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单元7课海湾战争
【高中历史】第5单元 第7课《海湾战争》(含详解)

第7课海湾战争(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基础达标(36分)1.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组织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其直接刺激因素是()。
A.控制石油资源B.伊拉克侵略科威特C.萨达姆的专制D.维护世界和平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出兵伊拉克的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对海湾地区石油资源的控制,为其出兵制造借口的是伊拉克侵略科威特。
答案 B2.以下不属于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新式武器的是()。
解析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导弹等新式武器是主要的武器装备,坦克是常规武器。
答案 D3.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实施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
关于上述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进行B.“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沙漠军刀”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C.“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D.战争的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战争的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解析海湾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主要是大规模的空袭;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主要是地面攻势。
答案 C4.美国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一枚就价值100 万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美国人20年左右的收入。
这最能说明()。
A.美国的富有B.战争是一种巨大的消耗C.美国武器价格昂贵D.普通美国人收入低解析从材料中导弹的价值,特别是与美国人收入的比较可以看出战争的巨大消耗。
答案 B5.海湾战争中,美国积极参战的根本原因是()。
A.伊拉克的侵略行动威胁到世界和平B.科威特的积极要求C.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受到侵犯D.联合国安理会的要求解析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美国积极参战是为了确保它在海湾地区的利益和战略地位。
答案 C6.美国于2003年3月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宣称美已经掌握萨达姆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但最终也未发现。
美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
A.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B.为了伊拉克人民的安全C.实质是阻止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奉行单边主义政策D.为了给全世界人民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解析美国历来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是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给伊拉克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真实目的是为了防止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奉行单边主义政策。
原创2:第7课 海湾战争

1.“沙漠风暴”行动——空中袭击(1991.1.17~2.23) (1)1991年1月17日,多国部队军事行动 (2)伊拉克的对抗
①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②向沙特阿拉伯进攻 ③点燃科威特油井 ④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伊军部署: 由萨达姆直接指挥,其作战企图是:以藏避炸、保存实
力,以有限反击拖住对方,以导弹袭击分化瓦解多国联盟;依 托既设阵地,发挥兵力优势并利用日益严酷的气候,使战争长 期化、复杂化,最终迫使多国部队撤出波斯湾,以永久占领科 威特。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向沙特阿拉伯的海夫吉发动进
攻的目的是
A.把战争变成反对以色列和犹太人的“圣战”
B.在沙特找一个军事据点
C.把战争扩大化、复杂化
D.把多国部队拖入地面作战
THANKS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沙 特 阿 拉伯
科
波
威 科威特城
特
斯
湾
美国为首的多 伊拉克部队 国部队
兵力
660,000
378死 1,000伤
13人
360,000 伤亡
25,000死 75,000伤 被俘
8,6000
三、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一场高科技战争。 (2)二战后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 (3)媒体直播的即时性战争; (4)实力极为悬殊的战争。
1990.8.2,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 会议,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径,并 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军。
1990.8.7 美国战舰在阿拉伯湾 南部水域巡逻,对伊拉克开始 进行海上封锁,以阻止其石油 出口和食品进口。
三、“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
1.“沙漠风暴”行动——空中袭击 (1)1991年1月17日,多国部队军事行动
原创1:第7课 海湾战争

