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工艺学】10

合集下载

《材料成型工艺学》课件

《材料成型工艺学》课件
2.1×105MPa)。
解:H0=2.5mm,H=1.0mm,h=0.7mm

2.5−1.0
0 −ℎ
2.5−0.7
0 = 0 = 2.5 = 60%, 1 =
= 2.5 = 72%
0
0
ҧ = 0.40 + 0.61 = 0.4 × 60% + 0.6 × 72% = 67.2%
= ×(+) = . s-1
= 85 ∙ 0.124 ∙ (10)0.167 ∙ (
=85× 9.350.124
=122.4MPa
∙ 10 × 35.4%
)−2.5410来自00.167∙
1050 −2.54
1000
,计算轧
K = 1.15 = 1.15 × 122.4 = 140.8MPa
3 在φ750/φ1050×1700mm热轧机上,轧制Q235普碳钢,其变形抗力模型采用下

0.124
0.167
∙ (10)
∙(
)−2.54 ,某道次轧制温度
式计算: = 85 ∙
1000
为1050℃,轧件轧制前厚度H=65mm,轧后厚度h=42mm,板宽B=1200mm,轧
制速度v=2m/s。应力状态系数
例题2:在φ850mm轧机上,轧制Q235普碳钢,某道次轧制温度为1100℃,
轧件轧制前厚度H=93mm,轧后厚度h=64.2mm,板宽B=610mm,轧
制速度v=2m/s。试用西姆斯公式计算轧制力,并求此时轧制力矩多大。

(忽略宽展,变形速率 =

+
解:
l = ∙ ∆ℎ =
ℎത
0.85
= =

材料成形工艺学

材料成形工艺学

材料成形工艺学引言:材料成形工艺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重要的学科之一,研究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如何进行成形加工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

本文以材料成形工艺学为主题,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成形工艺及其应用。

1. 压力成形工艺1.1 压铸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形工艺,通过将液态金属注入压铸模具中,在一定压力下使其凝固成型。

该工艺适用于高强度、高精度和复杂形状的金属制品制造,如汽车零部件、机械零件等。

1.2 压力机械加工压力机械加工是利用力的压力将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常见的压力机械加工包括冷镦、冷挤压、冷拉拔等。

这些工艺通常用于制造螺栓、铆钉、拉杆等金属制品。

2. 热力成形工艺2.1 热压成形热压成形是一种利用温度和压力对材料进行成形的工艺。

通过加热材料至其塑性变形温度,再施加压力进行成形。

热压成形广泛应用于钢铁、铝合金等材料的制造中,如汽车车身、飞机部件等。

2.2 热挤压热挤压是将材料加热至可塑性状态后通过模具的挤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并成形。

该工艺可制造出具有高强度和精确尺寸的金属制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3. 注塑成形工艺注塑成形是将热塑性材料加热熔融后注入模具中进行成形的工艺。

该工艺适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容器、电子产品外壳等。

注塑成形工艺具有高效、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4. 粉末冶金工艺粉末冶金是一种将金属或非金属粉末通过成形和烧结等工艺制成制品的技术。

该工艺可制造出具有特殊性能和形状的制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

结论:材料成形工艺学是研究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成形加工的学科,对于材料制造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同的成形工艺,可以获得多种形状和性能的制品,满足不同需求,并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材料成型工艺学锻造部分复习资料

材料成型工艺学锻造部分复习资料

材料成型工艺学锻造部分复习资料1、锻压加工主要有那些方法?热锻:自由锻、模锻;冷锻:冷挤、冷镦、冲裁、弯曲、拉深、胀形。

2、锻压与其它加工方法(铸造、轧制、挤压、拉伸)相比有什么特点?A 铸造是针对塑性较低的材料提供接近零件形状的毛坯。

B 锻造采用热加工,得到高强度质量的零件。

C 冲压是冷加工得到零件。

D 锻压与其它成形方法(轧制、挤压、拉伸等)对比锻压指向品种多而复杂的坯料或零件。

轧制、挤压、拉伸等指向板、带、条、箔、管、棒、型、线的一次加工产品,该产品尚需二次加工(锻、冲、铆、焊)。

3、试述锻造发展趋势。

A做大,设备向巨型化发展。

B做精,设备专门化、精密化和程控化。

C近终形,锻件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最大限度地与产品零件接近,以达到少、无切削加工之目的。

