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修改)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_胡寿松_第五版_第一章_绪论(简)改ppt

自动控制原理_胡寿松_第五版_第一章_绪论(简)改ppt
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 获得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
掌握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
为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打下一定的基础 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控制理论创造条件
教学方式:讲授 学时:48 H 考核方式: 笔试70% 平时30%:作业(20%),课堂(10%) 教材: 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教程》第三版,科学 出版社 参考书: 李友善主编,《自动控制原理》,国防科技出版社 高国燊主编,《自动控制原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文锋主编,《自动控制理论》,中国电力出版社 目标:学到真本事,考个好成绩! 要求:认真听课,不能无故旷课、迟到;独立完成作业,能够提 出问题,讨论问题。 即:严肃认真,生动活泼!
前苏联发射“月球”9号探测器,首次在月面软着 陆成功(1966),三年后(1969),美国“阿波罗”11号 把宇航员N. A. Armstrong 送上月球。
第一台火星探测器Sojourner在火星表面软着陆(1996)。
旅行者Voyager 一号,二号开始走出太阳系, 对茫茫太空进行探索。
控制论是一门多学科性的技术科学。在理论研究中,广 泛的使用了各种数学工具:微积分,概率论,复变函数,泛 函,变分法,拓扑学等,实际上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信号与系统(含 拉氏变换,傅氏 变换、z变换
复变函数
电路理论
模拟电子技术
电机与拖动
自动控制理论
线性代数 微积分(含微分方程)
大学物理(力学、热力学)
我们讨论的自控原理,仅仅是控制论的一个小部分,只讨论 了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最一般的理论。属于经典控制部分。
Chapter 1: 主要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常用术语及方框图表示; 主要内容: 1.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 2.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 3.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 4.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和分析设计 chapter 2: 如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的基础),着重讨论对传递 函数的分析和基于方框图、梅逊公式的数学模型的简化方法;

生物信息学第一章绪论PPT幻灯片

生物信息学第一章绪论PPT幻灯片
中关于生物及化学领域 内相关的基础知识;
❖ 掌握生物信息学领域内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方法; ❖ 了解生物信息学方面的一些重要资源,掌握运
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解决生命科学相关问题的基 本方法与途径。
研究对象
•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蛋白质:调控和实现几乎所有生物功能 的分子机器
研究对象
参考书
❖ 孙啸,陆祖红,谢建明,生物信息学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 张成岗, 贺福初, 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02.
课程特点
➢ 具有学科交叉的鲜明特色 ➢ 概念多, 算法多
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成绩×30% + 闭卷考试成绩×70%

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_PPT幻灯片

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_PPT幻灯片
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 克隆选择学说 单克隆抗体理论和技术
病原菌的发现和疫苗使用的推广
• 1850年,显微镜下观察 到炭疽杆菌
• Pasteur发明液体培养基, 培养的炭疽杆菌致动物 发病
• Pasteur制备出减毒疫苗
Louis Pasteur 1822-1895, Father of immunology, attenuated bacteria and viruses as vaccine against anthrax …..
•免疫耐受的发现
• Owen于1945年首
先报道了在胚胎期 接触同种异型Ag所 致的免疫耐受现象
Peter Brian Medawar 1915-1987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0
•Burnet 学说及对免疫的推动作用
• 公元前1160年统治古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从其木乃 伊考证出他面部就有天花疤痕。
• 公元三~四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大规模天花流行,饱受天花 的肆虐。
• 大约到了六世纪非洲暴发天花,八世纪欧洲也难逃一劫。 •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传入大洋洲在西半球肆虐; • 二十世纪,天花夺去了三亿人的生命。
种人痘-我国古代接种人痘的方法有四种:
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致免疫性疾病
超敏感反应病 反应过高 如:过敏性休克、新生儿溶血症等。
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 如:B细胞缺陷病、DiGeorge综合征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自身抗原应答所致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学的应用
• 传染病预防 如:各种疫苗和抗血清等
• 疾病治疗 如: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干细胞移植等。

