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中国的战略环境分析

欧莱雅中国的战略环境分析
欧莱雅中国的战略环境分析

小组成员:李东飞杨昊代永寒

韩世鹏郭超良

欧莱雅中国的发展战略分析

企业的发展, 关键在于制定正确的战略。要针对自身优势, 鉴于市场开放,政策支持的形势, 发挥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 本着开发市场,满足顾客的原则, 运用扬长避短的方法, 通过一般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企业综合战略分析,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战略的选择与实施,实现保持占有率,扩展顾客群体的目标。

一、欧莱雅简介:

法国欧莱雅集团为全球五百强企业之一,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创立于1907年。历经一个世纪的努力,欧莱雅从一个小型家庭企业跃居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头羊。同时也是《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 强和全球最受赞赏的50 家公司之一,成为一个世纪以来的化妆品行业专家。它旗下的各类化妆品在全世界畅销,倍受欢迎。与此同时,欧莱雅集团拥有全面而完整的销售管道,通过百货商店、超市、大卖场、化妆品专卖店、免税商店、发廊、药房及邮购等管道和方式,把高质量的产品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以创新和激情引领美的时尚。一百年来,欧莱雅的的使命是一贯和持续的,那就是创造美、传播美和引领美,并因此被誉为“美的联合国”和“美的使者”。

欧莱雅中国:

欧莱雅自1996 年引进中国,她将中国市场业务分为四大类:高档化妆品类,活性健康化妆品类,专业美发产品类和大众化妆品类。她以她正确的发展战略,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

的领军人物。

欧莱雅中国大事年表:

1985年拉尔夫·劳伦Polo加盟欧莱雅,让欧莱雅在美国的高档化妆品市场和男士高档香水市场中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1985年碧欧泉推出男士护肤产品。

1989年收购美国护肤品品牌———赫莲娜,随后又与乔治·阿玛尼签订了一个授权协议,使欧莱雅得以在时尚界推广这个卓越的品牌。欧莱雅高端主体基本确立。

1996年欧莱雅进军中国市场

同年收购美宝莲,奠定自身彩妆强者的地位确立了欧莱雅在美国无可争辩的霸主地位。2003年收购小护士给中国品牌以釜底抽薪的毁灭性打击

2004年收购羽西,将化妆品豪门科蒂公司挤出中国(2010年岁末,美国科蒂集团以4亿美元重金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收购中国本土护肤品牌丁家宜的多数股权为后话)并且给竞争对手宝洁以沉重打击。

二、欧莱雅中国外部环境战略分析:

1.PEST 分析一般环境分析

P: 政治—法律因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局稳定,不断深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日益开放化、民主化、法制化、决策科学化。然而,近年来,化妆品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对化妆品的质量监测,规范化妆品的生产经营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欧莱雅的发展空间。

E: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产值大幅上升,社会购买力成倍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者个人收入显著增加,消费者支出模式费观念和水平不断发生变化,日益追求高级的消费产品,对化妆品、保养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S: 社会文化因素

中国地域广阔,南北、东西地区气候、习俗、文化等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人们对化妆品的偏好明显不同。东西地区由于经济、观念、气候等的缘故,人们对化妆品也有不同的要求。中国市场不同于欧美及日本市场,就在于中国市场的消费梯度很多。

T: 技术因素

化妆品是知识密集型高科技复合产业,它涉及到精细化工、医学、生物学、药理学、毒理学、化妆品学、美学、心理学、包装学和信息技术等十几门专业知识。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化妆品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较大规模的化妆品公司都不惜重金进行化妆品的基础研究的和新产品开发。中国化妆品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保证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2.五力模型分析——行业环境分析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与欧莱雅公司竞争的企业主要有有宝洁公司、雅诗兰黛集团、资生堂集团。2008年欧莱雅公司的市场份额为22.68%、宝洁公司为11.46%、雅诗兰黛集团为6.3%、资深堂集团为8.43%,其他化妆品品牌的市场份额为30.48%;2009 年欧莱雅公司的市场份额下降为12.7%、宝洁公司为10.10%、雅诗兰黛集团为7.6%、资生堂集团为6.1%,而其他化妆品品牌的市场份额为55%。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这一行业若经营状况良好会有高利润的回报,且其发展前景也比较广阔。但也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存在很多劣势,如规模经济小,缺乏技术,知名度不高等等,都会严重挫败其积极性。当然,也存在着新进入者成功获得市场的可能性,但必须有过人的目标和战略决策。

替代品的压力:随着人们保养、保健观念的增强,像维生素E、黄金搭档等保健品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更有一部分消费者采用涂抹水果汁、蔬菜汁的方式代替使用化妆品。

供应商和购买者的压力:供应商取决于销售管道和产品的信誉问题,购买者主要取决于信誉和价格,销售管道的取得和产品的关联性不大,主要由销售部门负责,而对于价格来讲,欧莱雅推出的差异化战略就是满足不同支付能力的顾客群体,是比较合理的。

三.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由于具有强大的多元文化背景,在欧莱雅,多元化决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欧莱雅集团的事业遍及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283家分公司及100多个代理商,5万多名员工,42家工厂和500多个优质品牌,产品包括护肤防晒、护发染发彩妆、香水、卫浴、药房专销化妆品和皮肤科疾病辅疗护肤品等。欧莱雅的研发部是一个巨大的、多学科的科学团队,研究覆盖30 多个专门领域,不同的专业人士被同一种热情连结在一起,这种热情就是: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健康幸福去发明和完善技术新、效能高的化妆品。创造细胞和活性成分,创造概念和产品,扩大生命科学的范围,同时仔细听取全球消费者的意见。她的工业部门在全球拥有14500名雇员、2200名工程师,80个配货中心。它意味着地理和功能上的流动性:在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创新环境中,有很多跨领域和跨地域的工作机会,采购、生产、物流、质量、包装等。财务和运营部门通过保证高水平的财务业绩来促进欧莱雅业务的发展。它们一贯的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有效促进公司的动态发展。欧莱雅的销售部是部门之间的桥梁,是与经销商联系的纽带。欧莱雅的专业人员具有出色的个性与说服力,来沟通各方业务,实现大家的共同承诺—让客户满意。了解、感受、合理地调动资源;通过与经销商稳定且高效的合作,使经销商发挥最大的力量为欧莱雅的品牌服务。欧莱雅品牌的来源和它们的市场一样广泛,在世界范围进行竞争。从研发到生产、销售、供应链管理到品牌的定位和发展,市场营销是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的界面。分析布局,测试吸引力,评估反馈。将数据转换成战略,将信息转换成理念。在莱雅,创造力就像欧莱雅呼吸的空气一样重要,它可以激发想象力,打造新概念,推动欧莱雅的事业,使欧莱雅每年能够推出500 种新产品。市场部使那些想法更加完美,通过预见各类消费者时尚潮流而推出相应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美丽和健康。在欧莱雅近百年的历史中,化妆品始终是他们的专注领域和专长所在,致力于投入所有专有技术和研究资源,成为全球的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四 . 企业综合战略分析

