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第十一章习题及答案
高鸿业微观第七版第11章习题参考答案

看成是对路灯的需求或边际收益,而装灯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2x。令 MR=MC, 即 40=2x,得 x=20,即路灯的最优安装只数为 20 盏。
5.【答案】 (1)由 qA=100-P 得 PA=100-q,由 qB=200-P 得 PB=200-q。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则有价格=边际成本,即 100-0.2Q=20 解得:Q=400, 将产量 Q=400 代入反需求函数得:价格 P=100-0.2Q=20
(3)先计算消费者剩余:
M M
E
N
E
N
图 11-2
第 4 页 共 10 页
CS Q (100 0.2Q)dQ PQ 0 | (100Q 0.1Q2 ) Q PQ 0 0.1Q2 (100 P)Q
二、计算题
1.【答案】 (1)该产品为垄断厂商生产时,市场的需求函数即该厂商的需求函数。于是,由
Q=500-5P 可得 P=100-0.2Q,得 MR=100-0.4Q;由成本函数 C=20Q 得 MC=20。 利润最大化时有 MR=MC,即 100-0.4Q=20,得产量 Q=200 将产量 Q=200 代入反需求函数得:价格 P=100-0.2Q=60 利润 π =TR-TC=60×200-20×200=8000。
整个社会对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由A、B两人的需求曲线垂直相加而成,即整个社 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
P=PA+PB=100-q+200-q=300-2q 由于生产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 120,故令P=300-2q=120,即可解得社会最优 的产出量为 q=90。 (2)如果这一公共物品由私人来生产,则 A 和 B 的产量都由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来 决定,由 100-qA =120,解得 qA =-20,产量不能为负数,最小 qA =0;由 200 -qB = 120,解得 qB=80,从而,全部的私人产出水平为 qA+qB=0+80=80。80 低 于帕累托最优水平,即出现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一般均衡分析与福利经济学一、选择题1.局部均衡分析是对下列哪一项的分析?()A.一个部门的变化对其他部门的影响B.一个市场出现的情况,忽视其他市场C.经济中所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D.与供给相独立的需求的变化2.在甲和乙两个人.X和Y两种商品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一般均衡的条件为()A.对甲和乙,MRT XY = MRS XY B.对甲和乙,MRS XY = P X/P YC.(MRS XY)甲 = (MRS XY)乙 D.上述所有条件3.在甲和乙两个人,X和Y两种经济中,达到生产和交换的一般均衡发生在()。
A.MRT XY = P X/P Y B.甲和乙的MRS XY = P X/P YC.(MRS XY)甲 =(MRS XY)乙 D.MRT XY =(MRS XY)甲 =(MRS XY)乙4.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获得了最大利润 B.支出了最小成本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 D.以上均正确5.边际转换率是下列哪一条曲线的斜率?()A.消费契约曲线 B.效用可能曲线C.社会福利曲线 D.生产可能曲线6.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 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 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情况()。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D.以上均不正确7.由上题已知条件,在甲和乙成交时,商品的交换比例可能是()。
A.1单位X和3单位Y相交换 B.1单位X和2单位Y相交换C.X和Y之交换比例大于2,小于3 D.上述均不正确8.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
在帕雷托状态下,可能()A.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C.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上面说得都对9.社会福利函数是()A.个人福利函数的综合B.是社会偏好的表达方式之一C.是整个社会对事物进行排序的原则D.以上都对10.福利经济学是()A.实证经济学B.规范经济学C.宏观经济学D.科学经济学二、判断题1.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使任何两个厂商使用某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使这两个厂商生产的产品很不相同。
微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高鸿业主编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节垄断>◎ <第二节外部影响>◎ <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四节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本章小结>※<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掌握垄断如何产生了低效率;(2)了解对垄断的公共管制;(3)掌握外部影响及其分类;(4)了解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重点掌握科斯定理;(5)了解什么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怎样确定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会用成本—收益分析公共物品的生产。
※<教学重点与难点>四种市场失灵情况;科斯定理※<第一节垄断>一、垄断与低效率某代表性的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情况,如图所示。
图中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价格。
曲线D和MR分别为该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上述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状况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使经济运行于低效率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但是在实际中解决起来比较困难。
二、寻租理论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而付出的代价完全是一种‘叫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
这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被概括为所谓的“寻租”活动: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的活动。