D为适应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发展专业化生产线,建立专门的锻造中心,实现整机制造中零件的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

E 大力发展柔性制造和CAD/CAM技术。

F模锻的比例加大,自由锻的比例减少。

G发展锻造新工艺4、锻造在冶金厂和机械类厂有何应用?a冶金厂:高速钢、钛等高温合金的锻造开坯,之后才进行轧或挤成板棒材。

b机械厂:主要为重要零件准备毛坯。

5、模锻工艺一般由那些工序组成?下料→加热→模锻→(切边、冲孔)→酸洗与清理→热处理→去氧化皮(打磨或刮削)→涂漆→检验等。

6、合金钢加热过程要注意那四个现象?锻造加热温度如何确定?a:钢加热过程中应注意的四点现象:氧化、脱碳、过热、过烧(1)氧化:氧化性气体(O2,CO2,H2O和SO2)与钢发生反应。

(2)脱碳:化学反应造成钢表层碳含量的减少叫脱碳。

(3) 过热:温度过高造成晶粒粗大。

(4)过烧:加热到接近熔化温度并在此温度下长期保留,不仅晶粒粗大,而且晶界熔化。

锻造温度范围的确定:锻造温度范围指开始锻造温度(始锻温度)和终结锻造温度(终锻温度)之间的温度区间。

(1)确定的原则或方法,三图定温:相图,塑性-抗力图,再结晶图。

《材料成型工艺学》复习资料

《材料成型工艺学》复习资料

1.咬入:依靠回转的轧辊和轧件之间的摩擦力,轧辊将轧件拖入轧辊之间的现象. 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①降低a: (1)增加轧辊直径D,(2)降低压下量实际生产:(1)小头进钢,(2)强迫咬入; ②提高:(1)改变轧件或轧辊的表面状态,以提高摩擦角;(2)清除炉生氧化铁皮;(3)合理的调节轧制速度,低速咬入,高速轧制.2.宽展:高向压缩下来的金属沿着横向移动引起的轧件宽度的变化成为宽展.3.宽展分类: ①自由宽展: 在横向变形过程中,除受接触摩擦影响外,不受任何其它任何阻碍和限制。

②限制宽展: 在横向变形过程中,除受接触摩擦影响外,还受到孔型侧壁的阻碍作用,破坏了自由流动条件,此时宽展称为限制宽展。

③强迫宽展: 在横向变形过程中,质点横向移动时,不仅不受任何阻碍,还受到强烈的推动作用,使轧件宽展产生附加增长,此时的宽展称为强迫宽展。

4.影响宽展的因素:实质因素:高向移动体积和变形区内轧件变形纵横阻力比;基本因素:变形区形状和轧辊形状。

工艺因素:①相对压下量:相对压下量越大,宽展越大。

②轧制道次:道次越多,宽展越小;单道次较大,宽展大,多道次较小,宽展小;③轧辊直径:轧辊直径增加,宽展增加;摩擦系数;④摩擦系数的增加,宽展增加(轧制温度、轧制速度、轧辊材质和表面状态,轧件的化学成分). ⑤轧件宽度的影响:假设变形区长度 l 一定:随轧件宽度增加,宽展先增加后逐渐减小,最后趋于不变。

