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调查表
水稻纹枯病防治新药剂的筛选与调查方法评价

2mL、0 0 1%己唑醇S 0 g 水稻纹枯 病均有较好的防效 , C 5 mL  ̄ 防效均超过 8 %。每 6 7 用 1%井 冈霉素 A可溶粉剂 4 g 0 6 m 0 0 防效也达 7 .%。第 2次药后 1 d 71 9 调查 , 持效期较好的药剂 是6 %井 冈霉素 A・ 蛇床子素 WP, 防效为 7 .% 其 次是 3% 81; 0 苯醚 甲环唑 ・ 丙环 唑 S C和 1%井冈霉素 A可溶性粉剂 ,防 0 效均为 7 %左 右 ,1% 己唑醇 S 1 0 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持效期
上海农业科技
2 l— 00 4
水 稻 纹 枯 病 防 治 新 药 剂 的 筛 选 与 调 查 方 法 评 价
刘 才忠 ( 江苏省 溧 阳市植保 植检 站 2 3 0 ) 13 0
摘 要 :试验 表 明 ,井 冈霉素 A ・ 蛇床 子素 、苯 醚 甲环 唑 ・ 环唑 和 己唑 醇对 水 稻纹 桔 病均 具有 优 良的 防治 丙
1d 8 2 0 于 月 13喷第 2 1 次药 。 喷 药 前 查 基 数 , 2 药 后 1d 第 次 0、
3 结论 与讨 论
3 1 决 定 水稻 纹枯 病 药 剂 防 治 效 果 的 好坏 , 关 键 是 在 发 . 其
病早期用药 , 且使 用持 效期长 、 效果好的药种 。井 冈霉素水 剂是防治水稻纹枯 病的 常规 药种 , 使用剂量大 , 防治效果 且
=
己唑醇是防治水稻纹枯 病的新型 药剂 , 防治效果好 , 持效期
长, 对作物生 长安全 ,可替 代或轮换井 冈霉素水剂 , 在水稻
生产上大力推广使用 。
【对 照区病情指数增 长值 一处理区病情指数增 长值 ) 对照 ( /
3 3 水稻纹枯病调 查方法通 常运用随机多 点采样 5 ~10 . 0 0
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调查方法

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调查方法水稻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方法二化螟调查方法成虫体长13~16毫米,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黄褐色,外缘有6~7个小黑点,雄蛾体较小,翅面布满褐色不规则小点,色较深,雌蛾色较淡。
幼虫老熟时长20~30毫米,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腹面灰白色。
1、越冬虫口密度和死亡率调查⏹冬前和冬后各调查一次,冬前结合末代螟害率进行调查,冬后在越冬幼虫化蛹始盛期(化蛹率约16%或3/下~4/初)进行。
⏹虫源田内调查。
选有代表性的有效虫源田(空白田、油菜田和花草田)10~15块,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拔取20~40丛稻桩(已翻耕田块拾取5个样点内的全部外露稻桩,每点面积1m2),带回室内剥查记数并计算越冬虫口密度和死亡率。
(虫口密度:指每亩活虫数;死亡率:死亡虫量占总虫量的比例)⏹稻草剥查。
在稻草虫源数量大或秋季雨水多的地区,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稻草杆不少于5000根,进行剥查草杆内的虫数,并计算虫口密度和死亡率。
二化螟越冬虫口密度调查表2、成虫诱测⏹用200w白炽灯,灯高1.5m左右,进行诱测。
每年从越冬代幼虫初见蛹时开始,至秋季末代螟蛾终见后一周为止。
每天黄昏开灯,天明关灯,诱集物带回室内区别种类,清点虫数。
3、卵块密度调查⏹大田调查。
根据水稻品种、播期、移栽期等将水稻田划分几种类型田,每类型田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2块,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定点取5个样点,每样点4m2,摘取样点内全部卵块,计算亩卵量;⏹秧田调查。
秧田划定10m2作卵量观察圃,每次调查在计数全部卵块后,摘除卵块,计算亩卵量。
4、螟害率、各代虫口密度调查⏹枯鞘率调查在分蘖期进行;⏹枯心率调查于当代二化螟化蛹率达30%时进行(破口前一周);⏹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调查于黄熟期进行;⏹采取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取100丛,计数其中的被害株;连根拔取50丛稻内的全部被害株,剥查其中的幼虫和蛹的数量,同时调查20丛稻的分蘖或有效穗数。
5、防治指标⏹秧田每亩卵块数为80块;⏹移栽田(大田)每亩卵块数为100块。
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调查方法