1.SWOT 分析优势(strength):

质量保证;品牌经营战略;销售方式;研发与专利;销售团队男性专柜;广告和宣传;创新能力;包装优势

弱势(weakness): 收购整合;低级市场开发;终端市场争夺;资源浪费品种单一;缺乏低端品

机会(opportunity): 市场潜力;原料供应;

外部竞争威胁(threat): 国际名牌竞争者;本土品牌的进攻;消费者偏好不稳定;新法规的执行。

高问题产品:明星产品:香水,顶级品牌

销售增长率

瘦狗产品:三线以下金牛产品:二三线产品,药妆,彩妆,发用

低市场占有率高

其它:

赫莲娜——海蓝之谜(雅诗兰黛)雅诗兰黛旗下的顶级产品LAMER作为顶级基础护理无可匹敌,所以欧莱雅把顶级旗舰重点放到了彩妆之上,于是HR赫莲娜成了彩妆的象征。

兰蔻——资生堂,佰草集(上海家化),倩碧、雅诗兰黛(雅诗兰黛),于是欧莱雅抽身同等级品牌碧欧泉强力进驻男士市场。

赫莲娜,美宝莲——日韩彩妆市场。

巴黎欧莱雅——国内中端市场

羽西,卡尼尔——低端市场

五. 企业的战略目标

欧莱雅始终把确保产品质量,尤其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视为最优先的目标,尽可能的做到尽善尽美,通过产品的不断创新,加强品牌的组合。欧莱雅的战略核心是用多品牌战略实现差异化,尽可能做到市场细分和精确锁定消费者,以在扩大整体顾客群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边际利润。她的使命是帮助世界上所有人实现他们爱美的愿望,充分彰显他们的个性;保持高增长的经营势态;希望欧莱雅的每一位员工都很乐意在公司里面工作;为社会的良好发展做出贡献。

六. 欧莱雅公司的战略分析

1.战略的选择

在公司层面战略:

(1 )全球化战略①全球购买。欧莱雅一直坚持购买已经形成、或能够变成全球化的品牌,或者是可以和现有的全球化品牌整合的当地品牌。对于所收购的品牌,在保留其精髓和传统的同时,欧莱雅通过打造一套法国式的优雅包装将其推向国际市场②将产品推向全世界。

(2 )多元化战略①品牌多元化——金字塔式:欧莱雅旗下品牌众多,集团制定了“金字塔式”的品牌结构,即按照价格,欧莱雅从塔底到塔尖都有对应的品牌。顶级品牌HR(赫莲娜) 二线产品Lancome,Biotherm ,薇姿,理肤泉,植村秀,阿玛尼,POLO。三线或三线以下产品巴黎欧莱雅,契尔氏,美爵士、卡尼尔,羽西,小护士,INNEOV ,The Body Shop,CCBPARIS,美宝莲②产品多元化头发染色:美丝雅,可丝莹,卓韵霜,美易棕,纷莹等头发护理:爱莎ELSEVE,卡诗,特丽雅皮肤护理:赫莲娜,兰蔻,碧欧泉,薇姿,理肤泉,杜克,巴黎欧莱雅,契尔氏,美爵士。卡尼尔,羽西,小护士,INNEOV ,The Body Shop 彩色化妆品:植村秀,CCBPARIS,美宝莲香水:阿玛尼,拉尔夫劳伦POLO,卡夏尔,VIKTOR&ROLF

(3 )本土化战略①从进入中国那天开始,欧莱雅就着手搭建他所谓的“金字塔”式品牌结构,将欧莱雅一贯的多品牌渗透策略在中国市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②针对部分中国女性有亲日韩品牌的倾向,欧莱雅将其控制下的日本的植村秀引进了中国市场,旨在与宝洁的SK-II 以及日本的姿生堂等品牌竞争。③欧莱雅就聘请了李嘉欣、章子怡,巩俐、李冰冰、杨紫琼、张梓琳、刘亦菲,吴彦祖金城武潘玮柏吴彦祖王力宏等数位大牌明星先后为不同系列的产品代言,提高了其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

在业务层面战略:

(1 )差异化战略:欧莱雅为其每一种护肤产品都设计了与众不同的特性,以使其能够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要。欧莱雅的药妆产品也是其差异化战略的一大特色。欧莱雅集团并

不在其所有产品上表示其集团标示,这样就可以使其内部不同品牌有合作有竞争,共同瓜分巨大的化妆品市场。欧莱雅集团投入大量资金到技术的革新和产品的研发上,以保持其领先地位;欧莱雅男士系列在中高端男士化妆品市场上一枝独秀。)

(2)并购战略:美宝莲:欧莱雅集团于1996 年收购美宝莲,并在其名称后加上“纽约”二字,使其从默默无闻的品牌一跃成为彩妆领域中年轻人的首选品牌,也奠定了欧莱雅在彩妆领域的中的地位。小护士:2003年12 月10 日,以一个对外保密的价格,全资拿下了“小护士”品牌。羽西:2004 年 1 月26 日,收购羽西他的主要对手——宝洁公司以沉重的打击。

七. 欧莱雅公司战略的实施

1. 战略实施的原则

作为企业,欧莱雅公司是市场领先者的战略是基于持续不断地投入于严谨而科学的研发事业。这使其所有品牌能够提供创新、高效、实用、舒适并在质量和安全方面以最严格的标准生产的产品,极为重视诚实和明晰的精神。她以诚信开展业务:尊重所在国家/地区的法律,遵循良好的企业管理实践;在会计和报告方面保持高标准,支持与腐败做斗争通过保护和充分利用公司资产,为股东创造长期和持续的价值。作为雇主他们努力使欧莱雅成为一个最佳雇主,员工是其最宝贵的财产。让他们享受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努力营造能激励员工的环境,并向他们提供很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同时让所有员工能够自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忧虑和不满。作为有责任感的企业公民,努力创造一个美好和公平的世界,关心自身对自然环境,努力对经营所在的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尊重人权,倡导在本行业停止使用动物进行试验,并致力于开发和推广替代方法。

