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示范文本
(整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按评价范围及重点,针对项目工艺布置、生产工艺特点及操作条件,对大竹园铝土矿山(白岩塘矿段)开采、生产过程及操作条件和环境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如下:1 矿山爆炸物品危害特性两个矿段在矿石开采过程中主要使用乳化炸药和非电雷管等。
1.1乳化炸药的化学性质及危害乳化炸药主要成分为硝酸铵、硝酸钠、乳化剂、石腊、复合腊、沥青、尿素、氯化钾、水等。
爆炸能量较大,爆轰感度较高。
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
受强烈震动也会起爆。
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严禁与强还原剂、强酸、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接触,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2爆破非电雷管危险特性爆破非电雷管的危险特性表现为对火源、高温、高热、震动、冲击及摩擦敏感,易发生爆炸。
同时,在爆破作业过程中,有时采用电磁雷管爆炸能量通过导爆管来引爆非电雷管,电雷管的危险特性表现为对火源、高温、高热、震动、杂散电流、静电、冲击及摩擦等敏感,易发生爆炸。
2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2.1冒顶片帮大竹园铝土矿山(白岩塘矿段)矿体的直接底板为铝土岩,遇水软化,岩石力学性质差。
其下伏矿体间接底板为韩家店组泥岩,属较坚硬岩石,岩石力学性质比铝土岩略好,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1 MPa,此类岩石经水长期泡浸后可能发生软化。
矿层伪顶为P2l炭质页岩,抗压强度低,抗风化力弱、遇水易软化,对开采构成一定危害。
其次,大竹园组与上覆地层中二叠统梁山组(P2l)页岩或栖霞组(P2q)灰岩呈假整合接触,同时栖霞组(P2q)、茅口组(P2m)溶洞(暗河)发育,至使顶板易发生冒落。
其区内断层有F2、F3、F4,断层的局部破碎带可能影响岩体稳定,易发生矿山不良工程地质作用。
同时由于采掘工程的影响,顶板和周帮矿岩会由于应力的重新分布发生某种变形,以致在某些部位出现裂缝。
同时岩层的节理也在压力作用下逐渐扩大,在此情况下,顶板岩石的完整性就被破坏了。
由于顶板岩石完整性的破坏,顶板下沉弯曲裂缝逐渐扩大,如果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不当,就会发生冒顶片帮,下面是引发冒顶片帮事故的主要原因:1.采矿方法不合理,采掘顺序,凿岩爆破,支护等作业不妥当。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防护措施不当
操作人员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或未采取必要 的防护措施,导致事故发生。
监护失误
监护不力
监护人员未能认真履行职责,对被监护人的不安全行为未及时制止 和纠正。
监护缺失
在需要监护的作业环节,未安排监护人员或监护人员擅离职守,导 致事故发生。
监护不当
监护人员采取的监护措施不当,未能有效防止被监护人发生危险。
02
危险源识别与分类
危险源定义及识别方法
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 损失、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的根源或 状态。
识别方法
通过现场勘查、资料收集、专家咨询 等方式,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 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
危险源分类及特点
分类
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来源,可将其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行为性和其他类等六大类 。
防护缺陷
01
02
03
无防护
设备设施未配备必要的防 护装置,如防护罩、防护 栏等。
防护不当
防护装置设置不合理或损 坏,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 作用。
警示标识缺失
危险区域或设备缺乏明显 的警示标识,易导致人员 误入或误操作。
电危害
触电
人员接触带电体或过分接 近带电体,造成电击或电 伤。
电气火灾
电气设备过热、短路、接 触不良等引发火灾。
如汽油、酒精等,易挥发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易燃固体
如硫磺、红磷等,遇明火、高温或氧化剂易燃烧。
自燃物品
如黄磷、油纸等,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 烧。
有毒物质
剧毒物质
如氰化钾、砒霜等,少量进入人体即可导致死亡。
高毒物质
如苯胺、氯化汞等,较长时间接触或吸入可导致严重中毒。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1、物质的危险危害芯片生产过程中,使用多种化学物品,厂区内设有储存这些化学物品的化学品库,化学品种类达80种。
按照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规定中对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分类,该项目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氧化剂、有毒品、腐蚀品等类别,这些物质的主要危险危害为:1)有毒有害气体(如AsH3、PH3、SiH4、CO等)如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燃爆,有的可在空气中自燃,有的可致人中毒、冻伤、窒息、直至死亡。
2)易燃液体(如丙酮、异丙醇等)如泄漏、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
3)氧化剂(如过氧化氢等)如泄漏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可引起火灾爆炸。
4)腐蚀品(如酸类、碱类等)如泄漏与人体接触可引起化学灼伤。
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主要物质理化特性,以及化学危险品的贮存、使用的危险性分析详见化学品库单元。
2、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危害生产设备多,且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多。
