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床x向进给系统
立式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概述 (3)1.1技术要求 (3)1.2总体设计方案 (3)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和计算 (3)2.1主切削力及其切削分力计算 (3)2.2导轨摩擦力的计算 (4)2.3计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 (4)2.4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 (5)3.工作台部件的装配图设计 (9)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承载能力校验 (9)4.1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压缩载荷的校验 (9)4.2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转速的校验 (9)4.3滚珠丝杆螺母副额定寿命的校验 (10)5.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 (10)5.1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 (10)5.2滚珠丝杠螺母副扭转刚度的计算 (11)6.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11)6.1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11)6.2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力矩 (12)6.3 计算坐标轴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各种所需力矩 (13)6.4选择驱动电动机的型号 (14)7.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和规格型号 (14)7.1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 (14)7.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规格型号 (15)8. 课程设计总结 (15)9.参考文献 (15)1.概述1.1技术要求工作台、工件和夹具的总质量m=918kg,其中,工作台的质量510kg;工作台的最大行程Lp=600 mm;工作台快速移动速度18000mm/min;工作台采用贴塑导轨,导轨的动摩擦系数为0.15,静摩擦系数为0.12;工作台的定位精度为30μm,重复定位精度为15μm;机床的工作寿命为20000h(即工作时间为10年)。
机床采用主轴伺服电动机,额定功率为5.5kw,机床采用端面铣刀进行强力切削,铣刀直径125mm,主轴转速310r/min。
切削状况如下:数控铣床的切削状况1.2总体设计方案为了满足以上技术要求,采取以下技术方案:(1)工作台工作面尺寸(宽度×长度)确定为400mm×1200mm。
x5032立式铣床进给系统改造定稿大学论文

学号2011040191037密级武汉东湖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X5032立式铣床进给传动系统改造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〇一六年五月八日郑重声明我郑重声明:本人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术论文是本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结果。
除文中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他人已经发表和撰写过得内容。
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并对所写内容负责。
本人签名:日期:摘要数控机床是当代机械制造业中实现机电一体化先进设备的代表。
伴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旧机床的数控化改造,尤其是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本课题是对X5032铣床进给系统的数控改造方案,在数控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对X5032旧机床的分析,结合机床改造的思路,提出了数控化改造的方案。
主要是针对机械部分进行改造,即对丝杠、驱动元件步进电机和减速齿轮的改造。
改造后的铣床不仅能加工平面、铣削键槽、等简单的零件外,还能加工形状复杂(如圆弧面加工、斜面及凸轮等)的零件,具有精度高、效率高及加工产品范围广等特点。
机床经过改造后,可以凸显机床强大的工作能力和深度的可靠性,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同时有较大的提高,给企业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数控改造;进给传动;X5032铣床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数控机床的发展简史 (1)1.2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1)1.2.1高速性、高效性、高精度、高可靠性 (1)1.2.3开放性 (3)1.3课题背景、意义 (3)1.4研究目标 (4)第二章机械传动系统的改造设计 (5)2.1机械传动系统改造设计方案 (5)2.1.1改造设计任务 (5)2.1.2总体方案设计的确定 (5)2.2机械传动系统改造设计与计算 (6)2.2.1已知条件 (6)2.2.2进给系统计算,设计 (8)2.2.2.1纵向(X向)设计计算 (8)2.2.2.2横向(Y向)设计计算 (20)2.3数控铣床的导轨 (28)第三章数控机床控制方式选择 (31)3.1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 (31)3.1.1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31)3.1.2开环控制系统构成 (31)3.2数控机床开环系统速度计算 (32)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32)第五章致谢 (33)参考文献 (35)第一章引言1.1数控机床的发展简史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开始,美国北密执安的小型飞机承包商帕尔森斯公为了制造飞机机翼轮廓的板状样板,提出了采用数字控制技术进行加工的思路,1949年由帕尔森斯企业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研究院合作开始从事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1952年,研究出第一台实验性数控系统,并把它安装在一台立式铣床上,成为全球第一台数控机床,完美实现了同时控制三轴的运动。
南京华兴数控技术 310M 97M铣床数控系统 说明书

1.2.4 机床参考点
机床参考点也称机械零点,它是指 X 、Y、Z 、A 四个方向沿正向移动到接近极限位置, 感应到该方向参考点开关时所决定的位置。 一台机床是否有回参考点功能, 取决于机床制造 商是否安装了参考点开关(也称机械原点开关)。
1.2.5 工件坐标系
用于工件加工的坐标系叫做工件坐标系, 工件坐标系由用户预先设定。 加工程序选择在 已设定的工件坐标系下进行加工。 工件坐标系可以通过修改其坐标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 标位置进行设定或修改。 97M/310M 系统支持用户创建 6 个工件坐标系(G54-G59),工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中 的位置及关系如图 1-3 所示。
40
9
循环取消 循环暂停 循环启动
11
图 3-1 310M/Mi 主面板图 1—U 盘及串口接入 2—液晶显示屏 3—主功能键区 4—编辑键区 5—子功能键区 6—手动脉冲发生器 7—进给倍率拨段开关 8—主轴倍率拨段开关 9—副面板键区 10—急停按钮 11—外接启动/暂停
、
、
、
、
五个键,
表 1-1 主功能键盘区按键说明
70
1.3.2 按键分类及定义
华兴数控系统按键按功能不同分为:主功能键、子功能键(也称 F 功能键)、编辑键和 副面板操作键几类。其在操作面板上的布局如图 3-1 所示。 1.3.2.1 主功能键盘区
主功能键盘区包括 用于选择系统的五大主功能:
按键
PRGRM 序
50
6
程
60
主轴正 主轴反 冷却开/关
1.1.3 系统外观
华兴数控
WASHING
WA-310M
华兴数控
WASHING
程 序 加 工 参 数 监 控 复 位
数控加工-XK5040数控立式铣床进给系统设计 精品

20XX届设计说明书XK5040数控立式铣床进给系统设计院(系)、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学院学生姓名:杨铁生指导教师:孙和俊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07-7完成时间: 20XX年目录1 概述 (2)2 设计的意义 (3)2.1 国内外对比 (3)2.2 生产中的应用 (3)3 设计计算 (9)3.1 电机的选择 (9)3.2 V带的传动设计 (9)3.3 主轴的设计 (12)3.4 键的计算选择 (13)3.5轴承的选择 (14)3.6 轴承座的选择 (14)3.7 轴强度的校核 (14)3.8轴承的校核 (18)4 机架的设计 (20)设计感想 (22)参考资料 (23)1 概述——————2 设计进给系统的意义2.1 国内外对比——————2.2 进给系统在铣削生产中的应用——————1.1横向进给系统的设计采用半闭环机床进给系统,滚珠丝杆拖动工作台。
传感器与电机轴相联,用来检测电机转角和转速,并把它们转换为电信号反馈给数控装置,传感器采用脉冲编码器。
(1)横向进给系统的设计计算工作台重量: W=112Kgf=1120N(根据图纸粗略计算) 时间常数: T=25 ms滚珠丝杠基本导程: Lo=6mm行程: S=500mm步距角: 075.0=α/step快速进给速度: 1max =V 500mm/min(2)工作台选择:(mm)工作台宽度B=400工作台面长度L=800立式主轴端面到工作台面的最小距离H2=100工作台T 形槽宽度b/mm(按GB/T158-1996):18主轴前端锥度号(按GB/T3837-2001):501.2横向进给系统的设计计算(1)切削力计算 (硬质合金端铣刀铣削碳素钢)铣削力: 0.75 1.11.30.27750p w f z z o a a a Z F K F d n⋅=⋅⋅ 式中:p a ————铣削深度 f a ————每齿进给量w a ————铣削宽度o d ————刀具直径n ————刀具转速Z ————刀齿数p a 取3,f a 取0.1,w a 取60,Z 取4,o d 取100,1001000318.5100v n D ππ==⨯=r/min 则有: 0.75 1.11.30.2604()100775030.1318.5z z F K F ⨯⨯⨯⨯⨯=⋅=4718N 工作台纵向进给分力载荷:F L =0.4Fz=0.4×4718=1887 N工作台横向进给分力载荷:F C =0.5Fz=0.5×4718= 2359 N工作台垂直方向分力载荷:F V =0.9Fz=0.9×4718=4246 N1.3丝杠与导轨设计:由《机床设计手册》3部件、结构及总体设计,选用回转运动滚动导轨,(用于低速回转工作台)。
立式数控铣床工作台(X轴)进给传动系统的设计

设计题目:立式数控铣床工作台(X轴)进给传动系统的设计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产业,先进制造技术是振兴传统技术是振兴制造业的技术支撑和发展趋势,是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手段,谁掌握先进制造技术,谁就能够占领市场。
而数控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数控技术及产业尽管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平台,即以PC为基础的总线式、模块化、开放型的单处理器平台,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本系统,也研制成功了并联运动机床,但是我过的数控技术及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数控人才匮乏。
