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物理现象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课件

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 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 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 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 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 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
把塑料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壁面上就能用 它来挂衣服或书包。这是什么道理?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5
可编辑
• 饺子或肉丸在制作过程中,内部含有微量空气和二
氧化碳。当刚投入水中时,由于饺子或肉丸的密度
比水大,浮力小于重量,就沉入锅底。 • 当加热至煮熟后,内部的气体和肉质都同时膨胀, 整个饺子或肉九的体积就增大许多,也就增大了它 的排水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饺子或肉丸的
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5
可编辑
在开始的时候,肥皂泡里是从嘴里吹出的热空气,肥皂 膜把它与外界隔开,形成里外两个区域,里面的热空气温 度大于外部空气的温度。此时,肥皂泡内气体的密度小于 外部空气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肥皂泡受 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因此它会上升。这个过程就
跟热气球的原理是一样的。
随着上升过程的开始和时间的推移,肥皂泡内、外气体 发生热交换,内部气体温度下降,因热胀冷缩,肥皂泡体 积逐步减小,它受到的外界空气的浮力也会逐步变小,而 其受到的重力不变,这样,当重力大于浮力时,肥皂泡就 会下降。
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 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 上“ 9 ”的位置。为什么?
这是由于秒针在“ 9 ”的位置 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 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为什么?
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 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 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 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
把塑料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壁面上就能用 它来挂衣服或书包。这是什么道理?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5
可编辑
• 饺子或肉丸在制作过程中,内部含有微量空气和二
氧化碳。当刚投入水中时,由于饺子或肉丸的密度
比水大,浮力小于重量,就沉入锅底。 • 当加热至煮熟后,内部的气体和肉质都同时膨胀, 整个饺子或肉九的体积就增大许多,也就增大了它 的排水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饺子或肉丸的
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5
可编辑
在开始的时候,肥皂泡里是从嘴里吹出的热空气,肥皂 膜把它与外界隔开,形成里外两个区域,里面的热空气温 度大于外部空气的温度。此时,肥皂泡内气体的密度小于 外部空气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肥皂泡受 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因此它会上升。这个过程就
跟热气球的原理是一样的。
随着上升过程的开始和时间的推移,肥皂泡内、外气体 发生热交换,内部气体温度下降,因热胀冷缩,肥皂泡体 积逐步减小,它受到的外界空气的浮力也会逐步变小,而 其受到的重力不变,这样,当重力大于浮力时,肥皂泡就 会下降。
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 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 上“ 9 ”的位置。为什么?
这是由于秒针在“ 9 ”的位置 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 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为什么?
浮力ppt课件

使用方法
将已知量代入公式计算未知量。
02 浮力的应用
船只漂浮
01
船只利用浮力原理在水面上漂浮 ,通过空心的船体设计,使船只 整体受到的浮力与船只重力平衡 ,从而实现漂浮状态。
02
不同类型的船只根据其功能和用 途,采用不同的船体形状和材料 ,以实现最佳的浮力效果和稳定 性。
潜水器设计
潜水器利用浮力原理在水下进行工作 ,通过调节潜水器的重量和体积,使 其在水下受到的浮力与重力平衡,从 而实现悬浮状态。
探索深海中的浮力现象
深海生物
深海中存在着许多特殊的生物种群,它们在适应深海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存策 略和生理特征。研究深海生物的浮力现象,有助于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深海矿物资源
深海中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如锰结核、多金属软泥等。这些矿物资源的开采需要克 服深海的高压、低温、黑暗等恶劣环境,而浮力现象的研究对于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具
。
船只的稳定性与浮力密切相关, 设计合理的船只能够更好地适应
水面的变化,保持稳定。
船只的浮力主要来源于船体浸入 水中的体积,通过优化船体设计 可以提高船只的浮力和稳定性。
潜水时的浮力调节
潜水时,需要调节自身浮力以保持在水中的平衡。 通过调节潜水服的充气和放气,可以改变身体与水接触的体积,进而调节浮力。
潜水员需要掌握浮力调节技巧,以确保在水下安全停留和移动。
05 浮力与物理现象
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即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 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实验材料
一个弹簧秤、一个金属块、一根 细线、一杯水。
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
实验步骤 1. 将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将已知量代入公式计算未知量。
02 浮力的应用
船只漂浮
01
船只利用浮力原理在水面上漂浮 ,通过空心的船体设计,使船只 整体受到的浮力与船只重力平衡 ,从而实现漂浮状态。
02
不同类型的船只根据其功能和用 途,采用不同的船体形状和材料 ,以实现最佳的浮力效果和稳定 性。
潜水器设计
潜水器利用浮力原理在水下进行工作 ,通过调节潜水器的重量和体积,使 其在水下受到的浮力与重力平衡,从 而实现悬浮状态。
探索深海中的浮力现象
深海生物
深海中存在着许多特殊的生物种群,它们在适应深海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存策 略和生理特征。研究深海生物的浮力现象,有助于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深海矿物资源
深海中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如锰结核、多金属软泥等。这些矿物资源的开采需要克 服深海的高压、低温、黑暗等恶劣环境,而浮力现象的研究对于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具
。
船只的稳定性与浮力密切相关, 设计合理的船只能够更好地适应
水面的变化,保持稳定。
船只的浮力主要来源于船体浸入 水中的体积,通过优化船体设计 可以提高船只的浮力和稳定性。
潜水时的浮力调节
