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寡头垄断(产业组织理论—大连理工大学,陈艳莹)
经济学大作业:论述垄断形成的原因及学习心得—大连理工大学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学习中心:xxx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年级:学号:姓名: xxx完成日期:2020年x月x日题目四:请论述垄断形成的原因答:一般认为,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也就是说,垄断厂商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它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
垄断指少数大资本家为了共同控制某个或若干部门的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实行的一种联合。
它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垄断是从政府保护主义的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
在以自由竞争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企业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会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大企业往往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不断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使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劳动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自己手中。
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突破了单个资本的局限,加速了资本集中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生产集中的发展。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则意味着企业数目减少,1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都集中在几个或几十个大企业手中,它们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共同操纵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可能;由于少数大企业的存在,使中小企业处于受支配地位,少数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保证彼此都有利可图,也会谋求暂时的妥协,达成一定的协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必要性。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垄断,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般的、基本的规律。
公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已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引起垄断。
当垄断代替自由竞争而在经济生活中占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就发展到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形成垄断的主要原因有三个:自然垄断:生产成本使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
产业组织理论 (大连理工大学 陈艳莹老师)

刘易斯.卡布罗,《产业组织导论》,人民
邮电出版社,2001
产业组织学的研究对象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
产业组织理论的前沿问题
1. 什么是产业组织学
1.1 产业组织学的定义 产业:生产同一类商品(紧密替代性)的 企业的集合
产业以生产为特征(市场以交换为特征)
成员企业具有互补性。
生产环节 能力
网络内部的企业交易是非市场的,很多产 品在交易之前并不存在。
项目、意向或需求。
成员企业之间以任务为导向进行合作。
任务1 任务2
A
B
C
D
E
每一个任务会有一个发起企业( Hub-firm)。
很多时候资产存在高度专用性,但企业并 没有选择一体化.( Dyer, 1996; Powell, 1998;
1.企业网络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网络迅速发展。
日本的产业分包制:金字塔型,大型制造业
台湾的中小企业网络:家族关系,弱组织,强 关系,服装、鞋帽、电子。 美国的联合企业体制:以高技术为基础的企业 联合网络。 产权独立的企业之间存在着 分工和合作关系。
有关企业网络的不同定义:
不良的市场行为(垄断行为) 不良的市场结构(垄断)
哈佛学派在政策上倾向于由政府干预来改变 不良的市场绩效,从形成和维持有效竞争的 市场结构入手
基本条件
需求 •增长率 •需求弹性 •替代品 •购买方式 生产 •技术 •原材料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结构S
• 买者与卖者的数量 和规模 • 产品差异 • 进入(退出)障碍
