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记账法

合集下载

什么是左右记账

什么是左右记账

什么是左右记账下面店铺为你介绍以下什么是左右记账?其来源和贡献都有什么?请看下文。

左右记账法就是以"增/减"作为记账符号的"增减记账法"。

所谓"中国流复式簿记",实质是将原有的增减思想作为复式簿记之魂,有助于轻松判断业务所涉及账户金额的增减,加上左右配合,运用助记口诀或左手定则,下意识地快速确定记账方向。

复式簿记是商业史上的重大发明,到现在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了。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增/减"作为记账符号的"增减记账法"曾被全面推广。

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在一夜间无疾而终。

2009年2月,独立研究学者汪致正指出"借/贷"应当改为"左/右"。

同年10月,汪一凡提出"中国流复式簿记方案"。

其外在特点是改用"左/右"为记账符号,可简称为左右记账法。

这是与现行国际标准差异最小的方案,只要将记账符号"debit/credit"更换为"left/right",启用新思维,立刻见效果,完美实现无缝过渡,是中国立即可以推向全世界的原创性成果。

在《记账的规律》一书中,第一个提出"借贷"符号的实质就是"左右",您出版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汪致正:1982年,国外学者对澳、加、法、德、日、荷、瑞典、瑞士、英、美10个发达国家的32种会计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完全一致的会计方法不超过6种,这说明全世界的会计界并没有发现记账的规律,都在根据各自的需要制定准则。

现行会计学中使用Debit、Credit和"借、贷",应该被认为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如果原本没有使用这类符号,会计学中就不会存在令人困惑的情形。

记账方法中“双手定则”的应用

记账方法中“双手定则”的应用

如 果都 是来 源类 ,手 心一 直 向外 ,然后 根 据 手指 方 向编
制会 计 分 录就 行 了 。其方 法 简便 易行 ,而 且 他还 找 到 了 采用 这类方 法 的依据 ,即 “ 自然对 应法 则 ” ,诸 如 自来水 龙头 的设计 ……可见 ,越是 简单 的方法 有时 倒是科 学 的。
迎 刃而解 了 。
将资产负债表 的资产类账户作为 “ 左手账户” ,负债
和 所有 者权 益类账 户作 为 “ 右手账 户 ” ,而借 方作 为 “ 左
方” ,贷方看做 “ 右方” 。这是非常符合 “ 自然对应法则”
的 。分 析一 项 经 济业 务 的记 账 方 向 时 ,涉及 “ 类 不 同 两 账户 ”时 摊开 自己的双 手 ,只涉及 “ 手账 户 ”( 左 资产成
会 计 教 育 天 地
己 衣方 j中 双 皇 则” l “ =
黄成艮
( 信会 计 出版社 ,上 海 20 3 立 02 5)
应用
【 摘要 】最近有学者重提记账方法,反思和质疑 “ 借贷”方法,提 出用 “ 左、右”替代 “ 、贷”等等。 借
笔 者受万仁章 先 生早 年提 出的 “ 左手 定则” 的启发 , 出 “ 提 双手 定则”使记 账 方法的理 解更符合 “ , 自然对应法 则” , 不但使 学 习记 账 方法的初 学者更容 易学习掌握 ,对 学习效率会 有显著提 高,而且 对会计 平衡 关 系的理 解将 更加
下记 在 “ 方 ” 借 、什么情 况 下记 在 “ 贷方 ”所 惑 。会 计 史
上 曾经 有 多种 试 图合 理解 释 记 账 符号 的 途径 ,如 :拟人 法等 ,结果均 告徒 劳 ,越 描越 黑 。
手掌的方位表示记账的方向,具体为:

