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上呼吸道感染-儿科ppt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此外, 细菌感染、气候变化、免疫力低下等因素也可能诱发上呼吸道感染。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后,病毒在鼻咽部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同时,病毒可进入血液 ,引起全身症状。免疫力低下或气候变化等因素可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临床表现
病原学检查
咽拭子培养、血清学检测等方 法可确定病原体。
X线检查
有助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 肺炎等。
其他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心电图 、超声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03
CATALOGUE
治疗与预防
药物治疗
抗生素
在明确有细菌感染的情况 下,医生会开具适当的抗 生素进行治疗。
解热镇痛药
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的症 状,但需在医生的建议下 使用。
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 但症状较轻,病程较短
。
流感
全身症状较重,如高热 、乏力、头痛等,伴有
呼吸道症状。
支气管炎
咳嗽、气促等症状较明 显,肺部听诊可闻及干
湿啰音。
其他感染性疾病
如喉炎、中耳炎等,症 状各异,需结合具体症
状和体征进行鉴别。
实验室检查与其他辅助检查
01
02
03
04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有助于判断 感染类型和程度。
上呼吸道感染-儿科 ppt课件
目录
• 上呼吸道感染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并发症与预后 • 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与康复
01
CATALOGUE
上呼吸道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 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常由病 毒感染引起,也称为感冒。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护理课件

主要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 毒等,也可由细菌感染引起。
发病机制
感染后,病毒或细菌在上呼吸道内繁 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发热、 咳嗽、流涕等症状。
临床表现
01
02
03
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鼻塞 、喉咙痛等。
体征
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 。
并发症
中耳炎、鼻窦炎、肺炎等 。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护 理课件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护理 • 并发症与预后 • 案例分享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病毒或 细菌引起的鼻、喉、咽、扁桃体 等上呼吸道炎症。
分类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症状,可分为 普通感冒、喉炎、扁桃体炎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预后
一般预后
大多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预后良好 ,病程通常在1-2周内自愈。
严重病例预后
对于严重感染或并发症的患儿,如肺 炎、心脏疾病等,恢复期可能会延长 ,需要更多的护理和治疗。
预防措施
通过加强营养、锻炼身体、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等措施,可以降低小儿上呼 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注意事项
对于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免疫系统状况,及 时就医检查。
治疗效果
经过一周的治疗和护理,患儿症状完全消失,身体状况良好。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案例分享
案例一:典型病例介绍
患儿情况
一名2岁男孩,因发热、咳嗽、流 涕等症状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 感染。
护理措施
采取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遵 医嘱治疗等措施,同时加强饮食护 理和心理护理。
发病机制
感染后,病毒或细菌在上呼吸道内繁 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发热、 咳嗽、流涕等症状。
临床表现
01
02
03
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鼻塞 、喉咙痛等。
体征
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 。
并发症
中耳炎、鼻窦炎、肺炎等 。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护 理课件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护理 • 并发症与预后 • 案例分享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病毒或 细菌引起的鼻、喉、咽、扁桃体 等上呼吸道炎症。
分类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症状,可分为 普通感冒、喉炎、扁桃体炎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预后
一般预后
大多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预后良好 ,病程通常在1-2周内自愈。
严重病例预后
对于严重感染或并发症的患儿,如肺 炎、心脏疾病等,恢复期可能会延长 ,需要更多的护理和治疗。
预防措施
通过加强营养、锻炼身体、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等措施,可以降低小儿上呼 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注意事项
对于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免疫系统状况,及 时就医检查。
治疗效果
经过一周的治疗和护理,患儿症状完全消失,身体状况良好。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案例分享
案例一:典型病例介绍
患儿情况
一名2岁男孩,因发热、咳嗽、流 涕等症状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 感染。
护理措施
采取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遵 医嘱治疗等措施,同时加强饮食护 理和心理护理。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课件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 染的预防
增强免疫力
01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
