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server 10.4下NFS服务的配置
NFS服务器和VSFTP服务器的配置 电脑资料

NFS效劳器和VSFTP效劳器的配置电脑资料下面以Ubuntu10.04为例记录一下NFS效劳器和VSFTP效劳器的配置一:NFS效劳器的配置和使用1 vi /etc/exports翻开NFS的配置文件,yy拷贝这样一行#/srv/homes hostname1(rw,sync,nosubtreecheck),然后粘贴到另外一行,去掉注释#,并将/前面的所有空格全部去掉,否那么会错误,2 启动效劳器的命令 service nfs-kernel-serverstart/stop/restart/reload;其中reload和restart的区别是,reload只是更新conf文件,并不重启效劳器,不会中间down掉效劳器。
而restart的作用是down掉效劳器,并重新加载conf文件。
3 访问NFS效劳器的命令 mount 192.168.1.1:/srv/homes /mnt另外,showmount -e IP 可以显示特定IP的共享文件,二:VSFTP效劳器的配置和使用下面讲述的是一个匿名ftp效劳器的配置,因为再开发中,匿名效劳器被使用的频率是最高的。
1 对vsftp.conf的配置考前须知listenenable=YES 开启anonymousenable=YES 开启writeenable=YES 开启anonumask=022 开启表示anonymous登陆后创立的文件默认权限是755anonuploadenable=YES 开启anonmkdirwriteenable=YES 开启anonotherwriteenable=YES 开启(如果没有,自己添加)表示可以对文件进行写入操作anonroot=/home/ftp 此句属于被添加语句,用来只是vsftp的工作目录是 /home/ftp ,注意 ftp目录权限必须是755,但其内的文件目录可以是任何权限。
另外,对于上面的等号,它和前后的单词之间不能有空格,而且YES必须大写。
ubuntu下nfs安装配置

/data *(rw,sync,root_squash)
其中:/data 是要共享的目录
* 代表允许所有的网络段访问
rw 是可读写权限
sync 是资料同步写入内存和硬盘
no_root_squash 是Ubuntu nfs客户端分享目录使用者的权限,如果客户端使用的是root用户,那么对于该共享目录而言,该客户端就具有root权限。
其它Ubuntu nfs常用的参数有:
ro 只读访问
[linux] ubuntu下nfs安装配置
1、安装Ubuntu nfs服务器端:
[root@10.10.90.97 ~]#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2、配置/etc/exports
Ubuntu nfs允许挂载的目录及权限在文件/etc/exports中进行了定义。
root_squash root用户的所有请求映射成如anonymous用户一样的权限(默认)
no_root_squas root用户具有根目录的完全管理访问权限
anonuid=xxx 指定nfs服务器/etc/passwd文件中匿名用户的UID
anongid=xxx 指定nfs服务器/etc/passwd文件中匿名用户的GID
rw 读写访问sync 所有数据在请求时写入共享
async nfs在写入数据前可以响应请求
secure nfs通过1024以下的安全TCP/IP端口发送
insecure nfs通过1024以上的端口发送
3、Ubuntu nfs重启服务
NFS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

项目问题1:NFS概念及工作原理
• NFS (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 是使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能通过网络进行文件共享 的一种网络协议,多用于UNIX和Linux网络系统 中。 • 在Windows主机之间可以通过共享文件夹来实现 存储远程主机上的文件,而在Linux系统中通过 NFS实现类似的功能。 • NFS通常在局域网中使用,用于多台主机共享同 一台主机上的文件资源。 • NFS最早是由Sun公司于1984年开发出来的,其 目的就是让不同计算机、不同操作系统之间可以 彼此共享文件。
项目问题2:NFS的安装、启动和停止
(2)系统启动时自动加载 在实际应用中,每次开机都手工启动NFS服务时不现 实的,应该设置系统在指定的运行级别(通常为3和5) 自动启动NFS和portmap服务。具体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chkconfig –level 35 protmap on [root@localhost ~]#chkconfig –level 35 nfs on
项目问题3: NFS服务器的配置
• 配置实例2:将/nfs/public目录共享出去,供 *域的所有客户都具有读写权限,允许 客户端从大于1024的端口访问,并将所有用户及所 属用户组都映射为匿名帐户nfsnobody,数据同步写 入磁盘。如果有写入操作立即执行。 • [root@localhost ~]# cd / • [root@localhost /]# mkdir -p nfs/public //在根目录下创建nfs目录和它的子目录public • [root@localhost /]# cd • [root@localhost ~]# vi /etc/exports
ubuntu配置nfsserver+++

