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概论-9发动机全
航空发动机结构与原理概论

以航空发动机结构为例说明产品结构前言CFM56-7是目前客机发动机中最先进的发动机(图1)…图1航空发动机是飞机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发动机加燃油的重量占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起飞总重量的40%~60%,其寿命期费用站整个飞机的20%~40%。
特别是涡轮喷气发动机发明以后,推进技术的进展更是突飞猛进,是飞机的性能和任务能力取得了重大突破。
美国人对航空发动机技术如是评价:“T he aircraft engine is a technology intensive, making it difficult to enter a novice area, it needs adequate protection and use of the state results in the area, long-term data and experience, as well as national large in vestment. “United States” a joint vision for 2020 “in the proposed strategy for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ine U.S. advantage technology, aviation jet engines are listed in the second, on nuclear technology before, and now eve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only two areas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one aerospace, and the other is the aircraft engine, the aircraft engine is a national strategic industry. ”如今,航空发动机技术也是制约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航空发动机总体结构演示幻灯片

第2.1节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组成 第2.2节 转子支承方案 第2.3节 联轴器 第2.4节 支承结构 第2.5节 静子承力系统
1
2.1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组成
2
2.1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组成
3
2.1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组成
4
2.1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组成 1. 进气道
在燃气涡轮发动机中,发动机转子通过 支承结 构 支承于发动机机匣上。转子上承受的各种负荷 (如气体轴向力、重力、惯性力及惯性力矩等)由 支承结构承受并传至发动机机匣上,最后由机匣通 过安装节传至飞机构件中。
在发动机中,转子采用几个支承结构(支点), 安排在何处,称为 转子支承方案 。
12
转子支承方案的表示方法(简图和代号):
的 两 支
19
图2-7 0-2-0支承方案
图2-8 1-0-1支承方案
20
二、双转子和三转子支承方案
多转子发动机中,转子数多,支承数目多,而且低压转 子轴要从高压转子轴中心穿过,使结构复杂,但原则上仍以 每个转子分别进行处理。
与单转子发动机不同的是,有些支点不直接安装在承力 机匣上,而是装在另一个转子上,通过另一转子的支点将负 荷外传,由于这个支点是介于两个转子之间的,所以称为 中 介支点 。中介支点中的轴承,则称为 中介轴承或轴间轴承 。 在多数发动机中,采用中介支点,可使发动机长度缩短,承 力机匣数减少。但是轴间轴承的润滑较困难,轴承工作条件 较差,而且装拆也比较复杂。
图2-2 浮动套齿联轴器
16
J47 单转子涡轮喷气发动机转子的 1-3-0四支点 支承方案。
图2-3 1-3-0的四支点支承方案
17
2) 3支点方案
航空概论-9发动机全

燃气涡轮发动机
空气喷气发动机
原理
牛顿第三定律 -- 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
喷气发动机在工作时,从前端吸入大量的空气, 燃烧后高速喷出。在此过程中,发动机向气体施加力 ,使之向后加速,气体也给发动机一个反作用力,推
动飞机前进。
喷气发动机的推重比
航空工程与技术概论
第九章 航空发动机
活塞式发动机 涡轮喷气发动机
涡桨发动机 涡轮风扇发动机
涡轴发动机 桨扇发动机
❖ 航空发动机(aero-engine),是为航空器提供推动力或支持力的 装置,是航空器的心脏。
❖ 自从飞机问世以来的几十年中,发动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早期 的低速飞机上使用的活塞式发动机,到可以推动飞机以超音速飞行的 喷气式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已经形成了一个种类繁多,用途各不相同
国别 苏联
发动机型号 BK-1F
类型 涡轮喷气
装备的飞机 推力/重量比
米格15
~2.0
美国 苏联
J47 РД-9Б
涡轮喷气 加力涡轮喷气
F86 米格19
3~4
美国
J57
加力涡轮喷气
F100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
国别 苏联 苏联 美国 美国
第二代航空燃气轮发动机
发动机型号
类型
装备的飞机 推力/重量比
下几个: (1)发动机功率
(2)功率重量比
(3)燃料消耗率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发展阶段
喷气时代
两次世界 大战期间
逐步退出主要航空领 域,广泛应用在轻型低
速飞机和直升机上。
气冷发动机发展迅速
,发动机的性能提高很快
航空概论---航空发动机

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
歼 二 十
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发展成熟同样也是较为复杂的过 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得以顺利完成。相信以踏实认真的态度,刻 苦钻研的精神,一定会让我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一步步走向成熟,也 让中国不再只是一个航空大国,而成为一个航空强国。
Thank You!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第一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为匈牙利于1937年 设计、1940年试运转的 Jendrassik Cs-1。美国在 1956年服役的涡桨发动机T56/501,装于C-130运 输机、P3-C侦察机和E-2C预警机。它的功率范围 为2580~4414 kW,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涡 桨发动机之一,至今还在生产 。 螺旋桨在吸收功率、尺寸和飞行速度方面的限 制,在大型飞机上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逐步被涡轮 风扇发动机所取代,但在中小型运输机和通用飞 机上仍有一席之地。
