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发展史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发展演变历史

西方经济学发展演变历史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演变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从17世纪中期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为止,代表人物包括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西尼尔、约翰·穆勒和法国经济学家让·萨伊等。

古典经济学家以斯密为代表,他的《国富论》被认为是经济学上的第一次革命,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为止,代表人物包括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马歇尔,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

新古典经济学的提出被说成是经济学上的第二次革命,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

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是其代表性的教科书。

现代经济学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产生。

代表人物包括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琼·罗宾逊、斯拉伐,以及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和卢卡斯。

其中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要研究了宏观经济学的问题。

简述西方经济学发展史

简述西方经济学发展史

简述西方经济学发展史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探讨了关于贸易和货币的问题。

在中世纪,经济思想受到了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在《圣经》中关于生命、财富和贫困的讨论成为经济思想的一部分。

直到17世纪,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洛克,伯特兰·德·曼德维尔和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首次提出了自由市场的概念。

18世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成为了近代经济学思想的代表之一。

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不取决于国家的财富堆积,而取决于国家人民的劳动力和国家的技术革新。

然而,斯密并不同意完全自由的市场,他认为国家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作用,如军事防卫和司法管理。

19世纪初期,经济学思想大幅度的发展,古典经济学家如李嘉图,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等人认为市场可以自发调节,政府的干预会扭曲市场。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大量的生产工厂对工人的待遇引起社会不满,此时卡尔·马克思发表了《资本论》,认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劳力而致富,预言了工人阶级革命。

另外,新古典经济学家则认为价格取决于供需关系。

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大萧条时期,凯恩斯主义兴起,重视政府干预市场;1960年代开始,新古典经济学得到了广泛发展,强调市场机制和个人理性决策的作用;
后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强调市场规则和制度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经几个世纪,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大致可以分为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等阶段,这些阶段反映了各种不同的思想和理论。

经济学简史

经济学简史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可以分为5个阶段:启蒙阶段(重商主义、重农学派);古典学派;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时代。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认识到货物有两种用途,一种是本身固有的,一种是交换产生的,这一思想被亚当.斯密发展成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配第创立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创始人。

1662年,出版代表作《赋税论》,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政府怎样征收和使用赋税,才能促进财富生产,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第一个重要经济观点:"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第二个经济观点: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的尺度和基础。

第三个经济观点:地租是从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费用(工资加种子)以后的余额。

配第奠定了基本的经济学研究方法:1672年出版另一名著《政治算术》被马克思视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分离出来的最初形式。

在著作中,他广泛运用经验归纳和数学方法研究经济实践,使经济学开始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

重商主义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的增长而重商主义兴旺起来,其基本假设是:出口为国家带来财富,是国家致富的唯一手段,贸易赤字会导致国库空虚,反之则国库殷实,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护贸易顺差。

当时西欧多数国家准备采纳重商主义,其程度有所不同.英国人把政府中央集权化与独立的商业企业最有效的结合起来,奉行重商主义。

重农主义重农主义主导了法国十七、十八世纪的经济思想。

重农主义者认为,产生地租的土地是产品的唯一源泉。

重农主义者将国民分为三个阶级,即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最早运用社会阶级体系来说明社会经济结构。

弗兰斯瓦.魁奈(1694-1774)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重农主义学派的领袖和宗师。

在魁奈重农主义体系中,自然秩序和自然权利紧密相连,自然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和自由,而在财产所有权中,土地所有权是基础,是国家统治的自然秩序的根本条件,是进行农业资本主义的根本条件。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史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史

❖ 西方经济学革命历程(3)
学派
时间
观点与主张 代表人物
边际效用学派
19th 70s- 价值来自边 奥地利,杰文 20th 30s 际效用。 斯,边际革命
新古典学派 1890 凯恩斯学派 1936 新古典综合派 1948
均衡价格论 马歇尔《经济 学原理》
有效需求、 英国,凯恩斯 政府干预。 《通论》,凯
主 义

斯边
萨 伊
际 效 用


新 古 典 学 派
❖ 西方经济流线(6)


古主
希义古




想重派
家商


李 嘉 图
马 尔
约 翰 穆凯 勒恩

新 古 典 综 合


斯边
萨 伊
际 效 用


新 古 典 学 派
❖ 西方经济流线(7)
古 希 腊 思 想 家
重 农 主 义
重 商 主 义
古 典 学 派

❖ 西方经济流线(2)


古主
希义古




想重派
家商


❖ 西方经济流线(3)




古主

希义古

典马

学尔
想重派 萨
家商





西方经济流线(4)






