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本科毕设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西南石油大学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二00八年二月一日

成人教育学院教学部于 2008 年 2 月 1 日批准指导教师史秀敏

发给 05 级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 *** 。

1、题目: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2.题目设计范畴及主要内容:

该管道的设计输量为2000万吨/年,管道全长为220km,管道的纵断面数据见表1,输送的原油性质如下:20℃的密度为860kg/m3,初馏点为81℃,反常点为28℃,凝固点为25℃。表2列出了粘温数据。

表1 沿程里程、高程数据(管道全长220km)

0 45 80 110 150 170 190 210 220

里程(km)

28 60 90 35 25 28 46 52 88

高程(m)

表2 粘温数据

温度(℃)28 30 35 40 45 50 55 60

粘度(cP)124.5 111 83.2 69 60 53 48 42.5

本设计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①用经济流速确定管径,并计算该管径下的费用现值和输油成本;

②通过热力和水力计算确定该经济管径方案下的热站数和泵站数,并进行热泵站的合一;

③主要设备选择(包括泵、炉、罐、原动机);

④站址确定,在纵断面图上布站;⑤反输运行参数的确定;

⑥站内工艺流程设计;⑦方案经济效益分析。

3.设计方案及研究要求: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输油管道工艺的初步设计。长输管道的投资巨大,

需在长期的时间内保持在其经济输量范围内,才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

选择合适的路线走向,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选择正确的站址,对于节省投

资和运行费用,以及安全环保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长距离输油管道由输油站和线路组成。故设计的主要内容也主要关于

这两部分:

1、通过选线和管道路线的勘查,收集基本的设计参数。

2、工艺计算部分,具体包括:

(1) 根据导师给的原始数据,确定进出站油温,并由此确定经济管径,

其中经济管径的确定方法最经常用的有输油成本法和费用现值法。

(2) 通过热力和水力计算及流态的判断,泵站数的确定,最终进行站址

的确定,其中按最小输量确定热站数,按最大输量确定泵站数。

(3)校核计算。包括热力、水力校核,压力越站校核,热力越站校核,

动静水压力校核,反输校核,全越站校核等。

(4) 工艺流程设计,其原则是满足各个输油生产环节的需要,中间热泵

站工艺流程应与输油方式相适应,便于事故的处理和检修,节约,和能促

进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

4、安排任务日期:2008 年 2 月 1 日;预计完成任务日期 2008 年 4 月 30 日;

学生实际完成全部设计(论文)日期: 2008 年 4 月 30 日。

指导教师:学生签名:

西南石油大学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 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

学生学号:

院(系):成人教育学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史秀敏

2008 年 2 月 1 日

选题来源:

长输原油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题目: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选题背景及理由:

长距离输油管道初步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实际条件所做的工程具体实施方案。由工艺计算来确定管道的总体方案的主要参数:管径,泵站数,热站数,及其位置等。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输量确定其热站数,最大输量确定其泵站数,并校合各进出站压力和沿线的压力分布是否满足要求,并为管道采用的控制和保护措施提供设计参数,提出调整,控制运行参数的措施。在管道的运行过程中要根据输送条件的变化,进行热力,水力计算。合理确定各站的温度,压力等运行参数。计算各个输量下的运行参数等等。

主要参考文献:

[1] GB/T 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2] 杨筱蘅,张国忠.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第一版.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5:15-160.

[3] GB/T 50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

[4] 张国忠.长输管道设计中的壁厚选择.油气储运.1993:12.

论文框架: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况;

2、基本参数的选取;

2、参数的选取;4、工艺计算说明;

5、确定加热站及泵站数;

6、校核计算说明;

7、站内工艺流程的设计;8、主要设备的选择

第三章工艺设计计算书

1、经济流速确定管径;

2、热力计算与确定热站数;

3、确定站址;

4、反输量的确定;

5、设备选取及管线校核;

6、开炉开泵方案;

第四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拟完成论文进度安排:(一稿、二稿、三稿、定稿)

(1)2月初开始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的编写,并阐明设计原则和设计任务,在2月末完成热站数和泵站数的确定以及工艺流程的说明。指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3月份开始工艺设计计算书的编写,并确定不同输量下的布站方案和开炉开泵方案,期间指导教师进行中期检查;

(3)4月中旬完成全部计算,经指导教师检查审批后做最终定稿。

指导教师意见:

该学员积极上进、态度认真、虚心好学,编写论文时充分利用各类参考文献,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完好结合;语言组织很好,层次清晰,论文内容阐述顺畅明了,计算准确无误。经审核,可以进行答辩。

西南石油大学毕业设计(论文)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史秀敏

2008年4月30

摘要

本管线设计最大设计年输量为2000万吨。管道全长220km,所经地段地势较为平坦,高程在28~88m之间。经过计算,不存在翻越点。全线均采用“从泵到泵”的密闭输送方式以及先炉后泵流程。