02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03
适度运动:进行适度的运动,增强体质
0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室内环
1 境清洁,定 期开窗通风
保持良好的
环境因素:如空 气污染、气候变 化、室内空气质 量差等
免疫功能低下: 如营养不良、先 天性免疫缺陷等
过敏反应:如对 某种物质过敏, 引起呼吸道炎症 反应
临床表现
01
发热:体温升高, 可伴有寒战、出
汗等症状
02
咳嗽:干咳或伴 有痰液,可有痰
鸣音
03
鼻塞:鼻腔分泌 物增多,可伴有 流涕、打喷嚏等
症状
04
应症状。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儿的 病史、症状、体征等
影像学检查:进行X线胸 片、CT等检查,了解患
儿肺部病变情况
体格检查:观察患儿的呼 吸、心跳、体温等生命体 征,检查咽部、扁桃体等
部位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 检查,了解患儿的感染程
度和病情变化
病原学检查:进行病毒、 细菌等病原学检测,明 确感染原因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 刺激性食物和 饮料
保持良好的卫 生习惯,避免 接触感染源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焦虑和紧张
预防措施
01
03
04
及时就医,如发现孩子 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 医,避免病情恶化
增强免疫力,如加强锻 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等
02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发病机制
病原体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进入儿童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 ,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 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高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 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 一,发病率较高。
季节性
该病在秋冬季节发病率较 高,与气温变化、室内空 气流通状况等因素有关。
传染性
病原体可通过飞沫、直接 接触等途径传播,具有传 染性。
C反应蛋白(CRP) 和血沉:评估炎症反 应程度。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了解肺部情况,排除肺炎等并发症。
超声检查
检查颈部淋巴结、腮腺等,辅助诊断。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 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 等进行鉴别,以免误诊误治。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给予关爱和陪伴
家长应多陪伴宝宝,给予关爱和鼓励,减轻宝宝的焦虑和不安。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通过与宝宝互动、做游戏等方式,增进亲子感情,有助于宝宝身心 健康成长。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如宝宝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家长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咨询师的 帮助。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临床表现不典型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不 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缓解鼻塞
对于鼻塞严重的患儿,可使用生理 盐水滴鼻或口服抗组胺药物进行缓 解。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药物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 。
抗菌药物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合适的抗菌药物。
病原体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进入儿童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 ,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 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高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 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 一,发病率较高。
季节性
该病在秋冬季节发病率较 高,与气温变化、室内空 气流通状况等因素有关。
传染性
病原体可通过飞沫、直接 接触等途径传播,具有传 染性。
C反应蛋白(CRP) 和血沉:评估炎症反 应程度。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了解肺部情况,排除肺炎等并发症。
超声检查
检查颈部淋巴结、腮腺等,辅助诊断。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 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 等进行鉴别,以免误诊误治。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给予关爱和陪伴
家长应多陪伴宝宝,给予关爱和鼓励,减轻宝宝的焦虑和不安。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通过与宝宝互动、做游戏等方式,增进亲子感情,有助于宝宝身心 健康成长。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如宝宝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家长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咨询师的 帮助。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临床表现不典型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不 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缓解鼻塞
对于鼻塞严重的患儿,可使用生理 盐水滴鼻或口服抗组胺药物进行缓 解。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药物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 。
抗菌药物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合适的抗菌药物。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课件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 息时间,以增强免疫力。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政策和医生的建议,及时接 种相关疫苗,预防病毒感染。
避免接触感染源
