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东部凹陷古近系页岩气聚集条件分析
辽河东部凹陷太古界潜山变质岩储层成因分析与研究

油气勘探化 工 设 计 通 讯Petroleum Explora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252·第46卷第5期2020年5月1 地质概况东部凹陷北段整体呈两洼夹一隆的构造格局,东侧的牛居——长滩洼陷为北段最主要的生烃洼陷,是茨榆坨潜山油气的主要来源,西侧的茨西洼陷相对较小,生烃能力较弱。
茨榆坨潜山位于两个洼陷中央,是受西侧的茨西断层与东侧的茨东断层所夹持而形成的翘倾断块地垒山,太古界地层紧邻第三系沙河街组地层,地层剥蚀作用强。
茨榆坨潜山顶面整体形态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根据埋深、分布特点、主要断层控制作用,从南至北,可分为南部潜山、中部潜山和北部潜山三个潜山带,中部与北部潜山带潜山整体规模较大且紧邻生烃洼陷,为有利勘探区带。
2 太古界变质岩储层成因在茨榆坨地区,太古界潜山的基岩主要由2种岩石组成:①元古的变质岩;②不同地质历史时代的岩浆岩侵入体或者岩脉[2]。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地质营力的作用,古老的变质岩系中发育的裂缝经历了各种反复的演变,主要4种:形成、发展、充填以及再形成等。
在裂缝的形成与发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有5种:构造、风化、交代溶蚀、充填以及岩浆侵入等,其中构造作用与风化作用对太古界潜山储层改造作用最强[1—2]。
2.1 构造作用在茨榆坨地区,构造裂隙(缝)主要的形成时期有2个:①前震旦期;②中新生代盆地发育期,这个时期的构造裂隙主要为张裂隙,这些裂隙通常在断层周边比较发育,具有一定的继承性,随着断层活动的不断增强,裂隙会不断发育和持续扩大,有时会变窄或者被充填,这些充填物主要有3种:方解石、石英以及高岭石等。
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并且通过充填物中的流体包裹体,确定了研究区基岩储层的张剪性复合裂缝所形成的时期为中生代中、晚期[2]。
通常情况下,构造裂隙(缝)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部位:①裂隙发育和风化破碎的储集区;②断层交汇和分叉区;③弯曲断层的内弯区域,这些区域的裂缝比较发育,易于形成油气储集空间与油气成藏。
辽河东部凸起C—P页岩气聚集地质条件

摘
要 :通过对辽 河坳 陷东部 凸起 已钻探 井的录井、 测井及 岩芯资料的 系统分析 , 结合 目的层段样 品的有机地化及 实
验测试结果分析 , 认为 东部 凸起上古 生界石炭一 二 叠系暗色泥岩单层厚度较 大, 空间分布 广泛稳定 , 有机质类型 以 I I I 型干酪根 为主 , 丰度指标 高( O > .%) 热演化程度 高( 。 1 %一 .%) 具备形成 页岩 气藏的源岩条件 ; 色泥岩有 T C 20 , R = . 26 , 5 暗 机碳含量 高为吸 附态页岩 气提供 了丰 富的栽体 , 微裂缝 的发 育为 游离态页岩 气提供 了良好储 集空间; 同时泥岩石英矿 物含量 高( 平均 SO24 %) 岩性较脆 易形成裂缝 , i >0 , 符合工程 压裂条件要 求 , 部分 已钻探 井在石炭 系一二 叠 系暗色泥岩
Y e g E s U l t f — h l Ga Acu l inG o gc l o dt n ayi[ . o ra o S uh et e oe m nv r t : ce c & T c — uP n . at p i C P S ae s c mua o e l i n io ls J J un l f o tw sP  ̄ l fo t o aC i An s] u U iesy S i e i n e h n lg E i o , 0 2 3 ( ) 2 — 8 oo y d i 2 1 , 4 4 : 3 2 . tn
DO : 1 .8 3 . s.6 4 0 6 2 1 .4 0 3 I 03 6  ̄ i n 17 —5 8 .0 20 .0 s 文献 标 识 码 : A
辽河东部凸起 c —P页岩气聚集地质条件 冰
于 鹏
中 国石油 辽河 油 田勘探 开发研 究 院 , 宁 盘锦 14 1 辽 2 00
下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及资源量计算