潜水时,需要调节自身浮力以保持在水中的平衡。 通过调节潜水服的充气和放气,可以改变身体与水接触的体积,进而调节浮力。
潜水员需要掌握浮力调节技巧,以确保在水下安全停留和移动。
05 浮力与物理现象
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即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 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实验材料
一个弹簧秤、一个金属块、一根 细线、一杯水。
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
实验步骤 1. 将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现象》课件

(一)正负两种电荷
动画实验一:
(注意声音)
(一)正负两种电荷
•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的电荷.用 + 来表示.
•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的电荷.用 - 来表示.
• 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 问题: 是不是任意两个物体相互
摩擦都会起电呢?
(二)摩擦起电的原因
• 原子结构图:如右图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Q = It
(其中I是电流,单位A ;t是时间,单位s)
(六)电流的方向
• 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
向为电流的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电流的方向
电流方向的判断: 如图,移动的电荷是负__电_荷_,电荷移 动方向为__从_A_到__B__.电流方向为 ____从__B_到_A__.
(五)静电的利用
动画实验五:静电除尘
(五)静电的利用
动画实验六:静电喷漆
电荷量:用于度量电荷多少的物理量。符号为Q。 单位面积内通过电流多少
国际单位制中电量的基本单位是库仑,1库仑=1 安培·秒 。 1库仑(C)=1000毫库(mC) =1000000微库(μC)
库仑是电量的单位,符号为C。简称库。它是为纪念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而命名的。若导线中载有1安培的稳恒 电流,则在1秒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量为1库仑。
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 子带负电. • 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 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3.1 电现象 课件

+
–
–
––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
•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 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使正负电荷分开.
• 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
-
-
-
-
-
-
-
-
-
-
-
--
-
-
-
---
-
电流的方向
电流方向的判断: 如图,移动的电荷是负_电__荷____,电荷 移动方向从为A到_B_______.电流从方B向到为A __________.
A
B
如何形成持续的电流呢?
电池的构造:
电池
电池
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如下图:
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电像水一样可以流动!!
电流时怎样产生的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
• 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
向为电流的方向.
-
-
-
-
- --
--
- - ---
1、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 往往会有一些灰尘,你能解释吗?
2、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 多灰尘,又是什么原因?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 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阅读材料: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
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 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 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 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 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 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6-4生活中的圆周运动2-汽车过桥问题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2

但重物仍受地球的引力
汽 车 过 凹 形 桥
汽 车 过 凹 形 桥
凹形桥(路)常见在于一些需要排水的道路上,如小型水库泄 洪闸的下游、地势较低的水浸地段。通过速度过快时汽车对地 面的压力较大,人对座位的压力也较大。汽车容易爆胎。
王 亚 萍 太 空 水 膜 实 验
航 天 器 的 失 重 问 题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进入轨道后可近似认 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重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 向心力.航天器中的人和物随航天器一起做圆周运动,其向心 力也是由重力提供的,此时重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不对其 他物体产生压力,即里面的人和物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是( AC ) 弹簧测力计无法测量物体的重力,但仍能测量拉力或压力的大小。
1、公路在通过小型水库的泄洪闸的下游时,常常要修建凹形桥,也叫“过水路面”.如图所示,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 )
[解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中的物体,所受重力全部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并非不受重力作用,A、C正
B.L1=L2 D.前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例
题
讲
解
A
例
题
讲 解
5、(多选)(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D )
A.在飞船内可以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B.在飞船内可以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的气压
C.在飞船内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D.在飞船内将重物挂于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
1、公路在通过小型水库的泄洪闸的下游时,常常要修建凹形桥,也叫“过水路面”.如图所示,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 )
地面上有一辆汽车在行驶。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进入轨道后可近似认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重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物理有趣的静电现象课件.ppt

关于静电你已经知道的有哪些知识?