尽量避免接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 ,特别是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逗留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降低病毒在密闭环境中的传播风险。
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
对于伴有心脏症状的患儿,可进一步排除心 脏疾病。
03 治疗与预防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抗生素
针对细菌感染,选择适当的抗 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头
孢菌素等。
解热镇痛药
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如对乙 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镇咳药
用于缓解咳嗽症状,如右美沙 芬、愈创甘油醚等。Fra bibliotek局部用药
讨论与思考
针对病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 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05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当前研究现状与不足
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疾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学、 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不足之处
然而,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不足、研究 方法单一、缺乏长期追踪观察等,影响了研究的全面性和深 入性。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和细菌 感染引起,其中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 。
发病机制
病毒或细菌通过飞沫、直接接触等途 径传播,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 应,导致感染。
临床表现
01
02
03
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鼻塞 、喉咙痛等。
儿科 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课件

强调预防和早期干预,注重提高 患儿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欧洲护理实践
注重多学科协作,提供全方位的 护理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和康复
指导等。
日本护理实践
注重细节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提 供周到的护理服务和关怀。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1 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患儿的病情和护理 过程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合理饮食
鼓励患儿多喝水,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 食物,避免刺激性、油腻食物。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维持室内温度在22-24℃,湿度在50%60%,有利于呼吸道通畅。
休息与活动
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 适量活动以增强体质。
药物治疗与观察
01
02
03
04
按医嘱用药
严格按医嘱给药,避免擅自增 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护理效果
通过家庭护理,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病程缩短,家长对护理效果满意。
案例三:护理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挑战一
患儿高热不退
应对方法
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同时采取物理降 温措施,如贴退热贴、温水擦浴等。
挑战二
患儿食欲不振
应对方法
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儿少 量多餐,避免强迫进食。
0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研究进展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开窗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维持室内温度在22-24℃,湿度在50%-60%,有利于患儿呼吸通 畅。
保持患儿舒适体位
根据病情需要,协助患儿采取舒适的卧位,如侧卧或半卧位。
症状护理
01
02
欧洲护理实践
注重多学科协作,提供全方位的 护理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和康复
指导等。
日本护理实践
注重细节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提 供周到的护理服务和关怀。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1 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患儿的病情和护理 过程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合理饮食
鼓励患儿多喝水,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 食物,避免刺激性、油腻食物。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维持室内温度在22-24℃,湿度在50%60%,有利于呼吸道通畅。
休息与活动
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 适量活动以增强体质。
药物治疗与观察
01
02
03
04
按医嘱用药
严格按医嘱给药,避免擅自增 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护理效果
通过家庭护理,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病程缩短,家长对护理效果满意。
案例三:护理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挑战一
患儿高热不退
应对方法
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同时采取物理降 温措施,如贴退热贴、温水擦浴等。
挑战二
患儿食欲不振
应对方法
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儿少 量多餐,避免强迫进食。
0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研究进展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开窗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维持室内温度在22-24℃,湿度在50%-60%,有利于患儿呼吸通 畅。
保持患儿舒适体位
根据病情需要,协助患儿采取舒适的卧位,如侧卧或半卧位。
症状护理
01
02
小儿呼吸道感染PPT课件

4. 环境因素:环境对婴幼儿呼吸道的影响也很大,