第35卷第3期世界地质Vol.35 N a3 2016 年9 月G L O B A L G E O L O G Y Sept. 2016文章编号:1004 —5589 (2016) 03 —0840—11下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及资源量计算郭刚1’2’3’4,方石1’2’3’4,李博5,张新荣U’3’4,李永飞6,任德生'周铁锁8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2.吉林省油页岩与共生能源矿产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61;3.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6;4.国土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61;5.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黑龙江大庆166499;6.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沈阳110034;7.北京油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085;8.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盘锦124010摘要:在分析录井、钻井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基础上,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进行研究。
东部凹陷沙河街组富有机质泥岩主要为沉积于半深湖-深湖的暗色泥岩及发育在沼泽环境中的炭质泥岩,分布面积为3 000 k m2,有机碳丰度为1%~16.97%,干酪根类型以1^*112型 为主,其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丑〇)整体处于低成熟-高成熟阶段。
通过类比美国五大页岩气产区成藏地质条件,笔者预测东部凹陷驾掌寺一二界沟、黄于热地区可评为有利页岩气远景区。
利用气测全烃值、孔隙度及吸附气计算总含气量,求得有利远景区在沙三段与沙一、二段页岩气资源量分别为871 x l O sm3和742 x l O sm3。
关键词: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页岩气;成藏条件;资源量计算中图分类号:P618. 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 i s s n. 1004-5589. 2016. 03. 025 Analysis of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on Paleogene ShahejieFormation shale gas in eastern sag of Liaohe Basinand calculation of its resource extentG U O G a n g1,2,3,4,F A N G Shi1,2,3,4,LI B〇5,Z H A N G Xin-rong1,2,3,4,LI Yong-fei6,REN De-sheng7,Z H O U Tie-suo81.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 China;2. Key Laboratory for Oil Shale and Coexistent Energy Minerals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61, China;3. Key-Lab for Evolution of Past Life and Environment in Northeast Asia,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angchun 130026, China;4. Key Laboratory of Mineral Resources Evaluation in Northeast Asia, Ministry o f Land and Resources of China,Changchun 130061, China;5.Da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mpany, Daqing 166499, Heilongjiang^ China;6. Shenyang Center of Geological Surve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Shenyang 110034, China;7. Beijing Petroleum Valle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 Beijing 100085,China;8. Liaohe Oilfield Branch of Petro China, Panjin 124010, Liaoning, China收稿日期:2015-11-12;改回日期:2016-04-10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659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173, 40902057, 40702027)、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〇1311111)联合资助•通讯作者:方石(1974-),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沉积学、油气勘探和低温热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E-mail: fs812625@第3期 郭刚方石等:下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及资源量计算841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nalyses on the logging,drilling and geochemical data,the accumulati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Shahejie Formation shale gas in the eastern sag of Liaohe Basin are studied.The rich organic matter mudstone is mainly the dark mudstone deposited on the half deep lake-deep lake and the charcoal mudstone formed from the swamp environment in Shahejie Formation of the eastern sag,which is3 000 km2in area.The major organic carbon values of the dark mudstone range from 1%to 16.97% ,and the kerogen types are mainly H i and II2-The vitrinite reflectance values(Ro)of most organic matter at the low-mature and the high-mature paring with five shale gas producing areas in United States,the authors forecast that the Jiazhangsi-Erjie-gou area and the Huangyure area in the eastern sag are rated as the beneficial prospective areas of shale gas accu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easuring hydrocarbon gas,porosity and sorbed-gas content to get total gas content,the shale gas resource extent of beneficial prospective areas is871 X 108m3in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and742 X 108m3i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Key words:eastern sag of Liaohe Basin;Paleocene;shale gas;accumulation conditions;calculation of resource extent〇引言随着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油气产量进入徘徊期,确定油气资源接替领域和实现油气增产成为当务之 急。
辽河油田东部凹陷天然气运移特征

沉 积 时 间/ 4 4 3 3 2 2 2 l l 8 4 0 Ma 4 0 6 2 8 4 O 6 2
均 为油 和油气包 裹体 的 。 裹体 均一温 度统计 显示 , 包 东
部 凹陷油气 包裹 体均 一温度 主体 分布 在 8 ~ 2 对 0 10o C,
沉积时代
S 3
: 3 2 D S D l 1 + D
N g
N m
包 裹体 油气 比数 据显示 .东 部 凹陷包裹体 均一 温度越
高。 包裹 体 中气 态烃所 占比例越大 。 规律提示 东部 凹 此
陷天然气 大规模 运移 时间晚 于石油 .天然 气成 藏时 间
中的某 一 因素 , 方法原理 上就存 在缺 陷 。 在 成藏时 间最
终 的确 定必须 要对各 种方 法综合 考虑 。生烃史 法研究
显示 ,东部 凹陷主力 烃源岩 沙三段 下部 暗色泥 岩 自沙
一
沉积 期末开 始进入 大规模 生油期 ,东 营组达 到生油
源岩存 在 3个 生烃高 峰期 。前 2个 生烃 高峰分 别为 沙 三段 中晚期和东 营组后 期 , 产物 以石油 为主 , 烃 天然气
为油气运 移 的起 始 时间 。 按现今 油藏 的饱 和压力 , 可计
算 出油气 开始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移 时的埋深 。进而通 过地 层沉 降史 曲
线 确定油 气开始 运移 的时 间。但 该方 法无 法校正 油气 藏 形成后 地层升 降对油气 藏饱 和压力 的影 响。 东部 凹陷油气 藏饱 和压 力为 l . 2 . a 对 应 33 54MP . ~ 的运 移时 间为 2 ~ 1 , 同层 系 油气成 藏 时间略 有 O 3 不 Ma
辽河外围盆地奈曼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分析