2.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研发部门:欧莱雅公司的研发部门是一个巨大的、多学科的科学团队,研究覆盖30多个专门领域。工业部门:完美的产品概念就是不断地创新。财务和运营部门:财务和运营部门通过保证高水平的财务业绩来促进欧莱雅业务的发展。市场部:在欧莱雅,创造力就像欧莱雅呼吸的空气一样重要,它可以激发想象力,打造新概念,推动欧莱雅的事业,使欧莱雅每年能够推出500 种新产品。市场部使那些想法更加完美,通过预见各类消费者时尚潮流而推出相应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美丽和健康。销售部:欧莱雅的销售部是部门之间的桥梁,是与经销商联系的纽带。欧莱雅的销售覆盖众多的管道和售点,分销方式独树一帜。人力资源部:在全球,欧莱雅拥有52,000名员工,他们来自100 多个国家。人力资源部不仅是欧莱雅组织的一部分,更是欧莱雅事业的核心力量。欧莱雅公司研发部门财务和运营部门市场部门销售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工业部门八. 欧莱雅公司企业发展的愿景作为化妆品行业的领袖,欧莱雅集团始终致力于传播绿色之美,让绿色环保成为时尚的生活理念。欧莱雅全球首席执行官安巩先生说:“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为美丽行业的领袖,我们必须成为名副其实的可持续发展典范。为了实现这一我们为自己设定的长远目标,我们将精益求精、凝聚所有力量, 迎接未来的挑战。” 走进欧莱雅这个美丽的王国——对国界说no的至美殿堂:扑面而来的是新意迭出的美之创想,呼吸的是交汇了东西方“个性”的科技理念,擦肩而过的是频频亮相于世界各地的“发烧“产品,萦绕耳际的是“欧莱雅,我值得拥有”的声音。欧莱雅集团作为最古老的品牌,她以合理又大众化的价格,提供优质和功效卓越的美容产品,成为大众消费市场中优秀的品牌。她力求精益求精,把最美丽的生活带给你。她的使命就是帮助世界上所有人实现他们爱美的愿望,充分彰显他们的个性。

欧莱雅中国目前的发展形势

爱美从来不是女性的专利。男性护肤品巨大的增长潜力引得各化妆品牌纷纷出手,服务于男性的保养专区和销售网站也应运而生,男性爱“面子”的现实正呈愈演愈烈之势。

如果留心观察一下周围,不难发现,近几年来,不管是百货公司的柜台还是超市的货架上,

男性护肤产品所占的空间越来越大,杂志、电视上型男偶像领衔的护肤品广告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单以美国市场为例,2009年的男士护肤品销售额高达48亿美元,这个数字是1997年时的两倍。如果从细分市场来看,包括清洁和保湿乳液在内的面部护肤品表现更是靓丽,同期翻了逾五番。在西欧,2009年男性护肤品牌市场的规模比上一年增长了5%,而美容和个人护理市场的增速仅为2%。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还将延续,到2014年,全球男性护肤品市场的规模将在现有基础上放大40亿美元,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市场中居于领先位置。并且,在此期间内,男性护肤品细分类别的表现也将最为出色。

如此快的增长幅度与增长潜力,也无怪乎绝大多数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化妆品公司都在进入新世纪后陆续开辟了男士战线,快速消费品巨头宝洁,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法国欧莱雅,妮维雅的制造商德国拜尔斯道夫集团,日本化妆品公司资生堂。

在经历了最初一轮的跑马圈地后,近两年,男性护肤品牌的开拓显然又进入了新一轮的高潮。欧莱雅首先于2007年推出了定位中端的欧莱雅男士系列,随后于2008年推出走药妆路线的薇姿男士专业健康护肤系列,2009年底以大众消费者为主要对象的超市开架品牌卡尼尔男士又再度发力,继世纪之初以旗下碧欧泉男士布局高端市场后,欧莱雅已经完成了对各档次男性护肤消费者的全面覆盖。而宝洁也终于在2010年推出了玉兰油男士品牌,并且只在中国市场发售。连连锁超市屈臣氏也在今年将自有品牌Men Code摆上了货架,再加上资生堂、花王、曼秀雷敦等,中国的男性护肤品市场一派列强割据的局面。

“大宝天天见”已经退出了潮流,越来越多的男士护肤品开始登堂入室,与女性化妆品一起占据了消费者家中的化妆台。每日在电视屏幕后用欧莱雅滋润皮肤的吴彦祖和代表着卡尼尔男士的王力宏似乎才是现代男性的标杆。来势汹汹的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带着旗下的碧欧泉、巴黎欧莱雅和卡尼尔,对市场进行高、中、低全方位通吃。

2001年,欧莱雅集团旗下的碧欧泉男士产品进入中国,这也是国际高档护肤品中第一个涉足中国的男士品牌。经过6年的市场推广,碧欧泉男士在中国已拥有了坚实的消费群。据相关数据显示,碧欧泉连续3年占据近2/3的高档市场份额。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盖保罗也曾对外表示:“虽然目前没有统一的官方数据,但根据市场的反馈和我们的统计来看,整体上我们的品牌在中高档男士护肤产品市场处于引领者的地位,男士产品占销售的比率在不断提升,分别在5%~20%不等。”最先进入中国市场的碧欧泉,毫无悬念的在高端男性护肤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男士护肤品界的战火硝烟

欧莱雅作为化妆品界的NO.1,认识到了女性市场趋于饱和而且竞争激烈,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就必须开辟新的市场于是首先把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战略转移到了市场潜力巨大的男士市场,率先以顶级男士品牌碧欧泉进驻中国,应邀请金城武作为代言人,引起了一场男士“蓝色”革命。(通常男士奢侈品和时尚品都主打蓝色)随后资生堂以及旗下UNO,雅诗兰黛的倩碧等大牌接连打出男士品牌。2011年9月28日宝洁旗下顶级品牌SK2发布了首只男士版SK2神仙水,让男士化妆品市场格局再次发生改变。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宝洁几家独大,曼秀雷敦,上海家化诸侯纷争,究竟鹿死谁手,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浅析品牌战略第三稿

