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1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一)钠单质1、物理性质:金属钠银白色,硬度:软,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导电性、导热性良好钠露置与空气中的过程变化:化学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因为钠易与水或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钠不与煤油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保存在煤油中。

2、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常温) 2Na+O2Na2O2(过氧化钠)2Na2O+O22Na2O2②与非金属反应2Na + Cl22NaCl 2Na + S=Na2S③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浮、熔、游、响、红。

钠燃烧引起火灾,一般用砂土盖灭。

④钠与酸的反应2HCl + 2Na=2NaCl + H2↑⑤将钠与盐的反应a.若将钠放入CuSO4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b.钠可与某些熔盐作用,置换出相应金属。

如:4Na + TiCl4 (熔)=4NaCl + Ti(二)钠的化合物1、Na2O和Na2O2Na2O2与CO2、H2O反应的各种关系Na2O2的强氧化性Na2O2可与SO2、H2S、FeCl2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3)Na2CO3和NaHCO33常见离子的焰色反应和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Na+(黄色) K+(紫色,需透过钴玻璃)Cu2+(绿色)Ba2+ (黄绿色)操作:洗—烧—蘸—烧—洗仪器:铁丝、铂丝、蓝色钴玻璃说明:①并非所有的金属都有焰色反应②焰色反应为金属元素的性质(单质和化合物)都有同样的焰色③焰色反应为物理性质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二、镁、铝及其化合物1、镁铝单质①跟非金属单质的反应:2Mg+O22MgO 3Mg+N2Mg3N2 Mg+S MgS Mg+Cl2MgCl2 4Al+3O22Al2O3 2Al+3S Al2S3 2Al+3Cl22AlCl3②跟酸的反应③跟碱的反应(镁不能跟碱起反应)2Al+6H2O2Al(OH)3+3H2↑Al(OH)3+NaOH=NaAlO2+2H2O2Al+2H2O+2NaOH=2NaAlO2+3H2↑④与氧化物的反应:a.与H2O的反应:Mg+2H2O Mg(OH)2+H2↑(能使酚酞变红)2Al+6H2O2Al(OH)3+3H2↑b.铝热反应:Al (S)+M x O y(S)Al 2O 3+xM (l) △H <0c. 2Mg+CO 22C+2MgO2、铝的化合物 (1)氧化铝(Al 2O 3)①物理性质:白色难熔固体、也不溶于水。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方程式专练----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方程式专练----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方程式专练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钠与氧气:点燃:钠与水反应:_________ 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离子方程式:______ ______ ____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离子方程式:__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 ________ NaOH溶液中吸收氯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 NaOH溶液中加入铝片: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 _________ 向碳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稀盐酸:离子方程式碳酸氢钠溶液中加盐酸:离子方程式:向稀盐酸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离子方程式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离子方程式:除去碳酸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碳酸钠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离子方程式: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铝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氧化铝的熔融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铝的水溶液呈酸性: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氨水: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偏铝酸钠溶液: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铝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盐酸: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铝酸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镁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镁与氨水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镁溶液呈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铁与硫反应: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铁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铁和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量的铁与浓硝酸共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少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CO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___________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 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 氯化铁溶液呈酸性: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_____ 除去FeCl2中的FeCl3: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铜与硫反应(产物为硫化亚铜):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铜与浓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铜与浓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铜与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3-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3-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Al(OH)3 胶体可以和悬浮于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而
沉降下来,使水澄清
,不能杀菌消毒,
与氯气消毒原理不同。
33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向 1 mol·L-1 AlCl3 溶液中加过量的 6 mol·L-1 NaOH 溶液制备 Al(OH)3 悬浊液。(×) (2)明矾用作净水剂不涉及化学变化。(×) (3)向 NaA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制 Al(OH)3 的离子 方程式:CO2+AlO-2 +2H2O===Al(OH)3↓+HCO-3 。(√) (4)制备 AlCl3 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
21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5)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 100 mL 3 mol·L-1 的盐酸和 NaOH 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 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 V(甲)∶V(乙)=1∶2,则加入 铝粉的质量为___A_____。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2)2Al+2OH-+2H2O===2AlO-2 +3H2↑。其反应机理 应为:铝先与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 H2 和 Al(OH)3,然 后 Al(OH)3 再与 NaOH 反应生成 H2O 和 NaAlO2,反应中 铝作还原剂,水作氧化剂,NaOH 无电子得失。
13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2×27 g
3 mol
5.4 g
0.3 mol
即投入的铝粉为 5.4 g。
25
板块一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第3单元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3讲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第3单元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3讲

第3讲 金属材料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复习目标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

3.掌握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4.掌握金属冶炼的常用方法。

考点一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1.铝(1)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熔、沸点高,密度01小。

