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基本手册
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基本手册

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基本手册类别:我的文章评论(0) 浏览(848) 2010-05-19 15:59标签:设计指标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基本手册重庆市教育基建协会二○○九年十一月前言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化,搞好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平安校园。
我们根据近几年教育部和有关部门对学校校舍建设的有关指标、标准、规范,简要编印了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基本手册,供协会各会员单位在学校布局调整、校园总体规划和建设中使用。
重庆市教育基建协会1、学校布局:根据本地区总体规划要求,结合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学生来源、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点等原则确定。
小学就近入学、中学相对集中为原则。
2、学校选址:学校要选在地质条件好、环境适宜、交通方便、地形开阔、阳光充足、地势较高、排水通畅、具备必要基础设施的地段。
①应避开:地震危险地段、泥石流易发地段、滑坡体、悬崖边、风口、洪水沟口、输气管道和高压线走廊等。
②应避免:学生跨越公路干线、无立交设施的铁路、无安全通行防护设施的河流及水域。
③不应与:集贸市场,娱乐场所,生产、经营、贮藏有毒、有害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噪声等污染源;医院太平间,殡仪馆,消防站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危及学生的场所相邻。
3、学校总体规划:学校必须编制校园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应按“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要求合理布局。
教学、图书、实验用房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要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保证有良好的建筑朝向(南北朝向)。
校园各建筑之间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和消防、防雷要求。
教学用房与体育活动场地应有合理的间距。
田径场地和球类场地的长轴宜为南北方向。
校园道路应避免穿越体育运动场地。
校园内、室外各种管线宜直埋于地下或暗设于电缆沟内,以保证使用安全、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米,与城市干道或公路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
学校主出入口不宜设在主要交通干道边上,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区和设置警示标志。
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是指在建设中小学校舍时,需要符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安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将从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方面,介绍中小学校舍建设的标准要求。
首先,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室的建设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教室的面积应该能够容纳一定数量的学生,并且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教室内的桌椅要符合人体工程学,保证学生的坐姿舒适,不影响他们的学习。
此外,教室的采光和通风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教室内采光良好,通风畅通,保证学生的学习环境舒适。
其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建设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图书馆的面积要能够容纳学校的师生,书架的摆放要合理,书籍的分类要清晰明了,方便学生查阅。
此外,图书馆还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阅览座位,提供给学生安静的学习环境。
再次,实验室是中小学校舍中的重要部分,实验室的建设标准也是非常严格的。
实验室的布局要符合实验操作的要求,各种实验仪器设备要摆放整齐,保证学生进行实验时的安全。
实验室还需要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和安全设施,确保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
最后,体育场馆是学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体育场馆的建设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体育场馆的场地要平整,符合体育比赛和训练的要求,场馆内的设施要齐全,保证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安全。