第四代:6月21日至7月20日的成虫;
第五代:7月21日至8月20日的成虫;
第六代:8月21日至9月20日的成虫;
第七代:9月21日至10月20日的成虫;
第八代:10月21日以后的成虫。
测报参考资料
测报参考资料
稻飞虱的防治指标
分蕖期低龄若虫白丛虫量1000头;
抽穗期低龄若虫白丛虫量1500头;
测报参考资料
苗瘟病情分级标准(以株为单位)
0级
1级
2级
3级
调查方法(2)
叶瘟调查
选择有代表性感病品种稻田2-3块,作为观测田,从插秧后秧苗返宵开始至始穗期止, 每5天调查一次,每块田丁近田现的第2—3行稻内直线定查两点,每点查2丛稻的绿色 叶片。调查病叶数、严重度。
叶瘟调查记录表
测报参考资料
大田叶瘟病情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
4级:顶叶叶鞘或顶叶发病;
5级:全株发病枯死。
测报参考资料
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2(各级发病株数*各级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
调查方法(4)
大田普查
按当地水稻种植情况,选有代表性田8-10块,在分蕖盛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 期各调查一次,每田直线取样100丛,计算丛、株发病率,考查10丛严重度,计算病情 指数。
(源田(空白田、油菜田和花草田)10~15块,采用
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拔取20~40丛稻桩(已翻耕田块拾取5个样点内的全部外露稻桩, 每点面积1n2),带回室内剥查记数并计算越冬虫口密度和死亡率。(虫口密度:指每亩活
虫数;死亡率:死亡虫量占总虫量的比例)
测报参考资料
稻飞虱世代的命名方法
6%低聚糖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

大麦与谷类科学
B A R L E Y A N D C E R E A L S C I E N C E S
5 5
6 % 低 聚 糖 防 治 水 稻 纹 枯 病试 验
朱 炜亮 姚 建 林
( 射阳县淮海农场农业技术服 务中心 ,江苏 射 阳 2 2 4 3 5 4 )
6 %低聚糖是用来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新型药剂 ,
为 了验证 其 防 治 效 果 ,2 0 1 2年 ,我 们 在 水 稻 田进
行了6 %低 聚糖 防治 水稻 纹枯 病对 比试 验 。 1 试 验条 件
情基 数 ,第一 次施 药后 7 d调 查 一次 防效 ,第 二次 施 药后 1 4 d调查 一次 防效 ,第 二 次施 药 后 3 2 d调
为8 0 . 5 %。
对纹 枯病 防效 调查 。调 查 时 间 :施 药前 调查 病
收稿 日期 :2 0 1 2—1 1— 2 9
4 . 2 对 作 物 的安全性 调查 试 验处 理后 2 d观察 ,试 验处 理药 剂对 水稻 均
无 明显 不 良影 响 。
作者简介 :朱炜亮 ( 1 9 7 5 一) ,男 ,农艺师 ,主要 从事农业病 虫害
2 0 %井 岗霉素 5 0 g / 6 6 7 m 处 理 ,病 指 防 效
为7 5 . 4 %。
施 药 时 间和 次 数 。 施 药 时 间分 别 为 2 0 1 2年 7
月2 6日 ( 发 病初 期 ) 和 2 ,经计算
查 一 次 防 效 。调 查 方 法 :每 大 区 按 对 角 线 5点 取
样 ,每点 调查 相连 5穴 。记 录总 株数 、病 株数 和病 级 数 ,计算 病 穴率 和病 指 防效 。 对 作 物 的安 全 性 调 查 。 目测 :于 试 验 处 理 后 2 d , 目测法 观 察 药 剂 处 理 区 水 稻 有 无 药 害 产 生 , 如 有药 害产 生则 记 录药 害症状 及恢 复情 况 。 4 调 查数 据及 计算 4 . 1 对 纹枯 病 防效 调 查 第 一次 施药 后 7 d纹枯 病 防效 调查 ,经计 算 整 理得 表 1 。结果 表 明 :药后 7 d ,对 纹 枯 病 防效 较
水稻纹枯病发生及防治技术初探

