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声声慢范文

合集下载

声声慢作文600字

声声慢作文600字

声声慢作文600字声声慢作文1有些东西,失去了便再难挽回;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再难补救;有一条路,走上了便永远无法回头。

——题记靖康之乱后,今日的她早已不是往昔的她,再无年少时的“兴尽晚回舟”,只剩下了“剪不断,理还乱。

”真可谓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如果有什么能比国破,家亡,夫死更可悲的,那便是李清照先是风光无限,后来又无比凄惨的一生。

曾几何时起,李清照日日夜夜都在寻觅一样东西——家。

国已破,家已亡,就连惟一的能给予她一丝安慰的人——她的丈夫也逝世。

虽是家产万贯,可要这些又有什么用?一切在动乱中悄无声息地离她而远去了。

秋风瑟瑟,几杯薄酒怎敌眼前的一片冷清,北方空中飞来一横欲坠的大雁,就好似在讽刺如今的南唐,也好似在讽刺二帝北狩。

悲伤,逆流成河。

黄昏,细雨绵绵,发出了心碎的声音,这滋味,怎一个“愁”字了得呢!随波逐流的痛苦,你不懂,我也不懂,只有李清照懂,南迁,一条永远无法回头的不归路。

声声慢作文2慢,就是一种最温柔而又最痛苦的掠夺,日落西边,所谓无限好的黄昏叶只是活着的伤口上寒光一闪般的剧痛,突然而彻骨。

整整一天了,守在窗前盼着天黑,除此,再无他望。

这样的等待,没有目的,没有尽头。

而刚刚夕阳下没的那一刻,我感到了生命,流过我的身体。

掠夺,无抵抗。

轻易到让被掠夺者度日如年。

这是一种寒冷,不刺骨却深入骨髓,无物可解。

一天中又这么一段时间,日夜刚刚进行完交接仪式,渺渺长空,无日无月,可是天亮着,天亮着,又不纯粹亮着。

我现在就在这样一种普遍而又奇特的时间里游弋,隔着朦胧而至的夜,渴望寻找什么,却又被这冷清与凄凉惊醒,黄花一落遍地,留给我的仍是如影随形的伤愁。

晚风吹进小楼,带来寒冷的讯息再难熬不过这种日子。

酒淡盏轻,敌不过这呼啸而来的风啊,它随意一扫,就带走了仅有的余温。

看样子,梧桐也快要落叶了,黄昏时分,却又下起了细雨,淋湿了冰冷的梧桐叶,淋湿天地间微幕的轻纱,又淋湿那正流逝着的生命。

哎,这光景,道不尽的千愁万恨。

声声慢初三作文400字

声声慢初三作文400字

声声慢初三作文400字第1篇:声声慢初三作文400字寂寞暴走,风雨依旧。

风萧萧,心感伤。

心绪乱,剪不断的,是离愁。

相思红豆,朋友,已走。

雨疏风骤,心死蝶留。

嗟叹千年,人面桃花,心难懂,唯泪横流。

心伤,如何救?千疮百孔,血泪横流。

花已谢,无神双眸,人未老,心却老。

尖*犀利,在心上雕镂,捱不明的,更漏!梦里花开百度,残香进不了心灵深处。

孤单停驻,亦想敞开心路,活着,好苦!菊花残,零落成泥碾作尘;痛得哭了,哭得累了,说再见,难开口,泪已干,心既死。

几度嘲讽,只当浓酒伤*。

懵懂,心涌,黯然心痛。

停驻,难开口。

心头,心结扣,泪雨,挥洒无尽头。

蝶难留,心朽,眼神,滞留。

时间,暗淡星空,月不留。

灯萧瑟,风难柔,心,剪不断离愁,泪,流到水尽山穷。

思念,如泉涌;悔,惟我懂。

只言片语,抒写烦愁心事。

空寂难熬,梦魂忆逍遥。

时日,寥寥。

夜,一秒一秒,人,变得好小好小。

忧难忘,亦沮丧,风,吹来混沌的我!心事难忘,难以解忧。

恨意绵绵,寂寞难眠。

暗洒闲抛,却难消愁。

人去楼空,亦难清醒。

睁开眸,附上魂,上升,上升…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声声慢作文700字一群飞雁,两行清泪,三盏淡酒,四片落叶。