母亲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忌烟,家庭其他成员 吸烟时要远离孕妇及婴幼儿,以免引起婴幼 儿的呼吸道损伤。如果家族中有过敏疾患的 也要避免接触孕妇及婴幼儿,以免造成不必 要的损害。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母亲围产期及产后指导
3. 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中医特色预防疗法─敷贴疗法
穴位敷贴疗法,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是利用药 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及中药的药理作用来治疗 疾病的一种方法。 敷贴的外敷膏于每年“三伏”及“三九”期间 敷贴于患儿肺俞、膏肓、大椎、天突四个穴位 上。 敷贴时间每次4—6小时,年长儿可适当延长时 间,以患儿耐受度为限。每伏贴3次,每隔2天 敷贴1次。
3. 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尤其是冬天,病毒比较 容易传播的时候。但也不要过于忧虑,如果在一个温 暖的秋日清晨,带着你的宝宝出去散个步是不会让他 得病的。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日常生活指导
4. 一个正患感冒的人,假如不小心朝着宝宝咳嗽一下或 打个喷嚏,他们娇弱的免疫系统也许不足以抵挡感冒 病毒或细菌,那样一来,他们也可能生病了,因而, 不要让正生病的人接触孩子,以免他们把病传染给孩 子。
2. 做好孕妇围产期保健:孕妇定期到医院进行 孕期指导及查体,定期检查羊水情况。生产 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新生儿窒息,因为羊水呛 入呼吸道可直接造成肺部损伤,容易留下成 长中呼吸道感染的隐患。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母亲围产期及产后指导
3. 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很多免疫物 质。这些物质能提高婴幼儿的抗病能力。
小儿呼吸道感染护理及预防
tommy
母亲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忌烟,家庭其他成员 吸烟时要远离孕妇及婴幼儿,以免引起婴幼 儿的呼吸道损伤。如果家族中有过敏疾患的 也要避免接触孕妇及婴幼儿,以免造成不必 要的损害。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母亲围产期及产后指导
3. 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中医特色预防疗法─敷贴疗法
穴位敷贴疗法,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是利用药 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及中药的药理作用来治疗 疾病的一种方法。 敷贴的外敷膏于每年“三伏”及“三九”期间 敷贴于患儿肺俞、膏肓、大椎、天突四个穴位 上。 敷贴时间每次4—6小时,年长儿可适当延长时 间,以患儿耐受度为限。每伏贴3次,每隔2天 敷贴1次。
3. 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尤其是冬天,病毒比较 容易传播的时候。但也不要过于忧虑,如果在一个温 暖的秋日清晨,带着你的宝宝出去散个步是不会让他 得病的。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日常生活指导
4. 一个正患感冒的人,假如不小心朝着宝宝咳嗽一下或 打个喷嚏,他们娇弱的免疫系统也许不足以抵挡感冒 病毒或细菌,那样一来,他们也可能生病了,因而, 不要让正生病的人接触孩子,以免他们把病传染给孩 子。
2. 做好孕妇围产期保健:孕妇定期到医院进行 孕期指导及查体,定期检查羊水情况。生产 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新生儿窒息,因为羊水呛 入呼吸道可直接造成肺部损伤,容易留下成 长中呼吸道感染的隐患。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母亲围产期及产后指导
3. 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很多免疫物 质。这些物质能提高婴幼儿的抗病能力。
小儿呼吸道感染护理及预防
tommy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ppt课件

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葡萄球菌等
临床诊断 治疗 (1)重视一般护理、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 (2)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病情轻重程度相差大,一般为自限性,通
常3d~7d~10d
病因
鼻病毒、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多局限于上呼吸道,多在鼻部,一般1周左右自愈。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为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可引起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A组病 毒16型是手足口病的常见病毒。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每10-15年流行一次。
(年长儿较轻、婴幼儿重症较多)
轻型:一般情况较好,只有鼻部症状:流涕、鼻塞、喷嚏,也可有流泪、轻咳、 咽部不适,在3-4天自然痊愈,如感染涉及鼻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 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可轻度肿大,发热可持续2-3天至 一周左右,婴幼儿常引起呕吐、腹泻,临床上称“胃肠型感冒”。 重症:一般情况差,且易累及临近部位,需注意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高热惊 厥多于起病后1-2天发生,很少反复发生。急性腹痛有时很剧烈,多在脐周,
治疗
中成药治疗普通感冒:
风寒感冒:见于较大儿童,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或微汗)、流涕、 头身疼痛,可是有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药物有:感冒清热冲剂、小儿 至宝丸等 风热感冒:多见于婴幼儿,发热较重,汗出而热不解,鼻塞、流黄涕、面赤、 眼红、咳嗽有痰,舌尖稍红,苔薄白或黄白相间。药物有:小儿肺热咳喘口 服液、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 暑湿感冒:夏季发病,表现为高热无汗,头痛、身倦、食欲缺乏,或呕吐、 腹泻。药物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等 急性扁桃体炎:局部用锡类散或冰硼散吹喉,每次每侧少许,每日2-3次,病 情重的婴幼儿、咳嗽反射可能减弱,用药吹喉时应慎重,药量宜少,以免啼 哭挣扎时吹入气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1/29
4
一、病因
Ø病毒约占90%以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 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 Ø少数由细菌致病最常见的有溶血性链球菌、肺 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 Ø亦有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吸道症状可不明显,而全身症状重,如发热﹑头 痛﹑咽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有的可引 起支气管炎﹑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及恶心﹑ 呕吐等呼吸道外的各种症状。
