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车间E2505设计图纸
某厂房车间电气设计图(共12张)

合成氨区设备问题

没到,也没有图纸
1 就位
1
1
1 安装
2 86
45
没有地脚螺栓 没到 没到
没到
设备 数量
安装情况
1 就位
缺件情况 缺件名称
2 16-H501 1 16-E501 2 16-E502 3 16-E503 4 16-E504 5 16-E505 6 16-E506 7 16-E508 8 16-E509
36 12-D04
甲醇热交换器Ⅲ 废水热交换器 水分离罐 循环气闪蒸罐Ⅰ 循环气闪蒸罐Ⅱ
甲醇闪蒸罐
1 就位 1 安装 1 安装 1 安装 1 安装
1 就位
1 安装
地脚螺栓压板没有,梯子平 台缺连接螺栓
寰球运输过程管口变形,虽 处理未试压。
1 安装 1 安装
1 安装
2 安装
1 安装
1 安装
4 安装 1 安装 缺铭牌 1 在现场 结构设计变更,材料没有到, 1 安装 1 安装
合成氨区设备表
合成氨装置设备总量175台,=53(14区域)+86(12、13区域)+36(16区域、其中不包括压缩机附属设备
一、CO变换及硫回收
序号 设备位号
设备名称
设备 数量
缺件情况 安装情况缺件名称
1 14-C1401 2 14-R1401 3 14-R1402 4 14-R1403 1 14-R1451
H2S馏分换热器 甲醇/水分离塔再沸器
26 12-E16
回流冷却器
27 12-E17 28 12-E18 29 12-E19A
年产8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设计--毕业设计[1]
![年产8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设计--毕业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8537101dc281e53a5802ff62.png)
年产8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设计设计说明书1 总论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其产量居各种化工产品的首位; 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世界上大约有10 %的能源用于生产合成氨。
氨主要用于农业,合成氨是氮肥工业的基础,氨本身是重要的氮素肥料,其他氮素肥料也大多是先合成氨、再加工成尿素或各种铵盐肥料,这部分约占70 %的比例,称之为“化肥氨”;同时氨也是重要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工业基础原料,用于生产铵、胺、染料、炸药、制药、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的原料,这部分约占30 %的比例,称之为“工业氨”。
世界合成氨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型蒸汽转化制氨工艺、低能耗制氨工艺、装置单系列产量最大化三个阶段。
根据合成氨技术发展的情况分析, 未来合成氨的基本生产原理将不会出现原则性的改变, 其技术发展将会继续紧密围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行周期, 改善经济性”的基本目标, 进一步集中在“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等方面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1]。
(1) 大型化、集成化、自动化, 形成经济规模的生产中心、低能耗与环境更友好将是未来合成氨装置的主流发展方向。
以Uhde公司的“双压法氨合成工艺”和Kellogg 公司的“基于钌基催化剂KAAP 工艺”,将会在氨合成工艺的大型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氨合成工艺单元主要以增加氨合成转化率(提高氨净值) ,降低合成压力、减小合成回路压降、合理利用能量为主,开发气体分布更加均匀、阻力更小、结构更加合理的合成塔及其内件; 开发低压、高活性合成催化剂, 实现“等压合成”。
(2) 以“油改气”和“油改煤”为核心的原料结构调整和以“多联产和再加工”为核心的产品结构调整,是合成氨装置“改善经济性、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实施与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是未来合成氨装置的必然和惟一的选择。
生产过程中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产物、废物,实现或接近“零排放”的清洁生产技术将日趋成熟和不断完善。
提高生产运转的可靠性,延长运行周期是未来合成氨装置“改善经济性、增强竞争力”的必要保证。
cash 20万吨合成氨脱硫工段工艺设计 附CAD图

\太原理工大学年产20万吨合成氨脱硫工段工艺设计说明书系别:化工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0802学生:徐凯旗指导老师:刘守军2011年12月3日前言本设计是年产20万吨合成氨脱硫工段的工艺设计。
对合成氨和脱硫工艺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概述。
着重详细介绍了脱硫工段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生产流程、技术指标、热量衡算及物料衡算以及设备计算和选型等内容。
就脱硫车间的工艺生产流程,着重介绍化工设计的基本原理、标准、规范、技巧和经验。
本书内容是根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脱硫车间的生产实际情况而编著的,一些工艺参数都是以工厂实际生产为准。
编写本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是:理论联系实际、简明易懂、经济实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老师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有限,书中错误与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于20011年12月目录前言 (1)摘要: (4)1. 总论 (5)1.1概述[1] (5)1.1.1 栲胶的组成及性质 (6)1.1.2栲胶脱硫的反应机理 (6)1.1.3生产中副产品硫磺的应用 (7)1.2文献综述 (7)1.3设计任务的依据 (8)2. 流程方案的确定 (8)2.1各脱硫方法对比[2~5] (8)2.2栲胶脱硫法的理论依据 (10)2.3工艺流程方框图 (11)3. 生产流程的简述 (11)3.1简述物料流程 (11)3.1.1气体流程 (11)3.1.2溶液流程 (12)3.1.3硫磺回收流程 (12)3.2工艺的化学过程 (12)3.3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13)3.3.1 影响栲胶溶液吸收的因素 (13)3.3.2 影响溶液再生的因素 (15)3.4工艺条件的确定 (15)3.4.1 溶液的组成 (15)3.4.2 喷淋密度和液气比的控制 (16)3.4.3 温度 (16)3.4.4再生空气量 (17)4.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7)4.1物料衡算[6-10] (17)4.2热量衡算(以0℃为计算基准) (21)5. 设备计算及选型 (25)5.1脱硫塔的设计计算[11-19] (25)5.1.1 塔径计算 (25)5.1.2 填料高度计算 (27)5.2喷射再生槽的计算 (28)5.2.1 槽体计算 (28)5.2.2 喷射器计算 (29)6.车间布置说明 (32)7. 三废治理及利用 (33)7.1废水的处理 (33)7.1.1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33)7.1.2废水处理工艺 (33)7.2废渣的处理 (34)7.2.1废渣的来源 (34)7.2.2废渣的处理工艺 (34)[参考文献] (35)附录 (36)工艺流程图 (36)脱硫塔装配图 (36)年产20万吨合成氨脱硫工段工艺设计学生姓名:徐凯旗指导老师:刘守军摘要:年产20万吨合成氨脱硫工段工艺设计是由指导老师指定产量确定的生产规模,结合生产实习中收集的各类生产技术指标而设计的。
某地区制剂车间净化空调全套设计图纸

