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复审营养科资料:常见疾病营养治疗流程规范

合集下载

住院患者营养评估和营养治疗管理制度

住院患者营养评估和营养治疗管理制度

住院患者营养评估和营养治疗管理制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患者营养评估和营养治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住院患者营养评估与营养治疗管理,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治疗,根据《军队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有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营养评估包括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价。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全院所有医务人员。

第二章营养评估第四条所有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经治医生必须完成营养风险筛查并填写《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表》(见附件1)。

第五条对营养风险评分<3分的患者,经治医生可采取下列方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营养风险:1.鼓励患者多摄入有利于病情恢复的食物,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2.与责任护士交流,协助患者多进食。

3.必要时请营养科会诊。

第六条对营养风险评分≥3分的患者,经治医生应在完成营养风险筛查后24小时内通过军字1号医生站向营养科发出电子会诊申请,危重症病人可电话通知营养科。

第七条营养科接到病区营养会诊申请后,应于24小时内到病区会诊,危重症病人30分钟内到达病区会诊,并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填写《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价表》。

第八条营养师会诊后与经治医生共同制定营养治疗方案,经治医生应将营养治疗方案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必要时请患者家属一起参与协助实施。

第九条对实施营养治疗的患者,营养科应每72小时或依据病情,进行营养再评估。

经治医生应及时观察患者对营养治疗的反应和治疗效果,必要时(病情变化或临床治疗需要)可再次请营养科会诊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第十条经治医生应及时将营养评估结果及相关营养治疗情况记入病历。

如患者不接受或中途自愿停止营养治疗,患者或家属必须签订自愿放弃营养治疗同意书。

第十一条对出院后饮食营养有特殊要求的患者,经治医生必须根据需要给予出院营养健康宣教和指导,并在出院记录中写明。

第三章肠内营养治疗第十二条营养科根据患者营养治疗方案及时提供相应的肠内营养液。

营养科三甲复审分解任务201412022

营养科三甲复审分解任务201412022

营养科三甲复审分解任务
共五部分:P1营养科负责人 P2营养科医师 P3营养科工作人员
P4临床科室 P5相关科室
营养科负责人 现场要求
科室主任专业技术
职称证明和协会任职证明 营养科主

推荐上午,5分钟 数据或实例显示,
营养科各类膳食应用管理持续改进有成效
营养科负
责人
推荐上午,5分钟 数据或实例显示,
重点病房进行营养
风险筛查,治疗膳食医嘱的效果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
营养科负
责人
推荐上午,5分钟 治疗膳食医嘱数据
与患者就餐数据比对 营养科负
责人
推荐上午,5分钟 数据或实例显示,
临床营养工作持续改进有成效 营养科负
责人
推荐上午,5分钟。

创三甲评审标准中营养科检查的资料及项目

创三甲评审标准中营养科检查的资料及项目

创三甲评审标准中营养科检查的资料及项目【1】SJPSC-2-76-20.1 营养科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4分)P 48 2010-3评审内容20.1营养独立设置、专业设置、人员配备、设备设施与医院功能相适应,工作满足临床需要。

营养科人员结构合理,职责明确。

评审要素20.1.1独立设置,专业技术人员(营养医师、营养技师、营养护士)与其规模相适应。

营养医师、技师与床位的比例1: 150;营养医师、营养技师比例为1:1,营养护士不少于3人。

20.1.2.科室负责人有医疗专业副高以上职务任职资格,营养医师为执业医师;营养护士有临床资格并经过专业培训考核。

20.1.3营养门诊、配制室、代谢实验室和治疗膳食配制所需设备满足工作需要。

20.1.4定期查房,执行膳食医嘱,参与病例讨论。

对重点患者建立营养病历,并按要求书写。

开展患者营养评价,提供适合其病情需要的膳食。

为出院患者提供膳食营养指导,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为医护人员提供临床营养信息。

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评审方法20.1.1-20.1.2查资料、证书。

20.1.3实地查看。

20.1.4查资料和病历,询问有关人员。

扣分标准120.1.1-20.1.2未设立独立设置扣2分,人员不符合要求一项扣0.1分。

20.1.3有一项做不到扣0.25分。

20.1.4有一项做不到扣0.25分。

准备资料一、营养科花名册(按照医院建制有主管院长、科主任、营养医师、营养技师、营养护士),毕业证、执业证书、技术等级证书。

营养医师、技师与床位的比例1: 150;营养医师、营养技师比例为1:1,营养护士不少于3人(负责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营养医师为执业医师,护士具有职业资格)。