质地柔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铝是地壳中含量02最多的金属元素。

(2)铝的化学性质:铝是第03三周期04ⅢA 族元素,容易失电子,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与O 2:054Al +3O 2=====点燃2Al 2O 3(常温下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 与Cl 2:062Al +3Cl 2=====点燃2AlCl 3。

②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072Al +6H +===2Al 3++3H 2↑。

③与强氧化性酸(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反应: a .常温下,在浓H 2SO 4、浓HNO 3中发生08钝化。

b .与稀硝酸反应:Al +4HNO 3(稀)===09Al(NO 3)3+NO↑+2H 2O 。

④与NaOH 等强碱溶液反应:10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⑤与某些氧化物反应:8Al +3Fe 3O 4=====高温114Al 2O 3+9Fe 。

(3)工业制法:122Al 2O 3(熔融)4Al +3O 2↑。

2.氧化铝(1)物理性质及用途:俗名矾土,白色粉末状晶体,不溶于水,熔点很高,常用作耐火材料,也是冶炼铝的原料。

(2)化学性质(两性):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01Al2O3+6H+===2Al3++3H2O、02Al2O3+2OH-===2AlO-2+H2O。

3.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01白色胶状固体,不溶于水,有较强的02吸附性。

(2)化学性质②两性:与盐酸、NaOH05Al(OH)3+3H+===Al3++3H2O、06Al(OH)3+OH-===AlO-2+2H2O。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3-3铁及其化合物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3-3铁及其化合物

(4)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①与 CuS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Cu2+===Fe2++Cu

②与 FeCl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Fe3+===3Fe2+

9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铁的氧化物
10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1)氧化性:Fe2+与 Zn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Zn===Zn2++Fe

1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2)还原性: ①与 Cl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2===2Fe3++2Cl-

②与稀 HNO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2++4H++NO- 3 ===3Fe3++NO↑+2H2O
2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总结提升 数轴法分析铁与稀 HNO3 反应的产物
一是明确哪种物质过量,二是根据两种物质的量分析讨 论判断,根据反应方程式:
HNO3 过量:Fe+4HNO3===Fe(NO3)3+NO↑+2H2O; Fe 过量:Fe+2Fe(NO3)3===3Fe(NO3)2; 两 者 相 加 得 总 方 程 式 : 3Fe + 8HNO3===3Fe(NO3)2 + 2NO↑+4H2O,可以用数轴表示:

3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4)将稀 H2SO4 滴入到 Fe(NO3)2 溶液中:
3Fe2++NO- 3 +4H+===3Fe3++NO↑+2H2O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3单元 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 新人教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3单元 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 新人教
9(选择)
9、10(选择);广东 10(选择);江苏7( 选择);重庆7(选择 );全国12(选择);
广东23(选择); 江苏13(选择); 上海11(填空)
浙江28(填空)
福建7(选择)、25(实
铝及其化 合物
验);广东10(选择)、 福建8(选择);安徽 32(填空);海南14( 13(选择);重庆11( 选择);安徽8、11( 选择);江苏20(填 选择);北京9(选择);空);山东30(填空); 江苏4、6(选择);天 重庆27(填空)
21(填空)
返回目录
使用建议
【教学建议】 钠、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
物质,特别是铝、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近年高考命题的重点是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Na2O2、
Na2CO3、NaHCO3)的性质及除杂、铝与NaOH溶液的反 应及Al2O3、Al(OH)3的两性、Fe2+与Fe3+之间的转化关系 及检验方法、铜的冶炼及Cu(OH)2的性质等,常在选择题 中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与正误判断、氧化还原反 应、物质的鉴别与分离等角度考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 性质,在非选择题中以金属元素的性质为载体,通过推断 题、实验题和化工流程图题,考查考生运用金属元素的
返回目录
第6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基 础
知•

巩•

• —— 知 识 梳 理 —— 一、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 熔点 硬度 密度比水 导电导热性


银白色 低 小

良好

返回目录
第6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础•
2.化学性质
知 • (1)主要化学性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钠的性质复习目标:1、掌握钠及碱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

2、掌握焰色反应实验原理及方法。

基础知识:一、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很柔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易导热、导电2、存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以NaCl为主,还有Na2SO4、Na2CO3、NaNO3等。

3、保存密封保存,少量的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

4、用途制取Na2O2等化合物,钠、钾合金(常温下为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还原金属,做电光源等。

5、化学性质(1)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及解释:浮、熔、响、游、红五个字来记忆。

