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合集下载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隧道监控是指通过对隧道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目前,全球各地的隧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隧道监控已经成为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案。

1.隧道监控量测参数隧道监控量测参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位移:隧道位移监测主要针对隧道内部和周围岩体的位移进行监测,以及隧道结构中的任何变形。

主要的监测参数包括滞后变形、收敛变形和开挖变形等。

(2)压力:隧道压力监测是指测量隧道内部和周围岩体以及隧道结构的压力。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隧道围岩应力、锚杆力、压力管道内部压力等。

(3)温度:隧道温度监测是指监测隧道内部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隧道内部平均温度、温度梯度及各个节点温度。

(4)水位:隧道水位监测是指测量地下水位、坑内水位和排水系统中水位等。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水位高度、水位波动及水位变化速率等。

2.监测方法(1)传统测量仪器:传统测量仪器主要是指激光位移仪、全站仪、GPS、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这些仪器的测量精度高,但是需要现场排线,测量工作量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指应用遥感卫星、航拍摄影等技术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无需人员进入现场,可以实现对较大范围内的隧道进行监测,提高了监测效率。

遥感监测数据也可以用于验证传统仪器监测结果的正确性。

(3)传感器网络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是指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实时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数据传输方便,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易维护等优点。

3.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处理是实施隧道监测量测方案的重要环节。

数据处理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和数据存储等。

其中,重要的监测数据应当及时报警并进行应变措施,从而保持隧道安全运营。

4.安全管理隧道监测的安全管理也是隧道量测方案的重要部分。

安全管理应包括隧道安全预警、风险分析、隧道安全评估等方面。

版公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

版公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

版公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一、工程概况这条隧道,它穿越山岭,横跨两地,全长5.2公里,堪称版公路的重要枢纽。

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复杂,岩层多变,地下水流丰富,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都相当高。

因此,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我们制定了这套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二、监控量测目的监控量测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实时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如围岩稳定性、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从而确保施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三、监控量测内容1.围岩稳定性监测:通过在隧道内布设位移计、收敛计等设备,实时监测围岩的变形情况,判断其稳定性。

2.地表沉降监测:在隧道上方地表布设水准点,定期进行水准测量,掌握地表沉降情况。

3.地下水位监测:在隧道周边布设水位观测井,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预防涌水事故。

4.支撑结构监测:对隧道内的钢拱架、喷射混凝土等支撑结构进行应力、位移等参数的监测,确保其受力合理、稳定可靠。

5.环境监测:对隧道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确保施工环境达标。

四、监控量测方法1.仪器监测:采用高精度仪器进行监测,如全站仪、水准仪、位移计等,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人工监测:在仪器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人工巡查,对隧道内外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学、力学等分析方法,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五、监控量测流程1.施工前准备:布设监测点,安装监测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2.施工过程中监测:按照监测计划,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预警。

3.数据反馈: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施工方,指导施工调整。

4.应急处置:对监测数据异常情况进行应急处置,确保施工安全。

六、监控量测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监控量测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培训专业人才:对监控量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技术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技术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技术方案隧道监控量测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隧道结构、环境及交通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的系统。

它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了解隧道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下面是一个关于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的技术方案,详细说明了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一、监控设备的选择和安装1.高清摄像机:选择高清摄像机能够提供清晰的图像和视频,用于监测隧道的交通情况、人员活动、火灾状况等。

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应根据隧道的结构和特点选择,以保证监测全面而又不影响交通。

2.红外传感器:使用红外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温度变化,一旦发现温度异常,就可以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

3.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可以监测隧道结构的变形和裂缝等情况,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分析结构的变化趋势,及时判断结构的安全状况。

4.烟雾和气体传感器:安装烟雾和气体传感器可以检测到隧道内的烟雾和有害气体浓度,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启动排烟设备或报警系统。

5.电力监测设备:监测隧道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能够及时预警电力设备故障,并避免发生火灾等事故。

二、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1.监控中心:建设一个专门的监控中心,用来接收和处理来自各个监测设备的数据,并及时生成相关报表和图像。

