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三碳四下游市场及发展思路0425
2023年碳四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碳四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碳四深加工行业是指将原始碳四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制成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碳四制品的产业。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碳四深加工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碳四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行业现状碳四深加工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但是在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随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碳四深加工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已经较高,但整体状况仍处于探索阶段,具体表现为:1.产业基础:碳四深加工行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华东地区,如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其中江苏省是全国主要的碳四深加工基地。
2.市场需求:目前,碳四深加工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电子、光电、汽车、航空航天和化工等领域。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领域,碳四深加工制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3.技术水平:目前,我国在碳四深加工行业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平,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碳四深加工行业的技术研发主要由企业自主进行,政策和投入方面还有待加强。
4.产业链布局:我国碳四深加工行业的产业链以电石、乙烯、聚氯乙烯为原料,经过初加工、化工中间品、深加工制造及产品销售等环节,形成完整的碳四深加工产业链。
二、市场规模分析1.市场总体规模据中国碳四产业协会预测,2021年中国碳四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92.2亿元,其中,绝大部分市场需求将来自于电子、通信、光电、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2.市场细分规模(1)电子行业市场规模电子行业一直是碳四深加工行业的重要市场之一,目前,我国电子行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电子数码产品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1年,我国电子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4万亿元,碳四深加工行业在其中占有相当比例。
(2)汽车行业市场规模目前,碳四深加工行业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碳四材料的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2023年碳四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碳四行业市场调查报告碳四行业是指石油化工、钢铁、水泥和电力四个重要行业。
这四个行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因此,对碳四行业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介绍碳四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状况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一、市场规模碳四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具有较高的产值和就业人数。
以石油化工行业为例,据统计,2019年全国石油化工行业实现产值超过10万亿元,约占GDP的10%。
钢铁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很庞大,2019年全国钢铁行业产量超过1.3亿吨。
水泥行业和电力行业的市场规模也非常可观。
二、发展趋势碳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法规政策的不断加强,碳四行业将迎来技术革新的机遇。
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推广使用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其次,碳四行业还将面临着供应链短缺、资源紧缺和环境压力等挑战。
因此,要加大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力度,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三、竞争状况碳四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高。
在石油化工行业,国内的大型石化企业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钢铁行业的竞争也较为激烈,大型钢铁企业如中国宝钢、武汉钢铁等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
此外,水泥行业和电力行业也存在一些龙头企业。
但是,由于行业发展水平不同,竞争格局有所差异。
四、政策环境碳四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对碳排放进行管理和交易。
随后,各地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
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国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广使用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
钢铁行业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
综上所述,碳四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发展潜力巨大。
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机遇。
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力度,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2023年碳四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碳四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碳四行业市场研究报告I. 前言碳四行业(也称为石油化工行业)是指与石油和天然气相关的产业,包括炼油、化肥、石化、塑料、橡胶等领域。
碳四行业是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对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碳四行业的市场进行深入研究,以提供有价值的市场数据和分析。
II. 碳四行业市场概述碳四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全球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碳四行业在全球能源消耗中占比超过30%,全球各地都拥有大规模的碳四企业和生产设施。