关键词:数控技术Abstract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the revit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revitalization of technical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main means to create social wealth, who master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ho will be able to occupy the market.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the basic technology and common technology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hi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igns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a country's manufacturing industry.China's CNC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eve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C platform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hich is based on PC bus modular open type single processor platform, developed the basic system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lso developed a parallel motion but I have the machine tool,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s still a relatively large gap, its reason is iKey words: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目录第1章概述 (1)1.2 总体方案设计 (1)第二章设计计算 (2)2.1 主切削力及其切削分力计算 (2)2.2 导轨摩擦力的计算 (3)2.3 计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 (3)2.4 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 (3)第3章工作台部件的装配图设计 (8)第4章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承载能力校验 (9)4.1 滚珠丝杠螺母副临界压缩载荷的校验 (9)n的校验 (9)4.2 滚珠丝杠螺母副临界转速c4.3. 滚珠丝杠螺母副额定寿命的校验 (9)第5章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 (10)5.1 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 (10)5.2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扭转刚度计算 (12)第6章. 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12)6.1 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12)6.2 计算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负载力矩 (12)6.3 计算坐标轴折算到电机轴上的各种所需的力矩 (13)6.4. 选择驱动电机的型号 (14)参考文献 (15)第1章概述1.1技术要求工作台、工件和夹具的总重量m=1500kg (所受的重力W=14700N ),其中,工作台的质量0m =510kg (所受的重力0W =5000N );工作台的最大行程p L =600mm ;工作台快速移动速度m ax V =15000mm/min ;工作台采用贴塑导轨,导轨的动摩擦系数u=0.15,静摩擦系数µ0=0.2;工作台的定位精度为30um ,重复定位精度为20um ;机床的工作寿命为20000h 。
立式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doc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题目:数控技术课程设计——立式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4 指导教师:职称:职称:2009年12月23日中北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08/2009 学年第 1 学期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数控技术课程设计——立式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起迄日期:12月23日~12月31日课程设计地点:指导教师:系主任:下达任务书日期: 2009年12月 23日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概述 (3)1.1技术要求 (3)1.2总体设计方案 (4)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和计算 (4)2.1主切削力及其切削分力计算 (4)2.2导轨摩擦力的计算 (5)2.3计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 (5)2.4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 (5)3.