监控中心应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能力。

2.数据传输和存储:使用高速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建立一个可靠的数据存储系统,保证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备份,以备后续分析和查询。

3.报警系统:建立一个智能的报警系统,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如火灾、交通事故等,系统能够自动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

4.数据分析和预警: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数据模型和算法进行预警和预测。

例如,通过对温度传感器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隧道火灾的发生概率,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5.远程监控和控制:可以通过云平台实现对隧道监控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随时随地通过云端进行数据查询和设备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目录一、工作目标和范围 (1)1.1概述 (1)1.2监测工作目标 (1)1.3监测工作范围 (2)二、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2)2.1设计思路 (2)2.1.1第三方监控量测的依据 (3)2.1.2第三方监控量测的重点 (3)2.1.3第三方监控量测的实施 (4)2.2隧道隧址区工程概况 (4)2.3隧道施工第三方监控量测方案设计 (7)2.3.1隧道监控量测设计原则 (8)2.3.2监控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8)2.3.3监测原理及方法 (47)2.3.4监测频率 (52)2.3.5测读技术要求 (52)2.3.6监测项目的控制基准及管理基准 (53)2.3.7监测结果的处理 (55)2.3.8监测过程组织管理 (56)三、主要分项监控量测工艺框图 (57)四、监控量测总体计划 (59)4.1监控量测工作的进度计划 (59)4.2质量保证措施 (60)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一、工作目标和范围1.1概述隧道起点位于北碚区静观镇西山村,终点位于合川区清平镇桃李园村。

隧道沿线存有煤矿采空区、瓦斯、瓦斯段落的腐蚀性地下水、岩溶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因此为确保隧道安全施工,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监控量测措施。

隧道的施工过程具有工序多、内容复杂、相互交叉、隐蔽性强等特点,所以如何加强现场监控量测,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已成为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此,施工各阶段的监控量测也就成为了隧道施工过程的核心问题。

从设计思路上讲,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坚持把“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及时发现隐患,预测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为主线,从监测围岩与支护的变形和应力、了解隧道围岩与支护的受力状态与变形特征、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支护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这四方面着手,从而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安全。

1.2监测工作目标通过施工现场巡查和监控量测,迅速准确地获得第一手实际观察和量测资料,在对这些数据资料处理分析和对现场施工观测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隧道第三方监控量测和施工技术咨询,提供可靠、准确的安全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在内的“三控”技术咨询服务。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1 编制依据................................................... - 1 -2 工程概况................................................... - 1 - 2.1自然条件 .. (1)2.2水文地质特征 (1)2.3工程地质特征 (2)3 工程重难点分析............................................. - 5 -4 施工进度计划............................................... -5 -5 施工工艺技术............................................... - 5 - 5.1监控量测的目的 .. (5)5.2监控量测内容 (5)5.3监控量测流程 (6)5.4监控量测测点布置 (6)5.5监控量测断面间距 (10)5.6监控量测监测频率 (10)5.7监测数据分析及处理 (11)6 资源配置计划.............................................. - 15 - 6.1监控量测组织机构 .. (15)6.2监控量测主要设备 (15)7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15 -8 其他技术保证措施.......................................... - 16 -9 附件...................................................... - 16 -1 编制依据(1)太宁隧道工点设计图。

(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10]240号。

贵阳市政隧道监控量测措施方案

贵阳市政隧道监控量测措施方案

贵阳市政隧道监控量测措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我的思绪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在这一刻涌上心头。

贵阳市政隧道监控量测,这是一个既熟悉又充满挑战的课题。

就让我用意识流的方式,为你展现这个方案的轮廓。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我们要明确项目的背景。

贵阳市地处云贵高原,市政隧道工程繁多,为确保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实施监控量测措施至关重要。