寻租活动的经济损失的大小,就单个的寻租者而言,他愿意花费在寻租活动上的代价不会超过垄断地位可能给他带来的好处;否则就不值得了。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
此外,垄断利润通常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
这就使得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
政府对垄断的干预是多种多样的。
本节主要讨论政府对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的管制。
四、反托拉斯法从1890年到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反对垄断。
其中包括谢尔受法(1890)、克莱顿法(1914)、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罗宾逊一帕特曼法(193)、惠特一李法(1938)和塞勒一凯弗维尔法(1950)。
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

第十一章 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问题一1.什么是垄断?产生垄断的原因有哪些?答:(1)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具体地说,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①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②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③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在这样的市场中,排除了任何的竞争因素,独家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的销售,所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2)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①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这种对生产资源的独占,排除了经济中的其他厂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能性;②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使得独家厂商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垄断该产品的生产;③政府的特许。
政府往往在某些行业实行垄断的政策,如铁路运输部门、供电供水部门等,于是,独家企业就成了这些行业的垄断者;④自然垄断。
有些行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
而且,只要发挥这一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求。
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内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这就是自然垄断。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里,垄断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
2.垄断者短期是否一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为什么?答:垄断者短期不一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垄断者短期是否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要看产品市场价格的高低与垄断者平均成本的高低。
若在均衡的产出水平产品价格高于平均成本,则垄断者短期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若在均衡的产出水平产品价格低于平均成本,则垄断者短期发生亏损。
例如,我国的铁路业一直是国家垄断经营的,但是铁路的经营在很长的时期都是亏损的。
图11-1中垄断者利润最大化(实际上是亏损最小化)的均衡产量是,收取的价格是。
微观经济学垄断习题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垄断
4)如果政府对该厂商生产的每单位产品征收 产品税1单位,新的均衡点如何? 解:由于增加单位产品税相当于增加MC,故
征税后的均衡条件为MC+1=MR 计算可得,Q=0.875;P=7.375;企业的利 润为3.9375。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垄断
3、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为 P 100 3Q+4 A ;成本函数为 TC=4Q2+10Q +A,其中,A是厂 商的广告支出费用,求利润最大时 的A、Q和P值。
3Q=2Q+2。计算可得Q=1.6;P=5.2;将 其代入利润表达式,可得,在政府限价下, 利润为2.56。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垄断
3)、如果政府对该垄断企业征收一笔固定的 调节税,取走其全部超额利润,则固定税的 总额为多少? 解:政府对该厂商征收的固定调节税为4单位,
征税后产量、价格都没有变化,垄断厂商 的超额利润为零。
求解可得:2Q= A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垄断
联合求解: 90 14Q+4 A 0 和 2Q= A 可得:A 900 和 Q=0 将其代入 P 100 3Q+4 A 可得 P 175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垄断
十八、习题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垄断
1、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2-0.4Q; 成本函数为TC=0.6Q2+4Q +5,求 1)、Q为多少时总利润最大,价格、总收益
以及总利润各为多少? 2)、 Q为多少时总收益最大,价格、总收益
以及总利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多少?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垄断
1)、Q为多少时总利润最大,价格、总收益 以及总利润各为多少? 解:由P=12-0.4Q 可得:MR=10-0.8Q;由
微观经济学第十一章信息经济学习题

第十一章信息经济学一、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败德行为、委托代理问题、隐藏信息、信号发送、信号甄别、激励机制、参与约束、激励相容约束2.委托代理问题中双方对待风险的态度对风险配置的影响(二)难点1.劳动力市场的信号发送和信号甄别2.委托代理问题中的激励机制设计原则二、关键概念不完全信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市场信号显示市场信号筛选非对称信息败德行为委托-代理人问题参与约束激励相容约束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一项交易的双方来说一般会存在信息不对称,比如可能交易的买方对交易对手的情况不了解,那么原因有()。