本设计根据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选为Φ813×10.3,管材选择无缝钢管,钢号Q345,最低屈服强度为325MPa。

经过热力和水力计算,确定了所需的热站和泵站数,考虑到运行管理的方便,热泵站的合一。

本设计中遵循在满足各种条件的情况下,工艺流程尽可能的简单,并且输油工艺本着应用先进技术的原则,进行了首站和中间站的工艺流程设计。

最后绘制五张图:管道纵断面图,中间热泵站工艺流程图,首站平面布置图,泵房安装图,首站工艺流程图。

关键词: 管道;输量;热泵站;工艺流程

ABSTRACT

The length of the pipeline design is 220 kilometers, the elevation height is between 28-88 meters,the section which pipeline passed is smooth.Go through the calculate, there was no get over point.This design used tight line pumping which called “from pump to pump”, so it can reduce consumptive waste, Moreover, this method can utilize sufficiently remain pressure head.

In the design, economic pipe diameter is firstly determined by economic velocity. At lest, Ф813×10.3,L325 pipe i s used.

The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and the geography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of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heating station. And includ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worker's live conditions and so on. Finally, the heating station id placed to the first station,0Km. And direct heating is used.

In the condition of meeting all the kinds of those factors,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re used as simply as possible, and the advanced technologies are used an usually as possibly. In each station, oil is first heated and then pumped in heating—pump station in the design. The process of the origin station is: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transportation, heat oil cycling and pigging operation, etc. The technology process of the following station is: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transportation, non—pumping operation, non—heating oil cycling and pigging operation, etc.

The last , analysis of the projects economic becefics is necessary.The IRR is included.SO ,the project is possible.

Keyword:tube type:transmit output;hot pumpstation;technical process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书 (2)

1.工程概况 (2)

1.1 线路基本概况 (2)

1.2 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 (2)

1.3 管道设计 (3)

2.基本参数的选取 (3)

2.1 设计依据 (3)

2.2 原始数据 (3)

2.3 温度参数的选择 (4)

3.参数的选择 (5)

3.1 管道设计参数 (5)

3.2 油品密度 (5)

3.3 粘温方程 (6)

3.4 总传热系数K (6)

3.5 最优管径的选择 (6)

4.工艺计算说明 (7)

5. 确定加热站及泵站数 (7)

5.1 热力计算 (8)

5.2 水力计算 (9)

5.3 站址确定 (10)

6.校核计算说明 (11)

6.1 热力、水力校核 (11)

6.3 进出站压力校核 (11)

6.4 压力越站校核 (12)

6.5 热力越站校核 (12)

6.6 动、静水压力校核 (12)

6.7 反输运行参数的确定 (12)

7. 站内工艺流程的设计 (13)

8.主要设备的选择 (14)

8.1 输油泵的选择 (14)

8.2 首末站罐容的选择 (15)

8.3 加热炉的选择 (15)

8.4 阀门 (15)

第三章工艺设计计算书 (17)

1.经济流速确定管径 (17)

1.1 输量计算 (17)

1.2 经济流速 (17)

2.热力计算与确定热站数 (19)

2.1 确定计算用各参数 (19)

2.2 确定流态 (19)

2.3 总传热系数的确定 (20)

2.4 最小输量下确定热站数和泵站数 (21)

2.5 判断翻越点 (23)

2.6 最大输量下确定热站数和泵站数 (23)

2.7 翻越点的校核 (25)

3. 确定站址 (25)

3.1 热力校核 (25)

4. 反输量的确定 (29)

4.1 反输量的确定 (30)

4.2 反输泵的选择 (30)

5. 设备选取及管线校核 (30)

5.1 输油站储罐总容量 (30)

5.2 输油主泵的选择 (31)

5.3 给油泵选择 (31)

5.4反输泵的选择 (31)

5.5 加热炉选取 (31)

5.6 电动机选择 (31)

5.7 阀门 (32)

6. 开炉开泵方案 (32)

6.1 最大输量下 (32)

6.2 最小输量下 (33)

第四章结论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第一章前言

作为油气储运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我们进行了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使我对以前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综合回顾及应用,尤其是对管输工艺的初步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长距离输油管道初步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实际条件所做的工程具体实施方案。其主要目的是根据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输送油品的性质,输量及线路情况,由工艺计算来确定管道的总体方案的主要参数:管径,泵站数,热站数,及其位置等。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输量确定其热站数,最大输量确定其泵站数,并校合各进出站压力和沿线的压力分布是否满足要求,并为管道采用的控制和保护措施提供设计参数,提出调整,控制运行参数的措施。在管道的运行过程中要根据输送条件的变化,进行热力,水力计算。合理确定各站的温度,压力等运行参数。计算各个输量下的运行参数等等。

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系统了专业课知识,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水平和时间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况

