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边坡监测方案

广梧十八标高边坡监测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全长64.7km,互通立交4处。
设计速度80km/h,路幅24.5m,双向四车道。
路线起点位于云浮市郁南县双凤管理区,与已在建的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双凤段终点相连,至郁南县平台与同期广西建成的苍郁高速公路相接。
路线位于西江南侧。
第十八合同段,起始桩号为K117+250,终止桩号为K136+071.319,长18.82km(含平台互通立交、郁南互通立交),路线穿行于山岭重丘地区,地形变化大,本合同段(含平台、郁南互通立交)有:高边坡(边坡高度大于30m)15处;一般边坡(边坡高度小于30m)75处,共计90处。
二、工程地质概况全线需要进行监测的高边坡共16处,总长3043m。
挖深30~40m 之间,多集中分布于低山丘陵区。
最大挖深为44m。
边坡由于岩体节理、裂缝发育,大气降水容易进入,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物理、化学风化强烈,残坡积层及全风化岩土体强度较低,雨季岩土体含水量增高,则强度更低。
全线高边坡坡积层、残坡积层、全风化层层位发育松散,其粘聚力、内摩擦角值低。
基底岩节理、裂缝等结构的发育,具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性。
边坡开挖后,自然山体平衡遭到破坏,应力调整,坡面松弛,坡脚应力集中,容易产生由于坡脚应力不足的坡脚压碎变形破坏。
岩土体饱水后自重增大,下滑力随之增大,边坡开挖后尤甚。
坡体内存在倾向临空贯通结构面,边坡开挖后,易产生沿该构造面的滑动变形破坏。
三、高边坡处理设计针对边坡不同地质条件,分别采用放缓边坡固脚与加固支护强身固脚的方法。
对前后路段欠方段,设计采用放缓边坡绿化自稳方法,在一级边坡设计短锚杆格子梁,对受地形条件限制无法放坡或前后段受弃方控制的路段,采用较陡坡率。
采用锚杆、锚索格子梁的支护方案。
各高边坡均采用拦截、引排法防止降水在施工期、营运期进入坡体。
为指导高边坡治理工程实施的合理时间与顺序,保证施工、营运期安全、验证治理效果,可通过高边坡监测,进行信息反馈予以印证、保证。
高边坡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1 高边坡范围本标段路堑边坡高度大于30m累计4处,单独设计为高边坡。
边坡为台阶式,通常10m一级,边坡平台宽2m。
边坡设计关键采取预应力锚索格梁、全长粘结锚杆格梁、衬砌拱防护,格梁或衬砌拱内坡面采取TBS植草或一般植草防护,高边坡具体位置及防护情况见下表。
二广高速怀三段10标路堑高边坡一览表序号1 2 3 4桩号及位置ZK38+996~ZK39+106左侧K40+762~K41+041左侧K41+130~K41+396右侧YK42+475~YK42+660右侧坡长(m)110279266185最大边坡高(m)3838.447.447.2边坡级数4455预应力锚索格梁+TBS植草、全长粘结锚杆格梁+TBS植草、衬砌拱植草关键防护方法1.2 高边坡工程地质概况1、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丘陵地貌。
路堑傍山开挖,山坡较陡,坡度30~45°左右,地形有一定起伏,山上植被发育。
2、边坡岩层:上部为第四系覆盖层(多为亚粘土),下部出露基岩大多为花岗斑岩、砂岩,风化严重、结构松散,局部已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极易软化造成强度降低,易产生滑坡、滑塌和坍毁等地质病害。
二、编制依据1、二(边浩特)广(州)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广贺司[]94号文“相关公布怀集至四会段隧道、高边坡第三方监测纲领通知(.3.27)”。
3、二广高速公路广宁至四会段高边坡监测协调会议纪要(.8.7)。
三、监测目标1、经过对边坡变形监测,判定边坡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展趋势,评定开挖施工对边坡本身稳定性和周围构筑物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2、经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调整,方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支护方法,立即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
避免边坡工程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快速地进行。
3、经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稳定性多种参数和原因随时间和空间上不停改变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高速公路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速公路高边坡监测方案XX高速公路S合同段高边坡监测方案XX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二O 年月编制人:复核人:审批人: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深挖方和高路堤路基定义 (1)三、高边坡监测的目的 (1)四、监测实施流程 (1)五、监测内容和方案实施 (1)5.1监测项目 (1)5.2测点布设及监测内容 (3)5.2.1高填方路堤监测施工内容 (3)5.2.2高边坡路基监测施工内容 (5)六、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预测 (7)七、提交的监测成果资料 (8)八、监测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 (9)8.1监测管理体系 (9)8.2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措施 (10)一、工程概况XX高速S标段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境内,起于陆河县溪东村,经樟河村、田心村,止于陆河县蛏湖,起讫里程K123+000~K133+500,全长10.500km。
本合同段挖方高边坡共有27段,高填方路基共有23段,路堑高边坡监测内容及监测点设置位置见附表1,高填方路堤监测内容及监测点设置位置见附表2。
二、深挖方和高路堤路基定义深挖方路基是指边坡高度H≥20m土质挖方路基及边坡高度H≥30.0m石质挖方路基。
按照工点设计要求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确定路基横断面型式、边坡防护、支挡加固措施等,边坡处治后的稳定系数Fs≥1.2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20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
但根据广东地区土石填料性质不良,降雨多,路基稳定性差的特点,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12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
三、高边坡监测的目的公路高边坡是一种复杂的工程,不仅表现在边坡成因、岩性、原生构造与空间组合及其已有变形方面,而且在内外地质应力,特别是公路开挖、堆渣、排水等工程活动作用下,处在不断的风化、卸荷、构造解体与复杂的活动之中。