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

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
第四节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
会计科目和账户
会计科目
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心的基础
反应经济内容
(核算的经济内容)
资产类
会计账户
负债类
共同类
所有者权益类
成本类
损益类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来自系总分类明细类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应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构的载体
会计账户
会 计 账户结构
账户的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以分别用来记录会计要素的增加和减少。这样,账户的基本结构就要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借贷记账法下
账户的左方借方,右方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
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增加用“借”,减少用“贷”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有些账户可能无余额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损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入类,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额。本期收入净额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增加用“贷”,减少用“借’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资产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资产、成本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饿一般在贷方。有些账户肯能无余额。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资产类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企业记账方式有哪些

企业记账方式有哪些

企业记账方式有哪些记账方法是指根据会计的一定原理和规则,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将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录到账簿中去的方法。

店铺整理了一些企业记账方式有哪些,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企业记账方式有哪些出纳人员为了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在按一定原则设置了会计科目,并按会计科目开设了账户之后,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记复式记账的种类:借贷记账法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

收付记账法用“收”和“付”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是我国传统收付记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式记账法,现已停用。

增减记账法用“增”和“减”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是我国上世纪60年代商业系统采用的记账方法,现已停用。

企业的记账流程1、根据日常发生的业务填制记凭证。

记账凭证下要附正式发票。

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明细分类账。

3、月末,根据全月记账凭证汇总,填制科目汇总表,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如果业务量很大,记账凭证很多,也可以按旬汇总,登记总账)4、结账。

根据总账各账户余额及发生额填报财务报表。

企业记账方法的起源中国古代的“记账方法”是指将客观发生的经济事项,登记到会计账簿上去所采用的方法。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会计记录符号在反映经济事项性质和记录方向方面的运用;(2)对于经济事项基本内容的反映方式和“记账”规则;(3)每笔经济记录的基本内容在会计账簿中的排列顺序等。

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经历了史前时期的原始计量、记录方法、单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方法三个阶段。

会计是一门关于计量的科学。

数量观念是原始思维活动中的基本逻辑观念之一,人类原始计量、记录思想萌生于当时的客观实践,并随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会计行为——原始计量、记录行为,也萌生了人类最早的会计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会计的笑话。

十几年以前吧,有个老会计,在一家国营企业上班。

他戴着一付老式的眼镜,每天在一个老式的办公桌后面工作。

很普通的办公桌,两边各有一个抽屉。

这个老会计人很不错,但同事们发现他上班时有个习惯:他会时不时地打开抽屉看一下,有时打开左边抽屉,有时打开右边抽屉,下班时他会把抽屉锁掉后才离开。

同事们都很好奇。

后来老会计退休了,同事们为他开了个欢送会。

欢送会之后,同事们迫不及待地跑到他的办公桌那里,打开这两个抽屉。

他们发现左边和右边的抽屉里各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各写着两个字。

请问:各写着哪两个字?答案就是左边是借方,右边是贷方。

这个笑话说明一件事情:西方的会计体系被中国的企业所接受和应用其实只有十几年左右的时间。

1993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才规定我国的企业必须采用复式记账法,而复式记账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存在近千年了。

2007年1月1日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

这个时候中国的会计准则才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但是这十几年来,由于ACCA在中国的推广,由于股票市场的出现,因此财务会计在我国的认知程度已经非常高了。

举个例子可以说明:每年报考中国CPA的人有60万。

会计曾经被称为“数豆先生”,意思就是专门处理枯燥的数字。

但是,在现在的企业当中,会计被赋予了更具有挑战性的职责,那就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这就需要财会人员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知识体系。

再说一个观点:“外行谈理念、内行谈决策”。

下面拿《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来解释一下这个观点。

《三国演义》中写道,在赤壁大战时,诸葛亮到江东去见周瑜。

周瑜问诸葛亮的破敌之策。

诸葛亮卖了一个关子,他建议周瑜各自将破敌之策写在手上,看看大家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