总之,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是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重要保障,学校在建设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及技术要求

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及技术要求砖瓦结构和砖混结构平房校舍建设标准。
一、基础1、内外墙基础必须落到原土层。
基础深度1.8m(室外),基础±0高出室外地面30cm。
基础砌筑地槽宽度两侧各留有20cm工作面,采用MU10.0#以上的优质红砖。
M5.0水泥砂浆砌筑(水泥与砂子重量比为1:6.97),基础内、外墙均设地梁构造柱(配筋按图纸)混凝土强度C20(水泥、中砂、2-4碎石重量比为1:1.81:3.68)。
2、校舍四周均设护坡。
护坡采用宽70cm、厚8cm混凝土浇筑,下面铺设20cm厚砂垫层。
每隔250cm开一道缝,用沥青砂浆灌缝。
3、隐蔽工程必须经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质检站联合验收合格后,三方签字,方可继续施工,并有资料存档。
二、门、窗1、室外门使用标准防盗门。
门框高300cm,门上有亮子,漆前框料厚1.2mm,扇料厚1.0mm,暗锁牢固耐用。
室外门门口上均设雨蓬,混凝土强度等级C20,配筋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图集制定的标准。
2、室内采取套装门,高度210cm,宽度100cm。
3、窗口一律使用正规厂家制做的优质塑钢窗。
内钢衬1.0mm以上厚,窗口尺寸按图纸,窗四周与墙交接处必须经发泡处理。
三、墙体1、基础以上墙身必须使用MU10.0#以上的优质红砖、M5.0混合砂浆砌筑(水泥、白灰和砂子的重量比为1:0.49:6.79)。
外墙厚37 cm,内墙厚24 cm(如用火墙取暖,内墙厚37 cm),外墙与内墙衔接处砌筑要按规范要求留槎,放拉结筋。
每隔15-20米设一道防火墙,构造柱必须执行标准。
2、所有内、外墙体均设圈梁,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不允许使用砖模。
过梁选用标准图集吉G92-312。
3、房屋高度标准。
在基础±0以上90cm占窗口,窗口上圈梁高24cm,梁上砌砖高36cm,出砖檐(砖檐第一皮下高度360cm)。
4、中学教室设走廊,跨度950cm,开间300cm,每3间为一个教室。
校舍类规划建设标准说明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类办学条件标准简表
1、普通教室生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2平方米,初中不低于1.3平方米。
2、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生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3.0平方米,初中不低于3.3平方米。
3、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生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5平方米,初中不低于1.2平方米。
4、学生厕所:(1)蹲位:小学男生厕所每25人设一个蹲位,每32人设1米长的小便槽,小学女生厕所每12人设一个蹲位;初中男生厕所每30人设一个蹲位,每40人设1米长的小便槽,小学女生厕所每15人设一个蹲位。
(2)生均使用面积:小学0.19平方米,初中0.15平方米。
5、运动场地:小学有200米以上环形跑道(用地面积4375平方米)或不少于6道的60米直跑道(用地面积680平方米);初中有300米环形跑道(用地面积9600平方米)或不少于6道的100米直跑道(用地面积1230平方米)。
78项、计算机台数标准:
1、普通中学生机比8:1 小学生机比10:1(小学不含一、二年级学生)
2、满足信息技术教学1机/生(按最大班额)
注:以上两种算法哪个算出的数字大按哪个填(计算机每台按三千元算)
79项、网络多媒体教室标准:
网络多媒体教1:1,每个教室一套,表上所说一间为一个。
(多媒体教室按一万五千元算)
80项、网络宽带接入:
通信线路能够到达的学校都要接入,500人以上学校光纤接入,其它学校一般宽带接入。
装备类拟定标准。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规 划 指 标
备 注
12班540人
18班810人
24班1080
人
30班1350
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2464
2983
3753
4217
1、普通教室
61
12
732
18
1098
24
1464
30
1830
2、专用教室
765
838
1144
附表4-3(1) 城市普通初级中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明细表单位:m
用 房 名 称
每 间
使 用
面 积
基 本 指 标
备 注
12班600人
18班900人
24班1200
人
30班1500人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间数
面积
小计
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1918
2559
3199
3840
1、普通教室
第二章学校建设规模与校舍用房的组成
第六条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中小学学制和班额人数的规定、生源、实行最佳规模办学的程度、办学的社会效益及有利于合理确定教职工编制、便于教学管理等原则确定。