浅析我国企业的品牌战略 赵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现已成为企业争夺和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品牌战略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国内企业品牌战略的现状及其原因,从多角度提出了提高我国产品牌战略的多种措施,以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品牌品牌战略品牌联盟市场定位 Abstract: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marketeconomy, businessescompeteforthe brand has become animportant tool and occupation of the market. In thispaper,the con notation of thebrand marketing strategy,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corporate brand strategy and reasons, fr om multipleperspectives presented various measures toimprove domestic brands toenhance theircore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BrandBrand strategy Brand alliance Market positioning

品牌作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全世界的千家万户,超越民族文化的障碍,吸引全球人们的共同消费。然而中国企业在品牌营销战略上,目前的现状并不乐观,对其观念和方法还是比较模糊。怎样建立行之有效品牌营销战略? 值得我们深思。 一、品牌战略解析 品牌,是企业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确定的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者这些因素的组合,目的是让购买者识别产品的制造商和销售商或识别服务的提供者。它可用来辨识一个卖者或买者集团的产品,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央视的“品牌中国”栏目中,燕京啤酒集团总经理李福成曾经这样说过“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说明了企业对“建设强势品牌”的迫切需求。 品牌战略,对于品牌经营者来说,就是如何创造、培育、利用和扩大品牌资产的一系列基本决策。它的目标不仅是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而且还包括提高品牌无形资产的价值。它是在商品营销基础之上的一种高级营销战略。品牌战略关键是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立足企业长远发展。所以品牌战略不仅要关注顾客,寻求顾客持续的忠诚度,而且还要建立与关联企业和社会分别相融、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 二、我国企业品牌战略存在缺陷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商品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提出了品牌战略建设。品牌战略是指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其本质是创造差异化的竞争战略,使企业在产品、技术与服务日趋同质化的社会背景下,谋求以品牌创造差异化来占领市场。我国企业的品牌战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一)对品牌战略内涵认识不够,夸大广告的作用 我国相当多的企业简单地认为品牌战略只不过是给产品取个好听的名字,拍个好广告,然后在主要媒体(如CCTV)上砸大钱打广告。其实做广告仅仅是一种营销策略,并没有到达品牌战略的高度,自然也很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当年的标王:孔府宴酒、秦池、爱多企业在央视花巨资打广告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但到后来终究是因为没有真正的理解品牌战略的内涵,忽视了提高品牌的

华为公司的发展战略与社会环境分析

华为公司的发展战略与社会环境分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 ■华为发展战略关键词: ·1、狼性文化:华为公司自创业以来,就一直在奉扬土狼精神,任正非在他的一次讲话中提到,“企业要想前进,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从华为的实践来看,华为特殊的狼性精神实质就在于追求卓越的进攻精神,这是华为“狼性”的核心。 ·2 、人才牵引:在华为人看来,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长的主要牵动力。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大的机会。在这4种牵引力中,人才所掌握的知识处于最核心的地位,这是一种迥异于我国传统企业的人才理念、市场观念。以此为基础,华为从英国引进任职评价体系,又请美国HAY公司作薪酬顾问,通过消化吸收,华为逐步形成自己的人才管理关系。 ·3 、国际化: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自主创新的冲动也来自于同国际巨头的竞争的压力。在所有以“国际化”为企业使命的中国企业中,华为可能是动作最快、成效最显著的一个,九年间,华为海外销售额增长了 300 多倍,华为品牌在全球范围的知名度越来越响。 ·4 、中西合璧:西方人崇尚法治,而东方人则倾向于人治。华为的管理,始终是中西方管理理念的碰撞和结合。从流程和财务制度这些最标准化甚至不需质疑的“硬件”开始,从制度管理到运营管理逐步“西化”,潜移默化地推动“软件”的国际化。 ·5 、技术优势:锻造企业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最终要靠技术优势。华为自始至终都深信这一点,它把核心技术创新当作企业的生命线。华为非常注重技术积累,它不作重复的发明,不犯重复的错误,时刻盯紧世界通信产业最新科技成果,站在科技最前沿。从交换机到3G技术,充分利用人类的知识存量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 ■外部环境分析: ·1.Policy——政治与法律环境 中国电信服务业市场业已形成的数网竞争体制还只是一个开端。因为在中国目前任何基础电信服务市场,政府颁发经营许可证数量的多寡与市场竞争局面能否形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我国紧锣密鼓地起草电信法的同时,美、德、英、日、韩等国也对本国电信法进行了修订,这些国家电信立法规则变化的新动向,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世界电信立法中一些共同的规律,反映了电信立法的趋势和方向。 ·2.Economic——经济环境 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宛如一条巨龙横卧亚洲东方。早在16世纪杰出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就曾经说过:“中国是头沉睡的雄狮,未来的某一天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证明了这位伟人的预言。新中国建国六十余载,其间遭遇坎坷艰辛,但都坦然度过,付出了巨大代价,也收获了宝贵经验。自改革开放战略实施以来,中国这一块古老的土地上又一次迎来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如今已实施三十余年,我国所取得的各项成就足以令世界为之瞩目,我国已经开始了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之旅。随着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的结束,世界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我国也怀着满腔的热情迈入二十一世纪,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开始有了愈加清晰的轮廓。不可否认,我国现在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近三十年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国家实力进一步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三十年间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众所周知,自70年代对越反击战后,我国基本处于和平状态,无明显对外战争,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而一国的周边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周边形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影响着国家和平发展和战略机遇的实现。 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回顾历史,冷战结束后,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已不存在现实的战争或武装冲突,我国在国土周围也不再面临重大的现实军事威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总体上是稳定的,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增强,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总体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而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加紧重视周边安全形势。 由于我国邻国最多,因此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V型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型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国海之争等。无疑,这些不安全因素如果不能有效地解除或者处理,将会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下面我就中国周围安全形势做一个简单的概括性介绍: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公司战略分析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 分析 姓名黄恺 学号 班级06工商管理 课程企业战略管理 教师王琴 日期2008年12月16号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 目录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3 战略管理四要素 4 外部环境分析 5 一般环境分析 5 产业环境分析8 中国国航远景分析10 中国国航使命分析10 内部环境分析11 SWOT 综合分析13 中国国航业务组合分析18