1.1 线路基本概况

本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实际条见作出工程的实际具体实施方案。管线最大年输量为2000万吨。全长220km,沿线地势平缓,海拔最低处为28m,最高处88m,距外输首站约80公里,首末站高差为60 m,管线位于平原地区。管线外有沥青防腐层,以减轻腐蚀损耗。管线设计为密闭输送,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并采用先炉后泵的流程。占地少,密闭安全,且对环境污染小,能耗少,受外界环境恶劣气候的影响小。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远程集中监控,自动化程度很高,劳动生产率高。油气损耗少,运费较低。

1.2 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

本管线设计年输量为2000万吨/年,综合考虑沿线的地理情况,贯彻节约占地、保护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本着尽量避免将站址布置在海拔较高地区和远离城市的人口稀少地区,以方便职工生活,并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兼顾平原地区的均匀布站方针,采用方案如下:设立热泵站两座,即首站和一座中间站,均匀布站。

本次设计中管道采用可减少蒸发损耗,流程简单,固定资产投资少,可全部利用剩余压力便于最优运行的密闭输送方式,并采用“先炉后泵”的工艺方案。选用直接加热式加热炉。

鉴于传统的采用加热盘管对罐内油品进行加热的方法存在种种弊端,本次设计将热油循环工艺也包括在内,即部分油品往热油泵和加热炉后进罐,而且设有专用泵和专用炉,同时该泵和炉还可分别作为给油泵的备用泵和来油的加热炉,充分体现了一泵两用,一炉两用的方针。

1.3 管道设计

本设计中选择的管道为外径φ813,壁厚10.3mm,管材为L325的管道。

由于输量较大,且沿线地温较高,故从经济上分析,本管道不采用保温层。

全线设沥青防腐层从而减少腐蚀损失。并设机械清蜡设备,保证全线输油

管道的畅通无阻。

2.基本参数的选取

2.1 设计依据

本设计主要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的

《输油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50253-94,并参照其他有关设计规范进行的。

设计中应以下四条设计原则:

(1)以国家设计规范为主要和基本原则,通过技术比较选择最优化最经济的工艺方案。

(2)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兼顾热力站、泵站的布置,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尽量减少土地占用。

(3)设计中以节能降耗为目的,在满足管线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管线的承压能力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4)注意生态平衡,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

2.2 原始数据

(1)最大设计输量为2000万吨/年;

生产期生产负荷(各年输量与最大输量的比率)见下表2-1

表2-1生产期生产负荷表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0 80 9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0 80 70 生产负

荷(%)

(2)年最低月平均温度2℃;

(3)管道中心埋深1.55m;

(4)土壤导热系数1.45w/(m‧℃);

(5)沥青防腐层导热系数0.15w/(m‧℃);

(6)原油性质

①20℃的密度860kg/m3;

②初馏点81℃;

③反常点28℃;

④凝固点25℃;

⑤比热2.1kJ/(kg‧℃);

⑥燃油热值4.18×104kJ/kg。

(7)粘温关系见表2-2

表2-2 油品温度与粘度数据

温度(℃)28 30 35 40 45 50 55 60

粘度(cp)124.5 111 83.2 69 60 53 48 42.5 (8)沿程里程、高程(管道全程220km)见表2-3

表2-3 管道纵断面数据

里程(km)0 45 80 110 150 170 190 210 220

高程(km)28 60 90 35 25 28 46 52 88

2.3 温度参数的选择

T

(1)出站油温

R

考虑到原油中不可避免的含水,故加热温度不宜高于100℃,以防止发生沸溢。由于本设计采取先炉后泵的方式,则加热温度不应高于初馏点81℃,以免影响泵的吸入。而且管道采用沥青防腐绝缘层,故原油的输油温度不能超过沥青的耐热温度。而且,考虑到管道的热变形等因素,加热

温度也不宜太高。

综上考虑,初步确定出站温度T R =60℃。

(2)进站油温Z T

加热站进站油温的确定主要考虑经济比较。对于像本设计这样凝点较高的含蜡原油,由于在凝点附近粘温曲线很陡,故经济进站温度常取高于凝固点2-3℃。又因为原油的反常点为28℃,而反常点以上可认为是牛顿流体。考虑最优热处由理条件及经济比较来选择进出站温度。

借鉴经验数据综合考虑,初步设计进站温度T z =30℃。

(3)平均温度

当管路的流态在紊流光滑区时,可按平均温度下的油流粘度来计算站间摩阻。计算平均温度可采用下式:

Z R pj T T T 3

231+= (2-1) 式中: pj T —平均油温,℃;

R T 、Z T —加热站的出站、进站温度,℃。

3.参数的选择

3.1管道设计参数

(1)热站、泵站间压头损失15m ;

(2)热泵站内压头损失30m ;

(3)进站压力范围一般为20~80m ;

(4)年输送天数为350天;

(5)首站进站压力50m 。

3.2 油品密度

根据20℃时油品的密度按下式换算成计算温度下的密度:

)(2020--=t t ξρρ (2-2)

式中: 20,ρρt —分别为温度为t ℃和20 ℃下的密度;