周瑜同意了。

等大家写好后摊开手一看,都哈哈大笑,因为两个人的手上都写了一个“火”字。

这时候,诸葛亮和周瑜看上去水平差不多,都知道用火攻来破敌。

其实不仅诸葛亮和周瑜知道,曹操和他的谋士也知道。

左右记账法

左右记账法

左右记账法—兼容借贷记账法判断一种方法的优劣,取决于其实践中的完备性和效率、效果(包括避免错误的有效性),而不取决于其理论是否高深。

在同样能解决问题的前提下,方法越简单越好,数学原理和物理定律都是如此。

同样记账,两小时能掌握的方法与一学期才掌握的方法,优劣自辨。

目前通行的借贷记账法的符号是debit和credit,这两个字在会计学中无任何含义,在日常生活中却有多种含义。

记账符号使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到困惑,客观上降低了会计人士的社会话语权。

为了让更多人理解会计语言,现提出一种易学、易懂、易操作的方法。

左右记账法是普适、高效、高质的分类记账法(复式记账法)。

左右记账法使用左右作为记账符号,这是由于账本的金额栏自然分为左右,左右是很明确的概念,不需要用任何其他词语来重新定义。

左右记账法揭示了记账的规律是左左右右自然对应。

左右记账法与借贷记账法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如下:二者的对称平衡原理相同。

使用左右符号与借贷符号的操作方法完全相同,无需转换。

二者的自然对应原理相异。

左右记账法运用自然对应的方法,因此易学易懂,便于关注者理解会计数据的来龙去脉。

借贷记账法运用非自然对应的方法,因此难学难懂,既不利于学和用,也不利于使关注会计数据的各界人士明白和信服。

一,左右记账法的原理是左右归类、左右分栏、自然对应。

左右归类是指所有账本,必然归类为左账本或右账本。

左右归类的依据是会计等式资产+费用=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收入从会计等式可知:等式左边的账本必然是左账本;等式右边的账本必然是右账本。

据此,设计账本分类表如下(大T):左右分栏是指,抛掉说不明白、没有含义的借贷符号以后,账本和记账凭证里登记金额的两栏自然显示为左栏、右栏。

左右是很明确的概念,不需要用任何其他词语来重新定义。

左栏、右栏自然显示如下(小T):(本图暂保留(借)(贷)符号,既便于老会计运用,也可以显示其无用)自然对应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总结出的规律或行为规范与客观事实或日常习惯自然地对应。

左右记账法.doc

左右记账法.doc

左右记账法的原理一、分类记账的基本步骤初级记账主要涉及两种方法:一是如何选择账本;二是如何选择账本的方向。

1.选择账本(账页)的方法(表4)表4 :选择账本表记账,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要记账的业务该记到哪两本(几本)账本上。

有的账本一定选,简称定选;有的账本需根据实际情况挑选一本或几本,简称挑选。

一笔业务多数选两个账本,根据望文知义的账本名称,自然会想到该选什么账本。

譬如借入现金,就只选现金和借款两个账本;有时要选几个账本,例如,买汽车时,一部分付现金,一部分通过银行转账,就选三本账本,一是现金,二是银行存款,三是固定资产。

企业发生的业务很多,但每一笔业务所涉及的账本其实不过几本,通过表4的一些例子,可以举一反三,学会如何在众多账本中挑选账本。

2.选择账本方向的方法选好两个账本后,还要选择登记金额的方向是记入账本的左方还是右方,这一步看似简单,却经常会使初学会计和刚做会计工作的人感到困惑,在会计工作中,选择方向也容易出错。