工作台部件的装配图设计 (8)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承载能力校验 (8)4.1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压缩载荷的校验 (8)4.2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转速的校验 (8)4.3滚珠丝杆螺母副额定寿命的校验 (8)5.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 (9)5.1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 (9)5.2滚珠丝杠螺母副扭转刚度的计算 (10)6.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10)6.1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10)6.2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力矩 (11)6.3 计算坐标轴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各种所需力矩 (11)6.4选择驱动电动机的型号 (12)7.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和规格型号 (13)7.1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 (13)7.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规格型号 (13)8. 课程设计总结 (13)9.参考文献 (13)1.概述1.1技术要求工作台、工件和夹具的总质量m=918kg,其中,工作台的质量510kg;工作台的最大行程Lp=600 mm;工作台快速移动速度18000mm/min;工作台采用贴塑导轨,导轨的动摩擦系数为0.15,静摩擦系数为0.12;工作台的定位精度为30μm,重复定位精度为15μm;机床的工作寿命为20000h(即工作时间为10年)。
(完整版)XK5040数控立式铣床进给系统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2007届毕业设计(论文)材料院(系)、部: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姓名:赵东方指导教师:黄开有教授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0301学号: 20031811362007 年 5 月材料清单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3、中期检查表4、指导教师评阅表5、评阅教师评阅表6、答辩及最终成绩评定表7、毕业设计说明书8、附录材料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教研室)主任: (签名)年月日学生姓名:赵东方学号: 2003181136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XK5040数控立式铣床进给系统设计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3 月5日开始至 6 月1日止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1、陈宏钧主编,《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12.2、赵家奇编,《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3、浦林祥主编,《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01.01.4、刘文剑主编,《夹具工程师手册》,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01。
01。
5、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手册编委会编写,《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6月。
6、徐圣群主编,《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
7、李云主编,《机械制造及设备指导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8。
8、哈尔滨工业大学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1年5月。
9、上海市金属技术协会编,《金属切削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年。
10、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工学院,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大学编写,《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
数控铣床XY工作台1

2.控制系统的设计
• 根据技术指标中最高控制速度,以及数控系 统的经济性要求,选用MCS-51系列的8位单 片机AT89S52作为控制系统的CPU,应该能够 满足任务书给定的相关指标。
• 要设计一台完整的控制系统,在选择CPU之 后,还需要扩展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 I/O接口电路等。
步进电机控制XY轴系统总体框图
•减速装置的选用 选择了步进电动机和滚珠 丝杠副以后,为了圆整脉冲当量,放大电动机 的输出转矩,降低运动部件折算到电动机转轴 上的转动惯量,可能需要减速装置,且应有消 间隙机构。为此,本例决定采用无间隙齿轮传 动减速箱。