1概况奈曼凹陷是开鲁盆地西南侧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
西北以乌兰尔格—东三义井凸起与张三园子—新庙凹陷相望,东以章古台凸起与八仙筒凹陷为邻,有利勘探面积约800km2。
奈曼凹陷总的资源量为0.86×108t,已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34×104t,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目前该区完成二维地震1 329.2km,三维地震110.3km2。
区内共有完钻探井8口,其中有4口井获工业油流,2口井见油气显示。
在凹陷中北部西侧发现了一个含油构造—双河断裂背斜,揭示了两套油藏,九上段为构造油藏,九下段为岩性油藏。
探明含油面积9.58km2,地质储量2034.29×104t。
2石油地质特征2.1构造特征奈曼凹陷是开鲁盆地西南侧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
构造走向NNE向,呈狭长条带状分布。
根据区内断裂展布特征及构造形态,将区内划分为3个二级构造单元,即西部陡坡带、中央洼陷带和东部斜坡带。
2.2地层特征本区主要发育中生代地层,下白垩统分布面积约800km2,最大埋深3600m。
下伏发育有中侏罗统海房沟组和三叠系上统哈达陶勒盖组。
前中生界基底由海西褶皱带石炭、二叠系浅变质砂岩、页岩组成。
奈曼凹陷地层发育较全,由三叠系哈达陶勒盖组、中侏罗统海房沟组、白垩系下统九佛堂组、沙海组、阜新组和白垩系上统、新生界组成。
2.3油源条件奈曼凹陷发育有九佛堂组和沙海组两套生油层系,九佛堂和沙海组沉积时期发育的半深湖、深湖相深灰色泥岩、褐色油页岩沉积,具有较高的生油能力,构成本区主力烃源岩。
对各组段的有机碳、氯仿沥青“A”、生烃潜量等丰度参数的研究如下:其中奈1块的九佛堂组下段有机碳为2.44%,沥青“A”为0.2174%,生烃潜量为9.69mg/g;九佛堂组上段有机碳为0.25%,沥青“A”为0.0036%,生烃潜量为0.37mg/g;沙海组有机碳为2.11%,沥青“A”为0.0831%,生烃潜量为11.08mg/g;北部奈10井九下段有机碳为3.20%,沥青“A”为0.2884%,生烃潜量为19.80mg/g(表1)。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中深层气藏形成条件分析

段储层物性逐渐变差,北段有65%样品的孔隙度大于10%,中段为27%,南段仅为8%,而油气分布也是北段和中段好于南段。
2.3 油气运移特征东部凹陷中深层油气的主要输导体系是断裂和砂体。
断层和砂体组成了复合输导体系,垂向上砂体沟通烃源,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断层与砂体输导油气侧向上运移和聚集。
3 成藏主控因素北段有机质成熟界线位于沙三上段地层中,部分煤层及炭质泥岩成熟,沙三中下段主力烃源岩有机质成熟作用相对较充分,溶解气、气层气并存,与生油洼陷相邻近的茨榆坨构造带和牛青构造带,由于构造岩相的有利匹配而成为围绕洼陷的有利油气富集区。
储层条件是控制天然气运聚成藏的主控因素。
中段生油岩有机质成熟度整体相对偏低,沙三中下段主力生油岩只有部分进入成熟阶段,因而中段很少见到气层气,只有与源岩沟通较好的储集体(如沙三中的火山岩)具有较好的捕获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所以中段油藏埋深相对较大。
输导体系和储层条件是中段天然气运聚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南段驾掌寺洼陷有机质成熟度与北段类似,成藏条件和规模也大体类似;再往南到滩海盖洲滩—二界沟洼陷,有机质成熟界线所处层位更新,早第三纪主力生油岩就已经经历了较充分的热演化成熟作用,同时晚第三纪以来有机质成熟作用相对中北段更显著,因而馆陶组有油层存在。
整个东部凹陷构造受主干断裂右行走滑作用影响较显著,不仅影响了区域或局部构造的形态,同时对油气的垂向运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断裂和圈闭封盖条件是本段天然气运聚成藏的主控因素。
4 结论(1)沙三段气源岩整体呈南北厚中间薄的“哑铃状”分布,南北两端的两个源岩发育中心是最主要的生气中心,气藏环绕生烃中心周围分布。
(2)本区中深层发育自生自储自盖型、自生自储上盖型、下生上储上盖型三种储盖组合,盖层以局部泥岩盖层和火山岩盖层为主,由北向南沙三段储层物性变差。
(3)成藏主控制因素在东部凹陷各区域具有明显差异,勘探有利区以北部的牛居-青龙台构造带和南部的驾掌寺—二界沟洼陷为最优。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南部沙三段页岩气聚集特征分析及资源量计算

美 国, 页岩 气资 源量超 过 2 0 8X1 m 。中国 页岩气 资 源也 非 常丰 富 , 具有 巨大 的资源 潜力 和勘探 开发 远 景 , 是研 究 程度较 低 , 但 还处 于起 步 阶段 , 步 预 初 测 资 源量 为 3 0×1 他1。页 岩 气作 为 一 种 非 常规 01 1 含 气 系统在 国 内也逐 步得 到关 注 J 。 辽 河坳 陷是 渤海 湾 中 、 新生 代 断陷盆 地 的一个
李 宗亮
( 中油 辽 河 油 田公 司 , 宁 辽 盘锦 14 1 ) 20 0
