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NF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linuxNFS安装配置及常见问题、etcexports配置文件、showmount命令

linuxNFS安装配置及常见问题、etcexports配置⽂件、showmount命令1,服务器端软件:安装nfs-utils和portmap(rpcbind)nfs-utils:提供rpc.nfsd 及 rpc.mountd这两个NFS DAEMONS的套件portmap: NFS其实可以被看作是⼀个RPC SERVER PROGRAM,⽽要启动⼀个RPC SERVER PROGRAM,都要做好PORT 的对应⼯作,⽽且这样的任务就是由PORTMAP来完成的。
通俗的说PortMap就是⽤来做PORT的mapping的。
NFS需要启动的DAEMONS:参考pc.nfsd:主要复杂登陆权限检测等必须portmap:处理RPC程序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端⼝对应必须rpc.mountd:负责NFS的档案系统,当CLIENT端通过rpc.nfsd登陆SERVER后,对clinet存取server的⽂件进⾏⼀系列的管理必须lockd:处理通过RPC包的锁定请求statd:为nfs锁定服务提供crash恢复功能rquotad:处理当⽤户通过nfsmount到远程服务器时的配额守护进程启动顺序:rpc.portmap, rpc.mountd, rpc.nfsd, rpc.statd, rpc.lockd (新版本会⾃动跟着nfsd启动起来),rpc.rquotadNF服务器端命令:•yum install nfs-utils portmap•chkconfig rpcbind on #chkconfig:更新和查询各运⾏级别的系统服务•chkconfig nfs on•service rpcbind start•service nfs start2,服务器端配置⽂件/etc/exports:指定要共享的⽬录及权限 man exports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允许ip地址范围在192.168.0.*的计算机以读写的权限来访问/home/work ⽬录。
LINUXNFS配置手册一、Server端配置:1.etcexports格式:编辑e..

LINUX NFS配置手册一、Server端配置:1./etc/exports格式:编辑/etc/exports,#vim /etc/exports例:共享/share目录给192.168.0.x的用户/share 192.168.0.0/24 (rw,no_root_squash)目录选项选项说明:ro :read onlyrw :read writeno_root_squash :信任客户端,对应UID若不想每次修改配置文件后重启nfs服务,可使用exportfs命令:如:# exportfs -au 卸载所有共享目录# exportfs -rv 重新共享所有目录并输出详细信息更多exportfs用法可以使用命令man exportfs查看2.启动portmap服务:service portmap start[restart]3.启动NFS服务:service nfs start[restart]4.NFS服务固定端口修改/etc/service,添加以下内容(端口号必须在1024以下,且未被占用)# Local servicesmountd 1011/tcp #rpc.mountdmountd 1011/udp #rpc.mountdrquotad 1012/tcp #rpc.rquotadrquotad 1012/udp #rpc.rquotad重起nfs服务service nfs restart5. 此时相关端口已经被固定,可以添加防火墙规则#vim /etc/sysconfig/iptables#portmap-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111 -j ACCEPT-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udp -p udp --dport 111 -j ACCEPT#nfsd-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049 -j ACCEPT-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udp -p udp --dport 2049 -j ACCEPT#mountd-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1011 -j ACCEPT-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udp -p udp --dport 1011 -j ACCEPT#rquotad-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1012 -j ACCEPT-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udp -p udp --dport 1012 -j ACCEPT#service iptables restart二、Client端配置:1.启动portmap服务:service portmap start[restart]2.挂载服务器端的共享目录(假设服务器端192.168.0.1):mount -t nfs 192.168.0.1:/share /mnt/localshare3. 如果在开机時就加载,可在/etc/fstab中加入ip:/shara /mnt nfs intr注:ip为server端ip,/share为server端共享目录,/mnt为本地挂载目录三、使用/etc/hosts.allow和/etc/hosts.deny 控制客户端的访问(参考)/etc/hosts.allow和/etc/hosts.deny这两个文件是tcpd服务器的配置文件,tcpd服务器可以控制外部IP对本机服务的访问。