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
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
每架F-117A所造成的攻击效果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期B-17重型轰炸机飞行4500架次的成果。数量只有59架的 F-117A ,只占多国部队飞机总数的3%,却完成了三分之一 的轰炸任务。
贫铀弹
天然铀被提取出供核武器装料或核反应堆核燃料用的 铀-235之后剩余的核废料,被称为贫化铀,简称贫铀。
以高密度、高强度、高韧性的贫铀合金做弹芯的贫铀 弹,在袭击目标时,产生高温化学反应,其爆炸力、穿 透力大大超过一般弹药,可摧毁坚固建筑物和攻击坦克 和装甲车。
贫铀在击中目标后容易氧化燃烧,在高速穿破装甲时, 可使敌方武器或燃料着火焚烧,破坏力很强。
多国部队多作战计划是用计算机编排处理的,因此对空袭 作战行动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比较周密的安排。
“战斧”式巡航导弹
“战斧”式巡航导弹
“战斧”在启动发射前,由电子侦察卫星、侦察机等对预 定攻击目标进行侦察,资料输入“战斧”并自动确定攻击 路线,“战斧”飞抵目标时会自动进行图像比照,验明证 身后,用计算机调整弹冀弹尾,以确保准确攻击。
2.“沙漠风暴”行动(空中战役为主) ①多国部队军事行动
多国部队的作战目的 以连续不断的高强度空袭,摧毁伊拉克的战争潜力和战略
反击能力,震撼其士气民心,重创其地面部队,瘫痪其防御体 系,尔后在海空军支援下以出其不意的地面进攻、快速坚决 的纵深穿插和迂回包围,将伊军主力歼灭于科威特北部和伊 拉克南部地区,迫使伊拉克接受联合国有关决议,结束战争。
【历史资料】伊拉克之无理要求
两伊战争后,伊拉克陷于经济困境,要求科威特 减免其债务,并指控科威特超产石油和偷采边境石 油,导致伊石油收入锐减,要求科威特赔款和道歉; 同时还向科威特提出重划边界和租用布比延岛与沃 尔拜岛99年的要求。均遭科’坚决拒绝 。
第五单元 第7课 海湾战争

2.对伊拉克: 2.对伊拉克:破坏和制裁 对伊拉克
①给伊拉克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灾难性打击 战后长期被制裁,美国还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②战后长期被制裁,美国还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使伊拉克重建困难重重
3.对科威特:主权得以恢复,但饱受战争损失 3.对科威特:主权得以恢复,但饱受战争损失 得以恢复 对科威特 4.对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 4.对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 对中东地区 严重分裂
五、海湾战争的启示
1.战争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 1.战争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 2.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及地区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 2.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及地区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 3.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占领了当代战争的制高点 3.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占领了当代战争的制高点 4.科技强军战略是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的正确决策 4.科技强军战略是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的正确决策
海湾地区
【历史资料】伊拉克之无理要求 历史资料】
两伊战争后,伊拉克陷于经济困境, 两伊战争后,伊拉克陷于经济困境,要求科威特减免其债 并指控科威特超产石油和偷采边境石油, 务,并指控科威特超产石油和偷采边境石油,导致伊石油收入 锐减,要求科’赔款和道歉;同时还向科’ 锐减,要求科’赔款和道歉;同时还向科’提出重划边界和租 布比延岛与沃尔拜岛99年的要求。均遭科’ 99年的要求 用布比延岛与沃尔拜岛99年的要求。均遭科’坚决拒绝 。
(加速苏联解体、使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冷战后 加速苏联解体、使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惟一的超级大国,但未形成一级,推动世界多极化) 惟一的超级大国,但未形成一级,推动世界多极化)
8.战争后遗症: 8.战争后遗症:环境污染(油井大火、倾泻石油)、 油井大火、倾泻石油) 战争后遗症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课件3:第7课 海湾战争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有哪些 不同的特点? 【答案】朝鲜战争:以战壕为依托的阵地战;近距离的短 兵相接;强调军队的数量优势,体现传统常规战争的特点。 海湾战争:以电子战、信息战为主;远距离精确打击;强 调多军种协同作战,体现现代高科技战争的 目 疮 痍 ,
海湾战争的后遗症
美军使用的贫铀弹、高能微波炸弹、集 束炸弹等现代武器,造成该地区的严重 铀污染,无端患病者特别是血液病和癌 症患者急剧增多。调查表明,伊拉克战 后的的癌症死亡率是战前的十倍。紧接 着,美国自己也尝到了使用贫铀弹的苦 果,参战的多国部队特别是美军老兵中 普遍出现了“海湾战争综合症” 。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7课 海湾战争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原因 (1)伊拉克和科威特在主权归属和边界纠纷方面的矛盾由来 已久。 (2)伊拉克对科威特提出取消债务和“租借”岛屿的要求遭 到拒绝。
③如果占领科威特,伊拉克国际地位将极大提高。 ④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去平衡。 (2)经过: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袭击,8月8 日,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
【答案】D 【解析】1991年,多国部队发动“沙漠风暴”行动后,伊军 战斗力被严重削弱,但伊军的优势在地面,因而想把多国部 队拖入地面作战。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中国军队来说,云山战役……的成功,其主要 原因是他们……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 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特别提醒】 海湾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背景,一是伊拉克和科威特 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为 了保证他们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维护西方经 济命脉,决定对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历史5.7海湾战争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3