摘要 : 通过 测井 、 录井、 地球化 学等资料 以及 页岩吸 附气量 实验 , 对辽河坳 陷东部 凹陷南部沙三 段 页岩 气的聚集特征进行分析 , 测 页岩气发育 的有利 区并计算 页岩 气资源量。研 究表 明, 预 研
依 赖 于裂缝 的发育 程度 , 而裂 缝发 育程 度 取决 于页
岩 的矿 物组 成 , 页岩 的矿物 组成 在很 大程 度上 影 故
质含 量及 其生 气 作 用 。东 部 凹陷南 部 沙 三 段 干 酪根 元 素组成 和有 机质 显微 组成 分析表 明 , 沙三段 烃源 岩 的干酪 根类 型主 要为 ⅡB和 Ⅲ型 , 以生 气 为
主。
×1 m 。 自下 而上 发 育 了太 古 界 、 生 界 、 0 古 中生
界 、 近 系房 身 泡 组 、 河 街 组 三 段 、 河 街 组 二 古 沙 沙 段 、 河街 组 一 段 、 营组 、 近系 馆 陶组 、 沙 东 新 明化 镇 组地 层 。沙 三段是 该 区重 要 的烃 源 岩 和含 油
级构 造单 元 , 位于 盆地 的东北 部 。东部 凹陷作 为
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聚集条件及有利区优选

1 研究 区概况
辽 河坳 陷位 于渤 海 湾盆地 的东北 角 , 是 在前 中 生 代复 杂基 底上 发育 起来 的中 、 新 生代 大 陆裂谷 坳 陷 。西 部 凹陷是 辽 河 坳 陷 最 大 的一 个 富含 油 气 的 凹陷 , 其 长 轴方 向呈 北 东 向 , 长 约为 1 1 5 k m, 宽 约 为2 2 k m, 西起 西 部 凸起 , 东 至 中央 凸起 , 北 起 牛 心
积速 率 , 广 泛发 育 以暗 色 泥岩 为 主 的沉 积 物 , 泥地 比普遍 大 于 6 0 %, 物 源 主 要 来 自杜 家 台 和 中 央 凸 起 。北 部 以扇 三角洲 一湖泊沉 积体 系 为主 , 在陈 家 洼 陷 和高升 南部 的半 深 湖一深 湖相 发育 区 , 泥页 岩
析 页岩 油聚 集条 件。结 果表 明 : 目的层 泥 页岩 厚度 大、 分 布面 积广 , 有机 碳 质量 分数 均值 为 2 . 1 8 %, 有机质 类型以 Ⅱ型为主 , 热 演化成 熟度 均值 为 0 . 5 9 %, 具备 良好 的 页岩油形 成条件 ;
泥 页岩 脆 性 矿 物 含 量 较 高 , 孔 隙和 裂 缝发 育 , 含 油量大 , 具备 良好 的 页岩 油储 集及 后 期 改 造 条
吨级 的油气 田 , 取得 了 良好 的勘探 开发 效果 。辽 河 西 部 凹陷沙 三段 泥 页岩地 层 的分 布较 广泛 , 面积 为
2 页岩油聚 集条件分析
2 . 1 暗色泥 岩发 育情 况
2 0 0 0~3 0 0 0 k m , 沉 积 环 境 为 潮湿 气 候 下 深湖 一 半 深湖 相 的 暗色 泥 岩 , 为各 凹 陷 主力 生 油层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界 、 中生界 、 近 系沙河 街组 三段 、 二段 、 古 一 东营组 及上 第 三系 明化 镇组 等 6套含 油 气层 系 引. 个 凹 整
集 的结果 , 现 为 典 型 的 “ 表 原地 ” 藏 模 式 , 成 以大 面 积含 气 、 隐蔽 圈闭机 理 、 可变 的盖层 岩 性 和较 短 的烃 类运 移距 离 为 特 征 ¨ 。页岩 气 勘 探 和 开 发 研 究 最 4. 早始 于 美 国 , 截止 20 0 6年 , 国大 约 有 页 岩 气 生产 美 井 3 0 95 0口 , 占全 美天 然气产 量 的 8 % J页岩 气作 .
为一 种现 实 的非常 规 天 然气 资源 , 已在 国 内掀 起 一
陷由南向北依次发育了二界沟洼陷、 驾掌寺洼陷 、 黄 金带洼陷 、 欧西洼陷 、 牛居 一 长滩洼陷等负向构造单
元 ( 1 以及荣 兴 屯构造 带 、 图 ) 大平 房 一桃 园构造 带 、
番研 究热 潮
. 者 通 过 对 辽 河 东 部 凹 陷页 岩 气 笔
成藏 条件 进行 剖析 , 合 研 究 区 内实 验测 试 分 析 和 结 泥 页岩 中气测 全烃 异 常 显示 , 为 辽 河 东 部 凹 陷古 认 近 系地层 中蕴 藏有 页 岩 气 资 源 , 一个 值 得关 注 的 是
新 区域 .
1 区域 地质 概 况
东 部 凹陷 为辽 河 坳 陷三 大 凹 陷之 一 , 抵 头 台 北
21 0 0年 3月
第2 5卷第 2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u f i nS i uU i mt( au ̄ Si c dt n omM o hy nv i N tr c n eE io ) Xa o e y e i
M a .2 0 r 01
V 12 . o . 5 No 2
E— mml h l y a @ 1 6 c m : el u n o 2 .o
一
2一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黄 于热构 造带 、 新开 一董 家 岗斜 坡 带 、 湾超 覆 带 、 大 三 界泡潜 山带 、 牛居 一青龙 台构造 带 、 榆坨 高垒带 茨 等 正 向构 造单元 . 二界 沟洼 陷 、 掌寺洼 陷和 牛居 一 驾 长滩 洼 陷是东 部 凹陷古 近 纪 的沉 降 一沉 积 中心 , 沉
熟气、 热解气 、 裂解气 、 一 高 过成熟气 , 又有原油和沥 青 裂解气 , 几乎覆 盖 了所 有 可 能 的有 机 生气 作 用模
式 .
