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厨房对人体的危害因素
自考本科论文浅谈厨房油烟污染及危害与防治

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学生姓名:张艳婷考籍号:910911102297年级专业:2010级环境工程指导老师及职称:周细红高级实验师学院:湖南农大资环学院湖南·长沙提交日期:2012年4月湖南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张艳婷2012年 3 月日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前言 (2)1厨房油烟污染的成因 (3)2厨房油烟污染的危害 (3)3厨房油烟污染的防治 (4)3.1改变烹饪习惯 (4)3.2改善厨房环境 (5)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7)浅谈厨房油烟污染的危害与防治学生:张艳婷指导老师:周细红(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摘要:厨房是家庭中污染最严重的空间,厨房污染占整个家居环境污染的70%,厨房油烟中含有的多种有毒化学成分,更是我们生活的一大隐形杀手,长期暴露在厨房油烟下得家庭“煮”妇们大部分都有着严重的健康隐患。
本文试图通过对厨房油烟污染的主要成因及其带来的种种危害进行简单分析,从而引起人们对厨房油烟污染的关注,采取防治对策,改善生活环境。
关键词:厨房油烟污染危害防治对策前言“民以食为天”,除非不食人间烟火,谁也离不开厨房。
然而,厨房事实上是居室中的污染“重灾区”,一氧化碳、砧板细菌、厨余垃圾等各种污染对我们的健康有着严重威胁。
而向来以美味著称的中餐,其烹饪过程中的煎炒溜炸,带来的大量油烟更是不容忽视。
为了给家人献上一桌美食,一家之“煮”每天都在烹饪的过程中深受油烟污染的危害,长期担任家庭主妇角色的“功臣们”,长时间在厨房操作后便出现头痛、胸闷、眼痒、鼻塞、耳鸣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支气管炎、肺炎等“醉油综合症”,这些都是由厨房中的油烟污染所致。
厨房健康的隐患排查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厨房作为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场所,与我们的饮食健康息息相关。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厨房存在诸多健康隐患,如食材储存不当、厨房用具污染、烹饪方式不健康等。
为了保障家庭饮食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本报告对厨房健康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厨房健康隐患排查1. 食材储存不当(1)问题:部分家庭在储存食材时,未按照食材特性进行分类存放,导致食材变质、交叉污染。
(2)原因分析:食材储存不当主要由于以下原因:a. 对食材特性了解不足;b. 食材分类存放意识不强;c. 食材储存条件不达标。
(3)解决方案:a. 学习食材特性,按照特性进行分类存放;b. 提高食材分类存放意识,定期检查食材储存情况;c. 改善食材储存条件,如购买冰箱、储物柜等。
2. 厨房用具污染(1)问题:厨房用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油污、细菌等污染,影响食材和烹饪质量。
(2)原因分析:厨房用具污染主要由于以下原因:a. 清洁意识不强;b. 清洁方法不当;c. 清洁频率不足。
(3)解决方案:a. 提高清洁意识,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b. 学习正确的清洁方法,如使用去油剂、消毒液等;c. 定期清洁厨房用具,确保其卫生。
3. 烹饪方式不健康(1)问题:部分家庭在烹饪过程中,过度使用油炸、烧烤等烹饪方式,导致食材营养流失,增加患病的风险。
(2)原因分析:烹饪方式不健康主要由于以下原因:a. 对烹饪方式的认识不足;b. 饮食观念不正确;c. 缺乏健康烹饪方法。
(3)解决方案:a. 学习健康烹饪方法,如蒸、煮、炖等;b. 改变饮食观念,注重营养均衡;c. 适当调整烹饪方式,减少油炸、烧烤等。
4. 空气污染(1)问题:厨房在烹饪过程中,容易产生油烟、异味等空气污染物质,影响家庭空气质量。
(2)原因分析:空气污染主要由于以下原因:a. 厨房通风不良;b. 烹饪过程中未采取防油烟措施;c. 燃气设备老化。
(3)解决方案:a. 加强厨房通风,安装排风扇等设备;b. 使用防油烟罩、炉灶等设备;c. 定期检查燃气设备,确保其安全运行。
厨房油烟污染的危害

厨房油烟污染的危害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检出的慢支炎肺气肿患者中,有吸烟史的患者占46.4%,而长期吸入厨房油烟的占21.53%。
另一项肺癌研究表明,在非吸烟女性肺癌危险因素中,超过60%的女性长期接触厨房油烟;有32%的女性烧菜喜欢用高温煎炸食物,同时厨房门窗紧闭。
厨房油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厨房油烟可随空气侵入人体呼吸道,进而引起食欲减退、心烦、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医学上称为油烟综合征。
二、厨房油烟会伤害人的感觉器官。
油烟的主要成分是丙烯醛,它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对鼻、眼、咽喉粘膜有较强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三、厨房油烟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苯并芘的致癌物,它可导致染色体的损伤,长期吸入可诱发肺组织癌变。
目前肺腺癌呈现上升趋势,约占各种类型肺癌中的60%左右。
而肺腺癌与被动吸烟及厨房油烟污染有密切关系。
可见目前厨房油烟已经成了主要的肺癌的病因因素。
烹饪人员职业疾病危害说明

烹饪人员职业疾病危害说明引言烹饪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一些职业疾病的危害。