Ubuntu10.04安装与配置nfs服务器 2012-04-15 17:25:12 分类:嵌入式1、安装nfs服务$ 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nfs-common portmap这两个包,系统会根据依赖关系自动下载)2、配置nfs配置/etc/exports文件$ sudo vim /etc/exports在文件最后加入如下内容:/nfs *(rw,sync,no_root_squash)注:nfs允许挂载的目录及权限在文件/etc/exports中进行了定义。
其中:/nfs是要共享的目录,*代表允许所有的网络段访问,rw是可读写权限,sync是资料同步写入内存和硬盘,no_root_squash是nfs客户端分享目录使用者的权限,如果客户端使用的是root用户,那么对于该共享目录而言,该客户端就具有root权限。
nfs常用的参数有:ro 只读访问rw 读写访问sync 所有数据在请求时写入共享async nfs在写入数据前可以响应请求secure nfs通过1024以下的安全TCP/IP端口发送insecure nfs通过1024以上的端口发送wdelay 如果多个用户要写入nfs目录,则归组写入(默认)no_wdelay 如果多个用户要写入nfs目录,则立即写入,当使用async时,无需此设置。
hide 在nfs共享目录中不共享其子目录no_hide 共享nfs目录的子目录subtree_check 如果共享/usr/bin之类的子目录时,强制nfs检查父目录的权限(默认)no_subtree_check 和上面相对,不检查父目录权限all_squash 共享文件的UID和GID映射匿名用户anonymous,适合公用目录。
no_all_squash 保留共享文件的UID和GID(默认)root_squash root用户的所有请求映射成如anonymous用户一样的权限(默认)no_root_squas root用户具有根目录的完全管理访问权限anonuid=xxx 指定nfs服务器/etc/passwd文件中匿名用户的UIDanongid=xxx 指定nfs服务器/etc/passwd文件中匿名用户的GID3、重启服务$ sudo /etc/init.d/portmap restart$ sudo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restart 或 #sudo service nfs-kernel-server restart4、测试nfs服务器显示出共享出来的目录$ showmount -e将nfs的rootnfs目录挂载到本地磁盘上。
第5章 NFS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

第五章NFS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NFS(Network Files system)是网络文件系统,它能够在不同的Linux/UNIX系统上使用,以达到文件的共享。
本章将介绍有关网络文件系统NFS的知识。
本章目标:学习完本章你将能够¾理解NFS的作用及工作原理¾配置NFS服务器¾使用NFS1.NFS简介什么是NFS呢?它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网络文件系统。
NFS是由SUN公司开发,并于1984年推出的一个RPC服务系统,它使我们能够达到文件的共享,在不同的系统间使用,所以它的通信协议设计与主机及操作系统无关。
当用户想使用远程文件时只要用“mount”命令就可把远程文件系统挂接在自己的文件系统之下,使远程的文件与使用本地计算机上的文件一样。
例如在计算机A上,要把计算机B上的/usr/man挂接到A的/usr/man只需执行如下命令即可:mount B:/usr/man /usr/man用户不但可以mount(挂接)目录,而且可以挂接一个文件。
在挂接之后用户只能对文件做读取(或者写入)的操作,而不能在远程计算机上把此文件或目录移动或删除,但是如果挂接 /usr/man后,则不能再挂接 /usr/man底下的目录,否则会发生错误。
NFS就是一种促使servers(服务器)上的文件能被其他的计算机挂接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网络文件系统,使用这些文件的计算机就可称为Client(客户机),一个客户机可以从服务器上挂接一个文件或者一个层次的目录。
然而,事实上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是NFS服务器或NFS客户机,甚至同时为NFS 服务器和NFS客户机。
NFS服务器所共享出来的文件或目录都记录在/etc/exports文件中,当启动NFS 服务器时,脚本/etc/rc.d/rc会自动启动exportfs程序,搜索/etc/exports这一个文件是否存在,并且赋予正确的权限给所有共享出去的文件或目录。
Ubuntu配置NFS的具体流程(推荐)

Ubuntu配置NFS的具体流程(推荐)NFS 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络⽂件系统,⼀种使⽤于分散式⽂件系统的协定NFS通过⽹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能够彼此分享个别的数据,例如将/home设置为共享⽬录,然后共享给⽹络中的其它服务器,这样每台机器就不必单独建⽴⾃⼰的/home路径了,NFS独⽴于操作系统,容许不同硬件及操作系统的系统共同进⾏⽂件的分享,是在类Unix系统间实现磁盘⽂件共享的⼀种⽅法NFS本⾝没有提供信息传输的协议和功能,⽽是使⽤RPC服务完成这部分功能。
可以说NFS本⾝就是使⽤RPC服务的⼀个程序,或者说NFS也是⼀个RPC SERVER。
