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的风格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四大园林PPT课件

中国古典四大园林PPT课件
颐和园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保护了 园内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为后人 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03 拙政园
CHAPTER
历史沿革与基本布局
历史沿革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经历了多次修 缮和扩建。
基本布局
拙政园布局典雅,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各种亭台轩 榭多临水而筑。
通过修缮、维护、管理等措施,保持 了园林的历史风貌和艺术特色,确保 了其长期保存和永续利用。
此外,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推向世界舞台, 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谢谢
THANKS
园林艺术特色分析
借鉴江南园林艺术
避暑山庄在园林艺术上借鉴了江 南园林的精华,如运用叠石理水、
植物配置等手法,营造出富有诗 意的山水画卷。
融合北方建筑风格
避暑山庄的建筑则融合了北方的建 筑风格,注重色彩的运用和细节的 雕刻,显得庄重而华丽。
创新园林布局
避暑山庄在园林布局上也有所创新, 将宫殿区与苑景区有机结合,形成 了“前宫后苑”的独特布局。
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体 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独特风格和 精湛技艺。
旅游文化资源
颐和园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 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历史文化遗产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文化内涵
留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蕴含着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其建筑布局、 景观设置和装饰艺术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流派分析 ppt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流派分析 ppt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流派分析
• 北方园林的特色在皇家中主要表现于前朝 后寝、轴线对称、一池三山、仿景缩景、 障景漏景等方面。
• 北方园林的障景表现为严密性,从围墙的 障景上看,大凡墙隔较少漏窗,即使有漏 窗,也是较为厚重的花式或直接玻璃屏蔽 。入口前的障景多用龙壁。
中国古典园林流派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流派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流派分析
• 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 深,在世界园林体系中 独树一帜。它以“万 物与吾一体”的“意 境”营造,采取“乘物 以游心”的方式,集建 筑、山水、诗画、雕 刻等诸多表现形式为 一体,让人们从大自然 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 自由
中国古典园林流派分析
•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植 物配置重视主题和意 境,多于墙基、角隅 处植松、竹”梅等象 征古代君子的植物, 体现文人具有象竹子 一样的高风亮节,象 梅一样孤傲不惧,和 “宁可食无肉,不可 居无竹”的思想境界 。
局部内敛。
落的进深较大,光 组合:园在自然山
线充足,相对开敞. 水中,园中有园。
地域:多位于城市 和村镇
自然条件:气候温 和,植物繁茂,河网 纵横,很少山。
使用对象:官僚商 人
景观:人工景观居 多
建筑特点:私家园 林
风格:汉民族建筑 文化为主
色彩:朴素淡雅, 饱和度较低
性格:总体内敛, 局部开放
组合:园在城镇中, 园中有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流派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流派分析
北方园林
南方园林
地域:城市和郊野 有分布。
建筑特征:皇家专
自然条件:气候属