本文档旨在向烹饪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说明这些危害,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措施来降低职业疾病的发生风险。
疾病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烟雾、蒸汽和油烟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于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2. 皮肤疾病:接触热油、热水和刺激性化学物质可能引发皮肤问题,如烫伤、烧伤、湿疹和过敏反应。
3. 耳鼻喉疾病: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中,如咆哮的油锅声和厨房器具的噪音,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鸣和喉咙不适等问题。
4. 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长时间工作和压力可能导致消化系统问题,如胃炎、胃溃疡和消化不良。
5. 心血管疾病: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
预防措施为了降低职业疾病的发生风险,烹饪人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呼吸系统保护:- 在烹饪时保持通风良好,使用油烟机和通风设备。
- 佩戴适当的口罩和防护眼镜,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2. 皮肤保护:- 使用适当的防护手套和围裙,避免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和高温物体。
- 注意保持手部和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3. 耳鼻喉保护:- 在噪音环境中佩戴耳塞或耳罩,减少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 尽量减少噪音产生源,如保持厨房设备的良好状态和维护。
4. 消化系统保护:- 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入营养物质。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的风险。
5. 心血管保护:- 学会管理工作压力,适当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 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
结论烹饪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多种职业疾病的危害,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这些危害的发生风险。
重视职业健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从事烹饪工作。
厨师的职业病与防治范文(三篇)

厨师的职业病与防治范文职业病是指由于特定工种、工作环境和职业生活方式等因素所导致的一类以特定职业活动为主要原因而引起的、以一定疾病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作为厨师,由于长期与高温、油烟、刀具等工作环境和工具接触,会导致一系列的职业病。
下面就厨师的职业病以及其防治措施做一详细的分析。
厨师职业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系统疾病:厨师长期处于高温、油烟等有害气体环境中,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如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
2.皮肤疾病:由于厨师常接触刺激性物质如辣椒、生姜、大蒜等,皮肤容易产生炎症反应,引发皮肤病,如湿疹、疖肿等。
3.听力损伤:厨师工作环境噪音大,容易造成听力受损,引发噪音性聋。
4.刀具伤害:厨师在使用刀具时容易发生刀伤事故,造成手部的创伤和伤害。
5.骨骼肌肉病变:厨师长时间站立、弯腰、抬重物等动作,容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腱鞘炎等病变。
为了减少和预防厨师职业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建议和防治措施:1.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厨房通风设施,控制油烟排放,安装噪音消除设备,减少噪音污染。
2.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适度休息,放松疲劳,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和减少职业病发生。
3.健康饮食:厨师应注重饮食健康,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增加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4.个人防护措施:使用防护工具,如口罩、手套、耳塞等,减少对有害气体、刺激性物质和噪音的接触。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6.培训教育: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病防控意识,做好预防工作。
7.合理使用刀具:使用刀具时要注意安全,保持刀具的锋利度,防止刀具滑动导致刀伤事故的发生。
8.合理运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针对厨师的常见职业病如腰椎病、颈椎病等的预防性运动。
除了以上建议和防治措施外,厨师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
