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运用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运用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运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地质调查是其中之一。

无人机遥感技术通过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能够实现对地质环境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观察和测量,为地质调查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和技术手段。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无人机遥感技术是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在无人机上,利用无人机的飞行能力,对地表进行遥感观测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时,通过载荷设备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表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地形高程、地表覆盖、地下水性质等相关信息。

相比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技术搭载的传感器能够以高分辨率获取地表的信息,对于地表细节的捕捉能力更加出色,能够满足地质调查中对于细微变化的观测需求。

2. 高效性:无人机的机动性和快速响应能力使得地质调查工作可以更加迅速地完成。

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调查或者使用有人驾驶飞机进行遥感观测,无人机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数据。

3. 安全性: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减少地质调查人员在复杂、危险环境中的工作风险。

遥感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得地质调查人员能够从较远的距离进行观测和测量,减少了人员接触危险区域的风险。

二、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1. 地质构造和地貌分析: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数据,实现对于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的分析。

采用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结合数字地形模型(DTM)和数字表面模型(DSM),可以对地表的坡度、坡向以及地形变化等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地质调查人员更好地理解地质构造和地貌演化。

2. 矿产资源勘探: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搭载多光谱和高光谱传感器,无人机可以获取矿物的光谱特征和矿床地质背景,进而判断地下含矿物质的存在与分布情况。

同时,无人机可以快速勘测大面积区域,对于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储量评估具备较强的能力。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案例研究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案例研究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案例研究地质勘查是对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的重要工作,对于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质勘查中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为地质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准确的结果。

以下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在过去,地质勘查人员往往需要依靠徒步测量和人工观察来获取地质信息,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一些复杂地形和危险区域难以实施。

近年来,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出现为地质勘查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例如,在某山区的矿产勘查项目中,勘查团队使用了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相机和多光谱传感器进行航拍。

无人机可以轻松穿越山区复杂的地形,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质影像。

通过对这些影像的处理和分析,地质学家能够清晰地识别出地层的分布、构造的特征以及可能存在的矿化带。

与传统的勘查方法相比,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势:一是大大提高了勘查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较大的区域;二是获取的影像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精度,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地质细节;三是降低了勘查人员的工作风险,避免了在危险区域的作业。

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是地质勘查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包括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这些方法的精度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以地震勘探为例,传统的二维地震勘探只能获取沿测线方向的地质信息,对于复杂地质构造的解析能力有限。

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全方位地获取地下地质体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对地质构造的成像精度。

在某油田的勘探中,采用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通过在工区布置密集的观测点,采集大量的地震数据,并运用先进的处理和解释软件,成功地描绘出了地下油藏的分布和形态。

这为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准确的地质依据,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正在不断涌现。

遥感在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在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0 4 遥感技术可以辅助地质灾害预警, 保障矿产资源勘探人员的安全。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 质信息,提高矿产资源评估的效率。
遥感技术可以监测矿产资源的分布、 储量、品质等信息,为矿产资源评估 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遥感技术可以分析矿产资源的开发、 利用和保护情况,为矿产资源评估提 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微波遥感:利用微波进行探测,具有
0 4 穿透云雾的能力
激光遥感:利用激光进行探测,具有
0 5 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精度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利用雷达信号进行
0 6 探测,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
遥感的优势
01 覆盖范围广:可以快速获取大面 积的地质信息
02 速度快:可以实时监测地质变化, 提高工作效率
4
气象条件:云、雾等气象条件会影响遥感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5
数据处理: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技术支持。
6
成本问题:遥感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可能限制其在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广泛应用。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提高遥感图像的分辨 率和精度,提高对矿产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整合多种遥感数据,提高 对矿产地质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03 精度高:可以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分辨率的地 质数据
04 成本低:相较于传统地质调查方 法,遥感技术具有较低的成本
2
遥感在矿产地质 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01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大面积地获 取矿产资源信息,提高勘探效率。
02 遥感技术可以识别矿产资源的分 布特征,为勘探工作提供依据。
03 遥感技术可以监测矿产资源的开 采情况,为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和航空摄影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多时相、多波段的地球表面信息,为水文地质调查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途径。