ξ—温度系数,20001315.0825.1ρξ-=;

3.3 粘温方程

根据粘度和温度的原始参数,用最小二乘法回归:

Bt A +=μlg

(2-3) 式中: μ—原油的动力粘度,P a ·S

n

t B A ∑∑-=μlg ∑∑∑∑∑--=22)

(lg lg t t n t t n B μμ 3.4 总传热系数K

管道散热的传递过程由三部分组成:

(1)油流至管壁的放热

(2)管壁、沥青防腐层的热传导

(3)管外壁周围土壤的传热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KD 1=111D α+∑i λ21㏑i

i D D )1(++w D 21α (2-4) 2α=] 1)D 2h (D 2h [㏑22w

t w t -+w t

D λ (2-5)

式中 D i ,D i+1—钢管、沥青防腐层的内径和外径,m ;

λi —导热系数,w/(m ‧℃);

D w —管道最外围的直径,m ;

α1—油流至管内壁的放热系数,w/(m 2‧℃);

α2—管壁至土壤放热系数,w/(m 2‧℃);

λt —土壤导热系数,w/(m ‧℃);

h t —管中心埋深,m 。

3.5 最优管径的选择

在规定输量下,若选用较大的管径,可降低输送压力,减少泵站数,从而减少了泵站的建设费用,降低了输油的动力消耗,但同时也增加了管路的建设费用。根据目前国内加热输油管道的实际经验,热油管道的经济流速在1.0~2.0m/s范围内。经过计算,最终选定为外管径φ813,壁厚10.3mm。

4.工艺计算说明

对于高含蜡及易凝易粘油品的管道输送,当其凝点高于管道周围环境的温度,或在环境温度下油流粘度很高时,不能直接在环境温度下等温输送。油流过高的粘度使管道阻力变大,管道沿途摩阻损失变大,导致了管道压降剧增,动力费用高,在工程上难以实现或运行不经济,且在冬季极易凝管,发生事故,所以在油品进入管道前必须采取降凝降粘措施。

目前国内外很多采用加入降凝剂或给油品加热输送的办法。加热输送时,油品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减少从而达到输送目的。本管线设计采用加热的办法,降低油品的粘度,减少摩阻损失,降低管输压力,节约动力消耗,或使关内最低油温维持在凝点以上,保证安全输送。但也增加了热能消耗以及加热设备的费用。

热油管道不同于等温输送的特点是它存在摩阻损失和热能损失两种能量损失,在设计和管理工作中,要正确处理这两种能量的供求平衡关系;这两种能量损失多少又是互相影响的,其中散热损失起了确定性作用。摩阻损失的大小决定了油品的粘度,而粘度大小又取决于输送温度的高低,管子的散热损失往往占能量损失的主导地位。热油沿管路流动时,温度不断降低,粘度不断增大,水力坡降也不断变化。计算热油管道的摩阻时,必须考虑管路沿线的温降情况及油品的粘温特性。因此设计管路时,必须先进行热力计算,然后进行水力计算,此外,热油管的摩阻损失应按一个加热站间距来计算。全线摩阻为各站间摩阻和。

5.确定加热站及泵站数

油气储运,城镇燃气毕业设计

摘要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赶超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天然气是较为安全环保的燃气。密度比空气小,不易聚集成爆炸性气体。使用天然气可以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近10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和氮氧化物排放量50%,能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天然气将取代煤,石油,液化气等,成为主要能源。而现今全国天然气行业也正在迅速的发展,在每一座城市兴建燃气管网和气站,为居民,商业及工业等提供清洁的能源,我国北方地区天然气普及还比较晚,设施正在逐步建设,而天然气城市门站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城市门站一般与储配站在一起,站内主要设施有储气罐,加压机房,调压计量间,加臭间,变电室,配电室,控制室,水泵房,消防水池,锅炉房,工具库,油料库,储藏室,辅助设施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上游来气进行过滤,计量,调压,储存,加臭然后分输给下游用气单位。我们的主要设计任务是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工艺流程的初步设计,然后根据参数进行水力计算确定管径,根据设备选型的计算适当选择厂站的设备,比如计量设备,调压设备,加臭设备,过滤设备,储存设备,消防设备等。再根据燃气的供应情况选择适当的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工艺设计完成后根据设计规范画工艺流程图,在根据门站的建筑要求画场站的平面布置图。 天然气门站是一个城市天然气管网的喉颈,每一个城市或县城都将建设天然气门站,它承载着整个城市的天然气供应,所以燃气门站是社会能源进步的产物,而门站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后的科技不断发展,我们会建成更多更好的城市门站,更节省投资,创造更大的效益,创造更好的环境。 关键词:天然气,门站,过滤,计量,工艺流程

油气储运工程概述

概述: 本专业学习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培养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由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石油天然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生产运行管理和研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油气储运工艺、设备与设施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掌握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和化工过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 掌握油气质量检测、油气储运设备的防腐与安全保障技术; ◆ 具有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初步能力; ◆ 熟悉油气储运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 了解油气储运工程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主干学科 工程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学。