国航战略选择与实施措施19 发展战略选择19 发展战略的实施策略19 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20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 于1988年。 ●经过多次调整,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批准,作为中国航空集团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在北京正式成立,员工23000人,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5亿元、实收资本94.33亿元。 ●国航具备很强的盈利能力,从2001年开始到2007年已连续实现7年盈 利,在中国民航居于领先地位。 ●2002年4月15日,一架代号为CA 129从北京至韩国釜山的波音 767-200ER客机在韩国坠毁,造成机上166人中128人死亡。这是国航1988年组建之后迄2008年为止唯一的一次重大空难事故。 ● 业务组合: 国航的业务多样,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业务;国际、国内公务飞行业务;飞机执管业务;航空器维修;航空公

司间业务代理;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地面服务和航空快递(信件和信件性质的物品除外);机上免税品。 资源配置 国航拥有以波音和空中客车系列为主的各型飞机220架。 国航下设工程技术分公司,为国航的飞机提供技术保障。该分公司由6个基地、3个合资企业、3个中心、113个航站、8000多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国航下设的飞行训练中心是使用全任务飞行模拟机和计算机基础训练器开展飞行员培训的教学训练机构,具备围绕波音系列主要机型,开展飞行员转机型训练、定期复训和飞行检查的综合培训能力。 竞争优势 相对于国内其他的航空公司国航的主要竞争优势有4点 均衡的航线网络。航线是航空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国内航线方面,国航在国内流量最大的20条航线中(约占国内总旅客周转量的30%)市场占有率高达30%以上高于其他竞争对手。国际航线方面,国航国际航线周转量约占所有中国航空公司国际航线总旅客周转量的50%或以上。 高质量的旅客群体。商务旅客比例较高一直是国航的一大优势。较高的商务旅客比例固然来自于国航作为载国旗航空公司的独特地位,但更重要的应归因于国航明确的市场定位和良好的客户管理。 较高的运营效率。公司较高的运营效率首先表现为较高的客座率/载运率。国航客座率达到74.3%,较东航和南航分别高出4.8和4.1个百分点。总体载运率也明显优于其他两家公司,其次,国航具有较高的飞机日利用率。第三,国航较高的运营效率还体现在其人机比较低。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 一是因为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因为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美国在东亚地区,存在着一个同盟体系。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都是美国的盟国,此外,美国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等保持着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特别是,日美同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针对中国的。美国的战略是维持在全球事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论文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 一是因为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因为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

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是美国在东亚地区,存在着一个同盟体系。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都是美国的盟国,此外,美国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等保持着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特别是,日美同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针对中国的。美国的战略是维持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并试图排除任何一个大国对美国领导地位可能发起的挑战。因此,近来美国的战略东移,试图牵制中国崛起的意图更加明显。 不过,中国的周边环境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首先是中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增大。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巨大,是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在周边国家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周边国家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持一种多少有些矛盾的心态,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防范心理,担心从经济上受制于中国。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稳定因素,这在几年前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中已经有清晰的体现。 其次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认知。随着中国的发展,很多周边国家对“中国威胁”感到焦虑。对此,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理念和政策举措,来缓解这方面的焦虑,包括新安全观、和平崛起、负责任大国、建立一系列伙伴关系、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

多品牌战略的swot

多品牌战略的s w o t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宝洁公司多品牌战略的SWOT分析 摘要 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2002-2003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为434亿美元。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86位,并位列最受尊敬企业第七。宝洁公司作为全球日化产品的领头人,有着其独特的一面。在品牌战略上采用多品牌战略,被视为成功的典范。但现在也面临着问题。本文在此将以中国市场为例,用SWOT 分析法对其分析。剖析多品牌战略。 关键字 宝洁多品牌 SWOT 一关于宝洁公司及其多品牌战略 (一) 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他也是全时间目前拥有品牌最多的一家公司。它的经营特点:一是产品种类多。从香皂、牙膏、漱口水、洗发精、护发素、柔软剂、洗涤剂,到咖啡、橙汁、烘焙油、蛋糕粉、土豆片,到卫生纸、化妆纸、卫生棉、感冒药、胃药,横跨了清洁用品、食品、纸制品、药品等多种行业;二是许多产品大都是一种产品多个牌子。以洗衣粉为例,他们推出的牌子就有“汰渍”、“碧浪”等近10种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香皂用的是“舒服佳”、牙膏用的是“佳洁仕”,卫生贴用的是“护舒宝”,洗发精就有“飘柔”、“潘婷”、“海飞丝”3种品牌。宝洁的原则是:如果某一个种类的市场还有空间,最好那些“其他品牌”也是宝洁公司的产品。因此宝洁的多品牌策略让它在各产业中拥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举例来说,

在美国市场上,宝洁有8种洗衣粉品牌、6种肥皂品牌、4种洗发精品牌和3种牙膏品牌,每种品牌的诉求都不一样。 (二)1890年,宝洁公司在辛辛那提的IVORYDALE厂建立了一个分析实验室,开展肥皂生产工艺的研究改进。它是美国历史上由企业建立的最早的实验室之一。对研究和产品开发的不懈追求带来了公司历史上大量的创新产品。宝洁公司在进入中国不久,就在广州建立了黄埔技术中心,为洗衣产品和口腔护理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在黄埔技术中心,不仅有来自中国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而且还有来自日本、菲律宾、印度以及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这个多元化的团队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具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使之与世界一流的技术结合,不断创新和改进碧浪、汰渍和佳洁士等品牌,为产品开发和公司总体业务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8年4月,宝洁公司在北京清华园成立北京宝洁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宝洁公司在全球的第18所技术中心,它的目标是成为支持宝洁公司在中国、亚洲其他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产品开发的一流技术中心。北京技术中心与中国各高等科研机构、理工科及医科大学建立紧密和卓有成效的策略伙伴联系,分别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提供赞助基金,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和合作项目。在北京技术中心里专门成立了“佳洁士”口腔研究院,支持中国的口腔保健研究。北京技术中心通过在全中国各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对员工进行在岗培训,或送到国外进行培训,已经建立起一支高效的科研队伍。创新是品牌的基础;品牌是创新的结晶。宝洁公司的多品牌战略是牢固地建立在雄厚的技术创新力量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成果的基础上。 (三)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宝洁进入中国15年来,宝洁的系列品牌在中国家喻户晓,并狂潮般占领了中国的高档日用洗洁品市场。自1993年起,宝洁公司连