P-47,绰号“雷电”,装备R-2800发动机,是美国共和飞机公司研 制的战斗机。该种机型产量达到15683架,是美国战斗机史上生产量 最大的飞机之一。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举例
B-29战略轰炸机,装备 莱特公司的R-3350发动 机。世称“超级空中堡 垒”“史上最强的轰炸 机”,在轰炸东京等二 战及之后的战场都可以 看到他的身影,广岛和 长崎的两次原子弹袭击, B-29也是空中平台。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美国C-130运输机
美国E-2C预警机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工作原理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由螺旋桨和燃气发生器组成,螺旋桨由涡轮带动。 工作原理与涡轮风扇发动机近似,但产生动力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主要功率输出方式为螺旋桨的轴功率。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螺旋桨后的空气流就相当于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外 涵道,由于螺旋桨的直径比发动机大很多,气流量也远大于内涵道, 因此这种发动机实际上相当于一台超大涵道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
航空模型发动机完全手册

航空模型发动机完全手册前言目前,航空模型上采用的动力装置主要有:橡筋条、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式发动机和压缩气体发动机等数种。
其中活塞式发动机按照混合气着火方法分为:压缩燃烧式(压燃式)、电热式(热火栓式)和电火花点燃式三种。
本书主要介绍在我国使用较广的压燃式发动机。
最后在附录中简要介绍一下电热式和电火花点燃式发动机。
活塞式航空模型发动机是一种小型内燃机,一般称为小发动机。
它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与中学物理书上介绍的内燃机(包括柴油机和汽油机)大体相同,也和日常见到的手扶拖拉机、摩托车或汽车上使用的发动机大体相同,不过要简单得多。
小发动机的体积虽然很小,并且只有一、二十个零件,但它已经是一种精密机器了,必须很仔细地科学地去学习它和使用它。
航模爱好者在使用小发动机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上学到的有关发动机的基本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
要学懂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燃料组成、起动步骤和调整方法,学会怎样排除故障,并注意养成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今后在农业机械化运动中,或在工矿和科学试验等工作中,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各种机械设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构造和原理(一)小发动机的构造:图1是轴进气压燃式小发动机的解剖图。
现将它的各个零件和功用分别说明如下:1.气缸和活塞——气缸是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燃烧的地方,也是将燃料燃烧后放出来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地方。
气缸呈圆筒形,内表面非常光滑,近似镜面。
气缸内的混合气体燃烧膨胀时,产生很高的压力,作用在活塞顶上,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经过曲轴连杆机构,使曲轴转动并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拉力使飞机前进。
发动机转动时,活塞以很高的速度在气缸中来回运动。
气缸壁上开有排气口和转气口等配气孔。
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时,同时控制了排气口和转气口等配气孔的开闭。
气缸和活塞是小发动机上最主要也是最精密的零件,它们之间的配合非常精确,以保证密封和压缩性能。
如果使用不当,或让灰沙等脏物进入气缸内部,那就会使气缸和活塞很快磨损,影响密封性能,造成发动机转速下降,甚至不能起动等不良后果。
航空概论发动机全

研发与创新能力
我国在航空发动机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 在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方面仍需加强。 未来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 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与引进
航空发动机领域需要高素质的研发人才和技能人 才。我国应加强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 进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 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运营表现与市场应用
GE90在市场上表现出色,以其高效率、低油耗和长维护周期赢得了航空公司的青睐。同 时,GE90的可靠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为航空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如涡扇10等)
涡扇10发动机概述
涡扇1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发动机在结构设计、材料应用、制造工艺等方 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动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关键技术与挑战
高温材料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需要承受极高的温
度,因此需要研发能够承受高温
的材料。
01
高效压气机设计
02 压气机的效率直接影响发动机的
性能,需要设计高效的压气机以
降低燃油消耗。
燃烧室稳定性
燃烧室的稳定性对于发动机的安
全和性能至关重要,需要采取措
03
施确保燃烧室的稳定工作。
涡轮冷却技术
04 涡轮工作时需要承受极高的温度
运输机发动机
大推力、高效率,注重经济性和可靠性。
无人机发动机
小型化、轻量化,追求长航时和隐身性能 。
民用航空领域应用现状及趋势
01
02
03
大型客机发动机
高安全性、低噪音、低排 放,追求舒适性和环保性 。
支线客机发动机
适中推力、高效率,注重 经济性和适应性。
航空概论第三章航空发动机

发展思考
总目录 本章目录
• 涡喷发动机实现了超音速飞行,在 航空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存 在着效率低的缺点。
• 能否发展一种既能产生大的推力, 经济性又好的发动机?