项目目标就是确保隧道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工程质量。

二、监控量测内容1.隧道结构监测:包括隧道拱顶下沉、边墙位移、底板隆起等。

2.周围环境监测:包括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周边建筑物位移等。

3.支撑结构监测:包括锚杆轴力、钢拱架内力等。

4.施工进度监测:包括隧道开挖进度、衬砌施工进度等。

三、监控量测方法1.隧道结构监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位移计等仪器进行监测。

2.周围环境监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地下水位监测仪等仪器进行监测。

3.支撑结构监测:采用锚杆轴力计、应变计等仪器进行监测。

4.施工进度监测:通过现场巡查、施工日志等方式进行监测。

四、监控量测方案实施1.成立监控量测小组: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组员,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制定监控量测计划:根据隧道工程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监控量测计划,明确监测频率、监测部位、监测方法等。

3.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定期采集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隧道工程的调整提供依据。

4.监测预警与处理: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预警,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五、监控量测成果与应用1.监测成果:通过监控量测,获取隧道工程各阶段的数据,形成监测报告。

2.成果应用:将监测成果应用于隧道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调整、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提高隧道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

2.展望未来:随着贵阳市政隧道工程的发展,监控量测技术将不断升级,为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隧道控制测量和监控量测

隧道控制测量和监控量测
全站仪测量边长与GPS点坐标反算边长距离对比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隧道施工独立控制网旳边长投影变形值 要不大于2.5cm/km。从上表能够看出该隧道控制网达不到精度要求,为 了减小投影需建立独立网。
该隧道独立网采用既变化投影面又变化投影带旳措施。该独立网是 在北京54椭球下,以勘测网中隧道进口GPS9201点作为约束点起算,以 GPS9201-GPS9209方向作为约束方向,中央子午线 ,投影面高程H=332.10m。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以某一长大隧道为例,该隧道东西走向,长约8km,中间设一斜井。该 区布设了勘测网(北京54参照椭球,0米投影面,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 1 8 ° 1 5 ′ ) , 在测区共加密12个点GPS9201-GPS9212.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二、隧道监控量测
5、监测资料整顿及数据分析
回归分析是量测数据数学处理旳主要措施,经过对量测数据回归分 析预测最终位移值和各阶段旳位移速率。详细措施如下: 1 将量测统计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根据统计绘制纵横断面地表下 沉曲线和洞内各测点旳位移u-时间t 旳关系曲线。 2 若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出现反常,表白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 加强监控量测频率,必要时将暂停开挖并进行加强支护处理。 3 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从 而推算最终位移值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4 各测试项目旳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后,进行二次衬 砌旳施作。
从上表能够看出,地面全站仪旳测量数据与独立网 GPS 坐标反算旳 数据吻合程度很好,能够验证独立网测量成果旳精度和可靠性,用该独 立网能够到达该隧道贯穿误差精度旳要求,所以该平面独立网能够作为 该隧道施工测量控制旳基准。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1、监控量测的目的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管理文件。

作为不可缺少的施工工序,它不仅监测各施工阶段围岩动态,确保施工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和支护工作状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初期支护参数,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施作时间提供信息依据,还能为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资料,为今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类比依据。

2、监控量测流程监控量测作业应根据下图所示的监控量测流程进行。

图5-1 监控量测流程3、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复合式初砌设计、施工的核心之一,应通过施工监测掌握围岩和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保障施工安全,为评价和修改初期支护参数、力学分析及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提供信息依据。

表5.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要求表支护、衬砌内应力各类混凝土内应变计及表面应力解除法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围岩弹性波速度各种声波仪及配套探头隧道内设4个断面爆破震动监测测波及配套传感器临近建(构)筑物随爆破进行渗水压力、水流量渗压计、流量计地表下沉高精度全站仪、水平仪、水准尺埋深大于两倍开挖宽度的地段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1〜2次/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1次/2〜3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 1次/3〜7天(B为隧道开挖宽度)注:①必测断面可根据现场地质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必测和选择项目联合监测断面根据工程投资及工程情况由业主确定是否设置。