选择方向的依据是账本分类表和记账的规律。

知道了账本属于左类或右类之后,便可根据记账的规律左左右右在账本上选择登记金额的方向:左类账本,增加额记入账本的左方;减少额则记入相反方。

右类账本,增加额记入账本的右方;减少额则记入相反方。

期末账本的余额在增加方。

同时,还要注意记账的规则:有左有右、左右相等。

掌握了左左右右、有左有右、左右相等,就完全掌握了选择账本方向的方法。

左右记账法所体现的记账规律左左右右可通过图2显示:大T图是平衡检验等式或账本分类表的抽象。

大T图左方相当于等式左方,大T图右方相当于等式右方。

选好账本后,可以根据小T图(账本)属于大T表(账本分类表)的左类或右类,明确账本上对应登记金额的方向。

例如,登记经营费用这件事,首先选择经营费用和银行存款(如支付现金,则换成现金账本)两个账本;然后根据记账的规律选择方向。

经营费用增加,记入左方;银行存款减少,记入右方。

选择登记金额方向的例子如表5-1、5-2:表5-1 :账本名称:经营费用(经营费用属于左类账本,费用增加记入左方)表5-2 :账本名称: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属于左类账本,存款减少记入右方,即增加的相反方)右账本,其增加额记入账本的右栏。

企业会计的记账方法

企业会计的记账方法

企业会计的记账方法记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记账规则,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

店铺整理了一些企业会计的记账方法,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企业会计的记账方法出纳人员为了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在按一定原则设置了会计科目,并按会计科目开设了账户之后,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记复式记账的种类:借贷记账法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

收付记账法用“收”和“付”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是我国传统收付记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式记账法,现已停用。

增减记账法用“增”和“减”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是我国上世纪60年代商业系统采用的记账方法,现已停用。

企业会计的记账分类按照登记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又因其构成要素的不同而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账方法。

收付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都是由单式记账法逐步发展、演变为复式记账法的。

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进行登记的方法。

它是一种不完整的简易记账方法。

这种记账方法一般只记录银钱收付和债权债务结算业务,有时也登记实物。

需要什么资料登记什么资料,账户与账户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也没有相互对应平衡的概念。

单式记账法只能反映经济业务的一个侧面,会计记录之间不存在相互勾稽关系,因此,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演变而来的。

这种记账方法是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

在复式记账法下,由于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对应的账户中作双重记录。

因此,账户之间存在相互勾稽关系,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可以用试算平衡的方法检验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左右计账法取代借贷计账法
2009-6-7 11:14:35来源:中国会计报点击:52 责任编辑:韩福恒
厦门大学副教授汪一凡近日提出一种新的会计记账方法,用“左/右”符号取代使用了100多年的“借/贷”符号,“效率提高到不可置信的程度”。

与此同时,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陈敏也在近日预测说,“四大表”面临调整,同时,一种新的财务报表分析工具——调整表将会推出,它作为报表附注增设的新内容,将财务状况与损益和现金流量的关系在一张表中横向贯通、展现。

两个专家殊途同归,均把变革目标指向会计技术。

100年前,谢霖先生从日本“转口”引进西式簿记时,直接将“debit/credit”按日本方式表达为“借/贷”,但这两个字在中国有时是同义词,给初学会计者造成很大困惑。

近日,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汪一凡指出“借贷”符号的实质就是“左右”,并提出“中国流复式簿记方案”——左右对应记账法,拨开了笼罩复式簿记500多年的迷雾,被称为是中国对世界会计界作出的学术贡献。

借贷符号的实质就是“左右”
《中国会计报》:有人说“借贷记账”是一个混淆中国人百年的“舶来品”,作为记账方向描述的词语使用“借”、“贷”这两个动词替代即不符合教育心理,也不符合语言逻辑。

您认为现在通用的借贷记账法存在什么问题?
汪一凡:借贷记账法在500年前就存在了,它最早应用于借贷业。

“debit”表示“人欠”,“credit”表示“欠人”,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运用于各行各业后,还沿用这两个符号,就容易引起误解。

100年来,在中国内地,前赴后继地提出各种替代方案,进行了堪称“惨烈”的拉锯战,即使在1993年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后,还有人在继续“折腾”,包括我本人在内。

2009年2月,事情有了戏剧性的变化,一位非会计人士汪致正先生出版《记账的规律》,指明“借贷”符号的实质就是“左右”,而左右是人的自然反应,并提炼出“左右对应记账法”,这就捅破了复式簿记符号神秘性的最后一层纸。