欧莱雅中国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欧莱雅中国搭建金字塔营销策略(讨论) 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一位赛车的狂热爱好者。曾经与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兼CEO欧文中打赌:如果欧莱雅中国未来5年的业绩再增长5倍,欧文中就奖励他一部法拉利跑车。 现在看来,盖保罗很有希望得到这份“大奖”。 本月上旬,欧莱雅集团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其在华销售增长速度仍然高居欧莱雅全球榜首——较去年同期增长85.3%。 此前,欧莱雅中国已经连续两年销售额增长超过60%:2003年,欧莱雅中国增长69.3%(中国美容护理产品市场总体增长12%),销售收入达一五亿元人民币,并首度迎来了盈利。 如今,欧莱雅已是中国市场上第三大美容护理品生产商。 而在1996年盖保罗第一次迈进中国之时,以上数据还全部都是零。从巴西到中国 事实上,此前盖保罗甚至连亚洲都没来过。尽管在得知将被派往中国的消息时,他“吓了一跳”,但盖保罗还是欣然受命,“因为我喜欢接受挑战,而且我觉得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这个能力已经在巴西得到了充分证明:1990年,盖保罗就任欧莱雅巴西总经理,刚到任就碰上巴西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很多跨国公司都被迫撤出巴西。而盖保罗则审慎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严格控制资金支出;根据市场状况,实行短、平、快的决策和作业方法;利用业务放缓之际,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等等。 欧莱雅巴西公司在盖保罗的带领下渡过难关,甚至没有裁减一名雇员。到1996年,巴西公司在欧莱雅全球分公司中的排名由他上任时的第29名飙升到第9名。 于是,当欧莱雅决定开发中国市场时,欧文中点了盖保罗这员“猛将”。而为了全面进军中国市场,欧莱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1 979年,欧莱雅就在香港成立了分公司。 “相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我们进入时间晚了一点,但针对当时中国市场的现状,我们认为来得恰到好处。”盖保罗表示,“这使我们避免了犯错误,或者说避免犯更多错误。” “前车之鉴”是,有些公司进入中国时,由于认为中国消费者买不起或者其他一些原因,没有把最新最好的产品、或者把原有的在其他市场已经成功的品牌拿到中国市场,而是在中国市场创立一个新的品牌,结果却往往行不通。另外,一些进入较早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非常复杂的合资模式,直到现在仍难以解决。 因此,1996年欧莱雅与苏州医学院建立合资公司的模式非常简单:医学院仅以技术投入,并未牵涉到现金交易。

中国电信战略分析.doc

中国电信战略分析 1.外部分析 1.1宏观环境分析 电信行业由于出身国有,自然受国家经济政策、宏观发展环境、管制政策的影响,并且由于电信经济的垄断特性,虽然早已经公司化运营,但和政府、行业监管部门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宏观环境的分析与把握对运营影响甚大。 1.1.1政治法律环境 基础网络的运营权是国家控制的关键,虽然开放、引入竞争的话题一谈再谈,但基础通道的控制力依然在国企运营商手中。国家希望管道控制内容的想法没有变。 中国加入时做出承诺:“中国要进一步开放电信市场,改革的步子要加快,所以中国电信受政策影响较大;但政策会越来越开放。干预力度越来越小;通信业立法速度缓慢;电信业执法体系不健全。 1.1.2经济环境 中国经济目前已经和全球接轨,抛开世界经济谈中国经济已经没有意义,而电信经济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互联网推平了。国家之间的屏障,使世界成为一个共同体,世纪当电信产业真正和其他产业开始融合时,一切都将会和08年底的经济危机一样,变得势不可挡。 1.1.3社会和文化环境 电信产业原本就是信息传输的承载,各类信号、信息内容的传输之后,就是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此电信产业与传媒产业未来一定会殊途同归。内容文化的传播与监管在中国是个敏感问题,文化部、广电部已经,甚至上升至国家信息安全办公室,都负责着内容的监管,谁接入,谁负责,从互联网,到手机短信,其对民生舆论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电信产业日益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如打电话拜年、发短信祝福等等;用户消费意识成熟,越来越理性,用户结构变化大,由高收入人群转向大众化,电信产业还同创意文化产业关联在了一起,动漫产业、网游产业还有一些衍生的增值服务行业被人们报以了更高的希望。 1.2行业环境分析

形势与政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摘要:当前,亚太地区形势相对稳定,热点地区降温,短期内不至于发生牵动全局的战乱,外敌大规模入侵我国的可能性基本排除,国内形势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周边安全环境获得改善,这是我们对目前周边态势的基本判断。但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固有矛盾没有解决,甚至有些问题和矛盾正向着对我极其不利的方向转化,影响和平、安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我国周边安全面临着不同对象、不同程度的多种威胁。 关键词:领土纠纷、军事威胁、祖国统一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主要是: (一)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长期的 美国从地理位臵上讲与我远隔万里,但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却近在眼前,美国的干预和影响渗透到了我国周边的大多数地区,中美关系时有变化,总是处在不断的摩擦和碰撞之中,近期的中美关系,处在由轰炸我驻南大使馆而引发激烈对抗后的平静期,但从长远看,中美之间的对抗将长期存在,美国对我国安全将构成长期、严重的威胁。从美国的国家性质、战略目标、特别是两极格局终结后的政策走向来看,无论是遏臸派还是接触派,其实质都是企图延缓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脚步。为此,美国对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处处臸造事端,甚至鼓动、唆使我周边国家与我对抗,从而成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对我潜在威胁最大的国家。 (二)日本将我国视为假想敌国,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 近百年来,在世界列强中,日本是加害中国最重的国家。目前,中日摩擦的焦点集中在四个问题上:台湾问题、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和日本扩军问题。近年来,日本对华政策中消极因素明显上升,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和政治野心的不断膨胀,日本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不断上升趋势。日本急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急于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提出修定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法,以解除日军参加维和部队的限臸。日本提出对周边爆发战争将进行积极对应,其所指就是我国。日本加快扩军步伐,防务开支高居世界第二位,已成为军事技术领先的潜在军事大国,对我国的潜在军事威胁逐步增大。日本与