二、营养科排班表三、实地查看布局及设施1、科室及功能区分区清楚,标志明显。

2、医疗区设:营养门诊、配制室、肠内营养(30平米)、肠外营养(30平米)并符合医疗流程。

3、营养治疗制备区包括治疗膳食配制室、肠内营养配制室、肠外营养配制室(可位于PIV As内或单独设置)4、配备营养软件的计算机、身高体重计、握力器、皮褶厚度计、测量软尺、听诊器、血压计、代谢车(可选)、人体成分分析仪、操作台、消毒柜、量杯、量筒、搅拌棒、灌装机、匀浆机、冰箱、微波炉、电磁炉、冰箱、蒸锅、电子秤等,百级净化台、针剂柜、冰箱、紫外线四、营养科技术操作科目1、重点病种患者的营养病历、查房记录、会诊记录2、感染控制和消毒记录3、营养评价、饮食医嘱执行记录4、专业技能及营养配置(肠内、肠外处方、糖尿病食等.5、营养治疗产品的管理和使用规范6、发表论文及科技成果证书7、带教资料8、询问营养师、营养技师及护士各一人,了解相关疾病的膳食指导(内容见附件)9、现场考核护士肠内、肠外营养液配置过程、询问注意事项10、查看宣教资料(照片、板报、宣传栏、印刷品)网站、教具、食物模型等五、工作制度、人员职责1、膳食管理制度2、营养科/厨房值班制度3、食品采购、保管、供应和采样留检制度4、食品库房管理、制度5、烹调加工制度6、膳食供应制度7、菜肴采样留检制度8、备餐间管理制度9清洁消毒制度10、卫生制度11、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科主任、医护技等)12、询问营养师、营养技师及护士各一人,了解相关规章制度、职责熟知情况六、就餐率≥80%、询问患者就餐情况(就餐率降低10%扣0.5分)七、满意度调查,患者对营养科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10人)满意度<90%,每降低1%扣0.5分【2】SJPSC-2-76-20.2营养科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食堂)2分(4)P482010-3评审内容20.2建立健全并落实临床营养工作管理制度。

规范营养治疗流程

规范营养治疗流程

规范营养治疗流程
一、评估阶段
1.收集信息
(1)患者病史
(2)身体检查结果
2.评估营养状态
(1)评估体重变化
(2)计算营养摄入量
二、制定营养方案
1.确定营养目标
(1)确定能量需求
(2)确定营养素需求
2.制定饮食计划
(1)设计均衡饮食
(2)考虑个体差异
三、营养干预
1.营养补充
(1)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补充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
2.饮食调整
(1)调整饮食结构
(2)控制饮食摄入量
四、监测与调整
1.营养监测
(1)定期体重测量
(2)检测营养指标
2.调整营养方案
(1)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方案
(2)个性化调整营养计划
五、教育与指导
1.患者教育
(1)解释营养治疗重要性
(2)指导饮食行为改变
2.家属指导
(1)提供营养知识
(2)教导家属如何支持患者营养治疗。

术后营养支持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术后营养支持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术后营养支持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术后营养支持是为了满足手术后患者身体的营养需求,促进康复和恢复健康而设计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术后营养支持的操作流程,并详细说明该流程所采用的评分标准。

一、术后营养支持操作流程1. 评估患者的情况:在进行术后营养支持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体重、身高、年龄、手术类型、并发症风险等。

通过评估患者的情况,可以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

2. 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结合营养学知识,制定适合患者的术后营养支持方案。

这包括确定能量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等。

3. 确定途径和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身条件,确定合适的营养支持途径和方法。

常见的途径包括口服、肠内营养和静脉营养。

同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营养给予,如饮食调整、肠内营养配方或静脉营养输注。

4. 监测与调整: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临床表现,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这包括测量体重、观察症状、进行实验室检查等,以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的营养支持。

5. 教育与指导: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应的营养知识和操作指导,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术后营养支持的过程。

