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反应的中考及一二模复习经典专题基本类型(附学生版和教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化学中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化学中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IA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C.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族D.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答案:C解析:A.第IA族元素含氢元素与碱金属,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为8,如He最外层含有2个电子,故B 错误;C.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其中包括七个主族、七个副族、一个第VIII族和零族共16个族,但是元素周期表的列数被称为族序数,共有18列,包含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VIII族、1个零族,故C正确;D.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不是最高价无此规律,如次氯酸为弱酸,硫酸为强酸,故D错误;2、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主要是从煤焦油通过分馏得到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B.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与烯烃相似C.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答案:C解析:A.煤焦油分馏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但苯不是煤焦油分馏的主要产品,煤焦油分馏的主要产品是芳香烃的混合物,故A错误;B.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不存在碳碳双键,故B错误;C.苯在催化剂条件下能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故C正确;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苯能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C。
3、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B. 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C.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D. 金属钠的熔点很高答案:C解析:A. 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但其硬度并不大,可以用刀切割,故A错误;B. 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但生成的固体是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而不是白色的氧化钠,故B错误;C.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确实会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这是钠在空气中燃烧的一个显著特征,故C正确;D. 金属钠的熔点并不高,它在常温下就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这说明它的熔点低于常温,故D错误。
(河南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解 析 C 中火力发电主要是通过燃烧煤来发电,是利 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其余变化中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豫考解读
豫考真题
考点聚焦
热点突破
豫考预测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考点聚焦
考点1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是___没__有__生_成__其__他__物__质_的__变__化_____。 2.化学变化是__生__成__其__他__物_质__的__变__化__。物理变化与化 学变化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豫考解读
考查
内容
河 南 1.物质 近 的变化
年 2.物质 考 的性质 情
分 3.化学 析 反应的
类型
年份 2012 2013 2009 2012 2013
题号 分值 题型
考查方式
1
1 选择题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豫考解读
豫考真题
考点聚焦
热点突破
豫考预测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3.【2013·河南】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 析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单质 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为零, 所以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 反应;而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故选D。
初中化学全国各地中考化学二模考试题汇总及答案(河南省郑州市) -★★★.doc

初中化学全国各地中考化学二模考试题汇总及答案(河南省郑州市)★★★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评卷人得分1.某农场种植的小麦生长迟缓。
针对这种情况小麦结实期应施用的是()A.NH4HCO3B.CO(NH2)2C.K2SO4D.Ca(H2PO4)2【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肥料2.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用纯碱制取烧碱B.用大量亚硝酸钠(NaNO2)腌渍食品C.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D.用胆矾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3.近段时期郑州市市区空气中雾霾严重,其中PM2.5是重要因素之一。
下列做法会导致空气中PM2.5增大的是()A.春节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B.城市道路定时洒水C.大力植树造林D.加强建筑工地扬沙的控制【答案】A难度:基础知识点:空气4.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铁矿石、金刚石、硬铝B.铁、冰水混合物、优质煤C.干冰、大理石、液氧D.蒸馏水、过氧化氢、乙醇汽油【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黑色粉末变成了红色D.铁丝插入稀盐酸中,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不变色【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6.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CH2O2)会使人皮肤肿痛。
下列有关蚁酸说法正确的是()A.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B.蚁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C.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蚁酸分子有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时,溶液中一定有晶体析出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和热量8.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__________________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和化合物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元素种类都不变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3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9.向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图曲线正确的是()【答案】D难度:偏难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二、未分类(共3题)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答案】C2.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2012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其中饮用水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以外,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等。
2024河南省开封市初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招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Al:27P:31S:32Ca:40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老家河南,味道中原.”下列制作河南“味道”的描述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禹州粉皮晾晒 B .开封桶子鸡切块C .灵宝苹果酿醋D .西峡猴头菇泡发2.很多中国科学家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锌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的科学家是( )A .屠呦呦B .张青莲C .侯德榜D .钱学森3.在阳台上用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蔬菜,已成为城镇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家庭新时尚.某营养液配方主要由()()324222KNO Ca H PO CO NH 、、等组成,其中3KNO 属于()A .氮肥B .钾肥C .磷肥D .复合肥4.2024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淡水资源非常丰富B .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C .农业上提倡喷灌或滴灌D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2+2+Ca Mg 、5.“一荷一塔一千年”,每年铁塔公园的荷花节期间,处处能闻到阵阵荷香的主要原因是()A .分子分解成原子B .分子在不断运动C .分子的体积很小D .分子的质量很小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闻气味B .倾倒液体C .称量氯化钠D .氧气验满7.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22Na 2H O2NaOH H ++↑,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8.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银 B .石墨C .干冰D .硫酸铜9.“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独创稀土萃取法使稀土元素分离更加简单.