产量
6 6 2 7 . 5 7 0 0 7 7 3 8 1
5 % 显著 1 % 极显 增减产事 水平 著水平 ( + %)
一
C b a B A
+ 3 3 + 9 3 + l 5 l
4 ( 空 白对 照区)
6 4 1 3
处理1 :5 0 %己唑 醇 水 分 散 粒 剂 ,有效 含量5 0 克/ 公顷一 陕 西 美 邦 农业 有 限 公 司生 产。 处 理2 :2 5 %菌结 乳 油 ,有 效含 量6 7 5 毫 升/ 公顷 一 江 苏耕 耘化 学有 限公 司生 产 处理3 :3 O %苯 甲 ・丙环 唑 乳 油 ,有 效 含量 3 0 0 毫升/ 公 顷一 先 正 达作 物保 护 有 限公
司生产 。 处 理4 :空 白对 照区
理1 之 间在 5 %显 著 水 平 条 件 下 ,防 效 差 异 显 著 ;施 药 后 l 4 天 ,试 验 药 剂 防效 由高 到 低依次是处理3 >处 理 2 >处 理 1 , 防 效分 别 是9 O . 5 %、8 9 . 3 %、7 6 . 5 %。 从调 查 情 况 看 处理3 、处 理 l 防 效在 5 % 水 平 条 件 下 差 异 显 著 ,说 明处 理 3 对 水 稻纹 枯 病具 有 理 想 的 保 护 和防 治作 用 。
试 验设4 个处 理 ,4 次 重 复 ,每 个 处 理 0 . 3 亩 ,面 积4 . 8 亩 ,采 用随 机 区组排 列法 。 2 . 2 施药时 期 分 别于纹 枯病 发病 初期 6 月2 0 日、6 月2 8 日,采用 茎叶 喷雾 法 各防治 一次 ,公顷 喷液 量6 7 5 公 斤左 右 。 2 . 3 调查 时 间及方 法 7 月5 E l( 第二 次施 药后 7 天 )、7 f ] 1 2 日 ( 第 二次 施药 后 1 4 天 )进 行药效 调 查 。每个 小 区对 角线五 点取 样 ,记 录调查 总 数 、病株 数和 病级 数 ( 按 照标准 分级 )。 药效 计 算方 法
表1水稻病虫害种类调查表

表1 水稻病虫害种类调查表(请一律在相应栏内打“√”)省县乡镇调查地点:调查人:调查时间:稻作类型:作物生育期:注:(一)此表作为田间原始调查表格使用1)此表为田间调查表使用时,首先确定某种病虫害在当地是否有发生。
2)“发生程度”:综合统计填写田间调查情况和历史资料发生概况,其中轻发生指有发生,但一般不需要防治;中等发生指一般采用兼治措施防治,如不防治将造成一定的损失;重发生指必须针对其专门进行防治,如不防治将造成明显损失。
3)本表未列入或调查中新发现的有害生物名单请在表格中补充填写。
4)“备注”中填入任务承担点有关有害生物调查需要说明的内容。
(二)此表亦可作为县级调查点汇总表,以县为单位,每年汇总各点全年调查结果。
汇总方法:确定有无发生时,在多次调查中只要有一次发生,即确定为有发生。
汇总时各有害生物发生程度采用加权平均结合调查者专业知识经验的办法确定。
表2 小麦病虫害种类调查表(请一律在相应栏内打“√”)省县乡镇调查地点:调查人:调查时间:小麦类型:冬、春麦作物生育期:注:1)此表为田间调查时填写,主要确定某种病虫害在当地是否有发生。
2)“发生程度”:综合统计填写田间调查情况和历史资料发生概况,其中轻发生指有发生,但一般不需要防治;中等发生指一般采用兼治措施防治,如不防治将造成一定的损失;重发生指必须针对其专门进行防治,如不防治将造成明显损失。
3)本表未列入或调查中新发现的有害生物名单请在表格中补充填写。
4)“备注”中填入任务承担点有关有害生物调查需要说明的内容。
5)本表也适用于县级汇总。
汇总时,发生程度为该生长季的整体发生程度。
表3 玉米病虫害种类调查表(请一律在相应栏内打“√”)省县乡镇地点:调查人:调查时间:玉米类型:春玉米夏玉米作物生育期:注:1)此表采用田间调查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填写,主要确定某种病虫害在当地是否有发生。
2)“发生程度”:综合统计填写田间调查情况和历史资料发生概况,其中轻发生指有发生,但一般不需要防治;中等发生指一般采用兼治措施防治,如不防治将造成一定的损失;重发生指必须针对其专门进行防治,如不防治将造成明显损失。
250g/L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