5.前滑:轧件出口速度vh 大于轧辊在该处的线速度v,即vh>v的现象称为前滑现象。

后滑:轧件进入轧辊的速度小于轧辊该处线速度的水平分量v的现象。

前滑值:轧件出口速度vh与对应点的轧辊圆周速度的线速度之差与轧辊圆周速度的线速度之比值称为前滑值。

后滑值:后滑值是指轧件入口断面轧件的速度与轧辊在该点处圆周速度的水平分量之差同轧辊圆周速度水平分量的比值。

6.影响前滑的因素: ①压下率:前滑随压下率的增加而增加;②轧件厚度:轧后轧件厚度h减小,前滑增加;③轧件宽度:轧件宽度小于40mm时,随宽度增加前滑亦增加;但轧件宽度大于40mm时,宽度再增加时,其前滑值则为一定值;④轧辊直径:前滑值随辊径增加而增加;⑤摩擦系数:摩擦系数f越大,其前滑值越大;⑥张力:前张力增加前滑,后张力减小前滑 .7.轧制生产工艺:由锭或坯轧制成符合技术要求的轧件的一系列加工工序组合。

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工艺学(最新版).doc

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工艺学(最新版).doc

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工艺学(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模锻件的尺寸公差与自由锻的尺寸公差相比为( )A.相等 B.相差不大 C.相比要大得多 D.相比要小的多 本题答案: 2、填空题 绘制自由锻件图的目的之一是计算坯料的( )和( ).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连续铸管时所用结晶器的特点是什么?结晶器呈锥形起什么作用?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影响焊缝成形的的主要工艺因素有哪些? 本题答案: 5、问答题 何谓粉末冶金?粉末冶金的主要工序有哪些? 本题答案: 6、问答题 低压铸造的工作原理与压力铸造有何不同?为何铝合金常采用低压铸造? 本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7、问答题何谓金属塑性变形件的“纤维组织”?具有“纤维组织”的金属有何特性?何谓“纤维组织”利用原则。

本题答案:8、问答题钠水玻璃砂的基本配比是什么?水玻璃砂的优缺点是什么?本题答案:9、问答题试述常用的手工造型有哪些?本题答案:10、问答题常见的焊接变形有哪些?应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加以解决?本题答案:11、问答题试从石墨的存在和影响分析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特征。

本题答案:12、问答题熔模铸造采用热型重力浇注法浇注的优缺点是什么?生产中采用什么措施克服热型重力浇注法的缺点?熔模铸造生产中还发展了哪些新的浇注方法?本题答案:13、问答题试述热塑性塑料的状态与加工的关系?本题答案:14、问答题影响弯曲件回弹的因素和减少回弹量的措施是什么?本题答案:15、问答题挤压零件生产的特点是什么?本题答案:16、单项选择题冷却速度对各种铸铁的组织、性能均有影响,其中,对()影响最小,所以它适于产生厚壁或壁厚不均匀的较大型铸件。

材料塑料成型工艺学

材料塑料成型工艺学

材料塑料成型工艺学引言材料塑料成型工艺学是研究塑料制品生产过程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塑料材料的加工和成型技术,以及材料的性能与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塑料成型工艺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工艺方法和应用领域。

塑料成型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塑料成型工艺学是指通过加热和压力将塑料材料变形成所需形状的一种工艺。

它主要包括塑料材料的选料、塑料成型工艺的选择和工艺参数的控制等内容。

塑料成型工艺学的核心是掌握塑料的熔融和流变性能,以及选择适合的成型工艺和工艺参数来实现预期的产品形状和性能。

塑料成型工艺的分类塑料成型工艺可根据加工方式和加工原理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用的塑料成型工艺包括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等。

1.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将塑料熔化后注入模具中,通过冷却凝固而成型的工艺。

它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盒子、塑料家具等。

2.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将塑料料粒通过挤出机加热熔化,并通过模具挤出成型的工艺。

这种工艺适用于制造管材、线材等长条形的塑料制品。

3.吹塑成型:吹塑成型是将塑料料粒通过热熔融化后,通过吹塑机将塑料融液吹出模具,经过冷却凝固而成型的工艺。

吹塑成型主要应用于制造塑料瓶子、塑料桶等中空的塑料制品。

4.压延成型:压延成型是通过将塑料料片或塑料板材放置于热模具之间,将其热融化后压平成型的工艺。

这种工艺主要用于制造塑料薄膜、塑料片材等薄型的塑料制品。

塑料成型工艺的应用领域塑料成型工艺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塑料制品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塑料制品应用领域:1.包装行业:塑料制品在包装行业中应用广泛,如食品包装袋、塑料瓶等。