Dyer and Nobeoka, 2000; Sobrero and Toulan, 2000)。
寡头垄断PPT课件

THANKS
2020/1/10
21
2000年6月9日,康佳、TCL、海信、创维、厦华、乐华、金星、熊猫、西湖 等9家国内彩电骨干企业的老总们云集深圳,举行“中国彩电企业峰会”,签署 “彩电价格同盟”协议,制定彩电产品的最低售价,企图联手制止彩电价格的下 滑。6月12日,当时的国家计委价格处负责人指出,彩电价格联盟有违《价格 法》,有垄断性同盟的性质。当时全国有近百个品牌的彩电生产厂家,每年生产 彩电近4000万台,而市场销售量仅为2000万台,价格下滑是一种客观趋势。有 的彩电同盟成员出于自身利益,悄悄地突破最低价格,自作聪明地以为自己的行 为不会被其它同盟成员发现而独立行事。但实际上几乎所有成员都在这样对限价 “放水”。
四
预留生产能力
在迅速成长的市场里,现有企业通过投 资预留富余的生产能力,当新企业进入, 立即按低成本、低价扩大生产以满足市 场的需要,使新企业无法立足。
18
如果新企业进入的沉没成本很低,他的进入和退出就会变得 很容易。这样,这个行业就依然能保持其竞争性,价格仍可 能保持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附近的水平。新理论把这样的 市场称为可竞争市场。 它和卡特尔模式是两个极端,前者是可竞争市场,企业之间 竞争很激烈。后者是几家企业联合起来追求最大利润,像一 个垄断者。
非价格竞争
01 改进产品样式与结构,增加产品用途,提高产品质量
02 做广告
此外,改善信贷条件,增加销售网点和改善售后服务等,也是金
针菇衡中可以采取的非价格手段。
非价格手段竞争引起的对方反应币价格竞引起的反应要慢得多,
因为非价格因素的变化不易被对方察觉,即使被察觉也会有一个
反应过程。
改善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看法,使本企业产品在消费者头脑中
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产业组织理论—大连理工大学,陈艳莹)选读

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
市场结构和市场势力的衡量
集中度和市场势力的关系
集中度和市场势力的实证估算 企业行为和市场势力的关系
7.1 市场结构的度量指标
(1)集中度指数(concentration ratio)
一般以产业内最大若干家厂商的销售额占全产业销售 额的比重来衡量,有时也使用用产量、利润额、资产 等其他指标。
CR n X i / X i
i 1 i 1
n
全部
通常以最大的4家(CR4)或8 家(CR8)销售份额来 计算。
2000年我国115家整车生产企业的市场集中度 (以产量计算))
行业集中度 CR3 CR8 CR15 产量 431947 867415 1155937 % 23.75 56.77 87.64
市场集中度指数的况。
厂商的选择具有人为性。
(2)赫佛因德指数(Herfindah Index)
Xi H i 1 X X 行业总规模
n
2
X i 第i个企业的规模
当完全竞争时,H=0,当独家垄断时,H=1. HI数值越近0,行业的竞争程度越高,集中度越低。
L
H
L 市场势力
需求的价格弹性
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势力就越大。
P MCi L si P i 1
n
P MCi qi dP d PdQ 1 qi P d qi P d Q d qi P
假定 d Q
d qi
1
P MCi q1 d P Q P Q dQ P
芝加哥学派
解释2:效率假说(Efficiency hypothesis)
产业组织理论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精选】

区别
微观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产业组织学 是应用经济学
产业组织学直接为政府政策服务。主要 是政府制定的与企业有关的政策:反垄 断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
产业组织学与产业经济学
在英美等国,产业组织学也称产业经济学( Industry organization economics,Industry Economics)
产业组织理论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主讲教师: 陈艳莹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 84707221(O)
课程说明
考试(平时作业,2次不合格算缺席一次)
教材:
吴汉洪,产业组织理论(本科生用),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刘易斯.卡布罗,《产业组织导论》,人民邮 电出版社,2001
2.1.2 企业的分类
业主制企业(proprietorship):只有一个产权所 有者,企业由企业主直接经营管理。
合伙制企业(partnership):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所有者共同出资经营和管理,共同对企业债 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
公司制企业(corporation):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所有者共同所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第一章. 导言
什么是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产业组织理论的两种主要研究方法
1.1 什么是产业组织理论(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O)