这可以使患者在出院后继续正确地进行营养补充,促进康复。

二、术后营养支持评分标准术后营养支持评分标准是指根据患者在营养支持过程中的表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分,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对营养支持的反应。

1. 营养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的体重、身高、BMI(体重指数)、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代谢情况,为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2. 营养干预指标:包括患者的饮食摄入量、营养制剂的摄入量、肠内营养的耐受性、静脉营养的安全性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患者对于不同营养干预方式的反应,以指导后续的营养支持措施。

3. 营养支持效果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的体重变化、病情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

第7章-常见疾病营养治疗

第7章-常见疾病营养治疗

20
肥胖症患者的营养防治
控制总能量摄入 增加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 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 注意烹调方式及三餐分配 改善饮食习惯
21
肝胆系统疾病与营养
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 肝硬化 胆道疾病
22
一、病毒性肝炎
营养防治
适量的能量 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足量优质蛋白 充足的维生素 和 矿物质 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水分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煎炸、熏烤、腌制的方法。
8
忌用食物: 生冷、粗糙、辛辣刺激性食品; 高脂肪食物和油煎油炸食品; 难消化食品; 各种酒类、含酒精的饮料、碳酸饮料等。
9
二、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 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 性溃疡。
(一)相关营养素 1、蛋白质; 2、脂肪; 3、维生素; 4、能量
31
营养防治
适当能量 严格控制脂肪,低胆固醇 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高膳食纤维和水 少食多餐、定时定量 烹调方式 注意饮食卫生
32
心血管疾病与营养
与营养关系密切疾病主要有动脉粥样 硬化、冠心病、高血压。
发病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关,在某些 危险因素如遗传、肥胖、吸烟等作用 下导致疾病发生。
56
57
肿瘤的营养治疗
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中膳食营养因素约占1/3,
并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等过程均发挥作用。
58
二、促发因素
(一)膳食营养成分与肿瘤的关系
脂肪过多 蛋白质过多
膳食纤维缺乏
与结肠癌、直肠癌、睾丸癌、卵巢癌及 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增加正常量的3培可增强化学物质诱发肿 瘤的现象; 低蛋白质摄入者,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生 率较高。 与结肠癌、胰腺癌发病有关

《临床营养操作规范》完整电子版

《临床营养操作规范》完整电子版

临床营养操作规范第一章营养状况的调查第一节营养风险筛查与综合营养评估一、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1.用途用于对住院患者进行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情况进行筛查,以便为临床营养干预提供线索。

2.操作步骤:(1)首次风险筛查先要询问以下内容并进行判断:①BMI < 18.5 是否②患者在过去3个月有体重下降吗?是否③患者在过去一周内有摄食减少吗?是否④患者有严重的疾病吗?(如ICU治疗)是否结果判断:如果以上任意一问题回答“是”,则直接进入第二步营养监测如果所有的问题回答“否”,应每周重复调查1次。

(2)最终筛查:评估结果由3部分分数构成评分一:营养状态受损评分()没有 0分正常营养状态轻度 1分 3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入比正常需要量低25%~50%中度 2分一般情况差或2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入比正常需要量低50%~75%重度 3分 BMI<18.5且一般情况差,或1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3个月体重下降15%),或者前1周食物摄入比正常需要量低75%~100%评分二:疾病的严重程度评分()没有 0分正常营养需要量轻度 1分需要量轻度提高:髋关节骨折,慢性疾病有急性并发症者:肝硬化,COPD,血液透析,糖尿病,一般肿瘤患者中度 2分需要量中度增加:腹部大手术,脑梗,重度肺炎,血液恶性肿瘤重度 3分需要量明显增加:颅脑损伤,骨髓移植,ICU患者评分三:年龄超过70岁者总分加1,年龄调整后总分值(3)营养风险筛查结果评估评估:总分≥3分:患者处于营养风险,开始制定营养治疗计划;总分<3分:每周复查营养风险筛查。

二、微型营养评估(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1.用途:微型营养评定法内容包括人体测量、整体评估、膳食问卷及主观评估等。

各项评分相加即得MNA总分。

三甲评审临床营养部分教案资料

三甲评审临床营养部分教案资料

二十二、临床营养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价要素与方法4..23.1 营养科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由有资质的人员从事临床营养工作,执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4..23.1.1设营养科(室),并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师、技师、护士、厨师、护理员等)营养专业人员。