第1章 绪论 《商业伦理》PPT课件

第1章 绪论  《商业伦理》PPT课件
其一、认为道德来源于客观精神和上帝及佛、道、神。 其二、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类天性、人类同情心等。 其三、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感觉欲望。 其四、认为道德来源于动物世界。
1.2.2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与建设 途径
1)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为全体公民所公认的、人
1.1.1道德伴随着社会经济 关系而变化
1)道德理念及其变迁 作为一种根基于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
态,道德是通过人们的意识所形成的思想的社会关 系,反映着人们社会关系的特殊方面。道德的基本 原则、主要规范和主要范畴直接取决于社会经济关 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 由于道德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故而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道德的变化。在旧 的社会经济关系日渐腐朽没落,新的社会经济关系 日益发展成熟的同时,新的社会道德关系就随之兴 起出现。
1.4.1商业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商 业道德
3) 商业道德是商业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商业伦理学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这就是企业活 动中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性,即商业道德。商业 伦理学就是通过对企业活动中道德现象的全面研 究,科学地揭示商业道德本质、作用及其发展的 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告诉我的,企 业活动的道德现象,是企业领域内道德关系的具 体体现。
1.1.3加强商业道德建设客观必然性
第二、改革开放引起了新旧体制的转换交替, 在法律、道德等领域形成了新旧观点交替之 间的间隙。
第三、规范企业员工职业行为的规则主要体 现在各种公司法律、规章、制度之中,但在 强调运用公司法规、法令、纪律来规范企业 员工职业行为时,仍必须辅之以商业道德规 范。
1.2 道德、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概念 及其特征
1.2.3职业道德的特点及社会功能

药物化学--第1章绪论PPT课件-PPT课件

药物化学--第1章绪论PPT课件-PPT课件

2.药化的内容
化学结构 制备方法 理化性质 构效关系 作用机理 体内代谢 寻找新药
化学药物
3.任务的分支
主要任务
①为有效利用现有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分支学科:临床药物化学” 研究: 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结构与药效的关系(SAR,(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 结构与药物稳定性方面。
第 1章
绪论
主要内容
一、药物化学的内容和任务
二、化学药物的质量和名称 三、我国药物化学事业的状况
学习目标
1.掌握药物的质量标准,质量评定的
原则,杂质的种类及来源。
2.理解药物的几种名称。 3.了解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一、药物化学的内容和任务
• 药物
概念:具有治疗、诊断、预防、调节生理机 能的物质。
体内外动物模型进行初筛
对先导化合物进行产物、大量筛选、文献专利 新化合物的合成 基本循环 生物活性测定 及药效学试验 如有可能 临床前形容
分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 药物及生物技术药物
• 化学药物——已知确切结构的单一化物。
•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研究化学药物
的化学结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构 效关系、作用机理、体内代谢以及寻找 新药的一门学科。
1.药化的特点
综合性、边缘性
与化学学科有关(有机化学、有机 合成、物理化学等) 与生物学科渗透(生物、生化、药 理、分子生物学等) 其他学科(数学、计算机) 专业基础课
2.药化的近代发展

初期的药物化学从天然药物中提炼有效 成分: 阿片中的吗啡 金鸡纳树皮中的抗疟药奎宁
1932年法国 磺酰氨基团的偶氮染料——百浪多息

遗传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遗传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遗传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遗传学 (genetics): 遗传学就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世代间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 (heredity, inheritance)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物个体间的差异叫做“变异”(variation)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2、微生物和生化遗传学时期遗传学 (1940-对 象从真核转到了原核,更为深入地研究了 基因的精细结构和生化功能。 重大成果有“一基因一酶”(Beadle and Tatum,1941)的建立.
遗传物质确定为DNA,而不是蛋白(Avery, 1944);
双螺旋模型的建立(Watson和Crick 1953)以及中心法 则的提出(Crick,1958)。
Frankling and wilkins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现在)
此期是遗传学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说成果累累, 月新年异,而且趋向于应用,大大缩短了转化为生 产力的周期。
乳糖操纵子模型的建立(Jacob and Monod,1961)
青山衬托之下,是一片金灿灿 的中国水稻梯田。2002年4月5 日以中国梯田为封面的« Science»杂志以14页篇幅率先 发表了一个重大成果—中国人 独立完成的论文《水稻(籼稻) 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显 示对中国科学家成就充分肯定。
第三节遗传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 遗传学与农牧业的关系 无论是农林还是畜牧水产业都是和国计民生
遗传学:研究遗传物质(基因)结构、 功能、 传递和表达规律。
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命活 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进化的素材,遗传只的 是简单的重复