NFS服务器

1.3.2 导出配置文件/etc/exports 在/etc/exports文件中添加一些项目后,需要用exportfs命
令导出共享目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该目录能够被别 的系统所访问。命令如下:
# /usr/sbin/exportfs –a –v exporting 202.194.230.0/255.0.0.0:/home 1)- a表示导出/etc/exports下的所有目录; 2)- v表示打印出详细的输出行; 3)- r表示挂载文件系统的属性为只读; 4)- w表示挂载文件系统的属性为读/写。
1.2.2 NFS服务器的启动 NFS服务有两个守护进程,因此我们需要以根用户身份通过输入下面命令来
启动脚本:
# /etc/init.d/nfs start #/etc/init.d/nfslock start 要停止服务,请用:
# /etc/init.d/nfs stop #/etc/init.d/nfslock stop 要重新启动,请用:
3)squash anonuid=xx:我们也可以设定远程用户到本地 特定的用户或者组身份上,例如squash anonuid=300。
4)squash uids=0-99:用来排除任何计算机的管理性登录, 防止其修改共享目录下的任何文件。
4. 其他安全选项 除上面设置用户权限的方法外,还有以下安全选项用于
Maple:/tmp /mnt/maple nf/apps /oak/apps nfs noauto, ro
其可能的选项(options)如下: 1)Hard:如果NFS服务器出现故障或者断开,一个正要访问该服务
器的进程会停止下来,直到服务器接通为止。
# umount apple:/tmp 或
NFS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

第五章NFS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NFS(Network Files system)是网络文件系统,它能够在不同的Linux/UNIX系统上使用,以达到文件的共享。
本章将介绍有关网络文件系统NFS的知识。
本章目标:学习完本章你将能够¾理解NFS的作用及工作原理¾配置NFS服务器¾使用NFS1.NFS简介什么是NFS呢?它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网络文件系统。
NFS是由SUN公司开发,并于1984年推出的一个RPC服务系统,它使我们能够达到文件的共享,在不同的系统间使用,所以它的通信协议设计与主机及操作系统无关。
当用户想使用远程文件时只要用“mount”命令就可把远程文件系统挂接在自己的文件系统之下,使远程的文件与使用本地计算机上的文件一样。
例如在计算机A上,要把计算机B上的/usr/man挂接到A的/usr/man只需执行如下命令即可:mount B:/usr/man /usr/man用户不但可以mount(挂接)目录,而且可以挂接一个文件。
在挂接之后用户只能对文件做读取(或者写入)的操作,而不能在远程计算机上把此文件或目录移动或删除,但是如果挂接 /usr/man后,则不能再挂接 /usr/man底下的目录,否则会发生错误。
NFS就是一种促使servers(服务器)上的文件能被其他的计算机挂接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网络文件系统,使用这些文件的计算机就可称为Client(客户机),一个客户机可以从服务器上挂接一个文件或者一个层次的目录。
然而,事实上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是NFS服务器或NFS客户机,甚至同时为NFS 服务器和NFS客户机。
NFS服务器所共享出来的文件或目录都记录在/etc/exports文件中,当启动NFS 服务器时,脚本/etc/rc.d/rc会自动启动exportfs程序,搜索/etc/exports这一个文件是否存在,并且赋予正确的权限给所有共享出去的文件或目录。
CentOS7下NFS服务安装及配置

CentOS7下NFS服务安装及配置系统环境:CentOS Linux release 7.4.1708 (Core) 3.10.0-693.el7.x86_64软件版本:nfs-utils-1.3.0-0.48.el7_4.x86_64⽹络环境中配置了DNS服务器,NFS服务器对应的域名是nfs.st.local,IP是192.168.1.18。
配置过程中全部使⽤域名。
⼀、安装nfs客户端和服务端都安装nfs-utils包,同时⾃动安装rpcbind。
安装后会创建nfsnobody⽤户和组,uid和gid都是65534。