A.买方自身认识能力有限B.交易对手有意隐瞒C.对于买方来说,要想掌握更多的信息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D.上面各项都有可能.2.二手车市场上往往充斥的都是坏车,因为()。
A.买者不愿出买好车的价钱B.卖者会将好车留下,将坏车拿到市场上买C.次品市场的逆向选择D.二手车都是坏车3.隐藏信息的成本包括()。
A.保险公司需要为获取投保人的更多信息而产生成本B.投保人的败德行为为本身提高了损失发生的概率,因而必须支付更多的赔偿C.赔偿损失的费用D.A和B4.关于败德行为().A.是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的理性选择行为B.对另外的交易方有积极效应C.对社会总福利有正面效应D.是一种非理性行为5.保险市场上的风险体现在()。
A.败德行为改变了损失发生的概率B.隐藏信息带来的额外成本C.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D.以上都是6.下列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上传递信号最强的是()。
A.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B.衣着打扮C.教育水平D.血型7.劳动力市场上工人会尽量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原因不包括( )。
A.教育水平是劳动力市场的强信号B.工人都热爱学习C.教育水平往往与工资挂钩D.教育水平越高,得到工作的几率越大8.委托代理问题中()。
A.委托人具有信息优势B.代理人具有信息优势C.委托人能直接观察和控制代理人的行为D.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其他人福利的一方是委托人9.在地主和农民的委托代理关系中().A.如果地主是风险规避者,农民是风险中立者或者风险爱好者,则农民应该向地主缴纳全部所得,地主支付固定的劳动报酬给农民B.如果农民是风险规避者,地主是风险中立者或者风险爱好者,则农民应该向地主缴纳固定地租并享有剩余的土地产出C.如果农民是风险规避者,地主是风险中立者或者风险爱好者,则农民应该向地主缴纳全部所得,地主支付固定的劳动报酬给农民D.如果农民是风险规避者,地主是风险中立者或者风险爱好者,则农民和地主应签订分成和约10.高考热线服务中收费可能存在的问题()。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排他性(excludability)答:排他性指一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或服务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特性。
一种产品或服务具有排他性时,一个人使用或消费该产品或服务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
排他性是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之一。
生产者的排他原则有效时,生产者能够限制那些不为这种物品支付的消费者使用这种商品,消费者的排他性有效时,消费者在消费一种物品时,其他人能够被排除在外。
在排他性原则失效的地方,就会出现没有付出代价,却可以享受物品效用的“免费搭便车”现象。
2.消费中的竞争性(rivalry in consumption)答:消费中的竞争性指一种产品或服务被一个人消费从而减少了其他人消费的特性。
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如某一火车座位),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则这种商品就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
市场机制只有在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两个特点的私人物品的场合才真正起作用,才有效率。
3.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答:私人物品指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是供个人单独消费的物品。
私人物品是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竞争性,如果某人已消费了某种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第二是排他性,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其他人则不能。
4.公共物品(public goods)(西北大学2003研;北京师范大学2007研;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答: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11章 课后习题答案P234-P236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复习题1.解释一种物品有“排他性”的含义。
解释一种物品有“消费中的竞争性”的含义。
一块比萨饼是否有排他性?是否有消费中的竞争性?答:一种物品具有“排他性”是指一种物品具有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一种物品有“消费中的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比萨饼有排他性,只要不卖给某人比萨饼就可以阻止他使用。
比萨饼也有竞争性,一个人多吃一块比萨饼,会使其他人少享受一块。
2.给公共物品下定义并举出一个例子。
私人市场本身能提供这种物品吗?解释原因。
答: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比如小镇上的烟火表演。
私人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物品。
公共物品没有排他性,因此,无法对公共物品的使用者收费,在私人提供这种物品时就存在搭便车的激励,从而使私人提供者无利可图。
3.什么是公共物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为什么它很重要?为什么进行这种分析很困难? 答:公共物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是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比较的研究。
只有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成本与收益,政府才能决定是否应该提供一种公共物品以及提供多少。
公共物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因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一种公共物品,没有判断这种公共物品价值的价格。
简单地问人们,他们对一种公共物品的评价是多少是不可靠的。
那些受益于该公共物品的人有夸大他们的利益的激励。
那些受害于该公共物品的人有夸大他们成本的激励。
4.给公共资源下定义并举出一个例子。
没有政府干预,人们对这种物品的使用会太多还是太少?为什么?答:共有资源是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没有政府干预,人们使用这种物品会太多。
因为不能向使用共有资源的人收费,而且,一个人对共有资源的使用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所以,共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
问题与应用1.考虑你们当地政府提供的物品与劳务。
