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合集下载

组胚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组胚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组胚章节复习题及答案组胚学是研究人体组织结构和胚胎发育过程的科学。

以下是一些组胚学章节的复习题和答案,供学生复习使用。

一、选择题1.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 皮肤2. 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有丝分裂B. 无丝分裂C. 减数分裂D. 以上都不是答案:A. 有丝分裂3. 以下哪个不是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之一?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肌肉组织D. 神经组织答案:D. 神经组织(注:神经组织是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之一,此题设计有误)二、填空题1.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单位。

答案:基本2. 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细胞的分化程度_________。

答案:较低3. 组织工程是一种利用生物材料和细胞技术来修复或替换_________的方法。

答案:损伤组织或器官三、简答题1. 简述胚胎发育的三个主要阶段。

答案:胚胎发育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1) 受精卵阶段,即受精后的第一个细胞;2) 胚胎期,细胞开始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3) 胎儿期,器官进一步发育成熟,准备出生。

2. 解释什么是干细胞,并说明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答案: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它们可以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

在医学中,干细胞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白血病、帕金森病等,并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论述题1. 论述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答案:上皮组织是覆盖在体表和内腔表面的一层细胞,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感觉等多种功能。

它们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侵害,如皮肤上皮;分泌功能如胃上皮分泌胃酸;吸收功能如小肠上皮吸收营养;感觉功能如口腔上皮对味道的感知。

上皮组织在维持机体稳态和生理功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组胚学章节的复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学生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组织胚胎学复习完整版

组织胚胎学复习完整版

绪论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超微结构:又称为亚显微结构。

指在电子显微镜下能观测到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如各种细胞器。

3.电子密度:亦称电子射线密度。

系指电子射线散射的物质密度。

用透射型电镜观察材料时,则电子射线散射能力强的物质越密的地方观察越暗,这些部分一般称之为高电子密度。

4.嗜碱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酸性物质,与碱性染料如苏木素等有较强的亲和力,结果呈现深浅不等的蓝色,这种物质具有的染色特性称为嗜碱性。

5.嗜酸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碱性物质,与酸性染料如伊红等有较强的亲和力,结果呈现深浅不等的红色,这种物质具有的染色特性称为嗜酸性。

6.嗜中性:对两性燃料均不亲和的为嗜中性。

7.异染性:有些组织或细胞的结构染色时会呈现出与染料完全不同的颜色,这种颜色上的异常就称为异染性。

8.HE染色:即前述的碱性染料苏木素和酸性染料伊红染色的方法。

9.PAS染色:即过碘酸雪夫式反应,是一种组织或细胞化学染色法,常用于显示糖类成分的存在。

10.嗜银性:银染中,有些组织结构不能直接使硝酸银还原,必须加入还原剂方能显色,称嗜银性。

11.亲银性:银染中,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使硝酸银还原而显色,称亲银性。

12.什么叫组织?基本组织包括哪几大类?答:组织是在胚胎发育时期形成的,由一些形态相似和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结构。

组织分类:由于细胞的特性不同,机体内的组织也相应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13.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测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光镜和电镜的分辨率分别是多少?答:光镜:分辨率为0.2μm,放大倍数约为1000倍;电镜:分辨率为0.2nm,比光镜高1000倍,可放大几万倍到几十万倍,因此电镜能观察到细胞的更微细结构。

在光镜与电镜下进行观察,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为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这些单位间的关系如下:μm(微米)=10-3mm(毫米);nm(纳米)=10-3μm(微米) 14.石蜡包埋制作切处的主要步骤有哪些?透明、脱水、包埋等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主要步骤有:取材与固定、脱水与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与贴片、染色与封固。

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

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

▲气血屏障:是肺泡内气体与血液中气体分子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的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其总厚度为0.2~0.5微米,有利于气体交换能迅速进行。

▲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苏木素是碱性染料,可使酸性物质着色;伊红为酸性染料,可使碱性物质着色。

▲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由细胞膜和细胞质组成。

可使细胞的表面积增大,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纤毛:是细胞游离端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指状突起。

▲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垂直折向胞质内而形成的许多内褶,该结构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

▲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作为化学信息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此小管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

更重要的是细胞间传递化学信息和电信息。

▲腺细胞:主要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称腺细胞。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

▲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基膜:又称基底膜,是位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