所以在高边坡防护施工中对边坡变形、应力及防护措施进行监测,对高边坡完善防护设计、保证工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高边坡的监测,能够及时了解边坡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工作性态、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与措施。
高速公路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第二章适用范围 (2)第三章工程概况 (2)一、高边坡地理位置 (2)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2)三、气象及气候 (3)第四章监测目的 (3)第五章监测工作的内容及项目 (4)一、监测工作的内容 (4)二、监测工作的项目及作用 (4)第六章监控量测仪器 (5)第七章具体监测方法与数据处理 (5)一、地面位移量测 (5)1、量测点及断面布置 (5)2、量测频率 (7)3、量测方法 (7)4、量测注意事项 (7)5、量测数据的整理 (8)二、深层位移(测斜)量测、锚杆锚索应力监测、人工巡回监测 (9)1、深层位移(测斜)量测、 (9)2、锚杆锚索应力监测 (9)3、人工巡回监测 (10)4、量测数据记录整理、分析与反馈 (10)三、地质和防护描述 (11)四、监控量测数据的处理 (12)五、位移管理标准 (13)1、控制标准 (13)2、监测管理基准 (13)3、监测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14)4、信息反馈与成果提交形式 (14)第八章监控量测管理系统 (14)一、组织机构 (14)二、管理流程 (15)三、量测要求 (17)四、保证体系 (18)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1、叙古高速公路古蔺段段第A合同段施工设计图纸。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076-95)第二章适用范围本监控量测方案适用于叙古高速公路古蔺段A标段A4高边坡监控量测作业。
第三章工程概况一、高边坡地理位置本合同段内高边坡防护共有2处,其里程桩号分别是K9+849~K9+920右侧,K11+409~K11+480右侧,最大边坡高度25.6m,长度合计142m。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一)工程地质情况1、K9+849~K9+920右侧,长度71m,挖方最大边坡高度25.6m,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残丘地貌。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1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1 高边坡范围本标段路堑边坡高度大于30m共计4处,单独设计为高边坡。
边坡为台阶式,一般10m一级,边坡平台宽2m。
边坡设计主要采用预应力锚索格梁、全长粘结锚杆格梁、衬砌拱防护,格梁或衬砌拱内坡面采用TBS植草或普通植草防护,高边坡具体位置及防护情况见下表。
二广高速怀三段10标路堑高边坡一览表1.2 高边坡工程地质概况1、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丘陵地貌。
路堑傍山开挖,山坡较陡,坡度30~45°左右,地形有一定起伏,山上植被发育。
2、边坡岩层:上部为第四系覆盖层(多为亚粘土),下部出露基岩大多为花岗斑岩、砂岩,风化严重、结构松散,局部已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极易软化导致强度降低,易产生滑坡、滑塌和崩塌等地质病害。
二、编制依据1、二(边浩特)广(州)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广贺司[ ]94号文“关于发布怀集至四会段隧道、高边坡第三方监测大纲的通知( .3.27)”。
3、二广高速公路广宁至四会段高边坡监测协调会议纪要( .8.7)。
三、监测目的1、经过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判断边坡的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展趋势,评估开挖施工对边坡自身稳定性和周围构筑物的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2、经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的调整,以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及时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
避免边坡工程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快速地进行。
3、经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的稳定性各种参数和因素随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4、经过对张拉过程中以及施工期监控,为高边坡科研提供原始观测数据,从而分析预应力在张拉过程中以及后期的变化规律,了解预应力随时间和开挖卸荷过程的长期变化情况,解释其长期变化规律、影响因素。
5、检验边坡加固效果,评价安全稳定性。
6、积累量测数据,总结经验,为未开挖区段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工程类比的依据。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摘要:高边坡是指坡度大、坡高大、坡面陡峭的边坡,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对高边坡进行监控和量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包括传感器的布置、监测参数的选择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一、引言高边坡地质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高边坡的变形、滑坡等异常情况,有效监测高边坡的运动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已经成为边坡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感器的布置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的第一步是合理选择和布置传感器。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倾斜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分布在高边坡的不同位置,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
在传感器的布置方面,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 传感器位置的选择:要选择恰当的位置来布置传感器,通常需要考虑地质条件、边坡结构、监测参数等因素。
传感器应尽量靠近边坡的重点部位,如裂缝、悬空、边坡顶部等。
2. 传感器数量的确定:根据边坡的大小和形态,确定适当的传感器数量,以覆盖整个边坡区域。
传感器数量过多会增加成本,而数量过少则可能无法及时监测到边坡的变形。