所以只要⽤到NFS的地⽅都要启动RPC服务,不论是NFS server还是NFS client,可以这么理解RPC和NFS之间的关系:NFS是⼀个⽂件系统,⽽RPC负责信息的传输⼀,系统环境Linux Distribution:Ubuntu 14⼆,安装Linux NFSsean@sean:~$ 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sudo] password for sean: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Building dependency tree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The following extra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keyutils libgssglue1 libnfsidmap2 libtirpc1 nfs-common rpcbindSuggested packages:open-iscsi watchdogThe following NEW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keyutils libgssglue1 libnfsidmap2 libtirpc1 nfs-common nfs-kernel-serverrpcbind0 upgraded, 7 newly installed, 0 to remove and 159 not upgraded.Need to get 460 kB of archives.After this operation, 2,049 kB of additional disk space will be used.Do you want to continue? [Y/n] YGet:1 /ubuntu/ trusty/main libgssglue1 amd64 0.4-2ubuntu1 [19.7 kB]Get:2 /ubuntu/ trusty/main libnfsidmap2 amd64 0.25-5 [32.2 kB]Get:3 /ubuntu/ trusty/main libtirpc1 amd64 0.2.2-5ubuntu2 [71.3 kB]Get:4 /ubuntu/ trusty/main keyutils amd64 1.5.6-1 [33.6 kB]Get:5 /ubuntu/ trusty-updates/main rpcbind amd64 0.2.1-2ubuntu2.2 [37.1 kB]Get:6 /ubuntu/ trusty-updates/main nfs-common amd64 1:1.2.8-6ubuntu1.2 [181 kB]Get:7 /ubuntu/ trusty-updates/main nfs-kernel-server amd64 1:1.2.8-6ubuntu1.2 [85.8 kB]Fetched 460 kB in 16s (27.2 kB/s)Selecting previously unselected package libgssglue1:amd64.(Reading database ... 168701 files and directories currently installed.)Preparing to unpack .../libgssglue1_0.4-2ubuntu1_amd64.deb ...Unpacking libgssglue1:amd64 (0.4-2ubuntu1) ...Selecting previously unselected package libnfsidmap2:amd64.Preparing to unpack .../libnfsidmap2_0.25-5_amd64.deb ...Unpacking libnfsidmap2:amd64 (0.25-5) ...Selecting previously unselected package libtirpc1:amd64.Preparing to unpack .../libtirpc1_0.2.2-5ubuntu2_amd64.deb ...Unpacking libtirpc1:amd64 (0.2.2-5ubuntu2) ...Selecting previously unselected package keyutils.Preparing to unpack .../keyutils_1.5.6-1_amd64.deb ...Unpacking keyutils (1.5.6-1) ...Selecting previously unselected package rpcbind.Preparing to unpack .../rpcbind_0.2.1-2ubuntu2.2_amd64.deb ...Unpacking rpcbind (0.2.1-2ubuntu2.2) ...Selecting previously unselected package nfs-common.Preparing to unpack .../nfs-common_1%3a1.2.8-6ubuntu1.2_amd64.deb ...Unpacking nfs-common (1:1.2.8-6ubuntu1.2) ...Selecting previously unselected package nfs-kernel-server.Preparing to unpack .../nfs-kernel-server_1%3a1.2.8-6ubuntu1.2_amd64.deb ...Unpacking nfs-kernel-server (1:1.2.8-6ubuntu1.2) ...Processing triggers for man-db (2.6.7.1-1ubuntu1) ...Processing triggers for ureadahead (0.100.0-16) ...ureadahead will be reprofiled on next rebootSetting up libgssglue1:amd64 (0.4-2ubuntu1) ...Setting up libnfsidmap2:amd64 (0.25-5) ...Setting up libtirpc1:amd64 (0.2.2-5ubuntu2) ...Setting up keyutils (1.5.6-1) ...Setting up rpcbind (0.2.1-2ubuntu2.2) ...Removing any system startup links for /etc/init.d/rpcbind ...rpcbind start/running, process 12074Processing triggers for ureadahead (0.100.0-16) ...Setting up nfs-common (1:1.2.8-6ubuntu1.2) ...Creating config file /etc/idmapd.conf with new versionCreating config file /etc/default/nfs-common with new versionAdding system user `statd' (UID 118) ...Adding new user `statd' (UID 118) with group `nogroup' ...Not creating home directory `/var/lib/nfs'.statd start/running, process 12307gssd stop/pre-start, process 12341idmapd start/running, process 12399Processing triggers for ureadahead (0.100.0-16) ...Setting up nfs-kernel-server (1:1.2.8-6ubuntu1.2) ...Creating config file /etc/exports with new versionCreating config file /etc/default/nfs-kernel-server with new version* Not starting NFS kernel daemon: no exports.Processing triggers for libc-bin (2.19-0ubuntu6.7) ...Processing triggers for ureadahead (0.100.0-16) ...通过安装⽇志可以发现总共会安装keyutils,libgssglue1,libnfsidmap2,libtirpc1,nfs-common,nfs-kernel-server,rpcbind这7个包很多⽂档中安装的包为portmap,但是这个包已经被rpcbind替代sean@sean:~$ sudo apt-get install portmap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Building dependency tree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Note, selecting 'rpcbind' instead of 'portmap'rpcbind is already the newest version.0 upgraded, 0 newly installed, 0 to remove and 164 not upgraded.rpcbind包安装完成后会⾃动启动rpcbind服务sean@sean:~$ ps -ef|grep rpcbindroot 807 1 0 22:27 ? 00:00:00 rpcbindsean 10215 9528 0 22:48 pts/6 00:00:00 grep --color=auto rpcbind但是由于⽬前NFS的配置⽂件为空,NFS服务并没有启动三,配置NFS服务从安装⽇志中我们可以发现NFS服务的配置⽂件为/etc/exports,并且这个⽂件在安装过程中已经⽣成好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NFS配置信息添加到这个⽂件中sean@sean:~$ sudo vi /etc/exports# /etc/exports: the access control list for filesystems which may be exported# to NFS clients. See exports(5).## Example for NFSv2 and NFSv3:# /srv/homes hostname1(rw,sync,no_subtree_check) hostname2(ro,sync,no_subtree_check)## Example for NFSv4:# /srv/nfs4 gss/krb5i(rw,sync,fsid=0,crossmnt,no_subtree_check)# /srv/nfs4/homes gss/krb5i(rw,sync,no_subtree_check)/home/sean/shareDir 192.168.137.129(rw,no_root_squash,async)其中中的最后⼀⾏为新添加的NFS配置,NFS配置信息格式如下:<共享⽬录> [客户端1 选项(访问权限,⽤户映射,其他)] [客户端2 