【达到“C”级】1. 设置营养科(室)。

2. 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师、技师、护士、厨师、护理员等)营养专业人员。

3.营养医师具有执业医师证书,具备相应的基本技能。

4.营养护士具有执业护士证书,具备相应的基本技能。

5.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6.各级各类人员熟悉并履职本岗位职责。

【达到“B”级】符合“C”,并:1.营养科设有营养门诊、营养代谢实验室(可在检验科内设置)、治疗膳食配置室、肠内营养配置室。

2.临床营养专业人员与床位比不少于1:200。

3.营养医师占专业人员的比例大于50%,有完整的人才梯队。

4.科室负责人应具备营养专业或医学专业学历背景及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达到“A”级】符合“B,并:1. 营养食堂有A级资质证书。

2.营养医师占专业人员的比例≥50%,有完整的人才梯队。

3.科室主任为正高职或担任全国性、省级专科协会的常委。

4.23.1.2开展临床营养工作。

【达到“C”级】1. 营养门诊配备满足门诊工作的基本设施。

2. 肠内营养配制室应具有相应工作条件。

3. 开展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定。

4. 治疗膳食配制部门按操作区配备基本使用设备。

【达到“B”级】符合“C”,并:1. 营养门诊每周不少于5个单元。

2. 肠内营养制剂的应用种类不少于10种。

【达到“A”级】除达到“B”级要求外,还应:1. 开展相关社区营养门诊。

2. 与临床科室合作开展专科营养门诊。

3. 开设健康体检营养咨询服务。

4.23.1.3营养科(室)建立健全并落实临床营养工作管理制度,并对各级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知晓并得以遵循。

【达到“C”级】1. 各项规章制度齐全,并有完整的装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糖尿病营养治疗流程1、询问病史(1)症状:有无“三多一少”,有无并发症(心脑血管、肾脏、眼、植物神经)的表现。

(2)用药情况:是否用降糖药。

(3)饮食情况:摄入食物频度调查(近2~3个月)。

2、测算体型(1)测身高、体重、腰围,计算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2)计算体质量指数,根据附表1(BMI)判断体型: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附表1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2003年)项目体重过轻体重正常超重肥胖体质量指数(kg/㎡)<18.5 18.5~23.9 24~27.9 ≥28腰围(cm)男性≥85女性≥803、查看化验单及相应检查(1)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P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胰岛素/C肽(0分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

(2)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

(3)肝功能全套。

(4)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

(5)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mA1b/Cr)(6)血压。

(7)眼底检查。

(8)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9)X片、CT等。

附表2 血糖代谢异常的诊断静脉血糖(mmol/L)项目空腹餐后2小时(口服葡萄糖75g)正常人<6.1 <7.8糖尿病≥7.0 ≥11.1(或随机血糖)糖耐量减退(IGT)<7.0 7.8~11.1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6.1~7.0 <7.84、计算热能及营养素摄入,制订营养处方。

附表3 糖尿病患者体型、劳动强度与热能摄入热能供给[kcal/(kg·d)]劳动强度消瘦正常超重卧床20~25 15~20 15轻35 30 20~25中40 35 30重45~50 40 35(1)根据患者体型,劳动强度,计算热能(附表1、附表3)。

三大产能物质占总热能比例分别为:蛋白质12%~15%,脂肪27%,碳水化合物55%~58%。

(2)儿童1型糖尿病:热能=1000kcal+100×(年龄-1)kcal。

三大产能物质占总热能比例分别为:蛋白质20%,脂肪30%,碳水化合物50%。

儿童乙型糖尿病酌情而定。

(3)热能餐饮分配:一日三餐(30%,35%,35%)(4)对采用三餐血糖控制不佳者可用一日六餐(25%,5%。

30%,5%,30%,5%)。

(5)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可按食物交换份获取见附表4。

附表4 糖尿病不同热量食物分配热量单位谷薯类蔬菜类肉类乳豆蛋油脂水果(kcal)(份)(份)(份)(份)(份)(份)(份)1200 14 6 1 2 2 2 11400 16 7 1 3 2 2 11600 18 8 1 4 2 2 11800 20 10 1 4 2 2 12000 22 12 1 4 2 2 1注:1单位=1份食物,产生热能90kcal。