3. 传感器布线的设计:合理的传感器布线设计可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和可靠性。
布线应尽量减少电磁干扰和信号传输的损耗。
三、监测参数的选择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的第二步是选择合适的监测参数。
常见的监测参数包括位移、应变、倾斜、地下水位等。
在选择监测参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监测参数的灵敏度:选择具有较高灵敏度的监测参数,可以更精准地监测到边坡的运动变化。
2. 监测参数的可靠性:选择稳定可靠的监测参数,避免由于传感器漂移或干扰等因素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
3. 监测参数的综合性:综合考虑边坡的特点和工程需求,选择能够反映边坡运动全貌的监测参数。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的第三步是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方案

(6)爆破影响监测。 (7)渗流渗压监测,是边(滑)坡重要监测项目。 (8)雨量与江河水位监测 (9)松动范围监测。 (10)加固效果监测。 (11)巡视检查。
边(滑)坡监测项目选择
序号
监测项目
1
大地测量水平变形
2
大地测量垂直变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正垂倒垂线
4
表面倾斜
5
地表裂缝
6
钻孔深部位移
人工边坡 施工期 运行期
可采用水位自测,或向附近的水文站索取所需资料。 F、松动范围的监测
松动范围一般采用声波仪配换能器检测
四、边坡变形监测
4.1 地表变形监测
地表变形监测是边坡监测中的常规监测项目,通 常应用的仪器有两类:
一是大地测量(精度高的)仪器,如红外仪、经 纬仪、水准仪、全站仪、GPS等,
二是专门用于边坡变形监测的设备,如裂缝计、 钢带和标桩、地面位移伸长计和全自动无线边坡监测 系统、光纤应变监测系统等。
有的时间较短,在边坡形成过程中就会发生破坏;有些时间较长,在边坡形成 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多年后才会发生破坏。这些地址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分 布范围广和一定得隐蔽性等特点,对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营危害极大。
高速公路路基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2.3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XX至XX高速公路12标——路堑施工。
2.4监测内容
按照设计要求,如下路段必须设置监测断面:
1高挖路段
2四级边坡以上
三、组织机构及作业程序
3.1组织机构
为保证监控量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江罗高速公路12标项目经理部建立了以项目总工程师为总负责的管理体系,工程部和安质部负责对路基监控量测进行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并成立监控量测小组。
4-3-1
4.4深层位移监测
(1)在边坡适当位置建立测斜孔断面,并进行定期测取变形位移数据,是反映边坡变形、位移最直观和有效的方法,能掌握边坡施工过程及竣工后所处稳定状态。(2)先采用地质钻机在边坡钻孔并埋设测斜管(埋深应大于潜在滑动面10m),再采用测斜仪观测坡体位移。由前后次倾斜测量结果分析对比计算出坡体水平位移沿深度的分布。
(1)监控量测设计方案;
(3)监控量测结果及上报资料;
(4)监控量测数据汇总表及观测资料;
(5)监控量测工作总结报告。
七、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特制定以下各项质量保证措施:
1、监测组与监理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
4.2监测范围
根据本路段路堑边坡的特点,设计对所有高边坡(土质边坡>20m,岩质边坡>30m)采用地表变形监测、对部分高边坡进行深层位移监测及锚索应力监测。各段边坡根据具体工程措施选用。
4.3地表变形监测
监测内容:边坡地表变形,观测裂缝发展情况;(2)工作方法:采用全站仪监测各位移监测点的坐标、高程;利用直尺量测裂缝宽度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各次测量数据监测边坡变形情况;(3)工作程序:在深挖路堑边坡范围内,从挖方边坡最高处开始设监测断面,并沿路线方向每隔30m~50m间距向两侧均匀布置监测断面。于断面边坡坡口线外2m处埋设位移监测桩(C15预制砼、0.2mx0.2mx0.8m,中间埋深钢钉测头)。开挖过程中,在对应边坡平台位置埋设位移监测桩,直至边坡坡脚;(4)位移监测断面可根据实际地形、施工情况及坡面边坡地质条件作适当调整;(5)位移观测基点宜设置在相对稳定的区域;(6)施工中应注意保护位移监测桩,避免被施工机具破坏,影响观测结果。示意图如4-3-1,4-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适用范围 (1)第三章工程概况 (1)一、高边坡地理位置 (1)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1)三、气象及气候 (6)第四章监测目的 (7)第五章监测工作的内容及项目 (8)一、监测工作的内容 (8)二、监测工作的项目及作用 (8)第六章监控量测仪器 (8)第七章具体监测方法与数据处理 (9)一、地面位移量测 (9)1、量测点及断面布置 (9)2、量测周期 (14)3、量测方法 (14)4、量测注意事项 (15)5、量测数据的整理 (15)二、边坡坡体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控、边坡深部水平位移监测、地表裂缝观测与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的观测 (16)1、边坡坡体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控 (16)2、边坡深部水平位移监测 (16)3、地表裂缝观测 (17)4、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的观测 (17)三、地质和防护描述 (17)四、监控量测数据的处理 (18)五、位移管理标准 (19)1、控制标准 (19)2、监测管理基准 (19)3、监测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20)4、信息反馈与成果提交形式 (20)第八章监控量测管理系统 (20)一、组织机构 (20)二、管理流程 (21)三、量测要求 (22)四、保证体系 (23)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1、XX省XX至XX高速公路(含XX至XX高速连接线)工程土建XX 施工段施工设计图纸。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076-95)第二章适用范围本监控量测方案适用于XX高速公路土建XX标段高边坡监控量测作业。
第三章工程概况一、高边坡地理位置本合同段内主线高边坡段落共有13处,其里程桩号分别是STY11+660-STY11+927左侧、STY12+067-STY12+180左侧、STY14+575-STY14+610左侧、STY18+060-STY18+280左侧、STY19+520-STY19+600左侧、STY19+600-STY19+817左侧、STY20+910-STY21+069左侧、STY21+237-STY21+433左侧、STY22+120-STY22+503左侧、STY22+724-STY22+820左侧、STY22+820-STY22+958左侧、STY23+159-STY23+319左侧、STY27+775-STY27+960左侧,最大边坡高度XXXXm,长度为XXXm。