IO 是国际公认的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 程,是目前经济学领域研究最为活跃、 取得成果最为丰富的领域之一。
行业
零售业 型钢 轮胎 冰箱
胶卷 复印机 摩托车
第9章.纵向关系(产业组织理论—大连理工大学,陈艳莹)

(2)以解决双重垄断加价为目的的纵向约束
约束最高零售价格( maximum retail price)。
1976年后,美国法律规定制造商 对独立分销商的零售价格进行约 束为违法行为。
限定销售额度。即要求分销 商至少必须销售一定数量的 产品,促使分销商以降低售 价的方式增加销量。
P
PR
D
分销商之间的搭便车行为会降低分销商投资 营销服务的积极性,损伤生产商和消费者的 利益。
纵向一体化(纵向约束)的销售服务市场失灵说 (Telser,1980)
经销商所提供的服务对最终需求有正的影响。 这些服务专门针对特定的产品,而不只是零售
商日常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提供服务的的代价高昂。 消费服务和购买产品是可以分离的。
生产商
分销商
顾客
▪ 假定一上游企业 M(电视机生产商),一家 下游企业R(电视机经销商)。
▪ 电视机的零售价格为P。对电视机的最终需
求为D(P)
P
▪ 除了批发价格w 以外,企业R 无须对供应
商支付其他费用。 ▪ 企业 M 的边际成本 C 是一个候,总利润为
排他性交易:要求分销商专营某一家生产商的产 品(exclusive dealing)。
9.4 纵向约束的后果
合意后果
▪ 大多数纵向约束措施具有降低价格和增加服务 的作用,能够增加消费者的福利
不合意后果
▪ 可能会导致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合谋行为, 制造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合谋行为
▪ 可能阻止新企业的进入
第9章. 纵向关系
纵向关系的含义 纵向一体化 纵向约束
9.1 企业纵向关系的内涵
生产商
顾客
产 业 链 上游厂商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原理选修课考试要点

一、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与人之间因资源稀缺性所导致的冲突及其协调二、机会成本: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选方案能获得的最大好处(选择最优方案放弃的次优方案的价值)三、帕累托改善:在不损害别人福利的前提下,某个人的福利得到改善四、帕累托效率:在不损害别人经济福利的前提下,如果已不可能找到资源使用的其他方法来增加任何一个人的福利,此时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称为帕累托效率;或者说达到帕累托最优五、需求:是指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六、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七、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卖者愿意出售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供给是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的统一八、市场均衡:商品的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商品的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则称市场达到均衡,这时的市场价格称为均衡价格,交易数量称为均衡数量九、价格:资源稀缺程度的信号。
价格调节市场的特点:自发调节十、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十一、需求收入弹性:需求变化幅度与收入变动幅度的比值十二、需求交叉弹性:需求变化幅度与替代品(互补品)价格变化幅度的比值需求交叉弹性大于零,替代品需求交叉弹性小于零,互补品十三、供给弹性: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十四、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它是一种心理感觉十五、总效用: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某种物品的消费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十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她)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递减。
理由:生理或心理十七、消费者决策:面临各种商品的选择,以有限的收入获得最大效用。
十八、消费者均衡:消费者以使总效用最大化的方式来配置其收入的状态。
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重定向自Oligopoly)寡头垄断(Oligopoly)目录[隐藏]∙ 1 什么是寡头垄断∙ 2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3 寡头垄断出现的原因∙ 4 寡头垄断的特点∙ 5 寡头垄断的若干模式∙ 6 寡头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7 寡头垄断的理论和模型∙8 寡头垄断市场上产量的决定∙9 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的决定[编辑]什么是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一种由少数卖方(寡头)主导市场的市场状态。