▲疏松结缔组织:又称为蜂窝组织。

其特点是细胞的种类较多,分散存在;细胞外基质丰富,其中纤维数量较少,排列稀疏,基质多,充填于纤维之间。

具有连接、支持、防御和修复的功能。

▲致密结缔组织: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纤维粗大,排列致密。

主要功能是支持和连接。

分为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和弹性组织。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

网状细胞是一种有突起的星形细胞,相邻的细胞突起相互连接成网。

▲分子筛:结缔组织基质以透明质酸为支架,结合许多大分子蛋白质,蛋白质上连着许多硫酸软骨素等多糖侧链,形成具有许多多孔隙的立体构型;具有阻挡大分子物质、细菌及异物通过的功能。

▲组织液:组织液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中的液体,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和毛细淋巴管回流入血液和淋巴。

▲肥大细胞:起源于骨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粗大的颗粒和白三烯、组胺、肝素等物质,常见于疏松结缔组织内。

组胚复习题和答案

组胚复习题和答案

组胚复习题和答案1. 什么是组织胚胎学?2. 描述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3. 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是什么?4. 胚胎发育中,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有何区别?5. 何为胚胎诱导?其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是什么?6. 解释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7. 描述胚胎期的三个主要阶段。

8. 什么是胚胎的原肠形成?它在胚胎发育中的意义是什么?9. 描述胚胎的神经管是如何形成的。

10. 何为胚胎的胚层?它们各自发育成哪些组织和器官?答案1.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体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单个细胞到复杂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过程。

2. 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包括受精、细胞分裂、细胞迁移、细胞分化、组织形成、器官形成和胚胎成熟。

3. 细胞分化是指未分化的细胞逐渐发展成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成熟细胞的过程。

4. 细胞增殖是指细胞通过分裂增加数量,而细胞分化是指细胞获得特定功能和形态,两者在胚胎发育中是并行的过程。

5. 胚胎诱导是指一种细胞或组织对邻近细胞或组织产生影响,促使其向特定方向分化的过程,它在胚胎发育中起到调控作用。

6. 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医学中可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

7. 胚胎期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胚前期、胚期和胎儿期。

8. 原肠形成是胚胎发育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涉及到细胞层的内陷和折叠,形成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这些胚层最终发育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9. 神经管的形成是通过神经板的隆起、弯曲和闭合形成的,它最终发育成中枢神经系统。

10. 胚胎的胚层包括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外胚层主要发育成表皮和神经系统,中胚层发育成肌肉、骨骼和循环系统,内胚层发育成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复习题和答案示例,实际的组胚学复习材料可能会更加详细和深入。

组胚复习题及答案

组胚复习题及答案

组胚复习题及答案组胚学是研究细胞、组织和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学科,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以下是组胚复习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C. 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D.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上皮组织的类型?A. 单层扁平上皮B. 单层立方上皮C. 单层柱状上皮D. 神经上皮答案:D3. 肌肉组织主要分为哪三种类型?A. 平滑肌、骨骼肌、心肌B. 骨骼肌、心肌、神经肌C. 骨骼肌、平滑肌、神经肌D. 平滑肌、心肌、神经肌答案:A4. 以下哪个是结缔组织的特征?A. 细胞间质丰富B. 细胞间质少C. 细胞数量多D. 细胞数量少答案:A5. 神经组织主要由哪种细胞构成?A. 神经细胞B. 神经胶质细胞C. 神经纤维细胞D. 神经支持细胞答案:A二、填空题6. 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间期;分裂期7. 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____的细胞死亡方式。

答案:程序化8. 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与________有关。

答案:髓鞘9. 毛细血管壁由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答案:一10. 骨骼肌的收缩方式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等长收缩;等张收缩三、简答题11. 简述细胞周期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G1期是细胞生长和准备DNA复制的阶段;S期是DNA复制的阶段;G2期是细胞继续生长和准备分裂的阶段;M期是细胞分裂的阶段。

12. 描述上皮组织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答案: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等功能。

它们覆盖体表,衬里腔道和器官,形成屏障以防止外界物质的侵入。

13. 解释什么是结缔组织,以及它在人体中的作用。

答案:结缔组织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它连接、支持和包围其他组织和器官,提供结构支持,参与免疫反应,并在伤口愈合中发挥作用。

组胚学(打印版)

组胚学(打印版)