4、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泵与压缩机、电工与电子技术、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技术经济学等。 5、实践教学 包括工程制图、测量实习、金工实习、施工实习等,一般安排18周。主要专业实验:油气质量检测、物理化学等。 6、修业时间 4年。 7、学位情况 工学学士。 8、相关专业 交通工程。 9、原专业名 石油天然气储运工程。 二、专业综合介绍 油气储运就是将油田各油井生产的原油和油田气进行收集、处理,将符合外输标准的原油贮存、计量后分别输送至矿场、油库或外输站的过程。油气储运工程要根据油田开发设计、油气物性、产品方案和自然条件等进行设计和建设,包括油气的储存和输运两个过程。为了保证油田均衡、安全生产,外输站或矿场油库必须有满足一定贮存周期的油罐。贮油罐的数量和总容量应根据油田产量、工艺要求、输送特点(铁道、水道、管道运输等不同方式)确定。管道输送是用油泵将原油从外输站直接向外输送,具有输油成本低、密闭连续运行等优点,是最主要的原油外输方法。听起来够复杂吧,不过乐趣就隐藏其中,如果你真心喜欢这个专业,自然能够体会到。 本专业的重要程度不需强调,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就在眼前。我国正在组织建设的“西气东输”工程,就是油气储运工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将促进我国经济总体平衡发展,有效解决制约东部经济发展的能源不足问题。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大家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凭借自己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分析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分 析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油气储运工程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前途、应用非常广泛的行业。众所周知,石油和天然气是非常重要的能源物资,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一贯都非常重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近年来,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代表的一批特大型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管道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我国油气储运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阶段,对油气储运人才和技术提出了极为迫切的需求。因此,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就业形势非常好,总体上讲需求量远大于人才的供给量,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这个专业的人才会持续走俏的。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交通运输类,其中交通运输类共11个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交通运输类专业中排名第5,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86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18878位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007元,其中工资3549元,0-2年工资4251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9元,6-7年工资6817元,8-10年工资7686元。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北京、深圳、西安、成都、广州、上海、大连、郑州、南京、南昌。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油气田企业、油气管道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单位、石油化工企业、石油销售企业、城市燃气公司、建筑公司、部队

和民航的油料公司、设计院以及国家物资储备部门等领域从事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监督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以及油气储运设备运营等方面的技术管理、研究开发等工作。找个工作不成问题,如果你想多挣钱不考虑地点的话,可以去新疆,大概月薪在6K以上没问题,年奖金发个几万是小意思,如果你想工作环境不至于在沙漠西部的话,那就去东部的油田或者设计院或者港口码头或者城市燃气,总之很多选择。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1、武汉理工大学 2、华东理工大学 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5、长江大学 6、青岛科技大学 7、兰州理工大学 8、中国民航大学 9、西南石油大学 10、沈阳工业大学 11、常州大学 12、西安石油大学 13、太原科技大学 14、哈尔滨商业大学

油气储运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原油管道初步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设计(论文)**原油管道初步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班级:油气储运工程 **班 指导教师:刚 2006年6月18日

摘要 **管线工程全长865km,年设计最大输量为506万吨,最小输量为303.6万吨,生产期14年。 管线沿程地形较为起伏,最大高差为346.8m,经校核全线无翻越点;在较大输量时可热力越站,较小输量时可压力越站。 输油管采用沥青加强级外保护的防腐措施。全线共设热泵站12座,管线埋地铺设。管材采用 406.4×8.0,X65的直弧电阻焊钢管;采用加热密闭式输送流程,先炉后泵的工艺,充分利用设备,全线输油主泵和给油泵均采用并联方式。加热炉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管线上设有压力保护系统,出站处设有泄压装置,防止水击等现象,压力过大造成的危害。 首站流程包括收油、存储、正输、清管、站循环、来油计量及反输等功能;中间站流程包括正输、反输、越站、收发清管球等功能。采用SCADA 检测系统,集中检测、管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由计算分析证明该管线的运行可收到良好的效益并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管型;输量;热泵站;工艺流程