2020/11/29
8
咽充血、扁桃体肿大、 下颌、颈淋巴结肿大、触痛 肺部呼吸音正常 肠病毒感染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体温 持续不退或病情加重应考虑 感染可能侵袭其他部位
2020/11/29
T﹥38.5℃
给予物理降温, 如温水擦浴、
头部冷敷、腋下 及腹股沟置冰袋等,
保证充足营养 水分和VitC 。 饮食宜清淡、 富营养易消化,
少食多餐,
遵医嘱给药降温。
因发热、呼吸快
有高热惊厥病史
使水分消耗增加,
及早处置。
要鼓励其多饮水,
入量不足静脉补液。
20
监测体温,警惕高热惊厥。
2020/11/29
9
疱疹性所致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
高热 咽痛 流涎、厌食 呕吐 等。
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 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 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020/11/29
10
咽—结合膜热
(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020/11/29
1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l)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感染部位不 同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 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
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不确切者。
2020/11/29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小流行,腺病毒3、7型所致 特征 发热 咽炎 结合膜炎 表现: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胃肠道症状。 体检:咽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 晕,易剥离;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伴 球结合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2020/11/29
11
中耳炎 鼻窦炎
发性脐周痛,无压痛,可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 在,多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3)婴幼儿 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 症状局部症状轻,发热T可39~40℃,热2~3天至 1周左右,起病1~2天内可引起高热惊厥。
2020/11/29
7
二·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简称流感,潜伏 期一般1-3天,起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典型流感呼
2020/11/29
5
二、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不一 与年龄、病原和机体抵抗力不同有关 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较重
2020/11/29
6
1.一般类型上感
1)局部症状 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 适、咽 痛等,多3~4天内自然痊愈 2)全身症状 发热、烦躁、头痛、全身不适、乏力, 部分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腹痛多为阵
素滴鼻,1~2滴/次,2~3次/日。鼻塞妨碍 吸吮于哺乳前15min用,使鼻腔通畅,保证 保持口腔及皮肤清吸洁吮。。婴幼儿饭后喂少量 温开水清洗口腔,年长儿早起、饭后、睡 前漱口,必要时予口腔护理。床单位清洁 、整齐、干燥,及时更换汗液浸湿衣被。
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
19
注意休息 减少活动 室内安静 温度适中 定时通风避免对流 衣被不宜过厚 以免影响散热 使体温进一步升高 做好呼吸道隔离
咽后壁 脓肿
2020/11/29
颈淋巴 结炎
喉炎 气管炎
肺炎
败血症 脑膜炎 脑炎
血行播散
12
病毒感染
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 性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
血白细胞可增高 中性粒细胞增高 咽试子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
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CRP)和前降钙素原(PCT)
有助鉴别细菌感染
2020/11/29
13
支持和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 合并有细菌感染者应用抗菌素
2020/11/29
14
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 病毒性上呼吸
道感染为自限性疾病,无 须特殊治疗。注意休息﹑ 补充大量的维生素等,做 好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
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可给
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疗程3-5天。流行性感冒可 在病初服用奥司他韦,疗 程5天。如病情严重,继 发细菌感染,可加用抗菌 药物,常用青霉素类﹑头 孢类及大环内酯内,疗程 3-5天。
每4~6小时测量体温一次, 超高热或有热惊厥史者应l~2h 时测量一次,退热处置30min后 复测体温并准确记录。
观察咳嗽性质、神经系统症状 口腔粘膜改变、皮肤有无皮疹 等,以便早期发现麻疹、猩红 热、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等急性传染病。
观察咽部
充血、水肿、化脓情况,在疑 有咽后壁脓肿时,应及时报告 医师,同时注意防止脓肿破溃 后脓液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2020/11/29
健康教育
促进舒适
降低体温 观察病情
健康教育
18
2020/11/29
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 以减少空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和干痴,
保持鼻孔周围清洁,减轻分泌物刺激。
勿用力提鼻以免炎症经咽鼓管引起中
鼻塞严重时应先清耳鼻炎腔。分泌物,用0.5%麻黄
2020/11/29
15
高热
PO对乙酰氨基酚或 布洛芬,亦可冷敷、 温湿敷或醇浴降温
中成药 亦有较好效果
2020/11/29
发生高热惊厥
可予镇静、 止惊等处理。
咽痛
可含服咽喉片
16
舒适的改变 体温过高 潜在并发症
2020/11/29
与咽痛、鼻塞有关 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惊厥
17
促进舒适
维持体温正常 观察病情
2020/11/29
4
一、病因