亚洲地区是碳四行业最集中的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过去几年,碳四行业在新兴市场国家迅速扩张,对全球碳四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III. 碳四行业市场发展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碳四行业迎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许多企业开始转向绿色能源的使用和低碳排放的生产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绿色化学品的需求也在增加,推动碳四行业向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2. 技术创新:碳四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例如,新的催化剂和反应工艺的开发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能效。
此外,数字化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将带来更高效的生产管理和监控。
3. 区域市场分化:不同地区碳四行业市场的发展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市场饱和,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而新兴市场国家的碳四行业市场增长迅速。
此外,不同地区对于碳四产品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进口和出口贸易成为碳四行业中的重要环节。
IV. 碳四行业市场问题与挑战1. 环境污染:碳四行业的生产过程会释放大量的化学废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这也使得碳四行业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法规和限制,增加了企业的环境治理成本。
2. 能源依赖:碳四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非常高,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
由于能源价格的波动,碳四行业的成本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此外,能源资源的供应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碳四企业需要寻找替代能源和降低能源消耗。
2023年碳四深加工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碳四深加工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碳四深加工行业是指将石油、天然气等碳四化合物进行深层加工和综合利用的行业。
碳四深加工行业包括炼油、化工、煤化工、化肥等领域,是国民经济中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之一,也是国内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撑。
首先,碳四深加工行业的市场规模庞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碳四资源消费国,每年需要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中国石油精炼加工能力已经达到亿吨/年,天然气加工能力达到1390亿立方米/年。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产油国,煤炭化工行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碳四深加工行业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其次,碳四深加工行业的技术水平较高。
碳四深加工行业需要广泛运用化工、机械、仪表、自动化等多种技术,这些技术要求较高,技术门槛也相对较高。
目前,中国在炼油、化肥、化工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技术突破,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中国的煤化工技术、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合成氨、尿素、乙烯等关键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再次,碳四深加工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碳四深加工行业的市场规模庞大、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进入。
目前,国内碳四深加工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技术较先进、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
这些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并且正在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
此外,由于环保压力加大和资源环境约束,碳四深加工行业也面临着人员流失、科技创新等问题。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最后,碳四深加工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碳四深加工行业是传统行业,技术门槛较高,效率低下,还存在一些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碳四深加工行业的环保整治力度,企业面临着更高的环保压力。
不过,随着新技术的引进和研发,碳四深加工行业也面临着机遇。
例如,碳四深加工行业可以利用新技术和装备改造,提高能效和产能,减少环境污染;可以发展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如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2023年碳四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碳四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碳四行业是指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化工四个领域,这些行业在能源供应和化学工业中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将对碳四行业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碳四行业的市场规模碳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数据显示,碳四行业的市场规模占到全球能源产业市场规模的60%左右,产值也占到全球工业总产值的30%左右。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四行业市场之一,其碳四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十分庞大。
二、碳四行业的发展趋势碳四行业面临着多种发展趋势。
首先,碳四行业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能源和化工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保证这些需求的供应将成为碳四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其次,碳四行业将进一步优化结构。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碳四行业将加大对清洁能源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
此外,碳四行业还将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融合,拓展市场空间。
三、碳四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碳四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日益加剧。
目前,全球碳四行业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这几个地区。
在全球范围内,一些跨国能源和化工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而在国内市场上,碳四行业的市场竞争主要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国有企业在行业内占据较大优势,但民营企业也在快速崛起。