互通区高边坡段落共1处,其里程桩号分别是ZBXSTY0+090-ZBXSTY0+515 左侧,边坡高度为XXXm,长度为XXXXXm。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STY11+660-STY11+9*27左侧,该路段属于X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9°,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较发育,呈一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XX米,高差XXX 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近,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2、STY12+067.138-STY12+180 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8°,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较发育,呈一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949.14-998.33米,高差49.19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近,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3、STY14+575-STY14+610 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38°,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较发育,呈一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1001.00-1038.60米,高差37.60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近,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4、STY18+060-STY18+280 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38°,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较发育,呈一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米,高差XXX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近,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5、STY19+520-STY19+600 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36°,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较发育,呈一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米,高差XXX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近,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6、STY19+600-STY19817.214 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5°,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不发育,为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米,高差XXX 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远,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7、STY20+909.68-STY21+068.94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其下分布粉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5°,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不发育,为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 米,高差XXX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远,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8、STY21+236.993-STY21+432.84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其下分布粉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5°,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不发育,为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米,高差22.00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远,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9、STY22+120.44-STY22+502.777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5°,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不发育,为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X米和XXX-XXX 米,高差XXX米和XXX米。
拟建路段的地表水主要为坡脚以下的XXX河水,距离边坡较远,河床坡降较小,属常年性河流,平常水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勘察期间水深约0.20-0.50m,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径流补给。
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位在坡脚以下。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中及上三叠统泥岩、砂岩裂隙中。
以地下径流方式向河谷排泄,地下水较贫乏。
10、STY22+723.579-STY22+957.92左侧,该路段属于XXX右岸谷坡坡脚,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且为单向边坡。
该段谷坡表层覆盖马兰黄土,其下分布粉土,下伏离石黄土,自然坡度约20°,地势较为陡峻,局部为陡坎,植被不发育,为黄土边坡,据工区地形图,从坡脚到坡顶地面标高XXX-XXX米,高差XXX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