路和对策研究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吴红梅郑启伟吴洁珍8、加快杭州西部五县市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杭州市发改委高乙梁夏海泉陈婕赵波9、西湖区现代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研究杭州市西湖区发展改革和经济局钟伟蒋庭锴李胜英贾涛张晓莹10、中心城区社会发展研究宁波市江东区发改局刘良飞朱子凡禤慧宁潘赛郑敬岳叶璐11、奉化融入宁波都市圈建设与接轨宁波发展规划研究奉化市发改局陈彩月滕杰君毛建龙康明军赵翔12、“十二五”时期温州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温州市发改委黄河张祖新张天长孙福国杨介棒13、关于推进湖州市扩权强区改革的对策研究湖州市发改委董立新汪蚕清徐建学汪明14、关于我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深入思考湖州市发改委刘自力杨慧英姚国梁聂建华15、关于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的前期研究和有关建议湖州市发改委周杰董立新曹毅平周柏华陆永春孟国新施伟华杜尉栋吴钰骅林世全16、嘉兴港发展面临的十大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嘉兴市发改委李国明范庆伟赵华明郑嘉17、诸暨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选择诸暨市发改局朱红伟张凯歌何建平孙国民18、钱塘江中上游山丘陵区流域综合治理研究金华市发改委倪云长吴芳云厉新普胡宝星朱佳19、对衢州市新型城市化的若干思考衢州市发改委课题组傅炎康胡小刚顾柏松方赛平20、台州南片水资源困境与出路的思考台州市发改委郑荐平黄志远陈海崧马金科21、认清发展阶段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关于3000美元阶段丽水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丽水市发改委陶国忠22、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努力建设浙闽合作先行区丽水市发改委陶国忠芦忠于周立军叶小弟(二)经信委系统1、温州企业整合重组情况与对策建议浙江省经信委吴家曦周朝晖2、杭州市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09-2013年)杭州市经济委员会赵纪来郝志毅王明兴杨元林昀3、杭州市工业产业优化升级对策研究杭州市经委法规与产业政策处4、宁波工业企业开拓市场情况调研报告宁波市经济委员会5、2008-2009年温州工业经济走势与对策温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6、推进金融创新,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的对策建议湖州市经济委员会7、加快嘉兴无线传感器网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嘉兴市经贸委、嘉兴市信息产业局王马青顾小萍杨河8、嘉兴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建设研究嘉兴市信息产业局9、嘉兴特色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研究嘉兴市经贸委包毓琼李本健崔现伟吕荧萍10、嘉善县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调研与思考嘉善县经济贸易局11、推进绍兴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绍兴市经济贸易委员会12、金华建立纯电动汽车生产及营运基地调研报告金华市经济委员会13、衢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之路衢州市经济委员会14、舟山船舶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舟山市经济贸易委员会15、台州发展战略构想和重点把握台州市经济委员会16、用好财政政策推动台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台州市经济委员会17、丽水市加快融入“海西经济区”的战略思考丽水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三)社科系统1、局部突破——铁路现代化的浙江思考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余健尔杨强民吴斌2、嘉兴与周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中共嘉兴市委党校陈新友郑国政蒋明祥马华芳蒋莉潘蕾朱莹莹3、构建党群关系新格局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嘉兴市秀洲区集中推进城乡居保工作的启示中共嘉兴市委党校陈新友、彭世杰4、关于温州“十二五”产业发展的初步思考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王钢李善武徐剑光5、浙江技术进步与增长方式转换浙江省社科院经济所李东华6、推进浙江省第四方物流建设的对策研究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军锋吕洪霞7、大学生村官实践对基层政权建设的影响路径研究—以宁波调查为例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夏朝丰夏行尤海燕韩世强王邦进张雪芬8、提升湖州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基于湖州三县二区123家企业的调研分析湖州师范学院、湖州市人事局王荣德姬海荣吴佳丽秦洁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