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海绵制备过程

合集下载

各类常用介入栓塞材料

各类常用介入栓塞材料

聚乙烯醇颗粒(PVA)
• 可膨胀性, 可压缩 性,吸收性强;
• 肿瘤和出血性疾病治 疗。
由聚乙烯醇泡沫与甲醛经交链、干燥、 粉碎、过筛而制成,为非水溶性, 遇水性液体 可膨胀, 体积将增加20%, 生物相溶性好, 在 体内不易降解吸收, 为永久性栓塞物。PVA 颗粒为150~ 1000um, 使用时将其混入造影 剂以悬浮液的形式经导管注入病变部位, 机 械性阻塞并诱发血栓形成, 从而将血管闭塞。 PVA 的弥散性或穿透性和其颗粒大小及悬浮
明胶可膨胀性; 多用于直径2MM以 下小动脉栓塞.
明胶海绵为较早开发的栓塞剂, 具有较好的可压 缩性和再膨胀性, 被压缩后可以通过直径较小的 导管, 到达血管后再膨胀复原;在机械性栓塞的 基础上, 其海绵状结构内可使血细胞聚集并触发 局部凝血反应, 最终将血管栓塞。 由于其具有可压缩性, 易注射, 无抗原性、易得、 廉价、能消毒; 可剪成不同大小, 以栓塞不同直 径的血管; 可为机体吸收使血管再通, 为再次治 疗留下通路等优点 , 目前仍为临床常用的栓塞剂 目前国内明胶海绵颗粒多是自制 , , 主要用于栓塞小动脉。 其特点是自制颗粒较大,大小不均, 只是 起栓塞作用, 没有载药的特性。 明胶海绵属蛋白基质海绵, 其堵塞血管后起到网
明胶海绵微粒栓塞剂
加图
①大小精确、尺寸齐全:根据血管尺寸, 提供
了150 ~ 350um, 350~ 560 um, 560 ~ 710 um, 710 ~ 1 000 um,1 000~ 1 400um及1 400~ 2 000um 六种不同大小的明胶海绵颗 粒栓塞剂, 颗粒直径与血管大小更符合, 增强 了栓塞的目标性。 ②伸压缩性卓越、使用方便:明胶海绵颗粒 栓塞剂为特殊工艺合成的高分子网状海绵材

明胶海绵的制作原理

明胶海绵的制作原理

明胶海绵的制作原理明胶海绵是一种常见的海绵制品,它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吸水性能,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制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明胶的凝固性质和海绵的多孔结构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将明胶液体转化成海绵固体。

下面将详细介绍明胶海绵的制作原理。

首先,明胶海绵的制作需要明胶作为原料。

明胶是一种由动物骨骼、软骨、皮肤等经过水解制得的蛋白质物质,它具有很好的凝固性和溶解性。

一般制作明胶海绵采用的是动物骨骼中提取的明胶,制作海绵前需要将明胶粉末加入清水中,经过预处理后使其成为明胶液体。

其次,制作明胶海绵需要利用海绵模具。

海绵模具一般采用硅胶模具或者铝模具,其表面具有许多细小的孔隙结构,能够使明胶液体充分填充并形成多孔海绵。

在制作过程中,海绵模具的选择对于明胶海绵的成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制作明胶海绵的工艺步骤中的关键一步就是明胶液体的凝固。

将做好的明胶液体倒入海绵模具中,然后放入冰箱或者经过加热使其快速凝固。

在凝固的过程中,由于明胶具有较好的凝固性,对海绵模具进行适当的振动可以使得明胶液体充分均匀地填充模具中的孔隙结构,从而形成多孔的海绵。

最后,制作好的明胶海绵需要进行脱模和后处理。

脱模是指将凝固好的明胶海绵从模具中取出,这个过程需要很小心,以防止海绵变形或者出现瑕疵。

脱模完成后,需要对明胶海绵进行一系列的后处理,包括清洗、消毒、烘干等步骤。

通过这些后处理,可以确保制作的明胶海绵符合卫生标准,并且保持稳定的物理性能。

总的来说,明胶海绵的制作原理是将明胶液体充分填充到海绵模具中,利用明胶的凝固性质,结合海绵多孔结构形成的一种制品。

这种海绵制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吸水性能,在医疗、生活、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选择原料、模具和工艺步骤,并加强后期的质量控制,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明胶海绵产品。

明胶海绵的化学交联剂

明胶海绵的化学交联剂

明胶海绵的化学交联剂明胶海绵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而要制备明胶海绵,化学交联剂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以明胶海绵的化学交联剂为主题,介绍其常用的化学交联剂及其作用机制。