组胚学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大分子B.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细胞是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下列哪项不是HE染色的特点A.可制冷冻切片进行染色B.显色原理是基于组织对染料的亲和力C.组织块石蜡包埋D.切片常用重金属电子染色E.切片常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组织切片染色是基于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的作用原理。

组织学与胚胎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采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剂组合的染色方法,简称HE染色或普通染色。

重金属电子染色不为HE染色。

3、光镜组织切片和电镜组织切片A.均为超薄切片B.均为化学染料染色C.均可制冷冻切片D.均为固定组织E.均可摄彩色照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光镜组织切片为5~7微米,化学染料染色,一般不用冷冻切片,组织需固定,染色后可拍摄彩色照片,电镜组织切片达纳米级别,电子染色,有的需要冷冻切片,组织需固定,染色后一般拍摄为黑白照片。

4、杯状细胞常见于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复层扁平上皮D.单层立方上皮E.变移上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杯状细胞通常分布在肠管的单层柱状上皮间,还夹有杯形细胞,形同高脚杯,细胞核呈三角形,深染,位于细胞基底部5、在复层扁平上皮之间最多的细胞连接是A.紧密连接B.中间连接C.桥粒D.缝隙连接E.半桥粒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链接,像铆钉般把细胞相连,在易受摩擦的皮肤、食管等部位的复层扁平上皮中尤为发达。

6、分布于呼吸道的上皮组织属于A.单层柱状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扁平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E.复层柱状上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的上皮组织。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上皮组织的基本特点的是A.细胞排列紧密B.细胞有明显极性C.有丰富的毛细血管D.细胞形态比较规则E.极少的细胞间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上皮组织是由大量形态规则、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共同组成,通常无血管,具有明显的极性。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题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题

滨州医学院组织胚胎学目录第1章绪论第2章上皮组织第3章结缔组织第4章软骨和骨第5章血液和血细胞发生第6章肌组织第7章神经组织第9章循环系统第10章免疫系统第11章皮肤第12章内分泌系统第13章消化管第14章消化腺第15章呼吸系统第16章泌尿系统第18章男性生殖系统第19章女性生殖系统第20章胚胎学总论第1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的研究。

2. HE染色:利用苏木精和伊红对组织或细胞进行染色的方法。

3.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利用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反应,结合形态学观察,对抗原做定性、定量、定位检测的技术。

4. 原位杂交技术:利用有放射性或非放射性的外源核酸(即探针)与组织、细胞或染色体上待测DNA或RNA互补配对,结合成专一的核酸杂交分子,经一定的检测手段将待测核酸在组织、细胞或染色体上的位置显示出来。

5. 嗜酸性:易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酸性。

部分细胞质及细胞外基质中的纤维等常呈嗜酸性。

6. 嗜碱性: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碱性。

细胞核、核糖体等常呈嗜碱性。

第2章上皮组织一、名词解释1. 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电镜下可见绒毛轴心的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丝连于胞质顶部的终末网,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2.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粗长突起,能节律性定向摆动,电镜下纤毛中央为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为9组双联微管。

纤毛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等处。

3. 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

这种连接呈点状、斑状或带状,位于相邻细胞间隙的顶端侧面。

紧密连接除有机械连接作用外,还可阻挡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具有屏障作用。

4. 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呈斑状,细胞间隙仅2~3nm,内有等间隔连接点,胞膜中有规律分布由6个亚单位并合组成的连接小体,相邻两细胞膜中的连接小体对接,成为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利于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交换及细胞间信息的传递。

组织胚胎学考试复习资料

组织胚胎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一) 填空题1.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及其()的科学。

2.组织由()和()组成。

3.用HE染色,易被()染色的结构称为具有()性,易被()染色的结构称为具有()性。

4.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为(),(),()和()。

5.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的结构称(),电子显微镜下所见的结构称()。

6.光镜的放大倍率是(),电镜的放大倍率是()。

7.电镜技术常采用重金属盐电子染色增加超微结构黑白反差,被重金属盐浸染显深色的结构称(),浅色结构称()。

8.免疫组织化学是应用()与()结合的原理,显示细胞内()和()等大分子物质的方法。

9.PAS反应又叫()反应,在此反应中多糖被氧化成()。

(二)、单选题1.PAS反应显示()A.RNAB.DNAC.多糖D.脂肪E.蛋白质2.扫描电镜术主要用于观察()A.生物膜内部结构B.细胞器的内部结构C.组织和细胞的表面结构D.细胞内的多糖E.细胞核内的结构3.光镜下观察组织石蜡包埋切片的厚度一般是()A.100μmB.50μmC.5~10μmD.1μm左右E.0.1~0.5μm4.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的组织切片厚度一般是()A.100~500nmB.50~80nmC.1~2nmD.1μm左右E.5~10nm5.有关透射电镜的描述哪项是错的()。