选项(访问权限,⽤户映射,其他)]1,共享⽬录:共享⽬录是指NFS系统中需要共享给客户机使⽤的⽬录2,客户端:客户端是指⽹络中可以访问NFS共享⽬录的计算机客户端常⽤的指定⽅式:(1)指定ip地址的主机:192.168.0.1(2)指定⼦⽹中的所有主机:192.168.0.0/255.255.255.0(3)指定域名的主机:(4)指定域中的所有主机:*(5)所有主机:*3,选项:选项⽤来设置输出⽬录的访问权限、⽤户映射等,NFS主要有3类选项:访问权限选项:(1)设置输出⽬录只读:ro(2)设置输出⽬录读写:rw⽤户映射选项:(1)all_squash:将远程访问的所有普通⽤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户或⽤户组(nfsnobody)(2)no_all_squash:与all_squash取反(默认设置)(3)root_squash:将root⽤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户或⽤户组(默认设置)(4)no_root_squash:与rootsquash取反(5)anonu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户都映射为匿名⽤户,并指定该⽤户为本地⽤户(UID=xxx)(6)anong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户组都映射为匿名⽤户组账户,并指定该匿名⽤户组账户为本地⽤户组账户(GID=xxx)其它选项:(1)secure:限制客户端只能从⼩于1024的tcp/ip端⼝连接nfs服务器(默认设置)(2)insecure:允许客户端从⼤于1024的tcp/ip端⼝连接服务器(3)sync:将数据同步写⼊内存缓冲区与磁盘中,效率低,但可以保证数据的⼀致性(4)async:将数据先保存在内存缓冲区中,必要时才写⼊磁盘(5)wdelay: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写操作,如果有则将这些写操作⼀起执⾏,这样可以提⾼效率(默认设置)(6)no_wdelay:若有写操作则⽴即执⾏,应与sync配合使⽤(7)subtree:若输出⽬录是⼀个⼦⽬录,则nfs服务器将检查其⽗⽬录的权限(默认设置)(8)no_subtree:即使输出⽬录是⼀个⼦⽬录,nfs服务器也不检查其⽗⽬录的权限,这样可以提⾼效率四,启动NFS服务sean@sean:~$ sudo service nfs-kernel-server start* Exporting directories for NFS kernel daemon... exportfs: /etc/exports [1]: Neither 'subtree_check' or 'no_subtree_check' specified for export "192.168.137.129:/home/sean/shareDir". Assuming default behaviour ('no_subtree_check').NOTE: this default has changed since nfs-utils version 1.0.x* Starting NFS kernel daemonsean@sean:~$ sudo service nfs-kernel-server statusnfsd runningsean@sean:~$ ps -ef|grep nfsdroot 10536 2 0 23:40 ? 00:00:00 [nfsd4]root 10537 2 0 23:40 ? 00:00:00 [nfsd4_callbacks]root 10539 2 0 23:40 ? 00:00:00 [nfsd]root 10540 2 0 23:40 ? 00:00:00 [nfsd]root 10541 2 0 23:40 ? 00:00:00 [nfsd]root 10542 2 0 23:40 ? 00:00:00 [nfsd]root 10543 2 0 23:40 ? 00:00:00 [nfsd]root 10544 2 0 23:40 ? 00:00:00 [nfsd]root 10545 2 0 23:40 ? 00:00:00 [nfsd]root 10546 2 0 23:40 ? 00:00:00 [nfsd]sean 10566 9528 0 23:41 pts/6 00:00:00 grep --color=auto nfsd通过命令可以看到⽂件夹已经被共享sean@sean:~$ showmount -eExport list for sean:/home/sean/shareDir 192.168.137.129五,客户端挂载NFS共享⽬录sean@ubuntu:~$ sudo mount 192.168.137.128:/home/sean/shareDir /home/sean/sharedmount: wrong fs type, bad option, bad superblock on 192.168.137.128:/home/sean/shareDir,missing codepage or helper program, or other error(for several filesystems (e.g. nfs, cifs) you mightneed a /sbin/mount.<type> helper program)In some cases useful info is found in syslog - trydmesg | tail or so上⽹查看了⼀下错误原因,是因为客户端没有安装nfs-common包sean@ubuntu:~$ sudo apt-get install nfs-common之后再次使⽤挂载命令即可,此时如果我们再次查看客户端挂载的磁盘,就可以看到NFS共享⽬录已经被挂载上了sean@ubuntu:~$ df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udev 488800 4 488796 1% /devtmpfs 99904 1456 98448 2% /run/dev/sda1 19478204 3745568 14720156 21% /none 4 0 4 0% /sys/fs/cgroupnone 5120 0 5120 0% /run/locknone 499512 152 499360 1% /run/shmnone 102400 40 102360 1% /run/user/dev/sr0 1044480 1044480 0 