流行病学(第9版)PPT课件-第一章-绪论

流行病学(第9版)PPT课件-第一章-绪论

流行病学(第9版)PPT课件-第一章-绪论1. 简介本PPT课件为流行病学第9版的第一章绪论的内容概述,主要介绍了流行病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学科领域,以及流行病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流行病学的定义2.1 流行病学的概念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它通过采集和分析大量的疾病数据,进而揭示疾病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和控制策略,从而为公共卫生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2 流行病学的发展历程流行病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最初只是为了研究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流行病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应用于各种疾病的研究与防控工作中。

2.3 流行病学的学科领域流行病学研究的领域包括:流行病学法、环境流行病学、职业病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生物统计流行病学等,涉及到医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3. 流行病学的重要性3.1 预防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可以减少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3.2 制定医疗政策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医疗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不同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政府和卫生部门可以合理规划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3 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流行病学的研究可以评估不同干预措施对疾病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可以找到最有效的控制策略,提高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4 提供健康教育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健康教育的科学依据。

通过向公众普及疾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可以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 流行病学的应用4.1 疾病监测和预警流行病学的方法可以用于疾病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监测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分布情况,可以及时预警和控制疾病的扩散,减少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第1章-绪论-药用高分子材料ppt课件

第1章-绪论-药用高分子材料ppt课件

聚维酮(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 聚维酮是一种水溶性的合成聚合物,主要 成分为N-乙烯吡咯烷酮。是一种具有高效 粘合性的聚合物,主要作为固体制剂湿法 制粒的粘合剂。
聚维酮在医药上有广泛的应用,为
国际倡导的三大药用新辅料之一。可作为 粘合剂,助流剂,润滑剂,助溶剂,分散 剂,酶及热敏药物的稳定剂。聚维酮还可 与碘合成PVP-I消毒杀菌剂。PVP在医药上 还可用作低温保存剂。采用PVP产品作辅料 的药物已有上百种。
胶原蛋白的结构与特性
胶原蛋白是一种生物性高分子 材料、是胶原纤维经过部分降解后 得到的具有较好水溶性的蛋白质。 具有稳定的三股螺旋结构。
此外,淀粉、多糖、蛋白质、胶质和粘液汁等 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在传统的药剂中是不可缺少的 粘合剂、赋形剂、乳化剂、助悬剂,在我国古代 的医药典籍中己屡见不鲜。
1920年德国人史道丁格(Standinger)发表了划
• 无毒:不引起炎症或溶血作用。 • 生物相容性:材料在生物体内不被感到是异物
的物质。
• 抗原:凡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抗原, 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抗毒血清 和药物等。
• 抗原性: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效应物质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 性。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辅料看作是惰性物质,随着人们对药
粘合剂
• 古代:采用淀粉、树胶等天然高分子作为 粘结剂;
2.加强药物制剂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或病人的顺应性。
3.有助于从外观鉴别药物制剂。
4.增强药物制剂在贮藏或应用时的安全和有效。
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要求
1.适宜的载药能力; 2.载药后有适宜的释药能力;
不溶性骨架 片释药过程
3.无毒,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4.无抗原性。 5.适宜的分子量和物理机械性能,以适应加工成型 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化法
返回 19
仪器分析法
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根据物质对特定波长的辐射能的吸收
光学分析 或发射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发射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
可分
色谱分析
是以物质的吸附或溶解性能不同而建立 起来的分离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建立 电化学分析 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包含电导法、电位法、电解法、极谱法等。 20
仪器分析
电化学分析 光分析 色谱分析 其他:热分析;质谱;毛细管电泳等。
21