总目录 本章目录
特征:
▪ 不直接产生推力,发动机轴通过减速 器带动螺旋桨;
▪ 发动机在亚音飞行时,热力效率高; ▪ 用于低速运输机及轻型飞机。
飞机性能的变化 起飞滑跑距离减少29.4% 最大航程增加27.6%
随后很快被其他民 爬升率提高110%
航客机广泛采用 最大巡航速度提高8.2%
本章目录
总目录 本章目录
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军用
• 特征
– 小涵道比,带加力燃烧室。迎风面积小,推重比大
F-4“鬼怪”式战斗机 用涡 扇(斯贝MK202)换装涡喷 (J79)后飞机性能的改进
冲动式
反动式
总目录 本章目录
主要部件—尾喷管
• 作用:
– 燃气膨胀以高速 (550-600 米/秒) 喷出做功
推力矢量喷管
总目录 本章目录
总目录 本章目录
X-35矢量喷口
总目录 本章目录
总目录 本章目录
苏-27的眼镜蛇机动飞行
主要部件—加力燃烧室
总目录 本章目录
• 装在涡轮后,短期供入燃油燃烧, 使排气温度、 速度增加,增加发动机推力。用于军机。
Sikorsky UH-60L Black Hawk Boeing AH-64D Apache Longbow
与涡桨不同:
结构原理
通过自由涡轮带动输出轴;
输出轴速更低;
可同轴输出也可并行输出。
总目录 本章目录
总目录 本章目录
MTR390
民航概论9

发动机
加力燃烧室,流经涡轮后的气流中还含有部分氧气,故 可以在加力燃烧室中再次向气流中喷射燃油燃烧,以进一步 提高喷管出口燃气的速度,使推力得以进一步加大。通常用 于帮助飞机突破音障。
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尾喷管
发动机
尾喷管,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主要将涡轮排出的仍具有 一定能量的燃气膨胀加速,以较大的速度排出发动机,以产 生推力。
速从尾部喷口向后排出。这一速度比气流进入发动机的速度大得多, 从而产生了对发动机的反作用推力,驱使飞机向前飞行。
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原理
核心机 压气机 燃烧室 燃气涡轮
•比较: —活塞式发动机做功是周期性的 —涡喷发动机是连续的
• 比较:活塞式发动机做功是周期性的
涡喷发动机是连续的
活塞式 进气 压缩
室、涡轮和尾喷管组成。
工作时,发动机首先从进气道吸入空气。空气经压气机压缩后, 压力提高,随后进入燃烧室。燃烧室的燃油喷嘴射出油料,与空气混
合后点火,产生高温高压燃气,向后排出。
高温高压燃气向后流过高温涡轮,部分内能在涡轮中膨胀转化为 机械能,驱动涡轮旋转,带动压气机工作。
从高温涡轮中流出的高温高压燃气,在尾喷管中继续膨胀,以高
• 尾喷管
– 圆筒状:喷口处面积缩小使排出气流流 速增加,提高发动机的推力。 – 整流锥:使环形气流变为柱形 – 反推:打开时,气流产生反向的推力, 使飞机减速。有的喷管还带有消音装置, 以减少排气的噪声。
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尾喷管
发动机
反推力装置,改变尾气排放方向,以缩短飞机着陆滑跑 距离。
• 燃烧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点火可 靠,燃烧稳定,燃烧完全,压力损 失小,容热强度高,出口温度分布 均匀,燃烧产物对大气的污染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3350,莱特公司生产的双 排气冷星型发动机,1941 年投入使用,开始时功率为 2088kW,主要用于著名的 B-29"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举例
B-29战略轰炸机,装备 莱特公司的R-3350发动 机。世称“超级空中堡 垒”“史上最强的轰炸 机”,在轰炸东京等二 战及之后的战场都可以 看到他的身影,广岛和 长崎的两次原子弹袭击, B-29也是空中平台。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举例
喷气时代的活塞式发动机
由于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发明而开创了喷气时代,活塞式发动机逐步退 出主要航空领域,但功率小于370 kW的水平对缸活塞式发动机发动机仍 广泛应用在轻型低速飞机和直升机上,如行政机、农林机、勘探机、体育 运动机、私人飞机和各种无人机。 美国NASA已经实施了一项通用航空推进计划,为未来安全舒适、操作 简便和价格低廉的通用轻型飞机提供动力技术。方案是用狄塞尔循环活塞 式发动机,用它的飞机有4个座位,速度偏低。对发动机的要求为: 功率 为150 kW; 耗油率0.22 kg/(kW· h); 满足未来的排放要求; 制造和维修 成本降低一半。到2000年,该计划已经进行了500h以上的发动机地面试 验,功率达到130 kW,耗油率0.23 kg/(kW· h)。
