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生理适应:指机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生理适应则以体内各器 官、系统活动的改变为主。
四、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 个体,该功能称为生殖或自我复制。
人类及高等动物分为雄性与雌性,发育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子代个体。
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稳态及其调节
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
人体基本组织研究技术
➢ 微细结构:光镜结构与电镜(超微)结构
➢ 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被分辨的结构,以微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电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分辨的结构,以纳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HE染色 苏木精-伊红
肝细胞光镜结构(HE染色)
肝细胞电镜结构(透射电镜)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被机体所感知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反应: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任何刺激要引起机体或组织产生兴奋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刺激强度变化速率;
刺激三要素: (1)足够的强度 阈 强 度: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 刺 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即促进戒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 意 义: 使某一生理功能迅速加强,直至完成。
例: 排尿、排便、分娩、凝血
本章重点
人体分十部、十系统 器官、系统的定义 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轴和面 新陈代谢、阈刺激的定义 正反馈、负反馈的定义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5
22
人体的轴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人体的面
25
矢状面
水平面

最新第一章人体解剖学基础(一)-精品课件

最新第一章人体解剖学基础(一)-精品课件
其功能是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五分。
7)微丝与微管: 微丝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内,由两列球型肌动蛋白互相缠
绕成双螺旋形。它结构多变:分子解聚时,成为溶解于基质的单 个蛋白质分子。聚合时,由形成双螺旋的微丝。与细胞内运输、细
胞质的运动、细胞的吞噬、分泌、微绒毛的收缩、神经递质的释放 等密切相关。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五分。
人和其他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出现各 种各样的分化如: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由分化的细胞组成具有
专门功能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并且互相协调统一,进行完整的生 命过程;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五分。
(一)细胞的形态与大小
构成人体的细胞的形态、大小与其存在的环境和生理功能 有密切的关系:
(1)核膜:细胞核表面的薄膜,由双层单位膜组成;外层 上附着核蛋白体并向细胞质形成突起,与内质网相连,核 周隙与内质网腔相通连;核膜上还有散在小孔(核孔), 是核质与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 (2)核基质:核膜内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成分与细胞基质相
似;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五分。
(3)核仁:成分为RNA和蛋白质的球形小体;是合成核蛋 白体核糖核酸(rRNA)的地方; (4)染色质和染色体:在组织学操作中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核
与免疫作用和细胞的识别有关。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五分。
2、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界膜,是物质转运、能量传
送、维持细胞代谢和动态平衡的枢纽,是活性物质活动的主 要场所,对维持和调节细胞的正常活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五分。
(1)物质的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或简单扩散)

《人体解剖学》课件-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

《人体解剖学》课件-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Gray's Anatomy
教育出版社,2008.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21.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3
胸部器官
包括心脏、肺、气管等,与呼吸、循环系统密切相关。
4
腹部器官
包括肝、胃、肠、肾等,与消化和代谢系统密切相关。
5
骨骼系统
支撑人体,保护内脏,协助运动等。
术语与概念
前缀、后缀和词根
构成医学名词的一些基本元素,方便理解和记忆医学名词。
人体的定位和方向
正面、背面、上部、下部等术语,用于描述人体各个部位的相对位置。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有着各种不同的 形态和功能。
组织的分类和结构
组织是由一类或数类细胞按密集程度组成,具有特 定功能和形态的结构单位。
器官系统
1
皮肤与皮下组织
人体最大器官之一,具有保护、括口腔、咽喉、气管、气管支气管等,在呼吸和消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平面和部位术语
用于描述人体各个部位、内脏和解剖结构的名称和分类。
结论
1 人体基本结构的重要性
深入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可以更好地探究人 体的功能和疾病等问题。
2 应用于医学和研究领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和研究领域的基础,人们 通过对人体结构的了解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推动科技发展。
参考资料
1. 2. 3.
人体解剖学课件-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
本章详细讲解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及它们对医学 和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引言
人体解剖学概述
探究人体内部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科学学科,是 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解剖学的意义
对人体结构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对医学诊断和 治疗提供决策之依据。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学生版)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学生版)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学时:56 学分:3.5绪论掌握:人体的组成,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科,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学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形态和构造,各部骨的名称、数目;椎骨的一般形态及各部椎骨的主要特证,胸骨和肋骨的形态结构;颅的组成、各骨的名称及数目,颅底内面的主要孔裂;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位置、主要形态结构,手骨的组成及其名称;髋骨、股骨、髌骨、胫骨和腓骨的位置、主要形态结构,足骨的组成及其名称。