# yum -y install nfs-utils⼆、配置端⼝nfs除了主程序端⼝2049和rpcbind的端⼝111是固定以外,还会使⽤⼀些随机端⼝,以下配置将定义这些端⼝,以便配置防⽕墙# vim /etc/sysconfig/nfs#追加端⼝配置MOUNTD_PORT=4001 STATD_PORT=4002LOCKD_TCPPORT=4003LOCKD_UDPPORT=4003RQUOTAD_PORT=4004三、NFS权限说明1、普通⽤户当设置all_squash时:访客时⼀律被映射为匿名⽤户(nfsnobody)当设置no_all_squash时:访客被映射为服务器上相同uid的⽤户,因此在客户端应建⽴与服务端uid⼀致的⽤户,否则也映射为nfsnobody。
root除外,因为root_suqash为默认选项,除⾮指定了no_root_squash2、root⽤户当设置root_squash时:访客以root⽤户访问NFS服务端时,被映射为nfsnobody⽤户当设置no_root_squash时:访客以root⽤户访问NFS服务端时,被映射为root⽤户。
以其他⽤户访问时同样映射为对应uid的⽤户,因为no_all_squash是默认选项选项说明ro:共享⽬录只读rw:共享⽬录可读可写all_squash:所有访问⽤户都映射为匿名⽤户或⽤户组no_all_squash(默认):访问⽤户先与本机⽤户匹配,匹配失败后再映射为匿名⽤户或⽤户组root_squash(默认):将来访的root⽤户映射为匿名⽤户或⽤户组no_root_squash:来访的root⽤户保持root帐号权限anonuid=<UID>:指定匿名访问⽤户的本地⽤户UID,默认为nfsnobody(65534)anongid=<GID>:指定匿名访问⽤户的本地⽤户组GID,默认为nfsnobody(65534)secure(默认):限制客户端只能从⼩于1024的tcp/ip端⼝连接服务器insecure:允许客户端从⼤于1024的tcp/ip端⼝连接服务器sync:将数据同步写⼊内存缓冲区与磁盘中,效率低,但可以保证数据的⼀致性async:将数据先保存在内存缓冲区中,必要时才写⼊磁盘wdelay(默认):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写操作,如果有则将这些写操作⼀起执⾏,这样可以提⾼效率no_wdelay:若有写操作则⽴即执⾏,应与sync配合使⽤subtree_check(默认):若输出⽬录是⼀个⼦⽬录,则nfs服务器将检查其⽗⽬录的权限no_subtree_check :即使输出⽬录是⼀个⼦⽬录,nfs服务器也不检查其⽗⽬录的权限,这样可以提⾼效率以nfsuser(uid=1000)创建共享⽬录,参数默认rw# mkdir /var/nfs# chown nfsuser. -R /var/nfs # vim /etc/exports /var/nfs 192.168.1.0/24(rw)# exportfs -r #重载exports配置# exportfs -v #查看共享参数/var/nfs 192.168.1.0/24(rw,sync,wdelay,hide,no_subtree_check,sec=sys,secure,root_squash,no_all_squash)exportfs参数说明-a 全部挂载或卸载 /etc/exports中的内容-r 重新读取/etc/exports 中的信息,并同步更新/etc/exports、/var/lib/nfs/xtab-u 卸载单⼀⽬录(和-a⼀起使⽤为卸载所有/etc/exports⽂件中的⽬录)-v 输出详细的共享参数四、防⽕墙# iptables -I INPUT 5 -p tcp -m tcp --dport 111 -j ACCEPT# iptables -I INPUT 5 -p udp -m udp --dport 111 -j ACCEPT# iptables -I INPUT 5 -p tcp -m tcp --dport 2049 -j ACCEPT# iptables -I INPUT 5 -p udp -m udp --dport 2049 -j ACCEPT# iptables -I INPUT 5 -p tcp -m tcp --dport 4001:4004 -j ACCEPT# iptables -I INPUT 5 -p udp -m udp --dport 4001:4004 -j ACCEPT# iptables-save >/etc/sysconfig/iptables五、启动服务# systemctl start rpcbind.service#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service# systemctl start nfs.service# systemctl enable nfs.service启动顺序⼀定是rpcbind->nfs,否则有可能出现错误六、Linux客户端挂载1、直接挂载# mount -t nfs nfs.st.local:/var/nfs /mnt也可将挂载配置写⼊fstab⽂件中,与普通磁盘挂载⼀样,挂载时同样可以指定权限,只是类型为nfs。
实验14 NF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实验14 NFS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一、实训目的
● 掌握Linux 系统之间资源共享和互访方法。