职业病的发生往往与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等因素有关,在工作中要努力调节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助于身心健康。
身体这一特征竟是肺癌前兆

身体这一特征竟是肺癌前兆身体这一特征竟是肺癌前兆对于很多的已婚女性来说,接触最多的就是厨房了,长时间的积累导致许多妇女患上疾病,严重将导致肺癌的发生。
因为厨房油烟导致呼吸系统出现问题,除此之外,大气污染也是导致肺癌发病率高的一大原因。
日常生活中,厨房油烟已成了威胁我们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
鼻子是我们人体直接吸入厨房油烟的大门,有毒烟雾长期刺激眼和咽喉,损伤了呼吸系统细胞组织。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鼻子和整个呼吸道开始出现各种不适反应,经常咳嗽,并长出各种皮肤上的异物,鼻子一症状竟是肺癌前兆,大家可要警惕了。
鼻子一症状竟是肺癌前兆厨房油烟和妇女肺癌的发生有明显关系。
此外,饮食业的炊事人员的肺癌发病率较一般职业高,常在厨房做饭者比不常做饭者肺癌死亡率高出近1倍,常在厨房做饭者患肺癌的几率甚至远远高于不常在厨房做饭的吸烟者。
究其原因多半是由于烹调习惯所造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厨房油烟已成了威胁我们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
而鼻子正是我们人体直接吸入厨房油烟的大门,有毒烟雾长期刺激眼和咽喉,损伤了呼吸系统细胞组织,最后积累到一定程度,鼻子和整个呼吸道开始出现各种不适反应,经常咳嗽,并长出各种皮肤上的异物。
这个时候我们还不注意避免继续如此,就等着肺癌来敲门吧。
超过60%的女性长期接触厨房油烟不久前公布的一项长达5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中青年女性长期在厨房做饭时接触高温油烟,会使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
我们调查后认为,由于厨房做饭时高温油烟产生有毒烟雾,使局部环境恶化,有毒烟雾长期刺激眼和咽喉,损伤呼吸系统细胞组织,如果不加以保护,很容易使肺癌高发。
据该课题组统计,近几年上海女性肺癌的发病率上升很快,尤其是40-50 岁女性患肺癌人数已接近男性达到1:1。
对肺癌患者长达5年的追踪病因调查发现,70%的男性肺癌患者死于吸烟病因,只有18%的女性患者因吸烟或长期被动吸烟(丈夫吸烟、工作在吸烟环境)致肺癌。
在非吸烟女性肺癌危险因素中,超过60%的女性长期接触厨房油烟,做饭时经常有眼和咽喉的烟雾刺激感;有32%的女性烧菜喜欢用高温油煎炸食物,同时厨房门窗关闭,厨房小环境油烟污染严重。
厨师职业病_法律规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餐饮业的蓬勃发展,厨师这一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厨师在工作中长期接触高温、油烟、噪音等不良环境,加之劳动强度大、作息不规律等因素,使得厨师成为职业病的高发人群。
为了保障厨师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预防和控制厨师职业病的发生。
本文将对厨师职业病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探讨。
一、厨师职业病的定义及分类1. 定义厨师职业病是指厨师在从事烹饪工作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作用,导致器官或系统发生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符合职业病诊断标准的一类疾病。
2. 分类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厨师职业病可分为以下几类:(1)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
(2)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
(3)皮肤疾病:如职业性皮炎、湿疹等。
(4)神经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5)肌肉骨骼疾病:如肩周炎、腕管综合征等。
二、厨师职业病法律规定的立法背景1. 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者权益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厨师作为职业病的高发人群,其合法权益亟需得到保障。
通过立法,明确厨师职业病的诊断标准、预防措施和赔偿标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2. 维护社会稳定厨师职业病不仅影响厨师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劳动争议,影响社会稳定。
通过立法,明确厨师职业病的法律地位,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厨师职业病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1.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怀疑自己患有职业病的,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依据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诊断标准,结合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临床表现等进行诊断。