四、碳四行业的发展难题和对策碳四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能源资源的有限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制约碳四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应对这一难题,碳四行业需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其次,碳四行业在市场准入和监管方面面临一些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同时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此外,碳四行业还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素质。
综上所述,碳四行业是全球能源和化学工业中极其重要的领域,其市场规模庞大,发展前景广阔。
然而面临的竞争和发展难题也不容忽视,需要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努力,推动碳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碳四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碳四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碳四行业是指碳排放权交易、清洁能源、低碳技术以及碳排放减排等相关企业和服务的总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碳四行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首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碳排放权交易是碳四行业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企业的排放权进行限制和交易,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目前,全球已建立了数十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如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和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未来,预计将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碳四行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清洁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传统能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碳排放问题,因此清洁能源成为了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
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不断研发和成熟,清洁能源的成本逐渐降低,其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同时,全球对于减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的呼声不断提高,政府将会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和投资,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
再次,低碳技术的发展将为碳四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低碳技术是指通过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行为,将碳排放减至最低,并最终实现碳中和的技术手段。
低碳技术的应用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如能源、交通、工业等。
未来,随着低碳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将为碳四行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最后,碳排放减排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全球各国都在努力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碳排放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一环,需要在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
因此,碳排放减排服务和技术将会得到广泛需求,碳四行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综上所述,碳四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碳四行业的发展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洁能源、低碳技术和碳排放减排服务等领域将得到快速发展,为社会和环境带来更多的利益。
未来,碳四行业将成为一个繁荣的新兴产业,并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4年生物炭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生物炭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生物炭是一种由生物质材料经过高温热解和炭化得到的一种炭质产品。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炭市场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生物炭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情况,为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根据行业数据,生物炭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截至目前,全球生物炭市场规模已超过XX亿美元。
预计在未来几年中,生物炭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到20XX年,全球生物炭市场规模有望达到XX亿美元。
3. 市场发展趋势3.1 环保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全球各地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生物炭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循环利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特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炭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3.2 农业和园艺领域的应用增加生物炭在农业和园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物炭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具有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等作用。
随着人们对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的需求增加,生物炭在农业和园艺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3.3 创新技术的推动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生物炭生产技术不断涌现。
例如,微波热解技术、液化技术等的应用可以提高生物炭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这些创新技术的推动将进一步促进生物炭市场的发展。
4. 市场竞争情况生物炭市场存在着较高的竞争。
目前,全球生物炭市场主要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例如XX公司、XX公司等。
这些企业在生物炭生产技术、资金实力、市场渠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新进入市场的企业也在不断增加,加剧了市场竞争。