华为战略环境分析

华为战略环境分析 一、企业介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民营科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华为主要经营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在2011年公布的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榜单中名列第一。同时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 截至到2008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285位,与上年相比上升三十位。 2014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13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营业利润率18.3%。 2014年10月9日,Interbrand在纽约发布的“最 佳全球品牌”排行榜中,华为以排名94的成绩出现在榜 单之中,这也是中国大陆首个进入Interbrand top100 榜单的企业公司。 二、外部一般环境 1、政治环境 我国进入“十二五”规划阶段后,加大信息产业发展力度,随着3G通讯的成熟和4G业务的不断推广进一步推动了通信设备的投资需求,中国政府为了加快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在政策上大力推TD-LTE的4G标准和扶持兼容这一标准的国内通信设备商,如华为、中兴等。 2、经济环境 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沈修祥涡阳县农机监理站指导老师赵兵(安师大) 摘要: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国与国之间交往关系的根本目的和最高原则。一个国家的周边安全环境对该国的稳定与发展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以及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特点;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国家周边安全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也就是说一国的周边国家或集团对其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政治稳定、社会发展与进步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和颠覆、破坏、设臵障碍等。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情况及条件。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国际格局大环境下国家周边地区各种力量长期作用的产物。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它对该国的稳定与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了解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分析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明确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应对策略,变被动应付为积极防御,防患于未然,对于维护中国的安全和利益,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 1、矛盾多而复杂 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1个,其中陆上接攘14国,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7国,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除俄罗斯外,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点:大都摆脱不了西方大国的左右和影响。中国与邻国领土争端颇多,尽管近年来已解决了部分争端如中俄关于划分黑瞎子岛的协议,但仍存在更为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如中印边界问题、中日东海划界和钓鱼岛问题、中菲黄岩岛问题、南海周边国家力图扩大海洋权益等。中国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老大哥,难以避免地成为东西矛盾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斗争和文明冲突的焦点。中国周边诸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意识形态各异,历史积怨深重,宗教信仰不同,各种矛盾与斗争此起彼伏。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都是当今世界上较大的战略主体和多极化的重要主体,其中互有矛盾,掣肘

巴黎欧莱雅的营销战略分析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战略营销分析》期末论文巴黎欧莱雅的营销战略分析 学生姓名:陆雪潆 学号:081033106 学系:工商管理系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1班

巴黎欧莱雅的营销战略分析 08市场营销1班 081033106 陆雪潆 目录 【摘要】------------------------------------------ - 2 - 【关键词】---------------------------------------- - 2 - 一、引言--------------------------------------------- - 2 - 二、欧莱雅产品定位----------------------------------- - 2 -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 2 - (二)产品的策划目标------------------------------ - 3 - 三、欧莱雅产品的市场状况----------------------------- - 3 - (一)广泛的销售区域------------------------------ - 3 - (二)独特的销售渠道------------------------------ - 4 - 四、市场及产品定位的SWTO分析------------------------ - 4 - (一)塔尖部分------------------------------------ - 4 - (二)塔中部分------------------------------------ - 4 - (三)塔基部分------------------------------------ - 5 - 五、巴黎欧莱雅的营销策略分析------------------------- - 5 - (一)在中国市场的包装定价策略-------------------- - 5 - (二)在中国市场的组织策略------------------------ - 5 - 六、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欧莱雅--------------------------- - 6 - 七、结语--------------------------------------------- - 7 -

欧莱雅中国的战略环境分析

欧 莱 雅 中 国 的 发 展 战 略 分 析 小组成员:李东飞杨昊代永寒 韩世鹏郭超良

欧莱雅中国的发展战略分析 企业的发展, 关键在于制定正确的战略。要针对自身优势, 鉴于市场开放,政策支持的形势, 发挥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 本着开发市场,满足顾客的原则, 运用扬长避短的方法, 通过一般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企业综合战略分析,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战略的选择与实施,实现保持占有率,扩展顾客群体的目标。 一、欧莱雅简介: 法国欧莱雅集团为全球五百强企业之一,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创立于1907年。历经一个世纪的努力,欧莱雅从一个小型家庭企业跃居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头羊。同时也是《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 强和全球最受赞赏的50 家公司之一,成为一个世纪以来的化妆品行业专家。它旗下的各类化妆品在全世界畅销,倍受欢迎。与此同时,欧莱雅集团拥有全面而完整的销售管道,通过百货商店、超市、大卖场、化妆品专卖店、免税商店、发廊、药房及邮购等管道和方式,把高质量的产品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以创新和激情引领美的时尚。一百年来,欧莱雅的的使命是一贯和持续的,那就是创造美、传播美和引领美,并因此被誉为“美的联合国”和“美的使者”。 欧莱雅中国: 欧莱雅自1996 年引进中国,她将中国市场业务分为四大类:高档化妆品类,活性健康化妆品类,专业美发产品类和大众化妆品类。她以她正确的发展战略,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

的领军人物。 欧莱雅中国大事年表: 1985年拉尔夫·劳伦Polo加盟欧莱雅,让欧莱雅在美国的高档化妆品市场和男士高档香水市场中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1985年碧欧泉推出男士护肤产品。 1989年收购美国护肤品品牌———赫莲娜,随后又与乔治·阿玛尼签订了一个授权协议,使欧莱雅得以在时尚界推广这个卓越的品牌。欧莱雅高端主体基本确立。 1996年欧莱雅进军中国市场 同年收购美宝莲,奠定自身彩妆强者的地位确立了欧莱雅在美国无可争辩的霸主地位。2003年收购小护士给中国品牌以釜底抽薪的毁灭性打击 2004年收购羽西,将化妆品豪门科蒂公司挤出中国(2010年岁末,美国科蒂集团以4亿美元重金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收购中国本土护肤品牌丁家宜的多数股权为后话)并且给竞争对手宝洁以沉重打击。 二、欧莱雅中国外部环境战略分析: 1.PEST 分析一般环境分析 P: 政治—法律因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局稳定,不断深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日益开放化、民主化、法制化、决策科学化。然而,近年来,化妆品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对化妆品的质量监测,规范化妆品的生产经营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欧莱雅的发展空间。 E: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产值大幅上升,社会购买力成倍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者个人收入显著增加,消费者支出模式费观念和水平不断发生变化,日益追求高级的消费产品,对化妆品、保养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S: 社会文化因素 中国地域广阔,南北、东西地区气候、习俗、文化等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人们对化妆品的偏好明显不同。东西地区由于经济、观念、气候等的缘故,人们对化妆品也有不同的要求。中国市场不同于欧美及日本市场,就在于中国市场的消费梯度很多。 T: 技术因素 化妆品是知识密集型高科技复合产业,它涉及到精细化工、医学、生物学、药理学、毒理学、化妆品学、美学、心理学、包装学和信息技术等十几门专业知识。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化妆品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较大规模的化妆品公司都不惜重金进行化妆品的基础研究的和新产品开发。中国化妆品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保证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2.五力模型分析——行业环境分析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与欧莱雅公司竞争的企业主要有有宝洁公司、雅诗兰黛集团、资生堂集团。2008年欧莱雅公司的市场份额为22.68%、宝洁公司为11.46%、雅诗兰黛集团为6.3%、资深堂集团为8.43%,其他化妆品品牌的市场份额为30.48%;2009 年欧莱雅公司的市场份额下降为12.7%、宝洁公司为10.10%、雅诗兰黛集团为7.6%、资生堂集团为6.1%,而其他化妆品品牌的市场份额为55%。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这一行业若经营状况良好会有高利润的回报,且其发展前景也比较广阔。但也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存在很多劣势,如规模经济小,缺乏技术,知名度不高等等,都会严重挫败其积极性。当然,也存在着新进入者成功获得市场的可能性,但必须有过人的目标和战略决策。