● 掌握企业NFS 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二、项目背景
某企业的销售部有一个局域网,域名为 。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网内有一台Linux 的共享资源服务器shareserver ,域名为 。
现要在shareserver 上配置NFS 服务器,使销售部内的所有主机都可以访问shareserver 服务器中的/share 共享目录中的内容,但不允许客户机更改共享资源的内容。
同时,让主机china 在每次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shareserver 的/share 目录中的内容到china3的/share1目录下。
Share Server
NFS
China NFS-Client
12… … N-1N
三、实训内容
练习Linux 系统NFS 服务器与NFS 客户端的配置方法。
四、实训步骤
1. 检测系统是否安装了NFS 服务器对应的软件包,如果没有安装的话,进行安装。
2. 按照项目背景的要求,配置NFS 服务器。
3.启动NFS服务。
4.按照项目背景的要求,配置NFS的客户端。
LinuxNF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方法(图文详解)

LinuxNF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法(图⽂详解)⼀、NFS服务简介 NFS 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络⽂件系统。
⼀种使⽤于分散式⽂件系统的协定,由Sun公司开发,于1984年向外公布。
功能是通过⽹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能够彼此分享个别的数据,让应⽤程序在客户端通过⽹络访问位于服务器磁盘中的数据,是在类Unix系统间实现磁盘⽂件共享的⼀种⽅法。
NFS 的基本原则是“容许不同的客户端及服务端通过⼀组RPC分享相同的⽂件系统”,它是独⽴于操作系统,容许不同硬件及操作系统的系统共同进⾏⽂件的分享。
NFS在⽂件传送或信息传送过程中依赖于RPC协议。
RPC,远程过程调⽤ (Remote Procedure Call) 是能使客户端执⾏其他系统中程序的⼀种机制。
NFS本⾝是没有提供信息传输的协议和功能的,但NFS却能让我们通过⽹络进⾏资料的分享,这是因为NFS使⽤了⼀些其它的传输协议。
⽽这些传输协议⽤到这个RPC功能的。
可以说NFS本⾝就是使⽤RPC的⼀个程序。
或者说NFS也是⼀个RPC SERVER。
所以只要⽤到NFS的地⽅都要启动RPC服务,不论是NFS SERVER或者NFS CLIENT。
这样SERVER和CLIENT才能通过RPC来实现PROGRAM PORT的对应。
可以这么理解RPC和NFS的关系:NFS是⼀个⽂件系统,⽽RPC是负责负责信息的传输。
⼆、系统环境系统平台:CentOS release 5.6 (Final)NFS Server IP:192.168.1.108防⽕墙已关闭/iptables: Firewall is not running.SELINUX=disabled三、安装NFS服务NFS的安装是⾮常简单的,只需要两个软件包即可,⽽且在通常情况下,是作为系统的默认包安装的。
•nfs-utils-* :包括基本的NFS命令与监控程序•portmap-* :⽀持安全NFS RPC服务的连接1、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NFS系统默认已安装了nfs-utils portmap 两个软件包。
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验报告

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NFS的基本概念;2. 掌握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现Linux之间的资源共享;3. 掌握对配置文件/etc/exports的修改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VMware、RedHatEnterpriseLinux5.3三、实验内容(1)图形模式下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2)命令模式下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3)NFS服务的启动与停止四、实验步骤和调试过程(实验步骤、实验图片、测试结果分析)(1)图形模式下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用NFS 服务器配置方案-OX命令模式下NFS 服务器的具体操作如下会说明。