喷气发动机的热效率 喷气发动机是热机的一种。热机是连续不断地将热能转 换为机械能的动力装置。热机的热效率为输出的机械能与输 入的热能的比值。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比值应小于1。 获得机械能的过程是通过气体膨胀做功,但是,膨胀是 有限度的,必须在膨胀后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才能进行下 一次做功,以获得连续的机械能输出。 对于航空喷气发动机来讲,虽然其循环并非严格卡诺循 环,但这一原则同样有效。因为发动机的燃气直接排到空气 中,低温热源温度很难降低,只有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即 提高燃气从燃烧室进入到涡轮前的温度,这样才能提高发动 机的热效率。
飞行者1号的活塞发动机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举例
R-2800——普· 惠公司生 产的双排"双黄蜂",属 于气冷星型发动机。这 种发动机在航空史上占 有特殊的地位。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举例
活 塞 式 航 空 发 动 机 举 例
P-47,绰号“雷电”,装备R-2800发动机,是美国共和飞机公司研 制的战斗机。该种机型产量达到15683架,是美国战斗机史上生产量 最大的飞机之一。
定矩螺旋桨是桨叶角固定的螺旋桨。它应 用在飞行速为200km/h以下的小飞机上。 变矩螺旋桨是桨叶角可改变的螺旋桨。它 应用在飞行速大于200km/h的大飞机上。
螺旋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
活塞式发动机的主要要求是重量轻、功率大、 尺寸小和耗油省等,因此活塞式发动机的主要 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 (1)发动机功率 (2)功率重量比
喷气发动机的推进效率
喷气发动机既是发动机又是推进器,因此就存在一个推进 效率的问题。所谓推进效率,就是指发动机传递给飞行器 的推进功率与其产生的总机械功率之比,即: 推进效率 = 传给飞行器的推进功率 / 进排气的机械能之差 根据计算可知,发动机的推进效率仅与进气速度(等于飞 机飞行速度)和排气速度有关: 推进效率 =2/(1+排气速度/进气速度) 由此可见,喷气发动机的推进效率由排气速度和飞行速度 的比值决定,比值越大,推进效率越低。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发动机的性能提高很快,单机功率从不到10 kW增加 到2500 kW左右,功率重量比从0.11 kW/daN 提高到1.5 kW/daN左右,升功率从 每升排量几千瓦增加到四五十千瓦,耗油率从约0.50 kg/(kW〃h)降低到0.23~0.27 kg/(kW〃h)。翻修寿命从几十小时延长到2000~3000h。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活塞式发动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以它为动力的螺旋桨飞机的飞行速度从 16km/h提高到近800 km/h,飞行高度达到15000 m。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发明开创了喷气时代,活塞式发动机逐步退出主要航空领域, 但功率小于370 kW的水平对缸活塞式发动机仍广泛应用在轻型低速飞机和直升机 上,如行政机、农林机、勘探机、体育运动机、私人飞机和各种无人机。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与喷气战斗机的发 展历程类似,喷气发动机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四次 更新换代。 第一代航空燃气轮发动机
国别 苏联 美国 发动机型号 BK-1F J47 类型 涡轮喷气 涡轮喷气 装备的飞机 米格15 F86 推力/重量比 ~2.0
苏联
美国
Р Д -9Б
J57
加力涡轮喷气
加力涡轮喷气
米格19
F100
3 ~4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
第二代航空燃气轮发动机
国别 苏联 苏联 美国 美国 发动机型号 P11-300 P29-300 J79-GE-3 J79-GE-17 类型 加力涡轮喷气 加力涡轮喷气 加力涡轮喷气 加力涡轮喷气 装备的飞机 推力/重量比 米格21 米格23 F104 F -4 5 ~6
启动系统 将发动机发动起来,需要借助外来动力, 通常用电动机带动曲轴转动使发动机动。 定时系统 定时系统是由曲轴带动凸轮盘推动连杆和 摇臂,定时将进气活门和排气活门开启和关闭 的系统。
活塞式发动机的两种典型的冷却方式:
V形排列 星形排列
热机
活塞式发动机是热机
但本身不能产生推力,只能从轴上 输出功率带动螺旋桨,由螺旋桨产 生推力,所以螺旋桨称为推进器。
活塞式发动机(热机)加螺旋桨(推进 器)称为活塞式动力装置。
螺旋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活塞式发动机必须带动螺旋桨,由螺旋桨产生推(拉) 力。作为飞机的动力装置,发动机与螺旋桨是不能分割的。
螺旋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螺旋桨的型式:
螺旋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螺旋桨从构造上分为: 定矩螺旋桨和变距螺旋桨