①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

②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声,产生气体。

③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熔点低。

④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与水反应生成NaOH。

反应方程式:2Na+2H2O=2NaOH+H2↓实质:置换水中的氢。

拓展:①钠投入到盐酸中(0.1mol的钠投入到50ml,1mol/L的HCl溶液中,产生多少氢气?为什么?)②钠投入到NaCl溶液中发生什么反应。

③钠投入到饱和NaCl溶液中有什么现象。

④钠投入NH4Cl溶液反应方程式是?⑤钠投入CuSO4溶液中,现象:,方程式:。

【例1】(2)钠与盐在熔融状态下的反应4Na+TiCl4(熔融)=Ti+4NaCl(3)钠与氧气反应常温:4Na+O2=2Na2O点燃:2Na+O2=Na2O2钠在空气中变化过程:2222222322310O H O H O CO H ONa Na O NaOH NaOH Na CO H O Na CO -−−→−−−→−−−→−−−→−−−→溶液【例2】(4)钠与其他非金属反应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和很多非金属发生反应,如:S 、Cl 2等 二、碱金属元素(Li 、Na 、K 、Ru 、Cs 、Fr ) 1、原子结构(1)相似性: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易失去一个电子(2)递变性:核电荷数依次增多,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活泼程度增强 2、元素性质(1)相似性:均为活泼金属元素,最高正价均为+1价 (2)递变性: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 3、单质性质(1)相似性:均具强还原性,均具轻、软、易熔的特点(2)递变性:还原性依次增强,密度趋向增大,熔沸点依次降低(原因,可与卤素对比),硬度趋向减小 4、化合物性质(1)相似性:氢氧化物均为强碱 (2)递变性: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 【碱金属的性质规律与特例】(1)通常合金多呈固态,而钠钾合金却是液态。

一轮复习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轮复习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Fe3+和Fe2+的检验:
Fe2+:浅绿色 Fe3+:棕 黄色或黄色 现象:白色沉淀 加 NaOH 灰绿色 红褐色 现象:红褐色沉淀 等碱 Fe2++2OH-=Fe(OH)2↓ Fe3++3OH-=Fe(OH)3↓ 溶液 4Fe(OH) +O +2H O=
2 2 2
4Fe(OH)3
加 KSCN 溶液 或
白色粉末 Na2CO3•10H2O为晶体
碳酸氢钠 小苏打 细小白色晶体 可溶于水
溶 解度小于碳酸钠
色态 溶解 性
热稳 定性
易溶于水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稳定,受热难分解 2 NaHCO == Na CO + 3 2 3 H2O ↑ +CO2↑
Na2CO3+2HCl= 与酸 2NaCl+H2O+CO2↑ 反应 CO32-+2H+=H2O+CO2↑
、ZnO等
成盐氧化物 如:SO2、 Fe2O3、 Al2O3 等
不成盐氧化物 如:CO、 NO等 特殊氧化物 如:Na2O2 、KO2等
Na2O2
• 物理性质:淡黄色的固体 • 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2、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2、三价铁的氧化性
(1)Fe3+检验
科学探究铁盐的和亚 铁盐的一些性质
实验现象:FeCl3溶液变为血红色 FeCl2溶液无明显变化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SCN-=[Fe(SCN)]2+(血红色 ) 或 Fe3++3SCN-=Fe(SCN)3(血红色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 下列物质放置于空气中,因被氧化而变质的是( )A. NaB. Na2OC. Na2O2D. NaOH2. 金属Na与下列稀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A. Ca(HCO3)2溶液B. KCl溶液C. Na2SO4溶液D. NH4Cl溶液3. 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缓缓地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4.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钠溶成小球并在液面上到处游动B. 有气体产物生成C. 溶液中有银白色金属析出D. 溶液变浑浊5. 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④D. ①④⑤6. 将铝投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2 mol的电子发生了转移。

则参加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为( )A. 13 molB. 1 molC. 2 molD. 23 mol7. 若将2.3 g钠块置于过量O2中燃烧后,生成3.6 g 固体物质,则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钠在燃烧前已有部分氧化B. 生成物为Na2O和Na2O2C. 钠在燃烧前未被氧化D. 生成物中只有氧化钠8. 用钠跟水,镁跟稀盐酸,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反应制取相同质量的氢气,所需三种金属的质量比是( )A. 23∶12∶9B. 23∶24∶27C. 1∶2∶3D. 6∶3∶29. 两种金属混合粉末15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氢气,符合上述情况的金属混合物是()A. Cu、FeB. Zn、AgC. Al、ZnD. Mg、Al10. 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后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A. Na+B. Mg2+C. S2-D. HCO-311. 铝和镁都是较活泼的金属,性质相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镁和铝的单质都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并放出耀眼白光B. 镁和铝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反应C. 镁在一氧化碳气体中可以燃烧,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D. 铝热反应是镁条、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发生反应12. 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 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 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较大D. 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13.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A. 易失去电子的物质B. 能与酸反应的物质C.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D. 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14. 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 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C. 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D. 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电子,是还原剂15. (创新题)钠在空气中燃烧(如图)生成产物的固体物质中除有黄色粉末外,还有黑色固体物质——炭。