古主


希义古


典马

学尔

经济学的纵向发展脉络

经济学的纵向发展脉络

经济学的纵向发展脉络17世纪1、威廉·配第[英],《赋税论》1662年,开创了现代经济学,第一次有意识的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

(首次提出了税收理论)2、布阿吉尔贝尔[法],《论财富、货币、和税负的性质》1705,批判重商主义,提出“自然秩序”的思想。

18世纪一、古典政治经济学1、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代表人物:魁奈[法],《经济表》1758年,“纯产品”理论。

2、自由主义(倡导对市场不加干预,以自由竞争的方式发展资本主义)代表人物:(1)亚当·斯密[英],《国富论》1776年,现在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与“看不见的手”的命名者。

(2)大卫·李嘉图[英]《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1817年,英国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其“劳动分工”理论为经济学基础理论,对马克思等产生影响。

(3)西斯蒙蒂[法]《论商业财富》1803年,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二、庸俗经济学(分离亚当·斯密的庸俗成分并使在系统化,庸俗经济学特别指专注于分析表面现象(如需求和供给)的著作,指忽视结构上的价值关系,也指不愿意以公正的科学方法探究经济关系,尤其害怕对潜藏在商品交换行为下的阶级关系的研究。

)代表人物:(1)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人口原理》1798年,“人口爆炸”理论。

(2)比·巴蒂斯特·萨伊[法]《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庸俗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饱受争议的“萨伊”定律19世纪上半叶一、社会主义思潮(抨击私有制,宣扬以较高级的公平标准进行社会财富分配)代表人物:(1)卡尔·马克思[德]《资本论》1867年,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提出剩余价值学说。

(2)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经济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中世纪经济学: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问题。

2、重商主义:(亚当斯密《国富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时期,国家支持商业资本,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之源,主张少买多卖积累原始资本。

3、古典主义经济学: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认为生产是社会财富之源,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支配经济生活。

4、凯恩斯主义: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提出了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的理论,主张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盲目生产,解决生产过剩问题。

一、古代经济学的萌芽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加图、瓦罗、珂鲁麦拉等人的著作中。

古罗马对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是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契约和自然法则的思想。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二、中世纪的经济学中世纪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是被奉为“神学泰斗”的托马斯·阿奎纳。

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

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甚至还有退步。

三、重商主义15 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

经济学发展脉络梳理

经济学发展脉络梳理

经济学发展脉络梳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资源配置和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经济现象的学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之一。

它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古代经济学古代经济学主要集中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通过对财富、货币以及市场等概念的探讨,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

此外,古代印度的经济学家也有自己的经济思想,如凯乔拉的《经济学》。

重商主义时期重商主义时期是欧洲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重商主义强调国家财富的积累和国家间贸易的重要性。

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保护本国工业和农业,提高出口,限制进口,以实现贸易顺差。

他们的思想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学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等。

古典经济学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和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理论等重要概念。

他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19世纪中叶以来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如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将经济学与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相结合,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他们的思想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兴起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个体理性行为的假设,通过供求分析等方法研究经济问题。

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等。

凯恩斯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经济学现代经济学是经济学发展的最新阶段,涵盖了多个分支领域,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

现代经济学借鉴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市场失灵、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挑战提供了理论支持。

经济学发展史时间轴

经济学发展史时间轴

经济学发展史时间轴公元前3000年前,人类已经开始物物交换,如用水果和鱼交换。

大概是传说中的炎帝和皇帝时期,中华文明开始形成。

公元前650-600年,第一枚硬币出现在土耳其;我国处于东周的春秋四霸时期。

公元1世纪,世界GDP1841亿美元;王莽新政、刘秀建立东汉。

618-907年,中国出现纸币,唐朝的飞钱是世界上最早的汇票。

1000年,世界GDP2117亿美元;我国北宋初年。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量金银等贵金属流入欧洲,缓解了欧洲金银短缺对生产力进步的限制。

我国在此时是明朝弘治中兴。

1500年,世界GDP4338亿美元。

1600年,世界GDP5788亿美元。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第一家正式公开交易的股份公司;这一年宦官魏忠贤上位接管东厂。