会计学原理从指出科目的“左方是借方,右方是贷方”之后,就不再回头了,接下去用不知所云的“借贷”符号,一笔一笔业务地说明哪个科目用“借”,哪个科目用“贷”,搞得初学者晕头转向,直到能背下来,形成下意识的习惯才算“学会”,这就是现状。

《中国会计报》:有人认为,借贷、增减或左右等,都是记账符号,没有本质差别,对于会计人员或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只是习惯问题。

您怎样看待这种疑问?您提出的《中国流复式簿记方案》,只是简单地把“借贷”改成“左右”吗?
汪一凡:这是一个相当厚重的研究,“借贷”改“左右”只是其中一个变化。

一旦会计记账簿上的“借/贷”被“左/右”所取代,将不仅仅是符号的改变。

之所以冠之以“中国流”,是借鉴了围棋“中国流布局”的命名方式,表明是用中国本土原创思想对源于西方的“借贷记账法”(更准确地说是“debit/credit复式簿记”)进行改良的结果。

我提出方案的设计目标,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
1、能指导初学者操作,要让初学者在看了范例后,能够自主反应,知道“怎么做”(how);
2、能对复式簿记实务作出首尾一致的理论解释,换言之,要让初学者知道“为什么”(why);
3、鉴于借贷记账法已是事实上的“国际标准”,我们只能设法“走最小抵抗路线”,因为牵动面越小,越容易得到广泛认可,实施时的阻力也就越小;
4、这是信息时代的新簿记方案,当然要能将手工记账的操作规则与数据自动处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按“左右”法处理实务不易出错
《中国会计报》:左右记账法该如何具体运用呢?
汪一凡:在编制会计分录时,1、强调会计科目是“望文知义”的,其内容互不交叉,让学习者浏览所有科目并加以体会,培养快速联想适用科目的能力;
2、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将科目分为等式左方(资产大类)和右方(负债大类)两个大类,并用一个天平形象地表现;
3、用增减记账法“异类科目,同增同减;同类科目,有增有减”的思想,判断哪个科目金额增加,哪个科目金额减少,是最简洁完美的;
4、每个科目都是“左方右方”的结构,在1、2和3判断的基础上,用四条主要助记口诀(或左手定则)快速确定金额该记在科目的哪个方向,明确无误。

这四条口诀是两类同增,资左债右;两类同减,债左资右;资产互换,增左减右;负债互换,减左增右。

我将这种方法运用于教学上,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惊人提高。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自己事先“学会”了,然后一笔笔业务地教你,哪个科目该用“借”,哪个该用“贷”。

然后又是哪个科目的“借方”要作加法,哪个要作减法,每位老师都总结出自己的“规律”,但“规律”多了,实际上就是没有规律。

用新的方法,学习者很容易形成“自主反应性”,根据业务联想到科目,根据“同类或异类”判断金额增减,根据口诀(或左手定则)定位“左右”,账务处理过程一气呵成。

由于年龄优势,学生甚至会比老师反应更快,效率提高到不可置信的程度,为会计新人的学习,为各界人士充分了解会计,扫清了障碍。

《中国会计报》:这种新的方法在会计实务中是否能大大减少工作差错?有企业采用您的方法提高效率的佐证吗?
汪一凡:还没有统计数据。

有必要指出,在旧方法下,由于没有明确规则,实务中反借为贷或反贷为借的差错极常见。

采用新方法的特点是,只能按明确的规则做,因此想要出错都有点难。

《中国会计报》:您认为推广“左右对应记账法”的意义是什么?
汪一凡:鉴于“debit/credit复式簿记”是全世界通用的标准,与千百万人的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任何改进,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

100年来,中国学人接力求索,终成正果,笼罩复式簿记500多年的迷雾豁然散开。

这是中国对世界会计作出的学术贡献,我们正在见证和亲自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