Ø病毒约占90%以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 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 Ø少数由细菌致病最常见的有溶血性链球菌、肺 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 Ø亦有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吸道症状可不明显,而全身症状重,如发热﹑头 痛﹑咽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有的可引 起支气管炎﹑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及恶心﹑ 呕吐等呼吸道外的各种症状。
2020/11/29
8
咽充血、扁桃体肿大、 下颌、颈淋巴结肿大、触痛 肺部呼吸音正常 肠病毒感染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体温 持续不退或病情加重应考虑 感染可能侵袭其他部位
2020/11/29
T﹥38.5℃
给予物理降温, 如温水擦浴、
头部冷敷、腋下 及腹股沟置冰袋等,
保证充足营养 水分和VitC 。 饮食宜清淡、 富营养易消化,
少食多餐,
遵医嘱给药降温。
因发热、呼吸快
有高热惊厥病史
使水分消耗增加,
及早处置。
要鼓励其多饮水,
入量不足静脉补液。
20
监测体温,警惕高热惊厥。
2020/11/29
9
疱疹性所致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
高热 咽痛 流涎、厌食 呕吐 等。
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 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 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020/11/29
10
咽—结合膜热
(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020/11/29
1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l)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感染部位不 同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 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
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不确切者。
2020/11/29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小流行,腺病毒3、7型所致 特征 发热 咽炎 结合膜炎 表现: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胃肠道症状。 体检:咽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 晕,易剥离;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伴 球结合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2020/11/29
11
中耳炎 鼻窦炎
发性脐周痛,无压痛,可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 在,多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3)婴幼儿 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 症状局部症状轻,发热T可39~40℃,热2~3天至 1周左右,起病1~2天内可引起高热惊厥。
2020/11/29
7
二·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简称流感,潜伏 期一般1-3天,起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典型流感呼
2020/11/29
5
二、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不一 与年龄、病原和机体抵抗力不同有关 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较重
2020/11/29
6
1.一般类型上感
1)局部症状 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 适、咽 痛等,多3~4天内自然痊愈 2)全身症状 发热、烦躁、头痛、全身不适、乏力, 部分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腹痛多为阵
素滴鼻,1~2滴/次,2~3次/日。鼻塞妨碍 吸吮于哺乳前15min用,使鼻腔通畅,保证 保持口腔及皮肤清吸洁吮。。婴幼儿饭后喂少量 温开水清洗口腔,年长儿早起、饭后、睡 前漱口,必要时予口腔护理。床单位清洁 、整齐、干燥,及时更换汗液浸湿衣被。
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
19
注意休息 减少活动 室内安静 温度适中 定时通风避免对流 衣被不宜过厚 以免影响散热 使体温进一步升高 做好呼吸道隔离
咽后壁 脓肿
2020/11/29
颈淋巴 结炎
喉炎 气管炎
肺炎
败血症 脑膜炎 脑炎
血行播散
12
病毒感染
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 性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
血白细胞可增高 中性粒细胞增高 咽试子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
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CRP)和前降钙素原(PCT)
有助鉴别细菌感染
2020/11/29
13
支持和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 合并有细菌感染者应用抗菌素
2020/11/29
14
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 病毒性上呼吸
道感染为自限性疾病,无 须特殊治疗。注意休息﹑ 补充大量的维生素等,做 好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
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可给
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疗程3-5天。流行性感冒可 在病初服用奥司他韦,疗 程5天。如病情严重,继 发细菌感染,可加用抗菌 药物,常用青霉素类﹑头 孢类及大环内酯内,疗程 3-5天。
每4~6小时测量体温一次, 超高热或有热惊厥史者应l~2h 时测量一次,退热处置30min后 复测体温并准确记录。
观察咳嗽性质、神经系统症状 口腔粘膜改变、皮肤有无皮疹 等,以便早期发现麻疹、猩红 热、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等急性传染病。
观察咽部
充血、水肿、化脓情况,在疑 有咽后壁脓肿时,应及时报告 医师,同时注意防止脓肿破溃 后脓液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2020/11/29
健康教育
促进舒适
降低体温 观察病情
健康教育
18
2020/11/29
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 以减少空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和干痴,
保持鼻孔周围清洁,减轻分泌物刺激。
勿用力提鼻以免炎症经咽鼓管引起中
鼻塞严重时应先清耳鼻炎腔。分泌物,用0.5%麻黄
2020/11/29
15
高热
PO对乙酰氨基酚或 布洛芬,亦可冷敷、 温湿敷或醇浴降温
中成药 亦有较好效果
2020/11/29
发生高热惊厥
可予镇静、 止惊等处理。
咽痛
可含服咽喉片
16
舒适的改变 体温过高 潜在并发症
2020/11/29
与咽痛、鼻塞有关 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惊厥
17
促进舒适
维持体温正常 观察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