本文将探讨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其在地质勘探、水文监测、地质灾害评估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一、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1. 地形地貌特征提取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地形模型(DTM)等数据,提取地表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为地质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通过对地形地貌特征的分析,可以识别出地质构造、褶皱构造、断裂带等地质构造信息,为地质勘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地质构造解译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覆盖的植被、土壤、岩层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识别出地质构造、岩性、矿化蚀变等信息,为地质勘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特别是在矿产勘探领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识别出潜在的矿产资源分布区域,为矿产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

1. 地表水体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遥感图像,识别出地表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信息,从而实现对地表水体的监测和调查。

通过对地表水体的监测,可以实现对水体的面积、深度、水质、水量等信息的获取,为水文监测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2. 土壤湿度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微波遥感数据,实现对地表土壤湿度的监测。

通过对土壤湿度的监测,可以实现对农田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土壤的墒情状况等信息的获取,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 地质灾害评估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多时相的遥感图像,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损失程度等信息的评估。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评估,可以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危害程度等信息的获取,为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

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

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在当今的地质勘查领域,遥感技术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犹如一双“千里眼”,让我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地质结构和特征。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直接接触目标物体,利用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从而获取目标物体的特征和状态。

在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

从应用范围来看,遥感技术在矿产勘查、地质构造研究、地质灾害监测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矿产勘查中,遥感图像可以帮助地质工作者识别出与矿产有关的地质特征,比如特定的岩石类型、地层结构和蚀变带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能够缩小勘查范围,提高找矿的效率和准确性。

地质构造是地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而遥感技术在这方面也表现出色。

它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大规模的地质构造,如褶皱、断层等。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可以了解地质构造的形态、规模和展布方向,为研究地质演化历史和构造运动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遥感技术更是大显身手。

例如,对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遥感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表信息,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区域,为灾害预警和防治提供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遥感技术所采用的数据源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常见的有航空遥感、航天遥感以及地面遥感等。

航空遥感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获取详细的地质信息,但成本相对较高,覆盖范围较小。

航天遥感则能够实现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成本相对较低,但空间分辨率可能稍逊一筹。

地面遥感则可以针对特定区域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和监测。

不同的遥感数据源各有优缺点,地质工作者会根据具体的勘查任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源和遥感技术手段。

比如,在大范围的区域地质调查中,可能会优先选择航天遥感数据;而对于小范围的重点矿区勘查,则可能会结合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以获取更精确的地质信息。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探讨摘要:卫星遥感技术常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在国土资源调查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及其优劣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卫星遥感技术、国土资源调查、优劣势、应用一、卫星遥感技术简介1. 定义及其特点卫星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它利用卫星传感器获取遥感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处理、解译和应用,可以获得地球表面相关信息,如地形、水资源、气象、农业、林业、城市规划等。

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远程、高效、广泛、连续、多角度观测等特点,可以提供大范围且长期的空间地理信息,是现代地球系统科学和资源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2. 传感器类型及其原理卫星遥感技术的核心是传感器。

根据观测物理量的不同,传感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卫星遥感传感器主要包括光学传感器、微波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等。

它们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如下:光学传感器:主要利用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等电磁波,接收地面物体反射、辐射的能量,获得地面的光谱、高度、植被等信息;微波传感器:主要利用微波的电磁波,接收地表反射、散射和辐射的微波信号,获得地表海洋、大气、冰雪和土地等信息;红外传感器:主要利用红外光谱的波段,接收地面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信号,获得地表的温度、大气组成、云层分布等信息。

以上传感器可以有效获取地表与大气的不同信息,其观测能力和精度受到传感器类型、波段选择、分辨率以及数据处理等因素的影响。

二、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1.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通过遥感影像的精确提取。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物信息,通过对影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和精确提取。

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湿地、建设用地、水域等。

这些分类结果可以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2. 土地荒漠化及其演化过程识别。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土地覆盖信息,通过对时间序列影像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土地荒漠化的迹象和演化过程。

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测中的应用
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地质填图,可以识别煤田内的断层、 褶皱等构造特征,为煤田开采和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煤田资源调查与评估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的煤田 资源分布信息,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 和分析,可以确定煤田的边界、煤层 厚度、煤炭质量等关键参数。
结合GIS技术,可以将煤田资源数据 与其他地质信息进行整合,建立煤田 资源数据库,为资源评估和规划提供 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测中的挑战与机遇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