了解:运动系统的功能,骨的理化特性,骨的发生和生长、骨的可塑性,颅的整体观,新生儿颅的特点,全身的主要骨性标志。

第二节骨连接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运动形式。

脊柱的组成、椎骨的连结,脊柱的整体观;胸廓的组成及整体观;骨盆的组成、界线及男、女性骨盆的性差。

颞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主要运动形式。

了解:骨连结的两种主要方式;足弓的结构及其功能。

第三节肌学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胸大肌、前锯肌、肋间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膈的位置、形态、作用和其裂孔通过结构。

腹前外侧壁肌的层次和结构;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起止和作用;臀大肌、梨状肌、髂腰肌、股四头肌、缝匠肌、长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小腿肌的分群及其作用;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了解:肌的形态分类和构造;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肌的辅助装置和命名。

头颈肌、咬肌;背肌的分部和各层肌的组成;腹肌的分群;腹直肌鞘、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的位置、组成。

前臂肌的分群及各群肌的作用;手肌的分群及作用。

足肌的分群及作用。

三边孔、四边孔围成及其内容物;股三角的位置、界限及内容物;腘窝的位置、围成和内容;梨状肌上、下孔的通行结构。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骨学第一节概述成人全身有206块骨。

骨按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4类。

骨按部位分为躯干骨、颅骨和四肢骨。

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第二节躯干骨成人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分别参与构成脊柱、胸廓和骨盆。

一、椎骨(一)一般形态: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弓由椎弓根和椎弓板构成。

椎体和椎弓围成椎孔,全部椎管连成椎管。

(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颈椎:横突上有横突孔,棘突末端分叉。

胸椎:有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方腰椎:椎体粗壮,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向后三、胸骨:包括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3部分。

胸骨角:胸骨柄和体连接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侧方连接第2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第三节颅骨成人颅由23块颅骨组。

其中脑颅骨8块,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2块。

面颅骨15块,构成颜面的骨性基础。

(一)颅的顶面观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二)颅的侧面观:在颞窝前下部,额、顶、颞、蝶4骨邻接处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此处骨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三)颅的前面观:颅的前面分为额区、眶、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

(四)颅底内面观:由前向后分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三个窝。

颅中窝中央为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两侧由前向后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第四节四肢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纤细轻巧,下肢骨粗大坚固。

上肢骨每侧32块,其中上肢带骨包括锁骨和肩胛骨各1块;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尺骨、桡骨各1块,腕骨8块,掌骨5块和指骨14块。

下肢骨每侧31块,其中下肢带骨即髋骨1块,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和腓骨各1块,跗骨7块,跖骨5块,趾骨14块。

关节学第一节概述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形成骨连结。

按骨连结的连结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2类。

直接连结可分为纤维连结(如颅骨间的缝)、软骨连结(如椎间盘)和骨性结合(如骶椎间融合)。

《人体解剖学》课件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

《人体解剖学》课件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2.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 二 ) 腺 上 皮
二、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网状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软骨组织
弹性软骨
软骨细胞


胶原纤维


肌组织
平滑肌 横纹肌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结构:
厚度约为7.5~10nm,在高倍电镜下呈现为 平行的三层结构,即电子致密的内、外两层 (各厚2.5~3.0nm)与电子透明的中间夹层 (厚3.5一4.0nm )。
化学组成:
主要是脂类、蛋白质和糖类。 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神 经
的 形 态
元结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neuron)
胞体
树突 突起
轴突
(1)细胞体(soma)
细胞核:大,空,圆,核仁明显。 细胞质:特征性结构——尼氏体、神经原纤维
尼氏体(Nissl bodies):强嗜碱性,发达的粗面内质 游离核糖体
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大量的神经丝 (neurofilament)和微管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特点有:特异性、饱和 现象、竞争性抑制。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通道是镶嵌于细胞膜内的一类蛋白质。它
可在细胞内理化性质的作用下,瞬间是 通道“激活”或“开放”,随后迅速 “失活”,离子顺浓度梯度差移动。
2. 主动转运作用:质膜上的载体蛋白将离子、营养物 和代谢物等逆电化学梯度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耗 能运输。所耗能量由具ATP酶活性的膜蛋白分解ATP提 供。例如正常生理条件下,人红细胞内K+的浓度相当 于血浆中的30倍,但K+仍能从血浆进入红细胞内, Na+浓度比血浆中低很多,但Na+仍由红细胞向血浆透 出,呈现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上坡”运输。