我仿佛是丢了什么似的,不断的寻觅着。

门前屋后,我默然的穿过,却不知要寻觅何物,一切景物都冷冷清清,冷清得仿佛是我不属于这里一般。

立在后院,萧条冷清的景物使我徒然升起无比的凄惨,悲伤,忧郁。

风,阵阵的吹来。

身子越发的冷了,我不禁紧了紧衣服,走回了屋里。

犹记几天前,空气里含有一丝燥热的气息。

而今天却是寒风已至了。

这忽冷忽热的天气,我又如何却调养我的身体。

回到屋内,见桌上有酒,便温了温,喝了几杯。

虽有热酒下肚,终究抵不过黄昏时分秋风的寒冷。

屋子,空荡荡的,屋外的寒风吹过,屋内的温度仿佛被风带走,我愈发的冷了。

靠在窗前,不知要干什么。

忽然听到一阵雁鸣的声音,抬头望去,一字大雁。

缓缓地向南飞去,泪又流了下来,心里正想念着故去的丈夫,抬头看去,却看到雁,回忆又闪现出以前与明诚飞燕传书的情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作文

声声慢作文

声声慢作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4篇声声慢作文,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慢,就是一种最温柔而又最痛苦的掠夺,日落西边,所谓无限好的黄昏叶只是活着的伤口上寒光一闪般的剧痛,突然而彻骨。

整整一天了,守在窗前盼着天黑,除此,再无他望。

这样的等待,没有目的,没有尽头。

而刚刚夕阳下没的那一刻,我感到了生命,流过我的身体。

掠夺,无抵抗。

轻易到让被掠夺者度日如年。

这是一种寒冷,不刺骨却深入骨髓,无物可解。

一天中又这么一段时间,日夜刚刚进行完交接仪式,渺渺长空,无日无月,可是天亮着,天亮着,又不纯粹亮着。

我现在就在这样一种普遍而又奇特的时间里游弋,隔着朦胧而至的夜,渴望寻找什么,却又被这冷清与凄凉惊醒,黄花一落遍地,留给我的仍是如影随形的伤愁。

晚风吹进小楼,带来寒冷的讯息再难熬不过这种日子。

酒淡盏轻,敌不过这呼啸而来的风啊,它随意一扫,就带走了仅有的余温。

看样子,梧桐也快要落叶了,黄昏时分,却又下起了细雨,淋湿了冰冷的梧桐叶,淋湿天地间微幕的轻纱,又淋湿那正流逝着的生命。

哎,这光景,道不尽的千愁万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题记我独见,那幽帘,香残剪秋,恨不知所起。

记也不是,忘也不是,笑也不是,泪也不是,问天,天不语。

故园不再,伊人不再,华笺不再,旧梦不再,但问,深情何在?“繁华落,是非空,这离愁,似一首忧伤的琵琶曲,弹尽千年的孤寂,独自叹息。

”寻寻觅觅,寻一位故人,我还记着,记着他的脸,确认过眼神,他是对的人。

觅几许苍怨,我还记着,他的音容笑颜。

画笔凌乱,总是脑海中一次次浮现,手中执笔却画不出相识的那眼。

一眼忘川,情慕彼岸,是你,我憔悴了容颜。

凄凄惨惨戚戚。

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叶永不相见。

旧城脚下,老槐树遮蔽了天,像记忆般蔓延。

红尘似海,前尘隔梦,半梦半醒间,流光依然。

声声慢的赏析作文800字

声声慢的赏析作文800字

声声慢的赏析作文800字李清照,宋代词人,在经历巨大的创伤后,岁月早已蹉跎,她回望自己的一生,不禁感慨万千。

她在冷落清秋的傍晚写下了这首饱含哀愁的《声声慢》。

在叠词运用见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此时的李清照若有所失,寻觅无果,处境和心情都冷冷清清。