②隧道小净距段施工应重点控制爆破震动对中岩墙的危害。

相邻爆破分段起爆间隔时间宜不小于100ms。

4、量测项目的测线和测点的布置4.1量测断面布置示意图必测项目监测断面表二附注:(1),当隧道埋深按深时,用岩内部位移R能在洞内亚点监测,当隧道埋深枝浅时,围岩内部位移可在地表设点陪蒯.⑵、当隧道埋深小于2~3倍隧道开挖跨度或陵道位于偏压较大的地段时,应设点观测地表下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渔业路及延伸道路工程下穿京广铁路段暗挖隧道监控量测方案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三月十三日目录1、监控量测的目的 (3)2、监控量测的项目 (3)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 (4)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 (5)5、量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5)5.1、水平收敛量测 (5)5.2、拱顶下沉量测 (8)5.3、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8)6、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的要求 (10)7、监控量测规范要求 (11)8.监控量测仪器及量测作业要求 (12)8.1.量测仪器 (12)8.2.量测作业要点 (13)9、量测的管理及人员配备 (14)9.1、量测的管理 (14)9.2、量测人员配备 (14)10、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 (15)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1、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控量测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不仅监测地层、围护结构体系、浅埋段围岩、支护动态,及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通过对两侧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及时确定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和既有建筑的安全。

2、监控量测的项目2.1、必测项目是施工中必须作为一道工序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

它包括:(1)洞内外观察(2)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3)拱顶下沉的量测。

(4)地表沉降2.2、选测项目是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条件自行确定的监控量测项目,作为必测项目的验证和补充。

它包括:(1)围岩压力(2)钢架压力(3)隧底隆起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3.1、洞内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初期支护观察,地质及支护状况的观察,对判断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开挖前方的地质预报等十分重要,所以地质观察和记录对开挖后的每一个工作面都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应进行物理力学试验。

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裂缝及其发展、渗水、变形观察和记录。

3.2、洞外观察包括边仰坡稳定,地表水渗透等观察。

3.3、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等确定,其间距按表1采用。

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应在同一断面内进行,并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应从表2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

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间距表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频率表表1表23.4、地表下沉量测应根据隧道埋置深度、地质条件、地表有无建筑物、所采用的开挖方式等因素确定是否进行。

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应与净空水平收敛及拱顶下沉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内。

3.4、需要进行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测时,其测点间距应采取2~5米,在同一量测断面内应取7~11个测点。

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应和拱顶下沉及净空水平收敛的量测频率相同。

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0+B(隧道埋置深度+隧道最大开挖宽度)处开始,直至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

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周边位移量测以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为主,水平净空变化量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条件确定。

拱顶下沉量测断面的位置在每一断面宜布置1~3个点。

若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应同时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

测点的安装应能保证在开挖后12小时(最迟不超过24小时)内和在下一循环开挖前测到初次读数。

坑道周边收敛计可选铰弹簧式或重锤式,拱顶下沉量测采用水平仪、水准仪和挂钩钢尺等,有条件时可采用激光隧道断面监测仪进行量测。

变形量测可采用单点或多点式锚头和传力杆,配以机械式百分表或点测位移计。

5、量测方法及数据处理5.1、水平收敛量测5.1.1、量测方法水平相对净空变化的量测首先要求将预埋件按要求的时间及方法埋设,然后进行仪器的安装(如下图所示)。

当仪器安装完成后,利用弹簧秤、钢丝绳、滑管给钢尺施加固定的水平张力(弹簧秤拉力90N),并在百分表读得初始数值X0;因第一次量测的初始读数是关键性读数,应反复测读;当连续量测3次的误差R≤0.18mm(R值根据收敛计不同而异)时才能继续爆破掘进作业。

用同样方法可读得间隔时间t后的t时刻的X i值,则t时刻的周边收敛值U t即为百分表两次读数差:U t=L0-L t+X tl-X to式中:L0——初读数时所用尺孔刻度值;L t——t时刻时所用尺孔刻度值;X tl——t时刻时经温度修正后的百分表读数值,X tl= X t+εtX to——初读数时经温度修正后的百分表读数值,X t0= X0+εt0X t——t时刻量测时百分表读数值;X0——初始时刻百分表读数值;ε——温度修正值,εt =α(T 0-T)Lα——钢尺线膨胀系数;T 0——鉴定钢尺的标准温度,T 0=20℃;T ——每次测量时的平均气温;L ——钢尺长度。