随着遥感数据的不断积累,需要 发展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 ,以提取有用的地质信息。
跨界融合与协同创

推动遥感技术与地质勘测、地球 物理、地球化学等领域的跨界融 合,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体系 ,提升煤田地质勘测水平。
政策支持和人才培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培养 具备遥感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 复合型人才,为煤田地质勘测领 域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测中的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先 进的卫星和航空设备用于煤田地质勘 测,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智能化发展
遥感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 进技术结合,实现智能化分析处理, 提高地质勘测的效率和精度。
应用拓展
遥感技术不仅应用于煤田地质勘测, 未来还可能拓展到其他矿产资源的勘 探和环境保护等领域。Fra bibliotek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5
结论
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测中的重要性
高效性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的煤田 地质信息,提高了地质勘测的效率。
准确性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和航空设备获取高 分辨率影像,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煤田 的地质构造和煤层分布。

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矿业发展迅速。

遥感技术被广泛采用,有效地提高了地质调查研究成果的准确性。

目前,全球正在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迈进,地质勘探研究也越来越倾向于自动化和网络化,进一步提高了地质勘探的效率。

因此,企业需加强对遥感技术的研究应用,同时期待有关政策制定相应规范,以提升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科研中的应用效率,从而增强地质勘查效果。

关键词:遥感技术; 地质找矿; 应用近些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浪潮,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就,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人们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然而,由于科技的影响,各类地质矿产资料的检索效果并不理想,对国内许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科研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1.现代遥感技术在找矿中的主要应用技术遥感技术在勘探领域应用广泛,主要利用波长信息穿透地表并深入地下数千米进行探测,构建地下矿床勘探框架。

该技术具备高效的波长穿透能力,足以与目标矿床达成共振。

与传统技术相比,遥感技术在矿物检测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因此已经成为矿产勘探的主要技术。

目前,矿产勘探中主要采用的遥感技术有圆形转换器和方形远距离探测器,它们可以有效地检测不同矿物的起源。

2.遥感技术的特点2.1具有精准度高的特点在遥感技术中,通常以大地矢量作为坐标单位。

确定坐标系统时,首先要选择坐标中心,可以通过确定经纬度来确定陆地上某一点的方位,再以该点为坐标中心进行测量和描述。

地球表面上的所有地理位置都可以用坐标系或数值表示。

在确定坐标系后,根据工作要求和测量条件,需要对坐标系和参考平面进行转换。

地质调查研究人员特别关注遥感技术的精度。

选择坐标系和基线的过程是相对灵活的,因此需要确保可靠性和及时性,以便在遥感技术中得到最佳应用,并在地质调查研究中获得高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主要介绍在应用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应用实例及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关键词遥感技术;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解译;应用
2O世纪90年代初期,矿山环境调查、评价与保护并未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

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在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随着采矿技术及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矿山环境调查与保护问题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涌现出了一大批新技术和新方法。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为我国矿山环境调查与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1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

我国的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技术是在为山区大型工程建设服务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上世纪20年里,我国完成的区域地质灾害遥感调查面积大约覆盖了10万km2的国土。

2002~2006年,为查清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引进了遥感技术,第一次初步摸清了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布及危害。

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学者对应用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遥感技术进行了很多探索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积累了大量研究经验和技术方法。

先前已有同行以QuickBird多光谱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采用遥感调查与地面核查的方法,基本查明了江西德兴铜矿矿区尾矿、固(液)体废料类型、分布现状和排放渠道,形成了矿山地物遥感识别,尾矿库水下尾矿堆积区遥感识别,矿山地物面积计算、体积测算等遥感调查技术。

还有同行采用大比例尺SPOT5卫星遥感影像,准确圈定出面积性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历史上多期影像对比,揭示出矿山地质环境的时空演化。

况顺达等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经济地摸清了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2应用实例分析
2007年6月~10月,作者参加了某金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工作,该工作采用1:5万地形图,并辅以1:2.5万SPOT5遥感影像图,在SPOT5遥感解译的基础上,快速查明了金矿区采矿废渣堆、尾矿库、选矿厂、无库尾矿渣等的空间分布、规模,通过野外核查验证,对解译结果进行了修正,如此反复多次,并最终建立了解译标志。