于温带气候,四季 风格:是多民族建
分明,山地、平原、 河湖等自然景观都
有。
筑相融合 色彩:皇家专用色,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 ppt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 ppt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1、叠山 ▪ 目的:登高望远,扩大空间。 ▪ 类型:土山、土石假山、石山 ▪ 石材种类:黄石、太湖石
太湖石五大特点:绉、透、漏、瘦、丑
▪ 代表:
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园林专家惊叹:“造园者未 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知李杜”) 江南三大奇石:玉玲珑(上海豫园)、冠云峰 (苏州留园)、绉云峰(杭州竹素园)
小瀛洲——九曲桥
小瀛洲——亭桥
▪舫
将船的造型建筑化
颐和园石舫
▪榭
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
江南园林中的水榭
怡园的藕香榭
承德避暑山庄的水心榭
拙政园听雨轩
对比一下 有何不同
一、日本传统庭院----枯山水
金阁寺建于1394年共三层是中国 传统与日本艺术的完美结合 金阁寺的得名是缘于他 的最高两层的隔墙都是 用金箔包裹的,塔顶上 上装饰着寓意吉祥的凤 凰。
凡 尔 赛 宫 花 园
美术欣赏
建筑艺术及园林艺术
四、英国古典园林--风景如画
英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人们对图案一般的法国园林逐 渐厌倦,开始探寻新的艺术风 格,英国通过绘画重新发现自 然的园林类型——风景画园林。 他们嘲笑法国式花园的造作, 认为规整的园林是对自然的歪 曲。开始追求一种近乎自然返 璞归真的风格
▪ 厅堂(主体建筑)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
拙政园中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远香堂为其主体建筑, 池中两岛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临水并面向远香堂。
▪廊
“引”且“观”的建筑 分单廊、复廊、直廊、曲廊
个园——长廊
狮子林的单面廊
北海延楼双层长廊
▪亭
起“点景”与“引景”作用
▪桥
作用:添景、隔景,视觉上扩大了空间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PPT64页)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PPT64页)
所以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 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4、秦汉时期
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在建立了前所未 有的民族统一的大国后,连续不断的营建宫、苑, 大小不下三百处,其中最为有名的应推上林苑中的 阿房宫,周围三百里,内有离宫七十所,“离宫别 馆,弥山跨谷”。
秦代的理水技法已有相当的水平,不仅以水造景, 更把水景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巧妙的结合起来。 苑中还有涌泉、瀑布,以及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规 模相当壮观。如:秦代把樊川的水引来作池,成为 风景秀丽的兰池。兰池使整个景区因水而活,同时 也是一项蓄水拦洪的水利工程。
7、明清时期(园林艺术顶峰期)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顶峰时期,无论是在理 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超出前代的辉煌创造。保存至今 的园林尤以清代最多,设计成就也最高,代表了古典园 林设计的高峰期水平。明清皇家园林大都在成了西苑(今北京北海、中海),并 扩大西苑水面,增南海。 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曾掀起了皇家园林设计建设的高潮,在北京 筑有“三山五园”,即畅春园、圆明园、万寿山清漪园 (后改名为 颐和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在河北承德建有避暑山庄。 现仅避暑山庄和重修后的清漪园较为完整,其余大部分毁于英法 联军和八国联军之手。 明清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江南的苏州、南京扬州和杭州一带,尤以 苏州为盛,广州地区则有独具岭南风格的园林。著名的明清私家园 林主要有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怡园,无锡寄畅园和上海 豫园等。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专门从事园林设计的设计师,其中,明末清初 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了《园冶》一书。 这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设计论著在设计史和美学史上都有极 其宝贵的价值。
即便是到了旧、新石器时代的繁荣时期,有了 典型的村落,如西安半坡村,锄耕农业和家畜饲养 已出现,用手制的形态和花纹都很精致的彩陶,有 些陶器上还刻有类似文字的符号。但该时期的劳动 生产率还是十分低下,也只能提供极其微小的多余 东西。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培训课件(共106张PPT)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培训课件(共106张PPT)

培训专用
6
4、园林成熟前期的主要内容介绍
1、园林持续发展而臻于完全成熟的境地。
2、两宋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
的阶段。
3、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文人园林兴盛。 4、皇家园林、寺观园林都较多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
5、叠石、置石显示高超技艺。理水已能缩移模拟大自然界全部的 水体形象。
杭州灵隐寺
北京碧云寺
培训专用
4.陵寝园林(寝庙园林)
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 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
南京明孝陵
培训专用
北京明十三陵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一)按从属关系划分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3.寺观园
林 4.陵寝园林(寝庙园林)
(二)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放方式划分 1.人工山水园 2.天然山水园
园林规划布局常常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段,使得园林设计有很 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清 ·钱咏《履园丛话》:“ 造园林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 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成佳构。”
园林空间序列的安排,通常有前奏、起始、主题、高潮、转折、 结尾形成内容丰富多彩,整体和谐统一的连续流动空间,如诗文佳 作一般有着严谨精练的结构,序列中往往可见对比手法、悬念手法、 欲扬先抑的手法等等。这与文人士大夫的抱负和追求,以及直接参 与造园密不可分。
苑,御园等,按不同的使用情况有:离宫 ,古代帝王在都 城之外的宫殿,也泛指皇
帝出巡时的住所
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之