人体解剖学ppt课件第一章

人体解剖学ppt课件第一章
1、骨外膜 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厚纤维束穿 入骨质,使之固定于骨面。
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2、骨内膜:衬于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腔隙内,含
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四)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一)有机物:占成人骨1/3,使骨具有弹性和韧性;煅
烧骨,质脆易碎。 (二)无机物:占成人骨2/3,使骨增加硬度;脱钙骨,
(五)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凹凸不平,由前向后依次为颅前窝、颅中窝、颅 后窝。 (1)颅前窝:筛板、筛孔等。 (2)颅中窝:垂体窝、蝶鞍、圆孔、卵圆孔、棘孔、眶上裂 、视神经管等。 (3)颅后窝: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耳门、横窦沟、乙 状窦沟、颈静脉孔等。
(六)颅底外面观 分前后两区,前低后高。 (1)前区:主要有骨腭、牙槽弓、鼻后孔等结构。 (2)后区:中部是枕骨大孔,其它主要结构有枕外隆凸、颈静 脉孔、茎突、茎乳孔、乳突、下颌窝。
(四)颅的前面观 (1)眶:略呈四棱锥形,容纳 视器。主要结构有眶尖、眶口 、眶上缘、眶上切迹、眶下缘 、眶下孔、眶上裂、眶下裂、 泪囊窝等。 (2)骨性鼻腔:位于面颅中央 ,前口为犁状孔,后口为鼻后 孔。 (3)骨性鼻旁窦:是骨性鼻腔 周围骨内含气腔隙。起减轻重 量、发音共鸣作用。主要有额 窦、筛窦、蝶窦、上颌窦四对 。
二、胸骨
(1)形态分部:自上而下 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 突三部。胸骨柄上方凹陷 为颈静脉切迹,柄、体交 界处形成略微向前隆凸的 胸骨角。
(2)临床意义:胸骨角平 对第二肋软骨,是记数肋的 标志。
三、肋:共十二对。
(1)形态分部 前部为肋软骨,后部为肋骨,末端有肋头 , 内面下缘处有肋沟.
(2)肋的连结 1)肋的后端连结:肋的后端连于胸椎。 2)肋的前端连结:肋的前端连结不尽相同 。 ①第一肋借肋软骨连于胸骨柄。 ②第二肋借肋软骨连于胸骨角。 ③第3~7肋借肋软骨与胸骨体相连。 ④第8~10肋借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 ,形成肋弓。 ⑤第11、12肋前端游离于腹肌之中,称浮 肋。

人体解剖学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

人体解剖学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

第二节 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
① 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少; ② 细胞有极性; ③ 无血管和淋巴管; ④ 神经末梢丰富。
被覆上皮 腺上皮
第二节 基本组织
(一)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覆盖于体表、体内管腔及囊的内表面 和部分内脏器官的外表面,具有保护和吸收功能。
游离核糖体游离于细胞质内,参与合成 细胞自身需要的内源性蛋白质。 附着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表面,参与合 成向细胞外输出的分泌性蛋白质。
第一节 细胞
第一节 细胞
2.细胞器 (4)高尔基复合体——“蛋白质的加工厂”
高尔基复合体是位于细胞核周围的囊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对经内质网运输 的蛋白质进一步加工、浓缩和分类,形成分泌颗粒。
其他:分布于肺泡和肾小囊等的壁层
第二节 基本组织
1.单层上皮 (2)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由一层立方形细胞构成。 主要分布于甲状腺滤泡和肾小管等处,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第二节 基本组织
1.单层上皮 (3)单层柱状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由一层棱柱状细胞组成。 主要分布于胃肠、胆囊和子宫等器官。
第一节 细胞
2.细胞器
(2)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表面有大量核糖体附着,既是核糖体附着的支架,又是新合成 的蛋白质的运输通道。 滑面内质网表面无核糖体附着,主要参与类固醇的合成、脂类的合成与运 输、糖的分解代谢、激素的灭活、钙离子贮存释放等。
2.细胞器
(3)核糖体 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是由核糖核
酸和蛋白质组成的致密颗粒。
第一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