一、化学交联剂的选择常用的明胶海绵化学交联剂包括戊二醛、聚乙二醇二甲醚、脲醛等。

这些化学交联剂能与明胶分子中的氨基和羟基发生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从而增加明胶海绵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戊二醛的作用机制戊二醛是一种常用的明胶海绵化学交联剂,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与氨基反应:戊二醛中的醛基能与明胶分子中的氨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亚胺键。

这种交联方式能够增加明胶海绵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其抗拉强度和耐水性。

2. 与羟基反应:戊二醛中的醛基还能与明胶分子中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醚键。

这种交联方式能够进一步增加明胶海绵的稳定性,提高其抗溶解性和耐热性。

三、聚乙二醇二甲醚的作用机制聚乙二醇二甲醚是另一种常用的明胶海绵化学交联剂,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与氨基反应:聚乙二醇二甲醚中的醚氧基能与明胶分子中的氨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醚键。

这种交联方式能够增加明胶海绵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其抗拉强度和耐水性。

2. 与羟基反应:聚乙二醇二甲醚中的醚氧基还能与明胶分子中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醚键。

这种交联方式能够进一步增加明胶海绵的稳定性,提高其抗溶解性和耐热性。

四、脲醛的作用机制脲醛是一种具有多官能团的交联剂,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与氨基反应:脲醛中的醛基能与明胶分子中的氨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脲键。

这种交联方式能够增加明胶海绵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其抗拉强度和耐水性。

2. 与羟基反应:脲醛中的醛基还能与明胶分子中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脲键。

这种交联方式能够进一步增加明胶海绵的稳定性,提高其抗溶解性和耐热性。

五、交联剂的选择对明胶海绵性能的影响不同的化学交联剂对明胶海绵的性能影响是有差异的。

明胶海绵制备过程

明胶海绵制备过程

明胶海绵制备过程一、引言明胶海绵是一种常见的海绵制品,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领域。

它具有柔软、弹性好、吸水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清洁、擦拭、吸附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明胶海绵的制备过程。

二、材料准备制备明胶海绵的主要原料是明胶和海绵。

明胶一般采用动物骨骼或皮肤经过提取和加工而得,具有良好的黏性和韧性。

海绵则可以是天然或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

三、明胶溶液制备1. 将一定量的明胶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使明胶均匀分散在水中。

2. 将明胶溶液加热至80℃左右,持续搅拌,直至明胶完全溶解。

3. 待明胶溶液冷却至室温,获得明胶溶液。

四、海绵浸泡1. 将海绵放入明胶溶液中,确保海绵完全浸泡在溶液中。

2. 浸泡时间根据需求而定,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浸泡时间越长,海绵吸收的明胶越多,制备的明胶海绵质地越硬。

五、海绵固化1. 将浸泡过的海绵取出,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自然干燥。

2. 海绵固化的时间根据海绵吸收的明胶量和环境条件而定,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

3. 在固化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形状修剪和加工,以得到所需的明胶海绵形状和尺寸。

六、海绵清洗1. 将固化好的明胶海绵放入清水中浸泡,用手轻轻揉搓,以去除多余的明胶和杂质。

2. 可以重复多次清洗,直至海绵表面干净为止。

3. 清洗后的明胶海绵可以进行二次加工,如染色、涂层等。

七、海绵干燥1. 清洗后的明胶海绵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自然晾干。

2. 干燥时间根据海绵大小和环境湿度而定,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

八、成品质检1. 干燥后的明胶海绵进行质检,检查外观、尺寸和质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2. 不合格品进行修剪或重新制备,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九、包装和存储1. 合格的明胶海绵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塑料袋、纸盒等。

2. 包装后的明胶海绵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十、结语通过以上的制备过程,我们可以获得质量良好的明胶海绵制品。

明胶海绵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控制好明胶溶液的浓度和海绵的浸泡时间,以及固化和干燥的条件,以获得理想的产品。

明胶海绵止血原理

明胶海绵止血原理

明胶海绵止血原理
当人受伤时,血液会不断流出,这是毫无疑问的,并且会使人产生一种恐慌感,因为受伤时,人们常常会预想到最坏的结果。

一款出色的伤口治疗产品能够帮助人们把伤口止血无痛苦地处理好,这种产品就是明胶海绵止血,它具有很多优点,能够安全有效地止血,而且不会造成其他痛苦。

明胶海绵止血产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伤口治疗方案,它采用特殊的材料制成,使用这种产品可以立即对伤口进行处理,节省时间,而且可以有效地减轻痛苦,缩短治疗时间,节省费用,减少污染物的流失,保护血管受伤的部分,防止感染,保护组织细胞的正常发育,使组织可以恢复正常状态,从而实现把伤口止血的目的。