北京御花园
培训专用
北京静宜园
2.私家园林
属于贵族、官僚、文人、地主、富商所有
如园、园墅、池馆、山庄、别业、草堂等

第四章中国园林文化ppt课件

第四章中国园林文化ppt课件

1.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 多为都城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 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都较少。 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显得不足。北方园 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 尤其以北京最多。
Strength
Threats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 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 美。因此,江南园林大多明媚秀丽、淡雅朴素、 曲折幽深,但由于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 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 州、扬州等地,期中尤其以苏州为代表。
课外拓展 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 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 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 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 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 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 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 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 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 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中国园林文化概述
一、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园林的特点 三、中国园林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园林的典范
一、现存皇家园林 二、现存著名私家园林 三、现存著名寺庙园林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中国园林文化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认为是世界园林之母, 世界艺术之奇观,不仅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画卷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而且给诗姐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中国园林的风格》课件

《中国园林的风格》课件
早期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逐渐发展 成为具有文化、艺术和哲学内涵 的建筑空间,融合了山水、建筑 、植物等多种元素。
唐宋元明清的园林风格的园林风格以宏大、 华丽为主,注重园林的景 观效果和视觉享受。
宋代
宋代的园林风格则更加注 重自然美和意境的营造, 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 开”的境界。
传承与发展
通过教育和培训,传承中国园林的技 艺和智慧,培养新一代的园林设计师 。同时,推动中国园林在现代社会的 应用和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生活。
THANK YOU
感谢观看
04
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与象 征意义
儒家文化的影响
仁爱与和谐
儒家文化强调仁爱与和谐,这种思想在中国园林中也有所体 现。园林中的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相互呼应,营造出一 种和谐、宁静的氛围,体现了儒家“和为贵”的思想。
礼制与秩序
儒家文化强调礼制和秩序,这种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园林的设 计。园林中的布局、建筑风格、植物配置等都有一定的规范 和秩序,体现了儒家“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
05
中国园林的现代应用与传 承发展
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公园
借鉴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 和元素,打造具有传统韵 味的现代城市公园,为市 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空间。
庭院设计
将中国园林的精髓应用于 私人庭院或住宅区,创造 宜人的居住环境,提升生 活品质。
景观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中国园 林的理念,提升景观的艺 术价值和审美体验。
总结词
植物配置以常绿树种为主,四 季常绿,花木点缀其中。
北方园林
总结词
规模宏大,布局开敞, 彰显皇家气派。
总结词
建筑色彩丰富,以红墙 、黄瓦、金碧辉煌为特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01
02
03
04
自然美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美为核心 ,模仿自然山水,营造出诗情
画意的景观。
文化内涵
园林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 ,如诗词、绘画、雕刻等,具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空间层次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层次 丰富,通过借景、框景等手法 ,创造出多维度的空间感。
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美,通 过景观的营造,表达出特定的
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古典园林的创新发展中,以适应现代 社会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提升古典园林的实用性和观 赏性。
多元化发展
在保持传统园林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不同地域、不同风格 的园林设计元素,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丰富了中国古 典园林的内涵和形式。
科技应用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新材料等,提升古典 园林的科技含量,为园林设计和建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利用陶瓷艺术在园林中创造出具有独特风 格的景观,如陶瓷壁画、陶瓷雕塑等。
04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 与营造手法
空间布局的类型与特点
规则式布局
采用中轴线对称,景观序 列规整,空间层次分明, 以皇家园林为代表。
自然式布局
模仿自然山水,景观自由 组合,空间变化丰富,以 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为代 表。
混合式布局
竹类
利用竹子营造出清新、雅致的氛围, 如毛竹、箭竹等。
果树
利用果树形成果园等景观,如桃、梨 、柿等。
文化要素
诗词
绘画
在园林中题词、刻诗等,表达园主人的思 想感情或寓意。
将绘画艺术应用于园林的布局和造景中, 形成富有艺术感的景观。
雕刻
陶瓷
利用石雕、木雕等雕刻艺术,在园林中创 造出具有艺术价值的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六、借景
园林空间是有限的。在 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 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 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 景。借景有远借、邻借、 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 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 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 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 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 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 叫应时而借。
47
中国四大园林:
53
避 暑 山 庄
54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 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 园林之母”,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 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 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 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 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 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 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