为什么袜子和衣服会粘在一起呢? 你想知道吗?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个实验!
静电的产生
实验一:
铝罐为什么会 跟着气球走?
静电的产生
实验二:
传导起电视频
可见,电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导到另一个物体!
静电的产生
实验三:
可见,物体还可以通过感应带上电!
请大家试分析一下这几种方式是如何使物体带上电的?
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电荷既不能 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 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 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小结
• 静电的产生有三种方式:摩擦,接触和感应
本质:电子的移动
• 电荷守恒定律
• 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摩擦起电特点:两个原本不带电的物体通过 摩擦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规定: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物体上出现了电荷的聚集,我们就说 产生了静电。
讨论与交流
小明的袜子为什么会粘在妈妈的衣服上?
刚才在讨论的时候,我听到有同学说: 是因为袜子在和别的物体摩擦的时候产生了 电荷!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归纳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静电感应
静电现象的解释
物质都是由这样的一 个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组成的
原子——原子核和电子
原子核和电子分别带着等量的正电荷和 负电荷,原子呈电中性
由电中性的原子组成的物质看起来不带 电,也处于电中性
什么情况下物体才带电呢?
静电现象的解释
你能够从微观上解释摩擦起电吗? ——原子的核式结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光现象PPT精品课件

知识点二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筷子怎么折断了?
看起来向上弯折
知识点二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分析:
自P点射向空气中的光 线PA和PB
眼睛对着折射光出来的。
Q Q'
B
P'点在P点的上方
用相同的方法分析铅笔在水下部 分的各点,最后得到的结果是水 中的部分好象向上偏折了。
空气
第四章 光现象
第4节 光的折射
第4节 光的折射 学习内容导览
光的折射
生活中 的折射现象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光折射时的特点。 (重点) 2.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能够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难点)
知识点一 光的折射 1.基本概念
界面
知识点一 光的折射
A
B
C
D
例2 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 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则入射角、折射角
分别是( C )
A.20° 70° B.20° 20° C.70° 20° D.70° 70°
例3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 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能使光斑向左移动的
探究活动1:
实验步骤: (1)按图安装实验器材。 (2)让激光笔发出的光斜射入玻 璃砖,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3)让激光笔逆时针旋转,观察 折射光线如何变化。
知识点一 光的折射
(4)让激光笔发出的光垂 直射入玻璃砖,观察光的 传播路径。
知识点一 光的折射 实验数据: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折射角β 10.5° 20.7° 30° 37.8°
《双折射现象》课件

通过利用晶体或塑料等材料制造的特殊透镜,可以实现对不同偏振状态
光的分离和操控。
02
光学通信
在光纤通信中,双折射现象可用于实现光的偏振复用,从而提高通信容
量和传输速率。通过在光纤中引入双折射效应,可以实现信号的并行传
输和信号的解调。
03
光学传感
双折射现象还可以应用于光学传感领域,如压力、温度、磁场等物理量
的测量。通过利用双折射现象对光的偏振状态的影响,可以实现对物理
量的敏感测量。
02
双折射现象的物理原理
光的波动性
光的波动性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振动特性。光波是一种横波,具有振动 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特性。
当光波通过某些介质时,由于介质中分子或原子对光的振动方向产生影响,导致 光波的振动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光的传播方向。
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在某一特定平面内。自然光中 ,光波的振动方向是随机的,但在特定条件下,光波的振动 方向可以被限制在某一特定平面内。
偏振光在某些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会受到介质中分子 或原子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光学性质。
双折射的物理机制
双折射是指当光线通过某些晶体或其它双折射介质时,光波会分裂成两 个偏振方向相互垂直、传播速度不同的光线,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
双折射现象在光学通信和信息处理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光子晶体光纤、量子通信等,利用双折射现象可 以实现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和处理。
双折射现象的研究趋势与展望
探索新型双折射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探索具有更高双折射 系数、更稳定的新型双折射材料是未来的研究趋势之一。
深入研究双折射机制
目前对双折射机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未来需要进一步深 入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双折射现象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work):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 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功是物理学中表示力对位移的累积的物理量。 与机械能相似的是,功也是标量,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焦耳。
10
5
课堂
11
课堂
物理现象
交谈——声学
声音是人类最早研究的物理现象之一,声学是经典物理学中历史 最悠久而当前仍在前沿的唯一分支学科。从上古起直到19世纪, 都是把声音理解为可听声的同义语。
Tips:
在拔河比赛中,胜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们的技巧.比如,脚使劲蹬地,在短时间内可以对地 面产生超过自己体重的压力.再如,人向后仰,借助对方的拉力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等等.其目的 都是尽量增大地面对脚底的摩擦力,以夺取比赛的胜利.