通过 实测东 部 凹 陷古 近 系沙 三段 、 一二 段 和 沙 东 营组泥 页岩样 品 的地 球化 学 参 数 , 为 沙三 段 有 认 机碳 平均 含量为 26 % , 高为 1.3 , 一二 段 .4 最 6 3% 沙
中图分类 号 :E 2 . T l2 9 文献标 识 码 : A
页岩 气是 指 主体 位 于 暗 色 泥 页岩 、 碳 泥 页岩 高 及其 夹层 状 的粉砂 岩 、 粉砂 质 泥 岩 、 泥质 粉 砂 岩 、 甚 至 细砂岩 中 , 以吸 附 和游 离 状 态 为 主 要存 在 方式 的
天然 气 聚集 , 天 然气 生 成 之 后 在 源 岩 层 内 就 近 聚 是
子, 南至 辽东 湾 , 长约 10k 宽 为 l 3 m, 积 4 m, 8~ 0k 面 约 为 330k 呈 北东 向( E) 布 , 0 m , N 展 是辽河 坳 陷勘
探最 早 的地 区 , 过 4 经 0多年 的勘 探 , 已经 发 现 了太
积 了 巨厚 的砂 泥岩地 层. 3 1 泥 页岩地球 化学 特征 .
3 页岩气成藏 的有利条件分析
影 响页岩气 成藏 的主要 因素是 源岩 的有机 质含
量及其生气作用 . 页岩 分 布
东部 凹陷在 沙 四段 沉 积 时期 处 于 隆起 状 态 , 未 接受 沉积 . 在沙 三段沉 积时期 , 东部 凹陷 内发生 古近
文章 编号 :6 3 6 X(0 0 0 -0 1 5 17 - 4 2 1 ) 20 0 - 0 0
辽 河 东部 凹 陷古 近 系页岩 气 聚 集条 件 分 析
王广 源 , 张金 川 , 李晓光 , 边瑞康 , 华 邓 飞 涌 , 颖 朱 , 唐
(. 1 中国地 质大学( 北京 )能源学院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 富集机理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京 10 8 ; 北 00 3 2 中国石油 辽 河油 田公 司 , 宁 盘 锦 14 1 ; . . 辽 2 0 0 3 西南油气 田分公 司 蜀南气矿 , 四川 泸州 6 60 ) 4 0 1
图 1 辽河东部凹陷洼陷分布
收稿 日期 : 0 9 92 20 - -8 0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编号 :0 7 0 74 4 2 7 ) 4 6 2 8 ,0 7 0 3 资助
作者简介 : 王广源 (9 6 ) 男 , 18 一 , 硕士研究 生 , 主要从 事油气成藏机理与预测 、 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
摘要: 页岩 气是 一 种现 实的非 常规 天然 气资 源. 过 对 大量 录 井 、 井 、 球 化 学、 通 钻 地 实验 测 试及 生产
测试结果等资料的分析 , 认为辽河东部 凹陷古近 系3 套泥页岩分布面积广, 厚度大, 有机碳含量高,
有机 质 类型 以腐 泥腐 殖型和 腐 殖型 为主 , 有机 质成 熟度 变化 范 围宽等特 点 , 备形 成 页岩 气的物 质 具
基础. 泥页岩 中微裂缝和裂缝发育 , 为游 离态气体的赋存提供 了有利的储 集空间, 且泥 页岩吸 附甲 烷 能 力强 , 附量 大 , 页岩段 普 遍存 在 气测 全烃 异 常 , 吸 泥 蕴藏 着 巨大 的 页岩 气资 源. 新 开 油 田、 在 黄
金 带 油田 以及 桃 园气田 附近 气测全 烃异 常 明显 , 页岩 气成 藏 的有 利地 区. 是 关键 词 : 辽河 东部 凹 陷 ; 古近 系 ; 页岩 气; 有机碳 含 量 ; 气测显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