重量分析
酸碱滴定


配位滴定

滴定分析
氧化还原滴定


沉淀滴定
化 学
电化学分析
电导、电位、电解、库仑 极谱、伏安
不同单位对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权威部门 用指定的方法,准确测定,进行裁判原分析结果 是否正确的方法,也称裁判分析。
仲裁分析对分析方法和结果准确度要求很高。
返回 24
二、分析化学的进展
(一)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三次变革 (二)分析化学发展趋势
返回 25
发展过程
分析化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三次变革。
阶段一:
16世纪,天平的出现,分析化学具有了科学的内涵; 20世纪初,依据溶液中四大反应平衡理论,形成化学 分析的理论基础,分析化学由一门操作技术变成一门科 学,形成了分析化学的第一次变革。 20世纪40年代前,化学分析占主导地位,仪器分析方 法的种类少、精度低。
张锡瑜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分析化学》宋清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4.《分析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 组
编 宫为民 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8
本课程的特点
1.分析化学中突出“量”的概 念
如:测定的数据不可随意取舍;数 据准确度、偏差大小与采用的分析 方法有关。
2.试样分析是一个获取信息、 降低系统的不确定性的过程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分为滴定分析(或称为容量 分析)和重量分析法பைடு நூலகம்大类。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声) 为基础,借助于特殊的仪器,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 理化学参数进行物质的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光学、 电化学、热、色谱、质谱分析法等)。
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2个学分, 本学期完成。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考核由期末卷面考试、平时抽查、平时 作业等部分组成。其中,期末考试方式为闭卷。
期末考试:70%; 平时成绩(含平时考勤、提问、作业):30%。
1
分析化学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返回 2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一、分析方法的分类
划分依据不同,种类不同
(一)
分析任务
(三)
方法原理
(五)
分析目的
定 定 结 (二) 化
性 量 构 分析对象 学
分分 分

析析 析 无 有 析
机机
分分
析析
(四) 例 仲
仪 试样用量 行 裁

分分
分常 半 微 超 析 析
析量 分 析
微 量 分 析
量 分 析
微 量 分 析
返回 12
(一)分析任务分类
过程合理,方法适当,信息准确。
2021/3/10
3.实验性强
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操作 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4.综合性强
涉及化学、生物学、电学 、光学、计算机等,体现能力 与素质。
2021/3/10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与分析化学的 进展
一、分析方法的分类 二、分析化学的进展
返回 11
对象是无机物,通常鉴定试样是由哪些元素、 离子、原子团或化合物组成,测定各成分的含 量。
有机分析(Organic analysis)
对象是有机物,组成元素主要是C、H、N、O、 S等,但结构复杂,分析的重点是官能团分析 和结构分析。
返回 14
(三)方法原理分类
化学分析(Chemical analysis)
6
分析化学学习目的
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测定的方法, 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
掌握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分光光度法; 正确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 培养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
科学研究素质。
返回 7
参考书目 1.《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
教育出版社 2.《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彭崇慧,冯建章,
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
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组成。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测定物质中有关成分的含量。
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
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
返回 13
(二)分析对象分类
无机分析(Inorganic analysis)
了解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发展趋势。 熟悉分析方法的分类,课程的特点。
3
分析化学与社会
环境:大气、水质和土壤监测; 生产: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食品:农药残留,食品的营养成分; 法庭:DNA技术,物证; 生命:临床诊断、病理研究、基因序列,基因缺陷; 医药:构效关系,新药筛选,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与结构; 宇宙:登陆月球后的岩样分析,火星、土星的临近探测; ——人类所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分析化学。
区别于被测组分含量高低(质量分数的大 小):常量组分( > 1%)、微量组分 (0.01%~1%)、痕量组分( < 0.01%)
返回 23
(五)分析要求分类
例行分析(Routine analysis)
一般化验室对日常生产中的原材料或产品的分 析,又称常规分析。
仲裁分析(Arbitral analysis)
仪 光化学分析


色谱分析

波谱分析
发射、吸收、荧光、光度
气相、液相、离子、超临 界、薄层、毛细管电泳
红外、核磁、质谱
22
(四)试样用量分类
方法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
试样质量
>0.1g 0.01~0.1g 0.1~10mg <0.1mg
试液体积
>10mL 1~10mL 0.01~1mL <0.01mL
返回 15
化学分析法 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包括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
16
容量分析
包括各种滴定分析。 使用各种容量器皿:
滴定管; 容量瓶; 移液管。
17
重量分析过程:
过滤、洗涤
烘干
灼烧
称量
18
滴定分析法 化 学 分 析 法
重量分析法
酸碱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沉淀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