250g/L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摘要进行了250 g/L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用250 g/L丙环唑EC 450 ml/hm2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效可达84.3%,且对水稻安全性好,对其他生物也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250 g/L丙环唑EC;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为了明确250 g/L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使用剂量和对水稻的安全性,为该药剂登记提供田间药效依据。
2006年海南省澄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该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笔者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对象为水稻纹枯病(Pellicuiaria sasakii wei);供试作物为水稻“Ⅱ优128”;试验药剂为250 g/L丙环唑EC(湖南泽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为25%丙环唑EC(先正达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安排在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太平洋稻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
供试田所有小区栽培条件均匀一致,生育期处于早稻后期。
试验23 d中,晴天为12 d,雨天为11 d,总降雨量211.9 mm,最高气温为37.6℃,最低气温为22.9℃,最高相对湿度为91%,最低相对湿度为66%。
第1次施药于6月8日下午,为晴天,3 d后降小雨;第2次施药于6月16日,后有3 d晴天,第3次施药于6月23日,3 d后降中雨,对本试验影响不大。
1.3 试验设计试验小区面积25 m2,共20个小区,供试面积500 m2,小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
设5个处理,分别为:①250 g/L丙环唑EC 300 ml/hm2;②250 g/L丙环唑EC 375 ml/hm2;③250 g/L丙环唑EC 450 ml/hm2;④25%丙环唑EC 375 ml/hm2;⑤(CK),清水对照。
每个处理设4次重复。
1.4 施药方法施药使用桂林-16A高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对面喷雾,喷头扇形,喷头直径0.7 mm。
水稻的各种病害快速诊断表

水稻的各种病害快速诊断表水稻的各种病害快速诊断表一:一、根部黑根、死亡、腐烂,造成青枯和黄枯1、苗期基部出现白色绵毛状物,真菌性病害――水稻烂秧。
2、插后1周至乳熟期,根基部黄褐色至黑色死亡、腐烂、无虫伤(飞虱、螟虫)和病害(纹枯病、菌核秆腐病)危害症状,闻有腐烂臭味――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3、危害须根根尖,形成根结,严重时地上部矮化,发黄。
病苗叶色变淡、纤弱,分蘖期根瘤数量大增,症状更显著,植株矮小,根短、叶片均匀黄化,茎杆纤细,分蘖力减弱――水稻根结线虫病。
4、因干旱、水供应不足、或天气聚冷聚热,秧苗、植株青枯死亡,生理性病害――水稻旱青立病二、危害水稻茎杆、叶鞘,在其上产生病斑、菌核等症状和病征1、基部茎秆腐烂,近水面叶鞘上产生黑色纵向条斑或不规则大斑,表面生稀疏浅灰色霉层,病鞘内侧有菌丝块,基部成段变黑软腐,后变成白色腐朽,病秆内有大量黑色菌核――菌核秆腐病2、秧苗植株细长、叶狭窄、根少、全株颜色淡黄绿色、高出健苗1/3左右;或大田病株拔节早、节间长、茎秆细高、少分蘖、节部弯曲变褐,地上部茎节上长出倒生根;病株下叶发黄,上部叶片张开角度大,病株不抽穗或穗小;枯死病苗(株)在潮湿条件下表面长满淡红色或白色粉霉――水稻恶苗病3、多在稻株抽穗-稻穗灌浆期发生,剑叶鞘和下一片叶鞘为主,致剑叶变黄、叶鞘变紫色或褐色呈典型的“褐鞘”、“紫鞘”症状――水稻紫杆病(褐鞘病、紫鞘病、锈秆黄叶病、黑骨)4、先在近水面叶鞘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形病斑,多个病斑连结成云纹状,严重时产生初乳白色-浅黄色-黄褐色菌核,易脱落――水稻纹枯病5、剑叶叶鞘上部初现暗褐色小斑,边缘模糊,多个病斑连合成云纹状斑块,幼穗部分或全部枯死,成为“死胎”或“枯孕穗”;潮湿时病斑上呈现薄层粉霉,叶鞘内亦长有菌丝体及粉霉――水稻叶鞘腐败病(鞘腐病)该病易与纹枯病混淆,但纹枯病病斑边缘清晰,病部不限于剑叶叶鞘,病征主要为菌丝体纠结形成的不规则状菌核,鞘腐病无菌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
病害调查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调查单位:
调查人:
品种:水稻生育期:灌浆期田块号数及名称:靠近路边面积:约一亩
作物栽培情况:良好
气象资料:阴
级别
样点0 1 2 3 4 5 小计发病率%
病情指
数
第一点90 37 5 0 0 0 132 31.82 13.13 第二点105 22 2 0 0 0 129 18.6 7.24 第三点111 23 0 0 0 0 134 17.16 17.16 第四点55 72 8 1 0 0 136 59.56 14.85 第五点117 29 0 0 0 0 146 19.86 19.86 总计478 183 15 1 0 0 677 147 72.24 平均值29.4 14.448
总发病率为29.42%,病情指数为14.45。
与其他组相比较
分析:我们的病情指数相对较低,可能由于我们调查的是抗病品种,因为在调查时我们就有
观察到周边的田地发病都相对较重,但我们的田地发病较轻,但是在调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
存在一些误差,会干扰结果,虽然发病较轻,但不能轻视防治的过程。
要时刻关注病情指数,
做好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