谷类1份=米面(干重)25g;蔬菜1份=干菜类500g;肉类1份=瘦肉50g;乳豆类1份=牛乳110ml;油脂1份=烹调油10ml;水果1份=苹果200g。

血糖控制不好时,可把水果1个交换份换成粗杂粮1份。

5、具体饮食类型: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患者饮食应注意:(1)在主食摄入中适量选用粗杂粮(荞麦、燕麦、玉米等),50-75g/d。

(2)蔬菜中叶菜类选用最好达到全天蔬菜量一半,150-25-g/d。

(3)红肉(猪、羊。

牛瘦肉)用量≤75g/d。

(4)两餐之间食用水果,按附表4方案选择。

(5)选用坚果(花生、核桃、腰果等)要扣除相应油脂摄入量。

(6)严格控制葡萄糖、蔗糖及甜点、饮料的食用。

(7)慎饮酒。

6、糖尿病并发症(1)糖尿病合并并发症①实验室检查:血糖升高;血脂异常,如胆固醇(T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

②根据附表3计算热能。

三大产能营养素占总热能比为:蛋白质15%~17%,脂肪25%~27%,碳水化合物56%~60%,胆固醇≤300mg/d。

③具体食谱类型:糖尿病低脂饮食。

④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饮食还应注意一下几点:∙每日植物油≤25ml。

∙慎用油煎炸及富含脂肪食物(烧鸡、烤鸭、熏鱼等)。

∙慎用荤汤(大排汤、蹄膀汤、鸡汤等)。

∙慎用富含胆固醇食物(鱼仔、虾仔、蟹黄等)。

∙增加黄绿色蔬菜(芹菜、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等)摄入。

∙增加菌藻类食物(香菇、木耳、蘑菇、海带、紫菜等)摄入。

(2)糖尿病肾病①肾病三期(尿微量蛋白30~299mg/24h尿):热能摄入对照附表3计算得到。

三大产能物质占总热能比例分别为:蛋白质0.8~1.0g/kg,脂肪27%~30%,碳水化合物50%~55%。

②肾病四期(尿微量蛋白>300mg/24h尿,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升高,血尿,下肢水肿等):热能摄入对照附表3计算得到。

三大产能物质占总热能比例分别为:蛋白质0.8g/kg,脂肪27%~30%,碳水化合物50%~55%。

具体食谱类型:糖尿病优质低蛋白饮食。

糖尿病合并肾病三、四期患者饮食除按以上糖尿病饮食应注意:∙优质蛋白质(瘦肉、鸡鸭、鱼虾)占全天蛋白质摄入量70%。

∙慎用黄豆及其制品。

∙若有浮肿,高血压,每日食盐≤3g(1g食盐=5ml酱油)。

∙若有浮肿、高血压,每日根据尿量摄入液体里。

③肾病五期(尿毒症期,高血压、浮肿,血浆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热能摄入对照附表3计算得到。

三大产能物质占总热能比例分别为(非透析者)蛋白质0.6-0.7g/kg,脂肪27%~30%,碳水化合物50%-55%。

具体食谱类型:糖尿病优质低蛋白饮食。

糖尿病合并肾病五期患者饮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优质蛋白质(瘦肉、鸡鸭、鱼虾)占全天蛋白质摄入量70%。

∙慎用黄豆及其制品。

∙若有浮肿、高血压,每日食盐≤3g(1g食盐=5ml酱油)。

∙若有浮肿、高血压,每日根据尿量摄入液体量。

∙高钾血症限制富含钾食物摄入。

∙缺铁性贫血者增加富含铁(动物血)摄入,每周3~4次。

∙选用纯淀粉食物(芋头、山药、土豆等)代替米面粉作为全天主食一部分。

④肾病五期尿毒症期(血液透析者):热能摄入对照附表3计算得到。

三大产能物质占总热能比例分别为:蛋白质1.0g/kg,脂肪27%~30%,碳水化合物50%~55%。

应选用富含铁、维生素C、维生素B的食物。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现呼吸有烂苹果气味,尿酸酮体(+),甚至昏迷。

应充分补充液体摄入量及根据血浆电解质检查补充富含钾、钠的食物。

具体食物类型:糖尿病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7、营养咨询及营养教育指导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合理的食用酒精饮料、饮茶。