英语中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中“很少的卖者”。
寡头垄断是同时包含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而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
它的显著特点是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这些厂商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控制着该行业的产品供给。
寡头垄断的形成首先是由某些产品的生产与技术特点所决定的,寡头垄断行业往往是生产高度集中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石油等行业。
其次,寡头厂商为保持自身地位而采取的种种排他性措施,以及政府对某些寡头厂商的扶持政策等,也可促进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
在国外寡头和垄断往往密不可分,比如在某一个行业,只有一家经营相关业务,消费者或其他上下游产业没有别的选择余地,只能与他进行交易或者接受其商品或服务,这就家垄断,而这一家公司就叫寡头。
而二者结合就是寡头垄断。
一般在我国只有垄断,谈不上寡头。
[编辑]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相互依存是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
由于厂商数目少而且占据市场份额大,不管怎样,一个厂商的行为都会影响对手的行为,影响整个市场。
所以,每个寡头在决定自己的策略和政策时,都非常重视对手对自己这一策略和政策的态度和反应。
作为厂商的寡头垄断者是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具有独立的特点,但是他们的行为又互相影响、互相依存。
这样,寡头厂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达成共谋或协作,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签订协议,可以暗中默契。
[编辑]寡头垄断出现的原因寡头垄断市场形态的出现主要归因于两点:一是缘于市场竞争的垄断,即企业通过自身的竞争优势所获取的市场垄断,比如微软对操作系统软件领域的垄断;二是缘于政府法定的行政垄断,即政府通过法律法规赋予行业中的某个企业以垄断权力,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的管制,以改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q1 q2
求解博弈第二阶段
2 Pq2 C(q2 ) [a b (q1 q2 )]q2 cq2
2 0 q2
a c q1 q2 2b 2
*
企业2的反应函数
求解博弈第一阶段
a c q1 q2 2b 2
*
1 Pq1 C (q1 ) [a b (q1 q2 )]q1 cq1
如果两家企业都没有生产能力约束,市场均衡的 价格和两家企业的各自产量是多少。 如果每个企业的生产能力约束都是360,上面的 价格和产量还是市场的均衡结果吗,为什么. (参考教材p99以及最优反应函数的概念)
5. 3 古诺(Cournot)模型
研究寡占的起点
一切有关寡占的深入研究的基石
——熊彼特(Schumpeter,1954)
P1
企业2的最优反应曲线
p
M
p ( p2 )
企业1的最优反应曲线
* 1
MC
MC
p
M
P2
伯特兰模型的结论 双寡头市场的均衡价格等于边际 成本(竞争价格),企业平分此 时的市场需求
市场绩效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同
不太现实 被称为伯特兰悖论
伯特兰模型中不符合实际的假定
产品差异 动态竞争
伯特兰模型假定企业只制定一次价格,没有考虑 报复问题。 后面章节专门讲
小麦、水泥、钢铁、汽车和计算机
5. 6 模型的应用:比较静态分析
理论模型的均衡解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当某 些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市场的变化趋势。
2009年煤炭价格下降,钢铁产业的价格和产出会 如何变化
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量会发 生什么变化
比较静态分析:将两个均衡值和两组外生变量进 行比较,并预测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 影响。 静态:不描述从一种均衡变化到另一种均衡的动 态过程,而是回答:当所有调整都完成,重新又 回到均衡状态时,情况会如何。
市场总需求曲线
企业1的剩余需求曲线
p
*
mc
边际成本
q (q2 )
* 1
q2
Q
q1
垄断产量小于完全竞争产量
q
q (0) q
* 1
M
q (q2 )
M
* 1企业1的最优反ຫໍສະໝຸດ 曲线qCq2
* q1 (q C ) 0
q2
(0, q )
企业1的最优反应曲线
C
(0, q M )
D C B A
企业2的最优反应曲线
例子:光盘电话薄
光盘电话薄最早出现在1986年,纽约电话公司对 每张光盘要价1万美元。 该公司的产品经理辞职创建了Pro CD,雇佣中国 工人在北京工厂录入电话黄页上的信息,制造出 光盘销售,每张拷贝成本不到1美元,以几百美 元的价格销售。
美国商业信息公司原封不动地照搬了这种模式, 竞争激烈,价格大幅度降到20美元,甚至免费。
1
2
3
4 Q
如果生产能力相对于市场需求不是很小,就会出现这种 情况
纳什均衡:博弈的任何一方都不能通过改变战略提高自己收益的一组战略组合
伯特兰均衡的含义
如果在同一个产业中,两家企业经营相同 的产品,且成本相等,不存在生产能力约 束,那么价格战将使每家企业都按照“价 格=边际成本”的原则来经营,只获取正 常利润。 如果两家企业成本不同,长期来看,成本 低的企业会把成本高的挤出市场。 信息产品市场的竞争比较符合伯特兰模型