明胶海绵止血产品的使用原理是利用其富含水分的特性,与金属离子等有机物质发生气体反应,生成有效止血剂,在伤口上形成一个保护膜,止血。

当明胶海绵止血产品贴在伤口上时,化学反应立即发生,形成的保护膜可以有效阻隔外界的气体分子,以保护伤口,防止细菌侵入,并使血液停止流出,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此外,明胶海绵止血产品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抗菌作用。

由于该产品由微小的海绵状结构组成,在使用中,海绵微结构可以吸收病原体,使用后可以形成一层生物活性保护膜,有效地阻止细菌、病毒、病原体等对伤口的侵袭,从而防止伤口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

明胶海绵止血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伤口治疗方面得到了充
分的验证,与传统的伤口处理方法相比,它要简单、高效、安全,且
不用大量的费用,在伤口处理方面可以说是一款出色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对安全有效的伤口治疗产品的需求,并且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把伤口止血,彻底解决伤口的问题,以达到把伤口止血的目的。

各类常用介入栓塞材料

各类常用介入栓塞材料

腔,送入微弹簧圈闭塞动脉瘤,该技术解决了前两种缺点,
但是目前专用支架的支撑力不足。
可脱性球囊
• 乳胶或硅胶制品 • 多用于动静脉瘘及大 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的 栓塞治疗
由乳胶制成,注入稀释的造影剂可膨胀,其尾端为弹性良
好的小胶圈,与直径3F的微导管相连,当球囊到达预期栓塞部
位时,经过微导管注入稀释的造影剂,使其膨胀。确认位置正 确后拔出微导管即可。膨胀后的球囊直径可达到10mm以上,通 常用于较大直径血管和动静脉瘘的栓塞。
碘化油选择性聚积于肝癌组织的机制:
① 肿瘤组织血供丰富, 血流量大而产生的虹吸作用; ②肿瘤血管缺乏弹力层和肌层, 常发生不规则扭曲, 不能 冲刷出黏滞的碘化油; ③ 肿瘤组织缺乏能清除碘油的单核巨噬系统和淋巴系统; ④坏死所致死腔形成, 单核巨噬系统难以将其清除。
目前碘化油乳剂的主要配剂在临床上常用的有各种化疗药物、无水
发血栓形成, 多用于栓塞肿瘤的血管床和动脉。液性栓塞剂还可以作为载体,
携带化疗药物等物质, 在肿瘤内缓慢释放, 起到延长治疗时间的作用。
明胶海绵
• 动物蛋白基质海绵, 无抗原性,可压缩和 可膨胀性; • 多用于直径2MM以下 小动脉栓塞.
明胶海绵为较早开发的栓塞剂, 具有较好的可压缩性和再膨胀性, 被压缩后 可以通过直径较小的导管, 到达血管后再膨胀复原;在机械性栓塞的基础 上, 其海绵状结构内可使血细胞聚集并触发局部凝血反应, 最终将血管栓塞。 由于其具有可压缩性, 易注射, 无抗原性、易得、廉价、能消毒; 可剪成不 同大小, 以栓塞不同直径的血管; 可为机体吸收使血管再通, 为再次治疗留 下通路等优点, 目前仍为临床常用的栓塞剂, 主要用于栓塞小动脉。 明胶海绵属蛋白基质海绵, 其堵塞血管后起到网架作用, 能快速形成血栓, 闭塞为非永久性的, 时间约为几周至几个月, 临床上一般与碘化油乳剂联合 应用栓塞治疗肿瘤。若栓塞一长段靶动脉则难于再通。

复方吸收性明胶海绵的研制及临床观察

复方吸收性明胶海绵的研制及临床观察
按 处方 比例 精 密称 定 替 硝唑 对 照 品 、
[ 摘要 ] 目的 : 究复 方吸 收性 明胶 海 绵 的制备 及质 量控 制 研
方 法 , 进 行 了 临 床 疗 效 观 察 。 方 法 : 用 差 示 分 光 光 度 法 并 运 测 定替 硝唑 和环 丙 沙星 的 含 量 , 对 8 并 5例 患 者 进 行 了 临 床
院 , 江 杭 州 3 00 ) 浙 10 3
收度 △ l A菱。分别以吸收度和各对应浓度作 回归分析 , 回 得 归方程 : 7 .03+006C r .00 1式 ; 7 Ag =000 .35 ̄, =100 ( ) A