5. 市场前景展望生物炭作为一种具有环保特点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绿色能源产品,其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物炭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尽管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但随着创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生物炭市场仍具有较大的投资潜力。
碳四市场分析报告

碳四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碳四市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新兴市场,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提高,对碳排放的关注度和需求不断增加。
本报告旨在对碳四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竞争对手分析,以期为相关机构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在本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碳四市场的定义和相关背景信息,然后简要概述本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最后总结该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们对该市场的研究目的和期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为:本报告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文章的目的和结构,并对市场进行简要的概述。
然后总结引言部分的主要内容。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对碳四市场的规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并进行竞争对手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现状。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体市场进行评价,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文章目的:本报告旨在对碳四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市场规模、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竞争对手情况,从而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参考建议。
通过分析市场数据和趋势,我们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了解,为未来的市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促进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4 总结总结:通过对碳四市场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碳四市场规模庞大,且在未来有望继续增长。
其发展趋势也呈现出稳步向好的态势,市场前景广阔。
其次,竞争对手众多,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在未来,我们建议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创新和技术研发,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并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需要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以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2.正文2.1 市场规模分析市场规模分析:碳四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加,碳四市场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三碳四下游产品市场及发展思路SEI为南阳能源公司新编制的150万吨/年加工流程中碳三碳四(液化气)总产量54.9万吨/年,为充分利用好碳三碳四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流程中增设了聚丙烯和MTBE装置。
本文主要是对聚丙烯、MTBE、醚后碳四等产品进行了市场分析,同时提出了后续拟生产产品发展思路。
一、聚丙烯(PP)1、现状及产能从2000-2006年间,世界聚丙烯产能平均增速达到4.6%;2007-2011年,全球聚丙烯产能大幅度增加,2007-2010年平均增幅达到每年290万吨,约6%。
2008-2010 年间全球新建1020万吨聚丙烯产能,2013年达到6000多万吨。
截止到2013 年12月底,我国聚丙烯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453万吨/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国家,其中连续法装置聚丙烯生产能力为1288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88.7%;间歇法装置聚丙烯的生产能力为165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11.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含合资企业)的总生产能力为620万吨/年,占我国聚丙烯总生产能力的42.7%,装置绝大部分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总生产能力为388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26.7%,装置大多建设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其他企业的生产能力为445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30.6%。
其中生产能力在40万吨/年(含)以上的企业有l4 家,产能合计达到695万吨/年,占47.8%。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厂家,生产能力达到69万吨/年,占国内聚丙烯总生产能力的4.8%;其次是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和浙江绍兴三园石化有限公司,生产能力均为60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4.1%,再次是中国石化福建炼化,生产能力为52万吨/年,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3.6%。
与此同时,由于煤制烯烃工艺的发展,使得煤资源较为丰富的内蒙古以及宁夏等地的聚丙烯产能增长较为迅速。
今后几年,随着大批煤化工制聚丙烯新建装置的建成投产,这些地区的产能变化将更为明显。
聚丙烯产业由前期的供不应求到现在的供应充裕,产业开工率逐渐下降。
但因煤制烯烃企业刚刚发力,后期仍有大批项目计划上马,聚丙烯产业短期或将迎来群龙混战的局面,中油中石化、煤制烯烃企业、其他民营合资企业以及进口商等均在寻找各自的市场地位以及新的利润平衡点。
供应面来看,国内2014-2015年间共计划投产620万吨,增幅在43%附近,其中2014年已经投产305万吨;2015年计划投产315万吨,若装置都如期,影响对2015年供应将严重拖累市场走势。
2、进口情况我国聚丙烯的进口主要来源于韩国、中国台湾省、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印度以及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
2012 年来自这6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合计达到293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74.92%,比2011年的274万吨增长6.99%。
2013年1-10 月的进口量合计为260万吨,同比减少4.1%。
2014年进口近400多万吨的专用或高档聚丙烯产品。