(2)命令模式下NFS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3-1步骤二:设置配置文件exports[root@localhost~]#vi/etc/exports fltmp *(ro)/soft r {rw t no _root_s quash)/hame/user172.28.15.0/24(rw K sync )3-2步骤三:生效配置文件,将文件挂载文件®帮助®瀋加届性删除服务器设置帮助 目录主机视限/luyaa 才:读/写步骤一:查看NFS 是否安装 [root^LacaLhost-J#rpm -qa |grepnts-utiIsnfs-utils-1.0.9-40.elSnfs-utils-lib-1.3.8-7.2.z2 [root^lacalhost-]#rpm -qa|grepportnapportmap-4.0-55.2.2.1 [root^lacalhostT#rpcinf0-p 程序版本 协谊 端口leeeee 2 t<=p 111 portmapper leeeee 2 □dp Lil portmapper 109924 1 □dp997 status 109924 1 tcp 1900 status -]#serviceportmapstart [root^lacalhost 启动portmap: 00动倬动动 [r启关启启.NFS NFS NFS NFS~]#servicenfsstart服务: 配额:守护进程:mountd:[][] []【倘」[][roat^localhost-]#mount172.28.15.64:/t 叩八uymo [root^localhost 〜]#df文件系统 IK-块P.I|;Cffl* 挂载点<dev/irapper/VolGroup60-LogVolOQ69831G844G70762155644 63^ / /dlev/hdal 101086 11935 83932 13% /boot tmpfs 2577200 257729 9% /dev/shm 172.2B.15.64:/tmp 69831G844G70722155&4863^/luyao[root^localhost 〜]#■3-3步骤四:在文件中写入文件[root^lacalhost 〜]#mount172.28.15.64:/soft/luyao [rootglDcalhost-]#df文件系统 LK-块 P.'I ; 可用 □ffl 挂载点/dev/mapper/VolGroupSe-LogVol0969831&3 4464352215786068^ / /dev/hdal 101006 11935 33932 13% /boot tmpfs 257720 0 257720 眈 /dev/shm 172.2B.15.64:/soft 6983168 44643322157888 68^ /luyao[root^lacalhost 〜]#cd/luyao[root 电Loe 日IhoEtluyao]#toucht.t )ct [root^lacslhostluyao]#11总计937803-43)NFS 服务的启动与停止(rootQlocalhost-]#service 启动portmap :[rootQlocalhostservice 启动NFS 服务:关掉NFS 配飆: 启动NFS 守护进程: 启动NFS mountd :3-5[root^localhost-]#servicenfsstop关NF S mountd : 園中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 NF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cpw806@qq.网上看到一篇有关nfs服务器安装与配置的文章觉得非常不错所以就收藏了起来,鉴于有很多时候收藏的网页过段时间就会莫名的找不到了,所以决定全盘拷贝存档。
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本文来源.cnblogs./mchina/archive/2013/01/03/2840040.html一、NFS服务简介NFS 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网络文件系统。
一种使用于分散式文件系统的协定,由Sun公司开发,于1984年向外公布。
功能是通过网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能够彼此分享个别的数据,让应用程序在客户端通过网络访问位于服务器磁盘中的数据,是在类Unix系统间实现磁盘文件共享的一种方法。
NFS 的基本原则是“容许不同的客户端及服务端通过一组RPC分享相同的文件系统”,它是独立于操作系统,容许不同硬件及操作系统的系统共同进行文件的分享。
NFS在文件传送或信息传送过程中依赖于RPC协议。
RPC,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 是能使客户端执行其他系统中程序的一种机制。
NFS本身是没有提供信息传输的协议和功能的,但NFS却能让我们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分享,这是因为NFS使用了一些其它的传输协议。
而这些传输协议用到这个RPC功能的。
可以说NFS本身就是使用RPC 的一个程序。
或者说NFS也是一个RPC SERVER。
所以只要用到NFS的地方都要启动RPC 服务,不论是NFS SERVER或者NFS CLIENT。
这样SERVER和CLIENT才能通过RPC来实现PROGRAM PORT的对应。
可以这么理解RPC和NFS的关系:NFS是一个文件系统,而RPC 是负责负责信息的传输。
二、系统环境系统平台:CentOS release 5.6 (Final)NFS Server IP:192.168.1.108防火墙已关闭/iptables: Firewall is not running.SELINUX=disabled三、安装NFS服务NFS的安装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两个软件包即可,而且在通常情况下,是作为系统的默认包安装的。