第七条 校舍用房组成中各类用房的设置是根据教育日益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以及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考虑的。它是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依据。各地在执行中可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办学的合理需要制订实施细则。有条件的地区以及边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有特殊需要的学校,如示范性学校、民族学校等,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增设本章未列出的用房,并可适当扩大有关用房的面积。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是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重要依据,也是城市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校舍建设标准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条件,因此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学校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将从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方面,对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教学区是学校的核心区域,必须满足一定的建设标准。
教室应当明亮、宽敞,通风良好,桌椅整齐摆放,保证学生的学习秩序和舒适度。
教室内部设施齐全,包括黑板、投影仪、实验台等,以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要。
此外,教室周围应当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供学生课间活动和休息。
其次,生活区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需要符合一定的建设标准。
学校餐厅应当保证学生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厨房设施应当完备,食材应当新鲜,餐具应当干净整洁。
宿舍区应当保证学生的居住环境,床铺、衣柜、书桌等设施应当齐全,宿舍内部应当保持整洁,保证学生的休息和学习环境。
另外,运动区是学生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的场所,也需要符合一定的建设标准。
操场应当平整、开阔,草坪应当整洁、绿化良好,设施应当完备,包括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等,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需求。
此外,学校应当配备健身器材和活动设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各个方面的建设标准都需要严格执行,确保学校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如此,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学校能够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的监督和管理,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一、校舍主体及建筑质量1、建筑设计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设计规范》、《中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规定,以及有关的新型结构设计理论与安全技术要求;2、强度标准:结构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设计规范》(JGJ3-2003)的有关规范执行;3、耐久性:抗风、抗震、抗锈腐、防水、防潮、防渗等建筑物结构性能的耐久性要求,应满足《建筑设计规范》(JGJ3-2003)规定的要求;4、外墙保温:建筑物外墙应安装防火保温材料,要求外墙下水平壁的额定水热阻R=0.75m2K/W;5、建筑基础:按照《城市中小学基础工程设计要求JGJ42-91》的要求执行;6、建筑构造:应满足《建筑结构设计标准JGJ162-2002》规定的要求;7、地下室:地下室应满足《地下室建筑设计规范GB50013-1999》的要求;8、建筑竣工验收:应按规范和标准规定的要求执行。
二、技术设施1、消防设施: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建筑消防设施防火设计标准》的规定;2、电气设施:应符合《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规定;4、给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应符合《建筑给排水、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标准》的规定;6、室内装饰、装修设施:应符合《室内装饰、装修设计标准》的规定;8、安全防范技术设施:应符合《安全防范技术设施设计标准》的规定;9、基础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基础设施(塔架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三、教育环境要求1、适宜性:教育环境应舒适、安全、健康,教学活动条件应当符合《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2、健康性:教室内地板、墙壁、门窗等及其表面要获得无毒、无害,健康环保、易清洁、易维护的要求;3、节约性:教室内购置节能设备,尽可能要安装能最大限度降低能耗的节能控制系统。