A.用图11-1 中的分类解释下列每种物品属于哪个范畴:⊙警察保护⊙铲雪⊙教育⊙乡间道路⊙城市街道答:⊙警察保护属于自然垄断,因为它有排他性却无竞争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一、名词解释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外部性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市场失灵科斯定理二、选择题1、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哪项不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A、垄断;B、外部效应;C、公共物品;D、政府干预。
2、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A、产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B、产品价格小于边际成本;C、产品价格大于边际收益;D、产品价格小于边际收益。
3、下列哪项不是纠正外部效应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的方法()A、使用税收和津贴;B、规定财产权;C、企业合并;D、制定反托拉斯法4、当某厂商的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A、厂商产量大于帕累托最优产量;B、厂商产量小于帕累托最优产量;C、厂商产量等于帕累托最优产量;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如果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则该活动的(D)A、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B、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C、私人利益等于社会利益;D、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6、某人的吸烟行为会造成()A、生产的外部经济;B、消费的外部经济;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7、当一个消费者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便产生了()A、消费的外部经济;B、消费的外部不经济;C、生产的外部经济;D、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8、科斯定理假设交易成本为()A、0;B、1;C、大于1;D、介于0和1之间。
9、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问题都可妥善解决;B、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问题都可妥善解决;C、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问题都可妥善解决;D、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问题都可妥善解决。
10、根据科斯定理,当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时,问题的最终来源通常是()A、价格没有高到使人们不过度消费;B、价格没有低到使企业不过度生产;C、没有很好的界定产权;D、政府没有出面加以管制。
11、在消费或使用上,公共物品的特点是()A、竞争性和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和排他性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12、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A、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B、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C、消费者都想“免费搭便车”;D、以上三种情况都是。
13、造成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A、卖方故意隐瞒信息;B、买方认识能力有限;C、完全掌握信息的成本太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三、判断题1、垄断造成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通常只能由政府进行管制。
2、由政府提供的产品都是公共物品。
3、根据科斯定理,外部性总是要求政府为了使外部性内部化而进行干预。
4、如果交易成本大于受影响各方对外部性达成协议的潜在利益,就没有解决外部性的私人办法。
5、公共资源被过度使用是因为公共资源对消费者是免费的。
6、私人市场难以提供公共物品是由于无法避免搭便车的问题。
7、一条拥挤的收费道路仍然是一种公共资源。
8、品牌能成为提供有用的质量信号。
四、计算题1、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1000-10P,成本函数为C=40Q,求:(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为多少?(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为多少?(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2 假定有一企业,从私人角度看,每多生产1单位产品可多得12元,从社会角度看,每多生产1单位产品还可再多得4元,产品成本函数为C=Q2-40Q,试问:为达到帕累托最优,若用政府补贴办法,可使产量增加多少?3、设一个公共牧场的成本是C=5X2+2 000,X是牧场上养牛的头数。
每头牛的价格P=800元。
(1)求牧场净收益最大时养牛数。
(2)若该牧场有5户牧民,牧场成本由他们平均分摊,这时牧场上将会有多少养牛数?从中会引起什么问题?五、简答题1.什么叫市场失灵?哪些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2.垄断为什么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3.外部性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4.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怎样说明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5.什么是科斯定理?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为什么会认为规定产权办法可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信息不对称,也叫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
4.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5.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不乏补偿的损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7.私人物品: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8.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
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
9.只要产权是明确的而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少。