A.可显示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B.放大倍数为几万至几十万倍C.主要用于观察组织表面的立体结构D.分辩率可达0.2nmE.可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标本6.扫描电镜术不同于透射电镜术的一点是( )A.组织勿需固定B.勿需制备超薄切片C.是以激光扫描标本D.可观察活细胞E.不在荧光屏上显像7.在体外长期保存活细胞的方式是()A.干冰内冻存B.固定保存C.液氮内冻存D.甘油内保存E.冷冻干燥8.光镜和电镜的组织切片()A.均为超薄切片B.均用化学染料染色C.均为冷冻切片D.均为固定后的组织切片E.均可拍摄彩色照片9.有关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以抗原抗体结合反应为基础,显微镜下查知细胞内某抗原的技术B.显微镜下见不到抗原抗体反应C.用可见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抗原反应,即可直接确定抗原所在D.用可见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抗原反应,镜下见到的标记物所在,即间接证实抗原所在E. 常用的标记物有辣根过氧化物酶,胶体金、铁蛋白等10.关于原位杂交术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检测目标是mRNA和DNAB.需首先制备核酸探针C.按碱基配对原则进行核酸杂交D.反应结果只能在光镜下观察E.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11.用同位素标记测定细胞内物质代谢与分布的动态过程可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资料名解&(简答题)&问答题第一章、上皮组织名解:1、内皮:分布在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2、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3、基膜: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间的一层薄膜样结构4、微绒毛: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与质共同向外形成的指状突起第二章、结缔组织名解:1、组织液:由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的部分血浆成分,含有血液中多种营养成分2、骨单位:骨单位(哈弗氏系统)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位于内外骨板间,数量较多,呈筒状,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构成问答:1、结缔组织的基本特征:1 细胞少,间质多2 无极性地分散于细胞间质中3 包括纤维、基质、组织液4 有连接、支持、防御、保护、营养、运输、修复的作用2、比较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异同点:1 抗拉/弹性2 量多/量少3 粗细不等/细3、描述巨噬细胞的光镜结构&功能:结构:1 核小(圆形或肾形)2 有较长的伪足,形态不定3 胞浆丰富嗜酸功能:1 趋化运动2 吞噬作用3 免疫应答4 分泌作用4、长骨骨干的组织结构:骨松质、骨膜、关节软骨、骨髓骨密质:1 环骨板2 骨单位(构成骨板)3 间骨板4 骨内外膜5 中央管,穿通管第三章、血液名解:1、血浆:血液离心后的上层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PH为7.3~7.4,渗透压为313mOsm,包含水、无机物、有机质问答:1、光镜下红细胞的结构特点:1 圆形,两面凹,中央浅红,周围深红2 无细胞核,无细胞器3 有一定的可塑性2、光镜下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异同点(详见下):异:1 数量:多/少2 胞质:细小/粗大同:1 直径相似2 分叶核数量相近3、比较光镜下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异同点(详见下):异:1 数量:3~8% / 20~30%2 体积:14~25μm / 5~8μm3 胞核:核形态多样 / 核大,核质比=9∶1同:含嗜天青颗粒第四章、肌组织名解:1、肌节:相邻两条Z线间的肌原纤维,1/2的I带+A带+1/2的I带2、横小管:由肌膜向肌浆内凹陷的小管,垂直肌膜表面3、三联体:有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所组成4、闰盘:心肌细胞的连接问答:1、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1 细长圆柱状,直径10~100μm,长1~40mm2 肌膜外有基膜,有几十~几百个细胞核,位于肌膜下方3 肌浆内有大量肌原纤维,纤维间有大量线粒体4 纤维具有明(I带——Z线)暗(A带——H线——M线)带2、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1 肌原纤维:粗(肌球蛋白)、细(肌动蛋白、钙蛋白、原肌球蛋白)肌丝组成2 横小管3 肌浆网第五章、神经组织名解:1、郎飞结:轴突各节段间无髓鞘处的弧形缩窄区2、结间体:相邻两郎飞结间的一段神经纤维3、神经纤维:由神经元长突起和包在外的神经胶质细胞,在中枢形成传导束,在周围形成神经,功能是传导冲动4、神经末梢:神经纤维末梢在组织、器官内形成的有特殊结构与功能的部分5、运动终板:分布在骨骼肌纤维处的运动末梢问答:1、什么是突触,并进行分类: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或非神经元之间的特化的细胞连接分类:化学、电、混合2、化学突触的超微结构:1 前成分:突触小泡、突触前膜2 后成分: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3 间隙:3、神经纤维的构成和分类:1 构成:神经元的长突起和包在其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少突胶质细胞构成,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有神经膜细胞构成2 分类:根据神经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结构,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第六章、循环系统名解:1、血窦:也称窦状毛细血管,管径较宽,大小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间间距较大,基膜不连续或完全缺如的毛细血管问答:1、光镜下中动脉的管壁结构:1 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构成2 中膜:10~40层平滑肌,由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构成3 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2、简述各种毛细血管管壁特征及分布范围:管壁特征:1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连接紧密,封闭了细胞间隙。