某厂房车间电气设计案例图纸(14张)

合成氨过程设计

合成氨过程设计(总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化工过程分析与优化课程设计合成氨过程设计专业:应用化学班级:08级2班指导老师:徐慧远小组成员:陈敏蹇孝和樊小波魏小明易博郑永兵马万民袁孝林罗贵宾肖松林合成氨过程设计1.寻求最优断裂组氨合成工艺流程是从合成气开始,以氨合成反应塔为核心,生产产品按得高压合成回路流程。
它是合成氨工艺流程中继原料气制备、净化之后的部分流程。
氨的合成工艺流程中存在诸多的回路流程,在用序贯模块发实施氨合成工艺流程的模拟,首先需要确定断裂物流,以打开流程中循环物流的回路。
氨合成的过程单元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氨合成催化但应单元、换热单元、循环气压缩单元、节流单元、液氨分离单元等。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Rubin就提出了断裂的思想。
此后,随着流程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研究断裂的文章不断出现。
他们判断最佳断裂的准则分为以下几类:1)断裂的物流数量最少;2)断裂物流的变量数最少;3)断裂物流的权重因子之和最少;4)断裂回路的总次数最少。
由于在需求最优断裂组时,需要先根据合成工艺流程确定合成的模块简易流程,但根据各个模块之间的物流关系确定模块之间的回路的关系,在确定回路后,针对于各模块之间的物流关系确定各物流之间与回路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矩阵关系,在通过对矩阵中不同物流在此模块流程中的重要程度和主要意义确定其权重。
在模块的各回路进行断裂,并确定相应断裂方式对应的物流数,最终通过各种断流方式对应物流数的权重比较,从而确定权重数最小的断裂物流方式为最优的断裂方式进而得出最优断裂组。
由于对于氨合成工艺过程相关物流对应的权重因子,以我目前的知识和阅历还无法确定,故无法确定各物流的权重因子之和,因而将判断最佳断裂的准则修改为不含第三条的初步判断方式以对氨合成的工艺回路进行断裂方式的确定。
氨的合成工艺较为复杂,在本设计中仅选取主体的单元进行简单的判断。
合成氨合成工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太原理工大学前言《化工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各类塔结构等图形。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本设计就合成车间的工艺生产流程,着重介绍化工设计的基本原理、标准、规范、技巧和经验。
本说明书主要确定优化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设备选型及其他非工艺专业等内容。
在全面介绍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上,重点阐述工艺流程设计、物料和能量衡算及车间布置等内容,并结合工艺计算、工程经济,力求体现当今化工设计的水平。
合成氨生产任务设计决定了生产合成氨的规模,设备的要求以及工艺流程的状况。
本设计所采用的方法是半水煤气合成法,其主要原料是煤和氮气,利用煤来生成氢气,而本设计主要是对合成氨合成工段的设计,故所用原料直接采用氮气和氢气,其以合成塔为主要设备,在氨冷器、水冷器、气—气交换器、循环机、分离器、冷凝塔等辅助设备的作用下,以四氧化三铁为触媒,在485—500℃的高温条件下来制得氨气。
本设计要求要掌握合成塔的工作原理,生产的工艺路线,并能根据工艺指标进行操作计算。
在工艺计算过程中,包含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选型计算等。
生产的氨的用途和产生的三废在本设计也有所提到,在合成效率方面也有进一步研究。
摘要合成氨生产任务设计决定了生产合成氨的规模,设备的要求以及工艺流程的状况。
本设计所采用的方法是半水煤气合成法,其主要原料是煤和氮气,利用煤来生成氢气,而本设计主要是对合成氨合成工段的设计,故所用原料直接采用氮气和氢气,其以合成塔为主要设备,在氨冷器、水冷器、气—气交换器、循环机、分离器、冷凝塔等辅助设备的作用下,以四氧化三铁为触媒,在485—500℃的高温条件下来制得氨气。
本设计要求要掌握合成塔的工作原理,生产的工艺路线,并能根据工艺指标进行操作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