四、其他要求1、文物保护:对古建筑和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做好文物保护及相关文物管理工作;2、现场勘察:建设前要进行当地的气象条件的勘察,尤其要特别留意邻近的学校及其他建筑以及地形地貌;3、保护生态:建设前要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把学校的建筑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构建一种对生态有利的相互关系;4、市政基础设施:在校舍建设前,应确认当地是否存在暖通、供水、排水等设施,如存在,需与之相融合。
中学、小学、幼儿园新建校舍建设标准

序号 1 2
项目
标准
外立面
1、建筑风格与小区环境协调; 2、设置空调安装位置并连接专用排水管。
结构构件 独立柱采用圆柱。
1、外墙面:用外墙砖装饰;
2、内墙面和天花:内墙扇灰面扫内墙涂料或乳胶漆二次,阳角
部分应设圆角;
3、走廊墙面:外墙砖贴到顶;
3
墙面
4、梯间墙面(包括梯栏板):用外墙砖贴到顶;
4
楼地面
抛光砖;
3、楼梯:黑白麻花花岗岩(踏步面界坑防滑)、防滑砖,或梯
级砖;
4、厕所、厨房:规格30*30cm以上防滑耐磨砖。
5
门
连门框成套复合钢板门,卫生间和厨房可用塑料门框、扇,有 防盗要求的场室按需要安装防盗门。
铝合金推拉窗白玻璃(铝合金和玻璃厚度按有关环保的规定)
6
窗
。外墙窗设不锈钢防护栏。厕所窗用铝合金固定磨沙玻璃百页
200KVA;
10
水、电、煤气 3、用电安装采用线槽敷设明线暗制(安全方面按有关规定),
课室照明管用固定支架吊装,高度离地面2.5米;
4、用水总管管径一般要求中学≥DN200;小学≥DN150;幼儿园
≥DN100,用水管安装按有关规定执行。
1、篮球场:改性沥青砼基层,防滑聚酯橡胶或丙烯酸面层,配
11
窗。
7
楼梯扶手 安装不锈钢栏杆,尺寸和规格按照设计的要求。
8
黑板
教室前后均设无尘磁性黑板:实验室、电脑室前面设无尘磁性 黑板(中、小学)。
9
讲台地面 教室设砖砌讲台,讲台饰面与教室地面相同(中、小学)。
1、需有独立产权的用水、用电和煤气;
2、用电容量一般中学≥450KVA,小学≥300KVA,幼儿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基本手册
类别:我的文章评论(0) 浏览(848) 2010-05-19 15:59
标签:设计指标
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基本手册
重庆市教育基建协会
二○○九年十一月
前言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化,搞好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平安校园。
我们根据近几年教育部和有关部门对学校校舍建设的有关指标、标准、规范,简要编印了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基本手册,供协会各会员单位在学校布局调整、校园总体规划和建设中使用。
重庆市教育基建协会
1、学校布局:根据本地区总体规划要求,结合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学生来源、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点等原则确定。
小学就近入学、中学相对集中为原则。
2、学校选址:学校要选在地质条件好、环境适宜、交通方便、地形开阔、阳光充足、地势较高、排水通畅、具备必要基础设施的地段。
①应避开:地震危险地段、泥石流易发地段、滑坡体、悬崖边、风口、洪水沟口、输气管道和高压线走廊等。
②应避免:学生跨越公路干线、无立交设施的铁路、无安全通行防护设施的河流及水域。
③不应与:集贸市场,娱乐场所,生产、经营、贮藏有毒、有害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噪声等污染源;医院太平间,殡仪馆,消防站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危及学生的场所相邻。
3、学校总体规划:学校必须编制校园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应按“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要求合理布局。
教学、图书、实验用房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要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保证有良好的建筑朝向(南北朝向)。
校园各建筑之间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和消防、防雷要求。
教学用房与体育活动场地应有合理的间距。
田径场地和球类场地的长轴宜为南北方向。
校园道路应避免穿越体育运动场地。
校园内、室外各种管线宜直埋于地下或暗设于电缆沟内,以保证使用安全、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米,与城市干道或公路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
学校主出入口不宜设在主要交通干道边
材料的强度等级、型号、规格、质量等材料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满足设计的要求。
11、建筑防火:建筑防火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楼房不低于二级,平房不应低于三级。
