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月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现的二里头遗址相当于我国的哪个王朝()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 . 一个朝代的兴亡与国君的治理有很重要的关系。

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禹B.汤C.周武王D.商纣王3 . 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A.“分封制”——周武王B.“郡县制”——秦始皇C.休养生息——汉高祖D.“推恩令”——汉武帝4 . 《史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春秋时期①王室衰微②诸侯争霸③国家分裂割据④秦国通过兼并战争完成统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5 .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quǎn)亩之勤(劳力)。

”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A.用耒耜翻地B.用牛来耕地C.用石刀砍伐D.用青铜农具耕地6 . 以下历史文物,能够佐证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达的是A.B.C.D.7 . 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8 . 距今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北京人”生活的地方丛林茂密,野兽经常出没,所以北京人()A.必须凭借单个人的力量顽强地生存B.必须成千上万人生活在一起,过着集体的生活C.建造了房屋,种植了庄稼,饲养了动物,努力改善生活条件D.常常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并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生活9 . 下图是位于浙江绍兴东南会稽山麓的大禹陵。

千百年来人们崇敬大禹精神,缅怀其功德,祭祀经久不断。

大禹陵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是某同学对我国某一古人类遗址的描述,其中有错误的是()A、距今年代B、生活地点C、火的使用D、地位2.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①打制石器②钻孔石斧③鱼纹彩陶盆④稻谷遗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4、下列成就属于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是()①种植粟②制造陶器③种植水稻④铸造铁器⑤发明瓷器⑥铸造青铜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③⑥5、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

下列有关黄帝的传说,正确的是()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6、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夏朝建立为标志的,这是因为夏朝()A、进行了变法B、实行了分封制C、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定了法律D、产生了封建制度7、从夏商西周灭亡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A、只有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才能保证王朝永固B、只有禅让制才能确保王朝永固C、只有实行世袭制才能保证王朝永固D、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8、荀子曰:‚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材料反映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井田制 D.、郡县制9.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10、下列关于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处境的描述,错误的是()A、被用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者为死去的贵族殉葬B、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土地C、没有人身自由D、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11、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的是()A、石器工具B、铁制工具C、骨制工具D、青铜工具12、商鞅变法既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争霸战争现实压力的必然结果。

部编人教版 七上历史第一次月考(1-6课)

部编人教版 七上历史第一次月考(1-6课)

考试范围: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上册(1—6课)包括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二单元,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选择题1.2008年3月26日,媒体报道:近些年,不断有坟墓修建在古老的元谋人遗址上,元谋人遗址纪念碑已被数十坟堆“包围”。

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你认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A.元谋县是著名的风景区B.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C.元谋人遗址出土了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D.中国是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3.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 传说、遗址B.化石、遗址C. 遗物、记载D.传说、记载4.小明在网上搜索“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

由此你能判断小明搜索的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B.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C.北京人遗址D.半坡原始居民遗址5.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

据此推断,是()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炎帝部落D.黄帝部落6.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因素是()A. 建造房屋B. 原始农业的出现C. 使用磨制石器D. 原始手工业出现7.今天海内外华人多以“炎黄子孙”自称,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 黄帝B. 炎帝C. 黄帝和炎帝D. 黄帝和蚩尤8.“大禹治水”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下列关于“大禹”及“大禹治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禹治水是神话传说B.大禹最早创立禅让制C.大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D.大禹治水的故事传递了人们对大禹尊敬爱戴之情9.很多小孩子会背诵《三字经》。

其中“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告诉他们,夏朝实行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选举制10.小红同学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做了以下整理,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A. 统治残暴B. 外族进攻C. 内部纷争D. 天灾人祸11.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专题片《人类起源》在重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变阶段后,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几百万年漫长的进化历程。

关于人类起源正确的说法是()A.猿经过劳动进化为人B.女娲造人C.亚当和夏娃造人D.上帝造人2.对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搜集神话故事B.发挥想象力C.研究远古化石D.依靠民间传说3.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关于半坡居民掌握的生活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能制造石器、骨器和角器B.会使用弓箭,会捕鱼C.会纺织、制衣D.会建造房屋、种植水稻和粟5.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哪一人物开始的()A.黄帝B.炎帝C.禹D.舜6.“禅让是在位部落联盟首领自愿进行的让贤之举,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来统治国家。

”据此分析,禅让制的依据是()A.经济实力B.个人才德C.社会地位D.前任推荐7.迁都是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迁到另一个城市。

商前期几次迁都的原因是()A.政治动乱和水患B.统治者想扩大势力C.外族入侵D.商朝人思念家乡8.有学者曾说:“商代的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下列能说明这句话的是()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为加强统治,周王室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下列等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卿大夫②诸侯③士④周王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10.“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的反叛B.统治者残暴昏庸,失去民心C.“国人暴动”D.牧野之战的影响二、材料解析1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温馨提示:历史是石,能敲击出智慧之火;历史是火,能点燃希望之灯。

让我们用智慧之火点燃希望之灯吧!第一部分选择题答题卡第二部分主观题答题卡21. 22. 23.24. 25. 26.27.(1)(2)(3)(4)28.(1)(2)(3)29.(1)(2)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题1分,计2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第2页的答题卡内)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

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3.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

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应是A.生活习惯B.生产工具C.劳动技术D.自然条件4. 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半坡遗址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遗址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6.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文中“始祖”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该人物是A.炎帝和蚩尤B.黄帝和炎帝C.尧和舜D.舜和禹7.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呢?学校七年级(12)班林想同学根据他的想象,写了一段文字。