100% /media/sean/Ubuntu 14.04.4 LTS amd64192.168.137.128:/home/sean/shareDir 19478272 4288896 14176896 24% /home/sean/shared此时如果我们在128的/home/sean/shareDir⽬录下创建⼀个⽂件,在129的/home/sean/shared⽬录下可以看到⼀个名称相同的⽂件,并且⽂件的内容也相同六,开机启动NFS服务安装完成之后查看系统服务sean@sean:~$ runlevelN 2sean@sean:~$ ll /etc/rc2.dtotal 20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6⽉ 20 23:25 ./drwxr-xr-x 132 root root 12288 6⽉ 26 20:16 ../-rw-r--r-- 1 root root 677 2⽉ 17 12:59 READMElrwxrwxrwx 1 root root 20 2⽉ 22 06:33 S20kerneloops -> ../init.d/kerneloops*lrwxrwxrwx 1 root root 27 6⽉ 20 23:25 S20nfs-kernel-server -> ../init.d/nfs-kernel-server*lrwxrwxrwx 1 root root 15 2⽉ 22 06:33 S20rsync -> ../init.d/rsync*lrwxrwxrwx 1 root root 27 2⽉ 22 06:33 S20speech-dispatcher -> ../init.d/speech-dispatcher*lrwxrwxrwx 1 root root 15 2⽉ 22 06:33 S50saned -> ../init.d/saned*lrwxrwxrwx 1 root root 19 2⽉ 22 06:33 S70dns-clean -> ../init.d/dns-clean*lrwxrwxrwx 1 root root 18 2⽉ 22 06:33 S70pppd-dns -> ../init.d/pppd-dns*lrwxrwxrwx 1 root root 21 2⽉ 22 06:33 S99grub-common -> ../init.d/grub-common*lrwxrwxrwx 1 root root 18 2⽉ 22 06:33 S99ondemand -> ../init.d/ondemand*lrwxrwxrwx 1 root root 18 2⽉ 22 06:33 S99rc.local -> ../init.d/rc.local*nfs-kernel-server是⾃动启动,就不需要再进⾏修改了,⽽rpcbind就⽐较⿇烦了,找了半天才找到vi /etc/init/rpcbind-boot.conf# portmap-bootdescription "Upstart job to start rpcbind on boot only"author "Clint Byrum"emits start-rpcbindstart on virtual-filesystems and net-device-up IFACE=lotaskexec initctl emit --no-wait start-rpcbind ON_BOOT=y可以见到这个服务设为开机启动了七,开机⾃动挂载共享盘这时候我们需要修改的⽂件是/etc/fstab,命令格式如下:<NFS服务端>:<共享⽬录> <本地⽬录> <⽂件系统类型> <选项> <dump> <pass>每个字段的具体含义这⾥就不详细解释了,vi /etc/fstab,在⽂件中添加下⾯这⾏配置192.168.137.128:/home/sean/shareDir /home/sean/shared nfs defaults 0 0系统每次启动时即会⾃动挂载共享盘以上这篇Ubuntu配置NFS的具体流程(推荐)就是⼩编分享给⼤家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给⼤家⼀个参考,也希望⼤家多多⽀持。
NFS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

第五章NFS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NFS(Network Files system)是网络文件系统,它能够在不同的Linux/UNIX系统上使用,以达到文件的共享。
本章将介绍有关网络文件系统NFS的知识。
本章目标:学习完本章你将能够¾理解NFS的作用及工作原理¾配置NFS服务器¾使用NFS1.NFS简介什么是NFS呢?它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网络文件系统。
NFS是由SUN公司开发,并于1984年推出的一个RPC服务系统,它使我们能够达到文件的共享,在不同的系统间使用,所以它的通信协议设计与主机及操作系统无关。
当用户想使用远程文件时只要用“mount”命令就可把远程文件系统挂接在自己的文件系统之下,使远程的文件与使用本地计算机上的文件一样。
例如在计算机A上,要把计算机B上的/usr/man挂接到A的/usr/man只需执行如下命令即可:mount B:/usr/man /usr/man用户不但可以mount(挂接)目录,而且可以挂接一个文件。
在挂接之后用户只能对文件做读取(或者写入)的操作,而不能在远程计算机上把此文件或目录移动或删除,但是如果挂接 /usr/man后,则不能再挂接 /usr/man底下的目录,否则会发生错误。
NFS就是一种促使servers(服务器)上的文件能被其他的计算机挂接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网络文件系统,使用这些文件的计算机就可称为Client(客户机),一个客户机可以从服务器上挂接一个文件或者一个层次的目录。