12、楼面、地面:根据使用要求宜做防滑、防尘、宜清洁的楼地面。
化学实验室宜做耐酸碱腐蚀的楼地面;多功能教室、体育活动室宜采用弹性地面。
13、门厅、走廊:门厅宜适度宽敞,有利于人流集散通行和短暂停留。
走廊外廊净宽不应小于2.1米,内走廊净宽不应小于3米。
上人屋面安全防护栏,净高不应低于1.3米。
外廊栏杆(栏板)净高不应低于1.1米。
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11公分。
各种栏杆均应坚固、不易攀登的构造。
走廊不宜设踏步,如必须设踏步时不宜少于三级。
14、楼梯数量、宽度及形式:楼梯设置的数量、宽度、位置和形式,应满足使用要求,符合安全疏散和国家防火规范要求,每幢多层建筑不得少于2座楼梯。
楼梯不得采用螺旋形式肩形踏步。
踏步高度:小学不应大于15公分,中学不应大于16公分。
楼梯栏杆(栏板)应坚固、高度不应小于90公分,楼梯平台及室外楼梯栏杆(栏板)高度不应小于1.1米。
楼梯间应有直接的自然采光、通风和照明。
15、室内环境、采光、照明:室内采光应亮度均匀,应保证主要教学用房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教室内直射阳光。
教学楼宜采用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采光窗窗台高度不应低于90公分。
外廊、单内廊地面以上2米高度开窗。
采光玻地比不应低于1/ 6,严禁使用有色玻璃。
照明:应采用配有保护灯罩的节能荧光灯具,不宜采用裸灯。
灯具(长轴)应垂于黑板面布置(黑板灯除外),悬挂高度距桌面宜为1.7米。
16、卫生设施:学校应设置给水、排水系统。
建筑物内应设置水冲式厕所。
均应采用瓷砖大便槽(或蹲式陶瓷大便器)和小便槽,宜配备洗手盆和污水池。
独立厕所应按卫生要求,位于教学、办公区及食堂的下风方位,并保持适当距离,均应设置通风排气设施。
17、教职工单身宿舍:完全小学、初中分别按教职工编制的30%、50%配置。
全寄宿制完全小学、初中分别按教职工编制的50%、60%配置。
每人建筑面积为16.7平方米。
18、学生宿舍:每生建筑面积小学5平方米,中学5.5平方米。
学生宿舍层高,单层床的层高不应低于3米,双层床的不宜低于3.6米。
学生宿舍由居室、管理室、盥洗室、厕所、贮藏室及清洁用具室组成,不宜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生、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并不得分层设置,其出入口应分开设置。
每室居住人数不宜多于7—8人。
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住校学生宿舍人员面积,由各校根据实有必须住校的学生人数核算,并报主管部门审定后增列(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中不含学生宿舍建筑面积指标,全寄宿制学校除外)。
19、建筑装修:学校各类用房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进行装修,应简朴、美观、大方,严禁采用豪华装修。
①墙面、顶棚一般宜做普通装修、门厅可做中级装修。
②所有内墙的阳角和方柱均宜做成园角。
③走廊、门厅、楼梯间均宜做高度不低于1.2米易清洗、不易污损的墙裙,饮水间、浴室、厕所宜做高度不低于1.5米便于冲洗的墙裙。
④固定黑板应采用黑绿色或黑色无光耐磨材料制作。
黑板高度不应小于1米、宽度小学宜3. 6米、中学宜4米;黑板下沿与讲台的垂直距离:小学80—90公分、中学1米—1.1米;讲台两端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公分、宽度不应小于65公分、高度宜为20公分。
⑤食堂、厨房装修及设施配置应符合卫生防疫部门关于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要求。
20、中等专业学校、职中有关校舍标准
⑴建筑面积:每生建筑面积20.97m2。
其中:教室3.39m2,图书馆1.08m2,实验室、实习工厂附属用房6.5m2,风雨操场0.68m2,教师办公室0.96m2,学生宿舍5.0m2,教工和学生食堂1.22m2,其他附属用房2.14m2。
⑵用地面积:
①每生用地面积:54m2,其中绿化面积5m2。
②运动场地:每校田径场400米1个,篮球场3个,排球场1个,其他活动场地500m2。
21、特殊教育学校有关校舍标准
⑴盲学校学生用房不应设置在三层以上;
聋学校学生用房不应设置在四层以上;
弱智学校学生用房不应设置在二层以上;
食堂、厨房、多功能活动室等用房宜为单层建筑。
⑵盲学校的过廊、沿内墙两侧均应设置与墙牢固连接的连续扶手,距地面高度宜为80—90公分,扶手端部应向墙方向做成弧形连接。
教学楼及生活用房的门厅或走廊的坡度,能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
⑶盲学校校园内应设置盲道。
⑷盲学校学生宿舍应设单层床,盲学校、弱智学校、学生宿舍每生建筑面积10m2,聋学校学生宿舍每生建筑面积5m2。
22、幼儿园有关校舍标准
⑴活动室每班一间,建筑面积150m2(含幼儿午睡、进餐等),不含幼儿午睡、进餐建筑面积90m2。
⑵卫生间每班一间,建筑面积25m2。
⑶衣帽、教具贮藏室每班一间,建筑面积15m2。
⑷音、体活动室全园设一个,建筑面积:6班200m2,9班233m2,12班267m2。
⑸厨房全园设一个,建筑面积:6班90m2,9班102m2,12班112m2。
⑹幼儿园活动室宜在三层以下。
楼梯踏步高度不应大于15公分、宽度不应小于26公分。
绿化用地生均不少于2m2。
运动场直跑道30米。
23、中小学校教室、实验室轴线尺寸
⑴农村普通中小学校
①小学教室:6.9×8.4米
②小学科学教室:7.8×10.8米
③中学教室:7.2×9.0米
④实验室:8.1×12.0米
⑵城市普通中小学校
①小学教室:7.2×9.0米
②中学教室:7.2×9.9米
③中学实验室:8.4×1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