电气设备有110kV和10kV变配电站的变压器、配电柜、以及各厂房内用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特种设备有燃气锅炉、空压设备、冷冻设备、压力容器及多种气瓶和厂内机动车辆;储存设备有储气罐、液氮罐、液氩罐、贮油设备、硫酸罐、氢氧化钠罐等。
其主要危险因素有:1)火灾爆炸油罐如本身缺陷或安全装置失效或管理不善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爆炸危险。
锅炉使用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为易燃易爆气体,一旦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
当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点火源可引发爆炸危险。
2)物理爆炸锅炉、压力容器(蒸发器、冷凝器、储气罐)设备、气瓶等,如设备有缺陷或超压安全附件失效或使用不当,可引发物理爆炸。
3)触电危险变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一、工序过程及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上片和卸片:每种生产过程都包含这两个工序,是通过人手或真空吸盘将需要加工的玻璃片从A/L型架举起平放于生产线的输送台上,加工完成后再将玻璃片从输送台上举起放到A/L型架上。
玻璃在磨边之前,其凌角锋利,员工通常要抓抬玻璃片的凌角才能将其举起,如不正确配带手套、护腕等劳保用品,很容易造成刺入、割伤等;如果玻璃表面不清洁致使吸盘与玻璃面密封不良或真空管漏气等原因,举起的玻璃片可能会滑落、倾倒造成挤压、切割、刺入等伤害。
2、玻璃切割:输送台上的玻璃片平移进入切割工作台被固定后,根据要求将一定规格的数据和玻璃位置数据输入切割机控制单元,金刚刀头根据指令完成玻璃切割,切割过程中有细小的玻璃碎片飞出,现场操作员如不正确配带防护眼镜,其眼球可能被碎片刺伤。
3、玻璃磨边:输送台上的玻璃片平移进入磨边工作台被固定后,金刚砂轮根据指令完成玻璃磨边工序。
高速旋转的砂轮可能会破裂,如果防护罩损坏,破裂的碎片飞出,10米范围内的人员可能受到飞溅物伤害。
4、玻璃钢化:玻璃钢化过程(包括加热和冷却)是自动完成的,但加热炉内温度高达700度,炉外壁温也将超过100度,操作人员的肌肤接触高温炉壁时将被高温灼伤;加热炉以低电压作为热源,电压约400伏,如果漏电、接地不良,操作人员有触电的危险,钢化玻璃出炉后还有自爆的危险,自爆后玻璃呈雪花状,飞出后玻璃碎片有可能会伤到眼镜,钢化工序下片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5、玻璃中空:玻璃中空6、玻璃片搬运和包装:玻璃片放入板条箱进行包装时,需要使用行车、叉车和真空吸盘等设备。
由于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和特种机械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过程环节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如玻璃在搬运过程中易发生倾倒砸伤,产品吊卸时易发生物体打击,包装大型产品时易发生磕碰砸伤(如刺伤、撞击伤、切伤、轧伤等),多人抬物易砸伤,包装场地因易燃物较多,易发生火灾事故。
7、行车:行车主要用于搬运玻璃基片和成品玻璃,行车属特种设备,如果未能及时检测维护或不遵守操作规程,则会发生多种机械伤害,如碰伤、挤压、重物坠落;电气漏电且接地不良时,操作人员会触电,从事高空维修行车的人员有高空坠落的危险。
作业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范本)

作业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一、 生产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二、 用电作业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三、 设备操作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四、 储存及出入库装卸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五、 高温作业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六、 公司内运输车辆伤害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分析人员:XXXXXXXX有限公司2010年6月X日《以下表格内容供参考》生产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LEC法)序号工作步骤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风险值(D)风险等级划分建议采取的整改控制措施1 投料火灾、爆炸、中毒1 4.5 7 31.5 四级控制进料速度,设备静电接地,严格控制明火,加强通风,佩戴面具2 搅拌、研磨火灾、爆炸、中毒1 4.5 7 31.5 四级设备防爆并且静电接地,严格控制明火,加强通风,佩戴面具3 兑细、过滤火灾、爆炸、中毒1 4.5 7 31.5 四级设备防爆并且静电接地,严格控制明火,加强通风,佩戴面具4 包装火灾、爆炸、中毒1 4.5 7 31.5 四级减少储存量,设备静电接地,严格控制明火,加强通风,佩戴面具用电作业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LEC法)序号工作步骤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风险值(D)风险等级划分建议采取的整改控制措施1 用电作业触电事故0.5 6 15 45 四级加强接地保护系统的检查维护,加强设备绝缘安全的检查维护,加强培训增强操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1 6 15 90 三级设备操作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LEC法)序号工作步骤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风险值(D)风险等级划分建议采取的整改控制措施1 设备运行操作手指挤夹伤害1 4.5 3 13.5 五级保持设备防护装置齐全,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2 电气老化触电事故0.5 4.5 15 33.75 四级加强日常安全检查,保持电气设备完好3 设备运行噪音人体噪音危害3 3 2 18 五级保持设备完好,加强设备润滑,使得设备运行平稳,降低设备运行噪音出入库装卸活动及储存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LEC法)序号工作步骤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风险值(D)风险等级划分建议采取的整改控制措施1 作业工具使用不当作业时产生火花引发火灾爆炸0.5 6 7 21 四级开桶盖、罐盖严禁使用铁制工具,必须使用黄铜或铝制工具2 