铒是一种用于现代通信领域的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铒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8B .饵属于非金属元素C .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gD .饵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10.如图为23Na CO NaCl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B .1t ℃时,23Na CO 和NaCl 的溶解度相等C .2t ℃时,将23210gNa CO 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的溶液,需加水90gD .若NaCl 固体中含有少量23Na CO 固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11.碳酸氢铵()43NH HCO 受热会分解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 )A .2NB .2SOC .3NHD .2CO 12.物质的除杂、鉴别和检验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鉴别羊毛和涤纶——取样、灼烧,闻气味B .除去氧化铜中的少量碳粉——加入稀硫酸C .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加水溶解D .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加熟石灰研磨13.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水B .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C .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D .等质量的红磷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14.一定质量甲烷和16g 氧气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生成2CO CO 、和210.8gH O ,则2CO 和CO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 .1:1B .1:2C .2:1D .1: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_____________.16.2024年4月25日,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空间站内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天员们的食物有很多种,如鱼肉、酱香油麦菜、面包等,其中鱼肉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宇航服的制作材料有聚酯纤维、长绒棉、聚氯乙烯等,其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_______.17.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高铁酸钾()24K FeO 是新型净水剂,其中Fe 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高铁酸钾固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24K FeO 10H O 4X 8KOH 3O +++↑,则X 为_____________.18.我国科学家利用高效催化剂进行人工固氮,右图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性质不变,物质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19.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 俗称纯碱,C 是气体肥料,D 是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70%的氧化物,E 是最常见的液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表示转化能一步实现,“—”表示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1)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2)B 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_;(3)D 转化为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的混合物100g 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之比为24:25,则原混合物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2分)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梦溪笔谈》中记载:“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聚一点,大如麻菽,着物则火发”.请从燃烧条件解释“阳燧取火”的原理.(2)近年流行的“自热火锅”利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热的原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2分)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探究.(1)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个数比为1:1,则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什么现象?(2)若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和2423.(3分)我国食盐的生产和应用历史悠久.古籍《世本》中记载“夙沙氏煮海为盐”,开创了华夏制盐历史之先河.(1)“煮海为盐”中的“煮”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什么操作?(2)“煮海为盐”所得的“盐”中除含有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将该“盐”溶解后,除去杂质并得到氯化钠溶液的流程如图所示.①请写出步骤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步骤Ⅳ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什么?24.(3分)金属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1)北宋“大晟夷则”青铜编钟是开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则青铜与纯铜相比,优点有哪些?(写一条即可)(2)黄铜是铜锌合金,取一定量的黄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写出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②若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努力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同学们对二氧化碳开展项目式探究.探究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右图实验中观察到低处蜡烛先熄灭,高处蜡烛后熄灭,可知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a.不燃烧b.不支持燃烧c.密度比空气大d.无色无味探究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为验证二者的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下图实验.图1 图2CO的试管分别倒插入足量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观察到①反应物减少:图1中,将两支充满2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②新物质生成:图2中,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烧瓶中注入一定量浓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内溶液倒流入烧瓶内,且溶液变浑浊,使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探究三: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3)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①请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B装置中溶液的作用是什么?③请将C装置中物质的名称填写在图中虚线框内.探究四:“碳捕捉”与“碳转化”(4)某工厂利用石灰乳吸收二氧化碳,进行“碳捕捉”并转化为碳酸钙固体.若用含氢氧化钙20%的石灰乳吸收13.2t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要这种石灰乳的质量是多少?。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2024届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2024届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端午节临近,我们包粽子准备了如下食材:糯米、瘦肉、绿豆、花生,其中糯米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A.维生素B.蛋白质C.油脂D.糖类2.下列符号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A.O2B.2O C.2O2D.2O2﹣3.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A.B.C.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分数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是N2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的符号是O2C.纯碱是由Na+,CO32-构成的D.消毒液主要成分NaCI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5.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氯化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
结合我们所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错误的是()A.Mn强于Cu B.Mn强于Mg C.Mg强于Al D.Al强于Mn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A NaCl溶液NaOH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B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过滤C CO2CO 在氧气中点燃D CaCO3(固体)CaO(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7.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图书室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布檫,再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催化剂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反应速率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变化D.硫酸铜溶液,红砖粉末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9.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纸张燃烧C.汽油挥发D.植物呼吸10.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