基膜完整。

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胸腺和肺。

参与了血-脑屏障等屏障性结构的组成。

2 有孔毛细血管:一层紧密连接的内皮细胞和连续的基膜,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较薄。

分布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3 血窦:内皮细胞有较大的间隙,基膜不连续或完全缺如。

分布于肝脏、脾、骨髓第七章、免疫系统名解:1、单核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和由其分化而来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的统称2、淋巴小结:与周围的界限清楚,由B细胞密集而成,也含有一定量的Th细胞3、血-胸腺屏障:连续型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巨噬细胞血管间隙、胸腺上皮的基膜4、副皮质区:位于皮质深层,由T细胞聚成的弥散淋巴组织问答:1、淋巴结皮质的结构和功能:1 浅层皮质:由淋巴小结及小结间的薄层弥散淋巴组织组成,为皮质的B细胞区2 副皮质区:位于皮质的深层,为较大片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有T细胞聚集而成3 皮质淋巴窦:是被摸下方和与其连同的小梁周围的淋巴窦分别称为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功能:巨噬细胞清除进入腔内细菌、异物,捕获抗原物质2、淋巴小结光镜结构:1 暗区:由许多刚转化的体积较大的B细胞核部分Th细胞组成,细胞嗜碱性强而着色较深2 明区:主要由中等大小的B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核巨噬细胞3 小结帽:一层密集的小淋巴细胞,含幼浆细胞、初始B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第八章、消化系统名解:1、肠绒毛:肠上皮+固有层向肠壁突出的细小突起2、中央乳糜管:肠绒毛中轴固有层12条的纵行毛细淋巴管,运送肠胃上皮细胞吸收的乳糜微粒3、门管区:相邻肝小叶间呈三角形或不规则的结缔组织小区4、窦周隙:肝细胞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场所,位于内皮细胞与肝细胞间的狭小间隙问答:1、肝细胞各邻接面的超微结构:1 肝细胞的连接面:紧密连接、桥粒连接2 肝血窦面:有发达的微绒毛,内皮细胞有间隙,内皮外无基膜3 胆小管面:有发达的微绒毛,紧密连接、桥粒连接、具有微绒毛,相邻肝细胞角膜局部凹陷形成胆小管2、肝血窦和窦周隙的结构和功能意义:·肝血窦的结构:位于肝板之间,有小叶间动脉、静脉终末支将血液汇入,汇入中央静脉,肝血窦壁由内皮细胞围成·功能:有利于肝细胞与血流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其内有肝巨噬细胞,为肝内重要的防御装置·窦周隙的结构:位于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有贮脂细胞·功能:利于物质交换,贮存维生素A3、肝小叶的组成、结构、功能:·组成:肝板、肝血窦、胆小管围绕中央静脉而成的·结构:中央有长轴中央静脉,周围有放射状排列的肝板,肝板间有肝血窦,相邻肝细胞局部胞膜内陷形成胆小管·功能:1 接受小叶间静脉、动脉血,加工肠胃吸收的营养物质,由小叶下静脉运出2 肝细胞合成胆汁后汇聚胆小管,由小叶间胆管运出第九章、呼吸系统名解:1、气血屏障:肺泡内气体与肺泡隔毛细血管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界2、肺泡隔:相邻肺泡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属肺间质问答:1、肺气壁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的关系:结构特点:黏膜(纤毛细胞、杯状细胞)、粘膜下层(含混合性气管腺)、外膜(有C型透明环状软骨)·功能:黏膜:清除异物,构成黏液屏障外膜:支撑作用,保持气道通畅,有助于免疫作用,有利于清除痰液2、肺内导气部的组成及结构变化规律:组成: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变化规律:1 管壁:厚——薄2 