-探讨战争背后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因素,了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
课堂
-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关注学生在讨论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史料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合作能力。
针对高二学生,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国际视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后的历史背景,分析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及地区安全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提高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本节课教学重点为:海湾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教学难点为: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及地区安全的影响。
6.历史责任感:通过总结海湾战争的历史教训,强调和平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海湾战争的背景:掌握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以及此次入侵对地区安全的影响。
-海湾战争的过程:了解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事件,如沙漠盾牌行动、沙漠风暴行动等。
-海湾战争的影响:分析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地区安全及伊拉克国内局势的影响。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战争的影响,如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等。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4.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阅读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一步深入分析海湾战争的影响。
-学生完成练习,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历史5.7海湾战争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3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第五单元 第7课 海湾战争(共35张PPT)

A 美国的富有
B 战争是一种巨大的消耗 C 美国武器价格昂贵
B
D普通美国人收入低
土 耳 其 从土耳其空
军基地出发
里海
地 中
叙利亚
海以
色
约 列旦
沙特 海湾战争形势图
伊
拉
巴格达
克
阿拉伯
从沙特空军基地出发
伊 朗
科
波
威 科威特城
特斯
湾
被集束炸弹毁掉的伊拉克车队
的 坦 克伊 。军 左从 侧科 为撤 被退 伊后 军遗 点弃 燃在 的沙 油漠 井中
(3)使美国摆脱了多年来影响自己的越南综合症,增强了美国 干预国际事务的信心和能力,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助长其独霸 世界的野心。
(4)(美国在战争中既打击伊拉克又打击苏联)加速了苏联的 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
(5)提升了联合国的声望。 (6)改变了传统的战争观念和作战方式(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 化战争转变),开创了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
赛 因
(1937 2006
争爆发。 2003年12月
14日,萨达姆在家乡 提克里特被捕。2006
-
年12月30日,萨达姆
因“杜贾尔村案”被
)
处以绞刑。
土耳其
里海
地 中
叙利亚
海以
色
约 列旦
沙特 海湾战争形势图
伊 拉 巴格达 克
阿拉伯
伊 朗
科
波
威 科威特城
特斯
湾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火线
1、原因
绝。美丽丰饶的波斯湾
变成了一片死海,海洋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
波斯湾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 统的破坏是难以挽回的。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 5-7 海湾战争 课件(27张)

2.“沙漠风暴”行动
(1)1991 年 1 月,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
□6 空袭,给伊拉克造成巨大损失。 (2)伊拉克以 □7 各种方式 同多国部队对抗。
3.“沙漠军刀”行动
(1)多国部队兵分三路向□8 伊拉克军队发动地面攻
势。
(2)伊拉克军队全线溃退,最后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 议,战争基本结束。
思维点拨 美国成为海湾战争急先锋的战略目 的
控制海湾石油资源,巩固其在西方世界的“领导” 地位;长期驻扎海湾,在中东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新 秩序”;制服地区霸主伊拉克,保证本地区的均势,维 护美国的全球利益。
三、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 □1 局部战争,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7课 海湾战争
课前自主学案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的起因 1.原因
(1)伊拉克和科威特在主权)伊拉克对科威特提出取消债务和租借岛屿的要 求遭拒绝。
(3)如果占领□2 科威特 ,伊拉克的□3 国际地位 将
极大提高。
4500 架次,投弹 9000 枚方能摧毁一个目标,到了越战 期间,用 F-105 飞机,需出动 95 架次,投弹 190 枚, 方能摧毁一个目标。而在海湾战争中,用一架 F-117 飞机投下一枚炸弹,就能准确的命中目标……
——王增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
史料二 当坦克出现以后,又发展成了机动作战。 到了高技术战争中,由于一大批高、新技术群在战争中 的广泛运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作战方式,比如:导弹 袭击式的“精确战”;外科手术式的“点穴战”;破坏 结构式的“瘫痪战”;非致命式的“软杀战”;指挥控 制式的“信息战”;陆、海、空、天、电一体的“全维 战”,此外,还有“环境战”“太空战”“心理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