搬运未轻拿轻放,撞击导致包装破裂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1 6 7 42 四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轻拿轻放3 堆垛不稳倒塌、包装破裂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0.5 3 7 10.5 五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限制堆垛高度4 危化品储存养护不当导致火灾爆炸1 6 7 42 四级二甲苯、环己酮、醋酸丁酯等对温度要求较严的危化品储存应该严格养护5 危化品储存储量过多,增加危险性0.5 6 7 21 四级严格控制危化品储存数量6 危化品储存通风不良遇高温发生火灾爆炸1 6 7 42 四级加强仓库通风条件,在仓库内装设干湿泡温度计高温作业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LEC法)序号工作步骤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风险值(D)风险等级划分建议采取的整改控制措施1 生产过程遇高温发生火灾爆炸1 4.5 15 67.5 四级加强通风,防止可燃气体积聚,严格禁止明火2 危化品储存遇高温发生火灾爆炸1 6 7 42 四级加强仓库通风条件,在仓库内装设干湿泡温度计3 化验室遇高温发生火灾爆炸1 6 7 42 四级加强通风,防止可燃气体积聚,严格禁止明火公司内运输车辆伤害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LEC法)序号工作步骤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风险值(D)风险等级划分建议采取的整改控制措施1 公司内运输事故车辆伤人 1 4.5 7 31.5 四级加强车辆检修,保持车辆完好,厂区道路划线,设置限速以及其他安全警示标志2 公司内运输货物倾倒,包装破裂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1 3 15 45 四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文明装卸,限制车速,车上货物妥善放置,防止倾倒说明:一、XXXXXX公司危险有害因素举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将事故分为20类;其中与本企业相关的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爆炸等9类】1、工业气体的使用和储存的火灾、爆炸危险;2、油品储存的火灾危险;3、油漆储存和使用中的火灾、爆炸危险;4、上述9类中的其他7类。
瓦斯检查员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示范文本

瓦斯检查员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瓦斯检查员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主要危险、危害因素1、检查地点存在冒顶片帮、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因素。
2、火灾、透水、爆破伤害。
3、假检、漏检、脱岗、瓦斯超限作业、通风设施破坏、风流短路等造成瓦斯爆炸。
4、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缺氧窒息。
5、跨越皮带、溜子,起吊重物下通过,经过无防护罩运转的设备等伤害因素。
6、其它伤害。
二、主要防范措施1、上岗作业精力集中,注意观察作业环境,尤其帮顶、机械、物料、运输车辆状态,保证自身巡检安全。
2、加强通风设施检查和管理,防止风流短路造成瓦斯积聚和超限。
3、加强瓦斯检查和管理,发现瓦斯超限和积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汇报。
4、检查瓦斯过程中,人员头部不得超过上次检查点的最大高度。
一氧化碳超限地点检查时,应采取专门措施,保证人身安全。
5、当遇到人员缺氧窒息、有害气体中毒时,抢救人员应佩带自救器进入危险地点抢救,以防造成自身中毒窒息。
6、必须熟悉所辖区域的避灾路线。
7、检闭要求先闭外、后闭内,先平身、后高顶。
8、遇有特殊情况时,听从指挥,遵循《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执行《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或特殊措施。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主要危险因素分析物体打击及原因分析该项目存在物体打击的危险,可能发生在机械操作、作业、上下工件和运输传递等过程中。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作用下运动,导致人身伤亡事故。
造成物体打击的原因包括:1.工作过程中工件未夹紧牢固;2.搬运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违章行为;3.抛丸打磨过程中物屑飞溅和防护装置失效;4.机械操作或手工作业过程中保护装置失效或操作失误;5.运输物件装卸过程中失误或违章行为导致物件翻倒或散落;6.设备故障;7.安全通道无护栏或行人不注意安全。
机械伤害及原因分析本项目使用打磨机、悬挂输送机、通风机和水泵等机械设备,它们的转动外露部分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等伤害。
导致机械伤害的原因包括:1.机械因素:设备设计不合理,安全防护装置不到位或缺失;2.操作者本身因素:违反操作规程,安全意识不强,未穿戴防护用品或过度疲劳等;3.环境因素:照明度不够或光线刺眼,工作场地导致设备布局不合理,噪声等;4.管理因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严,安全制度、法规不齐全等;5.意外伤害。
起重伤害及原因分析起重机械是用于垂直升降或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包括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0.5吨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1吨且提升高度大于或等于2米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它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起重、运输、装卸、安装和人员输送等作业。
本项目使用的电动双梁起重机、空中积放式悬挂输送机和移动升降机等设备在起重、运输结构件及设备的过程中,由于起吊行走故障、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当等,都可能导致起重伤害。