ABSTRACT The design of ** pipeline engineering for oil transportation is complete on June 2006.The whole length of the pipeline is 865 kilometer and the terrain is plan. The maximum of transport capacity is 506 million ton per year and minimum of throughout is 303.6 million ton per year. The choice of main equipment and determination of station site are 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every throughout. After the technical evaluation , one type of steel pipeline called X65 is select. The optimum diameter is 404.6 millimeter and the wall thicket is 8.0 millimeter. The maximum pressure of operating for design is 450MP.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ss of heat, the pipeline is buried under the ground. The pipeline is coated with 7-millimeter thick anti-corrosion asphalt layer and impressed current catholic protection to protect the pipe from corrosio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is pump-to-pump tight line operation. Crude oil is heated at first and the pump in each station. There are three 220D-65×10pumps are equipped as the transporting pump. The process of flows in the station includes: collecting crude oil;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pumping over station and circulation in the station. Along the main line, oil transportation included head station, 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 and terminal station. Through the benefit analysis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operation, the project has a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design is feasible.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介绍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1.本学科点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描述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学科创建于1976年,是继中国石油大学后全国高校较早创建的“油气储运工程”学科之一。创建之初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迫切需要解决天然气储运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急需大量的天然气储运技术人才,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学科一成立就以天然气储运技术研究、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通过三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以天然气为显著特色的学科。特别是近年来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等盆地和川东北天然气的开发,“西气东输”管道的建设,以及中俄、中哈等跨国天然气管道的规划与建设,为该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推动了学科的快速发展;同时该学科在天然气储运技术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方面也为西部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学科点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该一级学科共有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三个二级学科。2001年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同年油气储运工程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已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教育层次,在办学条件、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和规模。2006年油气储运工程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目前本学科共有教师61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20人、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授和副教授中36-45岁有23人,已形成了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较高、年龄分布和学缘结构合理的以中青年为骨干的学术队伍。 2.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目前已形成了“油气储运设备理论与技术”、“油气储运安全工程理论与技术”、“天然气输送及储存理论与技术”三个具有天然气特色与优势的学科方向,这是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色,也是有别于国内同行的最明显的特点。 (1)油气储运设备理论与技术 针对油气储运工程中泵、压缩机、阀门、管件等设备的特点,开展流场数值仿真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为油气储运设备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和手段,确保了油气储运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2)油气储运安全工程理论与技术 针对油气介质易燃易爆、高压高危带来的油气储运安全问题,开展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技术、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doc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研究油气和城市燃气储存、运输及管理的一门穿插性高新技术学科。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开展方案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油气储运工艺、设备设施方面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受到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的根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根本能力。 主干学科:工程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学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泵与压缩机、电工与电子技术、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技术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测量实习、金工实习、施工实习等一般安排18周。 主要专业实验:油气质量检测、物理化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工程地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开设学校:中国石油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大学长江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榆林学院(省A专业) 四川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课程编号:05040120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3学分 课程性质:技术根底课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第5学期,周时数3 适用专业及层次:过程装备及控制专业、油气储运专业相关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教材:(《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荐参考书: (1、《工程热力学》,严家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第二版2、《工程热力学》,曾丹苓、敖越、朱克雄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第二版 3、《热力学》,王竹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工程热力学是一门专业技术根底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热力学的定律、定理及有关的理论知识,对热力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的能力;初步掌握工程设计与研究中获取物性数据,对热力过程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及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奠定根底。本课程的重点及要求: (1)掌握工程热力学中的根本概念及根本定律。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油气储运工艺、设备设施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工程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学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

学、泵与压缩机、电工与电子技术、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技术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测量实习、金工实习、施工实习等一般安排18周。 主要专业实验:油气质量检测、物理化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工程地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开设学校:中国石油大学长江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吉林化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浙江海洋学院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沈阳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 2011年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

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

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本科毕设-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设计(论文)***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油气储运工程03-6班 指导教师:*** 2007年6月20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管线工程全长440km,年设计最大输量为500万吨,最小输量为350万吨。 管线沿程地形较为起伏,最大高差为32m,经校核全线无翻越点;在较大输量时可热力越站,较小输量时可压力越站。 输油管采用沥青加强级外保护的防腐措施。全线共设热泵站12座,管线埋地铺设。管材采用 406.4×7.9,L245的直弧电阻焊钢管;采用加热密闭式输送流程,先炉后泵的工艺,充分利用设备,全线输油主泵和给油泵均采用并联方式。加热炉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管线上设有压力保护系统,出站处设有泄压装置,防止水击等现象,压力过大造成的危害。 首站流程包括收油、存储、正输、清管、站内循环、来油计量及反输等功能;中间站流程包括正输、反输、越站、收发清管球等功能。采用SCADA 检测系统,集中检测、管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由计算分析证明该管线的运行可收到良好的效益并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 管型;输量;热泵站;工艺流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The whole length of the pipeline is 440 kilometer and the terrain is plan.The maximum of transport capacity is 500 million ton per year and minimum of throughout is 350 million ton per year. The choice of main equipment and determination of station site are 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every throughout. After the technical evaluation , one type of steel pipeline called L245 is select. The optimum diameter is 404.6 millimeter and the wall thicket is 7.9 millimete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ss of heat, the pipeline is buried under the ground. The pipeline is coated with 7-millimeter thick anti-corrosion asphalt layer and impressed current catholic protection to protect the pipe from corrosio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is pump-to-pump tight line operation. Crude oil is heated at first and the pump in each station. There are three 220D-65×10pumps are equipped as the transporting pump. The process of flows in the station includes: collecting crude oil;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pumping over station and circulation in the station. Along the main line, oil transportation included head station, 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 and terminal station. Through the benefit analysis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operation, the project has a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design is feasible. Keywords:pipeline corrosion;pump-to-pump station;analysis

【专业课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 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油气储运工艺、设备设施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受到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储运 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工程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学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 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泵与压缩机、电工与电子技术、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 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技术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测量实习、金工实习、施工实习等一般安排18周。 主要专业实验:油气质量检测、物理化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工程地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开设学校:中国石油大学长江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吉林化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浙江海洋学院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沈阳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 推荐阅读 : 长江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介绍 3月22日...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介绍 与“武汉理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介绍”相关的文章:?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好吗?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好吗?市场营销专业好就业吗?青岛大学试点本科?江西蓝天学院...