2. 职业病预防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用人单位采取以下职业病预防措施:(1)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2)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3)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4)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5)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食堂炊管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措施

食堂炊管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措施食堂炊管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食堂炊管员岗位是餐饮服务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涉及到食品的采购、加工、储存和供应等方面。
由于该岗位的特殊性,炊管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因素,如食材污染、食品加工卫生、交叉污染、烫伤危害、跌倒滑倒、噪音影响、机械伤害和高强度工作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障炊管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1.食材污染食材污染是食堂炊管员岗位的潜在危害因素之一。
污染可能来源于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方面。
为了预防食材污染,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严格的食材采购标准,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对食材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遵循食材储存标准和规定,避免交叉污染。
1.食品加工卫生食品加工卫生是食堂炊管员岗位必须重视的方面。
加工过程中,食品暴露时间、温度、湿度等因素都可能影响食品的卫生质量。
为了确保食品加工卫生,应采取以下措施:●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检查和消毒,确保设备干净卫生;●尽量缩短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暴露时间,避免灰尘、细菌等污染;●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符合安全标准。
1.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是指不同种类的食品原料之间相互污染的现象。
为了预防交叉污染,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对不同种类的食品原料进行分类储存和管理;●遵循“生熟分开”的原则,避免生熟食品相互接触;●对接触过生食的餐具和容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1.烫伤危害烫伤是食堂炊管员岗位的常见危害因素之一。
烫伤可能发生在食品加工、分发和就餐等环节。
为了预防烫伤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对高温设备和食物进行标识和隔离,避免无关人员接触;●加强员工烫伤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将过热食物放在台面或容器边缘。
1.跌倒滑倒由于食堂厨房湿滑、地面油污等原因,炊管员可能出现跌倒滑倒的情况。
为了预防跌倒滑倒,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地面状况;●定期清洗和保养厨房地面,确保无油污和积水;●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让员工在工作中保持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究竟是不做饭呢,还是不做饭呢?
——行业解码:厨房油烟让“煮妇”肺癌高发
厨房里弥漫的油烟味,显示了女主人的贤惠,但这些油烟却是严重的健康隐患。
肺癌最近几年一直高居城市癌谱榜首,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
女性大多不抽烟,但肺癌发生率也高,专家分析,中国厨房中的高油烟是一大因素。
厨房油烟增加1.4-3.8倍肺癌风险;超过60%女性患者长期接触厨房油烟。
厨房油烟会伤害人的感觉器官。
研究表明,当食用油烧到150℃时,其中的甘油就会生成油烟的主要成分丙烯醛,它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对鼻、眼、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
厨房油烟中还含有一种被称为苯并芘的致癌物,苯并芘可导致人体细胞染色体的损伤,长期吸入可诱发肺脏组织癌变。
【数据】肺癌可能与厨房油烟有关
◆目前肺癌是我国第一致死癌症,每年有60万人死于肺癌。
报告显示,癌症已经连续4年成为北京市民首位死因,排在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
◆70%的男性患者死于吸烟,只有18%的女性患者因吸烟或长期被动吸烟致肺癌。
◆超过60%的女性肺癌患者长期接触厨房油烟。
◆32%的女性肺癌患者喜欢用高温煎炸食物,同时厨房门窗关闭。
◆从2000年起,我国女性肺癌患者增幅明显高于男性。
◆目前抽油烟机的效能范围仅在油烟机下方45厘米,其余油烟散发的有毒油烟量是一根香烟的1000倍,人每天在这种环境中吸收的有毒油烟,比在1小时内抽两包烟还多。
◆专家研究分析色拉油炒猪肉所产生的油烟萃取物,发现该物质产生的油烟中,主要致癌物都是DNP (硝基多环芳香精),即肺癌致癌物。
家庭主妇在厨房里准备一餐的时间所吸入的DNP是室外新鲜空气的100倍以上。
◆动物实验显示,菜籽油、豆油加热到270℃至280℃时产生的油雾凝聚物,可以导致细胞染色体损伤,这被认为和癌症的发生有关。
◆近年来就诊的肺癌病人中,女性的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占女性肺癌的80%左右。
【探究】厨房油烟危害到底多大?