杯状细胞:多——少——无3 气管腺:多——少——无4 软骨片:多——少——无5 平滑肌:无或少——多——完整环形3、气血屏障的组成和功能:·组成: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和基膜、薄层结缔组织、连续毛细血管基膜和内皮·功能:有利于气血交换第十章、泌尿系统名解:1、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2、滤过屏障:血浆经过的有孔内皮、毛细血管基膜、足细胞裂孔膜这三层结构的总称3、致密斑:远端小管曲部在近血管极一侧的细胞呈高柱状紧密排列,形成的直径40~70μm的椭圆形隆起,约有20~30个细胞组成问答:1、近端小管曲部管径粗,官腔窄而不规则,胞界限不清的原因:1 表面积大,有利于重吸收2 完成钠离子、钾离子的主动运输第十一章、男性生殖系统名解:1、血-睾屏障(血-生精屏障):包括血管内皮和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界膜、支持细胞紧密连接问答:1、精子形成的主要变化:精子形成:单倍体精子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化,由圆形逐渐转化为蝌蚪形的精子过程主要变化:1 胞核染色质极度浓缩,核变长移向胞的一侧,构成精子的头部2 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顶体泡,成双帽结构覆盖在核的头端,构成顶体3 中心粒迁移到胞核的尾侧,发出轴丝,精紫细胞变长,形成尾部4 线粒体从细胞周围汇聚于轴丝近端周围,盘绕形成线粒体鞘5 仅在胞核、顶体、轴丝表面覆有薄层细胞质,多余胞质渐汇于尾端,后脱落2、精子的发生:1 B型精原细胞分化为初级精母细胞2 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3 次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为精子细胞4 精子细胞逐渐分化形成精子第十二章、女性生殖系统名解:1、卵泡:卵母细胞+卵泡细胞2、放射冠:紧贴透明带的一层柱状卵泡细胞放射状排列3、透明带:凝胶状糖蛋白,由初级卵母细胞、卵泡细胞共同分泌4、封闭卵泡:退化的卵泡5、卵泡腔:卵泡体积增大后,细胞间出现的不规则的腔隙并逐渐形合并成的半月形的腔问答:1、次级卵泡的结构:1 次级卵母细胞2 透明带3 放射冠4 卵泡腔5 颗粒层6 卵泡膜2、黄体的生成、演变、功能:·生成:卵细胞脱落后,颗粒细胞和膜细胞体积增大,分化为一个体积大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呈黄色·演变:若卵细胞未受精,黄体维持两周,变为白体若受精维持六个月,再退化为白体·功能:分化为粒黄体细胞核膜黄体细胞,释放雌激素、孕激素、松弛素,支持胎儿的发育,促进子宫平滑肌松弛,维持妊娠~3、子宫的结构、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特点和机制:·结构:内膜、肌层、外膜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特点:1 月经期1~4天:黄体退化,子宫内膜缺血脱落2 增生期5~14天:卵泡发育成熟,内膜厚度增加,螺旋动脉增长弯曲3 分泌期15~28天:内膜在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继续增厚,螺旋动脉更加增长并弯曲·整个周期的变化受到黄体生成变化规律的影响,与激素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填空&选择第一章、绪论1、组织学:研究人体细微结构及其功能关系的学科2、细胞: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组织:由形态功能相思,生理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4、4中基本组织:上皮、结缔、肌、神经5、器官:由不同类型的基本组织有机组合而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特定的生理功能,任何器官均有4种不同类型的基本组织有机构建、而成6、系统:有数个形态结构不同而生理功能相似的器官有机组合而成,并能完成某一连续性生理功能7、光学显微镜:最大放大限度:1000~1500倍,分辨极限0.2μ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