油库设计开题报告

油库设计开题报告 1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背景最近两年,国内成品油市场明显供大于求,并且在将来几年还有连续增加的趋势。 因此,在增加原油储藏的同时,成品油的储藏也已成为国家战略储藏的重要组成局部。 隆昌油库地处内江市隆昌县,现有储油罐9 个,共计储油量1.9×10 4 m 3 ,属于三级油库。1954 年投产,2023 年7 月技术改造成为“兰-成-渝”输油管线的配套油库,是泸州公司辖区成品油市场供给的主库,担负着泸州市四县三区和隆昌县 0#柴油、90#汽油、93#汽油的供给任务。 1.1.2 目的由于油库使用年限不断增长,油库设备渐渐老化,储油容量渐渐削减,而油料供应保障任务逐年增加。为了保证泸州成品油市场的平稳运行以及促进隆昌地区经济健康进展,因此需要对隆昌油库进展整合扩容技改。 1.1.3 选题的意义油库设计是油气储运专业学生必需把握的根本技能之一,通过全面系统地对油库进展设计,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育和熬炼学生的工程设计力量,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

力量。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国内现状 (1)中石油阿克苏油库扩容改造。中国石油新疆阿克苏销售公司油库始建于 1956 年,属于三级油库。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进展及南疆局部地区成品油中转量的需求,油库容量缺乏与油料需求量日益增加的冲突渐渐突出。因此中国石油自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投资 5300 万元,在现有阿克苏油库根底上进展扩容改造,建成以后,库容将到达 5.8×10 4 m 3 ,升级为二级油库。油库内将新建储罐六座,其中:7500 m 3 储罐四座,5000 m 3 储罐两座,以及与之配套的仪表、通信、给排水、消防等帮助配套设施。 (2)重庆伏牛溪油库整合扩容改造。伏牛溪油库是兰-成-渝输油管道末站,修建于 1965 年。此次扩容改造总投资 4 亿元,新增油库面积160 亩,新增库容21 万立方米。 届时伏牛溪新油库占地将到达470 亩,库容达30 万立方米,年周转通力到达500 万吨,新库储油力量将比现在3 倍还多。 由此可见中国目前正在实行快速增加和扩建油库的方式,增加成品油储藏,来平抑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这不仅仅是两大石油公司的市场行为,也是中国的战略需要。 1.2.2 国外现状

油库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油库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1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背景最近两年,国内成品油 市场明显供大于求,并且在未来几年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所以,在增加原油储备的同时,成品油的储备也已成为国家战略 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隆昌油库地处内江市隆昌县,现有储油罐9 个,共计储油量 1.9×10 4 m 3 ,属于三级油库。1954 年投产,2002 年7 月技术改造成为“兰-成-渝”输油管线的配套油库,是泸州公司辖区成品油市 场供应的主库,担负着泸州市四县三区和隆昌县 0#柴油、90#汽油、 93#汽油的供应任务。 1.1.2 目的因为油库使用年限持续增长,油库设备逐渐老化,储 油容量逐渐减少,而油料供应保障任务逐年增加。为了保证泸州成品 油市场的平稳运行以及促动隆昌地区经济健康发展,所以需要对隆昌 油库实行整合扩容技改。 1.1.3 选题的意义油库设计是油气储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 技能之一,通过全面系统地对油库实行设计,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 合起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工程设计水平,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工艺 问题的水平。 1.2 国内外现状 1. 2.1 国内现状 (1)中石油阿克苏油库扩容改造。中国石油新疆阿克苏销售公司油库始建于 1956 年,属于三级油库。 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南疆部分地区成品油中转量的需求,油库 容量不足与油料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矛盾逐渐突出。所以中国石油天然 气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 5300 万元,在现有阿克苏油库基础上实行 扩容改造,建成以后,库容将达到5.8×10 4 m 3 ,升级为二级油库。油库内将新建储罐六座,其中:7500 m 3 储罐四座,5000 m 3