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压缩冲程” 曲轴靠惯性作用把活塞由下死点向上推动, 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气缸内容积逐渐减少, 混合气体受到活塞的强烈压缩。被压缩在“燃 烧室”。压强到十个大气压。温度到摄氏4OO 度左右。 活塞航空发动机的压缩比大约是5到8,压 缩比越大,气体被压缩得越厉害,发动机产生 的功率也就越大。
(3)燃料消耗率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发展阶段
喷气时代
两次世界 大战期间
逐步退出主要航空 领域,广泛应用在轻型 低速飞机和直升机上。
早期
气冷发动机发展迅速, 发动机的性能提高很快, 达到其发展的顶峰。
液冷发动机 居主导地位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发展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发展早期,法国处于领先地位。当时装备伊斯潘诺-西扎V型 液冷发动机的"斯佩德"战斗机的功率已达130~220kW, 功重比为0.7kW/daN左右。 飞机速度超过200km/h,升限6650m。
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由磁电机产生的高压电在规定的 时间产生电火花,将气缸内的混合气体点燃。 冷却系统 发动机内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除转化为 动能和排出的废气所带走的部分内能外,还有 很大一部分传给了气缸壁和其他有关机件。冷 却系统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以保 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活塞式发动机的辅助工作系统
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气缸;2-活 塞;3-进气门; 4-进气阀;5-排 气门;6-排气阀; 7-连杆;8-曲轴
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进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从上死点向下 滑动到下死点为止,气缸内的容积逐渐增大, 气压降低——低于外面的大气压。新鲜的汽油 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打开的进气门被吸入 气缸内。
F15E、F16C F/A-18
狂风 幻影-2000
美国
欧洲 法国
F404-GE400
RB199 M88-2
第四代典型发动机
国别 美国 俄罗斯 发动机型号 F119 ΑЛ-41φ 类型 装备的飞机 F-22 米格1.42 推力/重量比
加力涡轮风扇
~10.0
第四代战斗机要求发动机的推重比要在 10以上,采用矢量推力喷管,有良好的 隐身能力等。
与航空器的发展史一样,航空发动机也经历了百余年 的发展。 飞行者1号的活塞发动机
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所有带 动力的飞行器都毫无例外的以活塞式发动机/螺 旋桨为动力装置。
1935年,德国人汉斯 • 冯 • 奥海因 (Hans von Ohain) 博士开始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 喷气发动机 HeS-3A 的设计,于1936年完 成研制。 1942 年,另一位德国人海尔伯特 • 瓦格纳 (Herbert Wagner) 教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 台轴流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研制。
20世纪50年代中使用到70年代
从1974年到21世纪初期,装有第三代喷气发动机 的战斗机都是战斗机中的主力。 第三代典型发动机
国别
俄罗斯
发动机型号
ΑЛ-31φ
类型
装备的飞机 推力/重量比
苏-27
俄罗斯
美国 美国
ΡД-33
F100-PW100 F100-GE100
米格-29
加力涡轮风扇 F15C、F16 ~8.0
活塞式发动机的辅助工作系统
发动机除主要部件外,还须有若干辅助系统与之配合才能工作。
进气系统 进气系统内常装有增压器来增大进气压力, 以此改善高空性能。 燃料系统 燃料系统由燃料泵、气化器或燃料喷射装 置等组成。燃料泵将汽油压人气化器,汽油在 此雾化并与空气混合进入气缸。
活塞式发动机的辅助工作系统
活塞式发动机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 Aircraft Piston Engine
为航空器提供飞行动力的往复式内燃机。 发动机带动空气螺旋桨等推进器旋转产生推 进力。 小功率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比燃气涡轮发 动机经济,在轻型低速飞机上仍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