打球——弹力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 作用叫弹力。
20
谢谢观看
21
经过花反射到人的眼睛,我们能看到别人是因为别人反射 了阳光(可以是其他的光,灯光,火光)进入到我们的眼 里。回到原来的问题,有手电筒照人,光线经由人脸反射 到镜面,再有镜面反射到人眼,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己 的脸了,如果有手电筒照射镜子,我们在镜中这能看见手 电筒了。再把手电筒换成灯,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让灯光 尽量照到自己的脸。
16
8
脱外套时的静电
17
脱外套时候的静电
静电
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冬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 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 ,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 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 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 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 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上述的几种现象就是体内静电对外 “放电”的结果。
6
3
出门照镜子
7
从上铺下来
光学镜面成像: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 路可逆”。 镜面成像原理解释: 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这是 镜面反射)。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 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这才是平面镜对光的反 射)。
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而产生静电的普遍方法,就是摩擦生电。材料的绝缘性越 好,越容易产生静电。
18
9
睡前美美哒熄灯敷面膜
19
照镜子台灯光该打在哪里?
光学 应该将灯光放在镜子 与脸部之间,但偏向左右的一方,不
让灯光影响看镜中的像,又让脸部得到最好的光照。 具体到原理,比如我们在白天能看到一束花,是因为阳光
12
6
体育课
13
体育课
拔河比赛——摩擦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即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 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可见,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对拔 河的两队进行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只要所受的拉力小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被拉动. 因此,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就成了胜负的关键.首先,穿上鞋底有凹凸花纹的鞋子,能够增大摩擦 系数,使摩擦力增大;还有就是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会增大.大人和小 孩拔河时,大人很容易获胜,关键就是由于大人的体重比小孩大.
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 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 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撞并增大。
4
2
从上铺下来
5
物理现象 万有引力: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
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 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公式: 应用:自由落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天体力学领域可以 提一下牛顿(苹果落地)
声学是研究媒质中机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效应的科学。媒 质包括物质各态(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可以是弹性媒质也可 以是非弹性媒质。机械波是指质点运动变化(包括位移、速度、 加速度中某一种或几种的变化)的传播现象。声波是机械波的一 种。
看屏幕——光学
光学是研究光的行为和性质的物理学科。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物 理学中,电磁波由电动力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来描述;同时,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粒子性则需要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小组成员 :林雅萱 程靓 王臻彦
1
盖早卡 1 2
从上铺下来
3
出门照镜子
西农小日子
4
上学
课堂 5
体育课 6
晚上回宿舍的路上
7
脱外套时的静电
8 睡前美美哒熄灯敷面膜 9
2
1
盖早卡
3
盖早卡
雨: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 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 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8
4
上学
9
力学
走路 or 跑步or 骑车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
定义为: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它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 理量,即矢量。
加速度:
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Δv/Δt,是描述物体速 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a表示,单位是m/s2。加速度是矢量,它 的方向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即,在弹性限度范围之内,物体对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产生的力叫弹力。
14
7
晚上回宿舍的路上
15
回宿舍的路上
星星——大气折射 夜晚我们看到的天空中的星星,都是经过大气层折射后位置
变高的虚像.