a c q1 a b (q1 ) cq1 2b 2
1 0 q1
ac q1 2b
N
ac q2 4b
N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比古诺模型产生的更高
的行业总产出和更低的价格水平
5. 5 古诺模型和伯特兰模型的比较
Cournot的双寡头模型
企业选择各自产量 产量之和决定价格 均衡产量(价格)界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
Bertrand的双寡头模型
企业选择各自价格 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竞争价格)
软件业、金融业和保险业
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易于调整, 伯特兰模型更符合双寡头垄断的情况。 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量难于调整, 古诺模型更符合双寡头垄断的情况
古诺均衡
(3)n个企业的古诺均衡
假定有n个企业,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都相同
P(Q) a bQ
C (q) cq
n
1 Pq1 C (q1 ) [a b (q1 qi )]q1 cq1
i 2
1 0 q1
ac 1 n * q1 qi 2b 2 i 2
MC1=MC2=C 各自决定价格,P1,P2 q1=D(P1) q2=D(P2) If P1=P2,q1=q2=1/2 D 寡头企业的 价格决策
If P1<P2, q1=D,q2=0
试图回答:
每个企业的最佳定价策略 产业的均衡状态(价格,产量)
借助的分析工具: 最优反应曲线(response curve):对于 企业2选择的每一个价格,企业1的利润 最大化的价格点组成的轨迹。
中国电信行业:移动,电信和中联通 美国家庭和个人护理产品产业:宝洁(Procter & Gamble )和金佰利(Kimberly-Clark) 西式快餐行业:卖当劳和肯德基 饮料行业: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5.2 伯特兰(Bertrand)模型 两家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产品同质
1 0 q1
a c q2 q1 2b 2
*
企业1的反应函数
同理可得企业2的反应函数:
a c q1 q 2b 2
* 2
联立两个企业的反应函数,可求均衡解:
ac q q1 2b 2 N a c q1 N q2 2b 2
N
N 2
ac q1 q 3b
lim q 0
N n
在古诺均衡中,随着企业数量的增 多,每个企业的产出水平越来越接 近0,行业整体的产出水平接近完 全竞争水平。
(4)企业成本不同时的古诺均衡
需求函数: 成本函数:
P(Q) a bQ
Ci (q) ci q
i 1,2
Q q1 q2
参考教材P112-113
生产能力的约束:情形2
市场由四个消费构成,每个消费者只购买1单位产品,消 费者1的保留价格为3,消费者2为2,消费者3为1,消费 者4为0 P C1=C2=0, K1=K2=2(生产能力约束) p1=p2=0 P1=3,p2=0
不是纳什均衡 不是纳什均衡 4 3
2
1
该博弈无纳什均衡,价格会在等于边际成本和高于边际 成本之间反复,称为埃奇沃斯循环(Edgeworth cycle)
q
A 2
(q ,0)
M
(q ,0)
C
q1
古诺均衡存在,并且是稳定的。 行业整体均衡产量位于完全垄断产量和 完全竞争产量之间
古诺模型的数学推导
(1)均衡解的确定
需求函数: 成本函数:
P(Q) a bQ
C (q) cq
Q q1 q2
1 Pq1 C(q1 ) [a b (q1 q2 )]q1 cq1
实际的价格博弈是多期的。
生产能力约束
生产能力的约束:情形1
P k1+k2
假定两家企业边 际成本都为0。
P2
P(k1+k2)
d2
D MR2 q2 k1 k2 q1 q2
k1
市场均衡价格为:P1=P2= P(k1+k2)
如果相对于市场需求而言,总的生产能 力较低,均衡价格就会高于边际成本。
P(Q) a bQ ,每个企业的成本函数都为
。请分析,如果边际成本C 增加 10%,则在古诺模型、伯特兰模型和斯坦克尔伯 格模型中,产业的价格和产出会发生什么样的 变化。 请参考教材P108-110
C (q) cq
古诺模型的基本假设
两家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产品同质
MC1=MC2=C 各自同时决定产量,q1,q2 寡头企业的产 出水平决策
Q= q1+q2
P=F(Q)
古诺模型的图形分析
反应曲线(response curve):对于 企业2的产量,企业1的利润最大化 产量点组成的轨迹。
书中举了三个例子:
投入成本和售价
汇率变化和市场份额
新技术和利润
作业
1. 假定在一个双寡头市场上,市场需求函数为 P(Q)=50-2Q, 其中Q=q1+q2;两个企业的成本函 数均为C(q)=2q. 企业为古诺竞争者。求均衡状 态时每个企业的产量和市场上的价格。
2. 假定在一个双寡头市场上,市场需求函数为
第五章. 寡头垄断
伯特兰模型
古诺模型
5.1 寡占的特点
少数几个大企业 生产相同或有差异的产品
存在战略上的相互依存性
企业在制定决策时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 是寡占市场的独有特征
寡头垄断产业很常见:
中国石油行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
中国牙膏行业:宝洁(Crest)、高露洁(Colgate )、好来化工(黑人Darlie)、联合利华(中华) 四个品牌占据国内70%的市场份额
1 0 q1
ac 1 n * q1 qi 2b 2 i 2
ac 1 N N q (n 1)q 2b 2
n ac Q nq n 1 b
N
q
N
ac (n 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