考虑到X、Y两个方向的加工范围相同,承 受的工作载荷相差不大,为了减少设计工作量, X、Y两个坐标的导轨副、丝杠螺母副、减速装 置、伺服电动机拟采用相同的型号和规格。
fk
2
根据公式
Fk
Fk
EI
2
ka
F m 计算失稳时的临界载荷
远大于工作载荷 F m
故丝杠不会失稳 。
G系列滚珠丝杠副尺寸参数
规格 代号
D d 1o a C h1 PW D0 2 a
公称直 径
导 程
Ph
滚珠 直径
DW
丝杠 底径
d2
丝杠 外径
d1
循环 列数 G 4
额定载荷 /N
Ca
d0
3206 -4 32
F max
W
4
F
查表根据工作载荷
Fm a x
初选直线滚动导轨副的型号为KL系
列的JSA-LG15型
•距离额定寿命L的计算
f H fT f C f R Ca L 50 fW F ma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1.1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数控铣床是一种加工功能很强的数控机床,目前迅速发展起来的加工中心、柔性加工单元等都是在数控铣床、数控镗床的基础上产生的。
数控铣床主要用于加工平面和曲面轮廓的零件,还可以加工复杂型面的零件,如凸轮、样板、模具、螺旋槽等。
同时也可以对零件进行钻、扩、铰和镗孔的加工。
故对它进行研究和设计非常有意义。
1.2数控铣床的组成与进给系统概述图1-1为数控铣床示意图。
其机械结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主传动系统(如图中的5-主轴变速手柄和按钮板);(2)进给传动系统(如图中的12-横向溜板;13-纵向进给伺服电机;14-横向进给伺服电机等);(3)基础支承件(如图中的1-底座;6-床身;16-纵向工作台等);(4)辅助装置(如图中的8,11-保护开关)。
图1-1 数控铣床示意图1-底座;2-强电柜;3-变压器箱;4-垂直升降进给伺服电机;5-主轴变速手柄和按钮板;6-床身;7-数控柜;8,11-保护开关;9-档铁;10-操纵台;12-横向溜板;13-纵向进给伺服电机;14-横向进给伺服电机;15-升降台;16-纵向工作台数控铣床的进给系统包括动力源、传动件及进给运动执行件(工作台、刀架)等,其功用是将伺服驱动装置的运动与动力传给执行件,以实现进给切削运动。
其中的代表部件为滚珠丝杠副、伺服电动机、滚动直线导轨。
(1)滚珠丝杠副现代机床的发展需要高的传动精度、定位精度以及宽的进给调速范围,要求响应速度快,传动无间隙,传动机构稳定性好,寿命长,使用维护方便,滚珠丝杠副正好适应了这种发展的需要。
它在中等载荷、进给速度要求不十分高、行程范围不太大(小于4-5m)的一般高速加工中心和其它经济型高速数控机床仍然经常被采用。
滚珠丝杠副是回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相互转换的一种新型传动装置,在数控铣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滚珠丝杠副是将螺母与丝杠分别加工成凹半圆弧螺纹,在螺纹之间放入滚珠形成的。
滚珠沿螺旋滚道滚动,带动螺母或丝杠轴向移动,将原先传动中使用的T形丝杠的螺纹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因为降低了摩擦阻力,消除了局部爬行现象,从而提高了传动精度与传动机械效率。
滚珠丝杠副有很多优点,主要为传动效率高,约为92%-96%,可消除轴向移动产生的间隙,定位精度高,刚度好,运动平稳,无爬行现象,传动精度好。
再次,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丝杠与螺母都可作为主动件,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但滚珠丝杠副制作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且不能自锁。
滚珠丝杠支承用轴承通常要选用专用轴承,一般选用丝杠支承专用角接触球轴承[3]。
该轴承具有如下特点:a.刚性大。
由于采用采用特殊色设计的尼龙保持架,增加了钢球数,且接触角为60 °,故轴向刚度大;b.无须预调整。
对每种组合形式,厂家已做好了能得到最佳预紧力的间隙,故用户在装配时不需再调整,只要按厂家作出的装置序列符号排列后,装紧即可;c.力矩小。
与圆锥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相比,启动力矩更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滚珠丝杠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机械产品能实现高的定位精度且能平稳运行,这就要求滚珠丝杠副不但有高的精度,而且运转平稳,无阻滞现象。
滚珠丝杠副运转是否平稳,主要取决于滚珠丝杠副预紧转矩的变动量,不同转速下滚珠丝杠副的滚珠链运动的流畅性不同。
由于存在加工误差,使滚珠丝杠副的动态预紧转矩在丝杠螺纹全长上是不恒定的,这直接影响驱动系统的平稳性,因而也影响滚珠丝杠副的定位精度。
因此,滚珠丝杠副预紧转矩变动量的大小是反映滚珠丝杠副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4]。
当前,数控机床的高速化不断推动精密高速滚珠丝杠副的发展。
为了达到高速驱动目的,设计时在提高电动机转速(电动机最高转速可达4000r/min)的同时,使用大导程滚珠丝杠副,导程可达32mm。
如日本马扎克公司在FF660机床上使用滚珠丝杠副,机床快速移动速度达90m/min,加速度达l.5g[5]。
也可改进结构提高滚珠运动的流畅性,采用丝杠固定、螺母旋转的传动方式以及进一步提高滚珠丝杠的制造质量等方式来使得滚珠丝杠副达到高速、高精度进给。
(2)伺服电动机伺服电机是在数控机床中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电机。
早期机床多采用小惯量直流伺服电动机,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在数控机床的进给伺服驱动系统中,大惯量直流伺服电动机(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
直流伺服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调速性能,但它也存在着固有的缺点,如直流伺服电机的电刷和换向器容易磨损,需要经常维护;由于换向器换向时会产生火花而使最高转速受到限制,也使应用环境受到限制;直流伺服电机结构复杂、制造困难、成本高,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交流伺服电机作为驱动元件的交流伺服系统得到迅速发展,现已成为潮流。