•nfs-utils-* :包括基本的NFS命令与监控程序•portmap-* :支持安全NFS RPC服务的连接1、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NFS系统默认已安装了nfs-utils portmap 两个软件包。
2、如果当前系统中没有安装NFS所需的软件包,需要手工进行安装。
nfs-utils 和portmap 两个包的安装文件在系统光盘中都会有。
#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cd /mnt/cdrom/CentOS/# rpm -ivh portmap-4.0-65.2.2.1.i386.rpm# rpm -ivh nfs-utils-1.0.9-50.el5.i386.rpm# rpm -q nfs-utils portmap四、NFS系统守护进程•nfsd:它是基本的NFS守护进程,主要功能是管理客户端是否能够登录服务器;•mountd:它是RPC安装守护进程,主要功能是管理NFS的文件系统。
当客户端顺利通过nfsd登录NFS服务器后,在使用NFS服务所提供的文件前,还必须通过文件使用权限的验证。
它会读取NFS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来对比客户端权限。
•portmap:主要功能是进行端口映射工作。
当客户端尝试连接并使用RPC服务器提供的服务(如NFS服务)时,portmap会将所管理的与服务对应的端口提供给客户端,从而使客户可以通过该端口向服务器请求服务。
五、NFS服务器的配置NFS服务器的配置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在相应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然后启动NFS服务器即可。
NFS的常用目录/etc/exports NFS服务的主要配置文件/usr/sbin/exportfs NFS服务的管理命令/usr/sbin/showmount 客户端的查看命令/var/lib/nfs/etab 记录NFS分享出来的目录的完整权限设定值/var/lib/nfs/xtab 记录曾经登录过的客户端信息NFS服务的配置文件为/etc/exports,这个文件是NFS的主要配置文件,不过系统并没有默认值,所以这个文件不一定会存在,可能要使用vim手动建立,然后在文件里面写入配置容。
/etc/exports文件容格式:<输出目录> [客户端1 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 [客户端2 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a. 输出目录:输出目录是指NFS系统中需要共享给客户机使用的目录;b. 客户端:客户端是指网络中可以访问这个NFS输出目录的计算机客户端常用的指定方式•指定ip地址的主机:192.168.0.200•指定子网中的所有主机:192.168.0.0/24192.168.0.0/255.255.255.0•指定域名的主机:david.bsmart.•指定域中的所有主机:*.bsmart.•所有主机:*c. 选项:选项用来设置输出目录的访问权限、用户映射等。
NFS主要有3类选项:访问权限选项•设置输出目录只读:ro•设置输出目录读写:rw用户映射选项•all_squash:将远程访问的所有普通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nfsnobody);•no_all_squash:与all_squash取反(默认设置);•root_squash:将root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默认设置);•no_root_squash:与rootsquash取反;•anonu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都映射为匿名用户,并指定该用户为本地用户(UID=xxx);•anong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组账户,并指定该匿名用户组账户为本地用户组账户(GID=xxx);其它选项•secure:限制客户端只能从小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nfs服务器(默认设置);•insecure:允许客户端从大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服务器;•sync:将数据同步写入存缓冲区与磁盘中,效率低,但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async:将数据先保存在存缓冲区中,必要时才写入磁盘;•wdelay: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写操作,如果有则将这些写操作一起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默认设置);•no_wdelay:若有写操作则立即执行,应与sync配合使用;•subtree:若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则nfs服务器将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默认设置);•no_subtree:即使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nfs服务器也不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六、NFS服务器的启动与停止在对exports文件进行了正确的配置后,就可以启动NFS服务器了。