第二单元
1
说明文定义——
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 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2
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分类别 打比方 下定义 作诠释 摹状貌 作引用
3
中国园林的风格
4
(一)作者简介
陈从周,中国著名园林学家,同济大学 建筑系教授,美国贝聿铭建筑事务所顾问。擅 长文学、戏曲、绘画、书法等。本文选自其
26
西方园林
27
西方园林
28
中西园林特点:
西 ①人工美
方 ②形式美
园 林
③必然性
④明晰
中 ①自然美
国 ②意境美
园 林
③偶然性
④婉约
29
30
31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明人计成《圆冶》
32
曲径通幽
山随水转,水因山活
33
中国园林的造园方法:
一、筑山
34
二、理池
35
三、植物
36
四、建筑
14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三)课文内容
思考:你觉得哪句话是课文中心句?
20
20
中国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21
21
22
22
什么是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 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 段,通过改造地形 (或进一步筑山、叠 石、理水)、种植树 木花草、营造建筑和 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 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 和游憩境域。
颐和园 排云殿
37
五、匾额、楹联与刻石
39
中国古典园林的观赏方法
一、抑景 ——景露则境界小,景隐则境界大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 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 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 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 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处 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代表作《说园》。
5
5
(二)重点字词
拙(zh)uō政园 山蹊(xī )
山间小路 多音字:蹊跷qī
幽篁(huá)ng 僻静处的竹子
跻(jī )攀
晦( hu)ì 明
登攀 阴暗和明亮
渊博 弦(xiá)n 外之音
文循意出
文笔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施展
顾名思义
看到一个事物的名称就能想到它所 包含的意义
6
7
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8
昆明湖和万寿山
9
颐和园长廊
10
十七孔桥
11
谐趣园
12
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清朝皇帝夏 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13
拙政园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 园林,面积达4万平方米。以水景著称,其水面占全园面积 的3/5,建筑濒水而立,朴素雅致,独具特色。
40
抑景
41
二、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 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 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 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 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 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42
添景
43
三、夹景
昆明湖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
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 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 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 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 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 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 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 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如在颐 和园后山的昆明湖中划船, 远方的桥主景,为两岸起伏 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 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49
昆明湖和万寿山
50
谐趣园
51
十七孔桥
52
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是由 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庄宫殿与 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 避暑山庄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 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 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 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55
拙政园
56
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 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 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 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园 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 颇有步移景换之妙。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 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 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 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23
世界四大造园流派
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以及思维模式等 的不同,以及所在地的地理、气候、生物等各种自 然环境因素上差别,最终形成了世界四大造园流派:
① 中国自然山水园 ② 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 ③ 法国宫廷式花园 ④ 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
可以概括为欧陆风情和东方园林两大体系。
24
中国园林
25
中国园林
44
四、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 的门、窗、洞, 或乔木树枝抱合 成的景框,往往 把远处的山水美 景或人文景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 (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 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 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 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 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 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 以鹿、鹤、兔等动物,透 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 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 景。
颐和园 避暑山庄 拙政园 留园
48
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 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借景周围的山水 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 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 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 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 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 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 地位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