这些年来,随着高速加工技术与高速机床的迅速发展,国外正采用直线电动机来取代常规数控铣床进给系统中“伺服电动机+滚珠丝杠”的模式[6]。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数控铣床在机械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进给系统的好坏对精密、复杂工件的加工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最关键的部件便是滚珠丝杠副和滚动直线导轨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本课题所做的研究和设计工作非常有意义。
1.3数控铣床进给系统发展1.4主要设计研究内容本文主要设计研究的内容如下:(1)数控铣床X进给方向的总体设计。
(2)丝杠螺母的选型与校核计算。
(3)其它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
(4)利用AutoCAD绘图。
2 数控铣床X方向进给系统总体结构设计2.1技术参数X行程740mm X向快速进给速度 5.1m/min 工作台长度650mm 工作台宽度320mm 工作台重量630N 工作台最大承重291kg 电机最大推力8896N 定位精度±0.01mm 重复定位精度±0.005mm2.2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数控铣床的X方向进给系统主要由伺服电机、联轴器、轴承、滚珠丝杠副、滚动导轨副等零件组成,具体如图2.1所示。
图2-1 X方向进给系统1-X向伺服电机;2-联轴器;3-角接触球轴承;4-X向滚珠丝杠; 5-X向滑块;6-连接基座;7-X向滚珠螺母;8-工作台;9-Y向滑块;10-Y向导轨其中,X向导轨见图2.2所示。
滚珠螺母、滑块与连接基座固定;导轨与工作台用螺钉联接。
系统工作时,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滚珠丝杠转动,滚珠丝杠作横向移动,滚动导轨带动工作台作横向移动。
滚珠螺母与滑块均固定不动。
滚珠丝杠的固定方式为两端固定,左右各有2个角接触球轴承。
3 X方向滚珠丝杠副的设计3.1 X方向滚珠丝杠副的计算[9][10][11][12]为了满足数控机床高进给速度、高定位精度、高平稳性和快速响应的要求,必须合理选择滚珠丝杠副,并进行必要的校核计算。
计算参数:工作台重量W1=630N 工作台最大承重W2=291kg=2851.8N 工作台X向最大行程740mm X向快速进给速度V xmax=5.1m/min 定位精度±0.01mm 重复定位精度±0.005mm 表3.1给出了工作台的切削状况,以此为前提进行传动部件的设计。
图3.1为滚珠丝杠副的部分组成和尺寸。
表3.1切削状况图3-1 滚珠丝杠副的部分组成和尺寸1-滚珠丝杠;2-滚珠l1-螺纹全长;d1-滚珠丝杠螺纹外径;d2-滚珠丝杠螺纹底径;D pw-节圆直径;Ph-导程3.1.1 确定滚珠丝杠的导程P h根据机床传动要求、负载大小和传动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导程P h 。
先按机床传动要求确定,其公式为:max max V P h = (3-1) 式中:V max ——X 向快速进给速度,m/min ;i ——传动比,因电机与滚珠丝杠副直接联接,i 取1;n max ——驱动电机最高转速,r/min 。
mmP h 55.2100020001.5=⨯=导程P h 应取较大的值,按文献[11],选P h 为5mm 。
3.1.2 滚珠丝杠副的载荷及转速计算(1)工作载荷F工作载荷F 是指数控机床工作时,实际作用在滚珠丝杠上的轴向作用力,其数值可用下列进给作用力的实验公式计算:对于滚动导轨机床:f xi F F F += (3-2) 式中: F xi ——X 方向上的切削分力,N ;F f ——导轨摩擦阻力,N 。
)(21zi f F W W F ++=μ(3-3)式中: F zi ——Z 方向上的切削分力,N ;μ——摩擦系数,对滚动导轨取0.003~0.004。
在各种切削方式下,丝杠轴向载荷:()112000.0046302851.87001216.73F N =+++= ()26000.0046302851.8300615.13F N =+++= ()33000.0046302851.880314.25F N =+++= ()40.0046302851.813.93F N =+=(2)最小载荷F min最小载荷F min 为数控机床空载时作用于滚珠丝杠的轴向载荷。
此时,F x =F y =F z =0。
m in 413.93F F N==(3)最大工作载荷F max最大载荷为机床承受最大切削力时作用于滚珠丝杠的轴向载荷。
m ax 11216.73F F N==(4)当量载荷F m 与当量转速n m当机床工作载荷随时间变化且此期间转速不同时:34434333322321131100100100100mm n t n F t n F t n F t n F F +++=(3-4)10010010010044332211t n t n t n t n n m +++= (3-5)式中:t 1、t 2、t 3、t 4分别为滚珠丝杠在转速n 1、n 2、n 3、n 4下,所受轴向载荷分别是F 1、F 2、F 3、F 4时的工作时间,见表3.1。
min /363%102000%55200%30160%5120r n m =⨯+⨯+⨯+⨯=402.06m F N=≈3.1.3 确定预期额定动载荷C am(1)按预期寿命时间计算ca w m hm am f f f F L n C 100603=(3-6)式中: F m ——滚珠丝杠副当量载荷,N ;n m ——当量转速,r/min ;L h ——预期工作时间,取20000小时; f a ——精度系数,取1.0; f c ——可靠性系数,取0.53; f w ——负荷系数,取1.2。
6900.68am C N =≈(2)按最大轴向载荷F max 计算 当滚珠丝杠副有预加载荷时:max F f C e am =(3-7)式中,f e 为预加负荷系数,取中预载f e =4.5。
4.51216.735475.29am C N =⨯=选取(1)、(2)计算结果中的大数值为滚珠丝杠副的预期额定动载荷,即取C am 为6900.68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