0.0 2+0 1 7 Ca, 00 .2 8 r=1 0 0 ( 式 ; A蔓 =0 0 0 . 0 0 2) △ 1 .0 2+
表 1 。 表 1 替硝 唑 、 丙 沙星 回收 率试 验 结果 环
Ta Re u to e o e y r t ftn d z l a d cp o o a i b1 s l fr c v r a e o i i a o e n i r f x cn l
我们 针 对 口腔科 施拔 牙 术后 , 急需 止血 、 消炎 的要 求 , 研 制 复方 吸收 性 明胶海 绵 , 现报 道如 下 。
酸 环 丙 沙 星 对 照 品 精 密 称 定 , 别 用 0 1mo・ 盐 酸 和 p 分 . lL H
[ 收稿 日期 ] 0 11 —8 2 0 —02
[ ] 罗明 生 , 天惠 . 7 高 药剂辅 料 大 全 [ . 都 : J 科 学 技 术 出版 M] 成 四 f l
社 ,932 6 1 9 .8
维普资讯
中国医 院药学 杂志 2 0 0 2年第 2 2卷 第 1 0期 C i H s an ,0 2Oc , l 2 N . 0 hn o pPh rl 2 0 tVo 2 , o 1 J

明胶海绵止血原理

明胶海绵止血原理

明胶海绵止血原理明胶海绵是一种常用的止血材料,其原理是通过凝血的促进和血管收缩来实现止血效果。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明胶海绵的原理。

明胶海绵是由动物的胶原蛋白制成,主要成分是由明胶纤维组成的多孔海绵状结构。

当明胶海绵与出血伤口接触时,它会迅速吸收伤口中的血液,并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来促进止血。

首先,明胶海绵的多孔结构可以迅速吸收大量的血液,形成物理上的止血作用。

当出血伤口出现时,明胶海绵会吸收伤口中的血液,将红细胞和血小板等凝血因子集中在伤口区域,形成一个血块。

这样一来,明胶海绵就起到了堵塞伤口的作用,减少了血液的流失。

其次,明胶海绵中的胶原蛋白可以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相互作用,促进凝血反应的进行。

胶原蛋白可以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Ⅶ、Ⅷ、Ⅸ、Ⅹ等物质结合,形成一个催化凝血的平台。

这个平台为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子提供了一个聚集的地方,从而加速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过程。

血小板附着在明胶海绵上的胶原纤维网上,使血小板在损伤部位封闭和聚集。

同时,血小板还会释放一些活性物质,如血小板-血管收缩素和血小板因子3等,这些物质可以促进血管收缩,并间接促使伤口局部血管痉挛,从而减少血流量和出血。

此外,明胶海绵中的胶原蛋白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它可以与人体组织细胞相容,并能够逐渐降解,最终被人体完全吸收。

这使得明胶海绵可以被人体组织完全接受并降解,减少了在拆除伤口敷料时对伤口的二次损害。

总结起来,明胶海绵的止血原理主要包括物理止血作用、促进凝血反应和血管收缩作用。

通过吸收血液、促进凝血和血管收缩,明胶海绵能够有效地止血,并保护伤口的愈合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明胶海绵作为一种止血材料,适用于轻度和中度出血情况。

对于严重出血和动脉出血等紧急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或其他紧急处理。

在使用明胶海绵时,应根据出血的程度和部位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厚度的明胶海绵,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总之,明胶海绵通过吸收血液、促进凝血和血管收缩的作用,有效地实现了止血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胶海绵制备过程
明胶海绵是一种常见的海绵制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家居、美容等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柔软性和弹性,可以起到舒适保护和吸收液体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明胶海绵的制备过程。

一、原料准备
制备明胶海绵的主要原料是明胶和海绵。

明胶是从动物的皮肤、骨骼或软骨中提取的一种胶质物质,具有良好的粘性和稳定性。

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可以吸收液体和气体。

二、明胶处理
将明胶加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然后,将浸泡后的明胶放入锅中加热,使其溶解成胶液。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充分均匀溶解。

三、海绵处理
海绵的处理主要包括清洗和消毒两个步骤。

首先,将海绵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

然后,将清洗后的海绵放入消毒液中浸泡,以杀灭潜在的细菌和病毒。

四、混合与浸泡
将处理好的明胶胶液和海绵放入容器中,进行混合和浸泡。

在混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搅拌,使明胶胶液均匀地渗透到海绵的每个孔隙中。

浸泡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

五、固化与干燥
浸泡好的海绵需要进行固化和干燥处理。

固化是指将明胶胶液中的明胶在海绵中形成固态。

固化的方法可以通过加热或使用化学交联剂来实现。

干燥是指将固化后的海绵中的水分蒸发掉,使其达到所需的干燥程度。

六、切割与整形
固化干燥后的海绵可以进行切割和整形,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切割可以使用切割机械或手工切割工具进行。

整形可以通过模具或手工塑形实现。

七、质量检验
制备好的明胶海绵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常见的质量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吸水性测试等。

只有通过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才能出厂销售或用于生产。

总结:
明胶海绵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料准备、明胶处理、海绵处理、混合浸泡、固化干燥、切割整形和质量检验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以确保制备出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明胶海绵产品。

明胶海绵在医疗、家居、美容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和舒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