1)遥感数据信息源选择及处理。

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调查的研究对象不同、复杂程度不同、规模也不同,而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从零点几米到几公里,也就决定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中的遥感技术是有尺度条件的。

遥感数据处理内容包括控制点选取、遥感数据正射纠正、融合、镶嵌,标准DOM数字正射影像图分幅
和整饰等,处理结果用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解译,将结果提供野外验证。

在该项目野外调查中,采用了最新的地面分辨率全波段10m和彩色2.5m的SPOT5彩色数据融合,经过纠正的RGB全彩色合成的1:2.5万SPOT5彩色遥感影像图作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主要卫星遥感数据,这样可以增强地貌、地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水体、植被等图像信息。

2)遥感技术参照技术标准。

本次调查参照的遥感技术标准有:(《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DZ/T 0190—1997)和1:50000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95)。

3)遥感解译技术方法。

遥感影像的解译主要有直接解译与间接解译两种方法。

直接解译是从航片或卫片上根据地物影像的解译标志直接判断出地物类型,它包括形状、大小、色调、阴影、纹理、图型等要素。

间接解译是根据该地物与其周围环境生态因子的关系来判断其地物类型。

掌握地物或目标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分析他们所处的背景条件或位置,这是判读自然现象和人为目标的重要因素。

本次工作采用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解译相结合、室内与野外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该项目在进行这一步作业时的特点是:充分利用遥感信息,消化和吸收已有大量的成果资料,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充分体现遥感工作的多片种、多比例尺、多时相、多种工作方法、多层次、点面结合的特点。

4)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遥感解译本次工作采用1:2.5万SPOT5遥感解译,利用总体观察、对比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清楚地圈定出金矿区采矿渣堆、尾矿库、尾矿渣等堆积场所和山外地区选矿厂、冶炼厂、尾矿库、无库尾矿渣、氰化池、渣堆等位置、形态及计算面积等。

本次工作进一步建立了该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点遥感解译标志,见表1。

5)遥感解译实效分析。

利用SPOT5遥感图像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点的判译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次遥感解译结果显示,判译程度较好的地区,判对率大于90%;判译程度较好和研究程度中等的地区,判对率达到70%以上;解译效果较差或解译困难地区,判对率也达50%~60%。

其中采矿渣堆的判对率大于90%,污染源的判对率也达86%,有效地提高了调查工作效率和调查精度。

对于1:2.5万遥感影像图上大于2mm的面型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均得到了解译表示。

对于有特殊意义的点、线、面型对象,规模虽小,但也作了夸大注明。

3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作用
1)遥感解译是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不可缺少的技术方法之一。

从技术方法角度讲,遥感解译是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技术方法之一。

利用航、卫片进行遥感解译,具有直观、真实、准确、实效性强等特点。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技术方法包括地面调查、遥感解译、样品测试、动态监测以及轻型山地工程等,特别是遥感解译,能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2)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大比例尺地面调查和高分辨率的遥感解译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能快速圈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形态、空间分布、规模及其外围地质环境条件,便于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提高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起到重要作用。

3)遥感技术的特点为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调查提供了可能。

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周期短、信息量大、资料获取速度快、客观真实、动态性强以及资料收集不受特殊地形限制等突出特点。

发挥大比例尺遥感影像在调查中的作用,是区域地质环境调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矿山环境地
质问题具有良好的解译效果。

4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调查存在的问题
遥感技术之所以目前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受限于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队伍中,技术人员对遥感技术比较陌生,使得遥感技术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调查工作需要多时相的实时或准实时的遥感信息源,但价格昂贵,目前只局限于重点地区与重点工程的地质环境调查。

虽然存在以上问题,但我相信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广大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以及政府部门日益加大的支持,广泛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是必然趋势,将贯穿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监测、预警、评估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武强,李云龙.矿山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2:97-100.
[2]郑达兴,张瑞丰,徐刚等.矿山尾矿固(液)体废料排放现状与矿区生态环境遥感调查[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第七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3]徐友宁.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J].地质通报,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