油库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油库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管路设计中,选择什么样的管径是涉及到油库投资,经营费用和维修费用的问题, 需要全面分析研究才能做出比较正确的选择。本文是关于油库设计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学习。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背景最近两年,国内成品油市场明显供大于求,并且在未来几年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因此,在增加原油储备的同时,成品油的储备也已成为国家战略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隆昌油库地处内江市隆昌县,现有储油罐9 个,共计储油量1.9×10 4 m 3 ,属于三级油库。1954 年投产,xx 年7 月技术改造成为“兰-成-渝”输油管线的配套油库,是泸州公司辖区成品油市场供应的主库,担负着泸州市四县三区和隆昌县 0#柴油、90#汽油、93#汽油的供应任务。 1.1.2 目的由于油库使用年限不断增长,油库设备逐渐老化,储油容量逐渐减少,而油料供应保障任务逐年增加。为了保证泸州成品油市场的平稳运行以及促进隆昌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对隆昌油库进行整合扩容技改。

1.1.3 选题的意义油库设计是油气储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 基本技能之一,通过全面系统地对油库进行设计,将理论和实践有 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 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 1.2 国内外现状 1. 2.1 国内现状 (1)中石油阿克苏油库扩容 改造。中国石油新疆阿克苏销售公司油库始建于 1956 年,属于三级油库。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南疆部分地区成品油中转量的需求,油库容量不足与油料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矛盾逐渐突出。因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 5300 万元,在现有阿克苏油库基础 上进行扩容改造,建成以后,库容将达到 5.8×10 4 m 3 ,升级为二级油库。油库内将新建储罐六座,其中:7500 m 3 储罐四座,5000 m 3 储罐两座,以及与之配套的仪表、通信、给排水、消防等辅助配套设施。 2 (2)重庆伏牛溪油库整合扩容改造。伏牛溪油库是兰-成-渝输油管道末站,修建于 1965 年。此次扩容改造总投资4 亿元,新增油 库面积160 亩,新增库容21 万立方米。 届时伏牛溪新油库占地将达到470 亩,库容达30 万立方米, 年周转通力达到500 万吨,新库储油能力将比现在3 倍还多。

西南石油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专业介绍

西南石油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专业介 绍 石油工程专业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是我校油气井工程和油气田开发工程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支撑专业,具有国内一流的培养能力。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工科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监督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工作,获得石油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为满足我国石油工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人才需求,本专业设立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班,部分成绩优秀且外语好的学生将有机会进入该班学习。 主要课程 油气藏地质学、石油工程测井、油层物理、油气层渗流力学、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天然气工程、海洋石油工程、油藏数值模拟、提高石油采收率原理等。 就业去向 毕业生能在陆地与海洋油气田企业、石油勘探开发

研究与规划机构以及油田技术服务与工程施工单位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 硕博士点情况 现有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石油工程测井、开发地质学、海洋油气工程、石油工程计算技术、油气田材料与应用、油气安全工程8个硕、博士点。 培养对象 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要求身体健康,无色弱、无色盲,脊柱不能严重弯曲,下肢残缺者不能影响行走。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是我校油气储运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支撑专业,具有一流的培养能力。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工科基础理论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知识,能在油气储运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督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以及油气储运设备运营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获得油气储运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化工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仪表自动化、金属腐蚀与防护、油气集输、油气

井下水力喷射泵喷嘴头的设计与计算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名称:井下水力喷射泵喷嘴头的设计与计算 题目类型: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宁伟 院 (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11101班 指导教师:易先中 辅导教师:易先中 时间: 2015.3.10 至 2015.6.10

目录 目录 (Ⅰ) 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Ⅱ)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Ⅲ) 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Ⅳ) 评阅教师评语 (Ⅴ) 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 (Ⅵ) 井下水力喷射泵喷嘴头的设计与计算....................................... V II 1正文................................................................. IX 1.1前言............................................................ IX 1.2射流泵研究与应用概述............................................ IX 1.2.1 射流泵理论发展状况............................................................................................ X 1.2.2 射流泵水动力学特性......................................................................................... XII 1.2.3射流泵的最优参数.............................................................................................. XV 1.2.4 湍流模式理论...................................................................................................... X VI 1.2.5 射流泵研究存在的问题 ................................................................................ XVIII 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XIX 2 射流泵基本特性研究.................................................. XIX 2.1射流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特性参数................................. XIX 2.1.1射流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X IX 2.1.2射流泵基本特征指数......................................................................................... X XI 2.2射流泵的基本特性方程.......................................... X XIV 2.2.1特性方程理论研究 ............................................... XXIV 2.2.2 射流泵的效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摩擦损失系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摩擦损失系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射流泵的气蚀特性.............................................. X XXI 2.4射流泵关于出口压力的稳定性.................................... X XXI 2.4.1敏感性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敏感性曲线 ........................................................................................................ X XXI 2.4.3摩擦损失系数和密度对敏感性的影响 ..................................................... X XXII 2.5射流泵内能量分布研究......................................... X XXIII 2.5.1无量纲能量表达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能量及能量损失分析.................................................................................... XXXIII 2.5.3效率与相对能量损失分析.......................................................................... XXXIV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