(1)请假设黑色固体物质可能产生的原因是假设①;假设②;假设③。

(2)为确认以上其中一种假设的正误,某同学进行如下推断:由于金属钠与氧的结合能力比碳强,因此黑色炭可能是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而生成。

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用打孔器钻取一段金属钠,取中间一小块钠放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如图)中加热,观察到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并有黄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生成的黄色固体立即变成白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用打孔器取用金属钠的原因是;②产生以上现象的化学反应为。

16. 室温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22 g,将多少克金属钠投入100 g 水中,可获得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17.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铝可以从铝土矿中获取,铝土矿是不纯净的铝的氧化物(杂质为Fe2O3和SiO2),它是非再生能源。

假如我们对铝的消费保持现有的速度,我们现在所拥有的铝土矿仅能维持30年左右。

由此看来,保护现有自然资源和对非再生资源的再利用,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但废物回收仍有相当大的难度,其关键因素主要涉及旧金属的收集与其他废物的分离、回收和提炼金属的费用、金属本身的价值等。

(已知1 mol电子的电量约为1×105 C)(1)试说明回收铝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2)为什么金的回收率比铝的要大得多?(3)常温下,二氧化硅与强酸是很难反应的。

现利用盐酸、NaOH溶液、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从铝土矿中提取纯净的氧化铝。

设计一个适用于工业生产上提纯氧化铝的方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提纯的过程。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1. 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O2固体,不会出现浑浊现象的是( )A. 饱和Na2CO3溶液B. Ca(HCO3)2稀溶液C. Na2SO3稀溶液D. 饱和CaCl2溶液2. (2009年山东济南模拟)下列有关NaHCO3和Na2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 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Na2CO3<NaHCO3D. 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多3. 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若反应物的量或反应条件发生变化时,可得到不同产物的是()①Na、O2②CO2、Ca(OH)2③C、O2④H2SO4、NaOH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③4. 3.72 g过氧化钠、氧化钠和钠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V mL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

则混合物中Na、Na2O、Na2O2的质量之比为( )A. 23∶1∶39B. 1∶1∶1C. 1∶2∶1D. 1∶2∶45. 下列有水参加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A. 金属钠和水反应B. 氧化钠和水反应C.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D. CO2+H2O+Na2CO3=2NaHCO36. 2.1 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A. 2.1 gB. 3.6 gC. 7.2 gD. 无法确定7. 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4∶1B. 3∶3∶2C. 6∶7∶3D. 6∶9∶08. 200 ℃时,11.6 g由CO2和H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 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 5.8B. 11.6C. 23.2D. 46.49. (2008年高考北京卷)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 Na2CO3B. Na2O2 Na2CO3C. NaOH Na2CO3D. Na2O3 NaOH Na2CO310. 将1 mol Na2O2和1 mol NH4HCO3的固体混合后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至300 ℃,待完全反应后放出气体,残余的固体物质是( )A. 1 mol Na2CO3和1 mol NaOHB. 1 mol Na2CO3C. 0.5 mol Na2CO3和0.5 mol NaOHD. 1 mol NaOH11.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A. Na2OB. Na2O2C. Na2O和Na2O2D. Na2O2和NaO212. 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

若将原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粉末中一定只含有Na2O、NaHCO3B.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C.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D. 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13.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

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

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填写表中空格:(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14. A、B、C、D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单质。

B、E均为组成空气的成分。

F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在G中,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产物未列出):请填写下列空白:(1)A是,C是。

(2)H与盐酸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

(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F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I和D的离子方程式是。

15. 某同学通过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推断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已知SO2可由浓H2SO4与Na2SO3反应制取,Na2O2完全反应。

(1)怎样确定反应中是否有O2生成?(2)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3)该同学为了确定另一产物是Na2SO3还是Na2SO4,设计实验如下: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是否合理?,理由是。

若你认为不合理,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来确定产物(括号内填加入物质,方框内填现象);若你认为合理,可不回答此问。

16. 加热3.24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1 g。

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1. 下列物质中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2SiO3②AlCl3③NH4HCO3④Al2O3⑤NaHSO4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②③D. ③④2. 某溶液中有NH4+、Mg2+、Fe3+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 NH4+B. Mg2+C. Fe3+D. Al3+3. 某无色溶液中,已知含有H+、Mg2+、Al3+等阳离子,逐滴加入NaOH溶液,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x轴)和生成沉淀量(y轴)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4.把4.6 g钠放入200 mL 0.1 mol·L-1的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Cl-的浓度几乎不变B. 溶液呈浑浊C. 溶液中几乎不存在Al3+D. 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离子是Na+5. 向明矾溶液里加入Ba(OH)2溶液,待SO2-4沉淀完全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A. 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3+形式存在溶液中B. 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O-2形式存在溶液中C. 全部为Al(OH)3沉淀D. 几乎全部以AlO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6. 美、德两国科学家现已成功合成出具有独特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Al2H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