1、启动NFS服务器为了使NFS服务器能正常工作,需要启动portmap和nfs两个服务,并且portmap一定要先于nfs启动。
# service portmap start# service nfs start2、查询NFS服务器状态# service portmap status# service nfs status3、停止NFS服务器要停止NFS运行时,需要先停止nfs服务再停止portmap服务,对于系统中有其他服务(如NIS)需要使用时,不需要停止portmap服务# service nfs stop# service portmap stop4、设置NFS服务器的自动启动状态对于实际的应用系统,每次启动LINUX系统后都手工启动nfs服务器是不现实的,需要设置系统在指定的运行级别自动启动portmap和nfs服务。
# chkconfig --list portmap# chkconfig --list nfs设置portmap和nfs服务在系统运行级别3和5自动启动。
# chkconfig --level 35 portmap on# chkconfig --level 35 nfs on七、实例1、将NFS Server 的/home/david/ 共享给192.168.1.0/24网段,权限读写。
服务器端文件详细如下:# vi /etc/exports/home/david 192.168.1.0/24(rw)2、重启portmap 和nfs 服务# service portmap restart# service nfs restart# exportfs3、服务器端使用showmount命令查询NFS的共享状态# showmount -e //默认查看自己共享的服务,前提是要DNS能解析自己,不然容易报错# showmount -a //显示已经与客户端连接上的目录信息4、客户端使用showmount命令查询NFS的共享状态# showmount -e NFS服务器IP5、客户端挂载NFS服务器中的共享目录命令格式# mount NFS服务器IP:共享目录本地挂载点目录# mount 192.168.1.108:/home/david/ /tmp/david/# mount |grep nfs挂载成功。
查看文件是否和服务器端一致。
6、NFS的共享权限和访问控制现在我们在/tmp/david/ 里面建立一个文件,看看权限是什么# touch 20130103这里出现Permission denied,是因为NFS 服务器端共享的目录本身的写权限没有开放给其他用户,在服务器端打开该权限。
# chmod 777 -R /home/david/再次在客户端/tmp/david/ 里面建立一个文件我用root 用户建立的文件,变成了nfsnobody 用户。
NFS有很多默认的参数,打开/var/lib/nfs/etab 查看分享出来的/home/david/完整权限设定值。
# cat /var/lib/nfs/etab默认就有sync,wdelay,hide 等等,no_root_squash 是让root保持权限,root_squash 是把root映射成nobody,no_all_squash 不让所有用户保持在挂载目录中的权限。
所以,root 建立的文件所有者是nfsnobody。
下面我们使用普通用户挂载、写入文件测试。
# su - david$ cd /tmp/david/$ touch 2013david普通用户写入文件时就是自己的名字,这也就保证了服务器的安全性。
关于权限的分析1. 客户端连接时候,对普通用户的检查a. 如果明确设定了普通用户被压缩的身份,那么此时客户端用户的身份转换为指定用户;b. 如果NFS server上面有同名用户,那么此时客户端登录账户的身份转换为NFS server上面的同名用户;c. 如果没有明确指定,也没有同名用户,那么此时用户身份被压缩成nfsnobody;2. 客户端连接的时候,对root的检查a. 如果设置no_root_squash,那么此时root用户的身份被压缩为NFS server上面的root;b. 如果设置了all_squash、anonuid、anongid,此时root 身份被压缩为指定用户;c. 如果没有明确指定,此时root用户被压缩为nfsnobody;d. 如果同时指定no_root_squash与all_squash 用户将被压缩为nfsnobody,如果设置了anonuid、anongid将被压缩到所指定的用户与组;7、卸载已挂载的NFS共享目录# umount /tmp/david/八、启动自动挂载nfs文件系统格式:<server>:</remote/export> </local/directory> nfs < options> 0 0# vi /etc/fstab保存退出,重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