塑料制品具有轻便、耐用、易于加工和成型的优点,非常适合包装行业。

2.家居用品:塑料家居用品如塑料桌椅、塑料储物盒等已成为很多家庭的常见物品。

塑料制品具有价格低廉、颜色多样、易于清洁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

3.汽车工业: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塑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是一门关注材料制造过程的学科。

它研究材料在成型过程中的变形、变化与性能,从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技术和理论体系。

它不仅仅是对材料工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更是材料工程学、机械工程学和控制工程学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一、材料成型加工材料成型加工是指将材料通过加工工艺,按照一定的形状、尺寸、特性要求,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

材料成型加工既包括传统的热加工、冷加工等机械加工过程,也包括现代的激光加工、等离子加工、电子束加工等非传统加工过程。

材料成型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的工业、农业、军事需求,因此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建筑装潢和纺织等行业。

在加工过程中,材料会发生形变和变形,因此材料科学与工艺学必须紧密结合,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行为规律。

二、材料成型工艺学材料成型工艺学是材料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科学。

它研究材料在成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形变、失稳、断裂等问题,明确从设计到加工的全过程,使得材料的性能可以得到最好的保持和发挥。

材料成型工艺学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合理的成型工艺工序、过程参数和设备特性,合理地选择适当的材料,并设计合理的工艺方案。

在材料成型加工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通过实验和数学模型来对加工过程进行分析,对材料状态、材料性能的变化和工艺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三、现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传统材料制造领域,广泛采用CAD/CAM、MES、ERP等智能化控制技术来优化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此外,还出现了许多新型材料,比如纳米材料、光子晶体、量子点等材料,在这些材料的成型加工与工艺学的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传统材料加工中,主要靠经验和传统工艺,而现代材料成型加工则以理论、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加工经验和工艺得到完善和提升。

同时,也为研发新型高性能、高效能材料提供了理论与设备基础。

材料成型工艺学复习题汇总

材料成型工艺学复习题汇总

1.咬入:依靠回转的轧辊和轧件之间的摩擦力,轧辊将轧件拖入轧辊之间的现象. 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①降低a: (1)增加轧辊直径D,(2)降低压下量实际生产:(1)小头进钢,(2)强迫咬入; ②提高:(1)改变轧件或轧辊的表面状态,以提高摩擦角;(2)清除炉生氧化铁皮;(3)合理的调节轧制速度,低速咬入,高速轧制.2.宽展:高向压缩下来的金属沿着横向移动引起的轧件宽度的变化成为宽展.3.宽展分类: ①自由宽展: 在横向变形过程中,除受接触摩擦影响外,不受任何其它任何阻碍和限制。

②限制宽展: 在横向变形过程中,除受接触摩擦影响外,还受到孔型侧壁的阻碍作用,破坏了自由流动条件,此时宽展称为限制宽展。

③强迫宽展: 在横向变形过程中,质点横向移动时,不仅不受任何阻碍,还受到强烈的推动作用,使轧件宽展产生附加增长,此时的宽展称为强迫宽展。

4.影响宽展的因素:实质因素:高向移动体积和变形区内轧件变形纵横阻力比;基本因素:变形区形状和轧辊形状。

工艺因素:①相对压下量:相对压下量越大,宽展越大。

②轧制道次:道次越多,宽展越小;单道次较大,宽展大,多道次较小,宽展小;③轧辊直径:轧辊直径增加,宽展增加;摩擦系数;④摩擦系数的增加,宽展增加(轧制温度、轧制速度、轧辊材质和表面状态,轧件的化学成分). ⑤轧件宽度的影响:假设变形区长度 l 一定:随轧件宽度增加,宽展先增加后逐渐减小,最后趋于不变。