戒烟等),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运动情况、饮食特点等)针对性制定个性化营养处方并指导其执行。

8、饮食治疗疗效观察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对超重及肥胖者,HbA1c<7%,无糖尿病并发症者可以先采用单纯饮食调整及运动治疗,4周后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继续采用原饮食方案;并每月减轻体重2~4kg,若血糖控制不明显,则在饮食调整基础上加用降糖药物,并减轻体重直至理想体重的±5%,以期达到糖尿病的控制目标,见附表5。

附表5 糖尿病控制目标(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2005年第4版)指标目标值HbA1c 6.5%血压130/80mmHgLDL-C 2.5mmol/LHDL-C 1.0mmol/LTG 1.5mmol/L尿白蛋白/肌酐 2.5mmol/L(男性)3.5mmol/L(女性)运动150分钟/周对1型糖尿病及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实施饮食调整并使用胰岛素及其他治疗并发症的药物,以期达到有效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展。

对合并出现新并发症或病情发生变化(如出现酮症酸中毒),应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对儿童糖尿病患者,应至少每年重新制订一个饮食方案,以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浆葡萄糖4.4~6.1mmol/L,非空腹血浆葡萄糖4.4~8.0mmol/L。

(二)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营养治疗流程1、询问病史(1)症状:是否有关节疼痛、肾结石发作史。

(2)饮食情况:摄入食物频度调查(近2~3个月)。

2、测算体型测身高、体重、腰围,计算BMI评价体型: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3、查看化验单(1)血尿酸。

(2)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

(3)尿微量白蛋白。

4、计算热能及营养素摄入,制订营养处方(1)热能供给根据患者体型计算得到(以保持适宜体重为准)。

(2)三大产能物占总热量比例分别为:蛋白质10%~15%,脂肪27%~30%,碳水化合物55%~63%。

5、痛风营养治疗应分期进行(1)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期:单侧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突然剧烈疼痛,数小时后受累关节出现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其余依次为踝、膝、腕、指、肘关节,多在午夜或凌晨发作,血尿酸高或正常者应实施:①严格控制食物中嘌呤的摄入量(≤150mg/d)。

②选用精白米面、牛奶及鸡蛋及浅色蔬菜为主要食物。

③充分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

④慎用荤汤类,如大排汤、羊肉汤、牛肉汤、鸡汤等。

⑤禁食油炸及富含脂肪食物,如烧鸡、烤鸭、熏鱼等。

⑥禁用酒类食品,如白酒、啤酒、黄酒等。

(2)稳定期或缓解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稳定后第7天开始实行。

①控制食物中嘌呤的摄入量(<600mg/d)。

②可适量选用瘦肉、禽类、河鱼类:50~100g/d。

③多吃蔬菜≥500g/d。

④多饮水1500~2000ml/d。

⑤少用油炸及富含脂肪食物,如烧鸡、烤鸭、熏鱼等。

⑥慎用荤汤类,如大排汤、羊肉汤、牛肉汤、鸡汤等。

⑦慎用海产品,尤其贝壳类,如牡蛎、文蛤、蛭子等。

⑧超重及肥胖者逐渐减轻体重5%~7%,接近理想体重。

6、营养咨询及营养教育,指导纠正不良习惯,建立良好生活方式:(1)每日食用油摄入量25~30mg。

(2)合理饮用酒精饮料,每日酒精饮料中酒精量≤25g/d。

(3)充分饮茶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ml左右。

(4)建立符合自身科学饮食方式,按以上营养师制订的营养处方实施。

(5)坚持每日运动,相当于中速步行每日6000~10000步。

(6)注意关节保暖。

7、饮食治疗疗效观察已建立良好生活方式:血尿酸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超重及肥胖者减轻体重5%~7%,接近标准体重。

(三)高脂血症营养治疗流程1、询问病史(1)高脂血症病史:发病年限,服用降脂药物情况。

(2)饮食情况:摄入食物频度调查(2~3个月)。

2、测算体型(1)测身高、体重、腰围,计算标准体重:方法1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方法2 男性:理想体重=[身高(cm)-100]×0.9女性:理想体重=[身高(cm)-100]×0.85(2)计算BMI评价体型: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3.查看化验单(1)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参见附表6、附表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