5.1.2、数据处理每次测量时要做好详细的量测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时间、里程编号、环境温度、量测数据等,并及时根据现场测量数据绘制时态曲线和空间关系曲线。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及时进行量测数据的回归分析,以推求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的规律。

目前,常采用的回归函数有:对数函数 U=A+Bln(t+1)U=Aln(0t B T B ++) 指数函数 U=Ae -B/tU=A(e -Bt 0-e -BT )双曲函数 U=A ])11()11[(220BTBt +-+ 式中:U —变形值(mm);A 、B —回归系数;t —量测时间(d);t 0—测点初读数时距开挖时的时间(d);T —量测时距开挖时的时间(d)。

5.2、拱顶下沉量测5.2.1、拱顶下沉量测方法拱顶下沉量测采用水准测量法进行,后视点可设在稳定衬砌上,用水平仪进行观测(如下图所示)。

将拱顶初始相对高差与t时刻相对高差相减变得拱顶下沉量,即:U t=(Q0+P0)-(Q+P)=(Q0-Q)+(P0-P)。

若U t为正值,则表示拱顶下沉;若U t为负值,则表示拱顶向上位移。

5.2.2、拱顶下沉量测数据的处理拱顶下沉量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同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

5.3、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5.3.1.根据现场量测数据绘制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时态曲线,净空水平收敛、拱顶下沉与距开挖工作面的关系图等。

5.3.2.根据量测结果及《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的规定可根据表4中变形管理等级指导施工。

变形管理等级位移控制基准(U 1B /U 2B 取值)表5注:U 0—极限相对位移值(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见下表),U —实测位移值B —隧道最大开挖宽度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表(%)注:硬岩取下限,软岩取上限。

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两侧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乘以1.2~1.3后采用。

5.3.3、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判别:1)、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5.0mm/d时,围岩处于急刷变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系统。

2)、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围岩达到基本稳定。

3)、在浅埋地段以及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等情况下,应采用其它指标判别。

5.3.4、根据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1)、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时(du2/d2t<0),围岩趋于稳定状态;2)、当围岩位移速率保持不变时(du2/d2t=0),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3)、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上升时(du2/d2t>0),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

6、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的要求6.1、每次量测后应及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量测数据时态曲线和距开挖面关系图,以寻求数据之间的规律,通过数据反馈信息了解隧道变形规律;6.2、对初期的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对数据最终位移、变形速率的变化、时空变化等进行预测预报;6.3、数据异常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加厚喷层、加密或加长锚杆、增加钢架等加固措施。

7、监控量测规范要求7.1、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或增加量测的项目和内容。

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施工过程中。

7.2、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7.3、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

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的地质描述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7.4、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应至少观察一次,主要观察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

7.5.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

7.6.净空变化、拱顶下沉量测宜在3~6h内完成,其它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起始读数,最迟不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7.7、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防爆破损坏。

7.8、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在洞内、外水准基点建立联系。

7.9、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浅埋地段)等必测项目应设置在同一断面,其量测断面间距及测点数量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开挖方法等按规定进行。

8.监控量测仪器及量测作业要求8.1.量测仪器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大小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

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量测项目、方法及精度要求如下表: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注:1、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2、必测项目在采用喷锚构筑法施工时必须进行监控量测选测项目注:F.S—仪器满量程8.2.量测作业要点8.2.1、高效的组织是完成量测作业的前提条件,必须在组织建设上、组织人员搭配上根据工作目标建设好作业团队。

8.2.2、本标段暗挖隧道由于下穿京广铁路、埋深浅、地质情况差、开挖断面大,相应的变形规律、变形特点复杂,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因此必须认真进行量测,并通过综合分析掌握既有线下穿大跨度隧道的变形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