1.厨房油烟暴露增加1.4至3.8倍的肺癌风险
研究中说,在中国烹饪时边炒边搅拌和高温煎炒非常普遍,粗制的菜籽油、大豆油以及玉米油产生的高温油烟所含的挥发性物质,氧化后成为热解物,高温油烟中的苯并芘、丁二烯、苯酚等都已被证实为致突变物和致癌物,厨房油烟的暴露增加了1.4至3.8倍的肺癌风险。
2.烹调中不使用排风装置的妇女,增加肺癌风险为3.2至12.2倍
来自台湾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烹调中不使用排风装置会增加患肺癌风险3.2至12.2倍。
英国的一项研究报告也表明,在通风系统差、燃烧效能极低的灶具上做饭,对健康造成的损害,相当于每天吸两包烟,这种情况每年在全球导致160万人死亡。
这项报告还指出,厨房油烟可导致肺癌、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可能引起的疾病还包括哮喘、白内障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中国妇女大部分不吸烟,但却是肺癌的高发人群,原因即在于此。
3.炒30年菜患肺癌概率大10倍
“炒30年菜的人要比普通人发生肺癌的概率大10倍。
”中国癌症肿瘤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教授如是说。
不仅如此,油烟还会使皮肤长色斑、易衰老。
油烟附在皮肤上,会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导致皮肤表皮因子和血管生长因子及细胞活性功能下降,久而久之,
皮肤就会变得松弛无弹性、布满皱纹、灰暗又粗糙。
4.厨房连着卧室大大增加患肺癌风险
调查表明有25%女性肺癌患者的家庭中厨房连着卧室,冬天炒菜时也很少打开窗户。
高温油烟久久不散,甚至睡觉时也在吸入。
有毒烟雾长期刺激眼和咽喉,损伤了呼吸系统细胞组织。
【分析】厨房对人体的危害因素
1.厨房有毒气体和油烟的排放
厨房内致病因素产生的原因,其污染来源主要有:从煤、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等用炊火源中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烹饪菜肴时产生的油烟。
而厨房油烟的毒害与烧菜时油的温度有直接的关系,当油烧到150℃时,其中的甘油就会生成油烟的主要成分丙烯醛;当油烧到“吐火”时,油温可达350℃,这时除了产生丙烯醛外,还会产生凝聚体,不仅会使人产生“醉油”症状,还能导致慢性中毒。
同时,动物实验显示,菜籽油、豆油加热到270℃至280℃时产生的油雾凝聚物,可以导致细胞染色体损伤,这一点被认为和癌症的发生有关。
2.厨房家装设计不合理,油烟排放功能不完善
在家庭装修时,很多人认为厨房多油烟、不耐脏,所以不用花费太多,只要有厨具就足够了。
但专家提醒“装修时,厨房应该是花钱最多的地方。
厨房污染首先是由于橱柜材质不环保,容易释放甲醛等有毒气体。
同时由于橱柜设计不合理,油烟排放功能不完善,油烟等有害物不能很好排放出去,厨房空气比较污浊。
所以,不通风的环境加上某些不健康的烹调习惯,使得经年累月‘献身厨房’的人们成为此类疾病的高危人群。
”厨师对肺癌、鼻咽癌等疾病的致病率反而低于家庭主妇,这是因为大的食堂操作间或者餐厅厨房都很注重通风。
而很多家庭则往往依赖抽油烟机。
【攻略】如何避免厨房油烟的危害?
1.戴口罩
戴口罩能初步达到保护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油烟直接进入体内。
2.用新油炒菜,不要用煎炸过或曾经加热过的油脂炒菜
煎炸过的油脂,或者使用过一次已混有杂质的油脂,烟点会明显下降,这就意味着炒菜时油烟更多,对操作者的健康会造成更大伤害。
3.不要选择爆炒、煎炸、过油、过火的炒菜方式
各种烹调方式所需的油温有区别,爆炒需要将近300度的温度,这个温度必然会让锅中的油大量冒烟。
那些锅里着火的操作,更会让油温超过300度,已经达到了产生大量苯并芘致癌物的温度。
另外,煎炸、过油等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油脂的重复利用,从而增加油烟的产生。
4.油温“八成热”时炒菜
炒菜时,在油烟还没有明显产生的时候,就把菜放进去,会让烹调油迅速降温,从而避免温度过高。
您可以将葱丝放进锅里,看葱周围已经冒泡但颜色不变,就说明油温适合炒菜了。
5.加强厨房通风
在开火的同时开抽油烟机,等炒菜完成后继续开5分钟再关上。
燃气燃烧时本身就会产生多种废气,应该及时抽走。
烹调时等到油烟大量产生才开抽油烟机就太晚了。
6.定期体检
肺癌早期不容易被发现,而肺腺癌与肺部鳞状细胞癌相比,更不容易在早期被察觉。
”杭州的肺癌专家提醒女性,在每年的常规体检之外,到专科医院进行相关的防癌体检。
特别是有肿瘤家族史者、经常接触烟雾等致癌环境的“煮妇”,最好每年做一个胸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