2024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三门峡市2024年中招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4年春晚节目《瓷影》,以舞绘型,展现青白瓷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下列在青白瓷的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揉泥B.做坯C.画坯D.烧窑2.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香椿炒鸡蛋是一道时令舌尖美食。
在这道菜肴中,鸡蛋富含的营养素是A.维生素B.蛋白质C.糖类D.无机盐3.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使用天然纤维,拒绝化学纤维B.发展生态农业,全面禁用农药C.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塑料包装D.推广电动汽车,电池集中填埋4.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水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A.金刚石B.干冰C.氯化钠D.铜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既可作反应物也可作生成物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7.灵宝富硒苹果果香浓郁,一口爆汁。
硒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B.符号2Se可表示两个硒原子C.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D.X=88.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
右图可表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中属于Z范围的是A.水银B.烧碱C.天然气D.生石灰9.向如图装置试管中加入下列试剂,一定不能使小车向左移动的是A.铁和硫酸铜溶液B.锌和稀硫酸C.碳酸钠和稀盐酸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10.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汝阳县、栾川县三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汝阳县、栾川县三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 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石蜡熔化B. 酒精消毒C. 玻璃破碎D. 冰雪融化2. 宋范仲淹诗中有这样描写:“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鱼主要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A. 维生素B. 糖类C. 蛋白质D. 油脂3.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用过的塑料矿泉水瓶属于( )A. 可回收物B. 厨余垃圾C. 有害垃圾D. 其他垃圾4. 下列化学品标志与化学试剂对应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钠B. 白磷C. 酒精D. 碳酸氢钠5.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水。
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 活性炭可将自来水变成蒸馏水B.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C.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D. 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变大了6.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氢气B. 金刚石C. 氧气D. 氨气7. 蒸发结晶是化学常用操作,该实验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玻璃棒B. 蒸发皿C. 漏斗D. 酒精灯8. 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
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铝属于金属元素B.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D. 铝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9.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制备“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的方法为:,则X的化学式为( )A. B. C. D. HCl10.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方法。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水、酒精B. 干冰、海水C. 铁、高锰酸钾D. 金刚石、石油11. 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B. 时,配制等质量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两种物质需要的水一样多C.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硝酸钾析出的固体较多D. 时,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硝酸钾溶液12.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A. 用刻画的方法区分黄铜片和纯铜片B. 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与棉线C. 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硝酸铵D. 用紫色石蕊区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13. 如图所示,该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变化中y与x变化关系的是( )A. 硫酸钠中滴入稀盐酸,y代表气体的质量B.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y代表混合溶液的pHC. 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y代表溶液的质量D. 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y代表沉淀的质量14. 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质量之比为( )A. 3:2B. 4:3C. 1:1D. 1:215.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 ;太空舱里常用作气体转化的催化剂,已知中Fe为价,则Ni的化合价为______ 。
2024届河南省安阳市重点达标名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4届河南省安阳市重点达标名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垃极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SO2和NO2等气体的排放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中含有少量b时,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3.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 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 B.Z>X>Y C.X>Z>Y D.Y>X>Z4.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A.比较火焰各层温度B.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C.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D.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5.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化妆”出来的土鸡蛋,是指生产奸商通过在笼养鸡饲料中添加神秘的红色粉末,让鸡蛋的蛋黄变得红而深,诱骗消费者花大价钱购买加了料的普通鸡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的—基本类型(学生版)
【2019】24.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
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
发、结晶。
[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呈碱性]
(1)以上操作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____个。
【2019】9.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
该方法中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2019】8.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反应的—基本类型(教师版)
【2019】24.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
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
发、结晶。
[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呈碱性]
(1)以上操作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____个。
解:(1)以上操作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
钡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
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
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
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等6个.
故填:6.
【2019】9.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
该方法中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化合;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发生复分解反应;
④将得到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涉及分解反应;
⑤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为分解反应.
没有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故选B
【2019】8.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D】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