然而,事实上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是NFS服务器或NFS客户机,甚至同时为NFS 服务器和NFS客户机。
NFS服务器所共享出来的文件或目录都记录在/etc/exports文件中,当启动NFS 服务器时,脚本/etc/rc.d/rc会自动启动exportfs程序,搜索/etc/exports这一个文件是否存在,并且赋予正确的权限给所有共享出去的文件或目录。
nfs详细配置说明

网络文件系统(NFS)一、NFS简介1、NFS就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它的最大功能就是可以通过网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彼此共享文件(share files)——可以通过NFS挂载远程主机的目录,访问该目录就像访问本地目录一样,所以也可以简单的将它看作一个文件服务器(File Server)。
注意:一般而言,使用NFS服务能够方便地使各unix-like系统之间实现共享,但如果需要在unix-like和windows系统之间共享,那就得使用samba了。
2、NFS是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那么NFS使用哪些端口呢,答案是……不知道,因为NFS传输数据时使用的端口是随机的,唯一的限制就是小于1024,客户端怎么知道服务器使用的是哪个端口,此时就要用到远程过程调用RPC。
其实,NFS运行在SUN的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基础上,RPC 定义了一种与系统无关的方法来实现进程间通信,由此,NFS Server也可以看作是RPC Server。
正因为NFS是一个RPC服务程序,所以在使用它之前,先要映射好端口——通过portmap设定。
比如:某个NFS Client发起NFS服务请求时,它需要先得到一个端口(port),所以它先通过portmap得到port number(不仅是NFS,所有的RPC服务程序启动之前,都需要先设定好portmap)。
注意:在启动RPC服务(比如NFS)之前,需要先启动portmap服务。
3、NFS允许系统将其目录和文件共享给网络上的其他系统。
通过NFS,用户和应用程序可以访问远程系统上的文件,就像它们是本地文件一样。
那么NFS最值得注意的优点有:(1)本地工作站可以使用更少的磁盘空间,因为常用数据可以被保存在一台机器上,并让网络上的其他机器可以访问它。
(2)不需要为用户在每台网络机器上放一个用户目录,因为用户目录可以在NFS服务器上设置并使其在整个网络上可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1,NFS与samba有什么区别?
(1)NFS基于RPC协议,samba应用SMB协议。
(2)NFS(Network File System)主要用在UNIX/LINUX操作系统之间共享文件,Samba即可以用在unix/linux操作系统之间,也可以用在unix/linux与微软的操作系统(windows)之间。
经过google看到现在windows 7支持NFS了,但是中文会乱码,不支持UTF-8。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
2,为什么NFS需要使用RPC协议?
因为 NFS 用来传输的端口是随机选择小于 1024 以下的端口来使用的,这样就使的客户端不知道服务端使用哪个端口,所以此时就得要远程过程调用 (Remote Procedure Call, RPC) 的协议来辅助。
3,RPC协议的功能及如何工作?
RPC 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在指定每个 NFS 功能所对应的 port number ,并且回报给客户端,让客户端可以连结到正确的端口上去。
那 RPC 又是如何知道每个 NFS 的端口呢?这是因为当服务器在启动 NFS 时会随机取用数个端口,并主动的向 RPC 注册,因此 RPC 可以知道每个端口对应的 NFS 功能,然后 RPC 又是固定使用 port 111 来监听客户端的需求并回报客户端正确的端口,所以当然可以让 NFS 的启动更为轻松愉快了
4,为什么先启动RPC,后启动NFS?
因为启动NFS时,就要向RPC进行注册,如果RPC没有先启动,NFS当然就注册不成功,客户端无法获取服务端的端口号,NFS就无法正常工作。
所以,RPC先于NFS启动。
另外,RPC 若重新启动时,原本注册的数据会不见,因此 RPC 重新启动后,他管理的所有程序都需要重新启动以重新向 RPC 注册。
5,NFS对文件权限的控制是如何进行的?会发生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产生什么结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NFS服务器是以用户在客户端机器中的UID,与以自己的 /etc/passwd, /etc/group 来查询对应的UID进行比对,进行文件权限的控制;这样一来,就会发生以下问题:
(1)用户A的UID在NFS服务器的/etc/passwd, /etc/group 中刚好存在。
那A就能访问具有相应权限的文件
(2)用户A的UID在NFS服务器的/etc/passwd, /etc/group 中不存在。
那A就变成匿名用户
(3)用户A的UID是NFS服务器上B的UID
那A就能访问B所具有权限的文件。
(4)特殊用户root如何处理
在默认的情况下,变成匿名用户。
关于root ,在/etc/exports中有两个相关的设置
no_root_squash:
登入 NFS 主机使用分享目录的用户,如果是 root 的话,那么对于这个分享的目录来说,他就具有 root 的权限!这个项目『极不安全』,不建议使用!