则无论在开始时将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二选择题DADA D DAABC DDD;1.D.2.A.由于不完全竞争下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按照MR=MC进行生产,导致P>MC 而不是P=MC的帕累托最优。
3.D.“制定反托拉斯法”是纠正垄断带来的低效率的。
4.A.当某厂商的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社会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私人的边际成本曲线上方,则社会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就会位于私人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的左方。
因此有厂商产量大于帕累托最优产量。
5.D 。
某一经济存在外部经济时,有社会利益大于私人利益,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
6.D .7.A .8.A .9.B .10,C .根据科斯定理可得。
11.D .12.D .13.D .三、判断题×××√×√√√四、计算题1.解:(1)由市场需求函数1000101000.1Q P P Q =-⇒=-反需求函数()21000.11000.11000.240401000.2403001000.170=TR TR PQ Q Q Q Q MR QC Q MC MR MCQ Q P Q π==-⨯=-⇒=-=⇒==-=⇒==-=则由已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得:而所以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利润为:-TC=30000-9000-12000=9000(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1000.1406001000.11006040P MC P Q Q P Q ==-=⇒==-=-=则即(3)垄断下,社会福利的纯损失为课本中”垄断和市场失灵的表现”图中的三角形abc 的面积()()()60060030030021000.140600.1600600.05=20700300S Q dQ Q dQQ Q =--=-=-⎰⎰2.解:在政府没有补贴时,厂商能生产的产量为私人企业利润极大的产量。
令MC=MR ,即12=2Q-40,得Q =26。
政府补贴后,厂商的边际收益增加到16元。
令MR =MC ,即2Q-40=16,得Q =28。
可见,政府补贴后可增产2单位。
3.解:(1)牧场净收益最大的养牛数将由P =MC 给出,即800=10x ,得x=80。
(2)每户牧民分摊的成本是()22520005400X X +÷=+。
再根据P=MC 得:养牛数将是8002400X X =⇒=从中引起的问题是牧场因放牧过度,数年后一片荒芜,这就是所谓公地的悲剧。
五、简答1. 什么叫市场失灵?哪些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
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
微观经济学说明,在一系列理想的假定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导致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理想化的假定条件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在以下这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外部影响,信息不完全等。
2. 垄断为什么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答:垄断尽管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发展,但同时垄断必然存在低效率,不能实现帕累托,因为垄断的存在必然造成价格高、效率低下、社会缺乏公平、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又高于成本等。
同时,垄断行业中的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又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
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要受损失。
3. 外部性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答:微观经济学讲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会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其实是假定经济经济活动不存在“外部性”,即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私人利益和私人成本就是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
但是现实生活中,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往往是不一致的。
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
为什么呢?令P V 、S V 和P C 、S C 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再假定存在外部经济,即有P S V V <,但又有P P S V C V <<,则此人显然不会进行该活动。
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上不等式中可以得到:()()S P P P V V C V ->-,这一新不等式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S P V V -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失()P P C V -。
可见,这个人如果从事这项活动的话,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进行这项活动的私人所受到的损失以后还会有多余,即可使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
这说明,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
相反,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P S C C <,再假定S P P C V C >>,则此人一定会进行此项活动。
从上述二不等式中又可得到()()S P P P C C V C ->-,此不等式说明,进行了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损失大于此人得到的好处,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得不偿失,因此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了。
4.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怎样说明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答: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如国防、警务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