在他的这段文字中,一个半坡人穿着丝织的衣服,正在将稻谷去皮后,生火准备做饭,旁边放了一些彩瓷碗,供盛饭用。

这段文字共有几处典型的史实错误?A.1处B.2处 C.3处D.4处8.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 )6.下列君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盘庚 ②周武王 ③启 ④周厉王
A、③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②④① D、①② ③④
( )7..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逐渐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的是
A、晋文公 B、秦穆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
( )8.春秋开始于公元前
A、771 年 B、475 年
C、770 年 D、476 年
新乐人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 新乐遗址出图的陶器 1、从以上图片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6 分) 信息点一:____________ 信息点二:______________ 信息点三: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推断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4 分)
27、请将下列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6 分)
D、大汶口遗址
( )3、假设你是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它切割猪肉,你
所使用的工具是
A 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 )4.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 )5.公元前 14 世纪,迁都到殷的商王是
A、启 B、桀
C、汤 D、盘庚
( )9.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
C秦
B齐
D燕
( )10.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 齐桓公 B 宋襄公
C 晋文公 D 秦穆公
( )11.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A 齐楚秦 B 赵魏韩
C 赵魏秦 D 楚齐韩
1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

2.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A. 170万年B. 70 - 20万年C. 3万年D. 1万年。

3.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会使用磨制石器B. 会人工取火。

C. 过着群居生活D. 身体各部位进化均衡。

4.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共同特征有()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房屋④制作陶器。

A. B. ④ C. ④ D. ④.5. 河姆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A. 粟B. 水稻C. 小麦D. 玉米。

6. 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B. 黄帝C. 蚩尤D. 炎帝和黄帝。

7.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

8. 夏朝建立于()A. 约公元前2070年B. 约公元前1600年。

C. 公元前1046年D. 公元前770年。

9.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是()A. 桀B. 纣C. 汤D. 盘庚。

10.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产生的。

A. 奴隶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禅让制。

11.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 四羊方尊B. 司母戊鼎C. 毛公鼎D. 青铜立人像。

12.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

13.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

14. 战国七雄不包括()A. 齐B. 楚C. 鲁D. 秦。

15. 商鞅变法发生在()A. 魏国B. 齐国C. 秦国D. 赵国。

16. 都江堰是由()主持修建的。

A. 李冰B. 商鞅C. 管仲D. 孙武。

17. 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墨子C. 孟子D. 庄子。

18. 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月考测试题.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月考测试题.doc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题根临:被现曜名/ 总兮/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

”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山顶洞人2.暑假是外出旅游的也日子。

假如你要去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目前所知,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A、马坝人B、北京人C、元谋人D、蓝田人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挂着“中国味,世界享”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的粽子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

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A.文天祥B.司马迁C.孔子D.屈原4.下列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①④②③5.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①稻②麦③黍④粟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6.近年来,沙尘暴造成了一系列危害,损失惊人。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了朴素的生态环境观,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7.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于()A、黄帝时期B、尧时期C、舜时期D、禹时期8.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晋文公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9.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C.青铜立人像D.毛公鼎1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走向统一 B.战争频繁 C.诸侯争霸D.王室衰微 12.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B.义C.理D.信13. 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部落④半坡部落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4..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15, 下列四件青铜器均是商周时期典型作品,其中代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是 ( )16. 有一个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 七雄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班级:级班姓名:总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

”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2.暑假是外出旅游的也日子。

假如你要去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目前所知,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
A、马坝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挂着“中国味,世界享”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的粽子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

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A.文天祥 B.司马迁 C.孔子 D.屈原
4.下列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
5.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近年来,沙尘暴造成了一系列危害,损失惊人。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了朴素的生态环境观,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C.老子 D.墨子
7、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8.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
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晋文公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走向统一 B.战争频繁 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
1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义 C.理 D.信
13.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部落④半坡部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15. 下列四件青铜器均是商周时期典型作品,其中代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毛公鼎
16.有一个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

该国是()
A. 齐国
B.秦国
C. 楚国
D.晋国
17.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
18.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 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 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19.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20.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李冰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

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大运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历史诊所:(10分,划出一处错误1分,改对一处1分)
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个明显的错误,请你用波浪线在原文中划出并在横线上给予纠正,给出正确答案。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

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镰刀。

他一个走到了河边,河边有一棵大树,上面结了很多野果,毛毛摘了许多果子,他又用镰刀割水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看管火种,要是火堆熄灭了,他们可能会有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吃上香喷喷的熟食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学史有感: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1)上图故事所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1分)请回答出商鞅变法内容中的体现“兵强”的措施?(2分)此次变法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2)假如你是商鞅,你会用什么样的观点去说服秦孝公和那些守旧的大臣们?
(1分)
答:
(3)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那些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造反”,结果秦惠文王用最残酷的刑罚把商鞅车裂示众。

商鞅的死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感想。

(1分)
答:
(4)商鞅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变法是成功的,你知道他便发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吗(答出任意两点即可)(3分)
答: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答案略
二、非选择题
22.(1)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
(2)北京人还不懂缝制技术
(3)北京人只会用打制石器
(4)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不会单独劳动
(5)北京人生活时期没有水稻
五、学史有感
(1)答案略
(2)
提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必须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进行调整,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当时经济基础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改变,社会制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

(3)提示:说明了守旧势力的强大。

说明任何社会变革不可能会一帆风顺。

我们不仅要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做好遭受挫折的准备。

(4)秦孝公的支持。

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商鞅的才能和改革的魄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