中国周边形势分析

中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位于亚洲的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中国的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时刻 关注我们祖国的周边形势安全与稳定。 我们应该首先认识到,了解并研究中国周边形势安全是有很大的意义与必 要性的。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和平与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国际环境的和平 与安宁,中国就不可能取得发展。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古训,中华民族 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要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就必须时刻关注中国周边环境状况,了解周边形势动态。 首先大体看一下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国境东部和南部分 别靠近太平洋和印度洋,西北侧背靠亚欧大陆,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国周边有很多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如朝鲜,蒙古, 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虽然表面上都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外交关系,但我们仍 然难以避免与周边国家发生矛盾和冲突。比如我国当今仍与很多领国有着领土 与资源争端,如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因此,提高防范意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从历史层面来看,中国同周边很多国家都曾有过友好贸易往来或者战争冲 突等,由于地缘相近,关系总是非常“密切”,或是友好,或是冲突。下面简 要谈下我对中国周边形势安全问题的几点认识。 当前国际环境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从短期来看,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局部地区仍然冲突与复杂。 关于中国周边的环境特点,第一是复杂多样。当今世界格局已经从二十世纪的 两极格局演化为一超多强,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其中“一超”是指当今的世界 超级大国美国,而中国怎么说也是其中的一强,邓小平说,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点。当今由于发展较快,中国的国际地位日趋提高,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引起 世界部分国家的不满与嫉妒,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常打着“人权”的幌子,指责中国的方方面面;同时又在国际市场上给中国设置“贸易壁垒”,限制中国发展,或者暗中结交中国周边小国,确乎有所企图。另外,和平与发 展的时代主题不能遮掩周边环境问题的很多不稳定因素。从表面上来看,我们 的领国都与我国保持着良好关系,实际他们心里作何打算?是不是在友好的面 孔背后埋藏着某些阴谋?我们不得而知。周边环境的复杂多样使得我们对安全 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务须发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优良作风,时刻 保持警惕。 第二个特点就是变化多端。周边安全形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有着相对 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性。如我们与某些国家的关系相对较好,而与另外一些国 家的关系相对较差;与同一个国家的关系在一个时刻较好,而在另一个时刻又 比较差,等等。在这一方面,当今的热点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最近,中国 与日本关于钓鱼岛的领土争端又通过渔民问题得以激化,日方将中国渔民拘捕 这一事实足以说明他的野心,我们要坚决抵制日本对这一领土问题的说辞。朝 韩关系进一步紧张以及相应的军事演习等相关事宜虽然不与我国直接相关,但 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谁知道这一举措不是做给中国看的呢?另外美 国方面曾在东南亚海域一带实行大型航母“巡演”,确实是对中国的一次公开

欧莱雅化妆品营销策划书

欧莱雅化妆品营销策划书欧莱雅是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先者,它的销售业绩在全球范围内稳步增长。迄今为止,欧莱雅在亚洲国家的发展势头依然迅猛,其最大动力正是来源于它把亚洲市场作为今后数年扩展的目标。欧莱雅的中国之行始于香港,早在1966年就通过一家名为ScentalLtd.的经销办事处销售产品。当时,这个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将兰蔻(Lancome)和GuyLarches品牌的产品推销到化妆品专卖店、百货商场和各类免税商店。1979年,ScentalLtd.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同时将其业务拓展到护发产品,并建立了广泛的市场渠道。1993年初,欧莱雅向进军中国广阔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一支由中国人组成的致力于开拓大陆市场的队伍正式在香港成立,为尽快了解和把握中国市场,欧莱雅首先在广州、上海、北京三大城市设立了形象柜台。在成功收购了美宝莲品牌之后,欧莱雅不仅扩大了它全球市场的产品线,还取得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通过美宝莲的销售渠道,欧莱雅迅速渗透了中国化妆品市场。至2000年,欧莱雅在中国50多个大城市成立了870家专卖店,聘用了2000名专业美容顾问,并成功推广了欧莱雅、美宝莲、兰蔻、薇姿四个品牌。在此之后,欧莱雅又耗资3千万美元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建造了分工厂。专门生产大众化妆品的苏州工厂于1999年4月正式投产。新工厂将从事染发剂、粉底、睫毛膏和指甲油的生

产,其生产能力将达到2千万套,并向欧莱雅全球市场供货。 一、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策略研究数据表明,欧莱雅产品卓而不凡的高品质是它博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此外,产品的多样化也是造就良好销售业绩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产品线的拓展全面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并为欧莱雅赢得了市场份额。尽管售价颇高,但消费者更愿意获得欧莱雅的承诺。就中国市场而言,欧莱雅的四大产品类型各具特色,它们分别是:专业美发品;大众化妆品;高档化妆品(香水和美容品);特殊化妆品。如今,欧莱雅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品牌有:巴黎欧莱雅、巴黎兰蔻、纽约美宝莲、VichyLaboratories、RalphLauren、GiorgioArmaniPerfumes、Biotherm、HelenaRubinstein、LaboratoriesGarnier、Redken5thAvenueNY等。欧莱雅更多的产品将逐步走近中国消费者,欧莱雅相信更多的产品将扎根于中国市场,它们中不仅包括大众化化妆品,也包括了高档化妆品。1996年,欧莱雅与中国最负盛名的医学院之一:苏州医学院共同成立了苏州欧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与苏州医学院的长期合作下,欧莱雅充分了解了中国顾客并获得了大量权威而及时的信息,使得其研发部门能生产出符合中国顾客需要的化妆品。1997年2月,欧莱雅中国总部正式在上海成立。从那时起,欧莱雅成功地推出多种产品,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