5.前滑:轧件出口速度vh 大于轧辊在该处的线速度v,即vh>v的现象称为前滑现象。

后滑:轧件进入轧辊的速度小于轧辊该处线速度的水平分量v的现象。

前滑值:轧件出口速度vh与对应点的轧辊圆周速度的线速度之差与轧辊圆周速度的线速度之比值称为前滑值。

后滑值:后滑值是指轧件入口断面轧件的速度与轧辊在该点处圆周速度的水平分量之差同轧辊圆周速度水平分量的比值。

6.影响前滑的因素: ①压下率:前滑随压下率的增加而增加;②轧件厚度:轧后轧件厚度h减小,前滑增加;③轧件宽度:轧件宽度小于40mm时,随宽度增加前滑亦增加;但轧件宽度大于40mm时,宽度再增加时,其前滑值则为一定值;④轧辊直径:前滑值随辊径增加而增加;⑤摩擦系数:摩擦系数f越大,其前滑值越大;⑥张力:前张力增加前滑,后张力减小前滑 .7.轧制生产工艺:由锭或坯轧制成符合技术要求的轧件的一系列加工工序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1. 自硬砂的成分 (1)原砂 要求: a) 干 含水量 ≤ 0.2 % b) 净 含泥量 ≤ 0.2 % c) 圆 粒形要好 d) 需酸值要低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1. 自硬砂的成分 (2)树脂
呋喃树脂、 热固性酚醛树脂 对于呋喃树脂,根据树脂的含氮量分为:
性能 高氮树脂
硫酸已酯 > 苯磺酸 > 对甲苯磺酸 > 磷酸
使用何种催化剂,要根据环境条件、强度要求来决定。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1. 自硬砂的成分 (4)附加物
改善某些性能:
a) 硅烷
增加树脂的粘结强度
b) 氧化铁粉 有效消除气孔缺陷
c) 甘油
增加砂型韧性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2. 自硬砂的配方与混制 (1)配方
使用搅笼式或碗式混砂机。
搅笼式混砂机 —— 连续式混砂,供砂量大 碗式混砂机 —— 间断式混砂,供砂量小
混匀
混匀
砂 + 催化剂
+ 树脂(硅烷)
出砂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3. 自硬砂的硬化特性 树脂自硬砂在混砂时就开始硬化。 根据硬化强度和硬化时间的关系得出硬化特性曲线。
树脂自硬砂硬化2自硬砂
以呋喃树脂或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粘结剂,在相应的酸性催 化剂作用下,在室温下自行硬化成形的型(芯)砂。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以呋喃树脂或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粘结剂,在相应的酸性催 化剂作用下,在室温下自行硬化成形的型(芯)砂。
铸钢阀体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以呋喃树脂或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粘结剂,在相应的酸性催 化剂作用下,在室温下自行硬化成形的型(芯)砂。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1. 自硬砂的成分 (3)催化剂 决定型砂的硬化速度和硬化终强度。
对于呋喃树脂,常用的催化剂有:
对甲苯磺酸
苯磺酸 磷酸
均为显性催化剂
硫酸已酯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1. 自硬砂的成分 (3)催化剂
决定型砂的硬化速度和硬化终强度。
硬化 催化剂酸性 越强:
越快
终强度 越低 催化剂的酸性强弱:
二、 热芯盒树脂砂
1. 树脂砂的成分 (1)呋喃树脂 基本构成物为: 糠醇树脂 (FA) 脲醛树脂 (UF) 酚醛树脂 (PF)
a) 脲呋喃树脂 (UF/FA)
b) 酚呋喃树脂 (PF/FA)
c) 脲-酚共聚物呋喃树脂 (UF/PF/FA)
二、 热芯盒树脂砂
1. 树脂砂的成分 (2)固化剂 采用常温下为中性或弱酸性,加热后为强酸性的盐。 氯化铵水溶液