近几年我国聚丙烯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情况见表 2 。
从表2 可以看出:我国来自中东地区的进口量较大,是世界聚丙烯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
3、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近几年我国聚丙烯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2007年我国聚丙烯的表观消费量为1012万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聚丙烯消费国家;2012年的表观消费量为1498万吨,同比增长11.67%。
近几年我国聚丙烯的供需情况见表3 。
2012年,从消费领域看,全球PP的消费领域即弹性和和刚性的包装材料大约占50%,纤维占12%,电气电子工业,运输和建筑工业占6%。
未来5-7年,全球的PP及其制品市场的年增长率为4.4%左右。
预计我国2016年对聚丙烯的总需求量将达到l7.5-18.0 M t。
我国的聚丙烯消费主要集中在拉丝、注塑、BOPP、纤维及管材等五大方面。
随着国内聚丙烯产能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加剧,部分有科研开发能力的企业在聚丙烯产品开发上加大了投入,新产品层出不穷,如烟膜用双向拉伸聚丙烯(B OPP )、热封层用三元共聚聚丙烯流延膜(CPP )、高透明聚丙烯、高熔高抗冲聚丙烯、高结晶聚丙烯等。
同时,注塑、医用、纤维、管材、涂覆等领域的专用料更是不断升级换代,国产与进口聚丙烯的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中石化北海炼化于2014年9月成功试产出超高熔体流动速率纤维级聚丙烯专用树脂。
针对目前普通透明聚丙烯耐低温抗冲击性能不足的问题,需提高耐低温抗冲击性能,茂名石化于2014年首次成功产出透明抗冲聚丙烯新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4、目标市场需求及发展情况我国聚丙烯工业在长期的发展中,主要形成了南(华东、华南)、北(东北、华北及西北)两大市场,南重北轻的局面明非常显。
目前,我国聚丙烯约62%的消费量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地区。
华南地区是聚丙烯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最大的集散地,进口量约占全国进口总量五成以上。
在三北市场,华北市场处于成长期,约占全国市场份额12%左右,发展势头迅猛,较去年增长6%左右;东北和西北市场容量较小,仅分别占9%和2%,但发展潜力巨大。
由于沿海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等明显高于内地,而塑料加工又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该地区以塑料薄膜、塑料型材、塑料管道、编织袋、泡沫、塑料包装材料和容器、家用电器等为主,并集中在江浙沪三大沿海城市。
其中浙江省塑料制品是华东地区塑料制品产量最大的省市之一,主要以塑料棒管材、塑料丝、塑料编织品和塑料合成革为主,浙江温州更是中国有名的塑编城;江苏省则以塑料板片材、塑料人造革和泡沫塑料生产为主。
从消费比例来看,目前我国聚丙烯的消费结构为:拉丝制品仍占聚丙烯全国消费的第一位置31%,约494万吨,同比有所下滑;注塑制品至25%左右,约398万吨,而塑料包装膜占总消费的20%。
从近几年来看,聚丙烯产品日常消费中,包装制品的消费量异军突起。
未来全球塑料工业的给力点仍是汽车市场,因为汽车工业对更轻质、更高效节能的材料需求正在强劲增长。
其中,中国市场的需求将继续高速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正在不断提升。
国内聚丙烯消费量约为1500万吨/年,江浙沿海(余姚)、安徽界首两大区域板块下游加工相对比较集中。
南阳能源公司重点市场辐射半径为400-500公里的河南、湖北、安徽三省,周边三省消费量约为100-120万吨/年。
周边主要聚丙烯生产厂家为武汉、中原、洛阳、荆门以及安庆五家,其产量分别为12万吨/年、16万吨/年、22万吨/年、12万吨/年,再加上安庆的4万吨粉料,合计66万吨,消费缺口约50万吨。
河南周边最大的聚丙烯用户是洛阳强盛公司,需求量10-15万吨,另外南阳市天和物资有限公司、南阳宛运集团公司、重庆商社化工有限公司石化橡塑料分公司等用户提货量在10万吨以上,合计需求量在25万吨左右,再加周边零散用户,完全能消费我公司27.42万吨产品。
南阳周边聚丙烯需求情况:河南是一个粮食生产大省,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大省,因此,用于粮食包装和食品包装的编织袋、塑料袋等用量极大,而这类包装袋的原料就是聚丙烯颗粒料和聚丙烯粉料,其中颗粒料用量占80%以上,仅南阳本地市场聚丙烯颗粒料用量约1300吨/月。
南阳及周边地区聚丙烯市场总体需求量及客户分布具体如下:(1)、南阳地区:桐柏华兴塑编有限公司、新野三鑫塑编、镇平华宇塑编、社旗东海塑编、社旗星海塑编、南阳坤龙集团、桐柏弘塑、唐河宏祥等厂家每月聚丙烯需求量约2200吨;(2)、襄阳地区:襄阳市鑫春塑编、枣阳宏祥、枣阳金园塑编、襄阳宏祥口杯厂、枣阳市口杯厂、枣化塑编有限公司等厂家每月聚丙烯需求量约1600吨;(3)、驻马店地区:河南嘉邦塑编、河南绵中泰塑编、平舆县塑编、西平蔬菜网业包装、河南上蔡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等厂家每月聚丙烯需求量约2500吨,其中河南上蔡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一家月需求量达1000吨以上;(4)、周口地区:周口市全国编织袋生产基地,有近百家编织袋厂家,月需求量为6000—8000吨,其中较大的塑编厂家有周口端阳、周口奥力克、周口浩展、淮阳南湖等,这几个较大厂家平均每个厂家的聚丙烯月需求量都在600吨以上。
(5)、另外漯河、平顶山地区的双汇集团包装有限公司、漯河隆涛塑编、商丘大鹏塑编以及平顶山的舞阳塑编等厂家月需求量也在2000吨以上。
综合以上,南阳周边地区聚丙烯市场需求量约19.6万吨/年,加上湖北、重庆等地区的经销商需求量10万吨以上,完全能消化我厂扩能后27.42万吨/年的聚丙烯年产量。
二、聚丙烯纤维国内纤维级聚丙烯专用树脂年需求量大,而纤维级聚丙烯由于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质量轻、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发展速度很快。
目前我国纤维制品占聚丙烯消费量的14%,尤其产业用丙纶是最活跃的市场。
PP纤维可分为长纤维、短纤维、纺织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等。
纤维的类型不同,加工方法也不同。
聚丙烯纤维在装饰、产业、民用三大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市场。
纺织品有服装面料、装饰物、丝绸被面、混纺毛呢等; 工业用纤维有建筑用短纤维、烟用滤材、人造草坪、过滤布、车用复合材料等; 民用织物有地毯丝、医疗卫生用品、非纺造布等。
不断开发出来的功能化纤维, 如超细旦、高强力、可分解、抗静电、阻燃、抗菌、远红外等纤维类型。
据统计,2012年世界聚烯纤维产量487.9万吨,其中纺织品、技术纺织品和地毯用纤维产量243.2万吨,裂膜扁丝类244.5万吨,聚烯烃纤维在欧洲、美国消费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欧洲是聚烯烃纤维最大的消费市场。
依据中国化纤协会的统计,2010年中国聚丙烯纤维的生产能力为125.36万吨,不包括纺熔非织造布,扁丝和膜裂纤维,其中长丝纱72.33万吨,PP膨体连续长丝(BCF)20.65万吨,短纤维20.55万吨,PP高强丝11.8万吨。
但随着对工程质量的重视,聚丙烯无纺布在道路、水库、堤坝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将迅速增加,在医疗及卫生材料方面的消费增长也很快。
近几年无纺布市场利润率很高,企业大部分满负荷生产。
预计2016年纤维制品所占比例将达到16%,纤维制品将是聚丙烯发展潜力较大的品种。
三、聚丙烯管材聚丙烯管材具有耐高温、管道连接方便、可回收使用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农田输水系统、建筑物给水系统、采暖系统以及化工管道系统等。
我国石化企业于1999 年以后陆续开发出了PP.B和PP-R管材专用料,如北京燕山的PPR4220,PPB4240、8101,山东齐鲁的QPR01、南京扬子石化的C180、YPR603,盘锦石化的PPB240、P340等。
但国产料在质量上和制品性能上与北欧化工产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加以改进和提高。
大庆石化公司生产出了一种高附加值的PP.R管材专用料,是国内首次在单环管聚丙烯反应器上生产出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