root_squash:
在登入 NFS 主机使用分享之目录的用户如果是 root 时,那么这个使用者的权限将被压缩成为匿名用户
解决以上用户账号不同步的问题,有以下三种方法:
(1)手工同步/etc/passwd文件
(2)使用LDAP服务
(3)使用NIS服务
6,在NFS服务端,客户端都需要安装哪些软件包?
在ubuntu 操作系统下,NFS服务端需要nfs-kernel-server,nfs-common,portmap;客户端需要nfs-common,portmap。
实例应用:
配置一台NFS服务器(IP地址为192.168.2.87),共享一个目录nfstest,从客户端访问的用户都被映射成NFS服务器中UID=1000的用户admin01,可以读写文件。
1,配置NFS服务器
(1)安装NFS
#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可以看出,同时也会安装相关的nfs-common,portmap软件包。
(2)配置 /etc/exports文件
#mkdir nfstest
#sudo vim /etc/exports
#sudo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restart
注释:
/home/admin01/nfstest 就是要共享出来的目录或文件
* 代表所有的主机,这里可以是一个IP(192.168.2.32)或是主机名或是域名
*,也可以是一个范围(192.168.2.0/24)
rw:read-write,可擦写的权限;
ro:read-only,只读的权限;
sync:数据同步写入到内存与硬盘当中;
async:数据会先暂存于内存当中,而非直接写入硬盘!
no_root_squash:
登入 NFS 主机使用分享目录的用户,如果是 root 的话,那么对于这个分享的目录来说,他就具有 root 的权限!这个项目『极不安全』,不建议使用!
root_squash:
在登入 NFS 主机使用分享之目录的用户如果是 root 时,那么这个使用者的权限将被压缩成为匿名用户,通常他的 UID 与 GID 都会变成 nobody(nfsnobody) 那个系统账号的身份;all_squash:
不论登入 NFS 的使用者身份为何,他的身份都会被压缩成为匿名用户,通常也就是nobody(nfsnobody) 啦!
anonuid:
anon 意指 anonymous (匿名者) 前面关于 *_squash 提到的匿名用户的 UID 设定值,通常为 nobody(nfsnobody),但是您可以自行设定这个 UID 的值!当然,这个 UID 必需要存在于您的 /etc/passwd 当中!
anongid:同 anonuid ,但是变成 group ID 就是了!
这是几个比较常见的权限参数,如果你有兴趣玩其他的参数时,请自行 man exports 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数据
2,客户端,使用传统的方法挂载
#sudo apt-get install nfs-common
会安装相应的软件包portmap
查看NFS服务器上共享出来的文件
#sudo showmount –e 192.168.2.87
挂载到本地的nfs目录上
#sudo mount 192.168.2.87:/home/admin01/nfstest nfs
一个简单的NFS应用就完成了。
在客户端是以xcj用户访问,但在NFS服务器端test的拥有者及组都是UID=1000,GID=1000的admin01
3,在客户端使用autofs,把服务器端的nfstest目录挂载到客户端的/home/xuchengji/tempnfs上。
使用autofs要达到目的是:
(1)让客户端在有使用到 NFS 文件系统的需求时才挂载
(2)并且不需要事先建立挂载点
(3)另外,当 NFS 文件系统使用完毕后,让 NFS 自动卸除,以避免可能的 RPC 错误
安装autofs
#sudo apt-get install autofs
配置auto.master
#sudo vim /etc/auto.master
auto.nfstest这个文件名可以自定
建立/etc/auto.nfstest文件
#sudo vim /etc/auto.nfstest
这时只要访问tempnfs,就会自动挂载上NFS服务器的上nfstest
#sudo /etc/init.d/autofs restart
#cd tempnfs
结束语:
NFS服务配置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使用也很方便,但是客户端与服务端的账号同步的问题较难处理,能把LDAP或NIS结合进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autofs使用起来,真的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