导致起重伤害的危险因素包括:1.长期起吊作业会使吊钩出现裂纹或断裂,如果对吊钩没有及时更换,很容易产生起吊伤害;2.起吊作业使用的钢丝绳因疲劳、断股、挤压变形、插头钢丝绳松动等原因,如果日常检查不到位,存在事故隐患,在起吊过程中容易造成重物坠落伤害。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对策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对策措施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 危险、有害物质及特性1)对照《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有柴油、油漆、二甲苯、压缩空气。
本项目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情况见表3-1 表3-1 危险物品状态一览表2 各物质主要危险特性1、柴油柴油属于第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扩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柴油理化特性表见表3-2。
2、油漆油漆属于3.3类可燃液体,危规号是33646。
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油漆理化特性表见表3-3。
3、二甲苯二甲苯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燃烧。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片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
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
其理化性能见表3-4。
4.压缩空气中文名:压缩空气;英文名:CompressedAir。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有助燃性;熔点:-213℃。
沸点:-195℃;临界温度(℃):-140.7℃;临界压力:3769KPa。
燃烧热:气化热:205.2KJ/Kg;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与易燃气体、油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受热时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有助燃性。
压缩空气危规号22020,危险性类别为第2.2类不燃气体。
压缩空气由于具有一定的压力,在其能量意外释放时,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1、物质的危险危害
芯片生产过程中,使用多种化学物品,厂区内设有储
存这些化学物品的化学品库,化学品种类达80种。
按照
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规定中对常
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分类,该项目中使
用的危险化学品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氧化
剂、有毒品、腐蚀品等类别,这些物质的主要危险危害
为:
1)有毒有害气体(如AsH3、PH3、SiH4、CO等)
如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燃爆,有的可在空气中自燃,
有的可致人中毒、冻伤、窒息、直至死亡。
2)易燃液体(如丙酮、异丙醇等)如泄漏、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
3)氧化剂(如过氧化氢等)如泄漏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可引起火灾爆炸。
4)腐蚀品(如酸类、碱类等)如泄漏与人体接触可引起化学灼伤。
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主要物质理化特性,以及化学危险品的贮存、使用的危险性分析详见化学品库单元。
2、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危害
生产设备多,且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多。
电气设备有110kV和10kV变配电站的变压器、配电柜、以及各厂房内用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特种设备有燃气锅炉、空压设备、冷冻设备、压力容器及多种气瓶和厂内机动车辆;储
存设备有储气罐、液氮罐、液氩罐、贮油设备、硫酸罐、氢氧化钠罐等。
其主要危险因素有:
1)火灾爆炸
油罐如本身缺陷或安全装置失效或管理不善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爆炸危险。
锅炉使用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为易燃易爆气体,一旦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
当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点火源可引发爆炸危险。
2)物理爆炸
锅炉、压力容器(蒸发器、冷凝器、储气罐)设备、气瓶等,如设备有缺陷或超压安全附件失效或使用不当,可引发物理爆炸。
3)触电危险
变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
缘老化破损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
如出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也可引发电气火灾危险。
4)静电危害
如火灾、爆炸危险环境内设备、管路防静电设计或施工不规范,或在使用、输送、贮存易燃易爆物质时所产生的静电电荷不能及时消除,或使用有火花工具、穿用不防静电的鞋、服装而产生静电火花,均可能引燃易燃易爆物质,造成火灾、爆炸。
5)高空坠落危险
凡2m以上各类高空作业点位,其梯、台、道、护栏等常规性防护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损坏,可引发高空坠落危险。
6)车辆伤害
厂内各类运输车辆如车辆本身缺陷,或制动、音响、
灯光等失效,道路状况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误操作可引发车辆伤害。
7)机械伤害
空压站、冷冻站、水泵房、锅炉房的旋转、传动设备如无防护罩或损坏,可引发机械伤害。
8)灼伤
高温设备、蒸气管路等表面,保温、隔热效果不好,易形成烫伤事故。
各类使用激光源、红外线光源的设备、机台上,如因光源密闭性不好或损坏或操作不当,致使光源直射观察者眼睛,将会造成眼灼伤。
9)噪声危险
空压设备、泵类、风机等设备在运转时可产生噪声危害。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