1683年,阿姆斯特丹银行在欧洲第一家发行了法定货币;施琅收复台湾。

1700年,世界GDP6482亿美元;康熙年间。

1723年,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诞生;年羹尧率兵平定青海、西藏叛乱。

1792年,美元诞生;乾隆皇帝接见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拒绝同英国通商。

1820年,世界GDP1.21万亿美元,西欧工业革命;道光即位,清朝由盛转衰。

1821年,金本位制在英国确立。

1870年,世界GDP1.94万亿美元。

1900年,世界GDP3.44万亿美元;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侵华。

1913年,世界GDP4.77万亿美元;宋教仁遇刺。

1921年,美国股市大萧条;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0年,世界GDP7.86万亿美元。

1948年,马歇尔计划实施。

1950年,第一张信用卡出现(大莱卡)。

1958年,世界GDP13.38万亿美元。

1968年,世界GDP21.7万亿美元。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1973年,OPEC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

1978年,世界GDP33.11万亿美元,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1988年,世界GDP44万亿美元。

1991年,互联网诞生;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分配理论为中心完 成凯恩斯革命,对分 配理论的论述以李嘉 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 础

经济学历史上的 第四次革命—— 斯拉伐革命

以分配理论为中心完 成凯恩斯革命,对分 配理论的论述以李嘉 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 础

经济学历史上的 第四次革命—— 斯拉伐革命


经济学历史上第 五系革命,货币 货币主义的自 主义革命,即“ 由放任 对抗凯恩斯革命 的革命” 自由放任 经济学历史上第 六次革命,理性 预期革命。
英国
A*马歇尔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凯 恩斯革命时期
J*M*凯恩斯 英国 “现代宏观经济学 英国 J*M*凯恩斯 之父”
美国 P*萨缪尔森
美国 P*萨缪尔森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凯 宏观经济学的 建立与发展 英国 琼*罗宾逊 恩斯主义的发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凯 宏观经济学的 建立与发展 恩斯主义的发展时期
经济学发展简史
代表人物 时间 发展阶段 国籍 姓名 国籍 姓名 英国 约翰*海尔斯 英国 威廉*斯塔福德 重商主义(经 济学早期阶 英国 托马斯*海曼 段) 法国 安*德*孟克列钦 典型人物及其代表作
15世纪-17世纪中叶
英国 托马斯*海曼
法国 让*巴蒂斯特*柯尔培 英国 亚当*斯密 英国 大卫*李嘉图 17世纪中叶-19世纪70年代末 古典经济学 英国 西尼尔 (经济学的形 英国 约翰*穆勒 成时期) 英国 马尔萨斯 法国 让*巴蒂斯特*萨伊 奥国 K*门格尔 英国 W*S杰文斯 新古典经济学 瑞士 L*瓦尔拉斯 (微观经济额 19世纪70年代开始-20世纪30年代 英国 A*马歇尔 学的形成与建 英国 J*罗宾逊 立时期) 美国 E*张伯伦 美国 G*贝克尔 美国 A*莱宾斯坦 美国 E*科思 英国 亚当*斯密
国家干预,即 用国家的力量 但是仅限于对流通 来增加出口、 领域的研究,其内 容也是一些政策主张, 限制进口 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
经济学体系
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 心是国民财富如何增 长。强调了财富是物 质产品,增加国民财 《国富论》 富的途径是通过增加 现代经济学 资本积累和分工来发 的诞生 展生产。论述了,由 价格来调节经济的运 行,可以把个人利己 行为引向增加国民财 富和社会福利的行为 明确的把资源配置达 到最优化,从理论上 证明了以价格为中心 的市场机制的完善性 《经济学原理》。把消费、需求分析 与生产、供给分析结 合在一起,建立了现 代微观经济学体系及 其基本内容


反映了自由竞争 时期经济发展的 要求。从流通领 自由放任 域转移到了
生产领域,是
经济学真正成了消费与需 求,引发了经济
学历史上第二次 革命——边际革 命
经济学历史上第 三系革命——凯 把产量与就业水平联 恩斯革命,提出 《就业利息 系起来,从总需求的 提出了放弃自 了放弃自由放 和货币通论 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 由放任,由国 任,以国民收入 》简称《通 决定,并用有效需求 家干预经济的 决定为理论中 不足来解释时也存在 主张 论》 心,由国家干预 的原因 经济为政策基调 的现代宏观经济 学体系 新古典综合派仍 – 《经济学》 – 是经济学的主流
英国 P*斯拉伐


美国 M*弗里德曼 20世纪70年代后,自由放任思潮的 复兴时期 美国 卢卡斯




展简史
基本观点 代表作品
反映了原始积累时期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
型人物及其代表作 政策主张 局限性/意义
《英国的自对 外贸易的财富 》
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唯一 形态,一国的财富来自对外 贸易,增加财富的唯一方法 就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