铸铁泵壳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工艺特点: ① 型(芯)砂常温固化,节省能源,可使用塑料模、木模; ② 型(芯)强度高,溃散性好; ③ 即可造型,又能制芯; ④ 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⑤ 对原砂质量要求高,树脂、固化剂价格高; ⑥ 旧砂可再生回用,利于降低成本; ⑦ 型砂性能对环境(温度、湿度)敏感; ⑧ 特别适合成批、单件小批中大铸件的生产。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2. 自硬砂的配方与混制 (2)混制
使用搅笼式或碗式混砂机。
搅笼式混砂机 —— 连续式混砂,供砂量大 碗式混砂机 —— 间断式混砂,供砂量小
搅笼式混砂机 —— 连续式混砂,供砂量大
碗式混砂机 —— 间断式混砂,供砂量小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2. 自硬砂的配方与混制 (2)混制
物沉积在砂粒表面; 距铸件有一定距离的砂型部分,其树脂膜在热作用下变脆; 远离铸件的砂型部分,其树脂膜仍然完好地包覆在砂粒表面。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5. 自硬砂的旧砂再生 再生的目的:
破碎结块的砂团,去除砂中的灰分、微粉、铁豆等杂物; 去除砂粒表面的固化树脂膜。
再生砂: 颗粒表面光滑,粒度分布均匀,需酸值降低,微粉少; 热稳定性好,性能容易控制,利于提高铸件质量。
三个重要性能指标: t3 — 可使用时间 t5 — 起模时间 σ24— 终强度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3. 自硬砂的硬化特性 树脂自硬砂在混砂时就开始硬化。 根据硬化强度和硬化时间的关系得出硬化特性曲线。
t3 — 可使用时间 t5 — 起模时间 σ24— 终强度
t3 / t5 比值越大越好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二、 热芯盒树脂砂
3. 树脂砂的制芯工艺 制芯工艺参数为:
① 芯盒温度 影响硬化速度和强度
200~260℃
过烧
二、 热芯盒树脂砂
3. 树脂砂的制芯工艺 制芯工艺参数为:
① 芯盒温度 影响硬化速度和强度
200~260℃
② 射砂压力和时间 形状复杂压力要大 0.5~1 s
③ 硬化时间 取决于砂芯的厚度
硝酸铵水溶液
磷酸铵水溶液
苯磺酸、对甲苯磺酸水溶液 对于不同的树脂粘结剂,要使用相应的固化剂。
二、 热芯盒树脂砂
1. 树脂砂的成分 (3)附加物 改善某些性能:
a) 尿素
消除游离甲醛的味道
b) 硅烷
增加树脂的粘结强度
c) 氧化铁粉 有效消除气孔缺陷
二、 热芯盒树脂砂
2. 树脂砂的配方与混制 (1)常用配方
4. 自硬砂的造型制芯
混好的型芯砂填入砂箱或芯盒中,在可使用时间内利 用自然紧实或轻微震动紧实填满砂箱或芯盒,在型 芯达到起模强度时及时起模,进一步硬化。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5. 自硬砂的旧砂再生
树脂砂型浇注后,固化的树脂膜热作用下发生变化:
与铸件接触的砂型部分,其树脂膜被完全烧掉; 靠近铸件的砂型部分,其树脂膜受热碳化,呈多孔海绵状的焦化
二、 热芯盒树脂砂
2. 树脂砂的配方与混制 (2)混制
使用螺旋式或叶片式快速混砂机。
二、 热芯盒树脂砂
3. 树脂砂的制芯工艺 使用热芯盒制芯机。工艺过程为:
① 将芯盒加热到工作温度; ② 清理盒腔表面并喷涂一层脱模剂; ③ 合型射砂,保持一定时间进行加热硬化; ④ 待砂芯达到要求强度后开盒出芯。
含氮量 (%)
5.0 ~ 13.5
型砂高温 性能

中氮树脂 2.0 ~ 5.0 中等
低氮树脂 0.3 ~ 2.0 较好
无氮树脂 ≤ 0.3

产生气孔 倾向 大
中等
较小

溃散性
好 较好 中等

价格
便宜 中等 较贵

三、 酸催化树脂自硬砂
1. 自硬砂的成分 (2)树脂 呋喃树脂、 热固性酚醛树脂
树脂的选用: 要根据铸件材质、铸件结构、性能要求来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