当星星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地球周围大 气层的运动且疏密不断变化,大气层对星光折射的折射光 线的方向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星光时明时暗的闪烁,像人 眨眼睛一样.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 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功是物理学中表示力对位移的累积的物理量。 与机械能相似的是,功也是标量,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焦耳。
10
5
课堂
11
课堂
物理现象
交谈——声学
声音是人类最早研究的物理现象之一,声学是经典物理学中历史 最悠久而当前仍在前沿的唯一分支学科。从上古起直到19世纪, 都是把声音理解为可听声的同义语。
Tips:
在拔河比赛中,胜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们的技巧.比如,脚使劲蹬地,在短时间内可以对地 面产生超过自己体重的压力.再如,人向后仰,借助对方的拉力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等等.其目的 都是尽量增大地面对脚底的摩擦力,以夺取比赛的胜利.
打球——弹力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 作用叫弹力。
20
谢谢观看
21
经过花反射到人的眼睛,我们能看到别人是因为别人反射 了阳光(可以是其他的光,灯光,火光)进入到我们的眼 里。回到原来的问题,有手电筒照人,光线经由人脸反射 到镜面,再有镜面反射到人眼,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己 的脸了,如果有手电筒照射镜子,我们在镜中这能看见手 电筒了。再把手电筒换成灯,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让灯光 尽量照到自己的脸。
16
8
脱外套时的静电
17
脱外套时候的静电
静电
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冬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 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 ,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 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 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 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 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上述的几种现象就是体内静电对外 “放电”的结果。
6
3
出门照镜子
7
从上铺下来
光学镜面成像: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 路可逆”。 镜面成像原理解释: 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这是 镜面反射)。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 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这才是平面镜对光的反 射)。
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而产生静电的普遍方法,就是摩擦生电。材料的绝缘性越 好,越容易产生静电。
18
9
睡前美美哒熄灯敷面膜
19
照镜子台灯光该打在哪里?
光学 应该将灯光放在镜子 与脸部之间,但偏向左右的一方,不
让灯光影响看镜中的像,又让脸部得到最好的光照。 具体到原理,比如我们在白天能看到一束花,是因为阳光
12
6
体育课
13
体育课
拔河比赛——摩擦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即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 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可见,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对拔 河的两队进行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只要所受的拉力小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被拉动. 因此,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就成了胜负的关键.首先,穿上鞋底有凹凸花纹的鞋子,能够增大摩擦 系数,使摩擦力增大;还有就是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会增大.大人和小 孩拔河时,大人很容易获胜,关键就是由于大人的体重比小孩大.
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 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 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撞并增大。
4
2
从上铺下来
5
物理现象 万有引力: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
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 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公式: 应用:自由落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天体力学领域可以 提一下牛顿(苹果落地)
声学是研究媒质中机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效应的科学。媒 质包括物质各态(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可以是弹性媒质也可 以是非弹性媒质。机械波是指质点运动变化(包括位移、速度、 加速度中某一种或几种的变化)的传播现象。声波是机械波的一 种。
看屏幕——光学
光学是研究光的行为和性质的物理学科。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物 理学中,电磁波由电动力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来描述;同时,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粒子性则需要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小组成员 :林雅萱 程靓 王臻彦
1
盖早卡 1 2
从上铺下来
3
出门照镜子
西农小日子
4
上学
课堂 5
体育课 6
晚上回宿舍的路上
7
脱外套时的静电
8 睡前美美哒熄灯敷面膜 9
2
1
盖早卡
3
盖早卡
雨: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 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 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8
4
上学
9
力学
走路 or 跑步or 骑车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
定义为: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它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 理量,即矢量。
加速度:
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Δv/Δt,是描述物体速 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a表示,单位是m/s2。加速度是矢量,它 的方向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即,在弹性限度范围之内,物体对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产生的力叫弹力。
14
7
晚上回宿舍的路上
15
回宿舍的路上
星星——大气折射 夜晚我们看到的天空中的星星,都是经过大气层折射后位置
变高的虚像.
当星星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地球周围大 气层的运动且疏密不断变化,大气层对星光折射的折射光 线的方向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星光时明时暗的闪烁,像人 眨眼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