为了表现出那份凄苦,一连用了七个叠词,心里那份迷茫和凄冷表露无遗。

如果没有用一连七个叠词,而是简单的几个词组,那便会让人索然无味,并且感受不出词人想要表达的那份哀愁。

叠词的运用不仅增添情感,读起来还朗朗上口,更增加了语言的效果。

愁在借酒衬心。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天的气温是捉摸不定的,词人以此为基础来体现出乍暖还寒时候天气的寒冷。

“最难将息”,在床上辗转反侧,以此来引出下文。

三杯两盏淡酒下肚,却抵不过晚时的风。

词人用酒的温热来体现出心头的寒冷。

如果没有“乍暖还寒时候”的铺垫,没有“三杯两盏淡酒”的衬托,那又是什么感觉呢?没有前文的铺垫,没有对比的衬托,那将体会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读起来也没有亮点。

愁在以雁喻情。

大雁作为古代传递书信的使者,本就给人一种思乡的心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词人眼中的大雁不仅是传递书信的大雁,更是去年那只帮他传递书信的大雁。

词人这么一写,使读者立即就能体会到词人的思念的情感,全词的主旨立即突显,并且升华,使人读此便觉的情深意浓。

愁在细雨黄昏。

秋雨本就给人一种悲伤的情感,更何况是一场一直下到黄昏的雨。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梧桐树叶随秋雨一同落下,脑海中想象出的那一幅雨景使人顿生伤感。

这到了黄昏,雨还依旧点点滴滴地下着,这句表达让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那份凄凉和哀愁。

最后口语化的结尾给人亲近的感觉,便更能体会到词人的愁意了。

《声声慢》的每字每句中都饱含了哀愁,看似不经意的运用都能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愁意。

以此可见词人浓浓的愁丝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声声慢》(优秀7篇)

《声声慢》(优秀7篇)

《声声慢》(优秀7篇)《声声慢》篇一原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译文: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声声慢中心思想: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声声慢内容简析: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声声慢赏析: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李清照连觉也睡不着了。

《声声慢》优秀5篇

《声声慢》优秀5篇

《声声慢》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声声慢》优秀5篇知识和技能:下面是本店铺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声声慢》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本店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论文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论文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论文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论文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篇之一。

起句大胆运用叠字,出奇制胜;接下来层层渲染悲凄之情,将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抒写得荡气回肠,令人心碎;遣词造句方面可谓煞费苦心,以声摹情,展现了乐章之美;思想内容方面,宜看作是词人幽愁暗恨和破碎心声的真实抒发。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宋词,和唐诗一样,都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在现存二万首上下的宋词中,佳作无数,词人也不少,但出于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女词人却不多,能写出流芳之作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

无疑,李清照是杰出的。

李清照用深厚的文学功力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的感受,为后世留下不少传世名篇。

后世研究李清照的学者不少,从现存的一百多篇李清照研究论文中,几乎没有一篇不涉及《声声慢》;在现存二万首左右的宋词中,虽然不能说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最好,但可以说它是全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篇之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名篇之一。

(也有人说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南渡是李清照生活逆转的分水岭,靖康之变后,金兵南侵,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故。

因为祸不单行: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李清照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流丽,乐观活泼,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李清照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丈夫安葬以后,她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

此后的李清照成为一名寡妇,一直在孤苦零丁的日子里煎熬。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一、叠字运用造出奇创意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回溯李清照一整天的愁苦心情。

声声慢原文及赏析(通用8篇)

声声慢原文及赏析(通用8篇)

声声慢原文及赏析(通用8篇)《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震动词坛的名作。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彩。

下是编收集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的原文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声声慢原文及赏析篇1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

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

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

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赏析: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

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

“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

“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

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的声声慢范文
引导语: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其中《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一首,下面是这首诗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
注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

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译文
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

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

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

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

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

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赏析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

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

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

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

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

词人感叹: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难道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
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无限无法诉说的哀愁。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词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

故物依然,人面全非。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

”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

手托香腮,珠泪盈眶。

怕黄昏,捱白昼。

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

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

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

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

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赋比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

相形之下,连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

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

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前人评此词,多以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为其特色。

但只注意这一层,不免失之皮相。

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

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

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

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

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

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

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

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但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

”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

“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

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

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

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

《唐宋词
选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

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词意近之。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

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

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

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

“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

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

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

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